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647A -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647A
CN112468647A CN202011326877.1A CN202011326877A CN112468647A CN 112468647 A CN112468647 A CN 112468647A CN 202011326877 A CN202011326877 A CN 202011326877A CN 112468647 A CN112468647 A CN 1124686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application
new message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68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647B (zh
Inventor
包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68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5730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35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其中,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或者所述第二屏幕。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达成了提高移动终端的消息输出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处理工具。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功能的越来越丰富,许多的移动终端具备了应用分身的功能。但是,在传统的移动终端中,主应用与分身应用的消息显示方式完全相同,这导致用户经常同一混淆主应用消息与分身应用的消息。这样导致移动终端存在消息输出效率低的缺陷。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使用户可以直观快捷地享受服务,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
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
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
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
可选地,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可选地,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可选地,在所述新消息的提醒方式设置为点亮屏幕和/或显示消息提醒时,若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处于熄屏状态,则点亮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和/或在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中显示所述消息提醒,和/或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所述消息提醒。
可选地,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可选地,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屏幕的性能参数,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可选地,根据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可选地,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对应的应用、联系人和消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在所述多屏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的折叠角度,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接收到的操作参数,对显示于对应屏幕的所述新消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于所述第一屏幕或所述第二屏幕上处理所述新消息,可选地,另外一个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可选地,当新消息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时,所述新消息显示于两个屏幕。
可选地,当新消息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时,隐藏显示所述新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将目标应用与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分别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
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地,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特定方式显示。
可选地,所述新消息所属的所述目标应用或所述分身应用以特定方式显示。
可选地,所述新消息满足以下至少一种情况时,所述新消息以全屏方式显示:
所述新消息的内容超过预设字数;
所述新消息为原图;
所述新消息的来源为预设来源;
所述新消息为预设联系人对应的新消息;
用户设置全屏显示。
可选地,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可选地,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可选地,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分别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新消息对应的提醒。
可选地,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将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同时显示于同一显示区域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
在所述当前状态和/或所述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在当前屏幕内显示所述新消息的相关内容。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不预设条件时,隐藏所述新消息。
可选地,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的来源应用的应用类型,可选地,所述应用类型包括主应用和分身应用。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应用类型为分身应用,且当前屏幕为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所述应用类型为主应用。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所述折叠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折叠角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时,启动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一应用启动指令时,确定该应用启动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关联屏幕;
在所述关联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时,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地,在所述关联屏幕为第二屏幕时,忽略该启动指令,和/或输出应用程序无法启动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显示于第二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与显示于第一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不同。
可选地,与所述第一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前启动,与所述第二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启动。
可选地,身份验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指纹验证;
人脸验证;
声纹验证;
手势图形验证。
可选地,根据所述应用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关联的屏幕。
可选地,根据用户设置确定所述应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先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然后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并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其中,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进而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或者所述第二屏幕。由于可以通过不同屏幕对不同应用的新消息进行分类输出,从而达成了提高移动终端的消息输出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一种界面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界面图;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或”、“和/或”、“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等可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A、B、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再如,“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和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了诸如S11、S12等步骤代号,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表述相应内容,不构成顺序上的实质性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能会先执行S12后执行S11等,但这些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者“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者“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移动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移动终端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可选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可选地,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可选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可选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选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可选地,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可选地,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的移动终端所基于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网络系统为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LTE系统,该LTE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式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式分组核心网)203和运营商的IP业务204。
可选地,UE201可以是上述终端100,此处不再赘述。
E-UTRAN202包括eNodeB2021和其它eNodeB2022等。可选地,eNodeB2021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odeB2022连接,eNodeB2021连接到EPC203,eNodeB2021可以提供UE201到EPC203的接入。
EPC203可以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2031,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2032,其它MME2033,SGW(Serving Gate Way,服务网关)2034,PGW(PDN Gate 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35和PCRF(Policy andCharging Rules Function,政策和资费功能实体)2036等。可选地,MME2031是处理UE201和EPC203之间信令的控制节点,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HSS2032用于提供一些寄存器来管理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图中未示)之类的功能,并且保存有一些有关服务特征、数据速率等用户专用的信息。所有用户数据都可以通过SGW2034进行发送,PGW2035可以提供UE 201的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CRF2036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图中未示)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IP业务204可以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其它IP业务等。
虽然上述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申请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CDMA2000、WCDMA、TD-SCDMA以及未来新的网络系统等,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3,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
步骤S12、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
步骤S13、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
步骤S14、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
步骤S15、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或者所述第二屏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与多屏移动终端,可选地,所述多屏移动终端是指至少具有两个屏幕的移动终端。即泛指一种移动终端具有延展性的屏幕。这种延展性的屏幕可以是一块整体屏幕,具备可弯曲或者可折叠的特性,例如,是折叠屏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在一台移动终端上设置的,两块完全分割独立的屏幕。这两块屏幕直接物理性连接在一起,或者非连续性物理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并不用于限定移动终端仅仅具备块屏幕,而是用于限定移动终端具备两种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屏幕。可选地,第一种屏幕即第一屏幕设置为与目标应用关联,第二屏幕设置为与目标应用的相关分身应用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多屏移动终端的第一屏幕中显示目标应用。可选地,上述目标应用可以是微信、qq、Facebook和/或今日头条等应用。本实施例对目标应用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移动终端在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后,可以接收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可选地,分身应用启动指令的下发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通过长按显示于第一屏幕中的目标应用的应用图标,以触发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或者也可以是在目标应用的运行界面中,接收到双指下滑,三指下滑等预设的控制手势后,触发该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
当接收到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后,可以生成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并将所述分身应用显示于第二屏幕。
示例性地,微信显示于第一屏幕,当在微信的运行界面中,接收到一双指下滑动作时,生成一微信分身,并将该微信分身显示于第二屏幕。使得用户可以基于显示于第一屏幕的微信登录第一微信账号,而通过显示于第二屏幕的微信分身登录第二微信账号。
可选地,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一新消息后,可以先确定该新消息的来源。即确定该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当该新消息属于目标应用时,可以将该新消息显示于目标应用所在屏幕,当该新消息属于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时,则将该新消息显示于该分身应用所在的屏幕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的所述新消息可以是代指新消息本身,也可以代指该新消息对应的体型信息。例如,当目标应用为微信时,接收到的新消息可以是来着于上述微信登录的第一微信账号对应的微信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也可以是接收到该新消息的提示微信提示。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目标应用和其分身应用分别显示于不同的屏幕中时,在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时,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示例性地,所述目应用为微信,微信显示于第一屏幕中,微信分身显示于第二屏幕中。微信设置为登录有第一微信账号,微信分身设置为登录有第二微信账号。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第一屏幕显示的是第一微信账号对应的朋友圈界面,当登录于微信分身的第二微信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来一新消息时,可以在第二屏幕中展示该联系人对应的聊天界面,以展示该新消息。但是此时第一屏幕显示内容和或状态依然保持不变,设置为显示第一微信账号对应的朋友圈界面。或者,接收到新消息前,第一屏幕处于熄屏状态,则继续保持熄屏状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新消息的提醒方式设置为点亮屏幕和/或显示消息提醒时,若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处于熄屏状态,则点亮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和/或在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中显示所述消息提醒。
示例性地,所述目应用为微信,微信显示于第一屏幕中,微信分身显示于第二屏幕中。微信设置为登录有第一微信账号,微信分身设置为登录有第二微信账号。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若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均处于熄屏状态。则第二微信账号接收到新消息时,第二屏幕点亮。和/或在第二屏幕中显示接收到新消息的消息提醒。第一屏幕保存当前状态不变。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目标应用的新消息显示于目标应用所在界面,分身应用的新消息显示在分身应用的所在界面后,还可以将显示的新消息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触发显示位置进行切换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一、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屏幕的性能参数触发显示位置切换;
二、根据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触发显示位置切换;
可选地,所述性能参数可以包括耗电量、屏幕尺寸、屏幕分辩率等,新消息的属性可以包括新消息对应的应用、联系人和消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解释显示位置切换的应用场景。
示例1、当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后,若第一屏幕的内显示有目标应用的新消息,且第一屏幕的耗电量大于第二屏幕时,可以将目标应用的新消息的显示位置切换至第二屏幕。
示例2、当第一屏幕的内显示有目标应用的新消息,且该新消息为原图等,设置为需要高分辨率屏幕进行展示的内容时,若第二屏幕的分辨大于第一屏幕,则可以将目标应用的新消息的显示位置切换至第二屏幕。
示例3、在处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应用,预先设置为将其接收到的新消息优先显于第二屏幕时,若第一屏幕的内显示有目标应用的新消息,且第二屏幕点亮后,可以将目标应用的新消息的显示位置切换至第二屏幕。
示例4、在处于第一屏幕的目标应用对应的预设联系人的新消息,设置为仅显示于第二屏幕时,可以将目标应用接收到的该联系人对应的新消息的显示位置切换至第二屏幕。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多屏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的折叠角度,或者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接收到的操作参数,对显示于对应屏幕的所述新消息进行处理。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时,用户可设置通过改变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间的折叠角度对第一屏幕和或第二屏幕中显示的新消息进行快速处理。可选地,所述快速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隐藏新消息,快速回复新消息和/或删除新消息等。
或者,用户也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的控制操作,控制移动终端快速处理显示于第一屏幕或者第二屏幕中的新消息。即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接收到的操作参数,对显示于对应屏幕的所述新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接收到相对于第一屏幕的双击操作时,隐藏显示于第一屏幕的新消息。接收到相对于第二屏幕的双击操作时,根据预设文本回复该新信息(该新消息为聊天消息,若为提醒信息等,则可以执行其他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具体操作参数与处理方式直接的对应关系。例如,接收到相对于第一屏幕的双击操作,也可以设置为删除显示于第一屏幕的新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对第一屏幕中的消息进行处理时,移动终端可以基于与显示于第一屏幕中的新消息相同的处理方式,或者预设的处理方式对显示于第二屏幕中的新消息进行处理。也可以于所述第一屏幕或所述第二屏幕上处理所述新消息,另外一个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新消息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时,所述新消息显示于两个屏幕。或者当新消息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时,隐藏显示所述新消息。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先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然后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并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进而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或者所述第二屏幕。由于可以通过不同屏幕对不同应用的新消息进行分类输出,从而达成了提高移动终端的消息输出效率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目标应用与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分别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步骤S22、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
步骤S23、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置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可以是设置于同一物料屏幕上的不同位置处的两个显示区域。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可以分离设置,但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占据整个显示屏。在以具体应用场景中,手机运行分屏功能时,形成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也可以分别设置悬浮显示于移动终端的一界面上。悬浮显示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大小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调节。可以理解的是,悬浮显示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既可以分离设置,也可以重叠设置。当第一显示区域与第二显示区域重叠设置时,可以将先触发的显示区域显示于上层。或者将最后接收到控制操作的显示区域显示于最上层。并且,相对于第一显示区域的操作数据,可以应用于第二显示区域。例如,基于对第一显示区域的复制操作获取的数据,可以应用于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的界面。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设置为分别显示目标应用以及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即可以将目标应用显示于第一显示区域,将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显示于第二显示区域。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并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案,当接收到新消息时,如果所述新消息属于目标应用,则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目标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内,若新消息属于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则将新消息显示于分身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移动终端设置为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特定方式显示,和/或所述新消息所属的所述目标应用或所述分身应用以特定方式显示。
示例性地,在第一显示区域设置为显示目标应用,第二显示区域设置为显示分身应用时,若所述一显示区域显示有新消息时,可以以特定的方式显示该显示区域。例如,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有新消息时,将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界位置设置为高亮显示,以突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者,将第一显示区域内显示的文字的颜色、大小、字体等显示为与其他区域不一样。和/或当所述目标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接收到新消息时,突出显示目标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图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移动终端的一个显示区域内显示有新消息时,还可以判断该新消息是否满足全屏显示条件。在所述新消息满足全屏显条件时,将显示于该显示区域中的新消息,切换至全屏显示。可选地,所述在满足一下至少一种情况是,判定所述新消息满足全屏显示条件:
一、所述新消息的内容超过预设字数;
二、所述新消息为原图;
三、所述新消息的来源为预设来源;
四、所述新消息为预设联系人对应的新消息;
五、用户设置全屏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时,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分别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新消息对应的提醒;或者,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将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同时显示于同一显示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将目标应用与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分别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可选地,所述归属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属于所述目标应用或者属于所述分身应用,并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由于可以通过不同的区域输出不同类型应用的新消息,这样达成了提高移动终端的消息输出效率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7,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
步骤S32、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
步骤S33、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在当前屏幕内显示所述新消息的相关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可选地,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的来源应用的应用类型,可选地,所述应用类型包括主应用和分身应用,进而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在当前屏幕内显示所述新消息的相关内容。所述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不预设条件时,隐藏所述新消息。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应用类型为分身应用,且当前屏幕为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所述应用类型为主应用。
示例性地,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先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若所述新消息属于主应用(目标应用)的新消息时,可以直接显示该新消息。当该新消息为分身应用的新消息时,则确定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状态的屏幕是否为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如果是,则显示该新消息,否则隐藏该新消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所述折叠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折叠角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时,启动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然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在当前屏幕内显示所述新消息的相关内容。这样达成了提高消息安全性,降低泄密风险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8,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一应用启动指令时,确定该应用启动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关联屏幕;
步骤S42、在所述关联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时,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设置为多屏移动终端,所述多屏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与各个屏幕之间设置有关联关系。例如,可以将目标应用即主应用设置为与第一屏幕关联,而将目标应用(主应用)的分身应用设置为与第二屏幕关联。使得仅在应用关联的屏幕内,启动关联的应用。也就是每一应用仅在于自身关联的屏幕内展示运行界面,或者可以在于自身关联的屏幕内被启动。以下将通过具体示例,对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
示例1,移动终端设置为第一屏幕与目标应用关联,第二屏幕与分身应用关联。并且,移动终端设置为可以通过预设手势快捷启动应程序。当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分身应用的快捷启动手势时,移动终端不作响应。当接收到目标应用的快捷启动手势时,驱动该手势对应的目标应用。例如,移动终端中微信与第一屏幕关联,微信分身与第二屏幕关联。移动终端还设置为接收到相对于屏幕的双击操作时,启动微信,接收到相对于屏幕的双指下滑操作时,启动微信分身。若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双击操作,则启动微信,若在第二屏幕内接收到双击操作,则忽略该控制操作,或者执行其它处理操作(例如,设置为启动qq分身等)。若在第二屏幕内接收到双指下滑操作,则启动微信分身,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双指下滑操作,则不作响应,或者设置执行别的响应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应用也可以设置为与多个屏幕相关联。例如,将微信设置为与第一屏幕及第二屏幕均关联。则在第一屏幕下和第二屏幕下接收到双击操作,均可以启动微信。
示例2,移动终端设置有多个屏幕,当仅有启动一个屏幕被点亮时,可以将移动终端中的所有应用的消息提示信息均显示于当前处于点亮状态的屏幕中。当检测到通过该消息提示信息触发对应应用的启动操作时,先判断该应用是否与当前屏幕关联,如果是,则启动该应用。并在该应用的运行界面中,展示该提示信息对应的新消息。否则,不响应该启动操作,和/或输出当前屏幕不具备该应用的启动权限的提示信息。例如,当微信与第一屏幕关联,微信分身与第二屏幕关联。微信登录有第一微信账号,微信分身登录有第二微信账号。当接收到第一微信账号和/或第二微信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时,若仅有第一屏幕处于点亮状态,则可以在第一屏幕内显示接收到第一微信账号和/或第二微信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的消息提醒。当用户在第一屏幕下,点击接收到第一微信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的联系的消息提醒时,打开微信,并在微信中显示第一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当用户在第一屏幕下,点击接收到第二微信账号对应的联系人发送的新消息的联系的消息提醒时,则无法通过该点击操作控制移动终端启动微信分身。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均被点亮时,可以将第一屏幕关联的应用的新消息及消息提醒显示于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关联的应用的新消息及消息提醒显示于第二屏幕。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于第二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与显示于第一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不同。
示例性地,显示于第二屏幕内的应用可以通过单击应用图标的方式,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而显示于第一屏幕内的应用,则需要通过双击应用图标的方式才能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可选地,各个屏幕对应的控制方式,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这样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所述第一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前启动,与所述第二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启动。可选地,身份验证方式包括指纹验证、人脸验证、声纹验证和手势图形验证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应用与各个屏幕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有系统确定的,也可以是由用户自定义的。例如,系统可以根据所述应用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关联的屏幕。
示例1、所述应用属性包括通信应用、娱乐应用、游戏应用、工作应用等。系统可以设置以具体的应用属性与一屏幕关联。例如,通信应用与第一屏幕关联。则移动终端装载一应用后,系统先获取其属性,若进而根据器属性,确定其关联的屏幕。当系统安装微信后,由于微信的属性为通信应用,则与第一屏幕关联。
示例2,所述应用属性包括主应用和分身应用,系统预先设定主应用关联第一屏幕,分身应用关联第二屏幕。使得系统将全部分身应用设置为与第二屏幕关联,将全部主应用(目标应用)设置为与第一屏幕关联。
示例3,移动终端可以输出以设置页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设置页面自定义设置每一应用关联的屏幕。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一应用启动指令时,确定该应用启动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关联屏幕,在所述关联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时,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这样达成了丰富移动终端的控制逻辑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包含了上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特征,说明书拓展和解释内容与上述方法的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申请记载的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被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每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多屏移动终端,所述多屏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第一屏幕显示目标应用;
接收一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分身应用启动指令;
于所述第二屏幕显示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
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消息的提醒方式设置为点亮屏幕和/或显示消息提醒时,若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处于熄屏状态,则点亮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和/或在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中显示所述消息提醒,和/或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所述消息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各个屏幕的性能参数,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根据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的位置切换至所述新消息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屏幕之外的其它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对应的应用、联系人和消息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多屏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的折叠角度,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屏幕和/或所述第二屏幕接收到的操作参数,对显示于对应屏幕的所述新消息进行处理;
于所述第一屏幕或所述第二屏幕上处理所述新消息,另外一个屏幕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当新消息属于所述分身应用时,所述新消息显示于两个屏幕或隐藏显示所述新消息。
7.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目标应用与所述目标应用的分身应用分别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归属信息;
根据所述归属信息,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特定方式显示;
所述新消息所属的所述目标应用或所述分身应用以特定方式显示;
将所述新消息显示于自身所属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所述新消息所属应用之外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或显示状态不变;
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分别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所在的显示区域显示所述新消息对应的提醒;
当同时接收到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时,将分别属于所述目标应用和所述分身应用的所述新消息同时显示于同一显示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消息满足以下至少一种情况时,所述新消息以全屏方式显示:
所述新消息的内容超过预设字数;
所述新消息为原图;
所述新消息的来源为预设来源;
所述新消息为预设联系人对应的新消息;
用户设置全屏显示。
10.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一新消息时,确定所述新消息的属性信息;
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
在所述当前状态和/或所述属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在当前屏幕内显示所述新消息的相关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新消息的来源应用的应用类型;
所述移动终端为折叠屏移动终端,所述折叠屏移动终端的屏幕折叠角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角度时,启动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所述在所述当前状态及所述属性信息满足不预设条件时,隐藏所述新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应用类型为分身应用,且当前屏幕为分身应用对应的显示屏;
所述应用类型为主应用。
13.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屏幕内接收到一应用启动指令时,确定该应用启动指令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关联屏幕;
在所述关联屏幕为所述第一屏幕时,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应用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关联的屏幕;
根据用户设置确定所述应用与所述屏幕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所述关联屏幕为第二屏幕时,忽略该启动指令,和/或输出应用程序无法启动的提示信息;
显示于第二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与显示于第一屏幕内的应用的控制方式不同;
与所述第一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前启动,与所述第二屏幕关联的应用设置为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在身份验证通过后启动。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储存在所述储存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26877.1A 2020-11-23 2020-11-23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6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6877.1A CN112468647B (zh) 2020-11-23 2020-11-23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115730 WO2022105359A1 (zh) 2020-11-23 2021-08-31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6877.1A CN112468647B (zh) 2020-11-23 2020-11-23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47A true CN112468647A (zh) 2021-03-09
CN112468647B CN112468647B (zh) 2022-08-02

Family

ID=7479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6877.1A Active CN112468647B (zh) 2020-11-23 2020-11-23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86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5505A (zh) * 2021-11-24 2022-03-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105359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5741A1 (en) * 2009-12-16 2011-06-16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Context Specific X-ray Imaging User Guidance System
US9461950B2 (en) * 2000-05-04 2016-10-04 Facebook, Inc. Providing supplemental contact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a referenced individual
CN106020943A (zh) * 2016-05-04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双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06250081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屏终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330678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消息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6484262A (zh) * 2016-10-1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身应用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48298A (zh) * 2016-10-1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77595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卓应用的运行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68751A (zh) * 2017-06-19 2017-09-1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和应用处理装置
CN108737635A (zh) * 2018-03-26 2018-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40441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分身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4341A (zh) * 2018-08-1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83838A (zh) * 2018-12-20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058828A (zh) * 2019-04-01 2019-07-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1950B2 (en) * 2000-05-04 2016-10-04 Facebook, Inc. Providing supplemental contact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a referenced individual
US20110145741A1 (en) * 2009-12-16 2011-06-16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Context Specific X-ray Imaging User Guidance System
CN106020943A (zh) * 2016-05-04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双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06250081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屏终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330678A (zh) * 2016-08-29 2017-01-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消息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06648298A (zh) * 2016-10-10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484262A (zh) * 2016-10-10 2017-03-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身应用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95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卓应用的运行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68751A (zh) * 2017-06-19 2017-09-15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处理方法和应用处理装置
CN108737635A (zh) * 2018-03-26 2018-11-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040441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分身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4341A (zh) * 2018-08-1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83838A (zh) * 2018-12-20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058828A (zh) * 2019-04-01 2019-07-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5359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15505A (zh) * 2021-11-24 2022-03-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省电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47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261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7943400B (zh) 双面屏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9563B (zh) 双面屏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9160B (zh) 应用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09136B (zh) 一种消息修正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5448B (zh) 应用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7767B (zh) 一种通讯业务的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471B (zh) 一种屏幕切换动画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6922B (zh) 一种打开应用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7008B (zh)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0441B (zh) 应用分身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35070B (zh) 一种消息提醒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59803B (zh) 基于双面屏的图片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9534B (zh) 一种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30823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84063B (zh) 一种桌面交互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8647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652263A (zh) 刷新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36011B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3444B (zh) 移动终端屏幕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3294B (zh) 屏幕截取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10168B (zh) 一种屏幕触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1139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83796B (zh) 一种交互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9141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