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9143A -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9143A
CN112539143A CN202011372402.6A CN202011372402A CN112539143A CN 112539143 A CN112539143 A CN 112539143A CN 202011372402 A CN202011372402 A CN 202011372402A CN 112539143 A CN112539143 A CN 112539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blade tip
infrared camera
distance
clea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24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9143B (zh
Inventor
黎相昊
聂飞
茅庭毓
李玉志
黄成彦
黄丽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Yang Smart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Yang Smar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Yang Smart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Yang Smart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24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9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9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9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7/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wind motors, e.g. diagnost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 G01C3/0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B2270/33Proximity of blade to t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叶尖安装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出特定红外信号,并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处安装特制的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能够过滤无用信号并接收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并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和在感光元件上成像记录,通过已知的对焦平面距离和成像夹角,得出各像素点距离成像中心对应的实际距离,并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距离,既净空距离,实现高准确性、高可靠性和较低成本的净空监测,从而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叶片的加长,新型叶片材料的应用,叶片净空显得越来越重要。若叶片净空不足,则可能存在叶片与塔筒碰撞的风险,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则需要实时监控叶片净空。
为了避免叶片扫塔筒的情况发生,采用实时测量叶片扫过塔筒时距离塔筒的距离,再通过变桨来控制叶片的变桨角度以及风轮转速,减少叶片所受的风载荷,使叶片净空距离加大以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叶片净空距离是指叶片叶尖距离塔筒的距离。
目前净空监测方案较少,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一、机舱安装测距仪方案:通过在机舱顶部安装测距仪测量机舱某点到叶片的距离,再通过几何关系,采用数学方法推算出叶片距离塔筒的距离。该方案缺点在于,净空值采用几何数学方法推算,并未测量出真正净空值,若存在安装偏差或测距仪后期发生移动,则推算出的净空值结果不准,存在风险性。且由于测距仪在机舱,距离叶尖较远,距离越远越容易受到干扰。
二、机舱安装摄像头方案:通过在机舱顶部安装摄像头,拍摄叶片到塔筒的视频,利用机器学习等方法推算出叶片距离塔筒的净空距离。此方法容易受到雨雾雪天气对可见度影响的干扰,且机器学习等方式存在一定误报性和技术不成熟性,同时视觉识别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因此成本较高。
三、塔筒圆周方向安装多个测距雷达方案:为了在风机各偏航角度下均实现净空监测,在塔筒周围安装多个测距雷达,实现对塔筒360°范围覆盖监测,并通过计算各雷达的反射信号,获得叶片净空距离。该方法由于采用多个测距雷达,计算量大,导致其成本极其高昂,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通过叶尖主动发射红外信号,机舱处安装红外摄像头接受信号并计算出净空距离的方式,实现高准确性、高可靠性和较低成本的净空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叶尖安装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出特定红外信号,并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处安装特制的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能够过滤无用信号并接收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并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和在感光元件上成像记录,通过已知的对焦平面距离和成像夹角,得出各像素点距离成像中心对应的实际距离,并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距离,既净空距离,从而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其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在叶尖处安装红外线发射装置,用于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在机舱上安装支架,用于将红外摄像头固定在指定的位置,所述支架的左、右侧各安装有一个红外摄像头,且位置参数已知,所述红外摄像头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所在高度的平面,根据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视角和该平面距离红外摄像头的垂直距离,划分出各像素点距离中心的实际几何距离,两个红外摄像头圆形成像区域在塔筒前方区域有所重叠,能够进行双重校验;
当净空距离没有进入红外摄像头视角范围时,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发电;
当叶尖进入其中一个红外摄像头视角范围时,该红外摄像头开启高速分析模式,即对进入塔筒前方的叶尖净空距离进行计算;
当叶尖进入到两个红外摄像头成像相交区域时,叶尖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两个红外摄像头接收并成像记录,根据成像的位置,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叶尖所在位置,从而得出净空值;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相交区域时,红外摄像头暂停高速分析模式,节省计算资源和降低功耗。
进一步,净空距离计算方法如下:
已知红外摄像头距离叶尖扫过塔筒时所在的高度平面距离为h和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视角a,根据三角函数公式得在净空高度平面位置的圆形区域直径d=tan(a/2)*h*2,并在考虑镜头畸变情况下,获得圆形区域内任意一点到圆心中轴线对应的实际距离R,即径向距离R;
当叶尖进入到一侧红外摄像头时,准备开始计算净空距离,但由于刚进入时叶尖未必在净空高度平面,因此不进行净空距离计算,而叶尖在红外摄像头中移动轨迹为一条弧线,只有在塔筒前方特定区域计算值才有意义;
对参数进行如下定义:从塔筒中心望向叶轮方向,左手侧为左侧红外摄像头,右手侧为右侧红外摄像头;
左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左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1,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1;
右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右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2,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2;
将两个红外摄像头位置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的两点相连的线段,与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塔筒外壁最短的直线距离定义为L;由于红外摄像头位置、塔筒尺寸和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都是固定不变,因此L为固定常量;
当叶尖进入到塔筒前方特定区域时,两个红外摄像头都监测到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由于塔筒前方区域窄以及叶轮直径大,因此认为叶尖扫过塔筒区域时,能够根据红外摄像头测量和计算出的信号的径向距离R和镜头视角a,得出对应的距离L1≈sin(a1)*R1≈sin(a2)*R2;同时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出的L1后再加上已知的距离L便是净空数值,通过该净空数值,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保证机组的发电量与安全;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相交视角区域时,则停止计算净空数值。
进一步,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体情况如下:
净空监测最重要的是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最短距离,同时风速大小和叶片变形量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骤变,因此能够通过左、右侧红外摄像头以及时间前后关系进行计算并减少误差;风速大,叶轮转速快时,叶片才进入到红外摄像头监控区域,对于三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每一次叶尖进入监控区域时,能够计算记录出左、右侧红外摄像头得到的最小sin(a1)*R1和sin(a2)*R2两个数值,该两个数值为左、右侧红外摄像头在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记录中得到的最小值,将每一次得到相邻的三组最小值都记录下来,即叶轮转一圈,则得到六组最小值数据,分别定义为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计算出六组最小值数据中的第一四分位数Q1、第三四分位数Q3和四分位距IQR,将大于Q3+1.5×IQR以及小于Q1-1.5×IQR的数值定义为离群值,进行剔除后,将剩余数据求平均得平均值L1,该平均值L1认为是叶尖红外信号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点的位置,与两个红外摄像头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两点相连的线段的最短垂直直线距离,由于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出的L1都是两个红外摄像头外加前两次记录并通过剔除离群值再求平均值得到的数值,因此即便有干扰和误差,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保证,同时原始的计算数据也能够保存在硬盘中,通过定期检查原始计算数据来跟踪监测机组的整个净空监测是否正常工作即可。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叶片壁的孔洞中伸出的大功率红外LED灯珠能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高准确性:通过两个红外摄像头相配合,采用三角测距法计算出几何距离,方法准确。每次叶尖扫过塔筒且距离较近时,都能计算出净空距离,并且可通过两个红外摄像头相配合测量,提高测量准确度。
2、高可靠性:通过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叶片壁的孔洞中伸出的大功率红外LED灯珠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能够有效避免雨雾雪等天气的干扰。
3、低成本:总体方案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红外摄像头划分对应径向距离示意图。
图2为红外摄像头在机舱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叶尖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红外摄像头监控区域示意图(为图中的虚线区域)。
图5为净空值计算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叶尖安装的红外线发射装置6,发射出特定红外信号,并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3处安装特制的红外摄像头2,所述红外摄像头2能够过滤无用信号并接收红外线发射装置6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并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4时高度所在的平面和在感光元件上成像记录,通过已知的对焦平面距离和成像夹角,得出各像素点距离成像中心对应的实际距离,并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距离,既净空距离,从而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的情况具体如下:
首先,在叶片5的叶尖处安装红外线发射装置6,该红外线发射装置6在叶片壁的孔洞中伸出的大功率红外LED灯珠能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在机舱3上安装支架1,用于将红外摄像头2固定在指定的位置,所述支架1的左、右侧各安装有一个红外摄像头2,且位置参数已知,所述红外摄像头2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所在高度的平面,根据红外摄像头2的镜头视角和该平面距离红外摄像头2的垂直距离,划分出各像素点距离中心的实际几何距离,两个红外摄像头2圆形成像区域在塔筒前方区域有所重叠,可进行双重校验。
当净空距离足够远时没有进入红外摄像头2视角范围时,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发电。
当叶尖进入其中一个红外摄像头2视角范围时,该红外摄像头开启高速分析模式,即对进入塔筒4前方的叶尖净空距离进行计算。
当叶尖进入到两个红外摄像头2成像相交区域时,叶尖的红外线发射装置6发射的红外线被两个红外摄像头2接收并成像记录,根据成像的位置,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叶尖所在位置,从而得出净空值。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2相交区域时,红外摄像头暂停高速分析模式,节省计算资源和降低功耗。
其中,净空距离计算方法如下:
已知红外摄像头2距离叶尖扫过塔筒4时所在的高度平面距离为h和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视角a,根据三角函数公式可得在净空高度平面位置的圆形区域直径d=tan(a/2)*h*2,并在考虑镜头畸变等情况下,获得圆形区域内任意一点到圆心中轴线对应的实际距离R,即径向距离R。
当叶尖进入到一侧红外摄像头2时,准备开始计算净空距离,但由于刚进入时叶尖未必在净空高度平面,因此不进行净空距离计算,而叶尖在红外摄像头2中移动轨迹为一条弧线,只有在塔筒4前方特定区域计算值才有意义。
对参数进行如下定义:从塔筒中心望向叶轮方向,左手侧为左侧红外摄像头,右手侧为右侧红外摄像头;
左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左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1,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1;
右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右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2,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2;
将两个红外摄像头位置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的两点相连的线段,与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塔筒外壁最短的直线距离定义为L;由于红外摄像头位置、塔筒尺寸和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都是固定不变,因此L为固定常量。
当叶尖进入到塔筒4前方特定区域时,两个红外摄像头2都监测到红外线发射装置6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由于塔筒4前方区域较窄以及叶轮直径大,因此可以认为叶尖扫过塔筒4区域时,可根据红外摄像头2测量和计算出的信号的径向距离R和镜头视角a,得出对应的距离L1≈sin(a1)*R1≈sin(a2)*R2,如图5所示;同时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出的L1后再加上已知的距离L便是净空数值,通过该净空数值,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保证机组的发电量与安全。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2相交视角区域时,则停止计算净空数值。
其中,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具体情况如下:
净空监测最重要的是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最短距离,同时风速大小和叶片变形量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骤变,因此可通过左、右两侧的红外摄像头以及时间前后关系进行计算并减少误差。风速较大,叶轮转速较快时,叶片才进入到红外摄像头监控区域。一般风力发电机组有三个叶片,假设进入红外摄像头监控区域时,叶轮转速为10rpm,则每隔2秒叶片进入监控区域一次。每一次叶尖进入监控区域时,可计算记录出两个红外摄像头得到的最小sin(a1)*R1和sin(a2)*R2两个数值,该两个数值为两个红外摄像头在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记录中得到的最小值。将每一次得到相邻的三组最小值都记录下来,即叶轮转一圈,则得到六组最小值数据,分别定义为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计算出六组最小值数据中的第一四分位数Q1、第三四分位数Q3和四分位距IQR,将大于Q3+1.5×IQR以及小于Q1-1.5×IQR的数值定义为离群值,进行剔除后,将剩余数据求平均得平均值L1,该平均值L1认为是叶尖红外信号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点的位置,与两个红外摄像头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两点相连的线段的最短垂直直线距离。由于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出的L1都是两个摄像头外加前两次记录并通过剔除离群值再求平均值得到的数值,因此即便有一定干扰和误差,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保证。同时原始的计算数据也可保存在硬盘中,可通过定期检查原始计算数据来跟踪监测机组的整个净空监测是否正常工作。
假设测量会存在一定的干扰和误差的情况下。叶片净空高度所在平面距离红外摄像头2垂直距离为h=63米,红外摄像头视角a=9°,则在净空高度所在平面形成的圆形区域直径为d=tan(a/2)*h*2=tan(9°/2)*63*2≈9.9米。当叶片5经过塔筒4前方区域时,左侧红外摄像头2测得径向距离R1=4.6米,夹角a1=8°。右侧摄像头2测得径向距离R2=4.6米,夹角a2=8°则data1=sin(a1)*R1,data2=sin(a2)*R2,且该两个值是本次测量计算出的最小值,计算记录下data1=0.6米,data2=0.6米。当下一个叶片扫过塔筒时,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出接下来两次叶尖扫过塔筒时的结果,得到data3=0.55米,data4=0.57米,data5=0.65米,data6=0.63米。六组数据计算得第一四分位数Q1=0.57米,第三四分位数Q3=0.63米,四分位距IQR=0.06米。非离群值区间[Q1-1.5*IQR,Q3+1.5*IQR]=[0.48米,0.72米],因此所有数据均没有离群值,无剔除数据。则最小净空值等于平均值L1=(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6=0.6米。已知安装在支架1上的红外摄像头2距离塔筒4外壁的垂直距离L为3米,则净空距离为L1+L=0.6+3=3.6米。对于风力发电机组,其计算出的最小净空距离才作为控制策略参数。同样,每一次叶片扫过塔筒时,都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得出最小净空值,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叶尖安装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出特定红外信号,并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处安装特制的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能够过滤无用信号并接收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并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和在感光元件上成像记录,通过已知的对焦平面距离和成像夹角,得出各像素点距离成像中心对应的实际距离,并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距离,既净空距离,从而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叶尖处安装红外线发射装置,用于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在机舱上安装支架,用于将红外摄像头固定在指定的位置,所述支架的左、右侧各安装有一个红外摄像头,且位置参数已知,所述红外摄像头对焦在叶尖扫过塔筒时所在高度的平面,根据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视角和该平面距离红外摄像头的垂直距离,划分出各像素点距离中心的实际几何距离,两个红外摄像头圆形成像区域在塔筒前方区域有所重叠,能够进行双重校验;
当净空距离没有进入红外摄像头视角范围时,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发电;
当叶尖进入其中一个红外摄像头视角范围时,该红外摄像头开启高速分析模式,即对进入塔筒前方的叶尖净空距离进行计算;
当叶尖进入到两个红外摄像头成像相交区域时,叶尖的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两个红外摄像头接收并成像记录,根据成像的位置,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叶尖所在位置,从而得出净空值;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相交区域时,红外摄像头暂停高速分析模式,节省计算资源和降低功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净空距离计算方法如下:
已知红外摄像头距离叶尖扫过塔筒时所在的高度平面距离为h和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视角a,根据三角函数公式得在净空高度平面位置的圆形区域直径d=tan(a/2)*h*2,并在考虑镜头畸变情况下,获得圆形区域内任意一点到圆心中轴线对应的实际距离R,即径向距离R;
当叶尖进入到一侧红外摄像头时,准备开始计算净空距离,但由于刚进入时叶尖未必在净空高度平面,因此不进行净空距离计算,而叶尖在红外摄像头中移动轨迹为一条弧线,只有在塔筒前方特定区域计算值才有意义;
对参数进行如下定义:从塔筒中心望向叶轮方向,左手侧为左侧红外摄像头,右手侧为右侧红外摄像头;
左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左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1,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1;
右侧红外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的中心定义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将风力发电机组前后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Y轴,将风力发电机组左右方向定义为直角坐标系X轴,将叶尖红外信号在右侧红外摄像头中拍摄的画面所在点的位置与坐标系原点相连的直线线段长度定义为R2,该直线线段与坐标系X轴形成的锐角定义为a2;
将两个红外摄像头位置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的两点相连的线段,与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塔筒外壁最短的直线距离定义为L;由于红外摄像头位置、塔筒尺寸和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都是固定不变,因此L为固定常量;
当叶尖进入到塔筒前方特定区域时,两个红外摄像头都监测到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出的特定红外信号,由于塔筒前方区域窄以及叶轮直径大,因此认为叶尖扫过塔筒区域时,能够根据红外摄像头测量和计算出的信号的径向距离R和镜头视角a,得出对应的距离L1≈sin(a1)*R1≈sin(a2)*R2;同时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算出的L1后再加上已知的距离L便是净空数值,通过该净空数值,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保证机组的发电量与安全;
当叶尖离开两个红外摄像头相交视角区域时,则停止计算净空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红外摄像头分别计算出的L1值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体情况如下:
净空监测最重要的是得出叶尖距离塔筒壁的最短距离,同时风速大小和叶片变形量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骤变,因此能够通过左、右侧红外摄像头以及时间前后关系进行计算并减少误差;风速大,叶轮转速快时,叶片才进入到红外摄像头监控区域,对于三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组,每一次叶尖进入监控区域时,能够计算记录出左、右侧红外摄像头得到的最小sin(a1)*R1和sin(a2)*R2两个数值,该两个数值为左、右侧红外摄像头在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记录中得到的最小值,将每一次得到相邻的三组最小值都记录下来,即叶轮转一圈,则得到六组最小值数据,分别定义为data1、data2、data3、data4、data5、data6;计算出六组最小值数据中的第一四分位数Q1、第三四分位数Q3和四分位距IQR,将大于Q3+1.5×IQR以及小于Q1-1.5×IQR的数值定义为离群值,进行剔除后,将剩余数据求平均得平均值L1,该平均值L1认为是叶尖红外信号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的平面的点的位置,与两个红外摄像头垂直投影在叶尖扫过塔筒时高度所在平面两点相连的线段的最短垂直直线距离,由于每一次叶尖扫过塔筒时计算出的L1都是两个红外摄像头外加前两次记录并通过剔除离群值再求平均值得到的数值,因此即便有干扰和误差,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保证,同时原始的计算数据也能够保存在硬盘中,通过定期检查原始计算数据来跟踪监测机组的整个净空监测是否正常工作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在叶片壁的孔洞中伸出的大功率红外LED灯珠能持续向外界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
CN202011372402.6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Active CN112539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2402.6A CN1125391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2402.6A CN1125391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143A true CN112539143A (zh) 2021-03-23
CN112539143B CN112539143B (zh) 2021-11-23

Family

ID=7501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2402.6A Active CN1125391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914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082A (zh) * 2021-05-28 2021-08-24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净空雷达监测风机净空距离时的标定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13586367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浙江中自庆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荷载的自适应塔筒叶尖净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962045A (zh) * 2021-12-22 2022-01-21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运行轨迹计算净空距离方法
WO2023029445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净空值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3296082B (zh) * 2021-05-28 2024-05-24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净空雷达监测风机净空距离时的标定方法及辅助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1930A1 (en) * 2002-09-23 2008-05-01 Bosche John V Wind turbine blade deflection control system
CN104838135A (zh) * 2012-12-14 2015-08-12 Lmwp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机传感器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33455A (zh) * 2017-12-04 2020-07-17 日本电产Ssb风系统有限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至桨叶末端测量系统
CN111911364A (zh) * 2020-09-11 2020-11-10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叶尖塔筒净空监测方法
CN111963385A (zh) * 2020-08-17 2020-11-20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1930A1 (en) * 2002-09-23 2008-05-01 Bosche John V Wind turbine blade deflection control system
CN104838135A (zh) * 2012-12-14 2015-08-12 Lmwp专利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机传感器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33455A (zh) * 2017-12-04 2020-07-17 日本电产Ssb风系统有限公司 风力涡轮机塔架至桨叶末端测量系统
CN111963385A (zh) * 2020-08-17 2020-11-20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的监测装置及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1911364A (zh) * 2020-09-11 2020-11-10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叶尖塔筒净空监测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082A (zh) * 2021-05-28 2021-08-24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净空雷达监测风机净空距离时的标定方法及辅助装置
CN113296082B (zh) * 2021-05-28 2024-05-24 南京牧镭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净空雷达监测风机净空距离时的标定方法及辅助装置
WO2023029445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净空值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3586367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浙江中自庆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荷载的自适应塔筒叶尖净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586367B (zh) * 2021-09-28 2021-12-21 浙江中自庆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荷载的自适应塔筒叶尖净空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3962045A (zh) * 2021-12-22 2022-01-21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运行轨迹计算净空距离方法
CN113962045B (zh) * 2021-12-22 2022-03-15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运行轨迹计算净空距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9143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9143B (zh) 一种通过叶尖发射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空监测方法
CN109826760B (zh) 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净空的方法和装置
US10436174B2 (en) Turbine fluid velocity field measurement
CN109812390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净空监测方法
CN112267980B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净空监测系统和方法
US890176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yaw error in wind turbines
US9217413B2 (en) Wind turbine optical wind sensor
CN110939549A (zh) 一种叶片净空距离监测系统及叶片净空距离监测方法
CN210531061U (zh) 一种叶片净空距离监测系统
GB2532585A (en) Turbine fluid velocity field measurement
CN113915076B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风机净空预警方法
CN112147607A (zh) 叶片间距测量系统、叶片间距测量方法
CN113279921B (zh) 采用激光照明的视频风电叶片净空距离测量方法与系统
CN113137344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净空测量装置、方法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419656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监测装置
CN105973452B (zh) 偏远桥梁的振动监测系统及其振动监测方法
CN115807741A (zh) 一种风电机组叶尖净空测量系统
CN112392668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净空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217029178U (zh) 一种风电机组的叶片净空监测系统
US11415110B2 (en) Wind turbine blade,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wind turbine, a control system, and a wind turbine
CN217152192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风机叶片净空检测装置
CN214252570U (zh) 叶片间距测量系统、风电设备
CN113586363B (zh) 一种风电机组叶片挠度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6588957U (zh) 一种基于相机定向和激光测距的风机净空测量设备
CN117854210A (zh) 一种输电通道激光防外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