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4323A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4323A
CN112504323A CN202011494865.XA CN202011494865A CN112504323A CN 112504323 A CN112504323 A CN 112504323A CN 202011494865 A CN202011494865 A CN 202011494865A CN 112504323 A CN112504323 A CN 112504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ing sensor
attribut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fiber
fiber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48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4323B (zh
Inventor
朱萍玉
林哲聪
刘烁超
鲁猛
刘外喜
蓝智绅
胡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4948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43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4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8/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D1/00 - G01D15/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根据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第二属性信息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安装位置正确;方法通过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相互关联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后续的检测、维修,更便于实现数字化管理,更便于运维过程中对记录数据的统筹、分析以及追溯等操作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与方便管理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清洁能源倍受重视,风能作为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因其具有环保、可再生、基建周期短的特点,在我国发展迅速。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使用安全、体积小等优点,其中典型代表之一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常安装在风电叶片上被用于监测风电叶片运行过程中的载荷与温度变化。但光纤光栅传感器结构纤细脆弱,自身性能参数无法通过外观直接分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辨别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同型号与参数,往往先通过解调仪测定光纤传感器具体参数后,通过纸质标签粘贴在光纤传感器上,且纸质标签容易损坏或丢失,使用体验不佳。同时光纤光栅传感器自身具有多项参数,当进行数字化管理时,难以给每一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选取其中某一参数作为的辨识信息,这给数字化管理带来很大不便。此外传统的管理方法数据共享能力差,风力发电常应用于空旷的区域,现场安装或维护人员与数据管理中心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数字化管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能够对应实现该方法的系统、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
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所述安装位置正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维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安装位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故障;
获取所述传感器的第三属性信息,所述第三属性信息为维修或更换后更新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属性信息覆盖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加密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这一步骤,其包括:
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中的中心波长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划分得到若干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包括唯一序号,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读取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射频识别标签的所述唯一序号;
根据所述唯一序号,映射得到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坐标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生成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操作日期、更换次数以及操作人员信息;将所述操作信息存储或更新至数据库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纤的绝对光功率;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功率相对损耗;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确定光纤断点,进行故障排查。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包括:
标签信息写入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并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所述安装位置正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以及数据共享模块;
所述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预警单元以及信号采集转换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图像或视频信息;
所述预警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异常信息生成告警信息;
所述信号采集转换单元,用于获取并转化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所采集得到的信息;
所述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存储存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并进行权限验证。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装置,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其他部分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了解得到:
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将射频识别标签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在一起,使得光纤光栅传感器也拥有了唯一的属性信息与之对应,并根据该属性信息进行区域划分,进而确定了传感器的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相互关联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后续的检测、维修,更便于实现数字化管理,且标签以及其所携带的属性信息可实行长期的存储,更便于运维过程中对记录数据的统筹、分析以及追溯等操作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与方便管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标签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纤光栅传感器运维的用户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词汇进行解释说明:
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无线通信技术。且其具有无线读写能力、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安全性更高、动态实时通信等特点,所以只要射频识别标签(简称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读写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射频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生产RFID标签时,厂家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一个RFID标签写入一个标签身份码(简称UID序号),因此每一个RFID标签具有唯一的UID序号与之对应。
基于上述内容,本申请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风电叶片光纤光栅传感器运维管理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风电叶片上,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检测、安装、维护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系统包括:
标签信息写入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第一属性信息经数据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RFID标签,RFID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其中,数据加密与解密程序含加密功能与解密功能,用户事先需要设置一个密钥文件保存在PC机与移动设备上。随后在PC机或移动设备上,加密程序将用户输入的信息通过AES加密算法与密钥文件加密后生成密文;解密程序将密文通过AES解密算法与密钥文件解密还原为原始信息;标签信息写入模块根据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RFID标签。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存储第一属性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第二属性信息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安装位置正确。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包括PC机、数据库以及移动设备。模块实现了PC机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数据库内存储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型号、中心波长、带宽、生产日期、最后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安装区域、坐标位置信息,每一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参数信息与RFID标签的UID序号一一对应。在标签写入、安装、维护过程中传感器参数发生变化时,移动设备或PC机能自动将最新的数据更新至数据库,方便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管理。数据库设置有身份验证程序,访问数据库时需要输入账号与密码,只有获得权限账户才能访问并查看数据库中存储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信息。
在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和数据共享模块,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预警单元以及信号采集转换单元;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图像或视频信息;预警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异常信息生成告警信息;信号采集转换单元,用于获取并转化光纤光栅传感器所采集得到的信息;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存储存第一属性信息和位置信息,并进行权限验证。
例如,在一实施例系统中,该图像采集单元可以选用高清摄像头,该预警单元可选用预警灯,信号采集转换单元执行有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监测程序。其中,摄像头安装叶片内部的迎风面、背风面和大梁上,查看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叶片上是否粘贴完好。预警灯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出现异常状态时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监测程序通过模拟信号采集装置与信号转换装置收集粘贴于迎风面、背风面、大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数据并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数据获知风电叶片的应变、温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热压机将柔性RFID标签与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在两层L型碳纤维预浸料之间。其中,柔性RFID标签采用柔性电路板,相比起常见PET材质的电子标签,具有更优秀的耐压性、耐热性,便于与碳纤维预浸料同步固化成型,能够适应平面和曲面表面粘贴。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与柔性RFID标签封装在两层L型碳纤维预浸料之间。L型碳纤维预浸料是指将碳纤维裁剪成L型,将RFID标签封装于拐角处,使操作人员能快速确定RFID标签位置,克服了RFID读取设备读取距离近,需要反复寻找标签位置的缺点。
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本申请方案还提供一种与实施例系统相对应的、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运维的用户终端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设备101、RFID读写器模块102、光功率计模块103、激光测距模块104、红光笔光源模块105、导轨106、可伸缩背夹107、USB接口108和锂电池109。
其中,移动设备101用于显示、记录各模块的使用状况。移动设备101通过GPRS移动网络或WIFI网络可以访问数据库,更新或查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参数信息;RFID读写器模块102用于读取光纤光栅传感器内RFID标签存储的信息;光功率计模块103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兼容SC光接口、FC、ST接口,满足不同测试需求;激光测距模块104用于在风电叶片内进行高精度测距;红光笔光源模块105检测光纤断点,排查故障,其同样兼容SC、FC、ST接口,满足不同测试需求。导轨106用于固定各模块,导轨106上布置有触点,能为各模块供电与传输数据。可伸缩背夹107为可伸缩弹簧设计,能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不同尺寸大小,提高了背夹对不同移动设备101的兼容性。USB接口108与手机的USB接口108相连接,用于将各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移动设备101中。锂电池109用于给上述各模块提供电源。
第二方面,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基于第一方面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主要包括步骤S01-S03:
S01、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其中,射频识别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
具体地,获取本次待写入信息光纤光栅传感器总数n以及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属性信息包括传感器的型号、中心波长、带宽、生产日期以及预安装区域。通过读写设备的写入模式,将RFID标签放置在读写设备上,将第一属性信息写入对应的RFID标签。其中,通过数据加密与解密程序能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相关信息经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RFID标签,同样在读取RFID标签内信息时,解密程序将加密后的信息解密还原为原始信息。
S02、根据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射频识别标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02中,根据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这一过程,可进一步细分为:
S021、对第一属性信息中的中心波长进行排序;
S022、根据排序结果划分得到若干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区域。
进一步地,步骤S02可以一步包括步骤S023和S024:
S023、读取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射频识别标签的唯一序号;
S024、根据唯一序号,映射得到在安装区域内的坐标位置。
例如,实施例在写入完成后,将读取设备转为读取模式,并通过解密程序解密出RFID标签的UID序号,即唯一序号、中心波长,预安装区域,并将该标签的中心波长,预安装区域与该标签的UID序号一一对应,并保存至本地。然后根据读取的预安装区域划分为三类:安装在迎风面的A类传感器、安装在背风面B类传感器以及安装在大梁C类传感器。在A类传感器中根据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并把中心波长最小的坐标位置定为A1第二小的定为A2,并以此类推直至A类每一个传感器都有确定的坐标位置。B类、C类坐标位置同理。特别的,计算机将此坐标位置与RFID标签的UID编码一一对应。最后将光纤光栅传感器放在读写设备上,读写设备读取到RFID标签的UID编码后自动将于该编码对应的坐标位置经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RFID标签中。重复n次后,每一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写入了包括坐标位置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并将第一属性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写入至系统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库中。
S03、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第二属性信息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安装位置正确。
具体地,根据步骤S02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坐标位置,生成其在风电叶片的安装信息,根据该安装信息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粘贴安装在风电叶片表面,同时将当前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经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待安装传感器的RFID标签中。传感器粘贴完成后,可通过用户终端装置打开RFID读写器模块,将RFID读写器顺序依次扫过安装好的各光纤光栅传感器。其中,第二属性信息为RFID读写器将移动路径上读取并经解密程序解密得到各光纤光栅传感器内RFID标签里的坐标位置信息序列,将其与安装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相同,则安装无误在用户终端装置上显示安装完成,若安装序列出错,则显示安装出错的坐标位置,提醒进行重新安装。安装完成后,具有权限的移动设备接入数据库,移动设备将此次安装过程的最后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更新至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运维方法还包括步骤S04-S06:
S04、确定安装位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故障;
S05、获取传感器的第三属性信息,第三属性信息为维修或更换后更新的属性信息;
S06、根据第三属性信息覆盖第一属性信息。
其中,第三属性信息为维修或者更换后的RFID标签中写入的传感器的型号、中心波长、带宽、生产日期以及预安装区域等信息。具体地,可以根据实施例系统采集到的异常状态信息生成的告警信息,对风电叶片表面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故障维修或更换;将当前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经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新传感器的RFID标签中,写入完成后,根据维护信息,将旧光纤光栅传感器替换为新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更换完成后,通过用户终端装置的RFID读写器模块,将RFID读写器顺序依次扫描过维护后的各光纤光栅传感器。RFID读写器将移动路径上读取到的各RFID标签的UID序号与数据库中该路径上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应的UID序号进行比对。当某一路径上UID序号序列顺序发生改变,移动设备接入数据库,权限验证通过后,将新的UID序号对应的传感器参数信息与当前维护信息覆盖原UID序号对应的传感器参数信息,实现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步骤S02中,根据位置信息确定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这一过程,其还包括步骤S025:
S025、生成并存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操作信息,操作信息包括操作日期、更换次数以及操作人员信息;
具体地,在RFID标签的第一属性信息中,增加操作日期、更换次数以及操作人员信息,并在完成光纤光栅传感器后,首次生成操作信息,记录下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日期(即操作日期)、更换次数(初次安装记录为0)以及操作人员信息。
对应地,实施例的运维方法,其还包括步骤S07:
S07、更新操作日期、更换次数以及操作人员信息。
具体地,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维护、维修或者更换完成后,移动设备将此次安装过程的最后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更新至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运维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8-S11中至少之一:
S08、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纤的绝对光功率;
S09、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功率相对损耗;
S10、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
S11、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器确定光纤断点。
具体地,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装置中的光功率计模块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或者通过用户终端装置中的激光测距模块用于在风电叶片内进行高精度测距;或者通过用户终端装置中的红光笔光源模块检测光纤断点,排查故障。
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完整实施过程。
首先提供的三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别为:
传感器①:型号1、中心波长1550nm、带宽160nm、生产日期20200101、最后更新日期20200101、更换次数0、操作人员甲、安装区域迎风面。
传感器②:型号1、中心波长1570nm、带宽160nm、生产日期20200101、最后更新日期20200101、更换次数0、操作人员甲、安装区域迎风面。
传感器③:型号1、中心波长1550nm、带宽160nm、生产日期20200101、最后更新日期20200101、更换次数0、操作人员甲、安装区域背风面。
具体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步骤为:
步骤1:用户在计算机中输入本次待写入信息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总数为3.
步骤2:用户将上述传感器①的参数输入计算机。
步骤3:读写设备为写入模式,用户将传感器①放置在读写设备上,计算机将步骤2输入的信息经过加密程序加密后,通过读写设备将加密后的信息写入传感器①中RFID标签。
步骤4:写入完成后读取设备转为读取模式,计算机读取并通过解密程序还原出传感器①中RFID标签的UID序号、中心波长,安装区域,并将该标签的中心波长,安装区域与该标签的UID序号一一对应,存储在计算机当中。
步骤5:当3个光纤光栅传感器都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计算机将3个光纤光栅传感器根据步骤4读取的安装区域划分为两类:安装在迎风面的A类传感器①和传感器②,以及安装在背风面B类传感器③。
步骤6:计算机在A类传感器中根据传感器的中心波长大小进行从小到大排序,把中心波长为1550nm的传感器坐标位置定为A1,中心波长为1570nm的传感器坐标位置定为A2。同理B类传感器③坐标位置定为B1,此坐标位置与RFID标签的UID编码一一对应。
步骤7:用户只需随意的将三个光纤光栅传感器放在读写设备上,读写设备读取到RFID标签的UID编码后自动将与该编码对应的坐标位置经加密程序加密后写入RFID标签中。重复3次后,每一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写入了包括坐标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
步骤8:三个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安装人员打开移动用户终端的RFID读写器模块,将RFID读写器依次扫过三个标签。RFID读写器将移动路径上读取到三个光纤光栅RFID标签里的坐标位置信息序列与管理端发来的安装信息进行比对,当扫过传感器RFID标签内存储的坐标也依次为A1、A2、B1时,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安装完成。否则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安装错误。安装完成后,移动设备将此次安装过程的最后更新信息、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更新至数据库。如20200102、第一次安装、操作人员:小明。
具体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维护、更换步骤为:
步骤A、收到背风面B5位置、RFID标签UID序号为555的光纤光栅故障信息,维护人员根据维护信息对粘贴在背风面B5位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与更换。
步骤B、通过用户终端装置RFID读写器顺序扫过维护后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路径。RFID读写器将移动路径上RFID读写器将移动路径上读取到的各RFID标签的UID序号与数据库中该路径上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应的UID序号进行比对。
步骤C、当系统发现该路径上B5位置的UID序号发生变动时,将新安装的UID序号为555的标签存储的型号、中心波长、带宽、生产日期、最后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安装区域、坐标位置信息覆盖原UID序号对应的信息。
步骤D、维护完成后,移动设备将此次安装过程的最后更新日期、更换次数、操作人员信息更新至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例如,当前更新日期20200102、第三次更换、操作员:小明。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以方面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从上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总结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优点或优势:
1.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相互关联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后续的检测、维修,更便于实现数字化管理。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便于运维过程中对记录数据的统筹、分析以及追溯等操作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与方便管理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方框图中提到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照操作示图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以被大体上同时地执行或所述方框有时能以相反顺序被执行。此外,在本发明的流程图中所呈现和描述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被提供,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更全面的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不限于本文所呈现的操作和逻辑流程。可选择的实施例是可预期的,其中各种操作的顺序被改变以及其中被描述为较大操作的一部分的子操作被独立地执行。
此外,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发明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装置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发明。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其中,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
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所述安装位置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安装位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故障;
获取所述传感器的第三属性信息,所述第三属性信息为维修或更换后更新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属性信息覆盖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并加密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这一步骤,其包括:
对所述第一属性信息中的中心波长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排序结果划分得到若干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包括唯一序号,所述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读取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射频识别标签的所述唯一序号;
根据所述唯一序号,映射得到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坐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这一步骤,其还包括:
生成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操作信息,所述操作信息包括操作日期、更换次数以及操作人员信息;将所述操作信息存储或更新至数据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纤的绝对光功率;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光功率相对损耗;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
根据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确定光纤断点。
7.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信息写入模块,用于获取传感器总数以及第一属性信息,将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加密写入射频识别标签,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设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并根据所述传感器总数,以及解密得到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区域划分,将区域划分后得到的位置信息写入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获取所述安装位置的第二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属性信息与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相同,确认所述安装位置正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以及数据共享模块;
所述传感器状态检测与预警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预警单元以及信号采集转换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图像或视频信息;
所述预警单元,用于获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异常信息生成告警信息;
所述信号采集转换单元,用于获取并转化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所采集得到的信息;
所述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存储存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并进行权限验证。
9.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
CN202011494865.XA 2020-12-17 2020-12-17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25043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4865.XA CN112504323B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4865.XA CN112504323B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323A true CN112504323A (zh) 2021-03-16
CN112504323B CN112504323B (zh) 2022-10-21

Family

ID=7492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4865.XA Active CN112504323B (zh) 2020-12-17 2020-12-17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43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2053A (zh) * 2021-08-03 2021-11-02 北京易艾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732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于光纤上的rfid标签以及光纤识别方法和系统
US20150053758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121089A (zh) * 2018-07-20 2019-01-01 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0290435A (zh) * 2019-07-31 2019-09-27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光纤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50744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732A (zh) * 2013-07-22 2015-02-0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于光纤上的rfid标签以及光纤识别方法和系统
US20150053758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121089A (zh) * 2018-07-20 2019-01-01 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0290435A (zh) * 2019-07-31 2019-09-27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光纤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507441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兵 等: "光纤通信线路产品集成电子标签的技术应用", 《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2053A (zh) * 2021-08-03 2021-11-02 北京易艾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323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0570B (zh) 一种机房管理方法及动环系统
CN107636702A (zh) 集成式资产完整性管理系统
CN111507441B (zh) 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WO2019062254A1 (zh) 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504323B (zh)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运维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0188846A (zh) 一种基于加密二维码电缆标签的电力电缆沟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678357A (zh) 动车组检修作业过程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4376495A (zh)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无线监管系统及其监管方法
CN108921239A (zh) 基于二维码的管道信息监控系统
AU201220369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anomaly lo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KR20190029115A (ko) 복수종류의 시설물 관리를 위한 스마트기기를 활용한 환경정보수집 방법
CN103020773B (zh) 基于rfid的电梯智能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CN112381355A (zh) 一种安全工器具仓库无人值班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4229459U (zh) 一种型式试验样品rfid系统
KR20120013005A (ko) 유비쿼터스 기반의 발전설비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47164A (zh) 机电设备巡检管理系统
CN108269059A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
CN105335770A (zh) 生产异常事件实时管理系统
CN114584403B (zh) 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7882986U (zh) 机电设备巡检管理系统
JP2009064282A (ja) Rfidタグ,rfidシステム,rfidタグ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64718A (zh) 用于进行信息处理、尤其是用于对机动车维修点中的工作进行支持的信息系统和方法
KR102298342B1 (ko) 정보 연동 시스템 및 정보 연동 방법
CN114101922A (zh) 一种基于激光刻蚀机标识电能计量器具的系统及方法
CN205320071U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通信光纤设备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