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7848A -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7848A
CN112537848A CN202011366790.7A CN202011366790A CN112537848A CN 112537848 A CN112537848 A CN 112537848A CN 202011366790 A CN202011366790 A CN 202011366790A CN 112537848 A CN112537848 A CN 112537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lgae
filter
tank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67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映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iv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iv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iv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iv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67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7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7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02F3/325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as symbiotic combination of algae and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7Use of yeasts or fung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c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通过放置生态礁石减缓水域流速,拦截大部分悬浮物,利用微生物、藻类的生物特性,进行原位净化水体中氨氮、CODcr、总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本工艺施用效果明显,工艺简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城市污水排放量,污水治理工作却止步不前。当前,我国众多城市污水都是流向各地面河流或浅层地下水,且人类社会的主要供水来源于河流湖库,虽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但其CODcr、总磷、氨氮等指标仍然偏高,处理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体中,对水体富营养化仍然是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存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通过放置生态礁石减缓水域流速,拦截大部分悬浮物,利用微生物、藻类的生物特性,进行原位净化水体中氨氮、CODcr、总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本工艺施用效果明显,工艺简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礁石区布设1个以上的生态礁石,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由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整体结构为透水网状,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礁石内部设置生物栖息槽,所述生态礁石底部设有曝气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布设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其上固着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所述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真菌和细菌,如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转化或吸收水体中的硫化物、氨氮、硝态氮盐、总磷等净化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藻类净化区由叶绿素探头、人工光源、藻类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叶绿素含量,监测叶绿素含量对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和判断藻类健康状况、实现数字化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述的人工光源为LED灯,为藻类生长补充光源,所述的藻类固定装置中固定的藻类可以是小球藻、栅藻、螺旋藻、鱼腥藻等有益藻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离池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所述的藻类回收装置对退败及疯长的藻及时进行回收,回收的藻可制成水产饵料、藻粉、饲料添加物等,或直接用于浇灌土地,增加土壤肥力,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与生物滤池连接的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藻类随水流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床由滤料组成,主要成分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4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中间是一根空心立柱,底端与设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衔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有喷水孔口,孔口直径为10-15mm,间距不等,越接近池心间距越大,使滤池单位面积接受的污水量基本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系统由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组成,集水沟设置在池底中心轴线上,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2%,有一定坡度的集水沟可确保空气在水面上畅通无阻,使滤池中的空隙充满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假底由金属栅板铺成,排水假底与池底距离不小于0.6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生态礁石有效的拦截水体悬浮物,使水流变缓,增加水质在各区的停留时间,结合后续的微生物、藻类吸收并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使水体得到净化;
2、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叶绿素含量对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判断藻类健康状况、实现数字化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老化、疯长藻类及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提高工艺运行效率,又节约成本;
3、本工艺施用效果明显,工艺简捷,施工方便且占地小,使出水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所述的生态礁石区布设1个以上的生态礁石,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由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整体结构为透水网状,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礁石内部设置生物栖息槽,所述生态礁石底部设有曝气设备;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布设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其上固着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所述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真菌和细菌,如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等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藻类净化区由叶绿素探头、人工光源、藻类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生长情况,所述的人工光源为LED灯,所述的藻类固定装置中固定的藻类可以是小球藻、栅藻、螺旋藻、鱼腥藻等有益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分离池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所述的藻类回收装置对退败及疯长的藻及时进行回收,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与生物滤池连接的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所述的滤床由滤料组成,主要成分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40mm;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中间是一根空心立柱,底端与设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衔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有喷水孔口,孔口直径为10-15mm,间距不等,越接近池心间距越大;所述的排水系统由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组成,集水沟设置在池底中心轴线上,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2%;所述的排水假底由金属栅板铺成,排水假底与池底距离不小于0.6m。
实施例1
具体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量为5000m3/d,功能生物净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相连,排出的水首先进入生态礁石区,生态礁石区放置3个生态礁石,减缓水流,拦截悬浮物,同时利用水生动植物与水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吸收一定量的污染物质,随后进入微生物净化区,微生物区设置有固着反硝化细菌的组合填料,并投加一定量的光合细菌,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组合填料均匀布设,增大与水体的接触面积,通过管道进入藻类净化区,藻类固定装置中以小球藻、鱼腥藻为主,藻类净化区上方设置LED灯,便于夜间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叶绿素探头设置在近液面上方,当显示藻类叶绿素含量较低或发现藻类疯长时,启动分离池中的藻类回收装置,将退败藻类或疯长藻类资源化利用,制成鱼类饲料、藻粉等,分离池中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藻类流出。
生物滤池包括进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藻类净化区的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池体进水管道,水流通过旋转布水器中间的空心立柱,到达布水横管,通过直径10mm的喷水孔口将水均匀喷至滤床上,使滤池单位平面积接收的水量基本相等,滤床由滤料组成,滤料主要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mm,水通过滤床流至距离池底0.8m的排水假底,汇入集水沟,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通过排水沟排出,出水水质消除率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具体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量为5000m3/d,功能生物净化池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相连,排出的水首先进入生态礁石区,生态礁石区放置3个生态礁石,减缓水流,拦截悬浮物,同时利用水生动植物与水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吸收一定量的污染物质,随后进入微生物净化区,微生物区设置有固着反硝化细菌的组合填料,并投加一定量的酵母菌,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组合填料均匀布设,增大与水体的接触面积,通过管道进入藻类净化区,藻类固定装置中以小球藻、鱼腥藻为主,藻类净化区上方设置LED灯,便于夜间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叶绿素探头设置在近液面上方,当显示藻类叶绿素含量较低或发现藻类疯长时,启动分离池中的藻类回收装置,将退败藻类或疯长藻类资源化利用,制成鱼类饲料、藻粉等,分离池中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防止藻类流出。
生物滤池包括进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藻类净化区的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池体进水管道,水流通过旋转布水器中间的空心立柱,到达布水横管,通过直径15mm的喷水孔口将水均匀喷至滤床上,使滤池单位平面积接收的水量基本相等,滤床由滤料组成,滤料主要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40mm,水通过滤床流至距离池底0.8m的排水假底,汇入集水沟,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通过排水沟排出,出水水质消除率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工艺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参数对比、消除率表
COD<sub>cr</sub> BOD<sub>5</sub> SS NH<sub>3</sub>-N TN TP
污水厂出水水质(mg/L) ≤40 ≤9 ≤9 ≤4.8 ≤10 ≤0.5
处理后出水水质(mg/L) ≤25 ≤5 0 ≤1.0 ≤8 ≤0.05
消除率(%) 37.5 44.4 100 79.2 20.0 90.0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员都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本发明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主要包括功能生物净化池、分离池、生物滤池,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生物净化池包括生态礁石区、微生物净化区、藻类净化区,每个区之间设置挡板,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的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滤床、旋转布水器、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管道位于池体底部一端,所述的滤床位于池体内部,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位于池体上方,所述的旋转布水器通过管道与进水管道衔接,所述的排水系统位于池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态礁石区布设1个以上的生态礁石,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由湖库底泥烧结而成,整体结构为透水网状,所述生态礁石的外壳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礁石内部设置生物栖息槽,所述生态礁石底部设有曝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生物净化区内布设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以大塑料环为骨架,环圈上均匀分布着醛化纤维或涤纶丝,醛化纤维或涤纶丝牢牢压在环圈上,其上固着环境友好型微生物,所述的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真菌和细菌,如酵母菌、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藻类净化区由叶绿素探头、人工光源、藻类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叶绿素探头实时监测藻类生长情况,所述的人工光源为LED灯,所述的藻类固定装置中固定的藻类可以是小球藻、栅藻、螺旋藻、鱼腥藻等有益藻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池设置有藻类回收装置,所述的藻类回收装置对退败及疯长的藻及时进行回收,部分活性好的藻菌混合液回流至功能生物净化池,与生物滤池连接的出水口处设置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滤床由滤料组成,主要成分为陶粒、火山岩,滤料的滤径为2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布水器中间是一根空心立柱,底端与设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衔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有喷水孔口,孔口直径为10-15mm,间距不等,越接近池心间距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系统由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组成,集水沟设置在池底中心轴线上,池底与集水沟的坡度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假底由金属栅板铺成,排水假底与池底距离不小于0.6m。
CN202011366790.7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Pending CN112537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6790.7A CN11253784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6790.7A CN11253784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7848A true CN112537848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6790.7A Pending CN11253784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7848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4780A1 (en) * 2010-06-21 2012-02-02 Herman Carr 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combined biomass and biogas production
CN102952747A (zh) * 2012-12-10 2013-03-06 武汉环天禹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资源利用的碳素纤维微藻培育系统
CN108793646A (zh) * 2018-09-10 2018-11-13 河北雄安德荫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09095617A (zh) * 2018-09-11 2018-12-28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亚热带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用水的生态系统以及净化方法
CN110092543A (zh) * 2019-05-14 2019-08-06 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藻类塘—人工湿地—生态塘环境友好型处理方法
CN110591918A (zh) * 2019-09-03 2019-12-20 华东师范大学 净化二级尾水或污泥上清液耦合生产藻源糖的方法
CN110627316A (zh) * 2019-09-11 2019-12-31 福建中微厦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210214941U (zh) * 2019-06-12 2020-03-31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藻处理污水装置
CN111233162A (zh) * 2020-03-31 2020-06-05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
CN111333259A (zh) * 2020-03-09 2020-06-26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4780A1 (en) * 2010-06-21 2012-02-02 Herman Carr 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combined biomass and biogas production
CN102952747A (zh) * 2012-12-10 2013-03-06 武汉环天禹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资源利用的碳素纤维微藻培育系统
CN108793646A (zh) * 2018-09-10 2018-11-13 河北雄安德荫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109095617A (zh) * 2018-09-11 2018-12-28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亚热带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用水的生态系统以及净化方法
CN110092543A (zh) * 2019-05-14 2019-08-06 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藻类塘—人工湿地—生态塘环境友好型处理方法
CN210214941U (zh) * 2019-06-12 2020-03-31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微藻处理污水装置
CN110591918A (zh) * 2019-09-03 2019-12-20 华东师范大学 净化二级尾水或污泥上清液耦合生产藻源糖的方法
CN110627316A (zh) * 2019-09-11 2019-12-31 福建中微厦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111333259A (zh) * 2020-03-09 2020-06-26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11233162A (zh) * 2020-03-31 2020-06-05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礁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曾永刚 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5754B (zh) 一种强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循环零价铁生物滤池
CN101973637B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河道净化系统
CN204939090U (zh) 一种小型可拆卸模块式人工湿地系统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8298695A (zh)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CN105016579A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06865785B (zh) 一种采用模块化治理装置处理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2951774A (zh) 一种水质预处理设施
CN202968315U (zh) 一种水质预处理设施
CN210313913U (zh) 一种典型黑臭河道生态修复的强化预处理系统
CN112537848A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的工艺
CN111003811A (zh) 基于河道人工生态系统理论的黑臭河道治理方法
CN217127202U (zh) 一种污水资源化的立体水培装置
CN215365102U (zh) 一种喷水式好氧缺氧人工湿地
CN209974545U (zh) 一种农田灌溉排水净化处理循环系统
CN204981491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04973689B (zh) 一种管式生物净水装置及其净水方法
CN211141827U (zh) 一种小型自循环污水处理设备
CN211521933U (zh) 基于傍河塘的河道治理系统
CN112759087A (zh) 一种反硝化人工湿地集成净化系统及污水生态净化方法
CN207699421U (zh) 一种分散型养猪场废弃污染物处理系统
CN208532530U (zh) 一种具有截污净化功能的模块化生态浮岛
CN208440361U (zh) 一种生活污水治理修复的生态石基
CN111825283A (zh) 生态堰坝及河流水生态修复方法
CN214758401U (zh) 一种农业非点源污水净化的分根区滴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