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1518B -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1518B
CN112491518B CN202011155660.9A CN202011155660A CN112491518B CN 112491518 B CN112491518 B CN 112491518B CN 202011155660 A CN202011155660 A CN 202011155660A CN 112491518 B CN112491518 B CN 112491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layer
legacy
layer fra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56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1518A (zh
Inventor
高建重
郭真三
孙周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56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1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1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1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1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1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3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physical layer [OSI layer 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04W80/045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involving different protocol versions, e.g. MIPv4 and MIPv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公开了一种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所述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所述收发器来发送包括传统信令字段的非传统物理层帧,所述传统信令字段包括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解码的信息。

Description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本申请是2017年12月2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6月29日的申请号为201680038677.1(PCT/KR2016/006976)的,发明名称为“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和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实施的高效无线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供应扩张,可以向移动设备提供快速的无线互联网服务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得到重视。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移动设备(包括智能电话、智能平板、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嵌入式设备等)在家中或者公司或者特定服务提供区域中无线地接入互联网。
最著名的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无线LAN技术。自从通过使用2.4GHz的频率来支持初始无线LAN技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已经使各种技术标准商业化或者已经开发了各种技术标准。起初,IEEE 802.11b支持在使用2.4GHz频带的频率时最大11Mbps的通信速度。与显著拥塞的2.4GHz频带的频率相比较,在IEEE802.11b之后商业化的IEEE 802.11a使用不是2.4GHz频带而是5GHz频带的频率来减少干扰的影响,并且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来将通信速度提高到最大54Mbps。然而,IEEE 802.11a的缺点在于:通信距离比IEEE 802.11b短。另外,IEEE 802.11g与IEEE802.11b类似地使用2.4GHz频带的频率来实现最大54Mbps的通信速度并且满足后向兼容性,从而成为焦点,并且进一步地,在通信距离方面优于IEEE 802.11a。
此外,作为为了克服无线LAN的弱点指出的通信速度限制而建立的技术标准,已经提供了IEEE 802.11n。IEEE 802.11n旨在增加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并且扩展无线网络的运行距离。更详细地,IEEE 802.11n支持高吞吐量(HT),在该高吞吐量(HT)中,数据处理速度为最大540Mbps或者更快,并且进一步地,基于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技术,在该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技术中,在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的两侧使用多根天线以使传输错误减到最少并且优化数据速度。进一步地,该标准可以使用传输彼此重叠的多个副本的编码方案以增加数据可靠性。
随着无线LAN的供应被激活并且进一步地,使用无线LAN的应用被多样化,对用于支持比IEEE 802.11n支持的数据处理速度更高吞吐量(非常高的吞吐量(VHT))的新型无线LAN系统的需求已经成为焦点。其中,IEEE 802.11ac支持在5GHz频率中宽的带宽(80至160MHz)。仅在5GHz频带中定义IEEE 802.11ac标准,但是初始的11ac芯片集为了与现有的2.4GHz频带产品具有后向兼容性将支持甚至在2.4GHz频带中的操作。理论上,根据标准,多个站的无线LAN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Gbps,并且最大单个链路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0Mbps。这通过扩展802.11n所接受的无线接口的概念来实现,诸如,更宽的无线频率带宽(最大160MHz)、更多的MIMO空间流(最多8个)、多用户MIMO、和高密度调制(最大256QAM)。进一步地,作为通过使用60GHz频带而不是现有的2.4GHz/5GHz来传输数据的方案,已经提供了IEEE 802.11ad。IEEE 802.11ad是通过使用波束成形技术来提供最大速度为7Gbps的传输标准,并且适用于高比特率运动图片流(诸如,大量数据或者非压缩HV视频)。然而,由于60GHz频带无法通过障碍物,因此,只能在短距离空间中的装置中使用60GHz频带是不利的。
同时,近年来,作为802.11ac和802.11ad之后的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不断进行对在高密度环境中提供高效率、高性能无线通信技术的讨论。即,在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环境中,在存在高密度终端和基站端的情况下,需要在室内/室外提供具有高频率效率的通信,并且需要用于实施通信的各种技术。
特别地,随着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装置的数量增加,有效地使用预定信道是必要的。因此,需要能够通过在多个终端与基站端之间同时传输数据来有效地使用带宽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提供一种高效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提供一种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无线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收发器来发送包括传统信令字段的非传统物理层帧,该传统信令字段包括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解码的信息。
传统信令字段可以包括指示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其中,处理器可以配置为通过长度信息的值来用信号通知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通过将长度信息除以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而获得的剩余值,来用信号通知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基于通过以下操作而获得的值来设置长度信息:从通过将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转换为长度信息的格式而获得的值中减去可由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再加上剩余值。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基于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和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来将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转换为长度信息的格式。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根据以下等式来设置长度信息,L_LENGTH=[(TXTIME-TL_PREAMBLE)/aSymbolLength]x NOPS[a/8]–m,其中,L_LENGTH可以表示长度信息,可以表示大于或者等于x的整数中的最小整数,TXTIME可以表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可以表示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期间传统信令字段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可以表示用于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NOPS可以表示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a可以表示在传统物理层帧中的长度信息之后的、未包括在由长度信息指示的长度中的字段的比特的数量,以及m可以表示通过从可由发送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中减去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表示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
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表示非传统物理层帧是否包括预定字段。
处理器可以基于剩余值和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处理器可以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者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来对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无线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配置为通过使用收发器来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并且获取包括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从非传统物理层帧解码的信息的传统信令字段。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从传统信令字段中获取指示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并且通过该长度信息的值来获取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通过将长度信息除以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而获得的剩余值来获取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基于通过将可由发送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添加至长度信息的值并且减去剩余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数量。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基于通过将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添加至长度信息的值并且减去剩余值而获得的值、以及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数量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其中,分组扩展可以指示在指示是否包括误差的帧检查序列(FCS)字段或者前向纠错(FEC)之后添加的补零。
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
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是否包括预定字段。
处理器可以配置为基于剩余值和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来获取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调制方法可以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者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无线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在传统信令字段中设置指示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其中,传统信令字段包括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解码的信息;以及发送包括传统信令字段的非传统物理层帧。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提供一种高效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和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实施的高效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视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视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创新概念的实施例的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入点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站设置接入点和链路的过程的视图。
图6示出了支持传统无线LAN模式的IEEE 802.11ac物理层帧的结构。
图7示出了IEEE 802.11n、11a和11ac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结构。
图8示出了用于在802.11a/n/ac物理层帧之间进行自动检测的L-SIG、HT-SIG、和VHT-SIG-A的符号特定调制技术。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IEEE 802.11ax物理层帧的结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统物理层帧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结构。
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结构。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重复的L-SIG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结构。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自动检测包括重复的L-SIG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操作。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用信号通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SIG的数据子载波和导频子载波。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被划分为多个区段的频率区域的信号特性的RL-SIG信令信息。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检测RL-SIG的操作。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被划分为多个区段的时间区域的信号特性的RL-SIG信令信息。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通过不同于L-SIG的不同调制方法来发送信息的RL-SIG。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过将子载波添加至L-SIG而生成的RL-SIG。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RL-SIG通过导频子载波来用信号通知信息。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终端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发送时间的等式。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终端获取L-SIG中包括的长度信息的等式。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分组扩展的存在是否不清楚的方法。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L_LENGTH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添加预定整数。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当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添加预定整数时,用于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减去预定整数。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当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添加预定整数时,用于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和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该被构造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不相关的部分以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
此外,当描述为包括(comprise)(或者包括(include)或者具有)一些元件时,应该理解,其可以只包括(comprise)(或者包括(include)或者具有)那些元件,或者其可以包括(或包括或具有)其它元件以及那些元件,如果没有具体限制的话。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92525号和第10-2105-0117434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在相应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和提到的项被包括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为了便于描述,通过无线LAN系统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无线LAN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基本服务集(BSS),并且BSS表示彼此成功地同步以彼此进行通信的设备的集合。通常,可以将BSS分类为基础架构BSS和独立BSS(IBSS),并且图1图示了在BSS之间的基础架构BSS。
如在图1中图示的,基础架构BSS(BSS1和BSS2)包括作为提供分布服务的站的一个或者多个站STA1、STA2、STA3、STA4、和STA5、接入点PCP/AP-1和PCP/AP-2,以及连接多个接入点PCP/AP-1和PCP/AP-2的分布系统(DS)。
站(STA)是包括遵循IEEE 802.11标准的规定的媒体访问控制(MAC)的预定装置和用于无线媒体的物理层接口,并且在广义上,包括非接入点(非AP)站和接入点(AP)两者。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终端”可以用于指包括无线LAN通信装置(诸如,非AP STA、或者AP、或者两者)的概念。用于无线通信的站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并且根据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用户接口单元和显示单元。处理器可以生成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帧或者处理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到的帧,此外,还执行各种处理以便控制站。另外,收发器与处理器在功能上连接,并且通过站的无线网络来发送和接收帧。
接入点(AP)是经由与其相关联的站的无线媒体来提供对分布系统(DS)的接入的实体。在基础架构BSS中,原则上经由AP来执行非AP站之间的通信,但是当配置了直接链路时,甚至能够在非AP站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同时,在本发明中,AP用作包括个人BSS协调点(PCP)的概念,并且可以在广义上包括下述概念,包括:集中控制器、基站(BS)、节点B、基站收发系统(BTS)、和站点控制器。
可以通过分布系统(DS)来使多个基础架构BSS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分布系统连接的多个BSS称为扩展服务集(ESS)。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独立BSS。为了便于描述,通过无线LAN系统来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图2的实施例中,将省略对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的或者对应的部分的重复描述。
由于在图2中图示的BSS3是独立BSS并且不包括AP,因此,所有的站STA6和STA7都不与AP连接。独立BSS不被允许接入分布系统并且形成自含式网络。在独立BSS中,相应站STA6和STA7可以彼此直接连接。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站100的配置的框图。
如在图3中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站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收发器120、用户接口单元140、显示单元150、和存储器160。
首先,收发器1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诸如,无线LAN物理层帧等),并且可以将收发器120嵌入在站100中或者作为外部元件提供。根据实施例,收发器120可以包括使用不同频带的至少一个发送和接收模块。例如,收发器12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频带(诸如,2.4GHz、5GHz、和60GHz)的发送和接收模块。根据实施例,站100可以包括使用6GHz或者更高频带的发送和接收模块以及使用6GHz或者更低频带的发送和接收模块。相应的发送和接收模块可以根据对应的发送和接收模块支持的频带的无线LAN标准来执行与AP或者外部站的无线通信。收发器120可以根据站100的性能和需求一次仅操作一个发送和接收模块或者同时操作多个发送和接收模块。当站100包括多个发送和接收模块时,可以由独立元件来实施各个发送和接收模块,或者可以将多个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中。
接下来,用户接口单元140包括设置在站100中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装置。即,用户接口单元140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输入装置来接收用户输入,并且处理器11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输入来控制站100。进一步地,用户接口单元140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输出装置来基于处理器110的命令执行输出。
接下来,显示单元150在显示屏幕上输出图像。显示单元150可以基于处理器110的控制命令等来输出各种显示对象,诸如,由处理器110执行的内容或者用户接口。进一步地,存储器160存储在站100中使用的控制程序和各种结果数据。控制程序可以包括站100接入AP或者外部站所需的接入程序。
本发明的处理器110可以执行各种命令或者程序,并且处理站100中的数据。进一步地,处理器110可以控制站100的相应单元并且控制各个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处理器110可以执行用于接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的AP的程序,并且接收由AP发送的通信配置消息。进一步地,处理器110可以读取有关站100的包括在通信配置消息中的优先级条件的信息,并且基于有关站100的优先级条件的信息来请求对AP的接入。本发明的处理器110可以表示站100的主控制单元,并且根据实施例,处理器110可以表示用于单独地控制站100的某一部件(例如,收发器120等)的控制单元。处理器110可以是调制器和/或解调器,该调制器和/或解调器对发送至收发器120的无线信号进行调制和对从收发器120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器110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站100的无线信号发送/接收的各种操作。下面将描述其详细的实施例。
在图3中图示的站10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框图,其中,将单独的块图示为装置的在逻辑上区别的元件。因此,可以根据装置的设计来将装置的元件安装在单个芯片或者多个芯片中。例如,可以在将处理器110和收发器120集成到单个芯片中时实施处理器110和收发器120或者将处理器110和收发器120实施为单独的芯片。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可选地将站100的一些部件(例如,用户接口单元140和显示单元150)设置在站100中。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P 200的配置的框图。
如在图4中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P 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收发器220、和存储器260。在图4中,在AP 200的部件当中,将省略对与图2的站100的部件相同的或者对应的部分的重复描述。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AP 200包括用于在至少一个频带中操作BSS的收发器220。如在图3的实施例中描述的,AP 200的收发器220还可以包括使用不同频带的多个发送和接收模块。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AP 200可以包括不同频带(例如,2.4GHz、5GHz、和60GHz)中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发送和接收模块。优选地,AP 200可以包括使用6GHz或者更高频带的发送和接收模块以及使用6GHz或者更低频带的发送和接收模块。相应发送和接收模块可以根据对应的发送和接收模块支持的频带的无线LAN标准来执行与站的无线通信。收发器220可以根据AP 200的性能和需求一次仅操作一个发送和接收模块或者同时操作多个发送和接收模块。
接下来,存储器260存储在AP 200中使用的控制程序和各种结果数据。控制程序可以包括用于管理对站的接入的接入程序。进一步地,处理器210可以控制AP 200的相应单元并且控制各个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处理器210可以执行用于接入存储在存储器260中的站的程序,并且发送一个或者多个站的通信配置消息。在这种情况下,通信配置消息可以包括有关相应站的接入优先级条件的信息。进一步地,处理器210根据对站的接入请求来执行接入配置。处理器210可以是调制器和/或解调器,该调制器和/或解调器对发送至收发器220的无线信号进行调制和对从收发器220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器210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种操作(诸如,AP 200的无线电信号发送/接收)。下面将描述其详细的实施例。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了STA设置与AP的链路的过程的示意图。
参照图5,大体上通过扫描、认证、和关联三个步骤来设置STA 100与AP 200之间的链路。首先,扫描步骤是STA 100获取由AP 200操作的BSS的接入信息的步骤。用于执行扫描的方法包括:AP 200通过使用定期发送的信标消息来获取信息的被动扫描方法(S101)和STA 100向AP发送探测请求(S103)并且通过从AP接收探测响应来获取接入信息(S105)的主动扫描方法。
在扫描步骤中成功接收到无线接入信息的STA 100通过发送认证请求(S107a)并且从AP 200接收认证响应来执行认证步骤(S107b)。在执行了认证步骤之后,STA 100通过发送关联请求(S109a)并且从AP 200接收关联响应来执行关联步骤(S109b)。
同时,可以附加地执行基于802.1X的认证步骤(S111)和通过DHCP的IP地址获取步骤(S113)。在图5中,认证服务器300是利用STA 100来处理基于802.1X的认证的服务器,并且可以与AP 200在物理上关联地存在或者作为单独的服务器存在。
当改变常规用于增强无线通信性能的无线信号的物理层帧格式时,与不支持格式化的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实现共存是问题。此时,将改变的物理层帧称为非传统物理层帧,并且将不支持改变的物理层帧的现有无线通信终端称为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具体地,当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时,不支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对有关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信息进行解码。因此,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知道由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发送的物理层帧的长度,从而使得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无限地感测信道。另外,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与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可能发生发送冲突,这导致发送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该问题,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物理层帧来发送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解码的信令信息。还将通过物理层帧来发送的可由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解码的信令信息称为L-SIG。此时,在接收到在L-SIG之后发送的信号的数据值之后,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确定物理层帧是非传统物理层帧。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是否存在非传统物理层的效率较低。因此,当非传统物理层帧包括L-SIG时,需要一种用于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快速确定是否存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方法。将参照图6至图23描述这一点。
图6示出了支持传统无线LAN模式的IEEE 802.11ac物理层帧的结构。
如在图6中示出的,11ac物理层帧包括传统前导码、极高吞吐量(VHT)前导码、和VHT数据。可以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诸如,IEEE 802.11a(以下称为11a)无线通信终端)中对传统前导码进行解码,并且11a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从传统前导码中提取的信息来保护11ac物理层帧。同时,11ac无线通信终端从11ac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中获取指示物理层帧的长度T的长度信息。因此,11ac物理层帧的VHT前导码(例如,VHT-SIG)可以不包括长度信息。
图7示出了IEEE 802.11n、11a和11ac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结构。
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那样,11a物理层帧包括传统前导码和传统数据(L-Data)。传统前导码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STF)、传统长训练字段(L-LTF)、和传统信号字段(L-SIG),并且其中,通过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来对L-SIG进行调制。另一方面,11n/ac分组如11a分组中那样包括传统前导码,并且包括11n/ac终端的可识别信息作为在L-SIG之后的单独的前导码(即,HT前导码和VHT前导码)。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提取物理层帧的L-SIG中包括的速率信息和长度信息。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将在L-SIG之后的部分视为传统数据L-Data,并且基于速率信息和长度信息来对在L-SIG之后的部分进行解码。通过使用BPSK、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和64-QAM中的任何一种来对传统数据L-Data进行调制。
另一方面,可以基于用于在传统前导码之后的高吞吐量(HT)前导码的调制技术来将11n中的物理层帧与11a中的物理层帧(在2.4GHz频带的情况下为IEEE 802.11g物理层帧)区分开来。参照图7,通过不用于11a分组的调制技术(即,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来对构成11n物理层帧中的HT前导码的HT-SIG(HT-SIG1和HT-SIG2)的初始符号310n和320n进行调制。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识别用于在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310的调制技术。如果利用QBPSK来对第一符号310进行调制,则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识别出对应的物理层帧是11n物理层帧。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还检查调制技术QBPSK是否用于在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二符号320,从而增加物理层帧识别的可靠性。
因此,将无线通信终端基于用于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调制技术来辨别物理层帧的格式称为自动检测。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使用自动检测,并且不对物理层帧的HT-SIG进行循环冗余检查(CRC),确定对应的物理层帧是否是11n物理层帧。通过进行自动检测,当接收到的物理层帧不是11n物理层帧时,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由于不必要的解码过程而降低功耗。而且,通过进行自动检测,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减少数据发送/接收延迟,例如,由于11a回退决定而导致的延迟。
按照类似的方式,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在传统前导码之后的VHT前导码的调制技术来将11ac物理层帧与11a物理层帧和11n物理层帧区分开来。然而,11ac物理层帧的前导码应该最小化对上述11n终端的自动检测过程的影响。即,用于防止11n终端将物理层帧识别为在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310c中的11n物理层帧的调制技术可以用于11ac物理层帧。因此,参照图7,利用BPSK来对在11ac物理层帧中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310c进行调制,并且利用QBPSK来对第二符号320c进行调制。此时,第一符号310c构成VHT前导码的VHT-SIG-A1,并且第二符号320c构成VHT前导码的VHT-SIG-A2。
基于用于在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310和第二符号320的调制技术,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物理层帧是否是11ac物理层帧。具体地,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第一符号310的调制技术来将11n物理层帧与非11n物理层帧区分开来,并且可以基于用于第二符号310的调制技术来将11a物理层帧和11ac物理层帧与非11n物理层帧区分开来。
图8示出了用于在802.11a/n/ac物理层帧之间进行自动检测的L-SIG、HT-SIG、和VHT-SIG-A的符号特定调制技术。
首先,利用BPSK来对11a、11n和11ac物理层帧的L-SIG进行调制。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物理层帧并且提取物理层帧的L-SIG。此时,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将在L-SIG之后的符号视为数据。因此,即使当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11n物理层帧或者11ac物理层帧时,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也将接收到的物理层帧识别为11a物理层帧。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从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L-SIG中提取长度信息。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将发送/接收操作推迟与长度信息对应的时间。因此,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保护接收到的11n物理层帧或者11ac物理层帧。
利用QBPSK来对作为在11n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310n和第二符号320n的HT-SIG进行调制。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检查用于在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的调制技术。当利用QBPSK来对第一符号进行调制时,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物理层帧是11n物理层帧。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在执行各个数据发送的子载波的星座点的I/Q信道之间的分布来确定调制技术。另外,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可以确认调制技术QBPSK是否用于在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二符号。因此,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增加11n物理层帧识别的可靠性。
利用BPSK来对在11ac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310c进行调制,并且利用QBPSK来对第二符号320c进行调制。具体地,分别利用BPSK和QBPSK来对11ac物理层帧的VHT-SIG-A的第一符号310c和第二符号320c进行调制。基于用于在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之后的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的调制技术,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对应的物理层帧是否是11ac物理层帧。当利用QBPSK来对第二符号进行调制时,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应该通过第一符号来确定对应的物理层帧是否是11n物理层帧以清楚地确定物理层帧的格式。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IEEE 802.11ax物理层帧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非传统无线LAN模式可以表示IEEE 802.11ax无线LAN模式,并且传统无线LAN模式可以表示无线LAN模式(诸如,11a、11g、11n、和11ac,即,与11ax相比较的传统)。另外,本发明中的物理层帧的格式可以指示有关用于物理层帧的无线LAN通信标准模式的信息。具体地,有关无线LAN通信标准模式的信息可以指示有关IEEE 802.11a/g/n/ac/ax的通信标准模式的信息。
在图9的实施例中,可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即,11ax物理层帧)设计为具有仅可由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诸如,11ax终端)解码的新型物理层帧结构。
如上所述,传统前导码可以包括用于与传统终端兼容的L-STF、L-LTF、和L-SIG。非传统物理层帧可以包括在L-SIG之后的高效(HE)前导码和HE数据。HE前导码包括由用于非传统无线LAN操作的至少一个SIG(HE-SIG-1、HE-SIG-2、...、HE-SIG-n)、HE-STF、和HE-LTF组成的HE-SIG。此时,SIG是指指示物理层帧的信令信息的信令字段。而且,各种布置(诸如,在HE前导码中的HE-SIG/STF/LTF的数量和位置)都是可能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HE前导码称为非传统前导码。
此时,当传统物理层帧和非传统物理层帧共存时,需要在最小化对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影响的同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自动检测有关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信息的HE前导码结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统物理层帧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结构。
如上所述,传统物理层帧可以包括IEEE 802.11a/g/n/ac中的物理层帧。另外,非传统物理层帧可以表示IEEE 802.11ax物理层帧。
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由多个符号组成。在本发明中,符号指示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一个符号包括有效的OFDM符号区段和保护间隔区段。另外,在图10中,前导码区段的一个符号可以具有4微秒的长度,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符号的长度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类型而变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称为第一符号310x,将第二符号称为第二符号320x,并且将第三符号称为第三符号330x。即,第一符号310x、第二符号320x、和第三符号330x分别表示HE前导码的第一符号、第二符号、和第三符号。
在图10的实施例中,可以基于11n和11ac物理层帧的前导码来将HE前导码划分为三个区域Region1、Region2、和Region3。首先,第一区域Region1是在L-SIG之后的第一区域,并且可以包括两个符号。在第一区域中,11a物理层帧包括传统数据L-Data,11n物理层帧包括HT-SIG,并且11ac物理层帧包括VHT-SIG。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对在11a物理层帧的第一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解调,并且对在11n物理层帧和11ac物理层帧的第一区域中的HT-SIG和VHT-SIG进行解调。如上所述,能够进行自动检测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11n和11ac终端)可以基于用于第一区域的符号的调制技术来确定11n和/或11ac物理层帧。因此,无线传统通信终端基于物理层帧的格式(即,WLAN通信标准模式)来对物理层帧进行解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分别利用BPSK来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中的第一区域中包括的第一符号310x和第二符号320x进行调制。由此,非传统物理层帧可以最小化对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该两种无线通信终端都是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性能的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BPSK调制可以用于第一符号310x和第二符号320x的所有子载波,但是不同于BPSK的调制技术可以用于一些子载波(例如,偶数/奇数指数的子载波)。然而,如果另一调制技术用于一些子载波,由于11n/ac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性能可能降低,因此,可以仅在指定的一些范围内使用另一调制技术。
在第一区域Region1之后的第二区域Region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在第二区域中,分别地,11a物理层帧包括传统数据L-Data,11n物理层帧包括HT-STF,并且11ac物理层帧包括VHT-STF。因此,在11a物理层帧的第二区域中,无线通信终端按照与第一区域相同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解调,并且在11n物理层帧和11ac物理层帧的第二区域中,基于时域信号的重复特性来检测STF。此时,利用QPSK来对11n物理层帧和11ac物理层帧的第二区域中的符号进行调制。
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那样,当利用BPSK来对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一区域中的符号(即,第一符号310x和第二符号320x)进行调制时,支持11n和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对应的物理层帧确定为11a物理层帧。因此,用于物理层帧的第二区域中的符号的调制技术对11n终端和11ac终端的自动检测过程影响不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种调制技术可以用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二区域中的符号,即,第三符号330x。例如,诸如BPSK、QBPSK、或者QPSK等调制可以用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三符号330x。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利用QBPSK来对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三符号330x进行调制。按照这种方式,当相对于BPSK具有正交特性的QBPSK用于对第三符号330x的调制时,可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a/g物理层帧区分开来。此时,非传统终端确认分别利用BPSK、BPSK、和QBPSK来对在接收到的分组的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第二符号、和第三个符号进行调制,从而使得可以确定对应的物理层帧是非传统物理层帧。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方法不限于此,并且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各个实施例来自动检测非传统物理层帧。
第三区域Region3表示在第二区域区域Region2之后的剩余前导码区段。在第三区域Region3中,11n物理层帧包括HT-LTF,并且11ac物理层帧包括VHT-LTF和VHT-SIG-B。利用BPSK来对第三区域中的符号进行调制。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利用QBPSK来对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三符号330x进行调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三区域的调制技术来自动检测对应的物理层帧。此时,可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调制技术和前导码结构中的至少一些调制技术和前导码结构设置为与传统物理层帧的相同。
图11至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结构。
在图11至图13的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中,未描述与先前的附图的实施例中的部分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配置的实施例。参照图11,非传统物理层帧包括传统前导码和HE前导码300a。HE前导码300a包括高效率信号字段(HE-SIG)、高效率短训练字段(HE-STF)、和高效率长训练字段(HE-LTF)。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分别可以将HE-SIG、HE-STF、和HE-LTF称为非传统SIG、非传统STF和非传统LTF。
根据图11的基本结构,HE-SIG可以包括第一符号310x、第二符号320x、和第三符号330x。根据图11的实施例,利用BPSK来对第一符号310x和第二符号320x进行调制,并且利用QBPSK来对第三符号330x进行调制。此时,可以通过利用BPSK进行调制的第一符号310x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n物理层帧区分开来,并且可以通过利用BPSK进行调制的第二符号320x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ac物理层帧区分开来。另外,可以通过利用QBPSK进行调制的第三符号330x来将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a/g物理层帧区分开来。按照这种方式,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SIG可以由三个或者更多个符号组成,并且若需要,可以进一步包括附加SIG。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配置的另一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SIG可以具有可变长度。但是,图12示出了具有由三个符号组成的HE-SIG的HE前导码300a和具有由两个符号组成的HE-SIG的HE前导码300b。
根据各种实施例,可以将HE-SIG设置为可变长度。如稍后描述的,HE-SIG可以由多个SIG组成,并且HE-SIG长度可以根据是否包括附加SIG而变化。而且,HE-SIG可以根据使用对应的物理层帧的频带具有可变长度。例如,在未发送11ac分组的第一频带(例如,2.4GHz频带)中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300b可以包括由两个符号310x和320x组成的HE-SIG。根据实施例,可以通过BPSK来对构成HE前导码300b的HE-SIG的第一符号310x进行调制,并且可以通过QBPSK来对第二符号320x进行调制。当按照与11ac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300b相同的方式来对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300b的第一符号310x和第二符号320x进行调制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第一频带(2.4GHz频带)中使用与11ac物理层帧相同的自动检测方法确定非传统物理层帧。另一方面,在发送11ac物理层帧的第二频带(即,5GHz频带)中,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300a的HE-SIG可以进一步包括由在第一频带中用于HE前导码300b的HE-SIG中的第三符号330x组成的附加SIG。此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用于HE前导码300a的第三符号330x的调制技术或者对应的符号的发送数据来确定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是否是非传统物理层帧。同时,支持11ac的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HE前导码300a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在VHT-SIG1解码过程中发生的误差来确定对应的物理层帧不是11ac物理层帧。
此外,虽然在图12中示出HE-SIG的长度变化了两个符号或者三个符号,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将HE-SIG设置为比这更长的长度。
为了提高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自动检测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可靠性,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第一符号发送基于L-SIG的信令信息。此时,将基于L-SIG的信令信息称为RL-SIG。可以通过与L-SIG相同的调制方法来对RL-SIG进行调制。RL-SIG可以是与L-SIG相同的信令信息。RL-SIG可以是通过修改L-SIG的大小和相位中的至少一个而获得的信令信息。将参照图13至图22描述这一点。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重复的L-SIG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结构。
如上所述,RL-SIG可以是与L-SIG相同的信令信息。此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利用与L-SIG相同的调制方法来对RL-SIG进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重复发送与L-SIG相同的信号。例如,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利用BPSK对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第一符号进行调制来发送包括与L-SIG相同的信令信息的RL-SIG。此时,RL-SIG符号的长度是4微秒。
另外,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利用BPSK来对非传统信令字段的第二符号进行调制。通过非传统信令字段的第二符号,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11ac物理层帧与非传统物理层帧区分开来。将参照图14详细描述这一点。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自动检测包括重复的L-SIG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操作。
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是否利用QB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SYM-1进行调制。当利用QB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SYM-1进行调制时,无线通信终端将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确定为11n物理层帧。当利用B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SYM-1进行调制时,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是否重复发送L-SIG和利用B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二符号SYM-2进行调制。
如果重复发送L-SIG,并且利用B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二符号SYM-2进行调制,则无线通信终端确定L-SIG中包括的信息的有效性。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检查L-SIG中包括的长度信息、奇偶校验信息、和发送速率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有效性。
如果L-SIG中包括的信息有效,则无线通信终端将接收到的物理层帧确定为非传统物理层帧。
另外,非传统物理层帧不影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具体地,由于是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支持11a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二符号进行解码,因此,该无线通信终端将在L-SIG之后的信号处理为误差。
而且,由于不是利用QBPSK来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一符号SYM-1进行调制,因此,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中支持11n的无线通信终端不将非传统物理层帧确定为11n物理层帧。
而且,当利用QBPSK来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二符号SYM-2进行调制,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中支持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不将非传统物理层帧确定为11ac物理层帧。
而且,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不接近基于L-SIG中包括的L-LENGTH来发送物理层帧的频带。
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发送RL-SIG来提高物理层帧的检测速度和增强非传统物理层帧检测的可靠性。RL-SIG不影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然而,当RL-SIG仅用于自动检测时,每当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时,无线通信终端必须发送不包括信息的符号。因此,当使用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需要一种发送附加信息的方法。将参照图15至图22描述这一点。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用信号通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具体地,在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可以指示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例如,可能不根据发送模式来发送针对图15的多个无线通信终端中的每一个无线通信终端的信令信息的HE-SIG B字段。因此,在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可以指示是否发送HE-SIG B字段。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在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可以表示HE-SIG A的格式。
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利用QBPSK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来用信号通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利用QBPSK对在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来用信号通知用于远程发送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
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利用QPSK对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来用信号通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当无线通信终端利用QPSK来对在L-SIG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时,每个符号发送信息的容量变大,从而使得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提高信息发送效率。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修改L-SIG的信号特性以生成RL-SIG时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修改表示L-SIG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RL-SIG。将参照图16至图22描述这一点。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SIG的数据子载波和导频子载波。
L-SIG包括总共24比特字段,诸如,指示发送速率的L_RATE字段、指示在L_SIG之后的物理层帧的长度的L_LENGTH字段、用于进行误差检查的奇偶校验字段、尾字段、和保留比特。无线通信终端通过1/2速率BCC技术来生成48比特码位。这种48比特码位可以由48个BPSK调制数据组成。无线通信终端通过48个子载波来在一个OFDM符号中发送48个BPSK调制数据。此时,进行信道估计对于对码位的解调是必需的。因此,无线通信终端通过四个子载波来发送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信号。此时,将导频子载波称为导频子载波,并且将用于发送数据的子载波称为数据子载波。L-SIG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是索引值-21、-7、7、和21。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发送与包括L-SIG的信号相同的信号作为包括RL-SIG的信号。为了便于说明,将包括L-SIG的信号称为L-SIG信号,并且将包括RL-SIG的信号称为RL-SIG。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将R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改变为与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不同来发送RL-SIG。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将参照图22再次描述这一点。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被划分为多个区段的频率区域的信号特性的RL-SIG信令信息。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修改L-SIG数据、导频子载波的位置和导频子载波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RL-SIG。然而,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应该能够确定RL-SIG是基于L-SIG生成的信令信息。因此,应该在不降低L-SIG的信号特性来发送信息。
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RL-SIG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包括在L-SIG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修改来用信号通知信息。此时,信号的修改可以指示使信号的相位移位和改变信号的幅度中的至少一种。为此,无线通信终端将L-SIG信号划分为多个频率区段Part_i,并且使在多个划分的频率区段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区段中的信号的相位theta_i移位以生成RL-SIG。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改变在多个划分的频率区段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区段中的信号的幅度A_i以生成RL-SIG。
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移位以允许RL-SIG的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相位值具有0度或者180度。如果相位区段特定信号相位值为0度或者180度(当将频率区段特定信号乘以+1或者-1时),则利用BPSK来进行调制。因此,RL-SIG信号的频率区段特定相移不影响11n或者11ac的自动检测。具体地,支持11n或者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根据在L-SIG之后的调制方法是BPSK还是QBPSK来确定是11n物理层帧还是11ac物理层帧。如果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相移在RL-SIG中为0度或者180度,则支持11n或者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在L-SIG之后的调制方法是BPSK。因此,不会影响支持11n或者11ac的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操作。如果无线通信终端向RL-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应用0度或者180度的相移,则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信号来发送至少1比特的附加信息。
当无线通信终端基于RL-SIG中包括的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L-SIG中包括的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修改来发送信息时,应该修改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检测RL-SIG的操作。将参照图18描述这一点。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检测RL-SIG的操作。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执行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来补偿信号修改以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基于L-SIG生成的RL-SIG。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的信号是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对接收到的信号的补偿来获取附加信息。这是因为发送RL SIG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改变L-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的大小或者使L-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的相位移位,从而生成RL-SIG信号。
无线通信终端针对每个频率区段补偿接收到信号(S1801)。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与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的L-SIG相比较改变的大小。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与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的L-SIG相比较移位的相位。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可改变大小或者可移位相位大小以便进行信息发送。具体地,L-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的可改变大小的数量或者可移位大小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以便生成RL-SIG信号。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每个频率区段应用补偿可用信号修改。
例如,当将0度或者180度的相移应用于L-SIG以生成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按照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将选择的值乘以+1或者-1的1比特信息。此时,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针对每个频率区段乘以+1或者乘以-1来补偿信号。为此,可以预先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终端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信息的信号的相移范围。另外,可以预先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终端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信息的可变信号幅度的范围。
无线通信终端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相比较,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RL-SIG(S1803)。具体地,当被补偿的信号等于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为RL-SIG。如上所述,可移位相位的大小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或者可变信号的幅度可以是多个。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每个频率区段应用对可用信号修改的全部补偿。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所应用的补偿方法中的哪一种补偿方法与对应的频率区段的L-SIG信号相同。例如,当将0度或者180度的相移应用于L-SIG以生成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按照L-SIG信号的每个频率区段将选择的值乘以+1或者-1的1比特信息。此时,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每个频率区段乘以+1以补偿信号,并且然后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信号的对应频率区段的信号相比较。另外,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每个频率区段乘以-1以补偿信号,并且然后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信号的对应频率区段的信号相比较。
当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信号补偿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S1805)。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幅度变化和信号的相移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频率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值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频率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幅度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例如,用于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幅度可以指示RL-SIG的信令信息的值。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频率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的相移值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例如,用于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的相移值可以指示RL-SIG的信令信息的值。
当无线通信终端不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不是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将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为传统分组。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开始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检测传统分组的操作。
如上所述,RL-SIG可以与时域中的整个L-SIG相同。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RL-SIG可以仅包括时域中的L-SIG信号的一部分。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在时域中将L-SIG划分为具有相同大小或者具有有理数乘法关系的大小的多个区段,并且改变每个时间区段的大小和相位中的至少一个以生成RL-SIG。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考虑CP/GI来将L-SIG划分为多个时间区段。将参照图19描述通过修改每个时间区段的L-SIG信号来生成RL-SIG。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被划分为多个区段的时域的信号特征的RL-SIG信令信息。图19(a)示出了由无线通信终端在时域中发送的物理层帧的前导码信号。图19(b)示出了通过将L-SIG信号划分为多个时间区段并且在多个时间区段中的每一个时间区段中改变L-SIG信号的相位和L-SIG信号的幅度来生成RL-SIG。
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RL-SIG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包括在L-SIG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的修改来用信号通知信息。此时,信号的修改可以指示使信号的相位移位和改变信号的幅度中的至少一种。为此,无线通信终端将L-SIG信号划分为多个时间区段,并且使在多个划分的时间区段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区段中的信号的相位theta_i移位以生成RL-SIG。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改变在多个划分的时间区段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区段中的信号的幅度A_i以生成RL-SIG。
当无线通信终端基于RL-SIG中包括的多个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L-SIG中包括的多个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的修改来用信号通知信息时,应该改变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检测RL-SIG的操作。
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执行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时间区段来补偿信号修改以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基于L-SIG生成的RL-SIG。
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与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时间区段的L-SIG相比较改变的大小。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与接收到的信号的每个时间区段的L-SIG相比较移位的相位。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补偿可改变大小或者可移位相位大小以便进行信息发送。具体地,L-SIG信号的每个时间区段的可改变大小的数量或者可移位大小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以便生成RL-SIG信号。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每个时间区段应用对可用信号修改的所有补偿。
例如,当无线通信终端将0度或者180度的相移应用于L-SIG以生成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按照L-SIG信号的每个时间区段将选择的值乘以+1或者-1的1比特信息。此时,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针对每个时间区段乘以+1或者乘以-1来补偿信号。为此,可以预先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终端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信息的信号的相移范围。另外,可以预先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终端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信息的可变信号幅度的范围。为此,可以预先确定用于附加信息的信号的相移的范围以便无线通信终端生成包括附加信息发送的RL-SIG。另外,可以预先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终端生成RL-SIG的可变信号幅度的范围。无线通信终端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相比较,并且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RL-SIG。具体地,如果被补偿的信号等于L-SIG,则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为RL-SIG。如上所述,可移位相位的大小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或者可变信号的幅度可以是多个。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每个时间区段应用对可用信号修改的全部补偿。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根据用于每个时间区段的补偿方法来确定被补偿的信号是否与对应的时间区段的L-SIG信号相同。例如,当无线通信终端将0度或者180度的相移应用于L-SIG以生成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按照每个时间区段将选择的值乘以+1或者-1的1比特信息。此时,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每个时间区段乘以+1以补偿信号,并且然后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信号的对应时间区段的信号相比较。另外,接收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每个时间区段乘以-1以补偿信号,并且然后将被补偿的信号与L-SIG信号的对应时间区段的信号相比较。
当无线通信终端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RL-SIG时,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信号补偿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的幅度变化和信号的相移中的至少一个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时间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值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时间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幅度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例如,用于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幅度可以指示RL-SIG的信令信息的值。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用于时间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的相移值来获取RL-SIG的信令信息。例如,用于区段特定信号补偿的信号的相移值可以指示RL-SIG的信令信息的值。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通过不同于L-SIG的不同调制方法来发送信息的RL-SIG。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使用与L-SIG的调制方法不同的调制方法来对RL-SIG进行调制。
然而,不需要无线通信终端利用QBPSK来发送RL-SIG以避免与VHT-SIG或者HT-SIG混淆。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使利用BPSK调制的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来生成RL-SIG。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使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以将通过使相位移位生成的RL-SIG与QBPSK调制信号区分开来。例如,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使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不同于180度的角度。由于利用BPSK和QBPSK调制的信号的相位具有如在图20(a)中示出的90度或者270度的差异,利用BPSK调制的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90度或者270度,这是因为信号具有与利用QBPSK调制的信号相同的格式。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使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如在图20(b)、20(c)、和20(d)中示出的45度或者135度来生成RL-SIG。
通过BPSK/QPSK/16QAM/64QAM中的任何一种方法来对11a物理层帧进行调制。因此,在进行RL-SIG调制期间,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使用四种星座点。例如,当如在图20(d)中示出的那样选择16QAM时,如果通过对应的星座点来对RL-SIG进行配置,则可以通过进行对应的星座选择来发送信息。换句话说,可以根据BPSK/QPSK/16QAM/64QAM中的特定星座选择来发送多达2比特的信息。可替代地,可以提前选择与四种星座点中的至少一种星座点对应的信号的相位或者幅度,并且在进行附加信息发送时使用。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来对RL-SIG信号和包括在RL-SIG之后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信号进行调制。由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防止在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ac物理层帧之间出现混淆。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利用BPSK来对RL-SIG进行调制,并且利用QPSK来对在RL-SIG之后的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调制。在这种情况下,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增加非传统信令字段的信息容量,并且防止在非传统物理层帧与11ac物理层帧之间出现混淆。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将子载波添加至L-SIG信号来生成RL-SIG。将在RL-SIG信号中进一步发送的子载波称为附加子载波。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附加子载波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将参照图21描述这一点。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过将子载波添加至L-SIG而生成的RL-SIG。
无线通信终端使用其索引值与-26至26对应的子载波来发送L-SIG信号。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发送与不同于-26至26的索引值对应的子载波作为附加子载波。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发送具有等于-28、-27、27、和28中的至少一个的索引值的子载波作为附加子载波。
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附加子载波发送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中的至少一个来用信号通知信息。
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附加子载波来确定非传统物理层帧。例如,当利用BPSK来对在接收到的信号的L-SIG之后发送的第一符号进行调制并且发送具有索引值27的子载波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信号是非传统物理层帧。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附加子载波来解释由发送RL-SIG信号的其余子载波用信号通知的信息。具体地,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RL-SIG信号是否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例如,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是否基于通过附加子载波发送的信息来向RL-SIG发送附加信息。进一步地,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是否通过使L-SIG信号的相位移位来生成RL-SIG信号。进一步地,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是否通过改变L-SIG信号的幅度来生成RL-SIG信号。进一步地,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是否通过改变L-SIG信号的调制方法来生成RL-SIG信号。
进一步地,当RL-SIG信号按照每个频率区段来划分L-SIG信号并且按照每个频率区段来修改信号时,附加子载波可以指示频率区段的大小或者单位。
在图21的实施例中,导频子载波的位置和数量与在L-SIG信号中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和数量相同。然而,R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和数量不限于此。将参照图22详细描述R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具体实施例。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RL-SIG通过导频子载波来用信号通知信息。
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的导频子载波的大小、相移、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用信号通知信息。此时,信息可以是附加信息或者指示信号是RL-SIG的信息。
在两个连续的OFDM符号中,信道变化不严重是正常的。因此,当无线通信终端接收到RL-SIG信号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使用L-SIG信号中包括的导频子载波来执行解调。考虑到这一点,在进行RL-SIG发送期间,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发送比RL-SIG信号中的L-SIG的导频子载波的数量少的导频子载波。而且,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不发送RL-SIG中的导频子载波。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L-SIG的导频子载波位置发送用于发送信令信息的子载波。
而且,RL-SIG信号的数据子载波的位置可以与L-SIG信号的数据子载波的位置不同。此时,R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可以与L-SIG信号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不同。例如,在RL-SIG信号中,四个导频子载波可以位于频带的两端,并且数据子载波可以用于L-SIG信号中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
而且,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的导频子载波的调制模式或者序列来用信号通知信息。此时,接收RL-SIG信号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基于其应用于导频子载波的大小、相位等是变化的特定模式或者过渡状态信息的相关特性(例如,相关性)来获取信息。如上所述,信息可以是附加信息或者指示信号是RL-SIG的信息。
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将RL-SIG数据映射至子载波的方法和将导频信号映射至子载波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向L-SIG子载波的索引映射应用偏移来指定R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偏移值来用信号通知信息。例如,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的第三子载波来发送通过发送L-SIG的第一子载波发送的数据。此时,子载波映射的偏移值可以指示附加信息。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使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移位来指定R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移位值来用信号通知信息。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对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值执行mod操作来指定R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在具体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添加偏移,并且将和值除以指定的数以将数据映射至与剩余值对应的R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例如,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向L-SIG的子载波索引添加偏移值,并且将数据映射至与通过以下操作获得的余数值对应的RL-SIG的子载波的索引:将通过添加偏移而获得的值除以26。可以通过使用用于进行导频发送的数据和子载波中的至少一个来应用在无线通信终端对子载波进行映射时应用偏移的RL-SIG的子载波索引。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不仅对与索引-26至26对应的子载波进行映射,而且对除了索引26至26之外待发送的子载波进行映射时应用偏移。
另外,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来再次仅发送L-SIG中包括的信息的一部分。此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的剩余字段而不是用于L-SIG的部分信息的字段来发送附加信息。
在图15至图22中,已经描述了无线通信终端通过RL-SIG来用信号通知信息而不是进行自动检测的方法。此时,可以用信号通知的特定信息包括物理层帧的新型发送模式、用于进行符号配置的信息、有关物理层帧的结构的信息、用于执行CCA的信息、用于对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解码的信息、和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
具体地,物理层帧的新型发送模式可以包括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发送模式。在具体实施例中,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发送模式可以指示使用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物理层帧的新型结构。另外,用于进行符号配置的信息可以包括OFDM符号同步、FFT大小、和CP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有关物理层帧的结构的信息可以包括STF/LTF的发送符号的数量、发送顺序、信令字段的类型、信令字段的长度、和解释信令字段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用于执行CCA的信息可以包括BSS颜色、BSS颜色应用、和针对待在进行CCA期间使用的SD/ED中的阈值的偏移值中的至少一个。
用于对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解码的信息可以具体是用于对由非传统信令字段指示的TXOP持续时间进行解码的信息。具体地,用于对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解码的信息可以是由非传统信令字段指示的TXOP持续时间的粒度。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用于对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解码的信息可以是由非传统信令字段指示的TXOP持续时间的偏移值。
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的信息可以是指示发送RL-SIG的频带的相对位置的信息。此时,相对位置可以指示频带较高或者较低。而且,当使用80MHz+80MHz频带时,相对位置可以指示80MHz的相对较高的频带或者80MHz的相对较低的频带。
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必须对非传统信令字段的值进行解码以便执行空间重用(SR)。此时,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知道发送信号的频带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当非传统信令字段指示多个频带的信息时,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能确定应该获取与非传统信令字段的值对应的哪个频带。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RL-SIG来发送指示发送RL-SIG的频带的相对位置的信息。此时,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RL-SIG来确定发送RL-SIG的频带的相对位置。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其相对位置来对非传统信令字段进行解码。例如,属于另一BSS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相对位置来对有关由非传统信令字段指示的空间重用(SR)的信息进行解码。
如上所述,当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知道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时,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效率可能较低,并且在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与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之间可能发生发送冲突。具体地,当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时,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能不知道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并且可以重复执行信道感测。另外,如果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不重复执行信道感测,则当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时,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能尝试进行发送,并且可能发生与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发送冲突。
为了解决该问题,L-SIG可以包括用于确定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为了便于说明,将长度信息称为L_LENGTH。
将参照图23至图27来描述遗留无线通信终端设置L_LENGTH的方法和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根据L_LENGTH长度来获取非遗留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方法。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终端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发送时间的等式。
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发送时间TXTIME是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非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HE_PREAMBLE、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持续时间THE_DATA、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分组扩展持续时间TPE的总和。此时,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指示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中传统信令字段的持续时间。而且,分组扩展指示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帧检查序列(FCS)字段或者前向纠错(FEC)之后添加的补零。
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持续时间THE_DATA是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持续时间THE_SYMBOL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_SYM的乘积。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持续时间THE_SYMBOL是通过将保护间隔持续时间TGI添加至包括除了符号的保护间隔循环前缀之外的数据的12.8微秒长度的信号而获得的值。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终端获取L-SIG中包括的长度信息的等式。
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确定L_LENGTH是传统物理层帧的信令中包括的长度信息,并且指示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数据的大小。在无线通信中,按照符号单位来发送数据。而且,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不同。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来设置L_LENGTH。具体地,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通过将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TXTIME-TL_PREAMBLE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而获得的值来设置L_LENGTH。而且,如上所述,在无线通信中,按照符号单位来发送数据,并且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由L_LENGTH表示的数据的大小转换为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单位以确定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并且基于向上取整计算值2401来设置L_LENGTH。
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来设置L_LENGTH。具体地,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每个符号可发送的八比特组的数量NOPS来设置L_LENGTH。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对通过将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TXTIME-TL_PREAMBLE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而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2401,并且基于通过乘以传统物理层帧的每个符号可发送的八比特组的数量NOPS而获得的值来设置L_Legnth。
由于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传统前导码的具体值是固定的,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应用以下具体值来计算L_LENGTH。L-STF长度为8微秒,L-LTF长度为8微秒,并且L-SIG长度为4微秒。因此,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TXTIME-TL_PREAMBLE是通过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中减去20微秒而获得的值。而且,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为4微秒/符号。当L_DATARATE为6Mbps时,可按照4微秒的持续时间发送至一个符号的八比特组的数量NOPS为3。
传统物理层帧位于指示长度信息的字段之后,并且包括未包括在由传统物理层帧的长度信息指示的长度中的附加字段。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结构来设置L_LENGTH。
具体地,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必须基于传统PLCP SERVICE(PLCP服务)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来设置L_LENGTH。具体地,当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设置L_LENGTH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应该减去基于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的总和的值。除了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传统前导码对应的前导码和数据之外,传统物理层帧进一步包括PLCP SERVICE字段和PLCP尾字段。PLCP SERVICE字段长度和PLCP尾字段长度以比特为单位,并且L_LENGTH以字节为单位显示,为了设置L_LENGTH,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PLCP尾字段的长度除以8,并且执行向上取整运算2402。
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PLCP尾字段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为了设置L_LENGTH,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PLCP尾字段的长度除以8,并且向该舍入值应用3。
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图24的等式来设置L_LENGTH的值。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分组扩展的存在是否不清楚的方法。
如果非传统物理层帧包括上面提到的分组扩展并且该分组扩展的长度满足特定条件,则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混淆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信号是数据的符号还是根据分组扩展的补零。具体地,当无线通信终端通过OFDMA来向多个无线通信终端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时,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可能混淆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信号是数据的符号还是根据分组扩展的补零。
当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按照这种方式混淆时,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用信号通知消除有关是否包括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分组扩展的歧义的消歧信息。此时,可以将消除有关是否包括非传统物理层帧的分组扩展的歧义的信息包括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信令字段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消除有关是否包括分组扩展的歧义的信息称为PE-Disambiguity(PE消歧)字段。
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TSYM和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来设置L_LENGTH的值的持续时间的增量来设置PE-Disambiguity字段。
具体地,有关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符号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来设置L_LENGTH的值的持续时间的增量是通过将差值2501乘以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而获得的值,该差值2501是在通过对将在L-SIG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而获得的值与在向上取整运算之前的值之间的差值。
如果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来设置L_LENGTH的值的持续时间的增量与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之和等于或者大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TSYM,则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用信号通知有关分组扩展的信息。这是因为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来设置L_LENGTH的值的持续时间的增量与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之和指示不包括真实数据的无线信号的持续时间。
因此,当满足图25的等式时,有关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而言,PE-Disambiguity消除了有关非传统物理层帧是否包括分组扩展的歧义。例如,当满足图25的等式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PE-Disambiguity设置为1。另外,当不满足图25的等式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PE-Disambiguity设置为0。
而且,如上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是4微秒。因此,可以将4微秒应用于图25的等式。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通过PE-Disambiguity字段的信令是不必要的,因为是否包括分组扩展是清楚的。例如,如果GI为0.8微秒或者1.6微秒,并且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为0、4微秒或者8微秒,则不总是满足图25的等式。而且,如果GI为3.2微秒并且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为0、4微秒、8微秒和12微秒,则不总是满足图25的等式。另一方面,如果GI为3.2微秒并且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为16微秒,则总是满足图25的等式。如果允许的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受无线通信终端的分组扩展能力的限制,则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通过GI值来设置PE-Disambiguity字段。
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PE-Disambiguity字段来用信号通知其它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PE-Disambiguity字段来用信号通知信令字段的CRC信息。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字段的值和PE-Disambiguity字段的值bPE_Disambiguity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基于L_LENGTH字段来获取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为此,无线通信终端通过以下操作来来获取除了传统前导码之外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将通过将PLCP SERVICE字段和PLCP尾字段的长度转换为字节而获得的值2602(该值2602为3)添加至L_LENGTH,并且然后将其除以作为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2603的三个字节,并且将其乘以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4微秒。无线通信终端从将获得的传统前导码排除在外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中减去(2601)非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HE-PREAMBLE,并且对通过将其除以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持续时间TSYM而获得的值执行向下取整运算。无线通信终端通过从通过向下取整运算值获得的值中减去PE-Disambiguity字段的值bPE_Disambiguity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
无线通信终端基于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和L_LENGTH的值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从值2601中减去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NSYM x TSYM,并且然后将该值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4微秒,其中值2601是通过从将传统前导码排除在外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中减去非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HE-PREAMBLE而获得的。此时,无线通信终端所获得的值包括用于将值调整为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值的附加时间。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将向下取整运算应用于所获得的值,并且再次将向下取整值乘以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4微秒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L_LENGTH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
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L_LENGTH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RXTIME。具体地,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获得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来接入无线媒体。
具体地,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RXTIME。具体地,可以基于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NOPS来将L_LENTH转换为非传统符号的数量。此时,以八比特组(字节)为单位来表示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NOPS。另外,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部字段的长度转换为字节单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以字节为单位转换的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NOPS以将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为符号单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对L_LENGTH和以符号为单位转换的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执行向上取整运算。如上所述,以符号为单位执行无线通信。
传统无线通信终端通过将向上取整运算值乘以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并且添加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
如上所述,将PLCP SERVICE字段的长度和一个PLCP尾字段的长度转换成字节单位,并且其向上取整运算值为3。而且,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字节的数量NOPS为3。而且传统物理层帧符号的符号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为4微秒。由于L-STF长度为8微秒,L-LTF长度为8微秒,L-SIG长度为4微秒,因此,传统物理层帧的前导码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为20微秒。
因此,通过应用该值,可以获得图27的等式,并且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根据图27的等式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RXTIME。
如上所述,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按照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单位来发送数据。而且,当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L_LENGTH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时,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通过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值来执行向上取整运算。因此,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处理具有不同长度的L_LENGTH作为相同大小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此时,根据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来确定被视为相同大小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L_LENGTH的范围。例如,假设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大小为3个字节。此时,即使L_LENGTH的值从31改变到32或者33,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也获取相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RXTIME。利用该特征,非传统物理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利用L_LENGTH的值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当将L_LENGTH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时的剩余值,非传统物理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如上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传输的数据的大小是3个字节。此外,L_LENGTH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长度。因此,非传统物理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当将L_LENGTH除以3时的余数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当使用该信令方法时,信令信息修改不影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而且,通过该信令方法,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不使用附加发送资源的情况下发送附加信息。
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可以是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此时,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可以指示是否包括特定字段。例如,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可以包括是否包括HE-SIG-B字段。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可以是是否重复HE-SIG-A。
而且,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将L_LENGTH值与发送HE-SIG-A的符号的调制方法组合来用信号通知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具体地,发送HE-SIG-A的第一符号的调制方法是BPSK。这针对如上所述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检测。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发送HE-SIG-A的第二符号的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具体地,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利用QBPSK或者BPSK来对发送HE-SIG-A的第二符号进行调制。
如上所述,当将L_LENGTH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时,通过剩余值,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为此,当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设置L_LENGTH的长度时,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应该在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设置的长度中添加或者减去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的正整数。将参照图28至图31描述这一点。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在设置L_LENGTH时将预定范围的整数添加至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
如参照图24描述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来设置L_LENGTH。为了通过L_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设置的长度中添加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的正整数m。为了便于说明,将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的正整数称为m。具体地,当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速率为6Mbps时,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为3个字节。因此,m可以是1或者2。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1或者2添加至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设置的长度。
此时,如上所述,m的值可以表示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来获取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具体地,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将L_LENGTH的值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以获取m的值,即,剩余值,并且可以基于m的值来获取不同于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如参照图27描述的,由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对通过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因此,即使m的值发生变化,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也获得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因此,无线通信终端可以通过图28的等式来设置L-LENGTH的值,并且通过m的值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当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添加预定整数时,用于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如参照图26描述的,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字段的值和PE-Disambiguity字段的值bPE_Disambiguity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另外,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和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如在图28中示出的,可以添加m以通过L_LENGTH的长度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L_LENGTH包括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令信息的值,因此,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必须考虑到m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和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因此,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通过使用通过将L-LENGTH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剩余值来获取m的值,并且基于通过从L-LENGTH的值中减去m的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
另外,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通过从L-LENGTH的值中减去m的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通过图28和图29的实施例,已经描述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无线通信终端通过在设置L-LENGTH时添加m的值来通过L_LENGTH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与不通过L-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情况相比较,无线通信终端所获得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要长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这是因为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如参照图27描述的向上取整运算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
因此,根据图28和图29的实施例,通过L-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影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因此,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在进行发送的竞争过程中遭受损失。将参照图30和图31描述一种通过使用L_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以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减去预定整数。
如参照图24描述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来设置L_LENGTH。为了通过L_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在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设置的长度中减去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的正整数m。为了便于说明,将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的正整数称为m。具体地,当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速率为6Mbps时,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为3个字节。因此,m可以是1或者2。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从基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设置的长度集合中减去1或者2。
此时,m可以表示不同于如上所述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换句话说,通过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m而获得的值可以表示不同于如上所述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如上面参照图28描述的,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来获取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具体地,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通过从可由非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m而获得的值获取在将L_LENGTH的值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时的剩余值,并且可以基于剩余值(通过从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m而获得的值)来获取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如参考图27描述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对通过除以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而且,m的值小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大小。因此,即使m的值发生变化,传统无线通信终端也获得相同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另外,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所获得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与不通过L-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情况相同。这是因为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基于如参照图27描述的向上取整运算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因此,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通过L_LENGTH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影响传统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
图31示出了用于当在设置L_LENGTH时根据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来减去预定整数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确定分组扩展的长度的方法。
如参照图26描述的,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字段的值和PE-Disambiguity字段的值bPE_Disambiguity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另外,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L_LENGTH和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如在图30中示出的,可以减去m以通过L_LENGTH的长度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L_LENGTH包括不同于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令信息的值,因此,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无线通信终端必须考虑到m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和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因此,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将LENGTH除以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并且从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剩余值以获取m的值。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通过在L_LENGTH的值中添加m的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包括数据的符号的数量NSYM
另外,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通过在L-LENGTH的值中添加m的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TPE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和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操作。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设置传统信令字段(S3201)。此时,传统信令字段可以包括指示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此时,长度信息可以是上面描述的L_LENGTH字段。另外,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参照图23至图31描述的实施例来设置长度信息的值。
具体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通过长度信息来用信号通知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通过将长度信息除以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剩余值来用信号通知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通过从通过将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转换为长度信息的格式而获得的值中减去可由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并且通过添加剩余值而获得的值来设置长度信息。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和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大小来将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转换为长度信息的格式。例如,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根据以下等式来设置长度信息。
L_LENGTH=[(TXTIME-TL_PREAMBLE)/aSymbolLength]x NOPS[a/8]-m
L_LENGTH指示长度信息。表示大于或者等于x的整数中的最小整数。TXTIME表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TL_PREAMBLE指示在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期间传统信令字段的持续时间。aSymbolLength表示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间。NOPS表示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可以发送的数据大小。a表示在传统物理层帧中的长度信息之后的、未包括在由长度信息指示的长度中的字段的比特的数量。m表示通过从可由发送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中减去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另外,不同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信息可以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格式。具体地,该信息可以指示以下信令字段的格式:该信令字段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在具体实施例中,不同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信息可以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是否包括预定字段。该预定字段可以是上面描述的HE-SIG-B字段和重复的HE-SIG-A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剩余值和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不同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信息。此时,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者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来对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进行调制。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发送包括传统信令字段的非传统物理层帧(S3203)。此时,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发送基于传统信令字段生成的并且用于进行自动检测的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具体地,传统信令字段可以是参照图13至图22描述的RL-SIG。
而且,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通过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来发送附加信息。具体地,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传统信令字段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传统信令字段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频率区段特定信号的修改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基于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相对于传统信令字段中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区段特定信号的变化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另外,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通过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的调制方法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另外,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向重复的信令字段发送附加子载波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
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在传统信令字段的导频子载波的位置中发送子载波,该子载波发送附加信息。无线通信终端还可以通过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中的导频子载波的调制模式或者序列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另外,第一无线通信终端3201可以通过将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的数据映射至子载波的方法和将导频信号映射至子载波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用信号通知附加信息。
上面描述的附加信息可以是物理层帧的新型传输模式、用于进行符号配置的信息、有关物理层帧的结构的信息、和用于执行CCA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物理层帧的新型发送模式可以包括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发送模式。在具体实施例中,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发送模式可以指示使用用于进行远程发送的物理层帧的新型结构。另外,用于进行符号配置的信息可以包括OFDM符号同步、FFT大小、和CP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另外,有关物理层帧的结构的信息可以包括STF/LTF的发送符号的数量、发送顺序、信令字段的类型、信令字段的长度、和解释信令字段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另外,用于执行CCA的信息可以包括BSS颜色、BSS颜色应用、和针对待在进行CCA期间使用的SD/ED中的阈值的偏移值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基于传统信令字段来获取信息(S3205)。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从传统信令字段中获取指示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长度信息,并且通过使用该长度信息的值来获取不同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的信息。具体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通过将长度信息除以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而获得的剩余值来获取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而且,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基于通过将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帧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添加至长度信息的值并且减去剩余值而获得的值来获取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数量。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终端可以基于图31的等式来获取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数量(S3203)。
而且,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基于通过将可由发送传统物理层的一个符号发送的数据的大小添加至长度信息的值并且减去剩余值、和发送非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数量而获得的值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具体地,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基于图31的等式来获取非传统物理层帧中包括的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
另外,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基于剩余值和在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来获取与指示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
而且,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通过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来获取附加信息。此时,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可以基于传统信令字段和重复的传统信令字段来获取附加信息。第二无线通信终端3203的具体操作可以遵循参照图15至图22描述的实施例。
虽然通过使用无线LAN通信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诸如,蜂窝通信)。此外,虽然相对于本发明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通用硬件架构的计算机系统来实施本发明的部分或者全部部件或者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和效果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限于一个实施例。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组合或者修改在各个实施例中示出的特征、结构、和效果。因此,应该理解,与这种组合和修改有关的内容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虽然主要基于上述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可以修改和实施在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的各个部件。应该理解,与这种修改和应用有关的差异包括在本发明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无线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使用所述收发器来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
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获得传统信令字段,所述传统信令字段包括通过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能够解码的信息,
从所述传统信令字段获得长度信息,所述长度信息指示关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基于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以及剩余值获得与关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所述剩余值是通过将所述长度信息除以通过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来获得的,其中,所述调制方法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者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其中,与关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指示被包括在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中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
基于所述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确定所述非传统信令字段是否包括预定信令字段,以及
根据以下等式来确定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L_LENGTH表示所述长度信息,
m表示通过从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减去所述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Dsize表示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
bPE_Disambiguity表示PE_Disambiguity字段的值,
THE_PREAMBLE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前导的持续时间,
TSYM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
其中,基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和用于基于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设置所述长度信息的值的持续时间增量,来设置所述PE_Disambiguity字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以下等式来获得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所述分组扩展是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补零:
其中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L_LENGTH表示所述长度信息,
m表示通过从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减去所述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Dsize表示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
THE_PREAMBLE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前导的持续时间,
TSYM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当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速率为6Mbps时,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为3个八比特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持续时间增量是通过将下述差乘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值:所述差是在通过对将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而获得的值与将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所述值之间的差。
5.一种无线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收发器来接收非传统物理层帧,
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获得传统信令字段,所述传统信令字段包括通过传统无线通信终端能够解码的信息,
从所述传统信令字段获得长度信息,所述长度信息指示关于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基于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第三符号的调制方法以及剩余值获得与关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所述剩余值是通过将所述长度信息除以通过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来获得的,其中,所述调制方法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者正交二进制相移键控(QBPSK),其中,与关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指示被包括在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中的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
基于所述非传统信令字段的格式,确定所述非传统信令字段是否包括预定信令字段,以及
根据以下等式来确定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所述数据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L_LENGTH表示所述长度信息,
m表示通过从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减去所述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Dsize表示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
bPE_Disambiguity表示PE_Disambiguity字段的值,
THE_PREAMBLE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
TSYM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
其中,基于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和用于基于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设置所述长度信息的值的持续时间增量,来设置所述PE_Disambiguity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以下等式来获得分组扩展的持续时间,所述分组扩展是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补零:
其中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L_LENGTH表示所述长度信息,
m表示通过从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减去所述剩余值而获得的值,
Dsize表示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
THE_PREAMBLE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非传统前导码的持续时间,
TSYM表示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的符号的持续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数据速率为6Mbps时,通过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能够发送的数据大小为3个八比特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持续时间增量是通过将下述差乘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值:所述差是在通过对将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值执行向上取整运算而获得的值与将所述传统信令字段之后的所述非传统物理层帧的持续时间除以所述传统物理层帧的符号的持续时间获得的所述值之间的差。
CN202011155660.9A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Active CN112491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5660.9A CN112491518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92525 2015-06-29
KR20150092525 2015-06-29
KR20150117434 2015-08-20
KR10-2015-0117434 2015-08-20
PCT/KR2016/006976 WO2017003185A1 (ko) 2015-06-29 2016-06-29 레거시 무선 통신 단말과 공존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CN201680038677.1A CN107735994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202011155660.9A CN112491518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677.1A Division CN107735994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1518A CN112491518A (zh) 2021-03-12
CN112491518B true CN112491518B (zh) 2023-10-31

Family

ID=5760872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5658.1A Active CN112491517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202011155660.9A Active CN112491518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201680038677.1A Active CN107735994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5658.1A Active CN112491517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677.1A Active CN107735994B (zh) 2015-06-29 2016-06-29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10313077B2 (zh)
KR (5) KR102479074B1 (zh)
CN (3) CN112491517B (zh)
WO (1) WO20170031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9074B1 (ko) 2015-06-29 2022-12-20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레거시 무선 통신 단말과 공존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11190396B1 (en) * 2015-10-23 2021-11-30 Nxp Usa, Inc. Structure for low-power-low-rate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6664125B2 (ja) * 2015-10-30 2020-03-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フォーマット検出のための送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
US10567555B2 (en) * 2015-11-06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packe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419492B1 (ko) * 2017-03-28 2022-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US10749996B2 (en) * 2017-05-26 2020-08-18 Newracom, Inc. Doppler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115239B2 (en) 2017-12-01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amble structure supporting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CA3228450A1 (en) * 2018-01-23 2019-08-0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universal data link with demodulation and modulation only processing at intermediate nodes
CN116405160A (zh) 2018-07-06 2023-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210027242A (ko) * 2018-07-31 2021-03-10 인텔 코포레이션 차세대 무선 동작을 용이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460673A (zh) * 2018-08-07 2022-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JP7213718B2 (ja) * 2019-02-28 2023-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905626B1 (en) * 2019-03-29 2022-12-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pr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decompr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CN115065986B (zh) * 2022-07-19 2023-04-25 上海物骐微电子有限公司 Wi-Fi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426A (zh) * 2007-02-05 2009-1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灵活dtx和drx
CN102714526A (zh) * 2009-10-30 2012-10-0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
CN103501217A (zh) * 2008-12-22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数据帧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548294A (zh) * 2011-05-13 2014-0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种格式的分组的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39396A (zh) * 2009-01-30 2015-04-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94021B1 (ko) * 2003-11-13 2006-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을 위한 비트 스크램블링방법 및 장치
US7474608B2 (en) * 2004-01-12 2009-01-0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ignaling information by modifying modulation constellations
US7751429B2 (en) * 2004-02-13 2010-07-06 Broadcom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mat for WLANS
JP4697068B2 (ja) * 2006-06-27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888396B2 (ja) * 2007-03-05 2012-02-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330307B (zh) * 2008-07-24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883383A (zh) * 2009-05-08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测量导频的发送方法
CN101667889B (zh) * 2009-09-30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的业务配置和速率匹配方法、装置
KR101721671B1 (ko) * 2009-10-26 2017-03-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모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모드 자동 검출 방법, 상기 패킷 모드 자동 검출을 위한 시그널 필드 전송방법 및 상기 패킷 모드에 기반한 이득 제어 방법
JP5380606B2 (ja) * 2009-10-30 2014-01-08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 マルチユーザ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及びトレーニングシンボル送信方法
KR101541555B1 (ko) * 2009-11-09 2015-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ht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plcp 프레임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US8503367B2 (en) * 2009-12-09 2013-08-0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ing for aggregate data units
US8238316B2 (en) * 2009-12-22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802.11 very high throughput preamble signaling field with legacy compatibility
US9794032B2 (en) * 2010-03-05 2017-10-17 Lg Electronics Inc. PPDU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the MIMO technique in a WLAN system
CN102694630B (zh) * 2011-03-25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链路自适应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85911B2 (en) *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WO2012165733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rotocol data unit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supporting power save mode operation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KR20140053128A (ko) * 2011-06-24 2014-05-0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을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525474B2 (en) * 2011-11-24 2016-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channel sounding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KR20150013640A (ko) * 2012-04-30 2015-02-0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협력형 직교 블록 기반 자원 할당(cobra) 동작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27829A1 (ko) * 2012-08-13 2014-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278081A1 (en) * 2013-11-07 2016-09-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multiuser uplink in wireless lan
US9756150B2 (en) * 2013-11-14 2017-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9860893B2 (en) * 2013-11-19 2018-01-02 Intel IP Corporation Frame structure with reduced signal field and method for high-efficiency Wi-Fi (HEW) communication
US9325463B2 (en) * 2013-11-19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WLAN (HEW)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information bits for HEW communication
US9717086B2 (en) * 2013-11-27 2017-07-2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755795B2 (en) * 2013-12-18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LAN OFDMA design of subcarrier groups and frame format
US9716606B2 (en) * 2014-04-28 2017-07-25 Newracom,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ram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mode
US9749975B2 (en) * 2014-04-30 2017-08-2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protected access based on a null data packet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981693B1 (ko) * 2014-09-03 2019-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트레이닝 필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699727B2 (en) * 2014-11-04 2017-07-04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ignaling high efficiency preambles
US10027449B2 (en) * 2014-12-02 2018-07-1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ignal fields in a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data unit
EP4170943A1 (en) * 2015-03-23 2023-04-26 Atlas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EP3286857B1 (en) * 2015-04-24 2021-04-14 Newracom, Inc. Preamble and payload for high efficiency (he) transmission
US10187314B2 (en) * 2015-05-22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 extension signaling
US10038518B1 (en) * 2015-06-11 2018-07-3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ignaling phy preamble formats
KR102479074B1 (ko) * 2015-06-29 2022-12-20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레거시 무선 통신 단말과 공존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10420121B2 (en) * 2015-11-03 2019-09-17 Newracom, Inc. Aggregated HE control content in A-MPDU
US9806977B2 (en) * 2015-11-04 2017-10-31 Nxp Usa, Inc. Multi-rate overlay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S2958267T3 (es) * 2016-01-14 2024-02-06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para relleno y extensión de paquetes para transmisión multiusuario de enlace descendente
US10285066B2 (en) * 2016-03-29 2019-05-07 Lg Electronics Inc. VHT frame including spatial reuse parameter in HE WLAN
EP3270537B1 (en) * 2016-07-11 2019-02-13 Newracom, Inc. Signaling of packet and signal extensions in he-ppdu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575249B2 (en) * 2016-11-22 2020-02-25 Frontside Transmitting PPDU
US10667259B2 (en) * 2017-08-17 2020-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servation transmission schemes in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WO2019060407A1 (en) * 2017-09-22 2019-03-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MIDAMBULES IN A PACKET
US10779236B2 (en) * 2018-04-11 2020-09-1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to encode a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BPSK) mark for a wake-up radio (WUR) packet
WO2020069380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lan operation using multiple component channels
US11082156B2 (en) * 2018-10-30 2021-08-03 Nxp Us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N111726203B (zh) * 2019-03-19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确认帧的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系统
US11134542B2 (en) * 2019-03-20 2021-09-2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ink discovery signaling in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 systems
JP7398874B2 (ja) * 2019-04-11 202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95359B2 (en) * 2019-04-11 2022-07-19 Marvell Asia Pte Lt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ata units in multiple frequency segments
US11128515B2 (en) * 2019-04-30 2021-09-21 Intel Corporation Extreme high throughput future proof preamble design
US11374698B2 (en) * 2019-06-05 2022-06-28 Marvell Asia Pte Ltd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format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US11564109B2 (en) * 2019-06-07 2023-01-24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to enable EHT multi-AP group formation in a multi-AP network
US11252614B2 (en) * 2019-06-21 2022-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access point transmissions
US11889435B2 (en) * 2019-07-12 2024-01-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d high-throughput synchronous and constrained multi-link transmissions in WLA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426A (zh) * 2007-02-05 2009-12-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灵活dtx和drx
CN103501217A (zh) * 2008-12-22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数据帧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539396A (zh) * 2009-01-30 2015-04-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02714526A (zh) * 2009-10-30 2012-10-03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在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方法
CN103548294A (zh) * 2011-05-13 2014-0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多种格式的分组的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emens.R1-99873 "Complexity analysis for parallel GSM synchronisation".3GPP tsg_ran\WG1_RL1.1999,(第TSGR1_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51992B2 (en) 2020-05-12
US11128421B2 (en) 2021-09-21
CN107735994A (zh) 2018-02-23
CN112491518A (zh) 2021-03-12
WO2017003185A1 (ko) 2017-01-05
US20210385042A1 (en) 2021-12-09
KR20210032024A (ko) 2021-03-23
KR20180014431A (ko) 2018-02-08
KR102479074B1 (ko) 2022-12-20
US11700084B2 (en) 2023-07-11
KR102231306B1 (ko) 2021-03-23
CN112491517B (zh) 2023-10-31
KR102231309B1 (ko) 2021-03-23
US20180123757A1 (en) 2018-05-03
US20200228279A1 (en) 2020-07-16
KR20200128610A (ko) 2020-11-13
CN112491517A (zh) 2021-03-12
US10313077B2 (en) 2019-06-04
CN107735994B (zh) 2020-11-10
KR20200128609A (ko) 2020-11-13
KR102178131B1 (ko) 2020-11-12
US20230318744A1 (en) 2023-10-05
KR20230003630A (ko) 2023-01-06
US20190260536A1 (en)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1518B (zh) 与传统无线通信终端共存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US1194961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10177888B2 (en) Wireless apparatus for high-efficiency (HE) communication with additional subcarriers
KR102231307B1 (ko) 트레이닝 신호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Assignee: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Assignor: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SK TELECOM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4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existing with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5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Assignee: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Assignor: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SK TELECOM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45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oexisting with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5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