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6363B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86363B CN112486363B CN202011198306.4A CN202011198306A CN112486363B CN 112486363 B CN112486363 B CN 112486363B CN 202011198306 A CN202011198306 A CN 202011198306A CN 112486363 B CN112486363 B CN 1124863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content
- gesture
- user
- target con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0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578 rel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6915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d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193 craw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145 fing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3-(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1-[4-[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5-yl]piperazin-1-yl]propan-1-one Chemical compound N1N=NC=2CN(CCC=21)CCC(=O)N1CCN(CC1)C=1C=NC(=NC=1)NCC1=CC(=CC=C1)OC(F)(F)F YLZOPXRUQYQQI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9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1 data capt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569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用以简化查找操作步骤,实现待分享的内容在不同的设备及屏幕间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操作,提升用户体验。该方案应用于具有手势识别能力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检测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响应于第一手势,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目标内容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内容;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应用需求。但是,由于手机屏幕较小,用户在使用手机浏览图片或视频等文件时,难以与朋友分享。基于此可以将用户使用手机浏览的图片或视频等文件在其他电子设备(例如,电脑)上进行显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该其他电子设备的屏幕尺寸大于该手机的屏幕尺寸。
如图1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系统级分享功能01,选择通过蓝牙或Wi-Fi等近场通信方式与电脑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用户可以从手机中选择如图1中的(A)所示的PDF文档03。之后手机响应用户输入的针对该PDF文档03的分享操作,以通过该手机与电脑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向电脑发送PDF文档03。如图1中的(B)所示,电脑接收到来自手机的PDF文档03,会将该PDF文档03保存在该电脑的默认位置02。因此,用户若要利用电脑显示上述PDF文档03,则电脑需要基于用户输入的操作,从上述默认位置02中找到该PDF文档03,然后电脑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针对该PDF文档03的显示操作,在电脑上显示该PDF文档03。
上述方案,在需要在电脑上显示该PDF文档03时,用户需要在电脑端再进行操作,用户从需求到完成传输需要多步骤操作,使用不便,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以简化查找操作步骤,实现待分享的内容在不同的设备及屏幕间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应用于具有手势识别能力的第一电子设备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触发的第一手势(比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释放手势)。响应于第一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
上述通信连接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施第二手势之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或者上述通信连接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利用第二手势选择待分享的内容之后建立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该方法中用户若想要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显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实施第一手势。响应于该第一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的缩略图。通过先显示缩略图的方式便于用户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目标内容是否是用户需要显示的内容,以及对要显示的目标内容有所预判。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该方案可以使得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实施的抓取手势和在第一电子设备实施的第一手势释放手势是非连续的手势。即用户通过抓取手势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内容不用立即跨设备显示在第一电子设备。待后续用户想要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显示目标内容时,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实施第一手势,以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先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此外,无需用户从第一电子设备的指定位置查找该目标内容,因此该方案可以简化用户控制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的过程。此外,该方案用户操作自然直观,通过显性地手势操作可以增加用户玩电子设备的趣味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全屏方式或分屏方式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所谓分屏方式可以理解为第一电子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多个显示区域,而目标内容显示在其中一个显示区域。通过分屏显示可以既显示目标内容又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中原来显示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作用于缩略图上的第一手势释放;第一电子设备立刻或预设时间后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可以省去用户再次触发以显示目标内容的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手势释放后,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缩略图的手势操作,该手势操作用于指示打开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可以实现无需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立刻显示目标内容,而是在用户需要显示目标内容时,再响应于用户的操作显示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用户针对缩略图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指示打开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目标内容的第一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在该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缩略图之前可以先不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而是在用户指示打开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再向第二电子设备请求该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第一手势,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其中,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对应下述内容中的快捷手势),目标内容为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对应下述内容中的选择手势),目标内容为第二电子设备中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这样便于用户通过不同的手势触发第二电子设备提供不同的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响应于第一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包括:响应于第一手势,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确定目标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其中,响应于第一手势,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确定目标内容,包括: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则第一电子设备将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作为目标内容。如果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则第一电子设备将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为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一个或多个内容包括目标内容。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一手势之后,且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目标内容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该方案可以实现在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缩略图之前便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到的目标内容。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无其他数据传输时便可以断开二者之间的通信连接,以节约电子设备的电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一个或多个内容包括目标内容。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第二操作用于指示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该第三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目标内容为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该方案可以实现在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缩略图之前便根据用户的选择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选择出用户需要显示的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手势,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四请求,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时,第四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第二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时,第四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抓取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目标内容为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目标内容为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该方案可以实现基于不同的手势在显示缩略图之前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相应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时,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抓取的内容的标签的第五请求。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第三操作用于指示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六请求,第六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目标内容为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接收到的目标内容,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第四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一侧屏幕边缘移动,第一操作为第一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一移动手势;当缩略图移动至第一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目标内容。该方案可以实现分屏显示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第五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二侧屏幕边缘移动,该第五操作为第一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二移动手势。当缩略图移动至第二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第一电子设备将缩略图加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播放队列卡片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第六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三侧屏幕边缘移动。当缩略图移动至第三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第一电子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缩略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到的目标内容,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虚拟屏,虚拟屏上绘制有目标内容。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虚拟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在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一手势之前或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个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中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响应于用户的第七操作,第一电子设备从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启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的时刻早于或等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通知消息,启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启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具有触控能力或手势识别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当第二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上触发的第二手势。响应于第二手势,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二手势选择的第一内容。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连接时,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或者目标内容的地址。其中,目标内容的地址用于从服务器处获取目标内容,一个或多个内容至少包括第一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内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内容或者部分内容。比如,目标内容为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目标内容可以为第一内容,比如,第一内容如果为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那么第一内容即为目标内容,或者目标内容和第一内容不同,比如,用户需要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而第一内容并非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这时第一内容和目标内容便不是同一个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缓存一个或多个内容的信息。该内容的信息包括内容的名称或内容的地址;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将一个或多个内容的状态标记为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表示该内容为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手势,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二手势选择的第一内容之后,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中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或第三请求,第二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目标内容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第三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目标内容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相应的,目标内容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四请求;其中,第四请求用于请求所第二电子设备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第四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抓取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五请求,第五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抓取的内容的标签。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六请求,第六请求包括目标内容的标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数量为多个,第二电子设备与多个第一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群组,一个或多个内容对群组中的电子设备可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确定一个或多个内容的生命周期。在一个或多个内容中任一个内容的生命周期到达时,第二电子设备从任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发送队列中删除任一个内容的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的取消操作。响应于取消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取消该取消操作在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虚拟屏,虚拟屏上绘制有目标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上输入的第二手势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及启动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电子设备开启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手势,确定第二手势选择的第一内容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装置,该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发送模块或单元、接收模块或单元、建立模块或单元以及显示模块或单元、存储模块或单元等。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装置,该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方法中电子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至少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发送模块或单元、接收模块或单元、建立模块或单元以及显示模块或单元、存储模块或单元、存储模块或单元等。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显示器用于显示信息,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中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中跨设备的内容分享的示意图;
图2A~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现有技术中跨设备的内容分享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取手势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利用抓取手势抓取图片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抓取手势抓取文字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利用抓取手势抓取文字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利用抓取获取屏幕截图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7E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利用抓取获取应用的窗口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释放手势的示意图;
图9A~图9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启动手势监听功能的示意图;
图10A~图10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具有的抓取手势的界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置抓取手势的界面图;
图12A和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A~图13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4A~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上显示文档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上显示网页的示意图;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上显示视频的示意图;
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设备上显示视频的缩略图的示意图;
图1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设备上显示视频的示意图;
图17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设备上分屏显示视频的示意图;
图17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上显示在线音频的示意图;
图1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设备上显示在线音频的缩略图的示意图;
图17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音频投屏在大屏设备上进行显示的场景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队列的示意图;
图19A~图1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屏设备的发现具有待分享的内容的手机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档从手机分享至大屏设备的场景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文档从手机分享至大屏设备的场景示意图;
图2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内容移动的手势;
图2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界面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界面图;
图2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设备内容分享的流程示意图;
图2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设备组网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电子设备,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相关名词作如下释义:
1)、投屏技术,指的是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电视)之间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实现将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内容投送至其它电子设备上进行显示。例如电子设备的内容可以是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应用窗口等。投屏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电子设备上共享同一内容,能够丰富用户的多媒体生活。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其可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多彩,比如为了更好的视觉体验,利用投屏技术,用户可将源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投屏源端)上的内容投射到目标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投屏目的端)的显示屏或显示介质上进行显示。比如投屏源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投屏目的端可以为个人电脑、智能电视(smart TV)、投影仪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将源电子设备中的内容从源电子设备到目标电子设备的无线的投送交互方式或触发入口主要包括如图1和图2A~图2C所示的方式:
方式1、如图1所示,用户通过手机中的系统级分享功能01(比如,如图1中的(A)图所示的蓝牙或者Wi-Fi等近场方式),在手机和电脑之间通过蓝牙或者Wi-Fi等近场方式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将手机中的目标文件(比如,PDF文档03)发送给电脑。
方式2、如图2A所示,以源电子设备为手机,目标电子设备为电视为例,对于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中的手机和电视而言,通过投屏协议传输数据。比如,用户可以点击手机上的系统级(下拉中心或设置内选择投屏按钮)或应用内自带的投屏控件。手机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后,开始搜索Wi-Fi网络内有没有投屏广播服务。手机搜索到电视的投屏广播服务之后,手机向电视发送一个视频地址。电视收到该视频地址后,从该视频地址获取视频并播放视频,从而实现将手机屏幕显示内容镜像显示到电视上。
方式3、如图2B所示,以源电子设备为手机,目标电子设备为多媒体触摸屏(比如,笔记本电脑)为例,目前可以利用隔空甩屏的手势交互方式传输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文件。在用户实施隔空甩屏的手势之前,先建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有线或无线连接,后续,用户用一个“甩”的动作与手机的屏幕交互,手机便可以将手机上显示的图片、视频、文档等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从通过手势甩向另一个或多个接收大屏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
方式4、如图2C所示,源电子设备为具有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的手机,以目标电子设备为具有NFC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为例。在进行文件传输之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通过“碰一碰”建立NFC通信连接。用户打开手机中的图片、文件或视频,仍然是“碰一碰”,当手机的NFC区域与该笔记本电脑相触,轻碰即可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到手机中的图片、文件或视频。
但是,上述方式1中,待目标电子设备接收到来自手机通过系统级分享功能分享的目标文件之后,该目标文件存储在该目标电子设备的默认位置。若用户需要打开该目标文件则需要在目标电子设备再进行操作。这样会使得从需求到完成传输以及在目标电子设备侧打开文件需要多步骤操作,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上述方式2通过投送交互方式主要是针对手机上显示的内容的镜像,无法针对特定内容或窗口进行跨设备分布。
上述方式3~方式4,要求目标电子设备和源电子设备在传输内容之前首先建立通信连接。且碰一碰投送方式还要求源电子设备和目标电子设备必须具备NFC功能,隔空甩屏方式还要求源电子设备的内容抓取动作和目标电子设备的内容释放动作是连续不间断的(即在源电子设备实施手势之后,该被投放的内容立刻显示在目标电子设备)。另外,由于采用方式3投放的内容会在目标电子设备上立即以全屏形式打开,目标电子设备不支持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投放的内容进行其他形的显示,例如分屏显示。
为了将源电子设备中的内容在目标电子设备上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该方法中用户可以在源电子设备上实施抓取手势,以从源电子设备上选择一个或多个内容。后续用户若想要在目标电子设备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时,用户可以在目标电子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响应于该释放手势,目标电子设备先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一方面,先显示缩略图可以使得用户判断目标内容是否为用户希望显示的内容。另一方面,该方案中,抓取手势和释放手势可以是非连续的手势。即用户通过抓取手势在源电子设备上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内容不用立即跨设备显示在目标电子设备。待后续用户想要在目标电子设备上显示目标内容时,用户再在目标电子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以触发目标电子设备在目标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该方案中后续如果显示目标内容可以点击缩略图,以触发源电子设备显示目标内容。因此无需用户从目标电子设备的指定位置查找该目标内容,该方案可以简化用户控制目标电子设备显示来自源电子设备的目标内容的过程。该方案中无需用户在源电子设备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之前便建立目标电子设备和源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也可以在抓取手势后或释放手势后再建立目标电子设备和源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及数据传输。用户操作自然直观,通过抓取手势和释放手势可以增加用户玩电子设备的趣味性。
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电子设备3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内部存储器3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330,充电管理模块340,电源管理模块341,电池3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音频模块370,受话器370B,麦克风370C,耳机接口370D,传感器模块380,按键390,马达391,指示器392,摄像头393,显示屏3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3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3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380A,指纹传感器380B,触控传感器380C,磁传感器380D,距离传感器380E,接近光传感器380F,环境光传感器380G,红外传感器380H,超声波传感器380I及电场传感器380J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3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3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3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3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3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3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3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393等。例如:处理器3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380K,使处理器310与触摸传感器3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300的触控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3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370耦合,实现处理器310与音频模块3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3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与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3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I2S接口和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310与无线通信模块360。例如:处理器3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3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3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310与显示屏394,摄像头3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和摄像头3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300的拍摄功能。处理器310和显示屏3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电子设备3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310与摄像头393,显示屏394,无线通信模块360,音频模块370,传感器模块3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3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3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3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3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3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340可以通过USB接口3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3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3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340为电池3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3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341用于连接电池342,充电管理模块340与处理器310。电源管理模块341接收电池3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340的输入,为处理器310,内部存储器3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394,摄像头393,和无线通信模块3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3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3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3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341和充电管理模块3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350,无线通信模块3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3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3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3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3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3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3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受话器3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3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310,与移动通信模块3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3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3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60还可以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本申请实施例中源电子设备和目标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彼此的无线通信模块360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3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3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300通过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3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3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3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3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比如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394可以用于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以及用于显示目标内容。
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3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3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3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393中。
摄像头3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3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比如说,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用户实施的第一手势或第二手势为隔空手势时,则可以通过摄像头判断用户是否输入隔空手势。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3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3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3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3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PU或其他处理器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300存储的视频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特征提取和图像聚类等操作;对电子设备300存储的图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人脸特征提取等操作,并根据图片的人脸特征以及视频中人脸图像的聚类结果,对电子设备300存储的图片进行聚类。
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3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320与处理器3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3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3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
此外,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370,受话器370B,麦克风370C,耳机接口3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3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3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310中,或将音频模块3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310中。
受话器3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电子设备3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3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3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3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370C。电子设备3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3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3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3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3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370D可以是USB接口3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3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3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394。压力传感器3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3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电子设备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控操作作用于显示屏394,电子设备根据压力传感器380A检测所述触控操作强度。电子设备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3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控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控位置,但不同触控操作强度的触控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控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控操作作用于图像或者文件时,表示该图像或者文件被选中,则电子设备300执行图像或者文件处于被选中的指令。当有触控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控操作作用于应用窗口时,且该触控操作在显示屏上移动,则执行将该应用窗口拖起的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指纹传感器380B用于采集指纹。终端设备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触控传感器380C,也称“触控器件”。触控传感器380C可以设置于显示屏394,由触控传感器380C与显示屏394组成触控屏,也称“触控屏”。触控传感器380C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控操作。触控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控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控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394提供与触控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控传感器380C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表面,与显示屏394所处的位置不同。
距离传感器380E,用于测量距离。电子设备3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电子设备3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380E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380F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3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终端设备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附近没有物体。终端设备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380F检测用户手持终端设备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380F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380G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电子设备3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3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380G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380G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380F配合,检测电子设备3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红外传感器380H、超声波传感器380I及电场传感器380J等用于辅助电子设备300进行隔空手势的识别。
按键3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3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电子设备3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电子设备3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3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3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3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3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3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3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395,或从SIM卡接口3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30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3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3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3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3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3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3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3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300分离。
应理解,手机、大屏设备作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上介绍的全部硬件结构,或者包括以上的部分硬件结构,又或者,具有更多的以上没有列举的其他硬件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手机、大屏设备作为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分层架构,鸿蒙系统(HarmonyOS)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等软件系统。
上述介绍了手机、大屏设备可能具有的硬件结构,下面将以手机、大屏设备具有分层架构的系统为例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内核层和网络传输层等。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4中的所示,手机的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支持用户操作的感知模块、服务端业务调度模块、交互通道管理模块。其中,感知模块可以感知用户在手机执行的触摸操作,并将触摸操作和操作事件传递到其他层,并执行响应的操作。服务端业务调度模块用于管理手机侧的业务调度,包括:注册监听器、抓取手势的场景处理、识别大屏设备的身份、连接管理、管理抓取内容的数据生命周期等等。交互通道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交互的通道。
手机的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反控模块,用于实现当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若手机接收到大屏设备分享的内容,可以实现用户在手机上操作该内容,且大屏设备响应于该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操作,执行相应的响应。
手机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音乐、图库、设置、邮件、备忘录、运动健康、蓝牙、WLAN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
大屏设备的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支持用户操作的感知模块、客户端业务调度模块、投屏模块、交互通道管理模块。客户端业务调度模块用于管理大屏设备业务调度,包括:注册监听器、释放手势的场景处理、识别手机的身份、连接管理、管理从手机处获取的待分享内容的生命周期等等。大屏设备的连接管理可以用于控制和手机之间的通信,例如控制大屏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层的蓝牙模块与手机建立蓝牙通道,实现大屏设备和手机之间的通信。投屏模块用于将手机上显示的内容实现在大屏设备上的投屏。用于管理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的消息和数据交互的通道。
大屏设备的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反控模块,用于实现当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若大屏设备接收到来自手机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实现用户在大屏设备上操作该内容,且手机响应于该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的操作,执行相应的响应。
大屏设备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包可以参考上述手机的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包,此处不再赘述。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手机和大屏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手机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大屏设备可以具有电话管理器,也可以不具有电话管理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如图4所示,手机的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抓取手势注册模块,手势识别模块,手势监听模块、数据库(Database,DB)模块、文件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声音模块、WMS(Window Manager Service)服务。
WMS服务用于管理手机的所有窗口,包括窗口的创建、删除和修改,以及窗口的大小、层级、焦点位置等。应用程序在Activity中添加、删除窗口,具体实现就是通过调用WindowManager类的addView()和removeView()函数完成,转而调用ViewRoot类的相关方法,然后通过IPC调用到WMS中的相关方法完成添加、删除过程。在识别到用户需要在手机中注册释放手势后,可以在WMS中创建一个释放手势。相应的,大屏设备的在识别到用户需要在大屏设备中注册释放/抓取手势后,可以在大屏设备的WMS中创建一个释放/抓取手势。
其中,抓取手势注册模块,用于负责用户在手机上注册第一手势。手势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手势后识别该手势是否为第一手势,以及用于精准捕获用户需要抓取的内容(文字、图片、文件等)并回调应用层业务接口进行业务处理。手势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用户是否在手机上实施第一手势。DB模块用于存储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比如文字、文件、图片、应用程序等。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向大屏设备传输待分享的内容。手机的显示模块用于在手机上显示各种内容,手机的声音模块用于输出声音。比如,手机接收到大屏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可以语音提示。
如图4所示,大屏设备的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释放手势注册模块,手势识别模块,手势监听模块、数据库(Database,DB)模块、文件接收/传输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声音模块。
其中,释放手势注册模块,用于负责用户在大屏设备上注册释放手势。手势识别模块,用于当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手势后识别该手势是否为释放手势,并回调应用层业务接口进行业务处理。手势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用户是否在手机上实施释放手势。DB模块用于存储用户利用释放手势从手机处获取的待分享的内容,比如文字、文件、图片、应用程序等。大屏设备的声音模块用于输出声音。比如,大屏设备接收到手机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或者来自手机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语音提示。大屏设备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待分享的内容或者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文件接收/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的待分享的内容,或者向手机发送请求待分享的内容的请求。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
如图4所示,手机和大屏设备的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声音驱动,传输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等。该内核层的不同驱动用于调用手机和大屏设备的硬件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显示驱动用于支持手机的界面显示等,音频驱动用于支持手机的播放音频,传输驱动用于支持手机向大屏设备传输待分享的内容,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网络传输层可以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等,例如配对认证模块、发现连接模块,通过在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通信连接传输数据或消息、指令等,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手机或大屏设备的发现连接模块用于发现可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
手机或大屏设备的配对认证模块用于在建立通信连接过程中对请求建立连接的设备进行认证。连接传输模块用于手机向大屏设备传输待分享的内容或者大屏设备接收来自手机的待分享的内容。
图5a~图5c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5a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包括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该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的数量均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或10个等。图5a中以电子设备501的数量为1个,而电子设备502的数量为1个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中的任一个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设备501)需要将其上的内容投放至另一个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设备502)时,可以先建立该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之间的通信连接。但是,该通信连接可以是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实施用于确定待分享内容的抓取手势之前与电子设备502建立的,或者该通信连接可以是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实施用于确定待分享内容的抓取手势之后于电子设备502建立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换言之只要在传输待分享的内容之前,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即可,并不要求在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实施用于确定待分享内容的抓取手势之前,必须建立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之间的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电子设备50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一个或多个以上的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设备502)建立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为物理连接或虚拟连接。其中,该物理连接为基于物理链路的连接。虚拟连接不需要基于物理链路来进行连接。与物理连接相比,虚拟连接更能够节省电子设备501、电子设备502的电量,延长电子设备501、电子设备502的使用时长。例如,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是蓝牙(bluetooth,BT),可以是传统蓝牙或者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蓝牙,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紫峰Zigbee连接等,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或通用2.4G/5G频段无线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等。无线连接为利用该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类型不予具体限定。
当然,电子设备501也可以和电子设备502通过有线通信技术建立连接。有线通信连接可以是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协议、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协议、通用接口总线(General-PurposeInterface Bus,GPIB)协议或以太网协议等建立的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501也可以和电子设备502之间的具体通信连接方式做特别限定。
例如,如果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均具有NFC,那么可以将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的NFC感应区域接触后,便可以实现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之间的自动配对,配对后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便可以建立通信连接。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后续以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之间的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图5a所示的场景中,上述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中一个电子设备可以作为源电子设备,另一个电子设备可以作为目标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源电子设备和目标电子设备为相对的概念,比如,待电子设备501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时,该电子设备501可以作为源电子设备,若上述待分享的内容需要在电子设备502上显示,那么该电子设备502便可以看作目标电子设备。
举例说明,以电子设备501为手机,而电子设备502为电视为例,那么用户可以选择将手机上的视频、文件或者图片等借助电视显示,即实现投屏。比如若电子设备502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时,可以将该电子设备502可以看作源电子设备,若该电子设备502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时,可以将接收并展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电子设备501作为目标电子设备。举例说明,以电子设备501为手机,而电子设备502为PC为例,那么可以将PC中的待分享的内容投屏在手机上进行显示。
图5b与图5a的区别在于:在图5a中电子设备501可以将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选择的内容1在电子设备502上显示,即在电子设备502上进行投屏显示。在图5b中还包括电子设备504和电子设备503。如果电子设备503中也存在用户在该电子设备503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的内容2,那么该电子设备502不仅可以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内容1,还可以从电子设备503处获取内容2。此外,电子设备501不仅可以将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选择的内容1分享给电子设备502,还可以分享给电子设备504。即支持多对多场景,即多个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3)组网进行数据抓取和释放,类似数据共享行为。即支持用户在同一个电子设备501上选择的内容,发送给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并在多个不同电子设备上显示。比如,如果用户在电子设备502上实施释放手势,那么在电子设备502和电子设备501具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502可以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内容1。之后,如果用户在电子设备502上再次实施释放手势,那么在电子设备502和电子设备503具有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502可以从电子设备503处获取内容2。即实现多次在不同电子设备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内容,然后在不同电子设备上利用释放手势获取不同的内容。
图5c与图5a的区别在于:待用户分别在电子设备502上以及电子设备504上实施释放手势时,如果电子设备502或电子设备504均与电子设备502建立连接的情况下,那么电子设备502或电子设备504分别可以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选择的内容1,并在电子设备502或电子设备504上显示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选择的内容1。
举例说明,用户在电子设备502实施释放手势,那么电子设备502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内容1,并显示。然后,用户在电子设备504实施释放手势,那么电子设备504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内容1,并显示。
在图5c的场景中可以实现用户在一个电子设备501上利用抓取手势获取的内容1在不同电子设备上显示,即实现一对多。此外,值得说明的是,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的内容1,在该内容1的生命周期内,用户可以在电子设备504上多次实施释放手势,以将同一个内容多次在电子设备504上显示。比如,用户在电子设备501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1,该图片1的生命周期是24小时,那么,用户可以在24小时之内的第一时刻在电子设备504上实施释放手势,以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该图片1,并在电子设备504上显示图片1。后续,用户可以在24小时之内的第二时刻在电子设备504上再次实施释放手势,以从电子设备501处获取该图片1,并在电子设备504上显示图片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或非触屏但支持手势识别(带有摄像头、红外、雷达、超声、电场等手势传感器)能力的电子设备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该电子设备所支持的系统包括Android、ios、windows、mac、Linux系统。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是诸如具有触敏表面(例如触控面板)的膝上型计算机(Laptop)等。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触敏表面(例如触控面板)的台式计算机。
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的设备类型不予具体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如电子设备501为手机,而电子设备502为具有手势识别能力的电脑(如图5a~图5c中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可以为同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电子设备501和电子设备502均为手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5a~图5c所示的场景,例如可以为会议场景,那么可以将电子设备501看作是源电子设备,将电子设备502看作是目标电子设备。比如,应用场景也可以是智能家居场景等等。其中,源电子设备可以向目标电子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发送待分享的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例如发送图片(应用窗口截屏,屏幕截屏)、文本、视频,或者文件,窗口等元素等。目标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源电子设备发送的待分享的内容之后,可以显示该目标内容。
下述将以源电子设备为具有触摸屏或手势识别能力的手机,目标电子设备为具有手势识别能力或者触摸屏的大屏幕的电子设备(下文简称为:大屏设备)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由于手机和大屏设备具有触摸屏或手势识别能力,因此,手机或大屏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抓取手势生成的控制指令,以在手机或大屏设备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此外,大屏设备或手机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释放手势从具有待分享的内容的设备处获取待分享的内容,并显示待分享的内容。
下述以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待分享的内容,利用释放手势触发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待分享的内容为例。
在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之前,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手势操作,即抓取手势和释放手势。
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取手势的示例。
一种示例,抓取手势为如图6中的(a)所示的长按手势。用户通过长按手机的第一界面上显示的内容a,以指示该内容a为用户通过抓取手势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
其中,该长按手势可以为单指长按或者多指长按。该长按手势可以适用于用户在手机上抓取单个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当然多指长按还可以适用于用户在手机上抓取多个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上还可以配置有检测策略1,可以用于减少长按手势的误检测事件。
例如,在一种检测策略1中,在用户的单指或多指接触手机,且手机检测到单指或多指在手机上产生的压力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压力值1时,手机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单指或多指手势。而手机检测到单指或多指在大屏设备上产生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值1,手机可以认为用户未触发单指或多指手势。预设压力值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再一种检测策略中,在用户的单指或多指接触手机时,若用户的单指或多指与手机大屏设备的接触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比如,5秒),则手机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单指或多指手势。而在用户的单指或多指接触手机时,若用户的单指或多指与手机的接触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比如,5秒),则手机可以确定用户未触发单指或多指手势。
用户可以采用如图6中的(a)所示的长按手势,或多指长按手势在手机或大屏设备上选择单个内容(比如,图像、文档、音频、视频等)。
再示例性的,抓取手势为如图6中的(b)所示的从屏幕底部或者屏幕中间长按向上滑动的手势。又例如,抓取手势可以为用户使用单指从手机的屏幕下方长按上滑或者使用单指从手机的屏幕上方长按下滑的操作。
再示例性的,如图6中的(c)所示,抓取手势可以为用户使用多指在屏幕中捏合的操作,或者抓取手势为用户的双指在屏幕上下边缘捏合的操作。当然,上述抓取手势仅是示例,在实际过程中还可以存在将其他操作作为抓取手势。
用户可以采用如图6中的(c)所示的抓取手势在手机或大屏设备上选择多个内容。
再例如,以抓取手势为手掌按压手势(也可以称为掌压或手掌长按操作)为例,用户通过如图6中的(d)所示的手掌长按操作指示该内容为用户通过抓取手势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示例性的,抓取手势可以为用户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的操作。
关于手机如何确定用户触发了手掌按压手势的过程可以参考下述图8中的(a)所示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示例性的,抓取手势为如图6中的(e)所示的隔空手势,也即用户通过隔空手势在手机上抓取内容。
关于手机如何确定用户触发了隔空手势的过程可以参考下述图8中的(b)所示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示例性的,抓取手势可以为用户在手机的屏幕上划一个预设轨迹的操作,比如图6中的(f)所示的划一个圆圈轨迹的操作等。
用户可以采用如图6中的(a)~图6中的(f)所示的各种手势从手机中选择待分享的内容。但是不同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获取。比如说,用户可以通过如图6中的(a)和如图6中的(f)所示的抓取手势,从手机上选择一个或多个图片、应用、图像、文档(比如,Word文档或PDF文档或者PPT文档或者TXT文档或者EXCEL)或者从页面或者文档中选择文字。
举例说明,如图7A所示,用户长按图片701,则手机确定用户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701。
又例如,如图7B所示,用户长按手机上显示的文档中的局部区域,那么手机可以先提示用户的手指所按压部位的文字,比如“Everyone”702字样。如图7B所示,该手机不仅可以显示用户的手指所按压部位的文字还可以显示选项菜单(比如,搜索、分享、复制、全选等),用户可以点击该“分享”菜单,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该手机确定“Everyone”702即为用户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
用户可以使用图6中的(c)所示的抓取手势从手机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举例说明,用户点击手机上显示的图库APP,手机在第一界面上显示如图7C所示的16张图像。用户在第一界面上实施如图6中的(c)所示的捏合手势,那么手机便可以确定将如图7C所示的曲线703中的4张图像作为用户所选择的多个待分享的内容。
用户可以采用图6中的(b)~如图6中的(e)所示的手势可以在手机或者大屏设备上进行应用窗口拖放,即将利用该手势选择的应用窗口作为待分享的内容。所谓的应用窗口可以指手机或大屏设备上运行的任一个应用对应的窗口。比如,该应用可以为微信、相册、手机管家、运动健康等。
举例说明,如图7D中的(a)所示,手机上显示微信应用的对话窗口,用户在该微信应用的对话窗口实施如图6中的(b)所示的抓取手势,则如图7D中的(b)所示,手机确定屏幕截图即为用户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
又例如,手机上显示如图7E中的(a)所示,手机上显示微信应用的对话窗口,用户在该微信应用的对话窗口实施如图6中的(b)所示的抓取手势,则如图7E中的(b)所示,手机响应于该用户的抓取手势,手机拖起该应用的对话窗口,则手机确定被拖起的应用的对话窗口为用户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
值得说明的是,当用户在该微信应用的对话窗口实施抓取手势时,手机可以提示用户该抓取手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截图,还是为了拖起应用窗口。如果用户选择截图,那么手机执行如图7E中的(a)所示的操作。如果用户选择拖起应用窗口,那么手机执行如图7E中的(b)所示的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该应用窗口的缩略图即为如图7D中的(b)所示的屏幕截图按照预设比例缩小后的图片。
当然,用户也可以采用隔空手势或者手掌按压手势等方式拖起应用窗口。
如表1所示,表1示出了不同类型的抓取手势所对应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类别。
表1
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释放手势的示例。
作为一种示例,释放手势为如图8中的(a)所示的多指捏合操作手势。
作为一种示例,释放手势为如图8中的(b)所示的手掌按压手势(比如,用户使用3Dtouch重压目标对象)。相较于手指,手掌接触触摸屏的面积较大,包括指尖及手掌边缘的多个采样点会接触到触摸屏,多个采样点都会在触摸屏上形成感应信号,因此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作用于大屏设备上的手掌按压手势,便可以确定用户触发大屏设备从手机处获取待分享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屏设备上还可以配置有手掌按压检测策略,可以用于减少手掌按压手势的误检测事件。
例如,在一种检测策略中,在用户的手掌接触大屏设备,且大屏设备检测到手掌在大屏设备上产生的压力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压力值时,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手掌按压手势。而大屏设备检测到手掌在大屏设备上产生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值,大屏设备可以认为用户未触发手掌按压手势。预设压力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再一种检测策略中,在用户的手掌接触大屏设备时,若用户的手掌与大屏设备的接触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比如,5秒)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手掌按压手势。而在用户的手掌接触大屏设备时,若用户的手掌与大屏设备的接触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比如,5秒)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未触发手掌按压手势。
作为再一种示例,释放手势为如图8中的(c)所示的隔空手势。隔空手势即用户未接触电子设备而作出的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大屏设备检测到了用户的手,且确定用户的手未接触大屏设备,则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隔空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屏设备上还可以配置有检测策略,可以用于减少隔空手势的误检测事件。例如,在一种检测策略中,在手未接触大屏设备,且手与大屏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值1(例如20cm)时,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隔空手势。而在手与大屏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1时,大屏设备可以认为用户未触发隔空手势。
再例如,在另一种检测策略中,在手未接触大屏设备,且大屏设备检测到的手部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2(例如9cm)时,大屏设备可以确定用户触发了隔空手势;而在检测到的手的面积小于预设值2时,大屏设备可以认为用户未触发隔空手势。
1、如何开启手势监听功能(也可以称为手势监听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手势和第二手势为不同的手势。抓取手势也可以为图8所示的任一个手势,而释放手势也可以为图6所示的手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之前,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应该处于开启状态,即手机应该打开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开启的状态下,若该手机作为源电子设备向目标电子设备提供待分享的内容,那么该抓取手势也可以触发手机进入内容分享模式(也可以称为投屏模式),从而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抓取手势,以确定该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若该手机作为目的电子设备接收来自源电子设备的待分享的内容,那么该在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开启的状态下,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用户的释放手势进入内容显示模式。即手机响应于用户的释放手势,以在手机上显示源电子设备提供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即使手机检测到用户的抓取手势,则手机也可以不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抓取手势。这样可以防止误触发而进入内容分享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如果手机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抓取手势或释放手势,则手机还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提示之后,若手机未检测到用户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则手机默认用户不开启手势监听功能。这样可以防止误触发。在提示之后,若手机检测到用户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则手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可以为:用户的语音指示,用户按压手机上的物理按键的操作,用户在触摸屏上的触摸操作,或者用户晃动手机的操作、或者用户等。
例如,如图9A所示,用户可以点击手机的设置界面中的分享功能901,手机响应于用户点击分享功能901的操作,开启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又例如,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手机上也可以提供快捷选项,例如图9B所示的,可以在通知栏900中提供分享功能控件902,用户可以点击该分享功能控件902。手机响应于用户点击该分享功能控件902的操作,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又例如,如图9C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语音指令开启手势监听功能,例如,若手机检测到用户语音指示打开手势监听功能,则手机响应于用户的语音指示,打开分享功能以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当然,再一种示例,用户还可以在手机上操作特定的手势,以触发手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该特定的手势用于触发手机启动手势监听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输入双击操作,指关节双击、指关节敲击并画圈等多种方式触发手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默认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手机的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和黑屏状态下都可以检测用户的抓取手势或释放手势。
例如,手机上可以通过低功耗处理器,支持手机在黑屏状态下采用摄像头、触摸屏、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检测部件持续检测是否触发隔空手势。示例性的,该低功耗处理器可以是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黑屏状态下,手机默认关闭手势监听功能,而在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默认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黑屏状态下,手机在检测到用户的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后,才开启手势监听功能。若手机处于黑屏状态,则用户当前可能并不想操作手机,手机在检测到用户的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后再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可以避免导致的误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例如,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亮屏状态下,若当前触摸屏已解锁,则手机自动开启手势监听功能,以避免在触摸屏未解锁时由于检测到抓取手势而导致的误操作。
例如,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亮屏状态下,若当前触摸屏未解锁,则手机继续维持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关闭状态。虽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但是触摸屏未解锁,表明用户暂时可能只是利用手机查看时间等,而并非想要浏览手机中的内容,因此手机继续维持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防止在触摸屏未解锁时由于检测到抓取手势而导致的误操作。
例如,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即使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但是触摸屏未解锁,如果此时手机检测到用户的抓取手势,那么手机也可以不响应该抓取手势。触摸屏未解锁表明用户暂时不想使用手机,因此在检测到用户的抓取手势不执行响应操作,可以防止误操作导致手机中的内容被泄露。
例如,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若触摸屏亮屏,则不论触摸屏是否解锁,手机均自动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由于触摸屏一般是在检测到用户的亮屏操作后才会点亮的,而一般情况下用户点亮触摸屏是想要使用手机或者用户正在关注手机,此时手机也可以检测用户主动发出的抓取手势,从而通过抓取手势直接对手机进行操作,以减少用户解锁触摸屏的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默认关闭手势监听功能,在检测到用户的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后,才开启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示例性的,在黑屏状态下,手机的触摸屏不显示内容,但是触摸屏的触摸功能开启,当用户的手指在触摸屏上滑动时,触摸屏开始显示内容,所显示的内容为用户在触摸屏上滑动的手势轨迹。参见图9D,手机在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画了一个圈的轨迹的操作后,显示该轨迹,并开启手势监听功能。或者黑屏状态下手机在检测到用户在触摸屏上画了一个“z”的轨迹的操作后,显示该轨迹,并开启手势监听功能。
再示例性的,参见图9E,在亮屏状态下,比如,手机在检测到用户通过指关节在触摸屏上画了一个“z”的轨迹的操作后,开启手势监听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默认在亮屏状态下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转为黑屏状态后提示用户是否继续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检测到用户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后,继续开启手势监听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手机自动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由于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通信连接有可能为了将一个设备上的内容传输给另一设备,此时在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若手机的手机手势监听功能未开启,那么手机可以自动开启手势监听功能。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未开启那么大屏设备也可以自动开启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以减少用户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手机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在检测到用户指示开启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后,手机才开启手势监听功能。以大屏设备为电脑为例,若手机和电脑通过有线方式建立通信连接,这时手机可能利用与电脑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充电,或者用户为了将手机中的内容在电脑中存储或者将电脑中的文件存储在手机上,此时通过手机提示用户是否开启手势监听功能,可以防止误触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手机可以接收来自大屏设备的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用于通知手机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那么手机便可以根据该广播消息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当然,在手机接收到广播消息之后,手机上可以弹出如图9F所示的通知栏,以提示用户是否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如果用户同意开启,则手机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此外,可选的,图9F所示的通知栏中还可以显示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用于提示在预设时间(比如5秒)之后,手机将自动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抓取手势或释放手势之前,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也可以称为:手势监听服务)应该处于开启状态,即大屏设备应该打开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上述描述了手机如何开启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的过程,在实际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上述描述的开启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的方式开启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示例中,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服务可以基于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的触发而开启,即在手机和大屏设备成功建立通信连接时,大屏设备显示提示框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服务。若用户同意开启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服务,则大屏设备启动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具体的,在手机和大屏设备成功建立通信连接时,且大屏设备确定此番建立通信连接的目的是为了将手机上的待分享的内容分享至大屏设备上的情况下,大屏设备发出提示框。
在再一种示例中,在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若手机已缓存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那么手机可以向大屏设备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大屏设备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响应于该通知消息,大屏设备自动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或者,大屏设备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便弹出提示界面,以提示用户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大屏设备才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用户确定已完成将手机上的待分享的内容分享至大屏设备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指示手机或者大屏设备关闭手势监听功能。或者,在手势监听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如果手机或大屏设备确定预设时间(比如,10分钟)内未检测到用户的释放手势或者抓取手势,则手机自动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或者大屏设备自动关闭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这样可以防止手势监听功能的开启消耗手机或者电脑的电量。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手机此时与一个大屏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连接,那么当该手机确定与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则手机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比如,如果手机和大屏设备接入同一个Wi-Fi网络,且该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那么当该手机离开该Wi-Fi网络,位于该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外时,则手机确定与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则手机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同理,如果大屏设备确定与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则大屏设备关闭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避免了用户由于疏忽而忘记关闭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手机与2个或2个以上的大屏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连接,那么当手机确定与所有大屏设备建立的通信连接断开时,则手机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比如,手机与大屏设备1接入同一个WI-FI网络,且该手机和大屏设备1通过该WI-FI网络建立了通信连接,此外,手机还与大屏设备2通过蓝牙建立了通信连接,如果手机与大屏设备1之间的通信连接先断开,那么手机可以不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当手机与大屏设备2之间的通信连接也断开之后,那么手机可以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手机确定与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时,手机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是否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手机可以根据该用户的指示确定是否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比如,如果用户同意关闭,则手机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手机与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但是并非每次通信连接的断开均是正常断开,也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导致通信连接断开(比如,由于停电导致Wi-Fi网络暂时消失),但是此时用户希望待Wi-Fi网络重新恢复后依然与大屏设备进行内容分享,因此如果手机盲目关闭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则可能引起用户操作不便,所以经用户同意再关闭表示用户暂时不通过手势方式在手机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
手机或大屏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醒用户是否关闭手势监听功能,比如语音提示,振动提示或者在手机或大屏设备上显示提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确定与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断开时,大屏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是否关闭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如果用户同意关闭,则大屏设备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手机或大屏设备确定预设时间(比如,10分钟)内未检测到用户的释放手势或者抓取手势,先提示用户是否关闭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或者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在用户同意关闭的情况下,手机或大屏设备再执行关闭各自手势监听功能的操作。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手机或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开启后,手机或大屏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触摸屏、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检测部件,检测用户的手势。比如,手机可以检测用户的抓取手势。大屏设备可以检测用户的释放手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和大屏设备中默认设置有释放手势和抓取手势,也即该释放手势和抓取手势是手机出厂自带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如图10A~图10D所示,手机中默认设置有各个抓取手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从初次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抓取待分享的内容以进行内容分享之前,如图11中的(A)所示,手机还可以显示提示信息1100,以提示用户设置抓取手势。用户可以点击如图11中的(A)所示的控件1102,以进入如图11中的(B)所示的手势设置界面。待手机进入手势设置界面后,用户可以从手机预先存储的多个抓取手势中选择一个。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在图11中的(A)所示的界面点击控件1101,则用户后续以手机默认设置的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误操作,手机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抓取手势与手机中预存储的预设抓取手势匹配,则响应于该抓取手势,确定该抓取手势所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误操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输入的释放手势与大屏设备中预先存储的预设释放手势匹配,则响应于该释放手势,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或者显示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结合上述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具有图3所示的硬件结构的手机和大屏设备中实现。如图12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201、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该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下述以无线连接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举例说明,以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为例,用户开启手机和大屏设备的蓝牙功能。比如说,用户点击如图9A所示的手机上的蓝牙控件,以开启手机的蓝牙功能。比如说用户点击该大屏设备的蓝牙控件以开启该屏设备的蓝牙功能。当手机的蓝牙功能开启之后,该手机便广播该手机的基本信息(例如,设备名称)当大屏设备的蓝牙功能开启之后,该大屏设备便广播该大屏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设备名称)。那么在指定范围内,手机便可以检测到大屏设备的基本信息,大屏设备也可以检测到手机的基本信息。比如,在手机检测到大屏设备的基本信息之后,用户点击该大屏设备的基本信息,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请求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大屏设备确认连接(认证/授权),发送自身设备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等其他信息。手机获取大屏设备的MAC地址,给大屏设备分配新的ip地址,进行WI-FI组网。组网完成,手机和大屏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内并相互知晓对端ip地址和连接端口号,具备socket通信条件。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蓝牙协议存在很多局限,比如数据传输慢,单次通信携带数据量少,无法实现多设备(2个以上)组网,连接不稳定等,因此,手机获取到大屏设备的mac地址后可以通过WI-FI网络组网,支持多设备互联,数据传输效率高很多,且连接稳定。
以大屏设备和手机通过WI-FI网络建立通信连接为例,当手机和大屏设备接入同一个WI-FI网络时,当用户点击该手机上的分享功能,则手机便可以搜索到该大屏设备的MAC地址等其他信息。然后用户在手机上点击该大屏设备的信息,以触发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1202a、手机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作为一种示例,待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手机自动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比如,手机中的服务端业务调度模块向手机的WMS(Window Manager Service)注册手势监听,以开启该手机的手势监听功能。
步骤1202b、大屏设备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大屏设备自动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比如,大屏设备中的客户端业务调度模块向大屏设备的WMS注册手势监听,以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步骤1202a和步骤1202b不区分执行先后顺序。
关于手机和大屏设备如何开启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的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该步骤1202a和步骤1202b也可以位于步骤1201之前,即用户先开启手机和大屏设备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然后再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或者步骤1202a和步骤1202b位于步骤1201之后,即用户先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然后用户再开启手机和大屏设备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或者步骤1202a、步骤1202b、步骤1201同时进行,比如在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过程中,用户开启手机和大屏设备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或者手机和大屏设备自动开启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也即手机和大屏设备各自的手势监听功能的开启不依赖设备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
步骤1203、用户在手机上显示的第一界面上实施抓取手势(即第二手势)。
比如说,在用户需要将手机上的内容借助大屏设备显示时,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之前,该手机未与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那么上述步骤1201可以省略,换言之该步骤1201是可选的步骤。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文档(PDF文档、word文档、PPT文档、TXT文档等)、压缩包、应用或应用窗口等。
例如,图片可以是用户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拍摄的,或者通过网络或应用程序下载的,或者通过截屏获取的,或者从其他设备拷贝的,或者通过手机从与该手机连接的外接存储设备中获取到的,或者其他方式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视频可以分为在线视频和本地视频。其中,本地视频可以是用户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或者通过网络或App下载的视频,或者视频通话过程中保存的视频,或者从其他设备拷贝的视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视频,或者从与该手机连接的外接存储设备中获取到的视频。在线视频可以是用户通过网页当前浏览的视频或者如图15中的(A)所示用户通过视频APP当前浏览的视频。
例如,音频同样也可以包括在线音频或者本地音频。本地音频可以是用户通过手机的录音功能录制的音频,或者通过网络或App下载的音频,或者视频通话过程中保存的音频,或者从其他设备拷贝的音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音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上述文档可以为用户在手机上建立的文档,也可以是用户从网页上下载的文档或者从其他地方拷贝的文档,或者其他设备通过蓝牙或者碰一碰等方式发送给该手机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应用可以是手机上已经安装的应用或者未安装的应用的安装包。比如,应用可以为上述图7D所示的微信应用。应用窗口可以为微信的对话窗口。
步骤1204a、手机检测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
比如,手机中的触控传感器380C可以检测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
步骤1204b、响应于抓取手势,手机将该抓取手势选择的第一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比如,手机中的处理器310响应于触控传感器380C检测到的抓取手势,处理器310将该抓取手势选择的第一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举例说明,图13A,当用户需要借助大屏设备显示手机中的图像时,用户点击手机上运行的图库App,然后手机显示如图13A的界面(即第一界面)。当用户使用手机浏览手机图库中的图像时,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多指捏合手势,以选择图片1301和图片1302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利用抓取手势一次抓取一个内容,通过多次实施多次抓取手势以在手机上选择多个内容,比如,用户利用一次抓取手势抓取图片1301,用户再次实施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图片1302。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利用抓取手势一次抓取多个内容,比如如图13A所示。
举例说明,以待分享的内容为文字为例,手机上显示文档(即第一界面),如果用户想要在大屏设备展示文档中的某部分文字,则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以选择该文档中的文字作为待分享的内容。例如文字:“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响应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手机缓存文字:“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希望今天一切顺利。””
例如,文字可以为用户从正在浏览的网页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的文字,或者文字可以为用户当前在手机上输入的文字。比如,如图7D所示,用户可以将通过微信APP与朋友聊天时,输入的文字作为待分享的内容。比如,用户想要分享文字“明天我们几点去看电影”,那么用户可以在手机上使用抓取手势抓取“明天我们几点去看电影”作为待分享的内容。
值得说明的是,用户在手机上抓取的文字可以通过Android自带的数据库SQLite保存。
举例说明,以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比如PDF文档或者Word文档或者PPT文档)为例,用户点击手机上的文件管理图标或者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手机打开手机上的文件管理图标。手机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或语音指令,打开文件管理App。如图15中的(A)所示,手机上显示了多个不同的文档。比如,在会议开始之前,如果用户想要在大屏设备向参与会议的其他人员展示手机上的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如图15中的(B)所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响应于用户的抓取手势,手机确定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为待分享的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手机缓存PDF文档1501的名称和Word文档1504的名称。
举例说明,以待分享的内容为网页为例。如图16中的(A)所示,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App浏览网页1601((即第一界面)),如果用户想要在大屏设备向参与会议的其他人员展示网页1601的内容,则如图16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如图16中的(B)所示,该手机将网页1601拖起,并在用户点击了“分享”控件之后,该手机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确定网页1601为待分享的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手机缓存网页1601的网页地址(比如,URL地址)。
举例说明,以待分享的内容为在线视频、在线音频文件为例。如图17A所示,用户使用手机上的视频App浏览在线视频1701(即第一界面),如果用户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该在线视频1701,那么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响应于该抓取手势,手机确定在线视频1701为待分享的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手机缓存在线视频1701的地址。该在线视频1701的地址的用于获取该在线视频1701。
如图17E所示,用户使用手机上的音频App听在线音乐1702,用户可以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响应于该抓取手势,手机确定在线音频1702为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可以缓存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比如,手机中具有专门缓存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缓存空间。通过缓存该待分享的内容便于后续多次分享该待分享的内容。
其中,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可以为待分享的内容的名称或者地址或者存储位置。
比如说,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文本、本地视频、本地音乐、文档等文件时,手机缓存待分享的内容的名称等数据。比如说,待分享的内容为在线视频、在线音频、网页等内容时,手机缓存待分享的内容的网址等数据。比如说,待分享的内容为运行的App的应用窗口,那么手机缓存App名称、以及窗口截图。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的内容为已经存储在手机存储空间中的内容时,该手机可以标记该内容的状态为第一状态,以指示该内容为需要分享至其他设备的待分享的内容。该方案相比手机缓存待分享的内容可以减少手机的存储空间占用。
通过缓存或者标记用户在手机上抓取的内容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可以实现在用户需要向其他电子设备分享内容时,再从缓存中或者将第一状态的内容分享给其他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内容之后,手机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分享该内容。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示分享该内容的操作,用户确定该内容为待分享的内容。比如,如图16中的(B)所示,用户在手机上显示提示信息,如用户选择分享控件,则手机确定网页1601为待分享的内容。
由于用户可以在不同时刻在手机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因此,手机可以将用户在不同时刻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缓存或者标记。然后手机可以根据待分享的内容的抓取时间形成一个数据发送队列。该数据发送队列用来标识每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抓取时间,不包含抓取的内容本身。抓取的实际内容存储在手机的存储空间中。
此外,用户可能在同一个时刻抓取到多个待分享的内容,那么该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在数据发送队列中可以具有相同的抓取时间。
如图18所示,该数据发送队列中包括n个待分享的内容,其中,每个待分享的内容对应一个时间。其中,n个待分享的内容可以为用户在不同时间利用抓取手势抓取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将上述待分享的内容持久化到数据库(或者缓存空间),后续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待后续需要将上述待分享的内容跨设备分享给大屏设备时,手机从该数据库中读取上述待分享的内容。所谓持久化就是将数据以某种技术(比如,数据库技术)保存起来,将来可以再次取出来应用。例如,采用数据库技术将待分享的内容保存在永久介质中(磁盘等)都是持久化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待分享的内容具有生命周期,即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会被手机从缓存空间中释放。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可以指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在缓存空间中的缓存时长,或者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状态为第一状态的时长。
其中,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可以由用户设定,这时用户可以为不同的待分享的内容设置不同的生命周期,或者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可以用手机统一设置。即手机将用户在时刻1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设置为10分钟,将在时刻2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也设置为10分钟。以生命周期是10分钟为例,那么在10分钟到达时,手机可以自动从缓存空间中释放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即手机从缓存空间中删除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超过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之后,手机删除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或者将待分享的内容的状态标记为取消状态。这是由于超过了生命周期表示用户暂时不想向其他设备分享该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结束之前,手机还可以提示用户即将达到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是否从缓存空间中删除该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或者将待分享的内容的状态标记为取消状态。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手机再删除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或者将待分享的内容的状态标记为取消状态。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到达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之前,手机还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延长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若用户同意延长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则手机根据用户指示重新延长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如果用户不同意延长或者用户未作出指示,则手机确定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为待分享的内容设置生命周期,在超过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之后,手机可以自动或者经用户授权清理时间比较长的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占用手机的存储空间。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手机对一个或多个分享内容进行管理,用户可以为不同的待分享的内容设置相同的生命周期,也可以为不同的待分享的内容设置不同的生命周期。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用户可以设置需要在不同设备上多次分享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长于分享频次较少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例如,若用户想要将待分享的内容A在5个不同的大屏设备上分享,将待分享的内容在1个大屏设备上分享,则用户可以设置待分享的内容A的生命周期大于待分享的内容B的生命周期。
基于此,手机可以对数据发送队列中缓存的各个待分享的内容的实际生命周期进行监测。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手机在监测到数据发送队列中的某个待分享的内容的实际生命周期长达到该待分享的内容对应的预设生命周期时,手机可以将该待分享的内容从数据发送队列中删除。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手机还可以在用户的指示下对数据发送队列中的待分享的内容进行删除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待分享的内容之后,手机还可以提示用户设置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
举例说明,结合图15,用户在手机上选择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为待分享的内容之后,手机上显示提示界面,以提示用户设置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比如用户可以分别设置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当然用户也可以统一设置本次抓取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生命周期。例如,用户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操作将本次抓取的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的生命周期设置为10分钟。那么从当前时间起的10分钟之内,手机缓存该PDF文档1501的名称和Word文档1504的名称,从当前时间起的10分钟之后,手机取消缓存的PDF文档1501的名称和Word文档1504的名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达到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的生命周期之前,手机还可以提示用户该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剩余的生命周期的时长。
又或者,用户可以设置生命周期的截止日期或截止时间,比如,用户可以设置Word文档1504的生命周期的截止日期2020年6月1日,那么在到达截止日期2020年6月1日时,手机从缓存空间中删除Word文档1504的名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比如,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可以是截图也可以是手机中预先存储的图片)时,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为图片(例如pic)。待分享的内容为文字时,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为文字(例如txt)。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时,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为file。待分享的内容为APP时,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为APP。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主要记录内容类型以及关键信息(如图标、名称、文本、缩略图等信息,也可以是应用界面截图或源端设备信息)。方便用户跨设备手势时能快速或预识别即将释放/投送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用户使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截取图片那么该手机还需要缓存该抓取手势的选择的截屏图片。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待分享的内容为截屏图片,那么截屏图片以设备名加screenshot加时间戳命名保存,例如”phone1_screenshot_201910291528000.jpg”。其他文件使用设备名加文件名保存,例如“phone1_myPhoto.jpg”、“phone1_myDoc.docx”等。
待分享的内容为文字时,手机通过Android自带的数据库SQLite保存,当大屏设备请求数据标签预览时,以设备名加txt加少量预览文字的形式呈现,例如文字:“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希望今天一切顺利。”,呈现的预览信息为:“phone1_txt_今天天气…一切顺利。”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获取到待分享的内容之后,如果此时手机和大屏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那么用户可以先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获取到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之后,若手机和大屏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那么如图12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1205a、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相应的,大屏设备接收来自该手机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这样可以省去大屏设备向手机请求待分享的内容的过程。
其中,步骤1208可以通过手机中的无线通信模块360执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绘制有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虚拟屏,以使得大屏设备接收来自手机的绘制有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虚拟屏。关于这个步骤的实现可以参考下述图26A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述将结合手机主动或被动向大屏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角度描述步骤1205的实现:
示例1)、主动发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2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手机主动向大屏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同时也省去了大屏设备请求内容的过程。
示例2)、被动发送。
示例2-1)、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2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手机可以基于用户的触发再向大屏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比如,说用户语音指示或者点击手机上的分享控件,以触发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
示例2-2)、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步骤1205之前,还可以包括: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请求大屏设备中的待分享的内容。手机响应于该请求再向大屏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这时大屏设备可能不清楚手机中待分享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因此在接收到请求之后手机可以将待分享的内容中的全部内容发送给该大屏设备。
例如,如果该待分享的内容为本地视频、图片或者文档、本地音频、应用窗口时,手机主动向大屏设备发送该待分享的内容。如果该待分享的内容为在线视频、在线音频或网页时,手机可以向大屏设备发送该待分享的内容的地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可以不存储接收到的待分享的内容。因此大屏设备可以不具有存储状态,这时不仅可以实现手机上的内容投屏在大屏设备上以进行显示还可以不占用大屏设备的存储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接收到待分享的内容之后,还可以提示用户接收到来自手机的文件。比如,大屏设备提示用户成功接收到待分享的内容的方式可以是文字提示、语音提示和振动提示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还可以存储接收到的待分享的内容。这样便于后续用户在大屏设备上浏览该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还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在大屏设备中存储该大屏设备接收到的待分享的内容。如果用户同意存储,则大屏设备存储该待分享的内容。如果用户不同意存储,则大屏设备不存储。这样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存储。
在大屏设备接收到待分享的内容之后,用户可以立刻或者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在大屏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以触发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中的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可以暂时存储该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比如,大屏设备从接收到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时起的一定时长内存储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在该一定时间结束后,大屏设备自动删除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待分享的内容占用大屏设备的内存。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该一定时间结束前,大屏设备可以提醒用户将在指定时间后删除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并询问是否删除。如果用户指示不删除,则大屏设备正式存储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如果用户指示删除,那么大屏设备立刻删除或者在指定时间后删除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大屏设备暂时存储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存储位置和正式存储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存储位置不同。
一方面,该目标内容可以为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另一方面待分享的内容中的全部内容或者部分内容。
比如,在会议开始之前的前10分钟,用户在手机上利用抓取手势抓取如图15中所示的PDF文档1501和Word文档1504。而在10分钟之后即会议开始时再在大屏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206、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释放手势可以分为快捷手势和选择手势。快捷手势和选择手势为不同的释放手势。比如,快捷手势可以为如图8中的隔空手势。选择手势可以为图8中的手掌按压手势。或者选择手势可以为如图8中的隔空手势。快捷手势可以为图8中的手掌按压手势。
一种示例,快捷手势用于触发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阈值的内容。比如,快捷手势用于触发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例如,待分享的内容包括内容1和内容2,内容1的抓取时间早于内容2的抓取时间,那么如果用户触发快捷手势,则大屏设备显示内容2。
另一种示例,快捷手势用于触发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的内容。比如,快捷手势用于触发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早的内容。例如,如果用户触发快捷手势,则大屏设备显示内容1。
选择手势用于触发大屏设备显示用户所需要显示的内容。
步骤1207a、如果大屏设备确定用户实施的释放手势为快捷手势,大屏设备根据每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抓取时间在显示屏上显示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缩略图。也即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即为大屏设备需要显示的目标内容。
步骤1208a、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1208a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大屏设备确定作用于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快捷手势释放时,那么大屏设备立刻或者预设时间(比如10秒)后显示该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
举例说明,结合图13A,以快捷手势为隔空手势为例,如图13B所示,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隔空手势,那么如图13C所示,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2的缩略图。其中,图片1302的缓存时间晚于图片1301,或者图片1302的占用的空间小于图片1301的占用的空间。
如果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时,同一时间抓取2个或2个以上的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那么可以认为该2个或2个以上的内容具有相同的抓取时间。如果该2个或2个以上的内容的抓取时间为待分享的内容中最新的,那么大屏设备可以在显示屏上先显示占用空间小的图片。比如,图片a和图片b抓取时间相同,但是图片a占用的空间小于图片b占用的空间,那么大屏设备可以先显示图片a的缩略图,之后用户可以通过切换手势,触发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b的缩略图。
举例说明,在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2的缩略图之后,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隔空手势释放(比如,手与大屏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那么大屏设备立刻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该图片1302。或者待隔空手势释放后的预设时间之后,如图13D所示,大屏设备再以全屏方式显示图片1302。这样可以便于用户判断需要显示的内容是否为用户需要的内容。如果不是,用户可以在预设时间内通过触发其他操作,以触发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2的缩略图。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大屏设备确定作用于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快捷手势释放后,若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该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操作,则大屏设备立刻显示该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
举例说明,在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2的缩略图之后,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隔空手势释放,大屏设备依旧显示图片1302的缩略图。后续,在用户需要显示该图片1302时,用户触发打开指令(比如,用户点击该图片1302的缩略图)。响应于打开指令,如图13D所示,大屏设备再显示图片130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大屏设备接收到的待分享的内容的数量为多个,虽然快捷手势触发大屏设备显示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中抓取时间最新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但是在大屏设备显示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缩略图之后,大屏设备还可以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切换手势,切换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的缩略图。比如,大屏设备开始显示内容a的缩略图,如果用户指示切换下一张图片,则大屏设备显示内容b的缩略图。
举例说明,比如,大屏设备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1302和图片1301,那么如图13D所示,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向右滑动的手势,那么如图13E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1。可以理解的是,在如图13E所示的界面上,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向左滑动的手势,那么大屏设备显示如图13D所示的界面,即显示图片1302。
步骤1207b、如果大屏设备确定用户实施的释放手势为选择手势,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
步骤1208b、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中选择的目标内容。
或者步骤1207b可以替换为:大屏设备检测到选择手势释放,那么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中的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抓取时间最早的内容。比如,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的缩略图和图片2的缩略图,待释放手势释放后,如果图片1的抓取时间早于图片2的抓取时间,那么大屏设备显示图片1。如果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中既包括不同类型的内容,那么大屏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内的优先级优先显示优先级较高的内容。比如,多个待分享的内容包括图片、视频、文档,如果文档的优先级最高,那么大屏设备可以先显示文档。
举例说明,结合图13A,以选择手势为手掌按压手势为例,如图14A所示,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手掌按压手势。如图14B所示,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1的缩略图以及图片1302的缩略图。在手掌按压手势离开显示屏之后,如果用户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图片1302的操作,大屏设备确定目标内容即为图片1302。响应于指示打开图片1302的操作,如图13D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2。同理,如图13D所示,用户可以在大屏设备上操作,以切换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的图片。如果用户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图片1301的操作,如图13E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图片1301。
如果大屏设备为电脑,那么上述指示打开图片1302或图片1301的操作可以为:用户通过鼠标等在电脑上输入的单机鼠标操作、双击鼠标操作等。
如果大屏设备为支持手势识别或者具有触控功能的电脑或者TV,那么上述指示打开图片1302或图片1301的操作还可以为:用户在电脑或者TV上输入的点击操作、长按操作等。
如果大屏设备为支持语音识别和控制功能的电脑或者TV,上述指示打开图片1302或图片1301的操作可以为用户语音指示打开图片1302或图片1301的语音指令。
如图12B所示,图12B提供了本申请另一种跨设备内容的分享方法,该方法与图12A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步骤1205a由步骤1205b替换。步骤1205b、源电子设备向大屏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待分享内容的缩略图。
该大屏设备接收到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内容的缩略图之后可以暂时不显示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内容的缩略图。然后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的释放手势为快捷手势,则大屏设备执行步骤1207a~步骤1208a。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释放手势为选择手势,则大屏设备执行步骤1207b~步骤1208b。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9A和图19B提供了另一种跨设备内容分享的方法,该方法与图12A和图12B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手机获取到待分享的内容之后,手机和大屏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那么如图19C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901~步骤1903b,同步骤1202a~步骤1204b,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904、手机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用于表示该手机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手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之后,该手机还未与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手机可以发送广播消息(比如,蓝牙广播消息),该蓝牙广播消息中包括第一字段。其中,第一字段用于表示手机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手机发送广播消息之后,大屏设备便可以接收到蓝牙广播消息。大屏设备根据用户的选择从接收到的多个不同电子设备的蓝牙广播消息中选择出上述手机。
举例说明,如图20所示,大屏设备接收到多个不同电子设备的蓝牙广播消息之后,在大屏设备的蓝牙界面上显示多个不同电子设备的信息。用户通过如图20所示的界面便可以判断出哪些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哪些电子设备中不存在待分享的内容。用户可以点击具有待分享的内容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1)的图标,大屏设备便可以确定与手机1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1905、大屏设备开启该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步骤19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906、大屏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
步骤1907、大屏设备基于用户的选择从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选择需要建立通信连接的手机。
举例说明,待用户需要通过大屏设备显示用户在手机确定的待分享的内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开启该大屏设备的分享功能控件,以双方建立蓝牙连接为例,如图20所示,手机上显示设备1、设备2以及手机的设备信息。此外,大屏设备还可以显示出标记,以标识存在待分享的内容的电子设备,这样便于用户确定哪个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比如,如果用户选择手机,那么用户点击图20所示的手机的图标,以触发大屏设备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1908、同步骤1201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待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手机便可以主动或者基于大屏设备的请求向大屏设备发送待分享的内容。
比如说,用户会议前预先在手机上利用抓取手势获取5个目标文件,等待会议开始后进入会议室手机连接大屏设备之后,响应于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的释放手势,进行文件投放。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的释放手势之前,大屏设备未接收到来自手机的待分享的内容,那么大屏设备可以通过如图19A和图19B所示的方式从手机处获取待分享的内容或待分享的内容的地址。
步骤1909、同步骤1206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9A和图19B所示的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步骤1909之前执行,大屏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即可,该步骤1205也可以位于步骤1908之前或者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911、判断释放手势为快捷手势还是选择手势。如果是快捷手势则执行步骤1912a~1916a。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大屏设备中触发内容显示的释放手势只有一种,那么步骤1911可以省略。
步骤1912a、如果大屏设备确定用户实施的释放手势为快捷手势,响应于该快捷手势,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内容获取请求1(对应第四请求),该内容获取请求1用于请求手机最新确定的待分享的内容。相应的,手机接收该内容获取请求1。
步骤1913a、手机基于内容获取请求1,从待分享的内容中确定抓取时间最新的待分享的内容。
步骤1914a、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相应的,大屏设备接收来自手机的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
步骤1915a、大屏设备在接收到该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之后,显示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缩略图。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大屏设备接收到的是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地址,那么在大屏设备显示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的缩略图之前,大屏设备还可以根据该内容的地址获取该内容。
步骤1916a、同步骤1208a,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9A和图19C,当释放手势为选择手势时,大屏设备执行步骤1912b~步骤1919b。
步骤1912b、响应于该选择手势,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内容获取请求2,手机接收来自大屏设备的内容获取请求2。该内容获取请求2用于请求手机中的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
步骤1913b、手机响应于该请求,向大屏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相应的,大屏设备接收来自手机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
步骤1914b、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
步骤1915b、大屏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确定用户从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中选择的目标内容的标签。
步骤1916b、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第六请求,相应的,手机接收来自大屏设备的第六请求。该第六请求用于请求目标内容。例如,该第六请求中携带目标内容的标签。
步骤1917b、手机响应于第六请求,向大屏设备发送目标内容。
步骤1918b、待大屏设备接收到目标内容之后,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步骤1919b、大屏设备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
步骤1919b具体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8a处的描述,区别在于:将抓取时间最新的内容替换为目标内容即可。
举例说明,以选择手势为手掌按压手势为例,手机接收到第六请求之后,向大屏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标签包括:pic:1、file:2、以及视频地址(videoadress)1。那么大屏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显示pic:1、file:2、以及video adress1。以用户在该大屏设备的显示界面上选择的标签为video adress1为例,那么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的第二请求中携带video adress1,以请求video adress。在手机接收到携带video adress1的第二请求之后,该手机便可以向大屏设备发送video adress。在大屏设备接收到videoadress之后,大屏设备根据该video adress获取在线视频a。之后大屏设备显示在线视频a的缩略图。待手掌按压手势从显示屏上离开时大屏设备自动显示在线视频a(即开始播放该在线视频a)。或者在手掌按压手势离开的预设时间后,大屏设备自动显示在线视频a(即开始播放该在线视频a)。或者,在手掌按压手势离开后,大屏设备响应于用户指示打开该在线视频a的操作,大屏设备播放该在线视频a。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在线视频a的地址时,还可以向大屏设备发送该在线视频a在手机上的播放进度等信息,这样以便于大屏设备按照该播放进度等信息播放该在线视频a。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待分享的内容为视频或者音频时,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调整该视频或者音频的参数。比如,进度、音量、亮度等信息。然后,手机将该调整参数发送给大屏设备,大屏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输入的调整参数,调整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的视频或者音频。比如,用户在手机上将视频或者音频的音量调整为20,那么大屏设备也可以将在大屏设备上播放的视频或者音频的音量调整为20。
结合图17A,如图17B所示,待大屏设备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用户在大屏设备上释放手势,这时响应于该释放手势,大屏设备从手机处获取该在线视频1701之后,大屏设备在大屏设备上显示在线视频1701对应的缩略图。如图17C所示,大屏设备再在显示屏上显示在线视频1701。或者,如图17D所示,大屏设备可以显示显示区域1和显示区域2,在显示区域1显示在线视频1701,在显示区域2显示直播视频1。其中,直播视频1为大屏设备上原本显示的内容,以实现分屏显示。
结合图17E,如图17F所示,待大屏设备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用户在大屏设备上释放手势,这时响应于该释放手势大屏设备获取到在线音频1702之后,在大屏设备上显示在线音频1702对应的缩略图。之后,如图17G所示,大屏设备再在其显示屏上显示在线音频1702。
下述以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为例,描述大屏设备接收到该文档之后如何显示该文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那么大屏设备接收到文档之后,在显示屏上显示该文档的首页。
如图21中的(a)所示,以待分享的内容为用户在利用长按手势在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为PPT文档2101为例,那么若用户在大屏设备上使用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如图21中的(b)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显示PPT文档2101对应的缩略图。待用户的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离开后,大屏设备运行PDF应用程序立刻或者在预设时间后(10秒或者1分钟后)打开该PPT文档2101。如图21中的(c)所示,在大屏设备上显示该PPT文档打开后的首页的效果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大屏设备上不具有打开该PPT文档2101的应用程序,那么大屏设备还可以提示用户安装可以打开该PPT文档2101的应用程序。
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通过抓取手势抓取PPT文档2101和释放手势释放PPT文档2101时进行预加载,以使得PPT文档2101从缩略图变为PPT文档2101打开后的首页的效果图,有利于用户在PPT文档2101即将在电脑上释放时,对展示内容是否正确有所预判。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大屏设备在显示第二界面2102(比如图片、视频、新闻窗口)的同时,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第二界面2102上触发的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在第二界面2102上显示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换言之,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显示在第二界面2102上,待用户的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离开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后,大屏设备运行应用程序立刻或者在预设时间后(10秒或者1分钟后)打开该PPT文档2101,该PPT文档2101会覆盖第二界面2102。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大屏设备在显示第二界面2102(比如图片、视频、新闻窗口)的同时,可以响应于用户在第二界面2102上触发的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此时,电脑响应于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关闭正在显示的图片或者应用窗口,或者将电脑上正在显示的图片或者应用窗口缩小至最小窗口,在该电脑的主界面上显示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这样可以防止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遮挡正在显示的图片或者应用窗口。
上述以待用户的隔空手势或者手掌长按释放手势离开后,大屏设备运行PPT文档的应用程序立刻或者在预设时间后(10秒或者1分钟后)打开该PPT文档2101为例,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1中的(b)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界面上显示PPT文档2101对应的缩略图之后,若电脑检测到用户指示打开或者运行该PDF文档1对应的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的操作,则电脑响应于用户的指示打开操作,如图21中的(c)所示,在电脑上显示该PPT文档2101打开后的首页的效果图。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时,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可以为包含文档的首页内容的缩略图。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那么大屏设备接收到文档之后,在显示屏上显示该文档的目标页。比如,如图22中的(a)所示,手机上当前显示该Word文档2201的第4页。那么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该Word文档2201的抓取手势,以抓取该Word文档2201。后续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基于该释放手势大屏设备向手机请求该Word文档2201。如图22中的(b)所示,大屏设备接收到Word文档2201之后,先显示该Word文档2201的缩略图。如图22中的(c)所示,大屏设备再显示该Word文档2201的第4页。这样有利于用户接着该Word文档2201在手机上的浏览进度继续在大屏设备上浏览该Word文档2201。值得说明的是,大屏设备接收到Word文档2201之后,运行该手机上的软件以打开该Word文档2201。比如,offic应用程序。或者WPS应用程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分享的内容为文档时,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可以为包含文档的目标页内容的缩略图。目标页内容为该文档在手机上显示的内容。
上述主要描述了,大屏设备获取到待分享的内容以后,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以全屏方式显示待分享的内容的过程,在实际过程中,大屏设备也可以以分屏方式显示待分享的内容。所谓分屏方式指该大屏设备上显示多个显示区域,而待分享的内容在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一个显示区域上显示。其余显示区域可用于显示大屏设备的其他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包括: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大屏设备控制缩略图朝向显示屏的第一侧屏幕边缘移动,第一操作为释放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一移动手势。当缩略图移动至第一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其中,该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显示在第二显示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具有4侧边缘,比如,如图23A所示,屏幕左侧边缘、屏幕右侧边缘、屏幕上侧边缘(如图23A中的(a)图所示),以及屏幕下侧边缘。例如,上述第一侧屏幕边缘可以为图23A中的(c)图所示的屏幕右侧边缘。
举例说明,以第一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1,第二显示区域为显示区域2,第一操作为释放手势为例,结合图21中的(a)和(b),在大屏设备上显示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之后,这时如果用户的释放手势还停留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那么如图21中的(d)所示,用户可以利用该释放手势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从当前位置向右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移动,在移动至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如图21中的(e)所示,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显示区域1和显示区域2。其中,PPT文档2101在显示区域2中显示。大屏设备可以在显示区域1显示大屏设备上原本显示的内容,比如图片1。
当然,待释放手势从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离开之后,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利用手势操作1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从当前位置向右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移动,则也可以执行如图21中的(e)所示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之后,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大屏设备控制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二侧屏幕边缘移动。第二操作为释放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二移动手势。比如,用户使用第二操作拖动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二侧屏幕边缘移动。当缩略图移动至第二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将目标内容移入播放队列卡片中。
举例说明,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利用触控操作拖动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从当前位置向左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移动。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移动到显示屏左侧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将待分享的内容加入播放队列卡片中,以等待显示。该播放队列卡片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上下滑动该播放队列卡片以切换在显示屏上显示的该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内容。例如,如图23A所示,第二侧屏幕边缘可以为图23A中的(b)图所示的屏幕左侧边缘。
通过将待分享的内容加入播放队列卡片中可以先批量选择需要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待分享的内容。此外,用户还可以调整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待分享的内容的显示顺序,然后大屏设备再进行一一显示。
举例说明,结合图21中的(a)和(b),在大屏设备上显示PPT文档1901的缩略图之后,如果用户的释放手势还停留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如图23B中的(a)所示,那么用户可以利用该释放手势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从当前位置向左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移动。在该释放手势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移动至显示屏的屏幕左侧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显示如图23B中的(b)所示的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待后续用户想显示播放队列卡片中的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时,用户可以点击该一个或多个待分享的内容。比如,如图23B中的(b)图所示,用户点击图片2103的缩略图。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如图23B中的(c)图所示,大屏设备在其显示屏上以全屏方式显示图片2103。当然,如果用户点击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那么大屏设备显示如图21中的(c)所示的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触发该大屏设备播放该播放队列卡片中的目标待分享的内容。比如,用户发出语音控制指令“请播放播放队列卡片中的PPT文档2101”,大屏设备接收到该语音控制指令之后,显示如图21中的(c)所示的界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显示在显示屏边缘的播放队列卡片影响用户浏览大屏设备上显示的其他内容,用户可以在大屏设备上触发隐藏操作。响应于该隐藏操作,该大屏设备隐藏该播放队列卡片。即在显示屏上不显示该播放队列卡片。当用户想要浏览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内容时,用户可以触发显示操作,响应于该显示操作该大屏设备重新显示该播放队列卡片。比如,隐藏操作可以为用户实施拖动该播放队列卡片向屏幕左边缘滑动的手势。比如,显示操作可以为用户在屏幕左边缘实施向右滑动的手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触发该大屏设备依次播放该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待分享的内容。比如,用户发出语音控制指令“请播放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待分享的内容”,大屏设备接收到该语音控制指令之后,按照待分享的内容进入该播放队列卡片的时间依次播放该播放队列卡片中的待分享的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关闭该大屏设备上显示的播放队列卡片。比如该播放队列卡片还具有关闭控件,用户点击该关闭控件,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该大屏设备关闭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播放队列卡片。或者用户发出语音控制指令“请关闭播放队列卡片”,该大屏设备关闭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播放队列卡片。
值得说明的是,与隐藏播放队列卡片不同的是,关闭是指后续不再显示该播放队列卡片,而隐藏只是暂时不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之后,响应于用户的第三操作,大屏设备控制缩略图在显示屏上朝向显示屏的第三侧屏幕边缘(图23A中的(d)图所示的屏幕下方边缘)移动。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的缩略图。第三操作可以是释放手势也可以是用户触发的拖到该缩略图移动的手势。
举例说明,图23A所示,如果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利用触控操作拖动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从当前位置向上或向下朝向显示屏的屏幕边缘移动。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移动到显示屏左侧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也可以理解为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删除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或者,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移动到显示屏左侧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提示是否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在用户同意取消的情况下,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或者,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移动到显示屏左侧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上显示删除控件,用户可以点击该删除控件,以触发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删除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
举例说明,结合图21中的(a)和(b),在大屏设备上显示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之后,如果用户的释放手势还停留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如图24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继续使用释放手势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向屏幕下边缘移动,在移动至屏幕下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如图24中的(b)所示,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PPT文档1901的缩略图。或者,如图24中的(c)所示,待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移动至屏幕下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删除或取消控件,这时用户可以点击删除或取消控件,以触发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21~图24中均是以释放手势未离开显示屏,而继续拖动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在显示屏上移动为例,在实际场景中,以待分享的内容为PPT文档2101为例,待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显示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之后,如果释放手势离开显示屏以后,大屏设备未立刻显示该PPT文档2101,那么用户还可以利用除释放手势以外的其他方式,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在显示屏上移动。比如,用户语音控制PPT文档1901的缩略图移动,或者用户采用除释放手势以外的其他手势拖动PPT文档2101的缩略图在显示屏上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待分享的内容为图片、手机中的本地视频或者本地音频、文档等,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不表示从大屏设备中删除已接收到的该待分享的内容,可能该待分享的内容依然存储在大屏设备的存储空间中。如果待分享的内容为在线视频或者网页或者在线音频,那么大屏设备取消在显示屏上显示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即可以理解为大屏设备取消播放该在线视频或者网页或者在线音频。
示例性的,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释放手势的实施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5中的(a)所示,当待分享的内容为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的显示界面2501的截屏图片时,手机缓存显示界面2501的截屏图片2502。如图25中的(b)所示,大屏设备检测到用户实施的释放手势(例如手掌按压操作)时,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截屏图片2502的缩略图。如图25中的(c)所示,当用户实施完内容释放操作时(例如手掌按压操作从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离开),那么大屏设备调用图库软件在显示屏上全屏显示该截屏图片2502。
本申请实施例中,大屏设备在显示待分享的内容时,可以采用与待分享的内容的类型相匹配的默认应用显示待分享的内容。
示例性的,当待分享的内容为用户在手机上使用爱奇艺APP观看的视频a(即在线视频)时,大屏设备在接收到手机发送的该视频a的网址时,可以采用安装在大屏设备上的爱奇艺APP显示该视频a。如果此时,目标电子设备上未安装爱奇艺APP,则大屏设备可以根据该视频a的网址获取该视频a之后,采用默认的视频APP应用(例如系统自带的视频播放应用)显示该视频a。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大屏设备和手机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手机也可以不向大屏设备发送待分享的内容。大屏设备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释放手势之后,该大屏设备可以访问该手机中的待分享的内容。然后大屏设备显示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
上述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均显示在释放手势在显示屏上所作用的区域为例,比如,释放手势作用于区域a,那么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显示在区域a。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待用户触发释放手势之后。响应于该释放手势,该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所显示的区域可以和释放手势在显示屏上所作用的区域不同。比如,释放手势作用于区域a,那么待分享的内容的缩略图显示在区域b。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无论释放手势作用在哪个区域,大屏设备可以将用户每次利用释放手势获取的内容显示在显示屏上的一个固定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实施释放手势的用户和实施抓取手势的用户可以为同一个用户,也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比如,用户A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选择图片1和图片2作为待分享的内容。而用户B在大屏设备上使用释放手势触发大屏设备在大屏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图片1的缩略图和/或图片2的缩略图。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指纹、掌纹识别或人脸等),不同用户在大屏设备中显示的待分享的内容仅是自己本人在手机中利用抓取手势抓取的内容。例如,大屏设备中待显示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来自多个手机(多对多组网场景),任一个待分享的内容与该待分享的内容对应的手机(设备在组网中的ip)有映射关系,用户利用释放手势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目标内容时,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目标文件的来源设备做认证,认证通过后源端设备将分享的内容传递给大屏设备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获取的应用窗口,那么响应于用户在大屏设备实施的释放手势,大屏设备显示该应用窗口的缩略图。然后,大屏设备显示该应用窗口。
举例说明,结合图7E,以应用为微信为例,如果用户在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为微信的窗口,如图7E中的b所示,那么响应于用户在大屏设备上实施的释放手势,如图7E中的c所示,大屏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微信的窗口的缩略图。后续若作用于该缩略图的释放手势释放,那么大屏设备立刻或者预设时间之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微信的窗口。这样用户便可以继续在大屏设备显示的微信的窗口与好友发送消息。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利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除了选择文字、图片、文件等内容作为待分享的内容之外,抓取手势还可以支持在手机上抓取应用的窗口(比如如图7E所示)、视频(比如如图17A所示)和音频(比如,如图17E所示)等。对于抓放窗口、视频的场景,支持在手机进行反控操作。
详细步骤如图26A所示:
步骤2601、用户使用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应用的窗口或界面。
步骤2602、检测用户在手机上实施的抓取手势。
值得说明书的,手机的手势监听服务监听到抓取手势,手机显示提示信息让用户选取抓取内容。比如窗口或截屏或视频元素。
步骤2603、响应于该抓取手势,确定该抓取手势在手机上抓取应用的窗口或界面。
步骤2604、手机提取当前窗口或视频信息(window名称、view名称、大小等),并缓存。
步骤2605、用户在大屏设备上使用释放手势。
步骤2606、大屏设备监听到释放手势,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窗口的标签或视频的标签,供用户选择需要释放的抓取内容。
比如,大屏设备通过手势监听功能监听释放手势。
步骤2607、用户选择窗口或者视频的标签,大屏设备向手机发送请求,该请求中包括窗口的标签或者视频的标签。
步骤2608、手机接收到请求,创建虚拟屏,并将窗口或者视频绘制到虚拟屏上。
步骤2609、手机将虚拟屏投屏到大屏设备,以实时在大屏设备上显示用户在手机上利用抓取手势选择的内容。用户可在虚拟屏对窗口或视频进行操作(如拖动视频进度、放大缩小等),支持反控,即利用大屏设备控制手机。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8~步骤9描述的方案即为手机向大屏设备提供用户选择待分享的内容的一种方式。
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将手机上的窗口或视频在大屏设备上投屏,在投屏过程中,手机上的界面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点击源界面中某一个按钮,从而打开另一个应用程序界面,则源界面变为新打开的应用程序界面,这时,手机可以在虚拟屏上重新绘制另一个应用程序界面,以保持投屏界面和源界面显示的内容一致。
如图26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还适用于多设备组网场景,即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选择待分享的内容时,该手机未与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首先,用户在手机上实施抓取手势选择文字、图片或者文件等。此时手机缓存用户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的信息,比如文件名、文字标签、图片默认文件名等。或者手机标记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的状态为第一状态,这时手机可以发送广播消息,以标记手机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如图26B所示,用户在大屏设备上通过手势释放操作去发现存在待分享的内容的设备,并供用户选择连接。
举例说明,如图26B所示,该多设备组网场景包括手机1~手机3以及大屏设备1和大屏设备2。用户在手机1和手机2上分别实施抓取手势。手机1响应于用户的抓取手势确定用户在手机上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为内容1。手机2响应于用户的抓取手势确定用户在手机上选择的待分享的内容为内容2。此时手机1和手机2可以各自发送广播消息。比如手机1的广播消息包括字段1以及手机1的设备信息。其中,字段1用于表示手机1中具有待分享的内容。手机2的广播消息包括手机2的设备信息以及字段2。字段2用于表示手机2中具有待分享的内容。由于用户未在手机3上实施抓取手势,那么手机3此时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在手机3的蓝牙处于开启状态时,手机3发送的蓝牙广播消息中包括手机3的设备信息。或者手机3发送的蓝牙广播消息中包括手机3的设备信息以及字段3。字段3虽然可以用于指示手机3中是否具有待分享的内容,但是手机3发送的蓝牙广播消息中包括的字段3处于非使能状态。字段3处于使能状态表示手机3中具有待分享的内容。字段3处于非使能状态表示手机3中不具有待分享的内容。这时大屏设备1在用户实施的释放手势的触发下,搜索该大屏设备1的蓝牙覆盖范围内是否存在具有待分享的内容的手机。比如,大屏设备1搜索到手机1广播消息和手机2的广播消息以及手机3的广播消息。然后大屏设备1在其显示屏上显示接收到的手机1和手机2的广播消息以及手机3的广播消息。用户根据大屏设备1上显示的手机1和手机2的广播消息发现手机1和手机2中均具有待分享的内容,但是用户却想在大屏设备1上显示手机1的待分享的内容。那么用户在大屏设备的显示屏上点击手机1的图标,以触发大屏设备1建立与手机1之间的通信连接。同理用户执行上述步骤触发大屏设备2和手机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待大屏设备1与手机1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大屏设备1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在手机1上抓取到的待分享的内容、大屏设备2在显示屏上显示用户在手机2上抓取到的待分享的内容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12A~图25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多设备组网的场景中,图26B以多对多场景为例,即多个手机和多个大屏设备组网进行数据抓取和释放,类似数据共享行为。支持用户在一个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多次分享给不同大屏设备,以在不同大屏设备上显示。或者支持用户在一个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多次分享给同一个大屏设备。当然,用户也可以在不同手机上通过抓取手势抓取内容,然后不同手机上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可以分享给同一个大屏设备,也可以分享给不同的大屏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多设备通过Wi-Fi进行组网的场景中,大屏设备和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预先建立的,即用户未实施抓取手势之前,用户便触发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多设备组网。或者在多设备组网的场景中,大屏设备和手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用户在多个不同的手机上抓取待分享的内容之后才建立的每个手机与大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实现组网。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旦大屏设备或手机接入同一个组网,则组网内的抓取的待分享的内容对该组网内的所有设备均可见,无论是预先接入组网还是抓取执行后再接入组网。也即所有设备均可以看到待分享的内容,用户可以在组网内任意一台设备上实施释放手势,以在该设备上显示待分享的内容。
大屏设备接入组网前首次释放不支持快捷模式(即释放最新抓取的文件),接入组网后的释放操作支持快捷模式。一个手机可以同时与多个大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一个大屏设备也可以同时与多台手机建立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子设备2700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7所示,该电子设备27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2701、接收单元2702、建立单元2703、处理单元2704以及检测单元2705等。
其中,检测单元2705,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手机执行的检测的动作。比如,检测用户在手机上是否实施抓取手势。
发送单元2701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手机执行的发送的动作。比如,步骤1205a或步骤1205b,步骤1904、步骤1914a、步骤1913b以及步骤1917b中由手机执行的发送动作,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接收单元2702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手机执行的接收的动作。比如,步骤1912a、步骤1912b以及步骤1916b中由手机执行的接收动作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建立单元2703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手机执行的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通信连接的步骤。比如步骤1908或步骤1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处理单元2704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手机执行的处理动作。比如,步骤1202、步骤1204,或者步骤1901、步骤1903、步骤1913a。
当然,电子设备270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可以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供用户利用抓取手势确定的内容,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子设备2800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8所示,该电子设备28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2801、接收单元2802、建立单元2803、处理单元2804以及检测单元2805以及显示单元2806等。
其中,建立单元2803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7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建立手机和大屏设备通信连接的步骤。比如步骤1908或步骤1201,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检测单元2805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8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检测用户手势的动作。比如,检测用户输入的释放手势。
发送单元2801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8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发送的动作。比如,步骤1912a、步骤1912b以及步骤1916b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发送的动作。
处理单元2804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8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处理动作。比如,步骤1202b或者步骤1909、步骤1905、步骤1907。
显示单元2806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8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显示动作。比如,步骤1207a、步骤1208a、步骤1207b以及步骤1208b。或者步骤1915a、步骤1916a、步骤1914b、步骤1915b、步骤1918b以及步骤1919b。
接收单元2802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28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接收动作,比如动作步骤1904、步骤1906、步骤1914a、步骤1913b、步骤1917b或者步骤1205中由大屏设备执行的接收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跨设备的内容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现方法相同的效果。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建立单元2703、处理单元2704以及检测单元2705执行的步骤。
通信模块用于支持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比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发送单元2701、接收单元2702执行的步骤。
存储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存储用户利用抓取手势抓取的内容,以及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等。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建立单元2803、处理单元2804以及检测单元2805执行的步骤。
通信模块用于支持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比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发送单元2801、接收单元2802执行的步骤。
显示模块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内容进行显示,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显示单元2806执行的步骤。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通信模块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为处理器,存储模块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电子设备。具体的,图3所示的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310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检测第一手势。响应于所述第一手势,在显示屏1~N上显示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在所述显示屏1~N上显示目标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处理模块为处理器,存储模块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电子设备。具体的,图3所示的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310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当手势监听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检测用户在该电子设备的第一界面上输入的第二手势;响应于所述第二手势,确定所述第二手势选择的内容;当该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之间具有通信连接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60向第一电子设备提供待分享的内容中的目标内容;所述待分享的内容至少包括所述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图片分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跨设备的内容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跨设备的内容方法。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手势识别能力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
响应于所述第一手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目标内容的第一标签,其中,所述第一标签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内容的类型、所述目标内容的关键信息或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其中,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选择的目标内容;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实施N次所述第一手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N次所述目标内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检测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打开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目标内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手势,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包括所述目标内容;
相应的,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手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所述目标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所述目标内容,包括: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标签,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所述目标内容,包括: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
检测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指示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标签,所述目标内容为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手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时,所述第四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时,所述第四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户选择的内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所述目标内容为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包括所述目标内容;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作为所述目标内容;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作为所述目标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二预设手势,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五请求,所述第五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户选择的内容的标签;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
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
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用于指示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所述第六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标签,所述目标内容为用户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所选择的内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四操作,控制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在所述显示屏上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屏幕边缘移动,所述第四操作为所述第一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一移动手势;
当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移动至所述第一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
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目标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五操作,控制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在所述显示屏上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屏幕边缘移动,所述第五操作为所述第一手势或者用户输入的第二移动手势;
当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移动至所述第二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将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加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播放队列卡片中。
12.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六操作,控制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在所述显示屏上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第三侧屏幕边缘移动;
当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移动至所述第三侧屏幕边缘的指定位置时,取消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13.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到的所述目标内容,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虚拟屏,所述虚拟屏上绘制有所述目标内容;
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虚拟屏。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一个或多个所述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电子设备的广播消息中包括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
响应于用户的第七操作,从至少一个所述电子设备中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的时刻早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刻;
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知消息,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手势监听功能,所述通知消息用于指示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手势监听功能。
16.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手势识别能力,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第一界面;
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手势;
响应于所述第二手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手势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
缓存一个或多个内容,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状态标记为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用于表示内容为待分享的内容,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内容,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具有生命周期,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任一个内容的生命周期到达,从所述缓存中删除所述任一个内容;
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手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手势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之后,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未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中包括第一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存在待分享的内容。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目标内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目标内容的缩略图,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或者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标签;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请求或第三请求,所述第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第一标签,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所述第三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第一标签,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相应的,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四请求;其中,所述第四请求用于请求所第二电子设备中用户选择时间最新的内容,或者,所述第四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户选择的内容。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五请求,所述第五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户选择的内容的标签;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所述内容的标签;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六请求,所述第六请求包括所述目标内容的第一标签。
23.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多个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属于同一个群组,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对所述群组中的电子设备可见。
24.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的生命周期;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内容中任一个内容的生命周期到达时,从所述任一个内容对应的数据发送队列中删除所述任一个内容。
25.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虚拟屏,所述虚拟屏上绘制有所述目标内容。
26.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手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以及启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手势监听功能;
或者,
所述向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通信连的第一电子设备提供一个或多个内容中的目标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势监听功能;
或者,
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手势,确定所述第二手势选择的目标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27.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手势;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手势;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手势,确定所述第二手势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选择的目标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手势,在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第一标签,其中,所述第一标签内容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目标内容的类型、所述目标内容的关键信息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显示所述目标内容,其中,所述目标内容为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选择的目标内容;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检测用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实施的N次所述第一手势;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响应于所述N次第一手势,显示N次所述目标内容,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目标内容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检测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打开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对应的目标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目标内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内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内容。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手势,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获取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其中,所述第一手势为第一预设手势;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内容的缩略图。
3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手势识别能力,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显示屏;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6~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6~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电子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目标电子设备,所述源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目标电子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8306.4A CN112486363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202310815124.4A CN117008777A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EP21885168.1A EP4224294A4 (en) | 2020-10-30 | 2021-10-26 | METHOD FOR SHARING CONTENT BETWEEN DEVIC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
PCT/CN2021/126473 WO2022089441A1 (zh) | 2020-10-30 | 2021-10-26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8306.4A CN112486363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15124.4A Division CN117008777A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86363A CN112486363A (zh) | 2021-03-12 |
CN112486363B true CN112486363B (zh) | 2023-12-19 |
Family
ID=7492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15124.4A Pending CN117008777A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202011198306.4A Active CN112486363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815124.4A Pending CN117008777A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224294A4 (zh) |
CN (2) | CN117008777A (zh) |
WO (1) | WO20220894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08777A (zh) * | 2020-10-30 | 2023-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EP4318186A4 (en) * | 2021-04-26 | 2024-05-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SCREENS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VEHICLE |
CN113778358A (zh) * | 2021-08-11 | 2021-1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屏交互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78311A (zh) * | 2021-08-16 | 2021-12-10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操作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760168A (zh) * | 2021-08-18 | 2021-12-07 | 华东师范大学 | 基于阵列型感知交互模块的可交互屏幕、及其方法和系统 |
CN116009742A (zh) * | 2021-10-22 | 2023-04-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设备文件显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3691812B (zh) * | 2021-10-25 | 2022-03-08 |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视频处理方法、终端和可读介质 |
CN115002820B (zh) * | 2021-12-28 | 2023-02-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话状态监听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CN116456313A (zh) * | 2022-01-07 | 2023-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享内容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6980431A (zh) * | 2022-04-22 | 2023-10-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
CN117527822A (zh) * | 2022-07-26 | 2024-0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同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N115348438B (zh) * | 2022-08-15 | 2023-06-06 | 深圳技术大学 | 三维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5357207B (zh) * | 2022-10-18 | 2023-02-03 |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异构SoC的投屏系统及其方法 |
CN117998158A (zh) * | 2022-11-04 | 2024-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5695518B (zh) * | 2023-01-04 | 2023-06-30 |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ppt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880A (zh) * | 2012-04-24 | 2012-10-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
CN102866777A (zh) * | 2012-09-12 | 2013-01-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媒体内容播放转移的方法及播放设备及系统 |
CN102984592A (zh) * | 2012-12-05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媒体内容播放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440095A (zh) * | 2013-06-17 | 2013-1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文件发送方法及终端 |
CN104049737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的对象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090707A (zh) * | 2013-07-11 | 2014-10-08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分享智能终端内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320433A (zh) * | 2015-05-19 | 2016-02-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CN106030491A (zh) * | 2014-02-19 | 2016-10-12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跨互连设备的悬停交互 |
CN108462729A (zh) * | 2017-02-17 | 2018-08-2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实现终端设备交互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
CN109413257A (zh) * | 2016-12-20 | 2019-03-0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数据分享方法 |
CN110708086A (zh) * | 2019-08-26 | 2020-0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
CN111061445A (zh) * | 2019-04-26 | 2020-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投屏方法和计算设备 |
CN111240547A (zh) * | 2020-01-08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设备任务处理的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82951A (zh) * | 2020-04-17 | 2020-09-18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活动会话分享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08777A (zh) * | 2020-10-30 | 2023-1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310815124.4A patent/CN117008777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0-30 CN CN202011198306.4A patent/CN112486363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0-26 EP EP21885168.1A patent/EP422429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10-26 WO PCT/CN2021/126473 patent/WO2022089441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880A (zh) * | 2012-04-24 | 2012-10-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文件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
CN102866777A (zh) * | 2012-09-12 | 2013-01-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媒体内容播放转移的方法及播放设备及系统 |
CN102984592A (zh) * | 2012-12-05 | 2013-03-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媒体内容播放转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049737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的对象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3440095A (zh) * | 2013-06-17 | 2013-1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文件发送方法及终端 |
CN104090707A (zh) * | 2013-07-11 | 2014-10-08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分享智能终端内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3108352A1 (en) * | 2014-02-19 | 2016-12-28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over interactions across interconnected devices |
CN106030491A (zh) * | 2014-02-19 | 2016-10-12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跨互连设备的悬停交互 |
CN105320433A (zh) * | 2015-05-19 | 2016-02-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CN109413257A (zh) * | 2016-12-20 | 2019-03-01 |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数据分享方法 |
CN108462729A (zh) * | 2017-02-17 | 2018-08-2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实现终端设备交互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
CN111061445A (zh) * | 2019-04-26 | 2020-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投屏方法和计算设备 |
CN110708086A (zh) * | 2019-08-26 | 2020-0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与电子设备 |
CN111240547A (zh) * | 2020-01-08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跨设备任务处理的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82951A (zh) * | 2020-04-17 | 2020-09-18 |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活动会话分享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Xiaoshan Sun ; Shaohan Hu.Participatory Sensing Meets Opportunistic Sharing: Automatic Phone-to-Phone Communication in Vehicle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2015,第 2550 - 2563页. * |
黄培恺 ; 喻纯 ; 史元春.基于空中手势的跨屏幕内容分享技术研究.《软件学报》.2019,第2942-295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08777A (zh) | 2023-11-07 |
CN112486363A (zh) | 2021-03-12 |
EP4224294A4 (en) | 2024-04-03 |
WO2022089441A1 (zh) | 2022-05-05 |
EP4224294A1 (en) | 2023-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86363B (zh) | 一种跨设备的内容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WO2021013158A1 (zh) | 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0143408A1 (zh) | 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0177622A1 (zh) | Ui组件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647350B (zh) | 应用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0156230A1 (zh) | 一种电子设备在来电时呈现视频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20220358089A1 (en) | Learning-Based Keyword Search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2028537A1 (zh) |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0238759A1 (zh)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2130788A (zh) |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3852714B (zh)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交互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23138305A1 (zh) | 卡片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079691B (zh) |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 |
WO2021196980A1 (zh) | 多屏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166435A1 (zh) | 分享图片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20062014A1 (zh) | 一种向输入框中输入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3885973B (zh) | 翻译结果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5016697A (zh) | 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3934352B (zh) | 通知消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40303022A1 (en) | Method for invoking capability of another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 |
WO2022052706A1 (zh) | 一种服务的分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4584817B (zh) | 投屏方法及系统 | |
WO2024021691A9 (zh) |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4140757A1 (zh) | 跨设备分屏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8646821A (zh) | 一种卡片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