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4531A -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 Google Patents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4531A
CN112534531A CN201980048430.1A CN201980048430A CN112534531A CN 112534531 A CN112534531 A CN 112534531A CN 201980048430 A CN201980048430 A CN 201980048430A CN 112534531 A CN112534531 A CN 112534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tact
actuating
movable
electrical switch
centra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84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高蒂埃
D·费拉申
L·库巴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 Components SAS
Original Assignee
C&K Component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 Components SAS filed Critical C&K Component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2534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2011/0087Welding switch parts by use of a laser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Separate bridge contact avoiding ro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4Means to facilitate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4Means to facilitate positioning
    • H01H2205/028Protuberances on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26Separate dom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2Lase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包括:壳体(12、19);布置在壳体基座(12)中的多个独立固定电触头;具有支承在固定周边电触头一部分上的周边部分(37、38)和竖直向下活动的中央部分(40)的活动电触头(14);弹性材料制的整体件式致动主体(16),包括周边部分(42)、具有致动活动电触头(14)的下部部分(60)和接收致动力(F)的上部部分(64)的致动中央部分(44),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壳体包括上帽(29),其包括孔(85),上部部分(64)的上部自由端段(64s)穿过孔轴向延伸;帽(19)包括内部保持表面(90);致动主体(16)包括与帽(19)的内部保持表面(90)配合以确定致动主体(16)相对壳体(12、19)的息止高位的止动表面(178)。

Description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背景技术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该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包括形成触发构件的活动电触头,该活动电触头例如一般为圆顶形的形状,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件式的致动主体直接作用在触头上。
已知地,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件式的致动主体布置在开关壳体中,致动主体包括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包括:支承下部部分,朝活动电触头的相对的活动部分方向向下定向;以及接收致动力的上部部分,布置成接收大体上竖直向下定向的力。
致动力可以直接施加在所述上部部分的竖直向上突出到壳体外的上自由端表面上。
中央部分的朝活动电触头的相对活动部分方向向下定向的支承下部部分可无间隙地持久轴向抵靠在活动电触头的相对活动部分上。
在开关息止状态(使用者没有施加任何致动力)下,中央部分的向下定向的支承下部部分在变型中能以确定预致动行程的轴向间隙面对活动电触头的相对活动部分延伸。
致动主体还包括连接至其中央部分的周边部分,该周边部分相对于壳体支撑弹性的致动主体。
在这种类型的开关中,活动电触头包括圆环形或非圆环形的环状周边部分,该周边部分轴向向下抵靠开关壳体基座一部分的底部表面的一相对部分,与相对地布置在壳体基座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电触头建立电接触。
为使活动电触头的周边部分保持轴向向下抵靠,弹性材料制的致动主体可以包括在其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径向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用于使活动电触头的周边部分保持轴向抵靠在所述表面的相对部分上。
文献JP-S60-822-U-7描述并示出了一种电气开关,该电气开关的致动主体不包括允许精确控制致动力施加于其上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致动主体的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的自由端段的竖向尺寸(cote)的任何止动表面。实际上,在该文献中,是中间部分(其使周边部分424和致动中央部分423相互连接)的上部表面竖直向上抵靠在盖43的相对部分上。
为使这种电气开关在设备或子组件中集成和使用,希望能够精确地控制供致动力施加于其上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致动主体的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的自由端段的竖向尺寸。
本发明旨在提供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包括: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包括下部基座,下部基座限定竖直向上开放的座槽;
-多个独立的固定电触头,布置在所述下部基座的竖直向上定向的表面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电触头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电触头;
-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布置在下部基座的所述表面上方,包括与第一固定电触头电接触的周边部分以及能朝第二固定电触头方向竖直向下活动的活动中央部分;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件式的致动主体,布置在壳体中,包括:
i)致动中央部分,包括:
*用于致动活动电触头的致动下部部分,朝活动电触头的活动中央部分方向向下定向,
*和接收致动力的上部部分,布置成接收大体上竖直向下定向的力,
ii)连接至致动中央部分的周边部分,周边部分相对于壳体支撑弹性的致动主体;
iii)以及使周边部分(42)和致动中央部分(44)彼此间连接的中间部分(46),
其特征在于: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包括上帽,上帽在下部基座的上方轴向向上延伸,上帽的上壁包括孔,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的上部自由端段穿过所述孔轴向延伸,从而形成电气开关的致动按钮;
--上帽包括内部保持表面;
--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包括止动表面,止动表面与被弹性推靠向的所述内部保持表面配合,以确定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相对于壳体的息止高位。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上帽包括上横向壁,所述孔形成在上横向壁中;并且,所述内部保持表面是上横向壁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的上部部分是梯级部分,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轴向段,这些轴向段由肩部界定,肩部的横向环形表面构成与上帽的所述内部保持表面配合的所述止动表面;
-通过激光焊接将上帽固定在下部基座上;
-上帽和下部基座沿周边接合平面组装在一起,周边接合平面在与电气开关的致动轴线正交的横向平面中延伸;
-周边接合平面沿连续圆环延伸;
-上帽包括用于使上帽固定在下部基座上的环形下凸缘、以及由轴向肋加强的截头圆锥形或圆柱形的上部主体;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致动主体的周边部分以带有径向间隙的方式被容纳在壳体的下部基座的座槽中;
-致动主体的周边部分包括环形周边唇部,环形周边唇部密封地轴向紧固安装在下部基座和上帽的对置的相对部分之间;
-下部基座包括定位和保持元件,定位和保持元件与致动主体的周边部分的环形周边唇部配合;
-致动主体通过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向上弹性复位,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持久弹性抵靠在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的支承下部部分上。
-活动电触头布置成:
*在正常息止状态,活动电触头的活动中央部分与中央的第二固定电触头间隔开;
*当活动电触头承受竖直向下的预定值的致动力时,活动电触头的活动中央部分与第二固定电触头接触,以电连接第一固定电触头和第二固定电触头;
-致动主体是通过基于硅树脂的高弹体材料模制而成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理解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体现出来,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气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气开关的各个不同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类似于图2的从另一个视角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形成图1电气开关的壳体的基座的下部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4的视图,其中示出了活动电触头处于安装在图4所示基座中的安装位置;
-图6是示出了集成至图4所示基座中的固定电触头元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基座的详细透视图,其以沿图4的平面7-7的剖面图示出;
-图8是图2和图3所示致动主体的详细透视图,其以沿图9的平面10-10的剖面图示出;
-图9是图2、图3和图8所示致动主体的仰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致动主体的视图,其以沿图9的平面10-10的剖面图示出;
-图11是沿轴向平面的剖面的详细透视图,示出了图1至图3所示的开关的壳体的上帽与致动主体之间的配合;
-图12是沿轴向平面的剖视详细图,示出了图1至图3所示的开关的壳体的上帽与致动主体之间的配合;
-图13是图1至图3所示的开关经轴向平面的示意性半剖视图;
-图14A是沿图11至图13剖面的剖视图,示出了图11至图13所示的子组件的中央部分,图1至图3所示的电气开关处于其息止状态,在致动主体和活动电触头之间没有空行程(course morte);
-图14B是类似于图14A的视图,其中,作为变型,图1至图3所示的开关处于其息止状态,但是在致动主体与活动电触头之间存在空行程;
-图15是壳体的下部基座的俯视透视图,其中活动触头和致动主体位于基座中,基座以沿通过致动主体在活动电触头上支撑的四个支脚的水平平面的剖面图示出;
-图16是图15所示的子组件的俯视图;
-图17和图18是图1至图16所示的活动电触头的实施变型的呈俯视和仰视的两个透视图,根据该实施例,活动电触头被设计为四芒星形;和
-图18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其中示出了图17和图18的活动电触头处于安装在图4所示的基座中的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下文中,具有相同结构或相似功能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说明书下文中,以非限定方式使用由附图的坐标系“L、V、T”指示的纵向方向、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还定义了沿纵向和横向延伸的水平平面。
开关的总中心轴线A平行于竖直方向V,并且从下到上定向。
开关致动力F大体上从上到下竖直定向。
图1至图16中尤其示出了一种电气开关10,该电气开关10基本上从下到上沿竖向包括下部基座12、活动电触头14、致动主体16、上致动按钮18以及上盖或上帽19。
下部基座12和上帽19形成电气开关10的壳体。
这些部件沿开关的竖向的中心轴线A竖直堆叠。
非限制性地,形成基部12的下部部分在此是正平行六面体形状。
和上帽19一样,下部基座12由一种或多种电绝缘塑料材料制成。
基座12由水平的下部表面11向下界定。
基座12限定了内部座槽20,该内部座槽竖直向上开放并且通到基座12的水平平坦的环形上部表面22。
尤其在图7中可以看到的,座槽20由水平环形底部表面24和位于更上方的另一中间周边环形表面23界定,在底部表面24中以固定的方式布置有第一侧向或周边触头26和第二中央触头28。
第一固定周边电触头26为环形导电条的形式,在此在半圆上延伸并且包括以90度角分布的两个径向凸耳27,每个径向凸耳27与下部基座12的一角落相对。
第二固定中央电触头28为中央导电圆块的形式,凸起地延伸于内部座槽20底部的上方,在此由接触用的环形上部表面29界定,如尤其在图7和图13中可以看到的,该接触用的环形上部表面29在相对于第一固定侧向触头26的导电上部表面25的平面——其在此与底部表面24共面——略微向下轴向偏移的水平平面中延伸。
电触头26、28和电端子30和32属于切割和弯曲而成的导电材料制成的两个元件M1、M2,这些元件通过包覆成型而埋置在下部基座12的绝缘材料中。
第一固定侧向触头26电连接至外部电连接端子30,而第二中央固定触头28连接至另一对外部连接端子32。
座槽20的由表面24界定的最下部部分由凹状圆柱形竖直侧壁24L界定,而座槽20的由表面23界定的最上部部分由平行于下部基座12外侧壁的具有方形轮廓的凹状竖直侧壁23L界定。
在与下部基座12的四个角落的每个角落对齐处,侧壁24L具有凹槽31。
下部基座12还包括四组成对的竖直销柱34,这些销柱34向上竖直突出延伸在环形表面23的平面的上方,且两两地邻近凹槽31。
每个销柱34由平坦的竖直外壁35界定。
中央电触头即活动触头14是可弹性变形的触发构件。
在该实施例中,电触头14呈圆顶形,其凸面朝上,具有圆形轮廓。
活动电触头14带有径向间隙地被容纳在座槽20的由表面24和侧壁24L界定的部分中。
活动电触头14包括第一周边部分或环形侧向部分36,该第一周边部分或环形侧向部分36在本发明意义上是不可动的,通过其导电圆环形下部表面38与固定周边电触头26的上部表面25持久电接触。
活动电触头14包括可弹性变形的第二中央部分40。
活动电触头14的设计及其在下部基座12中的布置使得在图中所示的正常息止状态下,活动电触头14的活动的第二中央部分40竖向上沿轴线A与第二中央固定触头28的环形上部表面29间隔开;即第一侧向固定触头26和第二中央固定触头28之间的电气开关通路未建立。
因此,在外部端子30和32之间没有建立任何电气开关通路。
在其第一周边部分或环形侧向部分36的圆形轮廓外,活动电触头14在此还包括一对径向相对的外部径向凸耳37,它们彼此共面并且与导电圆环形下部表面38共面。
两个外部径向凸耳37中的每个凸耳均带有间隙地容纳在相关的凹槽31中。
因此,活动电触头14通常相对于下部基座12固定不旋转,从而避免了在固定触头上摩擦而引起的局部微腐蚀现象出现,这种摩擦由于活动电触头可能发生的旋转位移而导致。
两个外部径向凸耳37中的布置在固定周边电触头26的径向凸耳27之一上方的径向凸耳(在图5的右下角)也会影响电触头的质量。
活动电触头14还包括中央部分40,该中央部分40能够接收从上到下竖直定向的致动力,以引起活动电触头14弹性变形,以已知的方式引起其状态改变,以便使中央部分40的导电下部表面与中央固定触头28电接触。
致动主体16是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制成的整体件式的构件,可弹性变形材料例如是高弹体材料或者天然或合成橡胶。
致动主体16一般呈在水平平面中延伸的位于下部的板的形式。
致动主体16包括侧向部分或周边部分42、致动中央部分44和中间部分46,中间部分46使周边部分42和致动中央部分44相互连接。
致动主体16的板具有大体呈方形的外部形状且尺寸确定成使得其可以被容纳在下部基座12的座槽20中。
更具体地,致动主体16的板被容纳在座槽20的上部部分中,该上部部分通过环形表面23向下竖直限定并且通过侧壁23L侧向限定。
为此,周边部分42由具有与侧壁23L方形轮廓互补的方形轮廓的竖直侧壁48侧向向外界定,以便带有较小的径向间隙地获得容纳。
周边部分42由水平的平坦表面50竖直向上限定,而周边部分42在其下部包括呈三角形型廓的下部周边唇部52,该下部周边唇部52在致动主体16的下部板安装在下部基座12中的安装位置抵靠环形表面23。
下部周边唇部52的尺寸确定成并且唇部定位成使得当致动主体16安置在下部基座12中时、然后当其被上帽19轴向紧固时,该唇部与销柱34配合以定位、保持唇部和/或避免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不期望的变形,从而同时确保致动主体相对于下部基座12的支撑以及位于致动主体16下方的座槽20部分的密封性,固定电触头28和26以及活动电触头14位于该座槽部分中。
在致动主体16的中间部分46的下部表面47之下,在此作为非限定示例,致动主体16包括四个支脚56,其中每个支脚大体向下延伸,且其中每个支脚由下棱边57界定。
在此,四个支脚56中的每个支脚布置在与方形轮廓的致动主体16的相关的角落对齐处。
四个支脚56布置在以中心轴线A为圆心的同一圆上。
四个下棱边57大体上在同一水平平面中延伸,该水平平面相对于周边唇部52的下棱边53延伸的平面向下竖直偏移。
在致动主体16的下部板安装在下部基座12中的安装位置,四个支脚56竖直向下延伸于水平环形表面23的平面下方。
在电气开关10的所有部件的安装和组装位置,尤其是致动主体16被容纳和紧固在下部基座12的座槽20中的安装和组装位置,每个支脚56的尺寸确定成和支脚定位成使得均能够轴向向下呈点状或大体上呈点状地抵靠在活动电触头14的上部表面的相对区域上。
在该实施例中,径向相对的四个支脚56中的只有两个支脚均抵靠在活动电触头14的相对部分上,在此该相对部分是活动电触头14的相关的轴向凸耳37。
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包括用于致动活动电触头14的致动下部部分60,该下部部分由中央下盘62竖直向下界定,该中央下盘62能够与活动电触头14的中央部分40的上部表面的相对部分配合。
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还包括上部部分64,该上部部分64由中央上盘66向上竖直界定,该中央上盘66能够接收电气开关10的致动力F,以便引起活动电触头14的状态改变,以在固定电触头26和28之间建立电气开关通路。
因此,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44包括上部部分64,该上部部分64呈上部段的形式,轴向向上延伸突出于周边部分42的上部表面50所在平面之外。
为向致动主体16的上部部分64施加致动力,该上部部分64具有梯级结构,该梯级结构具有较大直径的下部段64i和较小直径的上部段64s,下部段和上部段通过环形肩部178相对于彼此轴向界定,环形肩部178起到止动表面作用,以确定上部致动段64s相对于帽19和壳体12-19的轴向的息止高位。
因此,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是梯级部分,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轴向段64i、64s,这些轴向段由肩部178界定,该肩部的横向环形表面构成与帽19的被弹性推靠向的内保持表面90配合的止动表面,以确定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相对于壳体12、19的息止高位。
上帽19是金属件或由刚性塑料材料模制而成的零件。
上帽19包括下水平板80,该下水平板80用于将上帽19固定在下部基座12上及用于轴向密封地紧固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
下板80在中心穿有孔及由水平下部表面82向下竖直界定。
因此,上帽19包括下部环形凸缘。
在下板80的上方,上帽19通过中空圆柱体84轴向向上延伸,中空圆柱体84在中心被轴向通孔85贯穿及在此通过外部轴向肋86被加强。
上帽19的上壁88是环形壁,致动主体16的梯级状上部部分64的较小直径的上部自由端段64s轴向延伸穿过该环形壁。
在尤其是在图1中示出的息止状态中,非限定性地,较小直径的上部段64s的上部表面66在此相对于上帽19的上壁88竖直向上偏移。
为沿轴向向上保持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44的上部段64s并确定其在息止状态下的竖直位置,上帽19的中空圆柱体84限定了竖直向下定向的内部径向肩部90,该肩部构成能够与上部段64s的向上竖直定向的相对肩部178配合的保持表面。
在此由上帽19的上壁88的内部下环形表面构成肩部90。
为通过表面178和90的相互抵靠来确定精确竖直息止位置,以及避免由于电气开关10可能遭受的振动而产生的寄生杂音,致动主体的中央部分44需弹性地竖直向上复位。
如在图14b中示意性示出的,这种弹性复位力或作用可以由致动主体16确保,致动主体固有的弹性可以在其息止状态下允许将这种复位力施加至其中央部分44上。这种解决方案因此可以与一种设计相关联,在该设计中,在息止状态,在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60的下支承盘62与活动电触头14的上部表面的相对中央部分之间存在竖向或轴向的间隙“J”。因此,在有效作用在活动电触头14上之前,可以设置预致动行程或空致动行程。
作为变型,如图14A所示,致动主体16的中央部分44向上竖直弹性复位也可以与无空行程的设计相结合,在无空行程的设计中,下支承盘62一直与活动电触头14的上部表面的相对中央部分接触而没有轴向间隙,于是活动电触头14略微轴向被压缩,确保消除组件的轴向间隙。
为将上帽19组装和固定到下部基座12上,将上帽和基座这两个部件沿连续的环形周边接合平面P组装,该平面P对应于上帽19的下凸缘80和下部基座12相互接触的环形平坦水平表面82、22的接触平面。
因此,接合平面P在大体上正交于电气开关10的致动轴线A的水平平面中延伸。
下部基座12和上帽19的构成材料选择成使得允许通过激光焊接或称“焊接激光”进行固定。
借助于这种设计以及这种组装和固定技术,壳体12-19具有很大的刚性,当例如通过焊接将电气开关10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时,壳体12-19不会变形。
这种组装技术还允许确保在接合平面P处的良好密封性。
如稍后将说明的,该技术还允许电气开关的各种不同内部和外部功能尺寸的高度一致性和规律性。
上帽19的下凸缘80径向向内延伸远超过下部基座20的环形上部表面22。
因此,水平下部表面82通过与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的上部水平表面50配合,构成使周边部分42、尤其是周边唇部52抵靠下部基座12的相对表面23的轴向压缩式密封紧固表面。
与尤其是由于肋86的存在而导致的盖19刚性很大的设计相结合,在接合平面P处的两个表面之间的激光焊接使组件在致动传递至上帽19的环形上壁88且通过上帽19和下部基座12承受时发生过载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高的强度,而壳体的两个部件没有变形也没有分离的风险。
活动电触头的实施变型(图17至图19)
在图17至图19中示出了活动电触头14的实施变型。
在确保固定电触头26和28的触发和切换部件的功能与图1至图13所示的电触头所确保的功能相同的同时,根据该变型的电触头一般呈多芒星、在此为四芒星的形式。
因此,活动电触头14包括四个芒支92,它们以90度角成角度地分布及从活动中央部分40径向向外延伸。
每个芒支还相对活动中央部分40竖直向下延伸。
每个径向芒支具有自由端段94,自由端段94带有间隙地被容纳在下部基座12的相关的凹槽31中。
四个自由端段共面,布置在定圆心在轴线A上的同一圆上。
每个自由端段94的导电下部表面竖直向下抵靠在表面24上。这些自由端段94中的两个与固定周边电触头26的径向凸耳27的导电上部表面接触。
考虑图19,是在该图下部的两个自由端段94接触径向凸耳。
根据该变型,是自由端段94容纳在凹槽31中来确保了活动电触头14围绕轴线A的角向固定。
致动主体16的每个支脚56在此竖直向下抵靠在径向芒支92的相关的相对支承区域上。
根据变型使用具有多个芒支的活动电触头允许拥有更大的致动-触发行程。
在图13的示意图中,已经示出了对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所导致的沿竖直轴线的尺寸控制。
因此,在未对致动主体上部表面66施加致动力的电气开关10息止状态下:
-由于表面90和178的配合,致动主体的上部表面66位于距壳体12-19的下部表面11的精确且确定的尺寸“C4”处;
-致动主体的上部表面66位于距在上帽19中形成的保持表面90的精确且确定的尺寸“C3”处;
-形成在上帽19中的保持表面90位于相对上帽19的下部表面82的精确尺寸“C2”处;
-上帽19的下部表面82和下部基座12的上部表面22的接合平面“P”在距下部基座12的下部表面11的精确尺寸“C1”处。
如上所述,壳体部件非常高的刚性以及激光焊接能保证这些各种功能尺寸的恒定性,尤其是尺寸“C2”和“C4”的恒定性。
以未示出的变型方式,无论所考虑的实施例如何,都可以借助在活动电触头上部表面的一些区域上形成的突出或凸起部分实现点状支承。
整体件式的致动主体16可以是双材料式的或由两个部分胶合和/或共模制等制成。这种设计可允许制成刚度/硬度高于致动主体16其余部分的用作按钮的上部段64s。
本发明并不限于总体外部形状为方形的致动主体。例如,周边部分可以由与侧壁凹状圆柱形互补的圆柱形轮廓的竖直侧壁侧向向外界定,以便带有较小径向间隙地获得容纳。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在电气开关的所有部件的安装和组装好位置,特别是在致动主体容置和紧固在下部基座的座槽中的安装和组装好位置,每个支脚都可以径向定位,以便能够轴向向下呈点状或大体呈点状地支承在活动电触头上部表面周边的相对区域上,所有支脚例如大体上布置在同一个圆上。

Claims (13)

1.一种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包括: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2、19),包括下部基座(12),下部基座限定竖直向上开放的座槽(20);
-多个独立的固定电触头,布置在所述下部基座(12)的竖直向上定向的表面(24)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电触头(26)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电触头(28);
-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14),布置在下部基座(12)的所述表面(24)上方,包括与第一固定电触头(26)电接触的周边部分(36、37、38)以及能朝第二固定电触头(28)方向竖直向下活动的活动中央部分(40);
-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整体件式的致动主体(16),布置在壳体(12、19)中,包括:
i)致动中央部分(44),包括:
*用于致动活动电触头(14)的致动下部部分(60),朝活动电触头(14)的活动中央部分(40)方向向下定向,
*和接收致动力(F)的上部部分(64),布置成接收大体上竖直向下定向的力,
ii)周边部分(42),周边部分连接到致动中央部分(44),周边部分相对于壳体(12、19)支撑弹性的致动主体(16);
iii)以及使周边部分(42)和致动中央部分(44)彼此间连接的中间部分(46),
其特征在于:
--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包括上帽(19),上帽在下部基座(12)的上方轴向向上延伸,上帽的上壁包括孔(85),致动主体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的上部自由端段(64s)穿过所述孔轴向延伸,从而形成电气开关(10)的致动按钮;
--上帽(19)包括内部保持表面(90);
--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包括止动表面(178),止动表面与被弹性推靠向的所述内部保持表面(90)配合,以确定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相对于壳体(12、19)的息止高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上帽(19)包括上横向壁,所述孔(85)形成在上横向壁中;并且,所述内部保持表面(90)是上横向壁的内表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是梯级部分,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轴向段(64i、64s),这些轴向段由肩部(178)界定,肩部的横向环形表面构成所述止动表面,肩部的横向环形表面构成的所述止动表面与被弹性推靠向的上帽(19)的所述内部保持表面(90)配合,以确定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上部部分(64)相对于壳体(12、19)的息止高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上帽(19)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在下部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上帽(19)和下部基座(12)沿周边接合平面(P)组装在一起,周边接合平面在与电气开关(10)的致动轴线(A)正交的横向平面中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周边接合平面(P)沿连续圆环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上帽(19)包括用于使上帽(19)固定在下部基座(12)上的环形下凸缘(80)、以及由轴向肋(86)加强的截头圆锥形或圆柱形的上部主体(8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以带有径向间隙的方式被容纳在壳体(12、19)的下部基座(12)的座槽(23L)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包括环形周边唇部(52),环形周边唇部密封地轴向紧固安装在下部基座(12)和上帽(19)的对置的相对部分(23、8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下部基座(12)包括定位和保持元件(34),定位和保持元件与致动主体(16)的周边部分(42)的环形周边唇部(52)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致动主体(16)通过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14)向上弹性复位,能弹性变形的活动电触头持久弹性抵靠在致动主体(16)的致动中央部分(44)的支承下部部分(6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活动电触头(14)布置成:
*在正常息止状态,活动电触头(14)的活动中央部分(40)与中央的第二固定电触头(28、29)间隔开;
*当活动电触头(14)承受竖直向下的预定值的致动力(F)时,活动电触头(14)的活动中央部分(40)与第二固定电触头(28、29)接触,以电连接第一固定电触头(26)和第二固定电触头(28)。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致动式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10),其特征在于,致动主体(16)是通过基于硅树脂的高弹体材料模制而成的。
CN201980048430.1A 2018-07-25 2019-07-04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Pending CN112534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6880 2018-07-25
FR1856880A FR3084514B1 (fr) 2018-07-25 2018-07-25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effet tactile avec positionnement axial du troncon d'actionnement de l'actionneur souple
PCT/EP2019/067981 WO2020020597A1 (fr) 2018-07-25 2019-07-04 Commutateur électrique à effet tactile avec positionnement axial du tronçon d'actionnement de l'actionneur soup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531A true CN112534531A (zh) 2021-03-19

Family

ID=6389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8430.1A Pending CN112534531A (zh) 2018-07-25 2019-07-04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5908B2 (zh)
CN (1) CN112534531A (zh)
FR (1) FR3084514B1 (zh)
WO (1) WO2020020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03260S1 (en) * 2021-03-12 2023-10-31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Push button for switches
FR3138578A1 (fr) * 2022-07-28 2024-02-02 C&K Components Sas Ensemble comportant un commutateur electrique integre dans une monture et sa liason a une carte a circuits imprim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22U (ja) * 1983-06-16 1985-01-07 株式会社 フジソク 超小型押釦スイツチ装置
JPS63153436U (zh) * 1987-03-27 1988-10-07
CN1341265A (zh) * 1999-12-27 2002-03-20 Itt制造企业公司 用卡口紧固在线路板上的密封的独立电气开关
CN101051572A (zh) * 2006-04-06 2007-10-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202042403U (zh) * 2011-02-28 2011-11-16 珠海市惟达电子有限公司 按压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22B2 (ja) 1977-07-20 1985-0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受信信号自動切換方式
JPS608227U (ja) 1983-06-27 1985-0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着色印刷模様を有する冷蔵食品用合成樹脂容器
US6774330B2 (en) * 2001-03-27 2004-08-10 Trw Inc. Multi-stage push button switch apparatus
JP4466314B2 (ja) * 2004-10-20 2010-05-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DE102010037551A1 (de) * 2010-09-15 2012-03-1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chalter
JP6249483B2 (ja) * 2014-02-05 2017-12-2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22U (ja) * 1983-06-16 1985-01-07 株式会社 フジソク 超小型押釦スイツチ装置
JPS63153436U (zh) * 1987-03-27 1988-10-07
CN1341265A (zh) * 1999-12-27 2002-03-20 Itt制造企业公司 用卡口紧固在线路板上的密封的独立电气开关
CN101051572A (zh) * 2006-04-06 2007-10-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按压开关
CN202042403U (zh) * 2011-02-28 2011-11-16 珠海市惟达电子有限公司 按压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0597A1 (fr) 2020-01-30
FR3084514B1 (fr) 2021-02-26
US20210304980A1 (en) 2021-09-30
FR3084514A1 (fr) 2020-01-31
US11295908B2 (en)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95324B2 (en) Push-on switch
US6271487B1 (en) Normally open extended travel dual tact switch assembly with sequential actuation of individual switches
JP2003518717A (ja) 回路板にスナップ固定することにより固定される密封された個々の電気スイッチ
US7279652B2 (en) Push button switch assembly
CN112534531A (zh) 柔性致动器致动段轴向定位的具有触觉效应的电气开关
US3133170A (en) Snap switch having a concavo-convex diaphragm
US20110303520A1 (en) Double actio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a tactile effect
CN106910656B (zh) 具有预加载行程的触摸动作式电气开关
US20020139653A1 (en) Multi-stage push button switch apparatus
KR100368717B1 (ko) 요동조작형 스위치장치
US7812270B2 (en) Multi-directional detect switch
TWI484515B (zh) Push button switch
CN103928241B (zh) 控制机构及应用该控制机构的电子装置
US8546708B2 (e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a tactile effect and a dual action
US5842561A (en) Push-button switch with bridge section integrally connecting movable contact and fixed contact
KR20020037677A (ko) 푸쉬버튼스위치
TW384489B (en) Push-button switch (2)
US6549113B1 (en) Sealed electric switch
TWI397092B (zh) 多方向開關
JP2004031154A (ja) キー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スイッチ用ダイヤフラム
JP7216535B2 (ja) 可動接点及び可動接点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JP3663097B2 (ja) スイッチ構造
KR200476681Y1 (ko) 택트 스위치
KR100357922B1 (ko) 스위치
JPS621594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