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1340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1340A
CN112531340A CN202011457998.XA CN202011457998A CN112531340A CN 112531340 A CN112531340 A CN 112531340A CN 202011457998 A CN202011457998 A CN 202011457998A CN 112531340 A CN112531340 A CN 11253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nector
antenna radiator
radiato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7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文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79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1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天线模块以及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包括互不重叠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馈源,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路板的长边所在方向;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与所述馈源一一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一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消费类产品的快速发展,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提高电子设备使用的便利性,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功能越来越多。
然而,如果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某一元件的位置设置的不合理,很容易对电路板上的另一元件的位置产生影响,从而需要对另一元件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导致电子设备的设计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的布局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各个元件的位置,是本领域一直以来关注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互不重叠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馈源,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路板的长边所在方向;
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与所述馈源一一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一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路板包括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馈源,第二区域设置第一连接器,馈电结构在电路板上的第一投影位于第一区域,第二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第二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从而馈源和馈电结构的位置不会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位置产生影响;另外,由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分布,且第二投影与第一投影在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而一般情况下电池模块指向电路板的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从而馈电结构和第二连接器的位置设置能够复用到电路板的宽度空间,进而能够避免减小电池模块的容置空间,使电池模块容量减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3种状态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4种状态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同时工作在两种模式下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低中高信道下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需要设置馈源和第一连接器,馈源用于耦接天线模块的天线馈电结构,第一连接器用于耦接显示屏的第二连接器。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馈源与第一连接器和/或馈源与第二连接器设置在同一个区域,而为了使得馈源与天线馈电结构能够正常耦接,且馈源和天线馈电结构的耦接不会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位置产生影响,通常会对第一连接器和/或第二连接器的位置作出调整,从而能够给馈源和天线馈电结构留出充足的耦接空间。
基于此,考虑到天线的辐射效率,电路板上设置馈源的区域和设置第一连接器的区域,通常沿第二方向上分布,第二方向为电路板的短边所在的方向。短边所在的方向可以为垂直于长边所在的方向。然而,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电路板的宽度增大,由于电池模块和电路板沿第二方向分布,从而电池模块至电路板的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或相反,进而电路板的宽度增大会减小电池模块的容置空间,使电池容量减小。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包括:电路板11、天线模块12以及显示屏(图中未示出)。
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服务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捷式媒体播放器、智能音箱、导航装置、显示设备、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计步器、定位器、追踪器、数字TV或台式计算机等任一具有天线的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为手机。
电路板11包括互不重叠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馈源113,第二区域112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14;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为电路板11的长边所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和图2示出了第一区域111设置了两个馈源113,但这并不构成对馈源数量的限定,馈源113的可以为其它个,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1可以包括小板,小板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底部。电子设备1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通信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声孔以及扬声器声孔中的至少一者。
小板上还可以设置有以下至少之一:麦克风、马达振子、通信接口、指纹模组。通信接口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或Lightning接口,USB接口可以包括:Type-A接口、Type-B接口或Type-C接口。指纹模组可以是屏下指纹模组或者其它指纹模组。在另一些实施里中,电路板11还可以包括主板。本申请实施例在未作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电路板11均指的是小板。
小板可以呈条状或带状。在图1和图2所所示的实施例中,小板呈长方形。但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小板的形状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型等等,小板的形状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小板的形状不作限定。
电路板11的长边所在的方向可以为电路板11的多个侧边中距离最大的一个边所在的方向,或者,第一边至第二边的方向;其中,第一边和第二边为距离最远且相对的两个边。例如,在电路板11为长方形时,长边所在的方向可以为长方形的长边所在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是第一方向为向右的方向,但是可以理解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向左的方向。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池模块13,电池模块13至电路板11的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例如,图1和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3在电路板11的上侧设置。在电池模块13的背对电路板1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主板,主板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线路与电路板11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块13可以在电路板11的下侧设置。
第一区域111的尺寸和第二区域112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区域111和/或第二区域112可以是矩形区域、梯形区域、三角形区域、椭圆形区域或跑道形区域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路板11可以由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组成,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构成整个电路板11。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示出的是采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直线来划分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划分第一区域111的和第二区域112的线条可以不垂直于第一方向,例如,在通过某一个线条划分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后得到两个梯形区域或两个其它形状的区域,只需要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能够沿第一方向分布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路板11不仅可以划分出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还可以划分出其它区域。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可以分别为电路板11两个角落区域。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两个角落区域可以在电路板11的远离电池的一侧设置。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这两个角落区域可以在电路板11的靠近电池的一侧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角落可以为相邻的两个角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角落可以为不相邻的两个角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可以分别为电路板11的两个侧边区域,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不设置在角落上。
一个或多个馈源113在电路板11上可以均匀或非均匀设置。
天线模块12包括与馈源113一一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在电路板11上的第一投影A位于第一区域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和一个或多个馈源113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在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完全覆盖一个或多个馈源113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时,第一投影A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
馈电结构121可以包括弹片、顶针或者从天线辐射体上延伸出来的金属枝节。天线辐射体可以通过馈电结构121与馈源113耦接。
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馈源113一一耦接。馈电结构121和馈源113的耦接,可以包括馈电结构121和馈源113直接连接或通过其它电路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和多个馈电结构121可以分别与一个或多个馈源113一一直连。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121可以连接在电路板11上,并通过电路板11上的线路与一个或多个馈源113连接。
天线模块1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模态。天线的模态可以表征天线能够工作的频率范围和/或天线同时工作的频段的数量。例如,天线工作在低频或中高频的某一个频段,与天线工作在高频的某一个频段,可以是天线的两个不同的模态。再例如,天线工作在低频或中高频的某一个频段,与天线同时工作在两个频段,可以是天线的两个不同的模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2可以具有一个模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2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模态。其中,每一个模态的天线模块12可以包括一个天线馈电结构121,天线模块12的模态数量可以与天线馈电结构121的数量相同。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2具有两个模态,相对应的天线馈电结构121的数量也为两个。
一个模态的天线模块12至少可以包括天线辐射体,阻抗匹配电路以及天线馈电结构121,其中,该天线辐射体通过阻抗匹配电路连接天线馈电结构121。阻抗匹配电路中的电路参数能够被调节,以将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与天线辐射体当前工作的阻抗相匹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馈电结构121也可以称为天线馈电。
显示屏包括第二连接器115,第二连接器115用于与第一连接器114连接,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的第二投影B位于第二区域112,且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一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可以是与第一投影A相同的区域,即第一区域111的尺寸等于第一投影A的尺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投影A的尺寸,例如,第一区域111的尺寸为第一投影A的尺寸加上第一阈值或乘以第二阈值等。第一阈值为大于零的实数,第二阈值为大于一的实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12可以是与第二投影B相同的区域,即第二区域112的尺寸等于第二投影B的尺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12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二投影B的尺寸,例如,第二区域112的尺寸为第二投影B的尺寸加上第一阈值或乘以第二阈值等。
在图1和图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均为四边形,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投影A或第二投影B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第一投影A的形状可以根据馈电结构121的形状确定,第二投影B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二连接器115的形状确定,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可以分别为馈电结构121和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的真实投影。再例如,第一投影A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三角形、五边形、椭圆形、跑道形或其它形状,这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可以为完全覆盖馈电结构121的真实投影的最小形状,或者,完全覆盖第二连接器115的真实投影的最小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投影B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在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完全覆盖第一连接器114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时,第二投影B可以为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的投影。
第一连接器114和/或第二连接器115可以包括板对板(Board to Board,BTB)连接器、FPC连接器、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连接器、射频(RadioFrequency,RF)同轴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可以均是BTB连接器。例如,第一连接器114可以为BTB的插座,第二连接器115可以为BTB的插头。再例如,第一连接器114可以为BTB的插头,第二连接器115可以为BTB的插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可以直接插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不直接插接,例如,第一连接器114可以通过电路板11上的线路与第三连接器连接,第三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115连接等。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直接插接,第一连接器114的尺寸和/或面积小于第二连接器115的尺寸和/或面积,且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在插接时,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上所占的区域即为第二投影B,第一连接器114在电路板11的投影全部位于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的投影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4的尺寸和/或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连接器115的尺寸和/或面积,这样,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插接时,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的第二投影可以全部位于第一连接器114在电路板11的投影之内。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系。例如,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系如何,在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直接插接时,第一连接器114在电路板11的投影可以至少部分位于或不位于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的投影之内。在再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连接器114和第二连接器115不直接插接时,第一连接器114在电路板11的投影可以与第二连接器115在电路板11的投影隔开。
第二投影B与第一投影A在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可以是第二投影B与第一投影A在第一方向上存在相对的区域C,或者,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在电路板11的宽度方向上复用。换句话说,第一投影在电路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投影在电路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在第一方向上存在相对的区域C。在图1中,相对的区域C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不仅小于第一投影A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还小于第二投影B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图2中,相对的区域C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投影A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且等于第二投影B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通过图2对应的实施方式,可以使得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能够尽可能少的占用电路板11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的区域C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一投影A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和第二投影B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中的较小的一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投影A和第二投影B存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区域C,这样可以确保在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第一方向上,馈电结构和第二连接器之间存在电路板宽度上的空间复用,进而达到缩短小板宽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15可以通过FPC线路与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路板包括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馈源,第二区域设置第一连接器,馈电结构在电路板上的第一投影位于第一区域,第二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第二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从而馈源和馈电结构的位置不会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位置产生影响;另外,由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分布,且第二投影与第一投影在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而一般情况下电池模块指向电路板的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从而馈源、馈电结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的位置设置能够复用到电路板的宽度空间,进而能够避免减小电池模块的容置空间,使电池模块容量减小的情况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2可以包括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多进多出MIMO子天线模块;至少一个天线馈电结构121包括: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中的第一天线馈电结构和MIMO子天线模块中的第二天线馈电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能够被调谐,以使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低频或者中高频或者高频的某一个频段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不能够被调谐。
MIMO子天线模块可以同时工作在至少两个频段上。在一些实施例中,MIMO子天线模块能够被调谐,以改变MIMO子天线模块的至少两个工作频段,至少两个工作频段可以均发生改变,或者,至少两个工作频段中的一个工作频段可以发生改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MIMO子天线模块不能够被调谐。
首先说明的是,图3至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直到第八位置,在图3至图8分别用①、②、直到⑧示出。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天线模块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天线单元122、第二天线单元123以及第三天线单元12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22、第二天线单元123以及第三天线单元124中的每一个天线单元均可以被调谐,以改变该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
第一天线单元122、第二天线单元123或者第三天线单元124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偶极子天线、倒F天线、环形(LOOP)天线。其中,倒F天线可以包括:平面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 ed Antenna,PIF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22和第二天线单元123可以均为LOOP天线,第三天线单元124可以为倒F天线。
第一天线单元122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222以及第一天线馈电结构1223,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上的第一位置通过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222连接第一天线馈电结构1223。
第二天线单元123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以及第二天线馈电结构1233,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之间存在第一缝隙;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二位置接地,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三位置通过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连接第二天线馈电结构1233。
第三天线单元124包括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之间存在第二缝隙;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上的第四位置接地;第三位置在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上的第四位置可以是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远离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端部位置。
第一缝隙可以使得第一天线单元122与第二天线单元123之间容性耦合,第二缝隙可以使得第二天线单元123与第三天线单元124之间容性耦合。第一缝隙的宽度和/或第二缝隙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222中的参数能够被调节,以使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222的阻抗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当前工作的阻抗相匹配,和/或,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中的参数能够被调节,以使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的阻抗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当前工作的阻抗相匹配。
第一阻抗匹配电路1222或者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可以由一个或至少两个电子元件构成,电子元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关、电容、电感、电阻。每一电容、每一电感或每一电阻可以是不可调节参数值的电子元件或者可以调节参数值的电子元件。
在本申请实施中,通过在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上的第一位置连接第一天线馈电结构1223,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二位置连接第二天线馈电结构1233,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天线馈电结构1223向电路板11输入信号或从电路板11输出信号,或者,可以通过第二天线馈电结构1233向电路板11输入信号或从电路板11输出信号,进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10的天线模块12的工作灵活性。
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呈L形,设置在电子设备10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呈L型,设置在电子设备10相邻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上;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第三侧边上。
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二位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第二侧边与第三侧边相交的位置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的第一侧边还可以设置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音量的控制组件,这个控制组件可以是侧键组件,侧键组件能够被用户看到,或者,这个控制组件可以是屏下组件,屏下组件不能够被用户看到;电子设备10的第二侧边还可以设置通信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声孔以及扬声器声孔中的至少一者;第二区域122设置在电路板11的角落区域,第二区域122可以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相交位置相对应;第一区域111设置在电路板11的角落区域,第一区域111可以与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的相交位置相对应。
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以及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中框的一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可以是电子设备10相对的两个侧边。为了直观的说明第一侧边、第一侧边以及第三侧边的具体位置,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的主界面在正对用户时依次相邻的三个侧边。例如,三个侧边依次是右侧边、下侧边以及左侧边。再例如,三个侧边依次是右侧边、上侧边以及左侧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可以分别是电子设备10的显示屏的主界面在正对用户时的右侧边、下侧边以及左侧边。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3和图4,第二天线单元123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二位置至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为第二天线单元123的第一部分;第一端部为靠近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的端部;第二天线单元123的第一部分和第一天线单元122形成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3和图5,在第二天线单元123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二位置至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为第二天线单元123的第二部分;第二端部为靠近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的端部;第二天线单元123的第二部分和第三天线单元124形成MIMO子天线模块。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上的第五位置通过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接地,且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六位置通过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接地,第六位置在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可以用于配置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低频的不同频段;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可以用于配置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中高频的不同频段。
在另一实施例中,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上的第五位置通过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接地,而不存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六位置通过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接地,即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只具有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而不具有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
在又一实施例中,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的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六位置通过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接地,而不存在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上的第五位置通过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接地,即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只具有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而不具有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的形状为倒F型,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形状为环形。
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工作在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例如,可以选择二分之一;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工作在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例如,可以选择四分之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天线辐射体的长度与天线辐射体接收信号的性能之间作出一个折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阻抗匹配电路1232的用于连接第三位置的一端,通过第三频段切换电路T3接地;其中,第三频段切换电路T3用于配置第三天线单元124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和/或,用于配置第二部分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上的第七位置(图中未示出),第七位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上的第八位置,通过第四频段切换电路T4接地;第八位置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其中,第四频段切换电路T4用于配置第三天线单元124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和/或,用于配置第二部分工作在不同的频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至第七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均可以根据仿真的结果进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至第七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可以均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天线辐射体的内侧(天线辐射体的外侧为电子设备10的能够被用户可见的一侧,天线辐射体的内侧为与外侧对应的一侧),以使天线模块12的馈电结构和/或接地端能够容易地与电子设备1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25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第三频段切换电路T3以及第四频段切换电路T4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同频段的高速率信道、中速率信道以及低速率信道之间的切换,或者,同频段的接收信道和发送信道之间的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频段切换电路T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T2、第三频段切换电路T3以及第四频段切换电路T4中的至少一者不仅可以用于使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或MIMO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还可以使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或MIMO子天线模块工作在相同频段的不同信道上,从而扩展了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或MIMO子天线模块的使用范围。
在通过某一个频段切换电路调节与包括该频段切换电路的天线模块的工作频率时,可以通过控制单刀双掷开关或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切换至不同的支路上来实现,和/或,可以通过控制与单刀双掷开关或单刀多掷开关连接的支路上的电子元件的参数值来确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或MIMO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和/或,工作在相同频段的不同信道上。
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6,图3、图4和图6中的第一天线馈电结构1223对应的天线模块为低频(Lower Band,LB)+中高频(Middle High Band,MHB)主天线模块,又称为LB+MHB子天线模块,LB+MHB天线模块可以是上述的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结合参阅图3、图5、图7和图8,图3、图5、图7和图8中的第二天线馈电结构1233对应的天线模块为MIMO子天线模块。第二天线单元123与第一天线单元122之间,或者,第二天线单元123与第三天线单元124之间有缝隙,天线间通过容性耦合连接,这个缝隙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至图8中的T1、T2、T3或T4,可以是由一个或至少两个电子元件构成,电子元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开关、电容、电感、电阻。每一电容、每一电感或每一电阻可以是不可调节参数值的电子元件或者可以调节参数值的电子元件。例如,T1可以是由两个电容串联或并联组成,例如,一个电容是固定电容,另一个电容是可变电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开关可以是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或者单刀多掷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T1、T2、T3或T4的是实现方式可以为:T1、T2、T3或T4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或单刀多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或单刀多掷开关的一端连接天线辐射体(可以是上述的第一天线辐射体1221、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或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可以连接两个接地的支路的某一个支路,或者,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可以连接多个接地的支路的某一个支路,任一个支路可以包括开关、电容、电感、电阻中一者或者至少两者的组合。例如,一个支路可以为串联LC电路或并联LC电路,或者,一个支路可以为通过可变电容接地的支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单元122在第五位置上通过开关和/或可变电容下地,第二天线单元123在第六位置上通过开关和/或可变电容下地。T1为LB低频口径上的开关和/或可变电容,T2为MHB中高频回地上的开关和/或可变电容,都可以用来调谐。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3种状态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在图9中,横轴表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的频率f,单位为GHz,纵轴表示LB+MHB子天线模块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RL),单位为dB。
其中,曲线1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第一种状态,在0.718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曲线2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第二种状态,在0.825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曲线3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第三种状态,在0.87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
本申请实施例中LB+MHB的工作频率不限于此,根据T1的逻辑个数,可以覆盖所有的LB频段,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5/8/12/17/18/19/20/26/28频段,新空口(New Radio NR)的20/28频段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LB+MHB子天线模块可以是上述的低中高频天线子模块,和/或,MIMO子天线模块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Sub-6G MIMO子天线模块。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4种状态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在图10中,横轴表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的频率f,单位为GHz,纵轴表示LB+MHB子天线模块的回波损耗RL,单位为dB。
其中,曲线1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第一种状态,在2.08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曲线2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第二种状态,在2.4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曲线3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第三种状态,在2.54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曲线3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模式的第三种状态,在2.73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
本申请实施例中LB+MHB子天线模块的工作频率不限于此,根据T2的逻辑个数,可以覆盖所有的MHB频段,包括但不限于LTE的1/2/3/4/7/34/38/39/40/41频段或NR的1/3/7/40/41频段等。
图5、图7和图8中所示的天线为MIMO子天线模块,用到第三天线单元124与第二天线单元123的一部分,有2个模式,模式1为第三天线辐射体1241的接地端到第二天线单元123与第三天线单元124之间的缝隙的基模,模式2为第二天线辐射体1231的接地端到第二天线单元123与第三天线单元124之间的缝隙的基模。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IMO子天线模块同时工作在两种模式下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在图11中,横轴表示MIMO子天线模块工作的频率f,单位为GHz,纵轴表示MIMO子天线模块的回波损耗RL,单位为dB。
如图11所示,MIMO子天线模块可以同时在2.49GHz的频率附近(例如可以是LTE-41或NR-41频段)和3.0GHz的频率附近处产生谐振。
本申请实施例中MIMO子天线模块的工作频率不限于此,根据T3/T4的逻辑个数,可以覆盖到其它频段,例如,NR的1/3/7/40/41/77/78/79频段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调谐MIMO子天线模块的第二天线单元123的T3时,可以对第三天线单元124的工作产生影响,在调谐MIMO子天线模块第三天线单元124的T4时,可以对第二天线单元123的工作产生影响,影响例如是产生增辐作用,以增加辐射效率等。
LB+MHB子天线模块只能在一个频段下工作,而MIMO子天线模块可以同时在两个频段下工作。在其它实施例中,MIMO子天线模块可以同时在三个频段或者三个频段以上的频段下工作,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LB模式的低中高信道下的回波损耗和频率关系示意图,在图12中,横轴表示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的频率f,单位为GHz,纵轴表示MIMO子天线模块的回波损耗RL,单位为dB。
如图12所示,曲线1、曲线2以及曲线3的最低点分别对应不同的谐振频率,这些不同的谐振频率在同一个频段上,只不过分别对应相同频段的低速率信道、中速率信道以及高速率信道,从而通过调整T1的逻辑组合,实现不同状态的切换,满足频段带宽的要求。通过改变T1的组合逻辑,可以实现LTE中同频段低中高信道的切换。在其它实施例中,通过调整T1可以实现发射(Transmit,TX)信道和接收(Receive,RX)信道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T2、T3或T4的逻辑组合,从而实现LB+MHB子天线模块工作在MHB频段的低中高信道的切换,或者,TX信道和RX信道的切换,或者,实现MIMO子天线模块在工作时的低中高信道的切换,或者,TX信道和RX信道的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路板/主板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该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电路板/主板上可以设有或者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NetworkProcessing Unit,N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电路板/主板可以包括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者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本申请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种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本申请实施例”或“前述实施例”或“一种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整体的电路上,也可以分布到不同的电路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设备实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各个器件在电子设备上的示意位置,并不代表在电子设备中的真实位置,各器件或各个区域的真实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电子设备的结构)作出相应改变或偏移,并且,图中的电子设备中不同部分的比例并不代表真实的比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互不重叠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馈源,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路板的长边所在方向;
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与所述馈源一一对应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所述一个或多个馈电结构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一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至少部分区域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和多进多出MIMO子天线模块;
所述天线馈电结构包括:所述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中的第一天线馈电结构和所述MIMO子天线模块中的第二天线馈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以及第三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一阻抗匹配电路以及所述第一天线馈电结构,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的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馈电结构;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天线馈电结构,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之间存在第一缝隙;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上的第二位置接地,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上的第三位置通过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天线馈电结构;
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第三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存在第二缝隙;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上的第四位置接地;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中,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一端部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端部为靠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形成所述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
在所述第二天线单元中,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为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端部为靠近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形成所述MIMO子天线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的第五位置通过第一频段切换电路接地,和/或,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上的第六位置通过第二频段切换电路接地,所述第六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频段切换电路用于配置所述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低频的不同频段;所述第二频段切换电路用于配置所述低中高频子天线模块工作在中高频的不同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的形状为倒F型,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形状为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上的第七位置,或者,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三位置的一端,通过第三频段切换电路接地;所述第七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频段切换电路用于配置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和/或,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部分工作在不同的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上的第八位置,通过第四频段切换电路接地;所述第八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频段切换电路用于配置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和/或,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部分工作在不同的频段。
9.根据权利要求5、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频段切换电路、第二频段切换电路、第三频段切换电路以及第四频段切换电路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同频段的高速率信道、中速率信道以及低速率信道之间的切换,或者,同频段的接收信道和发送信道之间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呈L形,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相邻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
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呈L型,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相邻的所述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上;
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三侧边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还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音量的控制组件;所述第二侧边还设置通信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声孔以及扬声器声孔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相交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的相交位置相对应。
CN202011457998.X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531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7998.XA CN112531340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7998.XA CN112531340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340A true CN112531340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9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7998.XA Pending CN112531340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13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307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218124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6830A1 (en) * 2006-01-30 2007-08-02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Internal antenna for handheld mobile phones and wireless devices
JP2009182797A (ja) * 2008-01-31 2009-08-13 Nippon Antenna Co Ltd ヘリカルホイップアンテナ
US20130135154A1 (en) * 2010-08-09 2013-05-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US20140078008A1 (en) * 2012-09-19 2014-03-20 Yunmo Kang Mobile terminal
CN104704675A (zh) * 2012-08-10 2015-06-10 黑莓有限公司 具有合并的后壳和天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8489351U (zh) * 2018-06-02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053428U (zh) * 2018-07-26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20043936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Helvar Oy Ab Connector with antenna,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connector and an antenna
CN111183626A (zh) * 2017-09-29 2020-05-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1124461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76830A1 (en) * 2006-01-30 2007-08-02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Internal antenna for handheld mobile phones and wireless devices
JP2009182797A (ja) * 2008-01-31 2009-08-13 Nippon Antenna Co Ltd ヘリカルホイップアンテナ
US20130135154A1 (en) * 2010-08-09 2013-05-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CN104704675A (zh) * 2012-08-10 2015-06-10 黑莓有限公司 具有合并的后壳和天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US20140078008A1 (en) * 2012-09-19 2014-03-20 Yunmo Kang Mobile terminal
CN111183626A (zh) * 2017-09-29 2020-05-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208489351U (zh) * 2018-06-02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053428U (zh) * 2018-07-26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20043936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Helvar Oy Ab Connector with antenna,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 connector and an antenna
CN111244616A (zh) * 2020-03-27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307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218124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3398B2 (en)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CN111052498B (zh) 电子设备隙缝天线
CN109494453B (zh) 包括导电显示结构的电子设备天线
CN205159492U (zh) 天线以及电子设备
US92938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late antenna
US7688267B2 (en) Broadband antenna with coupled feed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EP2885839B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963794B2 (en) Distributed loop antennas
BR102012008299B1 (pt) antenas sintonizáveis em loop
EP2763240A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4447583B (zh) 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0048230B (zh) 紧凑型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1253134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0930999B2 (en) 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2121453A1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220856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948863A (zh) 信号馈入组件,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8365866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952344B (zh) 电子设备
US2024005576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59860B (zh) 后壳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090052360A1 (en)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CN112928470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1731037B1 (ko) 안테나 구조체
CN108768433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