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443B -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443B
CN112492443B CN202011384335.XA CN202011384335A CN112492443B CN 112492443 B CN112492443 B CN 112492443B CN 202011384335 A CN202011384335 A CN 202011384335A CN 112492443 B CN112492443 B CN 1124924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ear
state
signal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43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2443A (zh
Inventor
谭栋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43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2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该方法能够解决在耳机与耳朵贴合度低时漏音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一种耳机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的本质是提供隔音密封的装置,并利用其中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化成可以听到的声波。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用户可利用耳机隔离周围环境噪声,并收听音频信号。
但是由于用户的耳朵形状各不相同,耳机外观形状参差不齐,这导致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耳机和耳朵之间的贴合度不同。而贴合度过松会导致耳机漏音,进而导致音频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耳机与耳朵贴合度低时漏音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入耳部,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该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并根据多个检测件获取到的信号,确定出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一步的,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实现对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行量化。进一步的,可根据量化得到的耳朵与耳机的贴合状态,自主的对耳机的播放音量进行调整。因此,用户仅需执行佩戴耳机的动作即可,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松,也会得到良好的音频体验。以及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紧,也不会造成听力损伤,这样提高了用户使用耳机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入耳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非入耳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其中,耳机包括入耳部,且入耳部与耳机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S1100-S1300:
S1100、通过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件可以为:光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该检测件通过检测可输出反映耳机入耳部与之间的贴合程度的信号。
以检测元件为光敏传感器为例,检测元件获取的到信号为光信号,在贴合程度低,即耳机发生漏光的情况下,光信号强度大。反之,光信号强度小。
S1200、根据多个信号,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1200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方式:上述S1100中的多个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对称设置于入耳部的侧面上(即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处于耳机入耳部对应圆直径的两个端点上),第一检测件获取第一信号,第二检测件获取第二信号。在此基础上,上述S1200通过如下S1210和S1211来实现:
S1210、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第一信号的强度和第二信号的强度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确定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
S1211、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至少有一者的信号强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外时,确定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耳机处于上电状态下,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反之确定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下。当然,还可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范围表示的是耳机与耳朵完全贴合时对应的信号的强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下,第一信号的强度和第二信号的强度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则说明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均与耳朵完全贴合,此时确定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即耳机与耳朵完全贴合。
对应的,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下,第一信号的强度和第二信号的强度中至少有一个强度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外时,则说明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中的至少一个与耳朵未贴合,此时确定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即耳机的入耳部至少有一部分并未与耳朵贴合。
第二种方式:耳机包括非入耳部,如图2a,非入耳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检测件(如图2a中的1所示)。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S1400:
S1400、通过第三检测件获取第三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检测件设置在非入耳部,这样,第三检测件可对外接环境进行检测。以检测件为光敏传感器为例,第三检测件可对外接环境光进行检测。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上述S1200可通过如下S1220和S1221来实现:
S1220、确定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
S1221、在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以检测元件均以为光敏传感器为例,多个信号分别与第三信号的差值可反映出,入耳部的检测件检测到的光的强度与环境光的强度之间的差异。
可以理解的是,入耳部的检测件检测到的光的强度与环境光的强度差异很大,则说明入耳部的检测件处于被遮挡状态,即对应耳机部分与耳朵完全贴合。反之,则说明入耳部的检测件处于几乎或完全未被遮挡的状态,即对应耳机部分与耳朵未完全贴合或未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范围指的是,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下,即耳机与耳朵完全未贴合时,入耳部的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的强度,与非入耳部的检测件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范围。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在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说明入耳部的检测件中至少有一个与耳朵是贴合的。此时,确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这时进行音量调整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再根据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对应于上述S12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S1222:
S1222、在差值均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控制耳机处于休眠状态。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在差值均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则说明入耳部的每一检测件均未与耳朵贴合。此时,说明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在此基础上,控制耳机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可降低耳机的功耗。
S1300、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
对应于上述S1200的第一种方式中,上述S1300可通过如下S1310和S1311来实现:
S1310、在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降低或保持耳机的播放音量。
S1311、在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时,提高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即耳机与耳朵完全贴合,此时降低或者保持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提高用户的音频体验。而在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降低音量,还可保护用户的听力。
对应的,在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时,即耳机与耳朵未完全贴合,此时,提高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提高用户的音频体验。
对应于S1200的第二种方式,上述S1300的具体实现可以为:根据贴合状态,确定贴合等级;根据贴合等级,调整音量。
其中,如图2b所示,以入耳部包括四个对称设置的检测件(具体如图2b中的2、3、4、5所示)为例,上述的根据贴合状态,确定贴合等级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对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利用贴合等级拟合函数进行拟合,将拟合得到的值作为贴合等级。其中,贴合等级拟合函数由设计人员预先进行实验得到。其中,贴合等级拟合函数可通过如下公式表示:
y=f(Δx2,Δx3,Δx4,Δx5);
其中,y表示贴合等级;Δx2,Δx3,Δx4,Δx5分别表示的是入耳部包括的四个检测件检测到信号的强度分别与非入耳部的第三检测件检测到信号的强度之间的差值。
上述的根据贴合等级,调整音量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设计人员将贴合等级和音量调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从而得到贴合等级和音量调节量之间的映射函数。根据该贴合度和映射函数,实现对耳机的播放音量的调整。其中,映射函数可表示为如下公式:
z=f(y);其中,z表示音量调节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对应的音量调节原则为:在贴合等级小的情况下,表征耳机漏音,从而导致耳朵听到的耳机的音量小,此时,提高音量。在贴合等级适中的情况下,表征耳机佩戴合适,则保持耳机的音量不变。在贴合等级高的情况下,表征耳机过紧,从而导致耳朵听到的耳机的音量过大,则降低音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入耳部,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该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并根据多个检测件获取到的信号,确定出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一步的,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实现对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行量化。进一步的,可根据量化得到的耳朵与耳机的贴合状态,自主的对耳机的播放音量进行调整。因此,用户仅需执行佩戴耳机的动作即可,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松,也会得到良好的音频体验。以及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紧,也不会造成听力损伤,这样提高了用户使用耳机的用户体验。同时,生产厂家也无需生产不同尺寸的耳机,这样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耳机还包括马达,马达带动耳机中的发声元件运动。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S1500:
S1500、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400的调整原则可以为: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紧时,可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收缩;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合适的情况下,可调整耳机的发声单元位置不变;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松时,可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伸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1400的调整原则还可以为: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多个信号中强度小的信号对应的检测件;或者,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基于上述S1200的第二种方式中,差值最小对应的入耳部检测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可进一步的提高用户的听音体验。
在上述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入耳部的目标检测件连续获取的设定数量的信号的强度,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是否稳定;在稳定的情况下,降低多个检测件的信号采样率,以及停止执行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检测件可以为入耳部的任一检测件,也可为入耳部的指定的检测件。若目标检测件连续获取的设定数量的信号的强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相差很小,则说明目标检测件与耳朵的贴合状态基本不变,即说明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是稳定的。反之说明耳机与耳朵的配合状态是不稳定的。
在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稳定的情况下,此时耳机的音量已经调整合适。因此,为了降低耳机的能耗,则停止上述S1300的步骤。以及,将入耳部的多个检测件的信号采样频率降低。
在上述包括第三检测件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方法还包括:在耳机上电后设时间段内,在第三检测件获取的信号的强度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第三信号的强度,校准入耳部的检测件获取的信号的强度。这样,可避免由于耳朵或者手部给检测件带来油污,导致第三检测件和入耳部的检测件的灵敏度出现较大差异的问题。其中,设定时间段为耳机上电后,还未来得及将耳机戴入耳朵的时间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耳机的控制装置,或者,或者该耳机的控制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耳机的控制方法的表示控制的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耳机的控制装置执行加载耳机的控制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方法。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300,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装置300包括获取模块301、确定模块302和调整模块303,其中:
获取模块301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调整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检测件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件获取第二信号,所述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强度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至少有一者的强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外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303具体用于: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降低或保持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时,提高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包括非入耳部,所述非入耳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检测件,所述获取模块3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检测件获取第三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302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以及,在所述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带动所述耳机中的发声元件运动,所述调整模块303还用于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发声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的控制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可以连接耳机的设备,或者该移动电子设备直接为耳机。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可以连接耳机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耳机的控制装置为可以连接耳机的设备时,该耳机的控制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入耳部,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获取模块该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并由确定模块根据多个检测件获取到的信号,确定出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一步的,由调整模块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实现对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行量化。进一步的,可根据量化得到的耳朵与耳机的贴合状态,自主的对耳机的播放音量进行调整。因此,用户仅需执行佩戴耳机的动作即可,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松,也会得到良好的音频体验。以及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紧,也不会造成听力损伤,这样提高了用户使用耳机的用户体验。同时,生产厂家也无需生产不同尺寸的耳机,这样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09,存储在存储器4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410执行时实现上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4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01、网络模块402、音频输出单元403、输入单元404、传感器405、显示单元406、用户输入单元407、接口单元408、存储器409、以及处理器4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4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410,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入耳部,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在此基础上,处理器通过该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并根据多个检测件获取到的信号,确定出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一步的,根据贴合状态,调整耳机的播放音量。这样,可实现对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进行量化。进一步的,可根据量化得到的耳朵与耳机的贴合状态,自主的对耳机的播放音量进行调整。因此,用户仅需执行佩戴耳机的动作即可,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松,也会得到良好的音频体验。以及即使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过紧,也不会造成听力损伤,这样提高了用户使用耳机的用户体验。同时,生产厂家也无需生产不同尺寸的耳机,这样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4041和麦克风4042,图形处理器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406可包括显示面板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61。用户输入单元407包括触控面板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72。触控面板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耳机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及马达,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马达带动所述耳机中的发声元件运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发声方向;
其中,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发声方向,包括:
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多个信号中强度小的信号对应的检测件;
或者,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紧时,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收缩;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合适的情况下,调整耳机的发声单元位置不变;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松时,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伸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检测件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件获取第二信号,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强度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至少有一者的强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外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降低或保持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时,提高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非入耳部,所述非入耳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检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三检测件获取第三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5.一种耳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及马达,所述入耳部与耳朵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检测件,所述马达带动所述耳机中的发声元件运动,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多个检测件获取多个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发声方向;
其中,根据所述贴合状态,调整所述耳机的发声方向,包括:
调整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多个信号中强度小的信号对应的检测件;
或者,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紧时,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收缩;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合适的情况下,调整耳机的发声单元位置不变;在贴合状态表示贴合过松时,调整耳机的发声元件伸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入耳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检测件获取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件获取第二信号,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的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强度均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
在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且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至少有一者的强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外时,确定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一贴合状态时,降低或保持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在所述耳机与耳朵处于第二贴合状态时,提高所述耳机的播放音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非入耳部,所述非入耳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检测件,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检测件获取第三信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以及,在所述差值中的至少一个超出第二预设范围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信号的强度分别与所述第三信号的强度的差值,确定耳机与耳朵的贴合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耳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84335.XA 2020-11-30 2020-11-30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92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4335.XA CN1124924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4335.XA CN1124924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443A CN112492443A (zh) 2021-03-12
CN112492443B true CN112492443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93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4335.XA Active CN112492443B (zh) 2020-11-30 2020-11-30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4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9804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耳机及状态检测耳机的控制方法
CN114827810A (zh) * 2022-04-25 2022-07-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音量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170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自适应调整声音的电路及方法
CN10846278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324751A (zh) * 2019-07-30 2019-10-11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的入耳结构识别方法、音质调整方法及耳机
CN111683316A (zh) * 2020-05-25 2020-09-1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佩戴校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32388A (en) * 1951-12-12 1955-06-22 Dictaphone Corp Twin unit stethoscope headphones
US8498426B2 (en) * 2008-08-18 2013-07-30 Voyetra Turtle Beach, Inc Headphone system for computer gaming
CN102149033A (zh) * 2010-10-28 2011-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耳机的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036855B2 (en) * 2013-08-29 2015-05-19 Bose Corporation Rotary user interface for headphones
CN104883635B (zh) * 2014-02-28 2019-08-1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近头式扬声器装置及其应用
CN104254036A (zh) * 2014-09-25 2014-12-31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N106131723A (zh) * 2016-04-28 2016-11-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耳机
CN108737923A (zh) * 2018-05-22 2018-1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677768A (zh) * 2019-10-31 2020-01-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1464911B (zh) * 2020-05-18 2021-12-28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左右音量调节方法、耳机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784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235170A (zh) * 2017-12-29 2018-06-29 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耳机的自适应调整声音的电路及方法
CN110324751A (zh) * 2019-07-30 2019-10-11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的入耳结构识别方法、音质调整方法及耳机
CN111683316A (zh) * 2020-05-25 2020-09-1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佩戴校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rame-bitrate-change based steganography for voice-over-IP;刘进;田晖;周可;;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第12期);全文 *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舒适性设计;林欢;邓小雷;林丽;黄春莲;;包装工程(第2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443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6510B2 (en) Processing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492443B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38306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earphone sound volume
CN108540900B (zh) 音量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40103003A (ko) 보청기를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CN108335703B (zh) 确定音频数据的重音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9836275B2 (en) User device having a voice recognition function and an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708630B (zh) 控制耳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87984B (zh) 一种调整音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05238A1 (zh) 重构语音信号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16135B (zh) 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53295A1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078347A (zh) 一种屏幕显示的方法、电子设备
CN111443815A (zh) 一种振动提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302974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82118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095155A1 (zh) 一种疲劳提示方法和终端
WO2017031647A1 (zh) 一种检测触摸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33167A (zh) 电子设备的降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42963B (zh) 声音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87388B2 (en) Anti-accidental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11381910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dust using 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2367583A (zh) 无线耳机及其佩戴检测方法
US20150178101A1 (en) Adjusting settings based on sensor data
CN110058837B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