CN112541167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1167A
CN112541167A CN202010135823.0A CN202010135823A CN112541167A CN 112541167 A CN112541167 A CN 112541167A CN 202010135823 A CN202010135823 A CN 202010135823A CN 112541167 A CN112541167 A CN 112541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room
sns
multi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58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4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4Grouping of entit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将装置出借给在SNS上有关联的其他人的结构。当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SNS上,作为SNS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用于利用跟其他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作为SNS参与者的装置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对利用者赋予利用装置的权限,所述其他参与者与利用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所述信任关系是在SNS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系统,其在包含具有共同的爱好或背景的成员(member)的社区(community)中,根据来自具有权限的转让成员的请求,来对被转让成员发布转让证明书。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系统,其在请求源用户不具有进入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的房间的入室权限的情况下,算出暂时许可请求源用户出入房间的期间,并许可所述请求源用户在所述算出的出入许可期间内出入所述房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06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28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装置出借给在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service)(以下称作“SNS”)上有关联的其他人的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的发明具有处理器(processor),当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SNS上,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用于利用跟其他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装置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所述其他参与者与所述利用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SNS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当在所述SNS上,所述利用者申请所述装置的利用,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当在所述SNS上,所述利用者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形成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申请相关的信息,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形成时,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了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SNS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装置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参与者是在所述SNS上被许可在所述装置的所述SNS的账号(account)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的参与者,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装置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在由所述其他参与者形成了包含所述利用者、所述其他参与者及所述装置的多个参与者所属,且仅在所述多个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群(group)后,当所述利用者在所述群内发表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处理器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时,进而对所述利用者赋予进入设置有所述装置的房间的权限。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在即使进入所述房间的权限被解除后,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仍形成有信任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利用者在所述SNS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进入所述房间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进入所述房间的权限。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包括信息处理装置与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处理器,提供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SNS,当在所述SNS上,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器受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发言,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通知给与所述装置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所述SNS的其他参与者,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SNS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所述装置具有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在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的情况下,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当在所述SNS上,所述利用者发表了与形成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器受理与形成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申请相关的信息,当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形成时,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了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SNS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二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一种记录媒体,存储程序,当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SNS上,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用于利用跟其他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作为所述SNS参与者的装置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程序使计算机(computer)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所述其他参与者与所述利用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SNS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8、技术方案10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将装置出借给在SNS上有关联的其他人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当有与装置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的批准时,能够将装置出借给利用者。
根据技术方案3、技术方案4、技术方案5、技术方案9的发明,当在利用者与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时,利用者能够对装置发表与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以利用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在SNS上有关联的其他人赋予进入房间的权限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无须进行用于在利用者与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的操作或处理,便能够对其他人赋予进入房间的权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SNS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SNS服务器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流程图的图,所述流程图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概略。
图7是表示管理表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处理的序列图。
符号的说明
10:SNS服务器
12B:多功能一体机
14A、14B:终端装置
16A、16B:出入室管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图1中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例。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SNS服务器10、设置在房间A内的装置、及设置在房间B内的装置。图1所示的房间数不过是一例,信息处理系统中也可包含设置在所述数量以外的数量的房间内的装置。而且,信息处理系统也可包含其他装置(例如外部服务器等)。
SNS服务器10是提供SNS的服务器。SNS是如下所述的服务,即,通过支持或促进所述SNS的参与者彼此的信息交流,从而支持或促进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的联系。也可能存在若无来自现有参与者的邀请便不被许可参加的SNS。作为SNS的一例,可列举Facebook(注册商标)、LINE(注册商标)、Twitter(注册商标)、LinkedIN(注册商标)等。
在SNS上所交流的信息例如是消息或评论(comment)等的字符串的数据、图像数据、语音数据或它们的组合等。
SNS服务器10对SNS的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与表示参与者间的关系的信息进行存储并管理。参与者例如是在SNS上注册的会员。账号信息是用于登录SNS以利用SNS的信息,例如是包含SNS用的参与者ID及密码(password)的信息。例如,通过将账号信息发送至SNS服务器10而登录SNS,从而许可具有所述账号信息的参与者利用SNS。表示参与者间的关系的信息例如是表示SNS上的参与者间的信任强弱的信息、表示参与者间的关系的种类(例如好友等)的信息、或表示这两者的信息等。
房间A是设想由属于用户群A的一个或多个用户A专用的房间。在房间A的出入口(例如门(door)或大门(gate)等)设置有电子锁。用户A具有房间A的入室权限,被许可进入房间A内。
例如,对于房间A的电子锁,关联有用于对具有房间A的入室权限的用户进行识别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谓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电子锁,是指在所述电子锁的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户识别信息、或者用于识别所述电子锁的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于服务器等中。用户识别信息是用户ID、姓名或SNS的账号信息等。例如,在由用户所利用的ID卡或终端装置中,存储有所述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通过设于房间A的电子锁的读取装置,来对存储于ID卡或终端装置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读取。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不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法来管理入室权限。例如,也可在ID卡或终端装置中存储用于对房间A的电子锁进行解锁的解锁权限信息,当对房间A的电子锁输入所述解锁权限信息时,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
在房间A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专用装置。设置在房间A内的专用装置是由用户群A所管理的装置,且是设想专由用户A利用的装置。用户A具有设置在房间A内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被许可利用所述专用装置。
例如,对于设置在房间A内的专用装置,关联有用于对具有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进行识别的用户识别信息。所谓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专用装置,是指在所述专用装置的存储装置中存储有用户识别信息、或者用于识别所述专用装置的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服务器等中。例如,通过设于房间A的专用装置的读取装置,来对存储在由用户所利用的ID卡或终端装置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读取。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房间A的专用装置,则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专用装置,则不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当然,也可通过其他的方法来管理利用权限。例如,也可在ID卡或终端装置中存储用于利用房间A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信息,当对所述专用装置输入所述利用权限信息时,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
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房间A内设置有作为专用装置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A是相当于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装置,是具有扫描功能、打印功能、复印功能及传真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装置。也可在房间A内设置有多个多功能一体机12A。而且,多功能一体机12A不过是专用装置的一例,也可在房间A内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12A以外的装置。
终端装置14A是由用户A所利用的装置。终端装置14A例如是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以下称作“PC”)、平板(tablet)PC、智能电话(smartphone)或移动电话等。例如,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A来登录SNS,从而能够利用SNS。
出入室管理装置16A构成为,对人出入房间A的情况进行管理。若从ID卡或终端装置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房间A的电子锁,则出入室管理装置16A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出入室管理装置16A不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作为另一例,也可在从ID卡或终端装置读取出解锁权限信息时,出入室管理装置16A对电子锁进行解锁。
房间B是设想由属于用户群B的一个或多个用户B专用的房间。在房间B的出入口(例如门或大门等)设置有电子锁。用户B具有房间B的入室权限,被许可进入房间B内。
例如,对于房间B的电子锁,关联有用于对具有房间B的入室权限的用户进行识别的用户识别信息。通过设于房间B的电子锁的读取装置,对存储于ID卡或终端装置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读取。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不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法来管理入室权限。例如,也可在ID卡或终端装置中存储用于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的解锁权限信息,当对房间B的电子锁输入所述解锁权限信息时,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
在房间B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专用装置。设置于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是由用户群B所管理的装置、且是设想专由用户B来利用的装置。用户B具有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被许可利用所述专用装置。
例如,对于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关联有用于对具有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进行识别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通过设置于房间B的专用装置的读取装置,对存储于由用户所利用的ID卡或终端装置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读取。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房间B的专用装置,则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专用装置,则不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法来管理利用权限。例如,也可在ID卡或终端装置中存储用于利用房间B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信息,当对所述专用装置输入所述利用权限信息时,许可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
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房间B内设置有作为专用装置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多功能一体机12B是相当于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装置,是具有扫描功能、打印功能、复印功能及传真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装置。也可在房间B内设置有多个多功能一体机12B。而且,多功能一体机12B不过是专用装置的一例,也可在房间B内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12B以外的装置。
终端装置14B是由用户B所利用的装置。终端装置14B例如为PC、平板PC、智能电话或移动电话等。例如,用户B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B来登录SNS,从而能够利用SNS。
出入室管理装置16B构成为,对人出入房间B的情况进行管理。若从ID卡或终端装置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房间B的电子锁,则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若所述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未关联于所述电子锁,则出入室管理装置16B不对所述电子锁进行解锁。作为另一例,也可在从ID卡或终端装置读取出解锁权限信息时,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对电子锁进行解锁。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被用于由多个用户所利用的共享办公室(shareoffice)。用户群A、用户群B是进驻共享办公室的公司。例如,用户群A、用户群B分别为不同的公司,用户A、用户B是分别属于不同公司的职员等。属于用户群A的用户A及专用装置与属于用户群B的用户B及专用装置分别由不同的公司进行管理。
用户群A、用户群B也可为属于相同公司的互不相同的部门。即,用户A、用户B也可为属于相同的公司,但属于各不相同的部门的职员等。
当然,用户群A、用户群B也可并非公司或属于公司的部门等,而是除这些以外的组织或集团。
专用装置也可为多功能一体机以外的装置。例如,属于用户群A的专用装置与属于用户群B的专用装置也可为硬件结构、功能或性能互不相同的装置。也可使用投影机(projector)等显示装置来作为专用装置。
SNS服务器10、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终端装置14A、终端装置14B以及出入室管理装置16A、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具有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所述通信既可为利用线缆(cable)的有线通信,也可为无线通信。即,各装置既可通过线缆来与其他装置等进行物理连接,以彼此收发信息,也可通过无线通信来彼此收发信息。作为无线通信,例如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或Wi-Fi(注册商标)等。也可使用除这些以外的规格的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为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er,RFID)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各装置也可经由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国际互联网(Internet)等通信路径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例如,在房间A中,构建有可在房间A中利用的LAN,多功能一体机12A、终端装置14A及出入室管理装置16A能够经由所述LAN来与属于用户群A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同样地,在房间B中,构建有可在房间B中利用的LAN,多功能一体机12B、终端装置14B及出入室管理装置16B能够经由所述LAN来与设于用户群B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而且,SNS服务器10、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以及终端装置14A、终端装置14B能够利用通信路径N,并能够经由通信路径N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通信路径N例如为国际互联网。
例如,用户A、用户B各自的账号信息被存储在SNS服务器10中,并由SNS服务器10予以管理。即,用户A、用户B是在SNS服务器10所提供的SNS上注册的、所述SNS的参与者。
而且,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各自的账号信息被存储在SNS服务器10中,并由SNS服务器10予以管理。即,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是在SNS服务器10所提供的SNS上注册的、所述SNS的参与者。例如,与多功能一体机12A相关联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作为多功能一体机12A而参与SNS,在SNS上交流信息。对于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同样。聊天机器人也可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SNS,从而进行将专用装置出借给在SNS上有关联的其他人的处理。例如,用户A不具有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因而不被许可利用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用户B不具有设置在房间A内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因而不被许可利用设置在房间A内的专用装置。当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被赋予给用户A时,用户A便被许可利用设置在房间B内的专用装置。对于用户B也同样。赋予所述利用权限的处理是在SNS上进行。
另外,专用装置自身也可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SNS服务器10也可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以下,参照图2来说明SNS服务器10的硬件结构。图2中表示了SNS服务器1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SNS服务器10例如包括通信装置18、UI20、存储装置22及处理器24。
通信装置18是通信接口,具有对其他装置发送信息的功能、及接收从其他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功能。通信装置18既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可具有有线通信功能。通信装置18例如既可通过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也可经由LAN或国际互联网等通信路径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UI20是用户接口,包括显示装置与操作装置。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器或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等。操作装置是键盘(keyboard)、输入键或操作面板等。UI20也可为兼具显示装置与操作装置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等的UI。而且,也可在UI20中包含麦克风(microphone),还可在UI20中包含发出声音的扬声器(speaker)。另外,UI20也可不设于SNS服务器10。
存储装置22是构成存储各种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区域的装置。存储装置22例如为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各种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其他存储装置(例如光盘等)、或它们的组合。在SNS服务器10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22。
处理器24构成为,对SNS服务器1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24既可使用通信装置18来与各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使UI20的显示装置显示信息,也可受理经由UI20而输入的信息,也可使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22中,还可从存储装置22读出信息。处理器24也可具有存储器。
处理器24也可进行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管理。例如,处理器24执行将作为出借对象的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赋予给不具有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用户的处理、或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利用权限的处理等。被赋予有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被许可利用所述专用装置。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已被解除的用户不被许可利用所述专用装置。
处理器24也可对房间的入室权限进行管理。例如,处理器24执行将房间的入室权限赋予给不具有所述房间的入室权限的用户的处理、或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入室权限的处理等。被赋予有房间的入室权限的用户被许可进入所述房间。房间的入室权限已被解除的用户不被许可进入所述房间。
以下,参照图3来说明SNS服务器10的功能结构。图3中表示了SNS服务器10所具有的功能结构的一例。图3所示的各结构是通过处理器24来实现。
关系管理部26构成为,对SNS上的参与者间的关系进行管理。表示所述关系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装置22中。关系管理部26形成参与者间的关系,或者消除所述关系。
例如,关系管理部26对参与者间的信任关系进行管理。信任关系是反映出参与者间的联系强弱或信任强弱的关系,是在SNS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例如,通过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在SNS上相互批准,从而在所述参与者与所述其他参与者之间形成信任关系。也可在参与者向其他参与者申请形成信任关系,且所述其他参与者进行了批准时,在所述参与者与所述其他参与者之间形成信任关系。也可根据具有形成信任关系的权限的参与者的指示,来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形成信任关系。
当在参与者间形成信任关系时,参与者在SNS上发表的信息被送往与所述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
例如,参与者在SNS上在所述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被送往与所述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同样地,所述其他参与者在所述其他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被送往所述参与者。
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是被分配给所述参与者的账号信息的、SNS上的显示区域,是被许可由所述参与者作出的发言、和由与所述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作出的发言的显示区域。SNS的参与者及其他参与者被许可在SNS上访问所述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以参照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例如,当访问显示区域时,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被显示于参与者的终端装置的UI的显示装置。当然,也可禁止其他参与者来参照。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参与者被许可在SNS上在所述其他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即,参与者被许可在与所述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当然,也可通过参与者作出的设定,来禁止自身以外的其他参与者在所述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
管理表28是用于对用以进入房间的入室权限的必要性、或专用装置的利用限制的有无等进行管理的表。管理表28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装置22中。例如,表示用于进入房间的入室权限的必要性的信息、或表示专用装置的利用限制的有无的信息被预先送往SNS服务器10并登记在管理表28中。
权限管理部30构成为,对房间的入室权限或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等进行管理。例如,权限管理部30将房间的入室权限赋予给不具有所述房间的入室权限的用户,或者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入室权限。而且,权限管理部30也可将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赋予给不具有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用户,或者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利用权限。
作为入室权限及利用权限的赋予方式,也可有临时赋予与正式赋予。临时赋予是指将并非有效的入室权限及利用权限给予至用户。正式赋予是指将给予至用户的入室权限及利用权限设定为有效。临时赋予也可以说是入室及利用的预约。当然,也可不使用临时赋予与正式赋予这一方式,而是将已设定为有效的入室权限及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
另外,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的管理、或设置有所述专用装置的房间的入室权限的管理也可由所述专用装置来进行。
历史管理部32构成为,对在SNS上的发言历史进行管理。例如,历史管理部32针对每个参与者,对参与者在SNS上发表的信息的历史进行管理。表示所述历史的历史信息被存储在存储装置22中。
以下,参照图4来说明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硬件结构。图4中表示了多功能一体机12A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另外,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硬件结构既可与多功能一体机12A的硬件结构相同,也可与多功能一体机12A的硬件结构部分不同。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既可具有相同的性能或功能,也可具有不同的性能或功能。
多功能一体机12A例如包括通信装置34、UI36、存储装置38、扫描仪40、打印机42及处理器44。
通信装置34是通信接口,具有对其他装置发送信息的功能、及接收从其他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功能。通信装置34既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可具有有线通信功能。通信装置34例如既可通过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也可经由LAN或国际互联网等通信路径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UI36是用户接口,包括显示装置与操作装置。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器或EL显示器等。操作装置是键盘、输入键或操作面板等。UI36也可为兼具显示装置与操作装置的触控面板等的UI。而且,也可在UI36中包含麦克风,还可在UI36中包含发出声音的扬声器。
存储装置38是构成存储各种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区域的装置。存储装置38例如为硬盘驱动器、各种存储器(例如RAM、DRAM或ROM等)、其他存储装置(例如光盘等)、或它们的组合。在多功能一体机12A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38。
扫描仪40构成为,通过光学读取原稿,来生成表示所述原稿的图像数据。
打印机42构成为,将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打印到纸张上。
多功能一体机12A既可包含扫描仪40及打印机42这两者,也可包含扫描仪40或打印机42中的任一者。对于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同样。
处理器44构成为,对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44既可对扫描仪40的扫描进行控制,也可对打印机42的打印进行控制。处理器44也可对使用扫描仪40与打印机42来实现的复印进行控制。而且,处理器44既可使用通信装置34来与各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使UI36的显示装置显示信息,也可受理经由UI36而输入的信息,也可使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38中,还可从存储装置38读出信息。处理器44也可具有存储器。
而且,处理器44也可对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进行管理。例如,处理器44也可执行将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赋予给不具有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的用户的处理、或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利用权限的处理等。被赋予有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被解除的用户不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A。
处理器44也可对设置有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房间A的入室权限进行管理。例如,处理器44也可执行将设置有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房间A的入室权限赋予给不具有房间A的入室权限的用户的处理、或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入室权限的处理等。
另外,多功能一体机12A、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可包含订书机(stapler)或装订装置等后处理装置。
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功能结构。图5中表示了多功能一体机12A所具有的功能结构的一例。图5所示的各结构是通过处理器44来实现。另外,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具有图5所示的各结构。
发言部46构成为,将消息等信息作为与自身装置即多功能一体机12A关联的信息而发表到SNS上。例如,发言部46既可在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信息,也可在与多功能一体机12A具有信任关系的其他参与者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信息。
受理部48构成为,受理在SNS上被送往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通知。
分析部50构成为,对在SNS上对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发表的信息进行分析。例如,分析部50对在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进行分析。另外,所发表的信息的分析也可由外部服务器来进行。外部服务器既可为SNS服务器10,也可为SNS服务器10以外的其他服务器。此时,表示分析结果的信息从外部服务器被发送至多功能一体机12A。
权限管理部52构成为,对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进行管理。例如,权限管理部52基于分析部50得出的分析结果,来将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赋予给不具有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的用户,或者解除被赋予给用户的利用权限。作为赋予利用权限的方式,也可使用所述临时赋予与正式赋予这一方式。当然,也可不使用临时赋予与正式赋予这一方式,而将已被设定为有效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而且,权限管理部52也可对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12A的房间A的入室权限进行管理。
用户表54是用于对具有作为自身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进行管理的表。用户表54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装置38中。例如,用于对具有多功能一体机12A的利用权限的用户进行识别的用户识别信息被登记在用户表54中。
另外,终端装置14A、终端装置14B及出入室管理装置16A、出入室管理装置16B也具有通信装置、UI、存储装置及处理器。
以下,参照图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概略。图6中表示了流程图,所述流程图表示所述处理的概略。
在SNS中,参与者间的信任关系是通过批准行为来构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所述批准行为,从而将房间的入室权限或专用装置的利用权限赋予给其他人。
以下,将与SNS的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SNS的其他参与者称作所述参与者的“好友”。所述参与者也是所述其他参与者的“好友”。
此处,作为一例,假设用户A是希望利用属于用户群B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用户。用户A、用户B及多功能一体机12B已在SNS上注册为参与者,且已登录了SNS。用户A使用终端装置14A而登录了SNS,用户B使用终端装置14B而登录了SNS。在SNS上,在用户A与用户B之间形成有信任关系,在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形成有信任关系。即,用户A与用户B是SNS上的好友,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是SNS上的好友。多功能一体机12B是作为用户A的好友的、用户B的好友。即,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具有经由用户B而为好友的好友的关系。
在SNS上,参与者能够检索所述参与者的好友的好友。例如,当用户A在SNS上检索用户B的好友时,检索出作为用户B的好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表示所检索出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信息被显示于用户A的终端装置14A。若多功能一体机12B并非用户B的好友,则不检索出多功能一体机12B。
当检索出作为用户B的好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时,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A,从而在SNS上向多功能一体机12B申请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SNS上的好友(S01)。例如,用户A在SNS上将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发表至多功能一体机12B。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经由SNS服务器10而被送往多功能一体机12B。
将从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进行了好友申请的情况,通知给作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好友的用户B。所述通知既可由,SNS服务器10来进行,也可由多功能一体机12B来进行。
当受理了所述通知的用户B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时(S02),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临时赋予给用户A(S03)。此时的赋予为临时赋予,用户A无法进入房间B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而且,当用户B在SNS上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时,在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形成信任关系,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由此,用户A被许可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例如,用户A被许可在Facebook中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时间线(time line)(例如,显示多功能一体机12B自身的发言,并且许可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好友作出的发言的显示区域)上发言。
当用户A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表示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时(S04),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S05)。此时的赋予为正式赋予,用户A能够进入房间B内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例如,对于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关联有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即,存储在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被关联于房间B的电子锁与多功能一体机12B。
另外,也可在临时赋予的阶段,将存储在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中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于房间B的电子锁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此时,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是作为无效的用户识别信息而关联于房间B的电子锁与多功能一体机12B。即使通过设于房间B的电子锁的读取装置而从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读取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电子锁也不进行解锁。同样地,即使通过设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读取装置而从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读取到用户识别信息,也不许可用户A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用户A能够通过与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关联的入室权限,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而进入房间B。而且,用户A能够通过与用户A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关联的利用权限,来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用户B能够参照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的信息。例如,在S04中由用户A所发表的消息被显示于所述显示区域。用户B通过参照所述消息,能够识别所述消息的内容。
当用户A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已结束的消息时(S06),解除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S07)。由此,针对用户A的入室权限和利用权限的赋予状态恢复为临时赋予的状态。例如,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的关联被解除,同样地,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关联被解除。即,成为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未与房间B的电子锁和多功能一体机12B关联的状态。因此,用户A不被许可进入房间B及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作为另一例,也可当从S05中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和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解除所述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
在S07中解除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的阶段,由于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为好友,因此通过进行S04的操作,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S05)。此时的赋予为正式赋予。此时,用户A能够进入房间B来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当从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解除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的好友关系被解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不再是SNS上的好友(S08)。由此,给予至用户A的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完全解除。即,临时赋予也被解除。用户A要获得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必须从用于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的S01的好友申请开始进行。
另外,也可当从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的时间点、或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正式赋予给用户A的时间点(即S05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解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的好友关系。作为又一例,也可在批准了来自用户A的好友申请的用户B在SNS上发表了表示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的好友关系的解除的消息时,解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的好友关系。
在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为好友的情况下,当用户A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表了询问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当前状况(例如利用状况或故障的有无等)的消息时,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可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当前状况的消息。
所述各发言的内容是作为历史信息而由SNS服务器10进行管理。例如,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时间线)中发表的信息作为关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历史信息而由SNS服务器10进行管理。
以下,参照图7来说明管理表28的具体例。图7表示了管理表28的一例。
在管理表28中,例如用于对在SNS上注册的专用装置进行识别的专用装置识别信息、用于对管理所述专用装置的管理者进行识别的管理者识别信息、表示用于进入设置有所述专用装置的房间的入室权限的必要性的信息、表示所述专用装置的利用限制的有无的信息、表示在所述房间中是否设置有监控摄像机的信息、与表示用户群间的关系的信息相关联。这些信息被预先发送至SNS服务器10,而由SNS服务器10进行管理。
例如,A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B公司的打印机、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及管理者X、管理者Y、管理者Z已在SNS上注册,且关联有用于利用SNS的账号信息。A公司、B公司及C公司分别为用户群的一例。
A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是由属于A公司的用户即管理者X进行管理。管理者X是A公司的职员。管理者X与A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是SNS上的好友。
B公司的打印机是由属于B公司的用户即管理者Y进行管理。管理者Y是B公司的职员。管理者Y与B公司的打印机是SNS上的好友。
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是由属于C公司的用户即管理者Z进行管理。管理者Z是C公司的职员。管理者Z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是SNS上的好友。
在A公司的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的房间设有电子锁,要进入所述房间,需要入室权限。对于B公司的打印机及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也同样。
对于A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并未设定利用限制,但对于B公司的打印机及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设定有利用限制。因此,在利用A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时不需要利用权限,但在利用B公司的打印机及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时需要利用权限。
在A公司的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的房间、及B公司的设置有打印机的房间,未设置监控摄像机,但在C公司的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的房间,设置有监控摄像机。在C公司中,当由监控摄像机拍摄到可疑者(例如C公司的职员以外的人)时,输出可疑者警报(alarm)。
而且,B公司与C公司为关联公司,属于B公司的用户即B公司的职员被许可进入C公司。例如,B公司的职员具有设置C公司的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的房间的入室权限。
例如,A公司的职员P已在SNS上注册,在SNS上与管理者C为好友。当A公司的职员P想要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时,职员P在SNS上向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申请职员P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当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收到所述申请时,将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已收到所述申请的情况通知给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好友即管理者Z。当管理者Z批准所述申请时,职员P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C公司的入室权限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利用权限被赋予给职员P。而且,将对于职员P而将可疑者警报的输出暂时设为无效的权限赋予给职员P。这些赋予为临时赋予。例如,对于职员P的ID卡,赋予C公司的入室权限、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利用权限、及将可疑者警报设为无效的权限。在职员P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的情况下,当职员P在SNS上对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发表表示要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消息时,将被赋予给职员P的入室权限、利用权限及将可疑者警报设为无效的权限设定为有效。由此,职员P被许可通过入室权限来进入C公司,且通过利用权限来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而且,即使由C公司的监控摄像机拍摄到职员P,也不输出可疑者警报。
作为另一例,B公司的职员Q已在SNS上注册,在SNS上与管理者C为好友。当B公司的职员Q想要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时,职员Q在SNS上向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申请职员Q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当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收到所述申请时,将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已收到所述申请的情况通知给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好友即管理者Z。当管理者Z批准所述申请时,职员Q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将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利用权限、及将可疑者警报设为无效的权限赋予给职员Q。此时的赋予为临时赋予。B公司与C公司为关联公司,B公司的职员Q原本便具有C公司的入室权限,因此不将C公司的入室权限重新赋予给职员Q。在职员Q与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成为SNS上的好友的情况下,当职员Q在SNS上对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发表表示要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的消息时,将赋予给职员Q的利用权限、及将可疑者警报设为无效的权限设定为有效。由此,职员Q被许可通过利用权限来利用C公司的多功能一体机。而且,即使由C公司的监控摄像机拍摄到职员Q,也不输出可疑者警报。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8来说明实施例1的处理。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处理的序列图。
此处,作为一例,假设用户A希望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而且,用户A与用户B为SNS上的好友,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为SNS上的好友。
首先,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A,从而在SNS上检索作为用户B的好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
当检索到作为用户B的好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时,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A,在SNS上向多功能一体机12B申请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SNS上的好友(S10)。所述申请相当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预约的申请。例如,用户A在SNS上对多功能一体机12B发表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从终端装置14A被发送至SNS服务器10。
SNS服务器10受理表示好友申请的所述消息(S11)。SNS服务器10将受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预约的申请。
接下来,将从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进行了好友申请的情况,通知给作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好友的用户B(S12)。所述通知既可由SNS服务器10来进行,也可由多功能一体机12B来进行。例如,SNS服务器10在SNS上对用户B发表下述消息,此消息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已从用户A收到了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也可由多功能一体机12B在SNS上对用户B发表下述消息,此消息表示已从用户A收到了表示好友申请的消息。对用户B发表的消息被送往用户B的终端装置14B。在终端装置14B的UI的显示装置上,显示对用户B发表的所述消息。
接下来,用户B判断是否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即,用户B判断是否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
当用户B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4B,而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时(S13),将表示所述批准的消息从终端装置14B发送至SNS服务器10。
SNS服务器10的关系管理部26在从终端装置14B受理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的消息时,在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形成信任关系,由此,在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形成好友关系(S14)。由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SNS上的好友,用户A被许可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时间线)中发言。
若用户B不批准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则不执行S14以后的处理。
当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时,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将表示好友申请已被批准的消息通知给用户A(S15)。基于所述通知,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暂时赋予给用户A。所述临时赋予具备作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预约的作用。在此阶段,用户A无法进入房间B来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另外,也可将表示好友申请已被用户B批准的消息送往多功能一体机12B,由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将所述消息通知给用户A。
接下来,当用户A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时间线),发表表示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时(S16),将所述消息经由SNS服务器10而通知给多功能一体机12B(S17)。
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分析部50对表示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进行分析。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基于所述分析的结果,来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S18)。此时的赋予为正式赋予。例如,权限管理部52将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登记到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用户表54中。由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相关联,用户A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另外,也可设定用户A在多功能一体机12B中被许可利用的功能。例如,在S16中,当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发表表示预定要利用的功能的消息时,权限管理部52将所述功能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若举具体例进行说明,则当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发表表示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传真功能的消息时,将传真功能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此时,用户A被许可在多功能一体机12B中利用传真功能,而不被许可利用其他功能。
而且,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赋予给用户A(S19)。例如,权限管理部30将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予以关联。
另外,既可由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也可由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
SNS服务器10在SNS上将表示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已被正式赋予给用户A的消息通知给用户A(S20)。
当用户A将自身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伸向房间B的电子锁的读取装置时,通过所述读取装置来从ID卡或终端装置14A读取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由于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已关联,因此房间B的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由此,用户A能够进入房间B。
用户A进入房间B(S21),而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S22)。当用户A将自身的ID卡或终端装置14A伸向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读取装置时,通过所述读取装置来从ID卡或终端装置14A读取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由于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已被登记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用户表54中,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已关联,因此用户A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由此,用户A能够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例如,用户A能够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登录多功能一体机12B而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当用户A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时间线),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已结束的消息时(S23),将所述消息经由SNS服务器10而通知给多功能一体机12B(S24)。
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分析部50对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已结束的消息进行分析。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基于所述分析的结果,解除对用户A所给予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S25)。例如,权限管理部52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用户表54中删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或者在用户表54中将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设定为无效的用户识别信息。由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关联被解除,用户A不再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而且,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通过解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的关联,从而解除被赋予给用户A的、房间B的入室权限(S26)。
通过解除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从而针对用户A的、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的赋予状态恢复为临时赋予的状态。在此阶段,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为好友。
另外,也可当从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赋予给用户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解除所述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
当从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解除的时间点、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的时间点、或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被正式赋予给用户A的时间点开始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SNS服务器10的关系管理部26解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的好友关系(S27)。由此,用户A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不再为好友。当用户A想要再次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时,用户A必须从针对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好友申请开始进行处理。
另外,也可当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时,解除对用户A所给予的房间B的入室权限。例如,当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时,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将表示已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了解锁的信息发送至SNS服务器10。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解除对用户A所给予的房间B的入室权限。即,权限管理部30解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的关联。由此,当用户A退出房间B时,将无法再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用户A要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用户A必须向作为SNS上的好友的多功能一体机12B请求再次进入房间B。具体而言,与S16同样地,当用户A在SNS上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时间线),发表表示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时,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房间B的电子锁再次关联,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再次赋予给用户A。由此,用户A能够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例如考虑下述情况:尽管已进入房间B,但注意到有东西遗忘而要退出房间B。而且,考虑下述情况:利用了多功能一体机12B,随后退出房间B,但忘了从多功能一体机12B拿走原稿,而必须再次进入房间B。此种情况下,用户A无须对多功能一体机12B进行好友申请,通过进行与S16同样的操作,便能够进入房间B。当使用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来再次对房间B的电子锁进行解锁时,如上所述,对用户A所给予的、房间B的入室权限被解除。
而且,当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结束时,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也可通过解除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关联,而解除对用户A所给予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
SNS服务器10的历史管理部32使各参与者在SNS上发表的消息等信息作为历史信息而存储于存储装置22中。例如,将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例如时间线)中发表的消息等信息包含于历史信息而存储到存储装置22中。例如,表示用户A发表好友申请的消息的时间的信息、表示用户A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的消息的时间的信息、及表示用户A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结束的消息的时间的信息等包含在历史信息中。而且,出入室管理装置16B对用户A进入房间B的时间、及用户A退出房间B的时间进行管理,并将表示这些时间的信息存储为历史信息。用户B也可通过参照这些历史信息,来判断用户A是否正常使用了多功能一体机12B。
也可对被赋予给用户A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设定限制。例如,也可对被赋予给用户A的利用权限,设定被许可在多功能一体机12B中利用的纸张的张数上限、被许可在多功能一体机12B中利用的功能、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时长、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次数等。收到好友申请的用户B也可指定所述利用权限的限制。例如,当用户B将复印的张数上限设定为100张时,用户A被许可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复印最大100张。借此,防止多功能一体机12B被用户A无限制地利用。
(实施例2)
以下,对实施例2的处理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同样地,用户A希望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用户A与用户B为SNS上的好友,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为SNS上的好友。
实施例2中,当在由用户B形成了包含用户A、用户B及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多个参与者所属的群后,用户A在所述群内发表了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申请相关的消息,且用户B批准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时,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而且,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赋予给用户A。也可由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或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中的任一者,来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这两者赋予给用户A。
所述群是仅在属于所述群的多个参与者间交流消息等信息的群。在所述群内发表的信息被送往属于所述群的参与者,但不被送往不属于所述群的、SNS的其他参与者。例如,形成能够仅在属于群的参与者间进行聊天(chat)的群聊(group chat)。
例如,当用户B操作终端装置14B,来指示包含用户A、用户B及多功能一体机12B的群聊的形成时,SNS服务器10的关系管理部26形成所述群聊。由此,能够仅在用户A、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之间交流消息。另外,当形成所述群聊时,用户A也可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成为好友。
在形成了群聊后,当用户A操作终端装置14A而在群聊中发表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申请的消息时,所述消息被送往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
当收到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申请的消息的用户B操作终端装置14B,而在群聊中发表表示许可用户A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时,所述消息被送往多功能一体机12B。收到来自用户B的消息的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分析部50对用户A及用户B各自发表的消息进行分析。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基于所述分析的结果,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与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权限,给予至发表了表示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申请的消息的用户A。另外,也可由SNS服务器10的权限管理部30将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给予至用户A。此时的赋予为正式赋予。用户A能够进入房间B来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
在利用了多功能一体机12B后,当用户A操作终端装置14A而在群聊中发表表示已结束了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的消息时,所述消息被送往多功能一体机12B。收到所述消息的多功能一体机12B退出群聊。由此,对用户A所给予的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被解除。作为另一例,当用户A对多功能一体机12B的利用结束时,多功能一体机12B也可退出群聊。另外,也可结束群聊自身。
在形成了群聊后,用户A也可操作终端装置14A而在群聊中发表表示由多功能一体机12B所执行的处理的内容(例如打印作业等)的消息。例如,当用户A在群聊中发表打印作业时,所述打印作业被送往用户B与多功能一体机12B,所述打印作业包含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数据和表示打印设定的信息。用户B也可参照所述打印作业来判断用户A是否要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当用户B操作终端装置14B而在群聊中发表表示许可用户A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消息时,多功能一体机12B的权限管理部52将房间B的入室权限、及依据用户A所发表的打印作业而在多功能一体机12B中利用打印功能的利用权限赋予给用户A。由此,用户A能够利用多功能一体机12B来执行用户A所发表的打印作业。当由多功能一体机12B执行了用户A所发表的打印作业时,多功能一体机12B退出群聊。由此,对用户A所给予的入室权限与利用权限被解除。
SNS服务器10的历史管理部32使在群聊中发表的消息等信息作为历史信息而存储于存储装置22中。用户B能够参照在自身所建立的群聊中发表的消息等信息。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谓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包含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元件等)。而且,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的动作也可并非仅由一个处理器来完成,而是由位于物理上分离的位置处的多个处理器协同完成。而且,处理器的各动作的顺序并不仅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适当变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处理器,
当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社会网络服务上,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用于利用跟其他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装置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所述其他参与者与所述利用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所述利用者申请所述装置的利用,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所述利用者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形成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申请相关的信息,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形成时,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
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了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装置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参与者是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被许可在所述装置的所述社会网络服务的账号信息专用的显示区域中发言的参与者,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其他参与者形成了包含所述利用者、所述其他参与者及所述装置的多个参与者所属,且仅在所述多个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群后,当所述利用者在所述群内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且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时,进而对所述利用者赋予进入设置有所述装置的房间的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即使进入所述房间的权限被解除后,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仍形成有信任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利用者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进入所述房间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进入所述房间的权限。
8.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包括信息处理装置与装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第一处理器,提供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社会网络服务,
当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器受理与所述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通知给与所述装置之间具有信任关系的所述社会网络服务的其他参与者,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所述装置具有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在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的情况下,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所述利用者发表了与形成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一处理器受理与形成所述信息,
当所述其他参与者批准了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的信任关系的形成时,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信任关系,
当在所述利用者和所述装置之间形成了信任关系后,所述利用者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对所述装置发表了与所述装置的利用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第二处理器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
10.一种记录媒体,存储程序,当在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服务即社会网络服务上,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利用者发表了与用于利用跟其他参与者具有信任关系的作为所述社会网络服务参与者的装置的申请相关的信息时,所述程序使计算机对所述利用者赋予利用所述装置的权限,所述其他参与者与所述利用者之间具有信任关系,所述信任关系是在所述社会网络服务上仅在有限的参与者间交流信息的关系。
CN202010135823.0A 2019-09-20 2020-03-0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Pending CN112541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1395 2019-09-20
JP2019171395A JP7423954B2 (ja) 2019-09-20 2019-09-2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167A true CN112541167A (zh) 2021-03-23

Family

ID=7487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5823.0A Pending CN112541167A (zh) 2019-09-20 2020-03-0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9841B2 (zh)
JP (1) JP7423954B2 (zh)
CN (1) CN1125411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478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ocial web of objects
US20130194438A1 (en) * 2011-08-18 2013-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rt camera for sharing pictures automatically
US9112931B1 (en) * 2014-10-27 2015-08-18 Rushlin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dialog amongst different participant groups
CN106709288A (zh) * 2016-12-22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审核操作权限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7167941A (ja) * 2016-03-17 2017-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312756A1 (en) * 2016-10-24 2018-04-25 Trustonic Limited Establishing cryptographic identit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8482A (ja) * 2001-08-14 2003-02-28 Fujitsu Ltd エリアチャットルーム提供方法,端末側エリアチャット処理方法,エリアチャットルーム提供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エリアチャットルーム提供装置
JP2004206187A (ja) 2002-12-24 2004-07-22 Hitachi Ltd コミュニティ管理システム
WO2011116528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rust level to access a resource
US9847961B2 (en) 2013-02-25 2017-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IoT device social network expansion
JP6175396B2 (ja) 2014-03-27 2017-08-02 Kddi株式会社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サーバ装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仲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23159B2 (ja) * 2014-10-13 2020-07-15 和田 哲也 ソーシャル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ソーシャル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ソーシャル情報処理方法
US10257151B2 (en) * 2014-10-27 2019-04-09 Phant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dialog amongst different participant groups with variable and association-based privacy
KR20160116596A (ko) * 2015-03-30 2016-10-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근접도 기반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JP6627591B2 (ja) * 2016-03-15 2020-01-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790580B2 (ja) 2016-08-16 2020-11-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管理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90311A (ja) 2017-05-11 2018-11-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権限付与装置および権限付与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61478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ocial web of objects
US20130194438A1 (en) * 2011-08-18 2013-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rt camera for sharing pictures automatically
US9112931B1 (en) * 2014-10-27 2015-08-18 Rushlin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dialog amongst different participant groups
JP2017167941A (ja) * 2016-03-17 2017-09-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312756A1 (en) * 2016-10-24 2018-04-25 Trustonic Limited Establishing cryptographic identit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09288A (zh) * 2016-12-22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审核操作权限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92125A1 (en) 2021-03-25
JP7423954B2 (ja) 2024-01-30
JP2021047789A (ja) 2021-03-25
US11489841B2 (en)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1261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JP70917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
US1052830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ccess point function,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5535350B2 (ja) 印刷装置を企業内で共有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438597B1 (en) Regulating credenti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US20210357878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resource reserv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executable medium
US20200160243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server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US20210144697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and resource usage method
JP2020087199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管理装置
CN114008596A (zh) 用于非成员用户账户管理的扩展域平台
US2020027251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JP2021197612A (ja) 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リソース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018987B2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set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541167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记录媒体
JP6969289B2 (ja) 出退勤管理装置、出退勤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2349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708815B2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8721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32729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2021108040A (ja) 招待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及び招待方法
US2021023298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20087424A (ja) リソース予約システム、情報表示方法、サー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
US11842105B2 (en) Pri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in a store
JP7347136B2 (ja) 1つ以上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権限付与方法
JP2019082802A (ja) 出退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