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3224A -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3224A
CN112533224A CN201910877650.7A CN201910877650A CN112533224A CN 112533224 A CN112533224 A CN 112533224A CN 201910877650 A CN201910877650 A CN 201910877650A CN 112533224 A CN112533224 A CN 112533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threshold
measurement
index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76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3224B (zh
Inventor
陈晶晶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776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3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3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3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波束切换方法包括: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采用该波束切换方法,利用第一条件作为不同覆盖范围的波束之间切换的条件,能够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Description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常规技术中,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BCH)在同步信号块(SS-Block,SSB)中传输。其中,SSB的发送是有周期性的,依据同步测量定时配置(Synchronization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SMTC)周期period和SMTC持续时间duration发送。
其中,SMTC duration内发送多个SSB,不同索引index的SSB的发送方向不同,通过SSB扫波束(beam sweeping),实现小区全部覆盖。
然而,实际无线网络中会存在覆盖漏洞,例如由于穿损会导致建筑物内的信号较差,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合理配置SSB传输实现覆盖增强,具体地,在扩展覆盖场景,SMTC duration内的不同index的SSB的发送方向很可能相同,通过重传实现扩展覆盖。基于该方式,网络中会同时存在正常覆盖的SSB和覆盖增强的SSB,而不同覆盖能力的SSB之间的切换则成为目前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用于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测量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其中,所述收发机用于: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其中,所述收发机用于: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或者实现上所述的波束测量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波束测量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利用第一条件作为不同覆盖范围的波束之间切换的条件,能够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实施例所示波束切换方法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所示波束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SSB之间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0,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利用第一条件作为不同覆盖范围的波束之间切换的条件,以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及的测量波束、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等可以为基于SSB的波束,也可以为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上述的第一条件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下发,也可以通过协议预先约定的方式确定。
另外,第一波束可以为终端的服务波束,也可以为工作在激活BWP上的波束;测量波束为终端的服务波束,也可以为所需要切换的目标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作为其中一实施方式,第一波束为正常覆盖波束和扩展覆盖波束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波束为正常覆盖波束和扩展覆盖波束中的另一个;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第一波束为波束覆盖等级的其中一等级,第二波束为波束覆盖等级中与第一波束的覆盖等级不同的覆盖等级。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覆盖波束为依据预先配置的发送周期正常发送的波束,扩展覆盖波束为通过重传实现覆盖增强的波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正常覆盖波束与扩展覆盖波束的不同,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波束质量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和解调误码率中的至少一个,也即可以依据上述中的至少之一作为波束质量评定的评定参数。
其中,测量波束的RSRP、RSRQ、SINR可以经过层3(L3)滤波获得,也可以经过层1(L1)滤波获得,即L1-RSRP,L1-RSRQ,L1-SINR。
基于以上,上述的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第四门限和第五门限可以为以RSRP、RSRQ、SINR和解调误码率中的至少之一为评定参数的门限值。其中,达到第一门限、满足第二门限、满足第三门限、满足第四门限和满足第五门限,是指当波束质量降低或升高至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第四门限或者第五门限时,确定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可选地,本发明其中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在步骤S110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的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
S101,终端进行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测量;
S102,在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S103,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所指示可以切换目标波束的波束信息;可选地,该目标波束包括且不限于仅能够包括第二波束;
S104,终端执行波束切换,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可选地,在步骤S101,终端可以基于网络信息所指示波束进行波束质量测量,也即测量波束为网络信息所指示波束。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终端进行波束质量测量,在监测到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并由网络侧设备指示终端能够切换的目标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所指示的目标波束的波束信息可以为目标波束的波束索引、目标波束的BWP信息和/或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信息。其中,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或BWP带宽;TCI信息包括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关系和或QCL参考符号。
在步骤S110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
S111,终端进行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测量;
S112,在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11,终端可以基于网络信息所指示波束进行波束质量测量,也即测量波束为网络信息所指示波束;在步骤S112,终端可以基于预先获取的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能够切换的第二波束。
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终端在进行波束质量测量之后,在确定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上述的第一条件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由终端自主确定所能够切换的第二波束,并完成波束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预先获取切换之前的源波束与切换之后的目标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预先获取的源波束与目标波束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波束为源波束时,与第一波束相对应的目标波束,该目标波束即为第二波束,从而确定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当波束测量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波束不是网络指定测量的测量波束时,或者终端没有获得与波束测量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波束具有对应关系的目标波束时,终端可以不进行自主波束切换。可选的,上述情况下,终端可将该波束的波束信息(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上报至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一实施方式,第一信息中的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息中指示了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时,终端根据该第一信息,对所指示的波束进行波束质量测量,当满足波束质量上报的第二条件时,进行波束质量上报;当第一信息中指示了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时,终端根据该第一信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相应所指示波束的波束质量,不限于波束质量需要满足上述的第二条件。
可选地,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包括能够用于波束切换的第一波束(源波束或服务波束),和/或用于波束切换的第二波束(目标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波束(源波束或服务波束)的索引时,通过该第一信息网络侧设备可以指示终端,当第一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即使终端不进行目标波束测量,网络侧设备或者终端也能够确定所要切换的目标波束。
其中一实施方式,当第一信息中包括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时,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其中,上述的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一一对应关系,也可以为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应用前提是:网络在部署过程中,对于网络盲区或者覆盖漏洞进行了针对性覆盖增强,网络覆盖漏洞或者盲区对应的波束与覆盖增强后的波束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当发现特定波束存在波束质量问题时,可以直接获知其对应的覆盖增强波束,实现波束切换。
可选地,第一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上述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的波束质量上报门限,和/或终端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的第一条件(也即为波束切换触发门限)。
其中,波束质量上报门限是指当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低于该门限时,进行波束质量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上述实施方式是以网络侧设备已知覆盖漏洞或覆盖盲区的位置为前提,并据此通过在特定BWP上对特定索引的SSB/CSI-RS重复发送解决覆盖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还可以引入终端的测量上报事件,帮助网络发现覆盖漏洞或覆盖盲区。
因此,可选地,所述波束切换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条件中的任一条件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侧设备下发,也可以通过协议预先规定。
举例说明,其中一实施方式,当预设次数内,任意两次测量之间的波束质量变化满足预设门限(第六门限或第七门限)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
另一实施方式,当预设次数内,每次测量的波束质量都满足预设门限(第六门限或第七门限)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
另一实施方式,当预设次数内,所有连续两次测量之间的波束质量变化都满足预设门限(第六门限或第七门限)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
再一实施方式,最终的波束质量测量满足预设门限(第六门限或第七门限),则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波束质量变化,包括波束质量上升,也包括波束质量下降。
基于以上,可选地,当根据连续预设次数的波束测量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质量发生信号质量突降或上升(相应的,可以引入信号差值的门限,当两次测量结果的信号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门限)时,认为符合波束质量上报条件;
当根据间隔预设次数的波束测量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质量发生信号质量突降或上升(相应的,可以引入信号差值的门限,当两次测量结果的信号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门限)时,认为符合波束质量上报条件;
当一定时间范围内波束测量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质量发生信号质量突降或上升(相应的,可以引入信号差值的门限,当两次测量结果的信号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门限)时,认为符合波束质量上报条件;
当一定时间范围内,信道解调误码率发生突降或上升(相应的,可以引入解调误码率差值的门限,当两次解调的误码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门限)时,认为符合波束质量上报条件;
当UE监测的多个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在变差(低于第九门限),其他波束质量也没有变化时,则认为符合波束质量上报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服务波束或者服务BWP的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低于第九门限时,说明当前覆盖范围中的所有波束均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行波束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上述第二条件中的任一条件形成为一测量上报事件,通过引入上述的几种测量上报事件,以能够辅助网络发现覆盖漏洞或覆盖盲区。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利用第一条件作为不同覆盖范围的波束之间切换的条件,能够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实施方式的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410,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通过向终端指示用于终端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第二波束),使得终端能够在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后,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其中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地应不同的覆盖范围,从而实现终端在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条件,使终端能够在监测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后,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终端进行波束质量测量,在监测到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并由网络侧设备指示终端能够切换的目标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可选地,其中一实施方式,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可选地,其中一实施方式,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实施方式的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510,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切换方法,通过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前的对应关系,能够使得当终端的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能够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从而实现不同覆盖能力的波束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条件,使终端能够在监测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后,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终端在进行波束质量测量之后,在确定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上述的第一条件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由终端自主确定所能够切换的第二波束,并完成波束切换。
可选地,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波束测量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610,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波束测量方法,通过引入上述的几种测量上报事件,以能够辅助网络发现覆盖漏洞或覆盖盲区。
需要说明的是,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或第四门限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波束质量低于或等于相对应的门限;
波束质量高于或等于相对应的门限。
当上述各测量上报事件中,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低于或等于相对应的门限时,说明当前波束质量在变差,该测量上报事件可以辅助网络发现覆盖漏洞,或者提示网络进行由弱覆盖波束向强覆盖波束的切换;
当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高于或等于相对应的门限时,说明当前波束质量在变好,该测量上报事件可以提示网络进行从强覆盖波束向弱覆盖波束的切换。
可选地,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当应用于终端时,终端监测测量波束是否满足上述的测量上报事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量上报事件,进行波束质量上报。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710,用于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上报模块730,用于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4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上报模块750,用于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810,用于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82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830,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10,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波束切换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920,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010,用于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1所示,包括处理器1110,其中,所述处理器1110用于: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收发机1120,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收发机1120,用于:
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收发机1120,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收发机1120,用于:
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1210,如图12所示,所述收发机1210用于: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机1210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机1210还用于: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收发机1310,其中,所述收发机1310用于: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收发机131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处理器1410,其中,所述处理器1410用于: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器15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502与所述处理器1501相连接的存储器1503,所述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5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5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其中,收发机1504与总线接口150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5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501用于读取存储器15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处理器1501还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处理器1501还用于:
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处理器1501还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可选地,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5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5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5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150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15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503可以存储处理器15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处理器16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602与所述处理器1601相连接的存储器1603,所述存储器16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6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6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其中,收发机1604与总线接口160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6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601用于读取存储器16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处理器1601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处理器1601还用于: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其中,在图1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6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603可以存储处理器1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处理器17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702与所述处理器1701相连接的存储器1703,所述存储器17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7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7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其中,收发机1704与总线接口170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7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701用于读取存储器17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其中,在图1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7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7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703可以存储处理器1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可选地,该通讯设备可以为终端,如图18所示,包括处理器1801;以及通过总线接口1802与所述处理器1801相连接的存储器1803,所述存储器1803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1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801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1803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
其中,收发机1804与总线接口1802连接,用于在处理器18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具体地,处理器1801用于读取存储器18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8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8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接口1805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1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803可以存储处理器1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另外,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上所述的波束测量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指示的所述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波束质量达到第一门限;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M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五门限,其中M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信息包括BWP索引、BWP频域位置和BWP带宽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TCI状态信息包括准共址QCL关系和/或准共址QCL参考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第二条件时,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之一:
连续第三预设测量次数,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六门限;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七门限;
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所述波束质量满足第八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四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所述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九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10.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波束质量和/或波束索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波束索引;
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切换或转换至所述第二波束前的服务波束。
13.一种波束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波束的索引与第二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带宽部分BWP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波束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信息与第一波束的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波束索引,所述波束索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进行波束质量测量的波束的索引;
进行波束质量上报的波束的索引。
16.一种波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17.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18.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19.一种波束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20.一种波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21.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若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从第一波束切换至第二波束;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22.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用于:
指示终端第二波束的波束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为用于终端的波束切换或转换的目标波束。
23.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用于:
向终端发送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不同的覆盖范围或覆盖等级。
24.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定义测量上报事件,所述测量上报事件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连续第一预设测量次数,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一门限;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二门限;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三门限的次数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测量次数;
多个测量波束中,波束质量最高的N个测量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第四门限;其中,N为正整数。
25.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波束测量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波束切换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波束测量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877650.7A 2019-09-17 2019-09-17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12533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650.7A CN112533224B (zh) 2019-09-17 2019-09-17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77650.7A CN112533224B (zh) 2019-09-17 2019-09-17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224A true CN112533224A (zh) 2021-03-19
CN112533224B CN112533224B (zh) 2023-09-19

Family

ID=7497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7650.7A Active CN112533224B (zh) 2019-09-17 2019-09-17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32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4772A (zh) * 2022-04-13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80324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91362A1 (en) * 2012-08-28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ndover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a primary beam
CN106848579A (zh) * 2016-12-21 2017-06-13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自切换波束天线系统及其天线
KR20170072764A (ko) * 2015-12-17 2017-06-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지국의 빔 스위칭 방법
KR20170084625A (ko) * 2016-01-12 2017-07-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244473A1 (en) * 2011-04-28 2017-08-24 Macdonald, Dettwiler And Associates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optimal tracking of multiple broadband satellite terminals in support of in theatre and rapid deployment applications
CN107667481A (zh) * 2015-04-07 2018-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86725A (zh) * 2016-04-0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终端设备的切换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方法
CN109076406A (zh) * 2016-03-14 2018-12-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76408A (zh) * 2017-01-20 2018-12-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前测量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9198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2610A (zh) * 2016-09-29 2019-05-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
CN109842914A (zh) * 2017-09-22 2019-06-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覆盖波束的方法和切换覆盖波束的装置
US20190222289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based beam switching
CN110089153A (zh) * 2016-12-26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基于波束形成的连接模式切换的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ue)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44473A1 (en) * 2011-04-28 2017-08-24 Macdonald, Dettwiler And Associates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optimal tracking of multiple broadband satellite terminals in support of in theatre and rapid deployment applications
EP2891362A1 (en) * 2012-08-28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ndover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a primary beam
CN107667481A (zh) * 2015-04-07 2018-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KR20170072764A (ko) * 2015-12-17 2017-06-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지국의 빔 스위칭 방법
KR20170084625A (ko) * 2016-01-12 2017-07-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09076406A (zh) * 2016-03-14 2018-12-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波束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86725A (zh) * 2016-04-01 2018-11-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促进终端设备的切换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方法
CN109792610A (zh) * 2016-09-29 2019-05-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
CN106848579A (zh) * 2016-12-21 2017-06-13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自切换波束天线系统及其天线
CN110089153A (zh) * 2016-12-26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执行基于波束形成的连接模式切换的随机接入的用户设备(ue)和方法
CN109076408A (zh) * 2017-01-20 2018-12-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前测量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939198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2914A (zh) * 2017-09-22 2019-06-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覆盖波束的方法和切换覆盖波束的装置
US20190222289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based beam switching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Section 7.1: UE Transmit Timing Requirements under Beam Switch", 《3GPP TSG-RAN4 MEETING #90BIS R4-1904345》 *
ERICSSON: "Section 7.1: UE Transmit Timing Requirements under Beam Switch", 《3GPP TSG-RAN4 MEETING #90BIS R4-1904345》, 1 April 2019 (2019-04-01) *
ETSI MCC: "R4-1806101 "RAN4#86-Bis Meeting Report"",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
JASPER MEYNARD P. ARANA; ROTHNA PEC,ETC.: "Handover measurement for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2016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AND FUTURE NETWORKS (ICUFN)》 *
JASPER MEYNARD P. ARANA; ROTHNA PEC,ETC.: "Handover measurement for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2016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AND FUTURE NETWORKS (ICUFN)》, 11 August 2016 (2016-08-11), pages 676 - 678 *
韦叶: "波束切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
韦叶: "波束切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15 January 2019 (2019-01-15) *
高程;朱雪田;刘春花;: "5G波束故障恢复设计与实现", 电子技术应用, no. 09 *
黄芷辛;冯健;麦磊鑫;: "LTE链路预算研究及分析", 移动通信, no. 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0324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04772A (zh) * 2022-04-13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3224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6877B2 (en)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271537B1 (ko) 측정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EP3433954B1 (en)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of mobility measurements
CN101690359B (zh) 用于e-utran的与切换相关的测量报告
US11197185B2 (en) NR CSI-RS based beam failure detection/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FR2
CN114189320B (zh) 信息的确定方法、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1227715A1 (zh)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KR20220045171A (ko) 측정 방법, 측정 지시 방법 및 기기
CN114363916A (zh) 一种用于波束失败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33224B (zh) 波束切换方法、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413690B (zh) 一种多波束的测量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3051874B1 (en) Method systems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movement information
US11026113B2 (en) Measur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8668372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417193B (zh) 一种带宽部分bwp的接入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533228A (zh) 波束切换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EP3618295B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90054055A (ko) 통신 방법, 단말 설비와 네트워크 설비
CN114070523B (zh) 传输失败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842B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676929A (zh) 候选波束测量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芯片系统及介质
CN114980234A (zh)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790337B9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240546A1 (zh) 模型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TWI797792B (zh) 波束失敗處理方法、終端及網路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