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9583A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9583A CN112539583A CN202011297722.XA CN202011297722A CN112539583A CN 112539583 A CN112539583 A CN 112539583A CN 202011297722 A CN202011297722 A CN 202011297722A CN 112539583 A CN112539583 A CN 112539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rosting
- current
- fan
- unit
- fro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533 lab tes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6—Heat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low potential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1—Ti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领域。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重霜/一般结霜/轻霜或无霜);然后,采用“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不同结霜工况下机组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最后辅以换热温差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的限制条件,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避免“误除霜”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能效;操作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空气源热泵,利用室外风机电流进行除霜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易于维护等优势,其被作为热源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型建筑供暖系统。然而,空气源热泵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误除霜”事故,导致机组出现制热量衰减、运行性能降低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压缩机烧毁等安全事故。因此,除霜控制是目前空气源热泵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现有测霜技术研究主要分为“直接测霜”和“间接测霜”两个方向,由于直接测霜法的监测设备成本较大,间接测霜法更受到空气源热泵生产厂家的青睐。目前市场销售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大多采用“温度-时间”(TT)间接测霜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忽略了环境湿度对结霜影响,影响对霜层准确判断,造成“误除霜”事故。开发低成本、易于工程应用的准确测霜方法仍然是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迫切需求。
当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结霜时,霜层会逐步堵塞空气流通通道,造成风机运行工况点发生偏移,风机电流和功率等参数会随着霜量增加而变化,因此可以利用风机运行状态参数反映机组结霜情况。发明专利CN104061650A公开了一种风冷热泵空调的结霜判定方法,包括:实时监测风机功率;根据室外温度判定是否满足结霜条件;以风机转速判断机组是否正常运行;根据风机功率变化判断是否除霜。发明专利CN110779265A公开了一种基于风机电流的空气源热泵除霜远程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包括:从风机电流入手,将采集到的风机电流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再结合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从而对空气源热泵的室外侧换热器结霜的情况加以判断。
虽然上述研究已初步证明风机运行参数在除霜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1)以单一的风机电流或功率等作为除霜控制参数,由于机组实际运行时室外换热器可能会存在脏堵,会造成结霜判断不准确;(2)现有研究对于除霜控制点的选择多采用经验取值的方法,不能达到最佳除霜性能,影响空气源热泵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以风机运行状态参数为基础的除霜控制技术,尚需综合考虑工程应用因素,合理选择除霜控制参数以及最佳除霜控制点,以提高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能效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并对初始风机电流进行修正,有效避免脏堵问题的影响;利用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当前所处结霜工况,结合“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不同工况下除霜控制阈值,结合盘管温度和运行时间,进行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室外风机(6)、电流互感器(7)、除霜控制器(8)和机组控制器(9)、温湿度传感器(10);
其中,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在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蒸发器(5) 的第一接口和冷凝器(3)的第一接口相连;冷凝器(3)的第二接口通过节流装置(4)与蒸发器(5)的第二接口相连,室外风机(6)用于对蒸发器(5)吹风降温,室外和蒸发器制冷剂环路侧盘管处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10)并与除霜控制器(8) 电路或信号连接;电流互感器(7)为可进行数据通讯的电流测量仪表,安装在室外风机的机柜上与室外风机(6)电路或信号连接,用于监测室外风机耗电情况,电流互感器(7)并与除霜控制器(8)电路或信号连接;除霜控制器(8)与机组控制器(9)电路或信号连接,机组控制器(9)分别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室外风机(6)电路或信号连接,可控制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和室外风机(6)的启停。
数据测试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对机组空气侧环境即室外温湿度、蒸发器制冷剂环路侧盘管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电流互感器用于对风机电流进行实时监测;除霜控制器主要用于读取风机电流、盘管温度和室外环境温湿度,并集成了风机电流除霜控制逻辑,在达到逻辑除霜条件时传达除霜信号;机组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和室外风机启停以及机组启停和执行/停止除霜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重霜/ 一般结霜/轻霜或无霜);然后,采用“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不同结霜工况下机组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最后辅以换热温差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的限制条件,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步骤如下:
S1:实时测量风机电流IF、环境温度Ta、盘管温度Te,并计算风机初始电流I0、累计制热运行时间t1、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电流增量ΔI、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和换热温差ΔT;
S2:根据风机电流平均增长速率Iv,判断当前机组运行所处的结霜工况;
S3:根据步骤S2中的实验结果,将风机电流和电流增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风机电流增量ΔI,作为除霜控制参数;
S4:根据“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计算出最小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确定不同结霜工况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ΔIdf;
S5:将实时电流增量ΔI与当前结霜工况下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ΔIdf进行比较,当ΔI≥ΔIdf时,或者当换热温差ΔT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分别达到设定值后,除霜控制器向机组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机组开始除霜;
S6:以盘管温度Te和除霜持续时间tdf作为退出除霜判定条件,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退出除霜:
①盘管温度Te≥L;
②机组除霜时间tdf>M。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出现的各个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下:
①风机初始电流I0:
I0=min{累计制热运行时间3min时的风机电流,I00}单位:A
其中:I00为上一个周期的风机初始电流。将本次循环累计制热运行时间3min时的风机电流值与I00进行比较,选择最小值作为本次循环的电流初始值I0。
该设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机组因在上次循环除霜不净导致机组出现结冰现象,从而导致本次循环开始时初始电流I0因冰层的阻塞而超出正常范围,在计算风机电流增量和平均电流增长速率时引起误差,导致“误除霜”操作。
②累计制热运行时间t1:机组开始制热运行时,开始计时,除霜时,结束计时并清零;
③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机组开始制热运行时,开始计时,机组停止运行时,结束计时并清零;
④电流增量ΔI:
ΔI=IF-I0(A)
⑤电流平均增长速率Iv:
⑥换热温差ΔT:
ΔT=环境温度Ta-盘管温度Te(℃)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判定机组所处结霜工况的具体方法如下:
S21: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对不同典型结霜工况,分别进行结霜实验,测试机组结霜过程中,风机电流的变化;具体工况信息如下:
①重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2℃,相对湿度85%;
②一般结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1℃,相对湿度65%;
③轻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0℃,相对湿度45%。
S22: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利用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在不同结霜区呈现显著差异的特点,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比较不同结霜工况下的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发现存在第一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s1,用于区分重霜和一般结霜工况;存在第二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s2,用于区分一般结霜和轻霜工况;
S23:在实际运行中,根据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结霜工况:
①当Iv≥Iv-s1时,判定工况为重霜工况;
②当Iv-s1>Iv≥Iv-s2时,判定工况为一般结霜工况;
③当Iv<Iv-s2时,判定工况为轻霜或无霜工况。
进一步地,步骤S3中选择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的原因是:根据步骤S2 中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对比发现,风机电流与电流增量均能灵敏地反映机组结霜情况;而当机组受到脏堵影响时,风机的初始电流会发生变化,相应地,结霜后的风机电流值也会受到影响,而电流增量值与初始值无关,因此选择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
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不同典型结霜工况,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分别进行霜层生长初期(Time1)和霜层布满时刻(Time2)除霜的结除霜实验,实时记录冷凝器进出水温度Tin/Tout、循环水流量Q和风机电流增量ΔI,并根据下式计算实时瞬时制热功率qh1:
qh1=ρc×(Tout-Tin)×Q
其中,qh1为机组瞬时制热功率,kW;ρ为密度,kg/m3;c为比热容,kJ/(kg·℃);Tin/Tout分别为冷凝器进出水温度,℃;Q为循环水流量,m3/h;
具体测试工况信息如下:
①重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2℃,相对湿度85%;
②一般结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1℃,相对湿度65%;
③轻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0℃,相对湿度45%。
S42:基于Time2时刻除霜的结除霜实验数据,针对不同除霜时刻的结除霜循环,计算结霜过程制热量损失QS1,以及名义制热量结霜损失系数εNL1。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τd为机组除霜时刻,取值范围为[Time1,Time2],min;τn为机组除霜结束时间, min;qh为机组名义制热功率,kW;QS1(τd)为机组名义结霜损失,kJ;QN(τn)为机组结除霜过程总的名义制热量,kJ。
S43:针对不同除霜时刻的除霜循环,计算除霜过程制热量损失QS2,以及名义制热量除霜损失系数εNL2。由于测量不同除霜时刻的结除霜循环实验成本较高,因此基于霜层生长初期(Time1)和霜层布满时刻(Time2)除霜的结除霜实验数据,假定机组除霜过程制热量损失随着机组除霜时刻的不断延后而线性变化,插值计算获得机组在其他时刻除霜的名义除霜损失QS2,以及名义除霜损失系数εNL2,计算过程和公式如下: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Time1和Time2时刻除霜的名义除霜损失:
其中,τn1和τn2分别为机组在Time1和Time2时刻除霜的机组除霜结束时间,min。
(2)计算不同除霜时刻下的机组名义除霜损失和名义除霜损失系数:
S44:计算不同除霜时刻下的机组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
εNL(τd)=εNL1(τd)+εNL2(τd)
S45:在不同结霜工况,可以分别得到一条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和一条风机电流增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能得到一个最小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该点对应的电流增量即为该工况下的除霜控制阈值ΔIdf:
S46:根据步骤S2的工况判断结果和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的计算结果,当判定机组所处工况为重霜工况时,除霜启动时的电流增量设定为ΔIdf=C;当判定机组所处工况为一般结霜工况时,除霜启动时的电流增量设定为ΔIdf=D;当判定机组所处工况为轻霜工况时,除霜启动时的电流增量设定为ΔIdf=E;其中C、D、E为根据确定的不同工况ΔIdf具体值;
进一步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在确定结霜工况后,若满足ΔI≥ΔIdf,则除霜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2;
S52: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辅以换热温差与持续制热运行时间限制条件,若满足以下任意条件,则开始除霜:
①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H;
②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H,盘管温度Te<0℃且ΔT>J且持续K分钟;
其中H、J、K、L和M均为预先设定值。
当满足步骤S52中任意除霜启动条件时,除霜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机组控制器开始除霜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可灵敏地反映结霜程度,消除脏堵影响;(2)可以实时判断机组运行时所处的结霜工况;(3)依据“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最佳除霜时刻;(4)避免“误除霜”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能效;(5)操作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原理图;
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室外风机6,电流互感器 7,除霜控制器8和机组控制器9;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不同结霜工况最佳除霜点的确定;a)重霜工况,b)一般结霜工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实例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风机电流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室外风机6,电流互感器7,除霜控制器8 和机组控制器9。
其中,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蒸发器5的第一接口和冷凝器3的第一接口相连,节流装置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5的第二接口和冷凝器3的第二接口相连;电流互感器7为可进行数据通讯的电流测量仪表,安装在空气源热泵风机的室外机柜上,用于监测室外风机耗电情况,并与除霜控制器8相连;电流除霜控制器连接于机组控制器9,机组控制器9可控制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和室外侧风机6的启停。
结合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机电流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重霜/一般结霜/轻霜或无霜);然后,结合“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计算出不同工况下的最小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从而确定不同结霜工况下机组的除霜控制阈值;最后辅以换热温差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的限制条件,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整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机组控制器9发出指令控制机组启动,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模式运行开始,控制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并开启室外风机6,同时除霜控制器8开始对机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读取实时风机电流值IF、环境温度Ta、盘管温度Te,实时计算风机初始电流I0、累计制热运行时间t1、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电流增量ΔI、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和换热温差ΔT;
S2:基于典型气象数据选择重霜、一般结霜和轻霜三种工况,在实验室进行测试,根据结果,存在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设定值Iv-s1和Iv-s2(如0.003A/min和0.006A/min),区分不同结霜工况。工况判断方法如下:
①当Iv≥0.006A/min时,判定机组运行于重霜工况;
②当0.006A/min>Iv≥0.003A/min时,判定机组运行于一般结霜工况;
③当Iv<0.003A/min时,判定机组运行于轻霜工况。
S3:风机电流与电流增量均能灵敏地反映机组结霜情况,而当机组受到脏堵影响时,风机的初始电流会发生变化,相应地,结霜后的风机电流值也会受到影响,而电流增量值与初始值无关,因此选择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
S4:根据“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在人工环境实验测试,结果如下图3所示。该图分别描绘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和风机电流增量随时间的变化。根据不同工况下,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取最小值时的电流增量设定除霜控制阈值ΔIdf(例如重霜区设定ΔIdf=1.52A,一般结霜区设定ΔIdf=0.78A,轻霜区由于实验测试过程未发现明显结霜,故以机组最大运行保护时间控制除霜,以达到较好的除霜控制效果);
S5:根据步骤S2判断机组所处运行工况,在对应工况下,当实时计算得到的ΔI≥ΔIdf时,或者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时,启动除霜。
①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150min;
②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150min,盘管温度Te<0℃且ΔT>10℃且持续5min;
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
S6:当盘管温度Te≥15℃,或者除霜时间tdf>10min时,除霜控制器8向机组控制器9 传达停止除霜信号,控制机组退出除霜,返回步骤S1,进行下一个结除霜循环;否则,继续执行除霜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和系统能准确灵敏地反应结霜程度,消除脏堵影响,并确定最佳除霜控制阈值,提高机组运行能效,保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误除霜”事故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Claims (8)
1.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室外风机(6)、电流互感器(7)、除霜控制器(8)和机组控制器(9)、温湿度传感器(10);
其中,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进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2)的出气口在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相连;四通换向阀(2)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蒸发器(5)的第一接口和冷凝器(3)的第一接口相连;冷凝器(3)的第二接口通过节流装置(4)与蒸发器(5)的第二接口相连,室外风机(6)用于对蒸发器(5)吹风降温,室外和蒸发器制冷剂环路侧盘管处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10)并与除霜控制器(8)电路或信号连接;电流互感器(7)为可进行数据通讯的电流测量仪表,安装在室外风机的机柜上与室外风机(6)电路或信号连接,用于监测室外风机耗电情况,电流互感器(7)并与除霜控制器(8)电路或信号连接;除霜控制器(8)与机组控制器(9)电路或信号连接,机组控制器(9)分别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室外风机(6)电路或信号连接,可控制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节流装置(4)和室外风机(6)的启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测试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对机组空气侧环境即室外温湿度、蒸发器制冷剂环路侧盘管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电流互感器用于对风机电流进行实时监测;除霜控制器主要用于读取风机电流、盘管温度和室外环境温湿度,并集成了风机电流除霜控制逻辑,在达到逻辑除霜条件时传达除霜信号;机组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和室外风机启停以及机组启停和执行/停止除霜操作。
3.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的系统进行除霜的方法,包括: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即重霜/一般结霜/轻霜或无霜;然后,采用“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不同结霜工况下机组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最后辅以换热温差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的限制条件,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步骤如下:
S1:实时测量风机电流IF、环境温度Ta、盘管温度Te,并计算风机初始电流I0、累计制热运行时间t1、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电流增量ΔI、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和换热温差ΔT;
S2:根据风机电流平均增长速率Iv,判断当前机组运行所处的结霜工况;
S3:根据步骤S2中的实验结果,将风机电流和电流增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风机电流增量ΔI,作为除霜控制参数;
S4:根据“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计算出最小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确定不同结霜工况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ΔIdf;
S5:将实时电流增量ΔI与当前结霜工况下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ΔIdf进行比较,当ΔI≥ΔIdf时,或者当换热温差ΔT和持续制热运行时间分别达到设定值后,除霜控制器向机组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机组开始除霜;
S6:以盘管温度Te和除霜持续时间tdf作为退出除霜判定条件,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退出除霜:
①盘管温度Te≥L;
②机组除霜时间tdf>M。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出现的各个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下:
①风机初始电流I0:
I0=min{累计制热运行时间3min时的风机电流,I00} 单位:A
其中:I00为上一个周期的风机初始电流,将本次循环累计制热运行时间3min时的风机电流值与I00进行比较,选择最小值作为本次循环的电流初始值I0,
该设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机组因在上次循环除霜不净导致机组出现结冰现象,从而导致本次循环开始时初始电流I0因冰层的阻塞而超出正常范围,在计算风机电流增量和平均电流增长速率时引起误差,导致“误除霜”操作;
②累计制热运行时间t1:机组开始制热运行时,开始计时,除霜时,结束计时并清零;
③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机组开始制热运行时,开始计时,机组停止运行时,结束计时并清零;
④电流增量ΔI:
ΔI=IF-I0 (A)
⑤电流平均增长速率Iv:
⑥换热温差ΔT:
ΔT=环境温度Ta-盘管温度Te(℃)。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判定机组所处结霜工况的具体方法如下:
S21: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对不同典型结霜工况,分别进行结霜实验,测试机组结霜过程中,风机电流的变化;具体工况信息如下:
①重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2℃,相对湿度85%;
②一般结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1℃,相对湿度65%;
③轻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0℃,相对湿度45%;
S22: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利用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在不同结霜区呈现显著差异的特点,以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机组所处结霜工况;比较不同结霜工况下的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发现存在第一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s1,用于区分重霜和一般结霜工况;存在第二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Iv-s2,用于区分一般结霜和轻霜工况;
S23:在实际运行中,根据风机平均电流增长速率,判断结霜工况:
①当Iv≥Iv-s1时,判定工况为重霜工况;
②当Iv-s1>Iv≥Iv-s2时,判定工况为一般结霜工况;
③当Iv<Iv-s2时,判定工况为轻霜或无霜工况。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选择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的原因是:根据步骤S2中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对比发现,风机电流与电流增量均能灵敏地反映机组结霜情况;而当机组受到脏堵影响时,风机的初始电流会发生变化,相应地,结霜后的风机电流值也会受到影响,而电流增量值与初始值无关,因此选择以风机电流增量作为除霜控制参数。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不同典型结霜工况,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分别进行霜层生长初期(Time1)和霜层布满时刻(Time2)除霜的结除霜实验,实时记录冷凝器进出水温度Tin/Tout、循环水流量Q和风机电流增量ΔI,并根据下式计算实时瞬时制热功率qh1:
qh1=ρc×(Tout-Tin)×Q
其中,qh1为机组瞬时制热功率,kW;ρ为密度,kg/m3;c为比热容,kJ/(kg·℃);Tin/Tout分别为冷凝器进出水温度,℃;Q为循环水流量,m3/h;
具体测试工况信息如下:
①重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2℃,相对湿度85%;
②一般结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1℃,相对湿度65%;
③轻霜测试工况:干球温度0℃,相对湿度45%;
S42:基于Time2时刻除霜的结除霜实验数据,针对不同除霜时刻的结除霜循环,计算结霜过程制热量损失QS1,以及名义制热量结霜损失系数εNL1,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τd为机组除霜时刻,取值范围为[Time1,Time2],min;τn为机组除霜结束时间,min;qh为机组名义制热功率,kW;QS1(τd)为机组名义结霜损失,kJ;QN(τn)为机组结除霜过程总的名义制热量,kJ;
S43:针对不同除霜时刻的除霜循环,计算除霜过程制热量损失QS2,以及名义制热量除霜损失系数εNL2;由于测量不同除霜时刻的结除霜循环实验成本较高,因此基于霜层生长初期(Time1)和霜层布满时刻(Time2)除霜的结除霜实验数据,假定机组除霜过程制热量损失随着机组除霜时刻的不断延后而线性变化,插值计算获得机组在其他时刻除霜的名义除霜损失QS2,以及名义除霜损失系数εNL2,计算过程和公式如下: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Time1和Time2时刻除霜的名义除霜损失:
其中,τn1和τn2分别为机组在Time1和Time2时刻除霜的机组除霜结束时间,min;
(2)计算不同除霜时刻下的机组名义除霜损失和名义除霜损失系数:
S44:计算不同除霜时刻下的机组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
εNL(τd)=εNL1(τd)+εNL2(τd)
S45:在不同结霜工况,可以分别得到一条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和一条风机电流增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能得到一个最小名义制热量损失系数,该点对应的电流增量即为该工况下的除霜控制阈值ΔIdf: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在确定结霜工况后,若满足ΔI≥ΔIdf,则除霜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52;
S52: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辅以换热温差与持续制热运行时间限制条件,若满足以下任意条件,则开始除霜:
①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H;
②单次制热运行时间t2≤H,盘管温度Te<0℃且ΔT>J且持续K分钟;
其中H、J、K、L和M均为预先设定值;
当满足步骤S52中任意除霜启动条件时,除霜控制器发出除霜信号,机组控制器开始除霜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7722.XA CN112539583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97722.XA CN112539583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9583A true CN112539583A (zh) | 2021-03-23 |
CN112539583B CN112539583B (zh) | 2024-09-20 |
Family
ID=7501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97722.XA Active CN112539583B (zh) | 2020-11-18 | 2020-11-18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958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7920A (zh) * | 2021-08-26 | 2021-12-0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234520A (zh) * | 2021-12-21 | 2022-03-2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CN115574487A (zh) * | 2022-10-08 | 2023-01-06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结除霜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0784A (zh) * | 2014-03-28 | 2016-09-28 |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CN110094906A (zh) * | 2019-04-28 | 2019-08-0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室外风机运行特性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除霜控制方法 |
CN111678279A (zh) * | 2020-05-22 | 2020-09-1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预测空气源热泵最佳除霜控制点的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
CN213901582U (zh) * | 2020-11-18 | 2021-08-06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 |
-
2020
- 2020-11-18 CN CN202011297722.XA patent/CN1125395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0784A (zh) * | 2014-03-28 | 2016-09-28 | 江森自控日立空调技术(香港)有限公司 | 空调机 |
CN110094906A (zh) * | 2019-04-28 | 2019-08-06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室外风机运行特性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除霜控制方法 |
CN111678279A (zh) * | 2020-05-22 | 2020-09-1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预测空气源热泵最佳除霜控制点的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
CN213901582U (zh) * | 2020-11-18 | 2021-08-06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7920A (zh) * | 2021-08-26 | 2021-12-07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234520A (zh) * | 2021-12-21 | 2022-03-2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CN114234520B (zh) * | 2021-12-21 | 2023-12-29 |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CN115574487A (zh) * | 2022-10-08 | 2023-01-06 |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结除霜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9583B (zh) | 2024-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39583B (zh)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及方法 | |
US11927379B2 (en) | Precooler-based transcritical CO2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waterway two-way valve thereof | |
CN107957156B (zh) |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1551183B (zh) |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 |
CN105135629A (zh)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10094906B (zh) | 一种基于室外风机运行特性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6931693B (zh) | 空气源热泵或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化霜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08444034B (zh) |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防冻结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3528340B (zh) | 一种风冷冰箱的智能化霜切入点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4456859A (zh) |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2283993B (zh) | 一种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 |
CN107120796B (zh)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2297549A (zh) | 空调的除霜方法 | |
CN109210698A (zh) | 一种空调冻结保护的控制方法 | |
CN111076460A (zh) | 除霜控制方法及冷藏柜 | |
CN112032941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213901582U (zh) | 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的空气源热泵风机电流除霜控制系统 | |
CN113124623A (zh) | 制冷设备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冷凝机组 | |
CN111412581B (zh) |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 |
CN202057136U (zh) | 冷库智能融霜控制系统 | |
CN102230701B (zh) | 低温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279110A (zh) |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智能除霜装置及方法 | |
CN110749049A (zh) | 水冷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CN117232094A (zh) | 化霜控制方法、空调机组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2074759U (zh) | 低温制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