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9670B -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9670B
CN112529670B CN202110174440.9A CN202110174440A CN112529670B CN 112529670 B CN112529670 B CN 112529670B CN 202110174440 A CN202110174440 A CN 202110174440A CN 112529670 B CN112529670 B CN 112529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body
turning
point
parameter
poi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44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9670A (zh
Inventor
王志强
袁浩宸
孙宏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telligence Visu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telligence Visu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telligence Visu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telligence Visu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44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9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6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4556 priority patent/WO202216680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41Shopping interfaces
    • G06Q30/0643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items or shopp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试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人体图像;以人体中线为界将所述人体图像分为第一侧人体图像和第二侧人体图像,所述人体中线指人体垂直中间线;获取衣服图像数据;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和人衣衔接实际点A;获取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点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B和人衣衔接实际点B;以人衣衔接实际点B、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将衣服图像变形,将变形后的衣服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上。本发明不需要顾客输入身体尺寸,真实感强,试衣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试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虚拟试衣系统普遍采用让使用者输入人体尺寸参数后用对应体型的模特替代真实人体来实现虚拟试衣的效果。这种方式第一很不方便,第二没有真实感,第三使用者输入的身体尺寸参数也不一定准确。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试衣方法,其不需要顾客输入身体尺寸,真实感强,试衣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虚拟试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人体图像;
步骤S2:以人体中线为界将所述人体图像分为第一侧人体图像和第二侧人体图像,所述人体中线指人体垂直中间线;
步骤S3:获取衣服图像数据,所述衣服图像数据包括衣服图像、以及标记在衣服图像上的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指衣服穿于样板人体上时,衣服轮廓线与样板人体轮廓线相交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指所述样板人体轮廓线上人体关节附近的转折点;
步骤S4: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
步骤S5:获取人衣衔接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
获取人体转折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
步骤S6: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B,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B;
步骤S7:以人衣衔接实际点B、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
步骤S8:以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衣服图像变形并叠加到人体图像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取得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人体并不完全对称,人体站立的不同姿势习惯更会加剧此种不对称,同时,虚拟试衣时人身上本来就有衣服,需要把所试衣服套到人体原有衣服上,而原有衣服边缘会有各种不对称的皱褶、突出等,这会导致人体中线两侧人体轮廓严重不对称,但是现有虚拟试衣系统只能通过几何算法、根据人体轮廓线贴合衣服,而无法象人正常试衣时通过衣服材质的弹性及对衣服的拉伸把衣服调整到位,因而会导致虚拟试衣贴合到人体后出现衣衫不整的结果,让人没有试衣的兴趣,所以另外一些现有虚拟试衣系统采取让人输入自身形体尺寸后选择相近体型的模特来替代人体,代价巨大且没有真实感,个别虚拟试衣系统虽然能贴合到真实人体上但是要求人一定要穿紧身衣,可操作性较差。本发明通过和衣服相关的人体转折点、人衣衔接点及其相对位置作为衣服参数,此种参数每类衣服都是确定的且不难取得,再基于人体转折参数点获得人体身上显然存在的人体转折实际点并进而获取人衣衔接实际点,并基于人体中线对两侧人体和衣服进行对称,这样在试衣时既能看到衣服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效果又不会出现衣衫不整的视觉效果,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5中除了根据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获取其基于人体中线的对称点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外;也可以仅根据人体转折实际点A获取其基于人体中线的对称点人体转折实际点A',再基于衣服图像数据中人体转折参数点和人衣衔接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人衣衔接参数点A',由于样板衣服是对称的,同样可以达到基于人体中线获取人衣衔接参数点A的对称点A'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7和步骤S8中的基于源点和目标点的图像变形为本领域常用技术如透视变换、仿射变换、局部图像拉伸放缩旋转以及其它基于源点和目标点的轮廓线再造方案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7中的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可以以所有人衣衔接实际点B和所有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整体变形;也可以以部分人衣衔接实际点B和/或部分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局部变形,如以全部人衣衔接实际点B加上衣服图像数据中和衣服轮廓线不重叠的人体转折参数点对应的人体转折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仅对第二侧人体图像局部变形,此时局部变形区域实际上是穿衣时会露在衣服外面的人体区域,因为在步骤S8衣服图像变形叠加到人体图像以后,会对衣服轮廓线节段以外的对应人体图像进行清除,所以此种局部变形的最终效果和整体变形是一样的,又如仅对双侧人体图像严重不对称的人体轮廓线节段区域的对应人体图像进行局部变形,这样可以实现对称以在真实感和整齐感之间达到更好的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8中的衣服图像变形,可以以所有人衣衔接参数点、人体转折参数点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和人体转折实际点为目标点,将衣服图像完整精确变形;也可以以部分人衣衔接参数点和/或部分人体转折参数点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和人体转折实际点为目标点,将衣服图像局部变形,如衣服图像数据中和衣服轮廓线重叠的人体转折参数点,可以不作为衣服图像变形的源点,以长袖上衣为例,其中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属于和衣服轮廓线不重叠的人体转折参数点,由于衣服轮廓线是不规则曲线,当领口轮廓线高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时,如果把高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作为源点的一部分,可以保证领口轮廓线高出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的部分能够精确变形,但是即使不选取头颈角转折参数点作为源点,也可以实现领口轮廓线的变形,特别是当领口轮廓线不高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时,还可以实现精确变形,又如仅对双侧人体图像严重不对称的人体轮廓线节段区域所对应的衣服轮廓线节段区域采取此种方法进行衣服图像变形叠加,以在真实感和整齐感之间达到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S8中的衣服图像变形可以基于源点和目标点整体变形,也可以基于源点和目标点分区域先后进行变形如基于人体中线先第一侧再第二侧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穿衣效果更美观,可以对目标点的位置根据经验值进行修正后再对衣服图像变形。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所述步骤S7还包括在所述人体图像变形后,对人体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7-1:将所述步骤S7中的源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前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1;
步骤7-2:将所述步骤S7中的目标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后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2;
步骤7-3:将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1内侧且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2外侧的人体图像进行清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变形后所得人体轮廓线以外的残留人体图像去除,确保好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还包括步骤S9,步骤S9、对衣服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上后得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9-1:沿衣服轮廓线的方向将所述步骤S8目标点中的人衣衔接实际点、和衣服轮廓线重叠的人体转折实际点依次连接,连接时,依次相邻的两点若均为人衣衔接实际点,则将该两点沿衣服轮廓线连接,否则,将该两点沿人体轮廓线连接;获得人体区域Y1;
步骤9-2:将人体区域Y1中超出变形并叠加到人体图像后的衣服图像覆盖区域的部分进行清除。
由于衣服轮廓线和人体对应轮廓线并不完全吻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出现衣服穿在人体内的现象。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的相对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马甲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2个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峰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峰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峰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肩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峰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上摆腋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优选的是,上述虚拟试衣方法,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裙子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裙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裙摆腿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人衣衔接点参数和人体转折点参数,可以根据衣服的形状特点如宽松程度、领子高低、袖子长短等进行增加或减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采用本发明所述虚拟试衣方法,使用人体图像代替了虚拟模特图像,真实感更强,也不需要顾客输入个人身体尺寸,试衣效果更好,更方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体图像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衣服图像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侧人体图像标注人体转折实际点和人体衔接实际点后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人体图像标注人体转折实际点和人体衔接实际点后的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 101—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02—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03—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 104—头颈角转折参数点; 105—肩颈角转折参数点;
106—肩峰转折参数点; 107—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 108—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
109—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 110—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 111—腋窝转折参数点;
112—髋部转折参数点; 113—头颈角转折实际点; 114—肩颈角转折实际点;
115—肩峰转折实际点; 116—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 117—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
118—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 119—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 120—腋窝转折实际点;
121—髋部转折实际点; 122—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 123—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24—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25—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 126—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27—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28—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29—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
130—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 131—领口肩部衔接实际点; 132—上摆腋部衔接实际点;
133—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 134—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35—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36—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 137—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 138—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139—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140—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 141—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
142—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43—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 144—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45—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 146—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 147—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48—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 149—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50—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151—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 152—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 153—裙腰腰部衔接实际点;
154—裙摆腿部衔接实际点; 155—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基于长袖上衣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虚拟试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人体图像;
人体图像例如图2所示,实际中所述人体图像为摄像设备对试衣人员直接进行拍摄获得的人体图像。具体地,通过摄像设备获取对试衣人员的拍摄图像或拍摄视频,如果是拍摄视频,则对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执行步骤 S1-S9,另外,拍摄图像或拍摄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在进行步骤 S1-S9之前,首先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人体部分的图像抠出,单独作为人体图像,剩余部分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在步骤S1-S9执行之后,将合成的图像嵌入到背景图像上,从而实现真实照镜试衣的效果。
步骤S2:以人体中线为界将所述人体图像分为第一侧人体图像和第二侧人体图像,所述人体中线指人体垂直中间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人体中线仅为虚拟的分割线,并不需要实际的将所述人体图像分割成两个图像。
步骤S3:获取衣服图像数据,所述衣服图像数据包括衣服图像、以及标记在衣服图像上的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指衣服穿于样板人体上时,衣服轮廓线与样板人体轮廓线相交点,如图3所示的长袖上衣的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指所述样板人体轮廓线上人体关节附近的转折点;
如图3所示,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2个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01、2个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02、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104、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106、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7、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8、2个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109、2个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110、2个腋窝转折参数点111、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为预先将衣服穿设在样板人体上进行拍摄,然后再在拍摄得到的图像上添加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最后将图像中的样板人体抹除,得到所需的衣服图像数据;也可以根据经验值直接对衣服图像进行标注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得到所需的衣服图像数据。
步骤S4: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
如图4所示,假设第一侧人体图像为左侧人体图像,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袖上衣时,在左侧人体图像上标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包括头颈角转折实际点113、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6、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7、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8、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9、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再基于这些人体转折实际点A在左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衣衔接实际点A包括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122、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3、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4和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
步骤S5:获取人衣衔接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点人衣衔接实际点A';获取人体转折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点人体转折实际点A';
如图5所示,通过人体中线进行对称操作,对右侧人体图像上标记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袖上衣时,在右侧人体图像上标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包括头颈角转折实际点113、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6、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7、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8、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9、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在右侧人体图像上标记的人体衔接实际点A'包括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122、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3、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4和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
步骤S6: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B,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B;
如图5所示,第二侧人体图像为右侧人体图像,标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B与镜像对称得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有些会重叠,有些会不重叠。
步骤S7:以人衣衔接实际点B、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
在所述人体图像变形后,对人体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7-1:将所述步骤S7中的源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前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1;
步骤7-2:将所述步骤S7中的目标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后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2;
步骤7-3:将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1内侧且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2外侧的人体图像进行清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变形后所得人体轮廓线以外的残留人体图像去除,确保好的视觉效果。
步骤S8:以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衣服图像变形,将变形后的衣服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上。
步骤S9、对衣服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上后得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9-1:沿衣服轮廓线的方向将所述步骤S8目标点中的人衣衔接实际点、和衣服轮廓线重叠的人体转折实际点依次连接,连接时,依次相邻的两点若均为人衣衔接实际点,则将该两点沿衣服轮廓线连接,否则,将该两点沿人体轮廓线连接;获得人体区域Y1(本应被衣服所覆盖的区域);
步骤9-2:将人体区域Y1中超出变形并叠加到人体图像后的衣服图像覆盖区域的部分进行清除。
由于衣服轮廓线和人体对应轮廓线并不完全吻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出现衣服穿在人体内的现象。最终合成后的图像如图 6 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与人体转折参数点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多种常用位置算法获取,如可以通过人衣衔接参数点在两个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之间人体轮廓线的相对位置获取,例如图3所示长袖上衣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点可以通过其在外轮廓肘部点和外轮廓腕部点之间人体轮廓线的相对位置获取;也可以通过人衣衔接参数点纵坐标在两个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之间纵坐标的相对位置获取其纵坐标、然后基于其纵坐标和相邻人体轮廓线水平相交获取其横坐标或者通过人衣衔接参数点在2个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之间横坐标的相对位置获取其横坐标、然后基于该横坐标和相邻人体轮廓线垂直相交获取其纵坐标;也可以通过人衣衔接参数点和2个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之间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相对位置来分别获取其纵坐标和横坐标;还可以将人衣衔接参数点和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重叠,如图3所示长袖上衣的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点可以和外轮廓腕部点重叠,此时人衣衔接参数点的位置就是对应的相邻人体转折参数点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此处还可以使用其它基于点和点或者点和轮廓线之间的位置算法。
具体地,对于长袖上衣,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104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12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113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01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7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109的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6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8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0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8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110的相对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4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7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119的相对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参数点111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或者,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体是一个整体,所以除了和衣服图像数据有关的人体部分外,对人体的其余部分也需要基于人体中线进行对称调整为佳,以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如在试衣开始前先基于人体中线和人体转折点对整个人体进行对称调整,或者在衣服贴合完后、基于人体中线和人体其余部分的人体转折点,对人体其余部分进行对称调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短袖上衣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2个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26、2个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27、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104、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106、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7、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8、2个腋窝转折参数点111、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104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12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113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26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7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28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6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27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参数点111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8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5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7的位置;或者,基于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27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108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5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117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腋窝转折参数点111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或者,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
其他部分的过程方法,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过程方法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马甲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马甲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2个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129、2个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130、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106、2个腋窝转折参数点111、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10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和肩峰转折参数点106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12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和肩峰转折实际点115的位置;
基于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129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105和肩峰转折参数点106的位置,获取领口肩部衔接实际点131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114和肩峰转折实际点115的位置;
基于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13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参数点111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上摆腋部衔接实际点13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或者,基于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13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上摆腋部衔接实际点13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腋窝转折参数点111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腋窝转折实际点120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或者,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10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参数点106和髋部转折参数点112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12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实际点115和髋部转折实际点121的位置。
其他部分的过程方法,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过程方法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长裤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33、2个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34、2个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35,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7、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8、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9;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3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112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14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34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8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4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143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35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7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9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44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5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146的位置。
其他部分的过程方法,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过程方法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短裤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33、2个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47、2个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48,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7、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8、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9;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3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112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14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47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8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49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143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148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7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139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150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5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146的位置。
其他部分的过程方法,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过程方法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基于裙子的虚拟试衣过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裙子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51、2个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152,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112、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151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112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的位置,获取裙腰腰部衔接实际点153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的位置;
基于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152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112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136的位置,获取裙摆腿部衔接实际点154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121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141的位置。
其他部分的过程方法,与实施例1中采用的过程方法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人体图像;
步骤S2:以人体中线为界将所述人体图像分为第一侧人体图像和第二侧人体图像,所述人体中线指人体垂直中间线;
步骤S3:获取衣服图像数据,所述衣服图像数据包括衣服图像、以及标记在衣服图像上的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指衣服穿于样板人体上时,衣服轮廓线与样板人体轮廓线相交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指所述样板人体轮廓线上人体关节附近的转折点;
步骤S4: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一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
步骤S5:获取人衣衔接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
获取人体转折实际点A基于人体中线的相应对称的人体转折实际点A';
步骤S6:基于步骤S3所得人体转折参数点,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体转折实际点B,并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在第二侧人体图像上标记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B;
步骤S7:以人衣衔接实际点B、人体转折实际点B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和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
步骤S8:以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为源点,以对应的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人衣衔接实际点A'、人体转折实际点A'为目标点,将衣服图像变形并叠加到人体图像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还包括在所述人体图像变形后,对人体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7-1:将所述步骤S7中的源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前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1;
步骤7-2:将所述步骤S7中的目标点沿所述第二侧人体图像变形后的人体轮廓线依次连接,获得人体轮廓线节段X2;
步骤7-3:将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1内侧且位于人体轮廓线节段X2外侧的人体图像进行清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9,步骤S9、对衣服图像叠加到人体图像上后得到合成图像进行修正:
步骤9-1:沿衣服轮廓线的方向将所述步骤S8目标点中的人衣衔接实际点、和衣服轮廓线重叠的人体转折实际点依次连接,连接时,依次相邻的两点若均为人衣衔接实际点,则将该两点沿衣服轮廓线连接,否则,将该两点沿人体轮廓线连接;获得人体区域Y1;
步骤9-2:将人体区域Y1中超出变形并叠加到人体图像后的衣服图像覆盖区域的部分进行清除。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袖口手腕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腕部转折实际点的相对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袖上衣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头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颈角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头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颈角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袖口上臂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肘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马甲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2个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2个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2个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肩颈角转折参数点、2个肩峰转折参数点、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领口颈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峰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颈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峰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领口肩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参数点和肩峰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领口肩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颈角转折实际点和肩峰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上摆腋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上摆腋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的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下摆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参数点和髋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下摆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肩峰转折实际点和髋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长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小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短裤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2个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2个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裤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外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裤脚大腿内轮廓线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内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和内轮廓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衣服图像中的衣服为裙子时,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包括2个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2个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所述人体转折参数点包括2个髋部转折参数点、2个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
所述步骤S4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一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A,或所述步骤S6中基于所述人衣衔接参数点和人体转折参数点的相对位置获取第二侧人体图像的对应人衣衔接实际点B,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裙腰腰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裙腰腰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基于裙摆腿部衔接参数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参数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参数点的位置,获取裙摆腿部衔接实际点相对人体中线同侧髋部转折实际点和外轮廓膝部转折实际点的位置。
CN202110174440.9A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Active CN112529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4440.9A CN11252967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PCT/CN2022/074556 WO2022166805A1 (zh) 2021-02-07 2022-01-28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4440.9A CN11252967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9670A CN112529670A (zh) 2021-03-19
CN112529670B true CN112529670B (zh) 2021-04-30

Family

ID=7497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4440.9A Active CN112529670B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9670B (zh)
WO (1) WO2022166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9670B (zh) * 2021-02-07 2021-04-30 上海英立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CN114549694B (zh) * 2021-12-29 2024-03-01 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证件照换装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2238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Clo Virtual Fashion Inc. System for simulating user clothing on an avatar
CN109934935A (zh) * 2018-01-15 2019-06-25 深圳市云之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与人体图像穿帮、匹配迁移的方法与系统
CN110264310A (zh) * 2019-05-30 2019-09-20 肖伯祥 一种基于人体大数据的服装制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349B (zh) * 2011-09-27 2015-07-15 深圳市朵唯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试衣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TWI488071B (zh) * 2013-08-30 2015-06-11 Nat Univ Tsing Hua 非接觸式三度空間人體資料擷取系統及方法
GB201406539D0 (en) * 2014-04-11 2014-05-28 Metail Ltd Garment size recommendation
CN104008501B (zh) * 2014-06-13 2017-11-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衣服图像属性点的方法和装置
CN205507877U (zh) * 2015-11-16 2016-08-24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可用于网购的三维实时动态的虚拟试衣装置
CN105825414A (zh) * 2016-03-15 2016-08-03 成都爆米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试衣系统
CN108648053A (zh) * 2018-05-10 2018-10-12 南京衣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虚拟试衣的成像方法
CN109615690A (zh) * 2018-10-29 2019-04-12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试衣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163728B (zh) * 2019-05-30 2021-04-13 肖伯祥 一种个性化服装定制制版方法
CN112529670B (zh) * 2021-02-07 2021-04-30 上海英立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2238A1 (en) * 2012-07-20 2014-01-23 Clo Virtual Fashion Inc. System for simulating user clothing on an avatar
CN109934935A (zh) * 2018-01-15 2019-06-25 深圳市云之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与人体图像穿帮、匹配迁移的方法与系统
CN110264310A (zh) * 2019-05-30 2019-09-20 肖伯祥 一种基于人体大数据的服装制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2D图像变换的虚拟试衣算法;苏卓 等;《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011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6805A1 (zh) 2022-08-11
CN112529670A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9670B (zh) 一种虚拟试衣方法
Viswakumar et al. Human gait analysis using OpenPose
US7079134B2 (en)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ethod of designing clothes
KR101775327B1 (ko) 가상현실에서의 의류 피팅방법 및 피팅프로그램
AU20132631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afting garment patterns from photographs and style drawings
CN111291431B (zh) 一种产生三维全成型针织纸样的方法
US20040049309A1 (en) Production and visualisation of garments
CN105869217B (zh) 一种虚拟真人试衣方法
GR20150100415A (el) Συστημα παραγωγης, μετρησης, συνδυασμων και μεγεθων υφασματων, ενδυματων και τσαντων με σκοπο τη δημιουργια, αναπροσαρμογη και ολοκληρωση τους απο τον καθε ανθρωπο
US20100218298A1 (en) Apparel
CN113012303B (zh) 一种可保持服装纹理特征的多种类变尺度虚拟试衣方法
JP2004501432A (ja) 3次元デジタルによる衣服設計方法
WO2020049358A2 (en) Clothing having one or more printed areas disguising a shape or a size of a biological feature
WO20160329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afting garment patterns
JP2024016038A (ja) サイズ測定システム
CN114972622A (zh) 一种针对民族服装图像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
WO2013190686A1 (ja) 背広原型
KR20190114675A (ko) 아바타간 의상 전이 착장 방법
JP2000003383A (ja) 組立構造体の着装状態解析方法ならびに衣料服飾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支援装置
Uh et al. Apparel making in fashion design
CN107802048A (zh) 一种用结构力学使女装胸部成型法
JP2015120985A (ja) 背広原型及び背広原型用測定器
CN111476912B (zh) 一种图像匹配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6246041A (zh) 一种基于ar的手机虚拟试衣系统和方法
KR100727630B1 (ko) 3차원 스캔 인체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잠수복 제조 방법 및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잠수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