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6027B -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6027B
CN112496027B CN202010282704.8A CN202010282704A CN112496027B CN 112496027 B CN112496027 B CN 112496027B CN 202010282704 A CN202010282704 A CN 202010282704A CN 112496027 B CN112496027 B CN 112496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buried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27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6027A (zh
Inventor
林仲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elu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27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6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6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本方案通过在土壤内埋设有多个预埋仓,可以在内部对土壤进行治理,并将泥蒿种植在预埋仓上侧,可以通过泥蒿的根系将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并将其做为泥蒿生命活动所需的原料,并且通过土壤杆菌培养液对土壤进行持续的浸润,也能使得土壤杆菌对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同时通过控制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可以促进泥蒿根系的生长,并且加速土壤杆菌的繁殖,一定数量的土壤杆菌形成菌群后会附着在泥蒿的根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土壤的治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环保简称ECO,是指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发展生态环保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应负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以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榜样。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目前,在对含铅土壤进行修复时,主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土壤修复剂,同时对土壤进行翻挖,从而使得修复剂与土壤充分混合,从而对土壤进行治理,但是此方法的治理效果有限,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治理成本。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它可以实现通过在土壤内埋设有多个预埋仓,可以在内部对土壤进行治理,并将泥蒿种植在预埋仓上侧,可以通过泥蒿的根系将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并将其做为泥蒿生命活动所需的原料,并且通过土壤杆菌培养液对土壤进行持续的浸润,也能使得土壤杆菌对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同时通过控制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可以促进泥蒿根系的生长,并且加速土壤杆菌的繁殖,一定数量的土壤杆菌形成菌群后会附着在泥蒿的根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土壤的治理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土壤预埋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修复土壤中挖多个基坑,在每个基坑内部设置多个土壤预埋仓,在土壤预埋仓内预留有土壤杆菌培养液;
S2、向多个土壤预埋仓通入双氧水,并在土壤预埋仓露出地面的部分种植多株泥蒿;
S3、将双氧水分解,促进土壤杆菌生长,并使得土壤杆菌菌群与泥蒿的根系复合,对含铅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预埋仓上端固定连接有门形框,所述门形框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置通孔,所述泥蒿位于预置通孔内,所述门形框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土壤预埋仓,所述活动杆包括外保护套和电动推杆,所述外保护套位于电动推杆外侧,所述电动推杆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位于外保护套内且与外保护套相接触,所述外保护套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通过电动推杆的伸长和缩短,可以使得密封环沿着外保护套的内壁上下滑动,从而可以提高泥蒿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空气的流动,从而可以提高泥蒿根系的呼吸作用,提高其吸收铅离子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横板,所述活动横板位于土壤预埋仓内,所述活动横板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球形孔,所述球形孔内转动连接有过滤球,所述活动横板上端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位于过滤球上侧且与过滤球相接触,所述土壤预埋仓上端开凿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壁卡接有第二滤网,所述活动横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释放塞,通过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的持续生长缩短,可以使得海绵垫反复的对方形孔进行挤压,从而促进土壤杆菌培养液与方形孔上侧的土壤相接触,从而可以提高土壤杆菌菌落符合在泥蒿根系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设备治理含铅土壤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塞包括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与活动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底端开凿有主气路孔,所述活动柱底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主气路孔外侧,所述活动柱外端开凿有一对关于主气路孔对称的副气路孔,所述副气路孔与主气路孔相连通,所述活动柱外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副气路孔相对应且位于副气路孔外侧,所述土壤预埋仓内壁固定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内嵌设有一对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与释放塞下侧且与释放塞相对应,通过释放塞穿过橡胶片,并将释放塞浸没在双氧水,可以促进双氧水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氧气,从而使得氧气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主气路孔、副气路孔和第二单向阀,从而使得氧气进入到土壤杆菌培养液内,促进土壤杆菌的繁殖,同时可以促进泥蒿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提高对铅离子的吸收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柱外端开凿有环形收纳槽,所述环形收纳槽位于第二单向阀下侧,所述环形收纳槽上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通过设置环形过滤网,可以使得二氧化锰粉末不易扩散,从而可以方便对二氧化锰粉末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收纳槽和环形过滤网之间填充有二氧化锰粉末,所述土壤预埋仓内填充有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所述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分别位于封闭板上下两侧,通过设置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预埋仓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土壤预埋仓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与控制阀均与土壤预埋仓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上端安装有控制阀,通过设置导入管,可以方便定期的对土壤预埋仓内提供双氧水,通过设置控制阀,可以将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水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横板固定连接有双面胶,所述海绵垫通过双面胶与活动横板粘接,通过设置海绵垫,可以方便对海绵垫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海绵垫的更换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横板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土壤预埋仓内且与土壤预埋仓内壁相抵,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提高活动横板与土壤预埋仓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使得土壤杆菌培养液不易穿过活动横板与土壤预埋仓之间的缝隙。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在土壤内埋设有多个预埋仓,可以在内部对土壤进行治理,并将泥蒿种植在预埋仓上侧,可以通过泥蒿的根系将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并将其做为泥蒿生命活动所需的原料,并且通过土壤杆菌培养液对土壤进行持续的浸润,也能使得土壤杆菌对土壤中的铅离子进行吸收,同时通过控制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可以促进泥蒿根系的生长,并且加速土壤杆菌的繁殖,一定数量的土壤杆菌形成菌群后会附着在泥蒿的根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土壤的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形框部分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动方板部分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释放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土壤预埋仓、2门形框、3预置通孔、4泥蒿、5活动杆、6外保护套、7电动推杆、8密封环、9分流孔、10第一过滤网、11活动横板、12球形孔、13过滤球、14海绵垫、15方形孔、16第二滤网、17释放塞、18活动柱、19主气路孔、20第一单向阀、21副气路孔、22第二单向阀、23封闭板、24橡胶片、25环形收纳槽、26环形过滤网、27导入管、28控制阀、2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土壤预埋仓1,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修复土壤中挖多个基坑,在每个基坑内部设置多个土壤预埋仓1,在土壤预埋仓1内预留有土壤杆菌培养液;
S2、向多个土壤预埋仓1通入双氧水,并在土壤预埋仓1露出地面的部分种植多株泥蒿4;
S3、将双氧水分解,促进土壤杆菌生长,并使得土壤杆菌菌群与泥蒿4的根系复合,对含铅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
请参阅图1-2,土壤预埋仓1上端固定连接有门形框2,门形框2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置通孔3,泥蒿4位于预置通孔3内,门形框2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活动杆5,活动杆5贯穿土壤预埋仓1,活动杆5包括外保护套6和电动推杆7,外保护套6位于电动推杆7外侧,电动推杆7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8,密封环8位于外保护套6内且与外保护套6相接触,外保护套6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9,分流孔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0,通过电动推杆7的伸长和缩短,可以使得密封环8沿着外保护套6的内壁上下滑动,从而可以提高泥蒿4根系附近土壤中的空气的流动,从而可以提高泥蒿4根系的呼吸作用,提高其吸收铅离子的效率。
请参阅图1-3,电动推杆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横板11,活动横板11位于土壤预埋仓1内,活动横板11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球形孔12,球形孔12内转动连接有过滤球13,活动横板11上端设有海绵垫14,海绵垫14位于过滤球13上侧且与过滤球13相接触,土壤预埋仓1上端开凿有方形孔15,方形孔15内壁卡接有第二滤网16,活动横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释放塞17,通过电动推杆7的输出端的持续生长缩短,可以使得海绵垫14反复的对方形孔15进行挤压,从而促进土壤杆菌培养液与方形孔15上侧的土壤相接触,从而可以提高土壤杆菌菌落符合在泥蒿4根系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设备治理含铅土壤的效率。
请参阅图3-6,释放塞17包括活动柱18,活动柱18与活动横板11固定连接,活动柱18底端开凿有主气路孔19,活动柱18底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第一单向阀20位于主气路孔19外侧,活动柱18外端开凿有一对关于主气路孔19对称的副气路孔21,副气路孔21与主气路孔19相连通,活动柱18外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2与副气路孔21相对应且位于副气路孔21外侧,土壤预埋仓1内壁固定连接有封闭板23,封闭板23内嵌设有一对橡胶片24,橡胶片24与释放塞17下侧且与释放塞17相对应,通过释放塞17穿过橡胶片24,并将释放塞17浸没在双氧水,可以促进双氧水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氧气,从而使得氧气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20、主气路孔19、副气路孔21和第二单向阀22,从而使得氧气进入到土壤杆菌培养液内,促进土壤杆菌的繁殖,同时可以促进泥蒿4根系的呼吸作用,从而提高对铅离子的吸收效率。
请参阅图3-6,活动柱18外端开凿有环形收纳槽25,环形收纳槽25位于第二单向阀22下侧,环形收纳槽25上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26,通过设置环形过滤网26,可以使得二氧化锰粉末不易扩散,从而可以方便对二氧化锰粉末进行收集,环形收纳槽25和环形过滤网26之间填充有二氧化锰粉末,土壤预埋仓1内填充有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分别位于封闭板23上下两侧,通过设置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请参阅图1-3,土壤预埋仓1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土壤预埋仓1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27,导入管27与控制阀28均与土壤预埋仓1相连通,排水管上端安装有控制阀28,通过设置导入管27,可以方便定期的对土壤预埋仓1内提供双氧水,通过设置控制阀28,可以将双氧水分解后产生的水排出,活动横板11固定连接有双面胶,海绵垫14通过双面胶与活动横板11粘接,通过设置海绵垫14,可以方便对海绵垫14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海绵垫14的更换更加方便,活动横板11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9,密封圈29位于土壤预埋仓1内且与土壤预埋仓1内壁相抵,通过设置密封圈29,可以提高活动横板11与土壤预埋仓1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使得土壤杆菌培养液不易穿过活动横板11与土壤预埋仓1之间的缝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土壤预埋仓(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待修复土壤中挖多个基坑,在每个基坑内部设置多个土壤预埋仓(1),在土壤预埋仓(1)内预留有土壤杆菌培养液;
S2、向多个土壤预埋仓(1)通入双氧水,并在土壤预埋仓(1)露出地面的部分种植多株泥蒿(4);
S3、将双氧水分解,促进土壤杆菌和泥蒿根系的生长,并使得土壤杆菌菌群与泥蒿(4)的根系复合作用,对含铅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
所述土壤预埋仓(1)上端固定连接有门形框(2),所述门形框(2)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预置通孔(3),所述泥蒿(4)位于预置通孔(3)内,所述门形框(2)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贯穿土壤预埋仓(1),所述活动杆(5)包括外保护套(6)和电动推杆(7),所述外保护套(6)位于电动推杆(7)外侧,所述电动推杆(7)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位于外保护套(6)内且与外保护套(6)相接触,所述外保护套(6)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孔(9),所述分流孔(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0);
所述电动推杆(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横板(11),所述活动横板(11)位于土壤预埋仓(1)内,所述活动横板(11)上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球形孔(12),所述球形孔(12)内转动连接有过滤球(13),所述活动横板(11)上端设有海绵垫(14),所述海绵垫(14)位于过滤球(13)上侧且与过滤球(13)相接触,所述土壤预埋仓(1)上端开凿有方形孔(15),所述方形孔(15)内壁卡接有第二滤网(16),所述活动横板(11)底端固定连接有释放塞(17);
所述释放塞(17)包括活动柱(18),所述活动柱(18)与活动横板(1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18)底端开凿有主气路孔(19),所述活动柱(18)底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所述第一单向阀(20)位于主气路孔(19)外侧,所述活动柱(18)外端开凿有一对关于主气路孔(19)对称的副气路孔(21),所述副气路孔(21)与主气路孔(19)相连通,所述活动柱(18)外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2),所述第二单向阀(22)与副气路孔(21)相对应且位于副气路孔(21)外侧,所述土壤预埋仓(1)内壁固定连接有封闭板(23),所述封闭板(23)内嵌设有一对橡胶片(24),所述橡胶片(24)与释放塞(17)下侧且与释放塞(17)相对应;
所述活动柱(18)外端开凿有环形收纳槽(25),所述环形收纳槽(25)位于第二单向阀(22)下侧,所述环形收纳槽(25)上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过滤网(26);
所述环形收纳槽(25)和环形过滤网(26)之间填充有二氧化锰粉末,所述土壤预埋仓(1)内填充有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所述土壤杆菌培养液和双氧水分别位于封闭板(23)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预埋仓(1)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土壤预埋仓(1)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入管(27),所述导入管(27)与控制阀(28)均与土壤预埋仓(1)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上端安装有控制阀(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横板(11)固定连接有双面胶,所述海绵垫(14)通过双面胶与活动横板(11)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横板(11)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9),所述密封圈(29)位于土壤预埋仓(1)内且与土壤预埋仓(1)内壁相抵。
CN202010282704.8A 2020-04-12 2020-04-12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Active CN112496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704.8A CN112496027B (zh) 2020-04-12 2020-04-12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2704.8A CN112496027B (zh) 2020-04-12 2020-04-12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6027A CN112496027A (zh) 2021-03-16
CN112496027B true CN112496027B (zh) 2022-04-29

Family

ID=7495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2704.8A Active CN112496027B (zh) 2020-04-12 2020-04-12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60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8922A (zh) * 2022-07-07 2022-10-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PAHs污染净化修复植物筛选的场景模拟种植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3372Y (zh) * 1993-04-08 1994-01-19 芦治勋 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氧盒
WO2001032325A1 (en) * 1999-10-29 2001-05-10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agent delivery, reactive barrier formation, and pest control
JP200408198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Chiyuugai Technos Kk イネ科植物栽培による油汚染土壌の浄化装置及び浄化方法
CN10627680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石宝珏 一种化学制氧装置
CN106311736A (zh) * 2016-08-26 2017-01-11 北京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CN207626225U (zh) * 2017-11-10 2018-07-20 云南上药植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滇重楼家用种植装置
CN108485998A (zh) * 2018-02-12 2018-09-04 暨南大学 一株高效活化矿质元素和重金属镉的土壤杆菌t29
CN108934622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郑州艾莫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育苗培养箱
CN109565987A (zh) * 2019-01-16 2019-04-0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CN208810804U (zh) * 2018-07-16 2019-05-03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装置
CN209302398U (zh) * 2018-12-13 2019-08-27 河南龙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9873U (zh) * 2016-11-14 2017-05-31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装置
CN107802937A (zh) * 2017-11-30 2018-03-16 青岛市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种内科医疗便携式氧气发生装置
CA3085192C (en) * 2018-01-02 2024-04-02 Reed Scientific Services Ltd. A soil-based flow-through rhizosphere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contaminated water and soil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3372Y (zh) * 1993-04-08 1994-01-19 芦治勋 可重复使用的袖珍保健氧盒
WO2001032325A1 (en) * 1999-10-29 2001-05-10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agent delivery, reactive barrier formation, and pest control
JP200408198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Chiyuugai Technos Kk イネ科植物栽培による油汚染土壌の浄化装置及び浄化方法
CN106311736A (zh) * 2016-08-26 2017-01-11 北京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CN10627680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石宝珏 一种化学制氧装置
CN207626225U (zh) * 2017-11-10 2018-07-20 云南上药植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滇重楼家用种植装置
CN108485998A (zh) * 2018-02-12 2018-09-04 暨南大学 一株高效活化矿质元素和重金属镉的土壤杆菌t29
CN108934622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郑州艾莫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育苗培养箱
CN208810804U (zh) * 2018-07-16 2019-05-03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装置
CN209302398U (zh) * 2018-12-13 2019-08-27 河南龙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脱油装置
CN109565987A (zh) * 2019-01-16 2019-04-0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砂质盐碱地土壤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6027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0196B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群处理石油污染黏土地基的方法
CN106966513A (zh) 一种远程遥控式水体原位修复装置
CN112496027B (zh) 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
CN105817474A (zh) 一种修复土壤复合污染的装置以及方法和应用
CN203768095U (zh) 利用微生物电解池技术原位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装置
CN215946953U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多段模块化可渗透反应墙
CN108817076B (zh) 微生物电化学呼吸器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29990A (zh) 利用准好氧填埋体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CN105032908A (zh) 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装置和工艺方法
CN110183065A (zh) 一种用于治理富营养化的浅缓流河道的修复技术
CN112028222A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CN111495948A (zh) 基于功能性阻隔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协同修复系统
CN114160558A (zh)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化学阻隔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077078A (zh)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及修复机构
CN108218147A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6517538B (zh)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水污染原位净化与修复方法
CN211284065U (zh)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原位循环井簇修复系统
CN116307530A (zh) 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水体分析及处理方法
CN203541063U (zh) 一种用于油基钻屑处理的覆膜式反应器
CN101734762B (zh) 一种修复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地下水的方法
CN102153241B (zh) 化学与生物组合反应带原位修复被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N112624508B (zh) 基于固定化酶的缓释型类芬顿体系及其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CN211255613U (zh)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位循环井簇修复系统
CN208712517U (zh) 微生物电化学呼吸器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系统
CN112429864A (zh) 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8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09, Zone C, building 2, No. 26, Keji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600 Chuncheng Sanhu village committee, Yangchun City,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n Zhongmo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701B, Xi'an Hard Technology Port, T4 Building, No. 67, Keji Second Road, Hi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room 09, Zone C, building 2, No. 26, Keji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701B, Xi'an Hard Technology Port, T4 Building, No. 67, Keji Second Road, Hi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elun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Room 701B, Xi'an Hard Technology Port, T4 Building, No. 67, Keji Second Road, Hi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Qinheng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