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2901A -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2901A
CN112532901A CN201910885528.4A CN201910885528A CN112532901A CN 112532901 A CN112532901 A CN 112532901A CN 201910885528 A CN201910885528 A CN 201910885528A CN 112532901 A CN112532901 A CN 112532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iter
screen
actuator
average
transfer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55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2901B (zh
Inventor
邢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55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2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2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2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2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2Disposition of sound repro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1/00Two-channe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中第一激励器与第二激励器在屏幕上产生的相互串扰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分离激励器,分离激励器安装在屏幕上,且安装平面与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相同,其中,分离激励器安装在第一激励器和第二激励器之间,用于抵消第一激励器与第二激励器在分离激励器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从而抵消掉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进而可以保证立体声的呈现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屏幕发声技术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屏幕发声技术已经成为显示屏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屏幕发声技术是基于整个平面的发声技术,它将激励器连接在屏幕的一个面,通过激励器与屏幕之间的耦合,将激励器的振动传递给屏幕,使屏幕随之振动,推动空气产生声音。与传统扬声器相比,因为其发声方式为前出音,所以屏幕发声可以获得比传统扬声器更清脆的高音。
然而,传统扬声器的左右声道是左右分开的,因此声源部分不存在相互之间的串扰,而屏幕发声的各个声道都是通过同一块屏幕的振动进行发声。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并且包括屏幕20,第一激励器21振动的时候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会传递到右边屏幕20发声的位置,同样第二激励器22振动的时候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也会传递到左边屏幕20发声的位置,这就造成了左右屏幕20发声位置之间存在串扰,不利于立体声的实现。
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一般采用泡棉分离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振动时在屏幕上对应发声位置之间相互串扰的振动,但由于振动屏幕仍然是一体的,因此防止相互串扰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第一激励器与第二激励器在屏幕上产生的相互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屏幕以及安装在所述屏幕同一面上的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还包括:分离激励器;
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上,且安装平面与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相同,其中,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激励器和所述第二激励器之间,用于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与所述第二激励器在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分离激励器连接,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向所述分离激励器发送目标激励信号,使所述分离激励器根据所述目标激励信号进行振动。
进一步地,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为对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进一步地,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时,针对每个分离激励器,该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为该分离激励器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其中所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为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每个位置进行排序,选取的排序在前的第一数量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分离激励器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连接,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的语音信号生成对应第一激励器对应的第一激励信号及对应第二激励器对应的第二激励信号,将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使所述第一激励器和所述第二激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驱动所述屏幕振动。
进一步地,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的一端,所述第二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的另一端;
所述屏幕预设范围为所述屏幕包含中轴线的区域范围,其中所述中轴线为所述屏幕中相对所述第一激励器所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激励器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装置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中位于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对应的区域还设置有泡棉。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屏幕在第一激励器与第二激励器之间的位置处安装分离激励器,从而抵消掉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进而可以保证立体声的呈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矩形屏幕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模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多个分离激励器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第一激励器与第二激励器在屏幕上产生的相互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屏幕20以及安装在所述屏幕20同一面上的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还包括:分离激励器24;
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屏幕20上,且安装平面与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相同,其中,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第一激励器21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之间,用于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21与所述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该显示装置一般需要安装在终端上,显示装置安装在终端上后,屏幕20一个面朝内,即面向终端,另一面朝外,即供用户使用,则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安装在屏幕20朝内的一面上,分离激励器24也安装在这个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屏幕上的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激励器21用于使屏幕20振动发出第一声音信号,第二激励器22用于使屏幕20振动发出第二声音信号,而屏幕20用于根据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的驱动进行振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声音信号。
其中,由于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分别安装在屏幕20上,当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振动时,如图1所示,第一激励器21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会向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方向传递,同样第二激励器22对应在屏幕上的振动也会向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方向传递,故屏幕20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会产生串扰振动。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屏幕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处安装分离激励器24,可以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屏幕20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处安装分离激励器,从而抵消掉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进而可以保证立体声的呈现效果。
实施例2:
为了让分离激励器24可以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上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23;
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分离激励器24连接,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向所述分离激励器24发送目标激励信号,使所述分离激励器24根据所述目标激励信号进行振动。
控制器23是控制分离激励器振动的,为了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上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通过大量的实验统计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上该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串扰振动的传递函数,确定该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将该反向传递函数保存在控制器23中,从而使控制器23控制分离激励器24进行振动。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分离激励器24是振动激励器,振动激励器可以将接收到的控制器23发送的目标激励信号转化成机械能,并按照一定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振动。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器23保存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向分离激励器24发送目标激励信号,从而控制分离激励器24根据目标激励信号进行振动,从而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实施例3:
为了有效的去除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上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可能包含有一个分离激励器24或者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
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24时,所述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对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时,针对每个分离激励器24,该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该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其中所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为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每个位置进行排序,选取的排序在前的第一数量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分离激励器的数量。
由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驱动屏幕振动时,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上的振动相互传递,造成串扰,所以在屏幕20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串扰振动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屏幕20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可以任选第一数量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并将该平均传递函数取反得到该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
较佳的,在屏幕20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位置受串扰振动影响最大的范围作为设定范围。而由于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分别安装在屏幕20上,当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振动时,第一激励器21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会向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方向传递,同样第二激励器22对应在屏幕上的振动也会向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方向传递,因此可知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附近的区域范围,受到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对应位置的相互串扰振动的影响最大,可以在该区域能够快速的查找到振幅较大的几个位置,所以可以将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附近的区域范围作为设定范围。
当屏幕小时,对应的区域范围小,测试该区域范围内所有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并进行排序,可以选取一个平均振幅最大的位置,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24;当屏幕大时,对应的区域范围大,测试该区域范围内所有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并进行排序,可以多选取几个平均振幅较大的位置,安装分离激励器24。
相应的,当安装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时,基于上述选取第一数量的位置相同的方法,确定屏幕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对应的第一数量的位置。由于每个分离激励器24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是确定的,不同的只是每个分离激励器24本身的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所以在确定每个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时,只需要确定一次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即可。根据上述确定的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确定每个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
其中,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与当安装有一个分离激励器24时求取反向传递函数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从而确定该分离激励器24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为后续抵消屏幕上位于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之间的预设范围内串扰振动提供了基础。
实施例4:
为了能够简化连接结构,降低成本,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23还与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22连接,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的语音信号生成对应第一激励器21对应的第一激励信号及对应第二激励器22对应的第二激励信号,将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22,使所述第一激励器21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驱动所述屏幕振动。
其中,控制器23还可以作为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对应的激励信号的发送端,根据发声需求输出驱动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振动的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
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转化成一定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振动,通过与屏幕20之间的耦合,驱动屏幕20振动,进而推动空气进行发声。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器23输出的激励信号控制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进行振动,进而控制屏幕20振动,实现了屏幕20发声。
实施例5:
:为了方便快捷地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对应位置相互串扰的振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24时,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
为了节约成本,简化安装过程,并不需要安装多个分离激励器,只需在屏幕20上预设范围内的选取一个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24,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掉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该位置的相互串扰的振动。因为该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所以该位置受相互串扰的影响最大,只要在该位置处安装分离激励器24,抵消掉串扰的影响,将会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串扰的振动的问题。
可以通过测试屏幕20的预设范围内的每个位置,在不同频率下的平均振动幅度,对这些位置按照其对应的平均振动幅度进行排序,确定其中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一个位置作为该分离激励器24的安装位置。
由于在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24,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掉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且只需安装一个,节约成本,简化安装过程。
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
根据屏幕20的大小或要求解决串扰的效果不同,分离激励器24安装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屏幕较大或者要求非常高效解决串扰,可以在屏幕20上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安装分离激励器24。
例如,当前屏幕20较大,可以安装3个分离激励器24来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产生的串扰振动,故在屏幕20的预设范围内测试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不同的频率下在该范围内各个位置产生的平均振动幅度,对这些位置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在前的3个位置,在该3个位置分别安装分离激励器24。
由于在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安装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能够进一步地抵消掉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
实施例6:
为了便于确定分离激励器24的安装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励器21安装在所述屏幕20的一端,所述第二激励器22安装在所述屏幕20的另一端;
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为所述屏幕20包含中轴线的区域范围,其中所述中轴线为所述屏幕20中相对所述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
因为第一激励器21安装在屏幕20的一端,而第二激励器22安装在屏幕20的另一端,具体的是安装在屏幕同一面的一端和另一端。
由于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分别安装在屏幕20上,当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振动时,第一激励器21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会向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方向传递,同样第二激励器22对应在屏幕上的振动也会向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方向传递,因此可知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附近的区域范围,受到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对应位置的相互串扰振动的影响最大,可以在该区域能够快速的查找到振幅较大的几个位置。
当屏幕大时,对应的区域范围大,测试该区域范围内所有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并进行排序,可以多选取几个平均振幅较大的位置,安装分离激励器24;当屏幕小时,对应的区域范围小,测试该区域范围内所有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并进行排序,可以选取一个平均振幅最大的位置,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24。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预设的区域范围,可以帮助后续确定对安装分离激励器24的位置,简化寻找安装位置的过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屏幕20在满足特定边界条件时会存在一系列分立的固有谐振频率,每个固有频率对应的振型代表一种或多种二维屏幕上的驻波,屏幕20在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的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当该振动频率与屏幕20的固有频率相等时,与屏幕20形成共振,放大了该振动频率下的振动幅度,使波腹处的振幅变得十分显著,对声辐射贡献较大。
针对每个模态,屏幕20在该模态下对应的共振频率可由下式进行确定: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11
其中,D为屏幕的刚度,t为屏幕的厚度,ρ为屏幕的等效密度,x是屏幕的宽度,y是屏幕的长度,m为横向模态的阶数,n为纵向模态的阶数。
并且下表为一个屏幕1KHz以内的共振频率。
振动模态(m,n) 1,1 2,1 3,1 4,1
共振频率(Hz) 161.3 280.7 475.1 739.7
振动模态 1,2 2,2 3,2 4,2
共振频率(Hz) 371.7 481.6 666.4 923.9
振动模态 1,3 2,3
共振频率(Hz) 692.9 798.6
由于屏幕振动属于模态振动,也就是说,不同频率下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图3a-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矩形屏幕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模态示意图。m为横坐标上振动的分区数,n为纵坐标上振动的分区数。由图3a-图3b可看出频率越高,振动越复杂。这就意味着不能像传统振动一样只关注一个位置,并且模态振动各个位置的关联性很强,只对一个位置调试好预想的频现特性,有可能会让其他位置更差。因此要做到振动分离,必须保证一定区域内的振动是衰减的,所以选择安装分离激励器24的位置是在不同频率下,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
为了解决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对应位置相互串扰的问题,可以将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该位置处,即将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
而由于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分别安装在屏幕20上,当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振动时,第一激励器21对应在屏幕20上的振动会向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方向传递,同样第二激励器22对应在屏幕上的振动也会向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方向传递,因此可知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附近的区域范围受到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屏幕20上对应发声位置之间相互串扰振动的影响最大,可以在该区域中测试这个区域内每个位置在不同频率下的平均振动幅度,将这些位置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的大小进行排序,确定这些位置中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几个位置安装分离激励器24。
因为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中的滤波电路不同,根据当前接收到的第一激励信号和第二激励信号,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产生的振动频率不同,进而驱动屏幕20做不同频率的振动,故为了准确的确定分离激励器24的安装位置,需要预先向安装在屏幕上的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输入白噪声信号,确定屏幕20对应的振动模态,进而确定对应的共振频率的驻波频率。
在该驻波频率下,用激光仪测量到在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的每个位置的平均振动幅度,将每个位置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的大小进行排序,确定出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并安装分离激励器24,安装的分离激励器24可以抵消掉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
为了便于描述控制器23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平均振动幅度最大位置上振动的传递函数的反向传递函数,向分离激励器24发送激励信号,采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一个分离激励器24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屏幕20上分别用L、R代表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对L和R同时输入白噪声信号,在驻波频率下,用激光仪测量区域A内选定一个平均振动最大的位置,将分离激励器24放到该位置上,即图4中所示的C1点作为分离激励器24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由于分离激励器24的振动是按照反向传递函数进行确定的,而该反向传递函数为对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因此,假设第一数量为N,在图4所示的区域A中测量前N个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并分别测试第一激励器21在这N个位置上的传递函数,如下式: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31
其中,b表示被测激励器输入样点部分的加权系数,a表示被测激励器反馈部分的加权系数。M表示被测激励器输入部分的阶数,r是该阶数M对应的索引。N表示反馈部分的阶数,k是该阶数N对应的索引,n表示第n个被测的振动的位置。
再分别测试第二激励器22在这N个位置上的传递函数,如下式: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32
其中,b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样点部分的加权系数,a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加权系数。M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部分的阶数,r是该阶数M对应的索引。N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阶数,k是该阶数N对应的索引,n表示第n个被测的振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被测激励器的输入部分和反馈部分的阶数是根据实际滤波器需要的性能决定的,在此,本发明并不做具体限定。
确定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33
因为确定了不同频率下的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上产生串扰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因此可以让分离激励器24对在该位置上的串扰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反向传递函数进行与该位置上串扰振动反向的振动,从而抵消第一激励器21与第二激励器22在该位置上产生的串扰。
于是对上述得到确定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取反,即为分离激励器24进行振动的反向传递函数,该反向传递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41
将上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平均振动幅度最大位置上振动的传递函数的反向传递函数进行保存,将该保存后的反向传递函数作为控制器23中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对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输入信号之和进行滤波,确定向分离激励器24发送的激励信号,使得分离激励器24可以按照激励信号产生对应的分离振动,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位置的振动。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在安装分离激励器24之后进行测量,因为分离激励器24的安装会改变发声屏幕20的振动特性。
此外,当屏幕20面积较大时,需要安装更多的分离激励器24以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如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多个分离激励器24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多个分离激励器24也是安装在屏幕20预设范围内前对应数量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上。针对每个分离激励器24,该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该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其中所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因此,假设第一数量为N,分离激励器的数量为K,在图5所示的区域B中测量前N个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并分别测试第一激励器21在这N个振动位置的传递函数,如下式: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51
其中,b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样点部分的加权系数,a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加权系数。M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部分的阶数,r是该阶数M对应的索引。N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阶数,k是该阶数N对应的索引,n表示第n个被测的振动的位置。
再分别测试第二激励器22在这N个振动位置的传递函数,如下式: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52
其中,b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样点部分的加权系数,a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加权系数。M表示被测激励器的输入部分的阶数,r是该阶数M对应的索引。N表示被测激励器的反馈部分的阶数,k是该阶数N对应的索引,n表示第n个被测的振动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部分和反馈部分的阶数是根据实际滤波器需要的性能决定的,在此,本发明并不做具体限定。
确定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53
根据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54
该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确定该分离激励器24进行振动的反向传递函数,即第n个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
Figure BDA0002207194000000161
其中K为分离激励器24的个数,Ak为第k个分离激励器24处振动屏幕的振幅,An为第n个分离激励器24处振动屏幕的振幅。H(z)为上述描述中的激励函数。
将上述确定的各个分离激励器24所对应的反向传递函数进行保存,将该保存后的各个分离激励器24所对应的反向传递函数作为控制器23中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对第一激励器21和第二激励器22输入信号之和进行滤波,确定向各个分离激励器24发送的激励信号,使得各个分离激励器24可以按照对应的激励信号产生相应的分离振动,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位置的振动。
基于相同的发明原理,该显示装置也可以应用在多通道的显示装置。振动公式上述公式类似,只是不只有第一激励源21和第二激励源22源进行发声,而是有多个进行发声的激励源。
此外,为了增强低音的效果,可以在预设范围内中间的分离激励器24可以使用功率比较大的分离激励器24。因为低音和高音相比,需要振动更多的空气,而位于屏幕中间的分离激励器24比靠近边缘的分离激励器24更容易振动,因此就更有利于发出低音,可以为电视增加低音声道,所以在屏幕20中间的分离激励器选用功率比较大的分离激励器24。
实施例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60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60,所述终端60包括显示装置61,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实现以下屏幕发声的功能。
所述装置61包括屏幕20以及安装在所述屏幕20同一面上的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还包括:分离激励器24;
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屏幕20上,且安装平面与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相同,其中,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第一激励器21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之间,用于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21与所述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所述装置61还包括:控制器23;
所述控制器23与所述分离激励器24连接,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向所述分离激励器24发送目标激励信号,使所述分离激励器24根据所述目标激励信号进行振动。
较佳的,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24时,所述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对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时,针对每个分离激励器24,该分离激励器24的反向传递函数为该分离激励器24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其中所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其中,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为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每个位置进行排序,选取的排序在前的第一数量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分离激励器24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23还与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22连接,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的语音信号生成对应第一激励器21对应的第一激励信号及对应第二激励器22对应的第二激励信号,将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激励器21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22,使所述第一激励器21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驱动所述屏幕20振动。
较佳的,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24时,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
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24时,所述分离激励器24安装在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激励器21安装在所述屏幕20的一端,所述第二激励器22安装在所述屏幕20的另一端;
所述屏幕20预设范围为所述屏幕20包含中轴线的区域范围,其中所述中轴线为所述屏幕20中相对所述第一激励器21所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激励器22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
其中,所述终端60还设置有泡棉。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61的屏幕20安装分离激励器,从而抵消掉第一激励器21以及第二激励器22在振动时,在该位置的相互串扰,进而可以保证立体声的呈现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屏幕以及安装在所述屏幕同一面上的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激励器;
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上,且安装平面与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相同,其中,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激励器和所述第二激励器之间,用于抵消所述第一激励器与所述第二激励器在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位置的串扰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分离激励器连接,用于根据预先保存的所述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向所述分离激励器发送目标激励信号,使所述分离激励器根据所述目标激励信号进行振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为对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时,针对每个分离激励器,该分离激励器的反向传递函数为该分离激励器安装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与第一数量的位置处的平均振动幅度和的比值,及平均反向传递函数的乘积,其中所述平均反向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第二激励器在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处振动的平均传递函数的取反后得到的函数。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量的位置为按照平均振动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每个位置进行排序,选取的排序在前的第一数量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分离激励器的数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连接,用于根据当前输出的语音信号生成对应第一激励器对应的第一激励信号及对应第二激励器对应的第二激励信号,将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第一激励器以及所述第二激励器,使所述第一激励器和所述第二激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激励信号和所述第二激励信号驱动所述屏幕振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含一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最大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包含至少两个分离激励器时,所述分离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内的平均振动幅度较大的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的一端,所述第二激励器安装在所述屏幕的另一端;
所述屏幕预设范围为所述屏幕包含中轴线的区域范围,其中所述中轴线为所述屏幕中相对所述第一激励器所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激励器所在的另一端的中轴线。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装置的功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中位于所述屏幕预设范围对应的区域还设置有泡棉。
CN201910885528.4A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12532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528.4A CN112532901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5528.4A CN112532901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2901A true CN112532901A (zh) 2021-03-19
CN112532901B CN112532901B (zh) 2023-01-10

Family

ID=7497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5528.4A Active CN112532901B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29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662A (zh) * 2021-07-23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投影机、投影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4555A (ja) * 1997-03-12 1998-09-25 I M V Kk 多軸加振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単軸加振機
CN1328762A (zh) * 1998-11-30 2001-12-26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声装置
JP2003264889A (ja) * 2002-03-12 2003-09-19 Nec Saitama Ltd 送受器
JP2007282051A (ja) * 2006-04-10 2007-10-25 Sharp Corp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CN106453721A (zh) * 2016-11-28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
CN107561753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206962878U (zh) * 2017-06-20 2018-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1183A (zh) * 2019-06-29 2019-10-25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第二壳体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4555A (ja) * 1997-03-12 1998-09-25 I M V Kk 多軸加振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単軸加振機
CN1328762A (zh) * 1998-11-30 2001-12-26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声装置
JP2003264889A (ja) * 2002-03-12 2003-09-19 Nec Saitama Ltd 送受器
JP2007282051A (ja) * 2006-04-10 2007-10-25 Sharp Corp スピーカ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CN107561753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106453721A (zh) * 2016-11-28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
CN206962878U (zh) * 2017-06-20 2018-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1183A (zh) * 2019-06-29 2019-10-25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第二壳体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662A (zh) * 2021-07-23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投影机、投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2901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2403B2 (en) Mechanically actuated panel acoustic system
US11259121B2 (en) Surface speaker
US2043416A (en) Process of silencing sound oscillations
US1107623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late loudspeakers using modal crossover networks
US20170264998A1 (en) Acoustic diffusion generator
US7155021B2 (en) Loudspeaker having an acoustic panel and an electrical driver
EP1135966A2 (en) Bending wave acoustic devices
CN105794229A (zh) 用于检测声源的声学故障的模块、系统和方法
CN104811852A (zh) 一种音箱及电视机
CN112532901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2956212B (zh) 用于振动结构的选择性模态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Heilemann et al. The evolution and design of flat-panel loudspeakers for audio reproduction
Li et al. Vibrational contrast control for local sound source rendering on flat panel loudspeakers
JP3099805U (ja) 複合物積層板のパネル形スピーカ
JP4997328B2 (ja) スピーカ
Poletti The analysis of a general assisted reverberation system
JP2007006322A (ja) スピーカ
Bank The Scalability of the Distributed Mode Loudspeaker (DML) in an Infinite Baffle
Ishihama et al. Vibro-acoustic study of flat panel speakers for better in-car entertainment
JP2007129281A (ja) 部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