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8576A -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8576A
CN112488576A CN202011487899.6A CN202011487899A CN112488576A CN 112488576 A CN112488576 A CN 112488576A CN 202011487899 A CN202011487899 A CN 202011487899A CN 112488576 A CN112488576 A CN 112488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isk
unit
evaluation
assess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78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燕
刘春良
蒋顺达
柴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nvent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invent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nvent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invent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78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8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8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8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本发明提供科学合理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能够使消防监管更加精准,实现差异化监管。

Description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风险评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消防机构需要定期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风险等级影响单位的检查规则、检查频次以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而目前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都是依据单位场所类型,基于专家经验进行单位消防风险等级人工评估。
现有的依据单位场所类型,基于专家经验进行单位消防风险等级的人工评估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依据的数据维度不够全面;缺少合理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缺少科学可量化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方法。从而导致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大,不够准确标准、可信度不高,且浪费大量评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采用人工评估使得评估依据的数据维度不够全面、缺少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缺少科学可量化的评估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进行评分,评分方法为: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1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2
则bi=0,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3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4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得出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5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计算得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26
根据奖励加分评分及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得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计算公式为:totalScore=score+award;
其中,m表示权重占比,m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权重占比,b表示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b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c表示评估指标信息的扣分值,ci表示某个评估指标信息扣分值,a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其它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a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score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award表示奖励加分评分,totalScore表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
进一步地,所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所述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评估得分在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低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一般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中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高风险单位;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确定为高风险的单位为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重点单位。
本发明提出一种消防风险评估系统,包括:
评估指标大类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折算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对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进行人工评估,本发明是基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场所类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教育培训情况、消防物联网、重点部位视频网、单位消防监督执法记录、单位历史火灾情况、消防中队熟悉演练记录等多维数据,制定的可量化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通过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实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功能。本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综合消防大数据,科学客观评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评估效率;
能够提供可量化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和数据模型,解决了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不可量化的问题;
能够构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通过配置化管理模式,动态调整关键指标、消防风险等级和分值范围,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变化。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消防风险评估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101~S104:
步骤S101,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其中,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所述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包括三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及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
所述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消除火灾隐患情况,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及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开展执勤训练情况;
所述消防教育培训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及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
所述物联网监测情况包括五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情况、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情况、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及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
所述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
所述历史火灾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
所述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
所述奖励加分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被评为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试点工作的单位情况、主动实施和配合灭火救援工作的单位情况、全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均为合格情况及一警六员培训员工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情况。
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步骤S102,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进行评分,评分方法为: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71
0,则bi=0,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72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73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得出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81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计算得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82
根据奖励加分评分及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得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计算公式为:totalScore=score+award;
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求和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83
评估指标小类权重占比求和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084
其中,m表示权重占比,m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权重占比,b表示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b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c表示评估指标信息的扣分值,ci表示某个评估指标信息扣分值,a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其它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a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score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award表示奖励加分评分,totalScore表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k表示权重占比,k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评分权重占比。
步骤S103,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步骤S104,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其中,所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所述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评估得分在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低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一般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中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高风险单位;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确定为高风险的单位为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重点单位。
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为90分以上,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为70分~90分(不包含90分),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为60分~70分(不包含70分),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为低于60分。
本实施例中,具体还包括以下流程:
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包含消防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
所述单位场所类型和所述评估指标大类属于消防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消防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说明: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总权重15%,分成3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1.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权重5%,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未落实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控制室值班人员的,扣5分;
b)以上人员信息未及时(48小时内)登记录入智慧消防平台,或更换人员后未及时更新智慧消防平台上相关人员信息的,每处扣1分;
c)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未依法持证上岗,或未将证书扫描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每人次扣1分。
2.【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权重5%,细化成2个评估指标,包含:
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位消防安全职责未建立或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每项制度、规程和职责扣1分;
b)内容不符合实际,或上传件不能辨别主要内容的,每项扣0.5分;
3.【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权重5%,包含:
a)档案未建立或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扣5分;
b)档案信息未及时更新的每项扣0.5分;
c)档案不全的每项扣0.5分。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总权重20%,分成4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1、【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情况,消除火灾隐患情况】权重10%。细化成5个评估指标,包含:
a)本年度内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未每月组织开展防火检查的,或未将检查记录及检查照片上传平台的,每次扣2分;
b)本月内,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未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的,或未将检查记录及检查照片上传平台的,每次扣1分;
c)单位内部防火检查、防火巡查记录不全,巡查频次记录不够、内容不全,或检查巡查资料未定期(每周)上传至平台的,每处扣0.5分;
d)对能够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未及时督促整改,或整改情况未上传平台的,每处扣0.5分;
e)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未逐级报告、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采取防范措施,并将相关情况在平台进行报备和上传相关材料的,扣1分。
2、【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权重3%,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电工未持证上岗,或未将职业证书上传平台的,扣1分;
b)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制定并上传平台的,扣1分;
c)未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维护保养、安全性能检查、检测的,并将相关材料上传平台的,每次扣1分。
3、【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权重2%;细化成5个评估指标,包含:
a)单位未建立并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并及时上传至平台的,扣1分;
b)动火审批记录不全,未定时上传平台的,每次扣0.5分;
c)正常工作、营业期间动火作业的扣2分;
d)动火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的,动火作业人员证书信息应附在动火审批材料中,否则视为未持证上岗,每次扣0.5分;
e)动火作业未落实现场看护的,现场看护照片应保留并上传平台,扣0.5分。
4、【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开展执勤训练情况】权重5%,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未依法建立任何形式消防站的扣5分;
b)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设置不合理,人员装备配备数量不足的,扣2分;
c)未定期开展执勤训练的,或未将执勤训练的记录和照片定期上传平台的,扣2分;
d)消防救援机构拉动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时,评为优秀和良好不扣分,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每次分别扣0.5分和2分。
(三)【消防教育培训情况】总权重15%,分成4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1、【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权重7%。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消控室值班人员未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考核的,每人扣1分;培训不合格的,每人扣0.5分;
b)(员工规模百人以下的)单位其他岗位员工未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考核的,每人扣0.2分;培训不合格的,每人扣0.1分;
c)(员工规模百人以上的)该单位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并考核通过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在80%—90%的扣分2分,在60%—80%的扣5分,在60%以下的扣分7分。
2、【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权重4%,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未每半年组织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或培训记录和培训照片未上传平台的扣2分,参加培训员工占员工总数不足80%的,扣1分;
b)未组织新进、转岗员工开展岗位消防安全培训的,并将相关培训记录和照片留存和上传平台的,扣2分。
3、【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单位未在入口等显著的位置公开消防安全管理“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情况的,或未将情况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扣2分;
b)张贴或公开位置错误,或不够显著的,扣1分。
4、【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未制定预案,并将预案上传平台的,扣1分;
b)未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的,并留存相关记录、照片和上传平台的,扣1分。
(四)【物联网监测情况】总权重20%,分成5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1、【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权重6%。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一级报警事件每次扣0.2分;
b)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处理率低于80%,扣2分;低于50%的,扣4分;
c)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总数超过平台监测平均值的扣2分。
2、【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权重6%。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30天内平台监测脱岗报警事件每次扣0.5分;
b)30天内平台累计脱岗时间超过10小时的,扣2分;
c)30天内平台累计脱岗时间超过24小时的,扣4分。
3、【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擅自拆除或破坏物联监测设备或单位原因导致30天内物联设备离线时间超过24小时的,每个设备扣1分。
4、【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30天内物联设备发出故障指示并未8小时内及时恢复的,每个设备扣0.1分;
b)30天内物联设备发出故障指示并未在8小时内恢复的,每个设备扣0.5分。
5、【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权重4%。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重点单位内的消防设施监测系统监测到设施异常情况,每次扣0.5分,8小时内未及时修复设施异常情况且未报备说明原因的,每次扣1分。
(五)【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总权重10%。
1、【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权重10%,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本年度最近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为不合格,扣5分;
b)两年来历次执法检查合格率小于50%的,扣5分;
c)本年度未对该场所进行检查的,扣2分。
(六)【历史火灾情况】总权重10%,评估时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具体为:
1、【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权重10%。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发生火灾警情并由单位微型消防站自身组织扑灭的,每起扣2分;
b)发生火灾警情并由队站出动扑灭的,每起扣5分。
(七)【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总权重10%,具体为:
1、【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权重10%。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不影响各种系统主要功能运行,以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类的火灾隐患及问题,每处扣1分;
b)生命通道(包括单位内部消防车通道、登高作业面、建筑内疏散通道)存在问题导致疏散和救援受阻或失效的、报警系统或各类灭火系统瘫痪的隐患,每处扣5分。
(八)【奖励加分情况】总加分20分,包含:
1、【被评为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加分权重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由平台评估人员根据相关发文确定。
2、【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试点工作的单位】加分权重5%。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工作试点任务的单位主动相关材料上传平台,未上传的视为放弃加分。
3、【主动实施和配合灭火救援工作的单位】加分权重4%。由单位主动上传本单位的消防队伍或人员处置非本单位火灾情况的基本信息和照片资料,未上传的视为放弃加分。
4、【全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均为合格(检查两次以上)】加分权重3%。此项由系统根据平台记录的双随机检查结果自行评定。
5、【一警六员培训员工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加分权重3%。此项由系统根据平台记录自行评定。
所述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具体实施如下:
消防风险评估实行百分制+奖励加分,评估综合得分根据单位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折算。单位属于火灾高危单位应将评估现场得分乘以0.9,单位属于《关于实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公通字〔2001]97号)明确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中第一、二、八、九、十一项中所列类别应将评估现场得分乘以0.95,属于第三、四、五、六、七、十项所列类别应将评估现场得分乘以1.00。
如果单位性质是火灾高危单位,则totalScore=totalScore×0.9。
如果单位性质是第一、二、八、九、十一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则totalScore=totalScore×0.95。
如果单位性质是第三、四、五、六、七、十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或非重点单位,则totalScore=totalScore×1。
以A单位为例,对A单位评估消防风险等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指标大类进行分项评分。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总权重15%,分成3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权重5%,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未落实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控制室值班人员的,扣5分;
以上人员信息未及时(48小时内)登记录入智慧消防平台,或更换人员后未及时更新智慧消防平台上相关人员信息的,每处扣1分;
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未依法持证上岗,或未将证书扫描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每人次扣1分。
{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权重5%,细化成2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位消防安全职责未建立或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每项制度、规程和职责扣1分;
内容不符合实际,或上传件不能辨别主要内容的,每项扣0.5分。
例如:A单位消防安全制度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直接扣1分,该指标得4分。
{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权重5%,具体包含:
档案未建立或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扣5分;
档案信息未及时更新的每项扣0.5分;
档案不全的每项扣0.5分。
例如:A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情况如下:
{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中,未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直接扣5分,消防安全管理人岗位证书未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扣1分。
{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中,消防安全制度未上传平台扣1分。
{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中,档案未建立或未上传,扣5分。
则【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1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2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5,m2=5,m3=5;
{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评分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3
b1=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4
{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评分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5
b2=4,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6
{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评分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7
b3=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8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评分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59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总权重20%,分成4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情况,消除火灾隐患情况}权重10%,细化成5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本年度内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未每月组织开展防火检查的,或未将检查记录及检查照片上传平台的,每次扣2分;
本月内,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未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的,或未将检查记录及检查照片上传平台的,每次扣1分;
单位内部防火检查、防火巡查记录不全,巡查频次记录不够、内容不全,或检查巡查资料未定期(每周)上传至平台的,每处扣0.5分;
对能够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未及时督促整改,或整改情况未上传平台的,每处扣0.5分;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未逐级报告、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采取防范措施,并将相关情况在平台进行报备和上传相关材料的,扣1分。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权重3%,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电工未持证上岗,或未将职业证书上传平台的,扣1分;
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制定并上传平台的,扣1分;
未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维护保养、安全性能检查、检测的,并将相关材料上传平台的,每次扣1分。
{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权重2%,细化成5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单位未建立并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并及时上传至平台的,扣1分;
动火审批记录不全,未定时上传平台的,每次扣0.5分;
正常工作、营业期间动火作业的扣2分;
动火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的,动火作业人员证书信息应附在动火审批材料中,否则视为未持证上岗,每次扣0.5分;
动火作业未落实现场看护的,现场看护照片应保留并上传平台,扣0.5分。
{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情况,开展执勤训练情况}权重5%,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未依法建立任何形式消防站的扣5分;
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设置不合理,人员装备配备数量不足的,扣2分;
未定期开展执勤训练的,或未将执勤训练的记录和照片定期上传平台的,扣2分;
消防救援机构拉动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时,评为优秀和良好不扣分,基本合格和不合格每次分别扣0.5分和2分。
例如:A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情况如下:
{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情况,消除火灾隐患情况}中,未将检查记录及检查照片上传平台,扣2分;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中,未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维护保养、安全性能检查、检测的,并将相关材料上传平台的,扣1分;
{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中,正常工作、营业期间动火作业的扣2分;
{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情况,开展执勤训练情况}中,正常不扣分,即扣0分。
则【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1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10,m2=3,m3=2,m4=5;
{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情况,消除火灾隐患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2
b1=8,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3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4
b2=2,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5
{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6
b3=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7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8
{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情况,开展执勤训练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9
b4=5,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10
{消防安全管理}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711
(三)【消防教育培训情况】总权重15%,分成4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权重7%,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消控室值班人员未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考核的,每人扣1分;培训不合格的,每人扣0.5分;
(员工规模百人以下的)单位其他岗位员工未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考核的,每人扣0.2分;培训不合格的,每人扣0.1分。
(员工规模百人以上的)该单位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并考核通过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在80%—90%的扣分2分,在60%—80%的扣5分,在60%以下的扣分7分。
{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以及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权重4%,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未每半年组织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或培训记录和培训照片未上传平台的扣2分,参加培训员工占员工总数不足80%的,扣1分;
未组织新进、转岗员工开展岗位消防安全培训的,并将相关培训记录和照片留存和上传平台的,扣2分。
{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单位未在入口等显著的位置公开消防安全管理“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情况的,或未将情况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扣2分;
张贴或公开位置错误,或不够显著的,扣1分。
{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权重2%,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未制定预案,并将预案上传平台的,扣1分;
未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的,并留存相关记录、照片和上传平台的,扣1分。
例如:A单位的【消防教育培训情况】情况如下:
1、{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中,该单位接受消防部门组织的“一警六员”消防安全培训并考核通过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在80%—90%的扣分2分,c1=0.6、c2=4、c3=2,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
2、{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以及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未每半年组织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或培训记录和培训照片未上传平台的扣2分,c1=0.6、c2=4、c3=2,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2
3、{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未将情况上传至智慧消防平台的,扣2分,c1=2、c2=0,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3
4、{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扣0分,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4
【消防教育培训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5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7,m2=4,m3=2,m4=2;
{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6
b1=5,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7
{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以及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8
b2=2,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9
{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0
b3=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1
{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2
b4=2,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3
{消防教育培训}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1914
(四)【物联网监测情况】总权重20%,分成5个评估指标小类,包含:
1、{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权重6%,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一级报警事件每次扣0.2分;
b)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处理率低于80%,扣2分;低于50%的,扣4分;
c)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总数超过平台监测平均值的扣2分。
2、{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权重6%,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包含:
a)30天内平台监测脱岗报警事件每次扣0.5分;
b)30天内平台累计脱岗时间超过10小时的,扣2分;
c)30天内平台累计脱岗时间超过24小时的,扣4分。
3、{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权重2%,细化成1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擅自拆除或破坏物联监测设备或单位原因导致30天内物联设备离线时间超过24小时的,每个设备扣1分。
4、{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权重2%,细化成2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30天内物联设备发出故障指示并未8小时内及时恢复的,每个设备扣0.1分;
b)30天内物联设备发出故障指示并未在8小时内恢复的,每个设备扣0.5分。
5、{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权重4%,细化成1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重点单位内的消防设施监测系统监测到设施异常情况,每次扣0.5分,8小时内未及时修复设施异常情况且未报备说明原因的,每次扣1分。
例如:A单位的【物联网监测情况】情况如下:
1、{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中,单位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一级报警事件次数为3次(每发生一次扣0.2分),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处理率为40%,30天内重点单位物联监测报警事件总数超过平台监测平均值。c1=0.6、c2=4、c3=2,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01
2、{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中,30天内平台监测脱岗报警3次扣1.5分,30天内平台累计脱岗时间超过10小时扣2分,c1=1.5、c2=2、c3=0,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02
3、{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正常,不扣分,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03
4、{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正常,不扣分,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04
5、{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智慧用电异常3次,c1=1.5,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05
【物联网监测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6,m2=6,m3=2,m4=2,m5=4;
{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2
b1=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3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4
{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5
b2=2.5,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6
0;
{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7
b3=2,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8
{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9
b4=2,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0
{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1
b4=2.5,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2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3
【物联网监测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4
(五)【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总权重10%。
1、{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权重10%,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a)本年度最近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为不合格,扣5分;
b)两年来历次执法检查合格率小于50%的,扣5分;
c)本年度未对该场所进行检查的,扣2分。
例如:A单位的【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情况如下:
1、{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中,本年度最近一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为不合格扣5分;两年来历次执法检查合格率小于50%的,扣5分。c1=5、c2=5、c3=0,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5
【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6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10;
{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7
b1=0,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8
{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119
(六)【历史火灾情况】总权重5%,评估时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包括:
{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权重10%,细化成3个评估指具体包含:
发生火灾警情并由单位微型消防站自身组织扑灭的,每起扣2分;
发生火灾警情并由队站出动扑灭的,每起扣5分。
例如:A单位的【历史火灾情况】情况如下:
{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中,未发生火灾,扣0分,c1=0、c2=0,进一步地,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1
【历史火灾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2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5;
{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3
b1=5,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4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5
【历史火灾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6
(七)【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总权重15%,包含:
{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权重15%,细化成3个评估指标,具体包含:
不影响各种系统主要功能运行,以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类的火灾隐患及问题,每处扣1分;
生命通道(包括单位内部消防车通道、登高作业面、建筑内疏散通道)存在问题导致疏散和救援受阻或失效的、报警系统或各类灭火系统瘫痪的隐患,每处扣5分。
例如:A单位的【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情况如下:
{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发现3处火灾隐患,扣3分;
{生命通道}消防通道堵塞扣5分,c1=3、c2=5,进一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7
【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8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9
三个评估指标小类权重为:m1=15;
{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10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11
b1=7,if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212
{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1
(八)【奖励加分情况】总加分20分,包含:
{被评为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加分权重5%,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由平台评估人员根据相关发文确定;
{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试点工作的单位}加分权重5%,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工作试点任务的单位主动相关材料上传平台,未上传的视为放弃加分;
{主动实施和配合灭火救援工作的单位}加分权重4%,由单位主动上传本单位的消防队伍或人员处置非本单位火灾情况的基本信息和照片资料,未上传的视为放弃加分;
{全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均为合格(检查两次以上)}加分权重3%,此项由系统根据平台记录的双随机检查结果自行评定;
{一警六员培训员工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加分权重3%,此项由系统根据平台记录自行评定。
例如:A单位的【奖励加分情况】情况如下:
{一警六员培训员工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的}加3分,award=3。
第二步: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统计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规则:totalScore=score+award;
【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2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3
【消防教育培训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4
【物联网监测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5
【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6
【历史火灾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7
【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评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8
A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39
A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totalScore=52。
第三步:根据A单位场所类型,折算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值,假设A单位是第一、二、八、九、十一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若单位性质是第一、二、八、九、十一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则totalScore=52×0.95=49.4。
第四步:评估A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若totalScore<60或者有重大火灾隐患,则A单位的消防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根据单位消防安全风险值,与”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双向循环融合,动态调整单位的抽查规则和频次,使消防监管更加精准,实现差异化监管;提供科学合理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推动消委会分别对相关单位、行业部门、分管属地责任人开展约谈警示,使消委会实体化运行更加精准。
本发明是基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场所类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教育培训情况、消防物联网、重点部位视频网、单位消防监督执法记录、单位历史火灾情况、消防中队熟悉演练记录等多维数据,制定的可量化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通过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实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功能。本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综合消防大数据,科学客观评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评估效率;
能够提供可量化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和数据模型,解决了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不可量化的问题;
能够构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通过配置化管理模式,动态调整关键指标、消防风险等级和分值范围,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估体系变化。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防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消防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评估指标大类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其中,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所述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包括三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消防安全相关责任人员确定情况,单位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情况及重点单位档案建立情况;
所述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单位组织开展定期防火检查、日常防火巡查、消除火灾隐患情况,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检测情况,明火作业审批、现场看护情况及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开展执勤训练情况;
所述消防教育培训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消防人员及员工接受“一警六员”消防培训情况,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消防培训、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情况,重点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公开公示情况及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定期演练情况;
所述物联网监测情况包括五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单位监测报警总数及处理情况、脱岗次数及累计脱岗时间情况、物联监测设备离线率情况、物联监测设备故障率及消防设施及智慧用电监测异常情况;
所述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重点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系统检查结果情况;
所述历史火灾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重点单位近三年来历史火灾发生情况;
所述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情况包括一项评估指标小类:队站在重点单位开展熟悉演练登记的火灾隐患情况;
所述奖励加分情况包括四项评估指标小类,分别为:被评为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情况、承担行业部门安全相关试点工作的单位情况、主动实施和配合灭火救援工作的单位情况、全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均为合格情况及一警六员培训员工培训考核合格率达到90%以上情况。
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其中,所述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进行评分,评分方法为: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1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2
则bi=0,若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3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4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得出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5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计算得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6
根据奖励加分评分及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得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计算公式为:totalScore=score+award;
评估指标大类权重占比求和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7
评估指标小类权重占比求和规则:
Figure BDA0002839863380000268
其中,m表示权重占比,m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权重占比,b表示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b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c表示评估指标信息的扣分值,ci表示某个评估指标信息扣分值,a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其它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a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score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award表示奖励加分评分,totalScore表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k表示权重占比,k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评分权重占比。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折算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其中,所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所述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评估得分在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低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一般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中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高风险单位;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确定为高风险的单位为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重点单位。
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为90分以上,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为70分~90分(不包含90分),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为60分~70分(不包含70分),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为低于60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另外,结合图1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可以由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来实现。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8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8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存储器8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8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 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2可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82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82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Fast Page Mode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 Date Out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82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82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8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8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83和总线80。其中,如图3所示,处理器81、存储器82、通信接口83通过总线8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3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系统、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接口83还可以实现与其他部件例如:外接设备、图像/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库、外部存储以及图像/数据处理工作站等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总线8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总线8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总线(Data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控制总线(Control Bus)、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局部总线(Local Bus)。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80可包括图形加速接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简称为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简称为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简称为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无线带宽(InfiniBand)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简称为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简称为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为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为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简称为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消防风险评估计算机设备可以基于获取到的消防风险评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1描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进行评分,评分方法为:若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11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12
则bi=0,若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13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14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得出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15
根据每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计算得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839863370000021
根据奖励加分评分及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计算得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计算公式为:totalScore=score+award;
其中,m表示权重占比,m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权重占比,b表示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b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评分,c表示评估指标信息的扣分值,ci表示某个评估指标信息扣分值,a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其它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ai表示第i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评分,score表示除奖励加分外的单位消防风险评估分,award表示奖励加分评分,totalScore表示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消防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所述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的步骤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评估得分在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低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一般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中风险单位;
将评估得分在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单位确定为高风险单位;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二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所述第三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均大于所述第四预设分数范围内的分数值,确定为高风险的单位为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重点单位。
6.一种消防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评估指标大类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对评估指标大类信息进行分项评分,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括多项评估指标小类信息,每项所述评估指标小类信息包括根据业务情况划分的多个评估指标信息;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项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的评分,并通过消防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对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统计;
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折算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场所类型,对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进行折算;
单位消防风险等级评定模块:用于根据折算后的所述单位消防风险评估总分,并通过消防风险等级分级模型评定单位消防风险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包含: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数据、消防安全管理数据、消防教育培训数据、物联网监测数据、双随机监督检查结果数据、历史火灾数据、队站熟悉演练隐患登记数据和奖励加分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包括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数值型评估规则和是非型条件规则,所述数值区间型评估规则为满足数值区间则扣分;所述数值型评估规则为满足一定数值则扣分;所述是非型条件规则为满足条件则扣分,不满足条件则不扣分;各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依据所述消防风险评估规则体系扣完本项分值为止,即每个所述评估指标大类信息最低分为0分。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防风险评估方法。
CN202011487899.6A 2020-12-16 2020-12-16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88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899.6A CN112488576A (zh) 2020-12-16 2020-12-16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7899.6A CN112488576A (zh) 2020-12-16 2020-12-16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8576A true CN112488576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1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7899.6A Pending CN112488576A (zh) 2020-12-16 2020-12-16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857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7690A (zh) * 2021-04-25 2021-10-22 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责任分级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570252A (zh) * 2021-07-29 2021-10-29 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火灾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92970A (zh) * 2021-08-11 2021-12-14 上海至冕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消防安全评估的火灾保险纯费率核算方法
CN115345229A (zh) * 2022-08-08 2022-11-15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风险维度确定方法
CN115995135A (zh) * 2023-03-21 2023-04-21 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火情识别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788250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天津中天瑞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微型消防站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1799A1 (en) * 2004-10-15 2006-05-25 Tom Eggenberger Fir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11799A1 (en) * 2004-10-15 2006-05-25 Tom Eggenberger Fir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朝阳: "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实践与探讨", 消防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7690A (zh) * 2021-04-25 2021-10-22 杭州全视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责任分级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570252A (zh) * 2021-07-29 2021-10-29 浙江中辰城市应急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火灾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92970A (zh) * 2021-08-11 2021-12-14 上海至冕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消防安全评估的火灾保险纯费率核算方法
CN115345229A (zh) * 2022-08-08 2022-11-15 航天神舟智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风险维度确定方法
CN115995135A (zh) * 2023-03-21 2023-04-21 广东海新智能厨房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火情识别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788250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天津中天瑞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微型消防站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788250B (zh) * 2024-02-23 2024-05-07 天津中天瑞泰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微型消防站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8576A (zh) 消防风险评估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08848B (zh) 企业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
CN111754715B (zh) 一种消防应急响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67125A (zh) 一种建筑物的智能化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及设备
CN107480945A (zh) 一种责任的区块链管理方法
CN110738412B (zh) 一种居民户内燃气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268880B (zh) 一种粉尘爆炸重大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
CN113515720B (zh) 一种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
CN113869736A (zh) 一种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及系统
Xie et al. Fire risk assessment in lithium-ion battery warehouse based on the Bayesian network
CN117151478B (zh)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化工企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Knowledge graph improved dynamic risk analysis method for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 on a construction site
Zhang et 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fire safety of university dormitory based on Bayesian network
Ouache et al.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using bow-tie method
Nikolsky et al. Methodology of fire risk analysi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a production facility
CN115730827A (zh) 一种基于多风险因素耦合的高校火灾分析及管控方法
Han et al. Development of Nuclear Safety Culture evaluation method for an operation team based on the probabilistic approach
RU2709155C1 (ru) Система оцен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опас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кта
Di Maio et 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of failures of safety barriers in oil and gas installations
He et al. Research on the cause of building fire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alatinsky et al. Preventive and Repressive Measures for Fire Safety
Cao et al. Emergency crisis management
Mohamed Shaluf et al. An overview on the offshor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ning in Malaysia
Tchórzewska-Cieślak et al. Developing procedures f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Zhou A Gaming Decision Framework Based on Prospect Theory and Synthetized Weighting Method under Emerg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