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213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2130A
CN112512130A CN202010032746.6A CN202010032746A CN112512130A CN 112512130 A CN112512130 A CN 112512130A CN 202010032746 A CN202010032746 A CN 202010032746A CN 112512130 A CN112512130 A CN 112512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od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joint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27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强
李楠
杨丹
孙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327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21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0324 priority patent/WO2021143581A1/zh
Priority to EP21740807.9A priority patent/EP4093142A4/en
Priority to US17/778,131 priority patent/US2022035379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512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2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通过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中,使得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以实现节省第四通信节点的能量,又避免干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提高第二通信节点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线网络领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快速发展。同时,用户对覆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吞吐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一个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以及与该AP相关联的多个站点(Station,简称STA),组成一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简称BSS)。为了向处于覆盖边缘的用户提供更可靠、更高速的服务,多个接入点可以同时向同一个站点进行联合传输。
假设AP1与STA1组成一个BSS,AP2与STA2组成一个BSS。为了让处于覆盖边缘的站点STA1能够更好地接收信号,AP1和AP2向STA1同时传输相同的无线帧。这个时候,和AP2关联的STA2在收到AP1和AP2发送给STA1的无线帧后,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其他BSS的无线帧,会竞争信道,向AP2发送另一个无线帧。
但是,在上述过程中,由于AP2正在辅助AP1进行联合传输,AP2无法接收STA2传输的无线帧,而且STA2传输的无线帧还可能对STA1接收AP1和AP2的传输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联合传输场景中,除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之外的其他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竞争信道引起的能量浪费及通信干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所述第三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无线帧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四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
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非预留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基本服务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目前联合传输应用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架构图;
图2B为目前联合传输的帧交互序列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5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C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D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帧交互序列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基本服务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AP以及与该AP相关联的多个STA,组成一个BSS。在图1中,与该AP相关联的STA有3个:STA1、STA2以及STA3。
图2A为目前联合传输应用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架构图。如图2A所示,假设AP1与STA1组成一个BSS,AP2与STA2组成一个BSS。AP1和AP2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STA1处于AP1与AP2的重叠覆盖范围内。由于信号质量、网络负载等原因,STA1的接收质量堪忧。为了向STA1提供更好的服务,AP1和AP2可以联合在同一频段上向STA1传输相同的无线帧,以增大STA1接收到的信号的增益,从而,提高STA1的接收质量。但是,在上述过程中,与AP2关联的STA2也可以收到该无线帧,在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其他BSS的无线帧,会竞争信道,向AP2发送另一个无线帧。图2B为目前联合传输的帧交互序列示意图。如图2B所示,AP1和AP2同时向STA1发送无线帧。STA1接收到该无线帧后,发送确认(Acknowledge,ACK)信息或者块确认(Block Acknowledge,BA)信息。STA2接收到该无线帧后,可能会忽略掉该无线帧,竞争信道,向AP2发送另一个无线帧。STA2发送给AP2的无线帧会与AP2发送给STA1的无线帧发生碰撞。一方面,由于AP2正在辅助AP1进行联合传输,AP2无法接收STA2传输的无线帧;另一方面,STA2传输的无线帧还可能对STA1接收AP1和AP2的传输造成干扰。这导致既浪费了STA2的能量,又干扰STA1接收信号。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中,使得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以实现节省第四通信节点的能量,又避免干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提高第二通信节点通信的可靠性。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其中,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一实施例中,联合传输指的是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同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无线帧。
另一实施例中,联合传输指的是第一通信节点单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无线帧。
又一实施例中,联合传输指的是第三通信节点单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无线帧。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a: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步骤402:第四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步骤403: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步骤404: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401b:第三通信节点在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的同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相同的无线帧。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节点均为工作在免授权频段的设备,这些设备基本都是采用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机制。设备为了能在免授权频段发送就会先监听一段时间的无线媒介。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三通信节点可以为AP,第二通信节点及第四通信节点可以为STA。第二通信节点为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关联,即,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组成一个BSS。第四通信节点位于第一通信节点的覆盖区域。由于第四通信节点位于第一通信节点覆盖区域,因此,第四通信节点可以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给第二通信节点的无线帧。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第三通信节点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可能: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关联;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但并不是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三通信节点均不关联。本实施例中,指示信息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基于指示信息的不同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第三通信节点的不同的关系,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后,可以基于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以下对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以及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可选地,该第一标识信息位于该无线帧的物理帧头。具体可以是位于该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的情况中,当第一标识信息为第一预设值时,表示该无线帧为联合传输无线帧;当第一标识信息为第二预设值时,表示该无线帧不是联合传输无线帧。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指示所述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则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在这种情况中,不论第四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第三通信节点是何种关系,只要第四通信节点能接收到该无线帧但并非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在接收到该无线帧后,从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当确定第一标识信息为第一预设值时,确定该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BSS Color),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该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相当于指示协作联合传输的通信节点的标识。
其中,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可以是第一通信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者,根据第一通信节点的MAC地址生成的值。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有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A: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在该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从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若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即,第一通信节点参与了联合传输,则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
情况B: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并且,第四通信节点不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在该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从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若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即,第三通信节点参与了联合传输,进一步地,第四通信节点可以结合指示信息中的其他标识信息,例如,指示目标接收方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并不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则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
情况C: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三通信节点均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在该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从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若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并没有参与联合传输,则第四通信节点可以丢弃该无线帧,采用空间复用等技术竞争信道进行数据发送。在该情况中,一方面,由于第四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并没有参与联合传输,第四通信节点竞争信道后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其关联的通信节点接收到;另一方面,第四通信节点竞争信道后发送的数据并不会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影响。因而,在该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可以进行信道竞争。
可选地,若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并没有参与联合传输,并且,在满足其他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竞争信道。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组的标识。举例来说,AP1、AP2和AP3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该联合传输组存在一个标识,这个标识可以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联合传输组的标识。假设该标识为E,则在AP1和AP2进行联合传输时,在无线帧中携带标识E,或者根据标识E生成的值;在AP2和AP3进行联合传输时,在该无线帧中同样携带标识E(或者根据标识E生成的值);在AP1和AP3进行联合传输时,在该无线帧中同样携带标识E(或者根据标识E生成的值)。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在这种情况中,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从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一预设位置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第四通信节点在获取到第一标识信息之后,就可以得知联合传输的标识对应的通信节点,也可称之为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假设确定联合传输的标识为E,则可以确定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为AP1、AP2和AP3。如果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联合传输,则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如果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没有参与联合传输,第四通信节点可以竞争信道。可选地,若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没有参与联合传输,并且,在满足其他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竞争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第四通信节点为与AP3关联的通信节点,此时真正参与联合传输的通信节点为AP1和AP2,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为AP1、AP2和AP3。第四通信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联合传输,不竞争信道。
更具体地,第四通信节点在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组参与了联合传输后,更新本地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
更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节省电量,第四通信节点在不竞争信道之后,进入休眠模式。
可选地,第四通信节点休眠的持续时间为:该无线帧的持续时间或者该无线帧中指示的时间。
一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除了包括第一标识信息之外,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可选地,该第一标识信息位于该无线帧的物理帧头。具体可以是位于该无线帧的物理帧头的第二预设位置。
可选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其中,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三通信节点的MAC地址,根据第三通信节点的MAC地址生成的值。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二通信节点和第四通信节点可以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无线帧是否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若确定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则说明自己可能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若确定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则说明自己不会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目标接收方,或者,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二通信节点和第四通信节点可以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自己是否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二标识信息相当于指示该无线帧的归属。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从第一预设位置处获取第一标识信息,从第二预设位置处获取第二标识信息。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进一步,还可以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判断该无线帧为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目标接收方,或者,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二通信节点确定自己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从第一预设位置处获取第一标识信息,从第二预设位置处获取第二标识信息。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根据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说明自己不会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在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目标接收方,或者,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的情况中,确定自己不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再结合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的情况中,假设结合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该无线帧为联合传输无线帧,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即,第四通信节点可以确定目前正在进行联合传输,为了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无线帧造成干扰,不竞争信道。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假设结合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参与了联合传输,则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即,虽然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参与了联合传输,但该无线帧并不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自己并不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为了节省电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无线帧造成干扰,不竞争信道。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假设结合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联合传输,则为了节省能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造成干扰,第四通信节点不竞争信道。即,虽然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可能参与了联合传输,但该无线帧并不属于自己关联的通信节点,自己并不是该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为了节省电量以及避免对第二通信节点接收无线帧造成干扰,不竞争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包括上文描述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的一个标识信息,例如,可以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生成的值。相应地,第四通信节点在接收到该无线帧后,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反推出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以下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5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节点为AP2、第二通信节点为STA1、第三通信节点为AP1以及第四通信节点为STA2、STA4或者STA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A所示,STA1与AP1组成一个BSS,STA2、STA4与AP2组成一个BSS,STA3和AP3组成一个BSS。AP1和AP2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
为了向处于AP1覆盖边缘的STA1提供更好的服务。AP1联合AP2同时在同一频段上向STA1传输相同的无线帧。AP1和AP2在传输的无线帧的物理帧头需要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AP1所在的BSS的颜色,记为BSScolor1。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AP2所在的BSS的颜色,记为BSS color2。
STA1在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STA1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由于原本AP1单独发送的无线帧STA2及STA4是无法正确接收的,但是,由于AP1和AP2做了联合传输,即AP2也传输了相同的无线帧,因此,STA2及STA4是可以接收上述无线帧的。STA2及STA4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即BSS color2,判断自己关联的AP2参与了这个无线帧的联合传输。STA2及STA4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2及STA4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进一步的,即使AP2由于信道情况等原因,没有和AP1进行联合传输。AP2在AP1需要联合传输的这段时间内,不主动竞争信道。AP2可以通过AP1和AP2的信息交互或者一个中心控制单元的通知,获知该联合传输持续时间。因此,即使AP2在联合传输中没有传输,处于AP1和AP2覆盖重叠区域,和AP2关联的站点,如图5A所示,比如STA4,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自己关联的AP(即AP2)参与了联合传输。STA4不和关联的接入点(即AP2)协商,就进入休眠模式,休眠的持续时间为该无线帧指示的联合传输的持续时间。如果该无线帧没有明确支持联合传输的持续时间,则就是该无线帧的持续时间。
由于STA3处于AP1的覆盖范围内,因此,STA3也是可以接收到无线帧的。STA3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即BSS color2,判断自己关联的AP3没有参与这个无线帧的联合传输。STA3可以丢弃该无线帧,采用空间复用等技术竞争信道。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帧交互序列示意图。如图6所示,AP1和AP2同时向STA1发送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的无线帧。STA1接收到该无线帧后,回复ACK信息或者BA信息。STA2根据该无线帧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确定不进行信道竞争,更新NAV,之后,可以进入休眠模式。
图5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节点为AP2、第二通信节点为STA1、第三通信节点为AP1以及第四通信节点为STA2、STA4或者STA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B所示,STA1、STA4与AP1组成一个BSS,STA2与AP2组成一个BSS,STA3和AP3组成一个BSS。AP1和AP2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
为了向处于AP1覆盖边缘的STA1提供更好的服务。AP1联合AP2同时在同一频段上向STA1传输相同的无线帧。AP1和AP2在传输的无线帧的物理帧头需要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AP1所在的BSS的标识或者根据AP1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
STA1在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STA1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由于原本AP1单独发送的无线帧STA2是无法正确接收的,但是,由于AP1和AP2做了联合传输,即AP2也传输了相同的无线帧,因此,STA2是可以接收上述无线帧的。STA2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STA2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2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由于STA3处于AP2的覆盖范围内,因此,STA3也是可以接收到无线帧的。STA3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STA3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3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STA4也可以接收到该无线帧。STA4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不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STA4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4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图5C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节点为AP2或者AP3、第二通信节点为STA1、第三通信节点为AP1以及第四通信节点为STA2、STA4或者STA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C所示,STA1、STA4与AP1组成一个BSS,STA2与AP2组成一个BSS,STA3和AP3组成一个BSS。AP1、AP2及AP3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该联合传输组具有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联合传输组标识。
最初,STA1处于AP1和AP3的重叠覆盖范围内。由于信号质量、网络负载等原因,STA1的接收质量堪忧。为了向STA1提供更好的服务,AP1和AP3进行联合传输。AP1和AP3同时在同一频段上向STA1传输相同的无线帧。AP1和AP3在传输的无线帧的物理帧头需要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AP1的MAC地址或者根据AP1的MAC地址生成的值。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AP1、AP2及AP3形成的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STA1在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STA1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STA2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自己关联的接入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此次联合传输。STA2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
STA3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自己关联的接入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此次联合传输。STA3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
STA4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判断自己关联的接入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此次联合传输。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不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STA4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4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当STA1发生移动,从AP1和AP3重叠区域移动到AP1和AP2的重叠区域。在这个时候,AP1选择AP2做联合传输。AP1联合AP2同时在同一频段上向STA1传输相同的无线帧。AP1和AP2在传输的无线帧的物理帧头需要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AP1的MAC地址或者根据AP1的MAC地址生成的值。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AP1、AP2及AP3形成的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STA1在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即BSS color1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STA1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STA2及STA3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自己关联的接入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此次联合传输。STA2及STA3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
STA4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判断自己关联的接入点所在的联合传输组参与了此次联合传输。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不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STA4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4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图5D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以第一通信节点为AP2、第二通信节点为STA1、第三通信节点为AP1以及第四通信节点为STA2或者STA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D所示,STA1与AP1组成一个BSS,STA2与AP2组成一个BSS,STA3和AP3组成一个BSS。AP1及AP2通过协商或者配置的方式形成一个联合传输组。
在某些场景中,比如站点在移动中,STA1从靠近AP1的位置移动到靠近AP2的位置,为了向STA1提供更好的服务,AP1选择AP2向STA1传输数据。此时,AP1不向STA1传输数据。
AP2竞争信道向STA1传输无线帧,为了避免干扰,AP2在传输的无线帧的物理帧头需要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AP1所在的BSS的颜色。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AP2的标识。
STA1在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还可以进一步的结合其他指示信息,比如上下行指示,STA1的标识信息来判断该无线帧是属于自己的无线帧,进行后续的进一步的接收。
STA2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自己关联的AP2参与了这个无线帧的联合传输。STA2在该无线帧传输时间不使用空间复用等技术主动竞争信道。进一步地,STA2可以在该无线帧持续时间内进入休眠。
STA3在接收到上述无线帧后,通过第二标识信息判断该无线帧不属于自己关联的接入点;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判断自己关联的AP3没有参与这个无线帧的联合传输。STA3可以丢弃该无线帧,采用空间复用等技术竞争信道。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通过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中,使得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以实现节省第四通信节点的能量,又避免干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提高第二通信节点通信的可靠性。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第四通信节点为执行主体,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第四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其中,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
步骤702: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一实施例中,联合传输为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同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无线帧。
另一实施例中,联合传输为第一通信节点单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无线帧。
一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的情况中,步骤702具体为:若第四通信节点确定第一标识信息为指示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则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步骤702具体为: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并且,第四通信节点不是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三通信节点均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步骤702具体为: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进一步地,在步骤702之后,第四通信节点进入休眠模式。
可选地,第四通信节点休眠的持续时间为:该无线帧的持续时间或者该无线帧中指示的时间。
可选地,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可选地,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另一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
可选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四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的场景中,使得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以实现节省第四通信节点的能量,又避免干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该无线帧,提高第二通信节点通信的可靠性。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81。
发送模块81,被配置为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其中,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第三通信节点与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无线帧后,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图9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于第四通信节点中。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91以及确定模块92。
接收模块9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
其中,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
确定模块92,被配置为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一实施例中,在图8及图9所示的装置中,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的情况中,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若第四通信节点确定第一标识信息为指示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则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在该情况中,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并且,第四通信节点不是无线帧的接收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三通信节点均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在该情况中,确定模块92具体用于: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若第四通信节点为与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一实施例中,在图8及图9所示的装置中,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其中,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MAC地址生成的值。
进一步地,图9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休眠模块,用于进入休眠模式。
可选地,休眠的持续时间为:该无线帧的持续时间或者该无线帧中指示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的联合传输为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同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无线帧。或者,联合传输为第一通信节点单独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无线帧。
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图3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93。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94。该数据传输装置中处理器9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93为例;该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器93与存储器9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94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图3及图7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发送模块81,或者,数据传输装置中的接收模块91和确定模块92)。处理器9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4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数据传输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图3及各可选实现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图7及各可选实现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94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数据传输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4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更具体地,图10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为WLAN中的接入点或者站点。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为接入点时,实现图3及各可选实现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当该数据传输装置为站点时,实现图7及各可选实现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VD或CD光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关联,所述第三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除第二通信节点之外的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无线帧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基本服务集BSS的颜色;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MAC地址生成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传输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同时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帧;或者,
所述联合传输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单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帧。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包括指示信息的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三通信节点进行联合传输;
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帧是否是联合传输无线帧的情况中,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包括: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指示所述无线帧是联合传输无线帧,则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包括: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为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为与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并且,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不是所述无线帧的目标接收方,则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为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及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均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是否进行信道竞争,包括: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为与所述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关联的通信节点,则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不竞争信道;
若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为与所述联合传输的标识包括的通信节点不关联的通信节点,则所述第四通信节点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进行信道竞争。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竞争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四通信节点进入休眠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信节点休眠的持续时间为:所述无线帧的持续时间或者所述无线帧中指示的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标识和/或目标接收方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基本服务集BSS的颜色;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
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三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颜色;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的BSS的标识生成的值;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自身的标识生成的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指示联合传输的标识的情况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的专有标识;或者,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为联合传输组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传输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同时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帧;或者,
所述联合传输为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单独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帧。
2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20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9-20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0032746.6A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12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746.6A CN112512130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070324 WO2021143581A1 (zh) 2020-01-13 2021-01-0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EP21740807.9A EP4093142A4 (en) 2020-01-13 2021-01-0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7/778,131 US20220353790A1 (en) 2020-01-13 2021-01-0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746.6A CN112512130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2130A true CN11251213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2746.6A Pending CN112512130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53790A1 (zh)
EP (1) EP4093142A4 (zh)
CN (1) CN112512130A (zh)
WO (1) WO20211435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581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竞争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40B (zh) * 2011-11-07 2019-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接入方法及系统
KR101686373B1 (ko) * 2013-02-07 2016-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bss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68662B (zh) * 2013-05-16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接入方法和接入设备
US10206218B2 (en) * 2013-06-06 2019-02-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WiFi channel selection and subchannel selective transmissions
US10349293B2 (en) * 2015-04-17 201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U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by an eNB
CN110139353A (zh) * 2018-02-08 2019-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接入点ap协调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581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竞争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3142A1 (en) 2022-11-23
EP4093142A4 (en) 2024-01-17
WO2021143581A1 (zh) 2021-07-22
US20220353790A1 (en)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247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站点
CN102067651B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多播传送的装置
EP29195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ordinat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in overlapping wireless networks
CA3012061C (en) Channel conten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14472A (zh) 参数反馈、更新、关联方法、通信节点、通信系统及介质
CN110115095B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193473B1 (en) Parallel multiuser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imary node
CN108012278B9 (zh) 管理基本服务集颜色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US1030660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66309B2 (en)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operation in WLANs
EP3226643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tation
KR20160089494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스테이션
WO202114358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EP3886496B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715272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106417A1 (zh) 预留信道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512082A (zh) 无线网络的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0455559B2 (en) License assisted listen-before-talk
CN111556583B (zh) 无线接入点同步协作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319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379719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23525199A (ja) 第1端末、第2端末、及び方法
WO2016049886A1 (zh) 一种信道共享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