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2161A - 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2161A
CN112502161A CN202011341790.1A CN202011341790A CN112502161A CN 112502161 A CN112502161 A CN 112502161A CN 202011341790 A CN202011341790 A CN 202011341790A CN 112502161 A CN112502161 A CN 112502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ling
foundation pit
plate
continuous wal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1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2161B (zh
Inventor
胡科利
胡小龙
滕辉
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17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2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2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2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2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2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基坑工程的技术领域。它包括连续墙、支撑组件、第一防沉降板,第一防沉降板上连接有定位件;连续墙内设有若干防沉降腔,防沉降腔内设有第二防沉降板,第二防沉降板上连接有定位座,第二防沉降板通过定位座安装在连续墙上;连续墙包括钢护套和定位套管,钢护套内设有加固组件和现浇混凝土;所述定位套管下端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土层内,定位套管上端贯穿所述加固组件和第二防沉降板,并与第一防沉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沉降板的横截面积和第二防沉降板的横截面积均为连续墙的横截面积的3~6倍。本发明基坑周围土层沉降较均匀,结构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或地下建筑物在施工时需开挖的地坑,即为基坑。一般认为深度在6m以上或者有支护结构的基坑即为深基坑。为保证深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与周围环境不受损害,都要进行基坑支护、降水和开挖,并进行相应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工作。
现检索到一篇申请号为CN20191023988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侧板、底板、支撑杆和支撑底座,还包括有第一插接锚杆、第二插接锚杆以及固定锚杆,两所述支撑底座分别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且两所述支撑底座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以及底板上,在所述侧板以及底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锚杆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插接锚杆和第二插接锚杆均包括中空状的本体、空转布置于本体内的螺纹杆、螺纹转动布置于螺纹杆上的驱动盘以及多个滑动连接于驱动盘圆周侧壁上的插接板,在所述本体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板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插接板通过驱动盘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插接锚杆、第二插接锚杆分别安装于所述侧板以及底板上。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应用至土质较软的地区时,容易在基坑周围形成不均匀沉降,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基坑周围土层沉降较均匀,结构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安装于基坑侧壁上的连续墙,和用于支撑所述连续墙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基坑底部上,所述连续墙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搁置在基坑土层顶部的第一防沉降板,所述第一防沉降板在远离连续墙的一端连接有多个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所述连续墙内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防沉降腔,所述防沉降腔内设有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第二防沉降板,所述第二防沉降板在靠近连续墙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座,第二防沉降板通过定位座安装在连续墙上;所述连续墙包括整体上呈箱型结构的钢护套,和多根间隔布置的定位套管,钢护套内设有用于加固所述连续墙的加固组件,和现浇混凝土;所述定位套管下端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土层内,定位套管上端贯穿所述加固组件和第二防沉降板,并与第一防沉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沉降板的横截面积和第二防沉降板的横截面积均为连续墙的横截面积的3~6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钢护套内的加固组件和定位套管能够进一步加强连续墙的结构强度,第一防沉降板和第二防沉降板不仅能够对基坑侧部的土层进行分层,从而以防止基坑侧部发生范围过大的坍塌,还能够在连续墙因自身重力作用或受到竖向荷载而发生沉降时,将连续墙自身的重力或受到的竖向荷载分摊在基坑土层内,从而使基坑周围土层能保持均匀沉降,甚至是不发生沉降,进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沉降板为实心木板或预制混凝土板,所述第一防沉降板通过固定座与连续墙连接,所述定位件为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锚杆或土墙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防沉降板的作用下,当连续墙向下发生沉降时,第一防沉降板会对连续墙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以降低连续墙的沉降量,并将来自于连续墙的作用下平摊在连续墙周围的基坑土层中,从而让连续墙周围的基坑土层的沉降尽可能均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套管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与外套管的内壁抵触,且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定位套管不仅能够将钢护套内的加固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能够作为现浇混凝土时的浇筑孔和透气孔,以让钢护套内的现浇混凝土尽可能凝结完全,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位于钢护套上端且由型钢构成的加固支架,和位于钢护套下端的钢筋笼,下加固件顶部连接有整体上呈环形的环形垫片,所述钢筋笼搁置环形垫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加固件能对连续墙上端进行加固,下加固件能对连续墙下端进行加固,环形垫片能够防止钢筋笼上的钢筋向下掉落,这样,本申请实现了加固组件的布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支撑杆,和安装于基坑底部的支撑底板,所述斜支撑杆一端通过上支撑座与连续墙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撑座与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安装有插入至基坑底部的锚杆或支撑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支撑杆能向连续墙提供斜向支撑力,支撑底板能防止斜支撑杆发生侧移,锚杆或支撑限位柱能将支撑底板牢固的安装在基坑底部的地面上。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防沉降板包括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结构的矩形钢管,矩形钢管外壁与所述防沉降腔的侧壁相抵触,所述矩形钢管内安装有现浇的混凝土板或预制的混凝土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现了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的布置,在第二防沉降板的作用下,基坑侧部的土层不仅实现了分层,以降低连续墙的沉降量,并将来自于连续墙的作用下平摊在连续墙周围的基坑土层中,从而让连续墙周围的基坑土层的沉降尽可能均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矩形钢管内还安装有H型钢或工字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矩形钢管内的H型钢或工字钢能进一步加强矩形钢管的结构强度,从而使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更高。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防沉降板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基坑的土层侧壁内有贯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沉降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现了第二种第二防沉降板的布置,沉降定位柱能够将多个浇筑成型后的第二防沉降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进一步加强钢筋混凝土板的结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施工图纸,先在待施工区域进行连续墙成槽施工,以在待施工区域形成深度超过25米的开挖槽,并对所述开挖槽进行清理;
S2:在经过清理的开挖槽内放入与开挖槽侧壁抵接的钢护套,并根据设计图纸,在钢护套内放入加固组件、防沉降箱体和定位套管,其中,所述防沉降箱体的侧壁可从防沉降箱体上拆卸下来,防沉降箱体内空腔也即为防沉降腔;
S3:向开挖槽内现浇混凝土,在开挖槽内的现浇混凝土稳定后,也即在待施工区域形成连续墙;
S4:在连续墙顶部可拆卸的安装第一防沉降板,并在第一防沉降板上远离第一防沉降板的一侧安装多个将第一防沉降板固定在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
S5:根据设计图纸,从上至下对待施工区域进行基坑开挖,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到防沉降箱体下方0.2m-1.2m时,将防沉降箱体的侧壁拆除;
S6:向防沉降箱体的防沉降腔内插入至插板,并在插板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合适深度后,将插板取出;
S6:向防沉降腔内插入第二防沉降板,通过定位座将第二防沉降板安装在连续墙上;
S7:在基坑开挖至设计高度后,在基坑底部布置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对连续墙进行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钢护套内的加固组件和定位套管能够进一步加强连续墙的结构强度,第一防沉降板和第二防沉降板不仅能够对基坑侧部的土层进行分层,从而以防止基坑侧部发生过大的坍塌,还能够在连续墙因自身重力作用或受到竖向荷载而发生沉降时,将连续墙自身的重力或受到的竖向荷载分摊在基坑土层内,从而使基坑周围土层能保持均匀沉降,甚至是不发生沉降,进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位于钢护套内的加固组件和定位套管能够进一步加强连续墙的结构强度,第一防沉降板和第二防沉降板不仅能够对基坑侧部的土层进行分层,从而以防止基坑侧部发生过大的坍塌,还能够在连续墙因自身重力作用或受到竖向荷载而发生沉降时,将连续墙自身的重力或受到的竖向荷载分摊在基坑土层内,从而使基坑周围土层能保持均匀沉降,甚至是不发生沉降,进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2.本申请的上加固件能对连续墙上端进行加固,下加固件能对连续墙下端进行加固,环形垫片能够防止钢筋笼上的钢筋向下掉落,这样,在加固组件的作用下,连续墙的结构强度更大,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3.本申请的双层定位套管不仅能够将钢护套内的加固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能够作为现浇混凝土时的浇筑孔和透气孔,以让钢护套内的现浇混凝土尽可能凝结完全,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第二种第二防沉降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俯视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有防沉降腔和第一防沉降板的连续墙沿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定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加固组件和连续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续墙;2、支撑组件;21、斜支撑杆;22、支撑底板;23、锚杆或支撑限位柱;31、第一防沉降板;32、定位件;33、固定座;41、防沉降腔;42、第二防沉降板;43、定位座;44、矩形钢管;45、H型钢或工字钢;46、沉降定位柱;5、钢护套;6、定位套管;61、内套管;62、外套管;63、通气孔;7、加固组件;71、加固支架;72、钢筋笼;73、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安装于基坑侧壁上的连续墙1,和用于支撑所述连续墙1的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安装在基坑底部上,连续墙1包括整体上呈箱型结构的钢护套5,和多根间隔布置的定位套管6,钢护套5内设有用于加固所述连续墙1的加固组件7,和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将加固组件7在加固组件7内部,加固组件7主要用于加强连续墙1的结构强度,定位套管6主要用于将钢护套5内的加固组件7连接成一个整体。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主要是针对人们在一些土质较软的地区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基坑周围土层容易发生坍塌和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地下连续墙1的深基坑支护体系,该深基坑支护体系主要通过增加连续墙1自身的结构强度,并将连续墙1的重力和受到的竖向荷载分摊在基坑周围土层上的方式,尽量降低基坑周围土层的沉降量,从而让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支撑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支撑杆21,和安装于基坑底部的支撑底板22,斜支撑杆21主要用于向连续墙1提供斜向支撑力,以防止连续墙1发生侧向倒塌,支撑底板22主要用于防止斜支撑杆21发生侧移,以提高支撑组件2的结构稳定性。实际工作时,斜支撑杆21一端通过上支撑座与连续墙1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撑座与支撑底板22连接,支撑底板22上安装有插入至基坑底部的锚杆或支撑限位柱23。
为了防止基坑周围土层产生沉降,本申请在连续墙1上安装有第一防沉降板31和第二防沉降板42,第一防沉降板31的横截面积和第二防沉降板42的横截面积均为连续墙1的横截面积的3~6倍。
实际工作时,连续墙1的宽度可以为200~300mm,连续墙1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一防沉降板31可以整体上呈环形板状结构且套装在连续墙1顶部,第一防沉降板31外围的长度可以为连续墙1长度的1.1~1.5倍(优选的为1.2倍),第一防沉降板31在靠近基坑侧壁一侧的宽度可以为400~1000mm(优选为连续墙1宽度的2~4倍),第一防沉降板31在远离基坑侧壁一侧的宽度可以为200~300mm(优选为与连续墙1宽度相同)。第一防沉降板31只设置在连续墙1上靠近基坑土层的一侧,第一防沉降板31的宽度选优为600~1500mm(优选为连续墙1宽度的3~5倍),第一防沉降板31的长度优选为连续墙1长度的50%~80%。
如图1和图3所示,连续墙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搁置在基坑土层顶部的第一防沉降板31,以对连续墙1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降低连续墙1的沉降量,第一防沉降板31在远离连续墙1的一端连接有多个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32。优选的,第一防沉降板31可以为实心木板,也可以为预制混凝土板,第一防沉降板31一端通过固定座33与连续墙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多个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锚杆或土墙钉。
实际工作时,为了方便在第一防沉降板31上安装固定座33,第一防沉降板31在靠近连续墙1的一端可以套装一个钢板套,固定座33可以通过螺栓与钢板套连接。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申请的防沉降能力,连续墙1内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防沉降腔41,防沉降腔4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布置防沉降腔41的数量,防沉降腔41内设有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第二防沉降板42,第二防沉降板42在靠近连续墙1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座43,第二防沉降板42通过定位座43安装在连续墙1上。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提供了两种第二防沉降板42的结构,其中,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42的结构为: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防沉降板42包括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结构的矩形钢管44,矩形钢管44外壁与防沉降腔41的侧壁相抵触,矩形钢管44内安装有现浇的混凝土板或预制的混凝土板。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加强第二防沉降板42的结构强度,以防止第二防沉降板42发生折断,矩形钢管44内还安装有H型钢或工字钢45,以进一步加强矩形钢管44的结构强度。
实际工作时,上述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42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安装:先在基坑侧壁内插入插板,然后在插板插入至合适位置后,将插板抽出以形成插板槽,然后再安装矩形钢管44,在矩形钢管44安装完成后,可以再在矩形钢管44内布置现浇的混凝土板或预制的混凝土板。
如图2和图4所示,本申请中第二种第二防沉降板42的结构为:第二防沉降板42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基坑的土层侧壁内有贯穿钢筋混凝土板的沉降定位柱46,以将多个浇筑成型后的第二防沉降板42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进一步加强钢筋混凝土板的结构稳定性。
实际工作时,上述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42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安装:先在基坑侧壁内插入插板,然后在插板插入至合适位置后,将插板抽出以形成插板槽,接着将第一防沉降板31从连续墙1上拆除,并在第一防沉降板31拆除完后,向基坑侧壁的土层内插入沉降定位柱46,最后沉降定位柱46布置完成后,再向将插板抽出后留下的插板槽内注入现浇混凝土即可。
实际工作时,上述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42和第二种第二防沉降板42在靠近连续墙1的一端均连接有定位座43,且第一种第二防沉降板42和第二种第二防沉降板42均通过定位座43与连续墙1连接。同时,为了更加第二防沉降板42的结构强度,第二防沉降板42内也可以安装型钢(如工字钢)。这样,本申请实现了第二防沉降板42的两种布置方案,第二防沉降板42不仅能对基坑侧部的土层不仅进行分层,以防止大范围坍塌,还能将来自于连续墙1的作用下平摊在连续墙1周围的基坑土层中,从而让连续墙1周围的基坑土层的沉降尽可能均匀。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所述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施工图纸,先在待施工区域进行连续墙1成槽施工,以在待施工区域形成深度超过25米的开挖槽,并对开挖槽进行清理;
实际工作时,连续墙1成槽时可以采用抓斗和铣槽机进行施工,同时,由于上述连续墙1成槽施工并清孔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对此不做赘述。
S2:在经过清理的开挖槽内放入与开挖槽侧壁抵接的钢护套5,并根据设计图纸,在钢护套5内放入加固组件7、防沉降箱体和定位套管6,其中,防沉降箱体的侧壁可从防沉降箱体上拆卸下来,防沉降箱体内空腔也即为防沉降腔41;
实际工作时,上述钢护套5由多块钢板拼装而成,相邻的钢护套5可以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如螺栓)连接在一起;同时,本申请的钢护套5可以通过在施工场地拼装完成后,再通过吊机将钢护套5放置在开挖槽内。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放置加固组件7、防沉降箱体和定位套管6时:先在钢护套5内插入至定位套管6,然后沿着定位套管6向钢护套5内放入加固支架71,最后根据设计图纸中钢筋笼72、防沉降箱体和防沉降箱体的位置,向钢护套5内放入钢筋笼72、防沉降箱体和防沉降箱体,其中,防沉降箱体和定位套管6呈间隔布置,加固支架71和钢筋笼72均套装在加固支架71上,且钢筋笼72通过环形垫片73搁置在加固支架71上。
S3:向开挖槽内现浇混凝土,在开挖槽内的现浇混凝土稳定后,也即在待施工区域形成连续墙1;
如图6所示,定位套管6下端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土层内,定位套管6上端贯穿所述加固组件7和第二防沉降板42,并与第一防沉降板3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定位套管6包括内套管61和外套管62,外套管6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63,内套管61的外壁与外套管62的内壁抵触,且内套管61和外套管62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定位套管6可以让钢护套5内的现浇混凝土尽可能快速的完全凝结,以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加固组件7包括位于钢护套5上端的上加固件,和位于钢护套5下端的下加固件,上加固件主要用于对连续墙1上端进行加固,下加固件主要用于对连续墙1下端进行加固。实际工作时,下加固件为由型钢构成的加固支架71,上加固件为钢筋笼72,下加固件顶部连接有整体上呈环形的环形垫片73,钢筋笼72搁置环形垫片73上,以防止钢筋笼72上的钢筋向下掉落,这样,本申请实现了连续墙1的加固。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加固支架71包括沿水平布置的水平架,水平架可以由若干横向和纵向交错布置的横梁拼装而成,也可以仅仅只由一根水平布置的横梁构成,水平架下端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立柱,横梁和立柱整体上呈龙门式框架结构,相邻立柱之间可以连接有加劲杆,横梁和立柱均可以有工字钢构成,加劲杆可以由角钢构成。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需要等到现浇混凝土稳定且连续墙1形成后,才能进行基坑开挖。
S4:在连续墙1顶部可拆卸的安装第一防沉降板31,并在第一防沉降板31上远离第一防沉降板31的一侧安装多个将第一防沉降板31固定在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32;
实际工作时,定位件32可以为固定锚杆或土墙钉,在定位件32的作用下,第一防沉降板31即可对连续墙1进行竖向荷载即重力分摊。
S5:根据设计图纸,从上至下对待施工区域进行基坑开挖,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到防沉降箱体下方0.2m~1.2m时(优选为0.5~1.2m),将防沉降箱体的侧壁拆除;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防沉降箱体可以设置多个,防沉降箱体的侧壁拆除后形成的空腔也即本申请的防沉降腔41,防沉降腔41主要用于让人们放置第二防沉降板42。
S6:向防沉降箱体的防沉降腔41内插入至插板,并在插板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合适深度后,将插板取出;
实际工作时,本申请的插板可以为由实心木材制成的木板,也可以为钢套管,人们可以通过夯锤或其他设备将插板插入至基坑侧壁内,同时,在插板被取出后所留下来的空腔可以称为插板腔,此插板腔与连续墙1内的防沉降腔41相互对应并连通。
S6:向防沉降腔41内插入第二防沉降板42,通过定位座43将第二防沉降板42安装在连续墙1上;
实际工作时,第二防沉降板42在被安装在连续墙1上后,即可进一步分摊连续墙1自身的重力和竖向荷载。
S7:在基坑开挖至设计高度后,在基坑底部布置支撑组件2,并通过支撑组件2对连续墙1进行支撑。实际工作时,采用支撑组件2对连续墙1进行支撑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际工作时,位于钢护套5内的加固组件7和定位套管6能够进一步加强连续墙1的结构强度,第一防沉降板31和第二防沉降板42不仅能够对基坑侧部的土层进行分层,从而以防止基坑侧部发生过大的坍塌,还能够在连续墙1因自身重力作用或受到竖向荷载而发生沉降时,将连续墙1自身的重力或受到的竖向荷载分摊在基坑土层内,从而使基坑周围土层能保持均匀沉降,甚至是不发生沉降,进而提高了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安装于基坑侧壁上的连续墙(1),和用于支撑所述连续墙(1)的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安装在基坑底部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墙(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搁置在基坑土层顶部的第一防沉降板(31),所述第一防沉降板(31)在远离连续墙(1)的一端连接有多个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32);
所述连续墙(1)内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防沉降腔(41),所述防沉降腔(41)内设有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第二防沉降板(42),所述第二防沉降板(42)在靠近连续墙(1)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座(43),第二防沉降板(42)通过定位座(43)安装在连续墙(1)上;
所述连续墙(1)包括整体上呈箱型结构的钢护套(5),和多根间隔布置的定位套管(6),钢护套(5)内设有用于加固所述连续墙(1)的加固组件(7),和现浇混凝土;
所述定位套管(6)下端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土层内,定位套管(6)上端贯穿所述加固组件(7)和第二防沉降板(42),并与第一防沉降板(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防沉降板(31)的横截面积和第二防沉降板(42)的横截面积均为连续墙(1)的横截面积的3~6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沉降板(31)为实心木板或预制混凝土板,所述第一防沉降板(31)通过固定座(33)与连续墙(1)连接,所述定位件(32)为插入至基坑土层内的锚杆或土墙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6)包括内套管(61)和外套管(62),所述外套管(6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63),所述内套管(61)的外壁与外套管(62)的内壁抵触,且内套管(61)和外套管(62)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7)包括位于钢护套(5)上端且由型钢构成的加固支架(71),和位于钢护套(5)下端的钢筋笼(72),下加固件顶部连接有整体上呈环形的环形垫片(73),所述钢筋笼(72)搁置环形垫片(7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支撑杆(21),和安装于基坑底部的支撑底板(22),所述斜支撑杆(21)一端通过上支撑座与连续墙(1)连接,另一端通过下支撑座与支撑底板(22)连接,所述支撑底板(22)上安装有插入至基坑底部的锚杆或支撑限位柱(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沉降板(42)包括整体上呈长方体形结构的矩形钢管(44),矩形钢管(44)外壁与所述防沉降腔(41)的侧壁相抵触,所述矩形钢管(44)内安装有现浇的混凝土板或预制的混凝土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管(44)内还安装有H型钢或工字钢(4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沉降板(42)为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基坑的土层侧壁内有贯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沉降定位柱(4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施工图纸,先在待施工区域进行连续墙成槽施工,以在待施工区域形成深度超过25米的开挖槽,并对所述开挖槽进行清理;
S2:在经过清理的开挖槽内放入与开挖槽侧壁抵接的钢护套(5),并根据设计图纸,在钢护套(5)内放入加固组件(7)、防沉降箱体和定位套管(6),其中,所述防沉降箱体的侧壁可从防沉降箱体上拆卸下来,防沉降箱体内空腔也即为防沉降腔(41);
S3:向开挖槽内现浇混凝土,在开挖槽内的现浇混凝土稳定后,也即在待施工区域形成连续墙(1);
S4:在连续墙(1)顶部可拆卸的安装第一防沉降板(31),并在第一防沉降板(31)上远离第一防沉降板(31)的一侧安装多个将第一防沉降板(31)固定在基坑土层内的定位件(32);
S5:根据设计图纸,从上至下对待施工区域进行基坑开挖,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在基坑开挖到防沉降箱体下方0.2m-1.2m时,将防沉降箱体的侧壁拆除;
S6:向防沉降箱体的防沉降腔(41)内插入至插板,并在插板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土层内合适深度后,将插板取出;
S6:向防沉降腔(41)内插入第二防沉降板(42),通过定位座(43)将第二防沉降板(42)安装在连续墙(1)上;
S7:在基坑开挖至设计高度后,在基坑底部布置支撑组件(2),并通过支撑组件(2)对连续墙(1)进行支撑。
CN202011341790.1A 2020-11-25 2020-11-25 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502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790.1A CN112502161B (zh) 2020-11-25 2020-11-25 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790.1A CN112502161B (zh) 2020-11-25 2020-11-25 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2161A true CN112502161A (zh) 2021-03-16
CN112502161B CN112502161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96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1790.1A Active CN112502161B (zh) 2020-11-25 2020-11-25 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21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687A (zh) * 2022-05-23 2022-07-22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修建的补偿式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4304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95217U (zh) * 2017-02-18 2017-09-15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用挡土结构
CN108999045A (zh) * 2018-09-29 2018-12-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20190178046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Anti-sett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ettlement of Well
CN109972625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温州和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4304A (zh) * 2016-08-09 2017-01-04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6495217U (zh) * 2017-02-18 2017-09-15 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用挡土结构
US20190178046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Anti-sett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the Same,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Settlement of Well
CN108999045A (zh) * 2018-09-29 2018-12-1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72625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温州和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5687A (zh) * 2022-05-23 2022-07-22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修建的补偿式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2161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9337B2 (en) Foundation system for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US20120155968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ellar for building completed
EP2251503B1 (en) Method for replacing a loadbearing wall
KR20080077721A (ko) 옹벽용 블록 축조방법
CN112502161B (zh) 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KR101414155B1 (ko) 선반을 이용한 자립식 가시설 흙막이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KR100824713B1 (ko) 피씨벽판을 이용한 선반식 옹벽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JP6422084B2 (ja) 地下空間構築方法
CN101153492B (zh) 水平骨架结构和利用该水平骨架结构的地下围护工法
CN113266038B (zh) 基坑开挖地下建筑施工方法
CN110306588B (zh) 一种用于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模块单元及加筋土挡墙
KR100488501B1 (ko) 에이치형 파일을 이용한 옹벽선반 부착 직립식 옹벽 및 그시공방법
CN112160325A (zh) 增强预应力管桩刚度的复合支护结构
KR101077242B1 (ko) 흙막이 벽체와 철골 기둥을 이용한 지하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EP1348812A1 (en) Buil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KR102426192B1 (ko) 흙막이 벽체 파일 및 시공방법
KR100593203B1 (ko) 측압지지보 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 및 상기 측압지지보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을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16765988U (zh) 一种暗挖建造明挖增层竖井处的挡墙结构
CN113529733B (zh) 一种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JP4332651B2 (ja) 基礎補強装置及び基礎施工方法
CN219344255U (zh) 建筑主体外侧围墙墙体的砌筑结构
KR102249603B1 (ko) 옹벽 시공방법
CN217840090U (zh) 用于桩板式挡墙的全高反滤层框架
KR102302599B1 (ko) 흙 막이 겸용 일체형 복공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13073670B (zh) 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