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645A -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645A
CN112468645A CN202011521857.XA CN202011521857A CN112468645A CN 112468645 A CN112468645 A CN 112468645A CN 202011521857 A CN202011521857 A CN 202011521857A CN 112468645 A CN112468645 A CN 112468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oming call
wearable device
control chip
us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1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645B (zh
Inventor
何岸
刘荣
赵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18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该智能手表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来电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以便智能手表根据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如此,当智能手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用户可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通话,提升了操作便利性,避免了采用智能手表通话不便且隐私性不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具备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基本上都是在手表本体上设置扬声器和麦克风,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与另一用户通话时,麦克风采集用户的语音内容,扬声器播放另一用户的语音内容,这种通话方式没有任何的私密性,不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智能手表通话时隐私性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与一智能手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所述来电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所述智能手表发送的所述来电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点击操作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器,所述第一显示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器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触摸操作生成对应的触摸信号,并将所述触摸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记录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运动过程中向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输出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操作发生运动;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触觉反馈器,所述触觉反馈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还用于在获取到接通来电、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的信号时,控制所述触觉反馈器输出触觉反馈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手表,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手表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和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来电处理信息;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
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智能手表运动过程中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输出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显示器,所述第二显示器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还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器显示接听按钮和挂断按钮以供用户操作;若接收到所述第二显示器发送的第一操作信息,则确定接通来电,若接收到所述第二显示器发送的第二操作信息,则确定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是由所述第二显示器响应用户对所述接听按钮的操作生成,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是由所述第二显示器响应用户对所述挂断按钮的操作生成。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话装置,包括可穿戴设备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和通话装置,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表通信连接,该智能手表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来电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在接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以便智能手表根据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如此,当智能手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用户可以将该可穿戴设备放置于耳旁进行通话,提升了操作便利性,避免了采用智能手表通话不便且隐私性不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2为用户使用智能戒指接听电话的示意图;
图3为用户使用可穿戴通讯配件接听电话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用户佩戴智能戒指向内拨动手指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用户佩戴智能戒指向两侧摆动手指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智能戒指中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Y轴、Z轴的一种示意图;
图10为用户转动可穿戴通讯配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用户上下抖动可穿戴通讯配件的一种示意图;
图12为可穿戴通讯配件中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Y轴、Z轴的一种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4为智能手表中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Y轴、Z轴的一种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另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7为智能戒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可穿戴通讯配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通话装置;100-可穿戴设备;200-智能手表;110-第一控制芯片;120-第一蓝牙模块;130-压力传感器;140-第一显示器;150-第一运动传感器;160-触觉反馈器;170-无线充电模块;180-第一电池;101-扬声器;102-麦克风;103-音频处理模块;210-第二控制芯片;220-第二蓝牙模块;230-第二运动传感器;240-第二显示器;250-存储器;260-处理器;270-存储控制器;280-外围设备接口;290-I/O子系统;201-光学传感器;202-射频通讯模块;203-其他I/O设备;204-第二电池;205-充电控制模块;206-充电接口;291-显示控制器;292-光学传感器控制器;293-其他I/O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10的一种组成示意图。该通话装置10包括可穿戴设备100和智能手表200,可穿戴设备100与智能手表200通信连接。例如,该可穿戴设备100可与智能手表200蓝牙连接,当然,可穿戴设备100与智能手表20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100可以为智能戒指、可穿戴通讯配件等设备。该智能手表200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来电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以便智能手表200根据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还用于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
例如,当智能手表200有来电信息时,用户可以将可穿戴设备100放置于耳旁(如图2和图3),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后发送至智能手表200,智能手表200判定接通来电,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该可穿戴设备100进行通话,避免直接采用智能手表200通话存在通话不便且隐私性不够的问题。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10,该智能手表200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来电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在接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智能手表200根据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可穿戴设备100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如此,当智能手表200接收到来电信息时,用户可以将该可穿戴设备100放置于耳旁进行通话,提升了操作便利性,避免了直接采用智能手表200通话不便且隐私性不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可选地,请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蓝牙模块120和压力传感器130,第一控制芯片110和第一蓝牙模块120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30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电连接。该第一控制芯片110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接收智能手表200发送的来电信息,以及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
该压力传感器130用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的点击操作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将压力信号输出至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控制芯片110用于记录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将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智能手表200,以便智能手表200根据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力传感器130可以检测作用在可穿戴设备100表面的压力,并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该压力传感器130可以采用压阻应变仪、电容式力传感器、压电力传感器、光学力传感器或其他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100表面的压力的传感器。
其中,上述的来电处理信息可以包括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则智能手表200中可以预先设置如下来电处理规则: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为一次时,确定接通来电;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为两次时,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智能手表200将来电信息发送到可穿戴设备100后,若用户想要接听电话,则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进行一次点击操作,压力传感器130基于用户的一次点击操作对应产生一次压力信号;若用户想要拒绝接听或者挂断电话,则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进行两次点击操作,压力传感器130基于用户的两次点击操作对应产生两次压力信号。智能手表200接收到第一控制芯片110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发送的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后,根据该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和预先设置的来电处理规则即可判定是否接通来电。当然,实际应用中,基于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设置的来电处理规则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请参照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另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蓝牙模块120和第一显示器140,第一控制芯片110和第一蓝牙模块120电连接,第一显示器140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电连接。
该第一显示器140用于根据用户对第一显示器140的触摸操作生成对应的触摸信号,并将触摸信号输出至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控制芯片110用于记录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将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智能手表200,以便智能手表200根据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显示器140可以向用户提供图形、文本、图标等视觉输出,该第一显示器140可以采用触摸显示屏,用户通过触摸操作与其实现交互功能。
其中,上述的来电处理信息可以包括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则智能手表200中可以预先设置如下来电处理规则: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为一次时,确定接通来电;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为两次时,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智能手表200将来电信息发送到可穿戴设备100后,可穿戴设备100的第一显示器140上可以显示该来电信息,若用户想要接听电话,则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第一显示器140进行一次触摸操作,第一显示器140基于用户的一次触摸操作对应产生一次触摸信号;若用户想要拒绝接听或者挂断电话,则可以对可穿戴设备100的第一显示器140进行两次触摸操作,第一显示器140基于用户的两次触摸操作对应产生两次触摸信号;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由第一控制芯片110进行记录。智能手表200接收到第一控制芯片110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发送的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后,根据该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和预先设置的来电处理规则即可判定是否接通来电。当然,实际应用中,基于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设置的来电处理规则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请参照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又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蓝牙模块120和第一运动传感器150,第一控制芯片110和第一蓝牙模块120电连接,第一运动传感器150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电连接。
该第一运动传感器150用于在可穿戴设备100运动过程中向第一控制芯片110输出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其中,可穿戴设备100根据用户的操作发生运动。第一控制芯片110用于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将第一加速度数据发送至智能手表200,以便智能手表200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运动传感器150可以采用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或磁力计,当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进行移动、转动、抖动、摆动等操作时,第一运动传感器150可以检测到可穿戴设备100的运动情况,并向第一控制芯片110输出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并且第一加速度数据可以随着可穿戴设备100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其中,上述的来电处理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加速度数据,假设该第一运动传感器150为三轴加速度计,则第一运动传感器150输出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可以包括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在一个示例中,智能手表200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加速度数据计算可穿戴设备100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加速度变化量,并根据第一加速度变化量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可以理解,第一加速度变化量包括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加速度变化量。
智能手表200中可以预先设置如下来电处理规则:X轴和Z轴的加速度变化量各自大于预设的X轴阈值、Z轴阈值时,确定接通来电;X轴和Y轴的加速度变化量各自大于预设的X轴阈值、Y轴阈值时,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当然,基于第一加速度变化量设置的来电处理规则并不限于此,例如,该来电处理规则还可以为:X轴的加速度变化量大于预设的X轴阈值或者Z轴的加速度变化量大于预设的Z轴阈值时,确定接通来电;Y轴的加速度变化量大于预设的Y轴阈值时,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
下面,分别以可穿戴设备100为智能戒指和可穿戴通讯配件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对于可穿戴设备100为智能戒指的情形,设定用户向内拨动手指(如图7)为接通来电,用户向两侧摆动手指(如图8)为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请参照图9,用户佩戴智能戒指,假设第一运动传感器150为三轴加速度计且三轴加速度计的Z轴垂直于智能戒指的第一显示器140的表面,X轴以及Y轴分别垂直于Z轴,X轴平行于用户手指(沿着用户手指方向的轴为X轴),Y轴垂直于X轴(Y轴垂直于用户手指)。当用户向内拨动手指时,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和Z轴的受力会发生变化,例如,用户手指原始状态为水平状态,X轴和Y轴受力为0,Z轴受力为1G,当用户向内拨动手指时候,X轴的受力逐渐增大,Z轴的受力逐渐减小,Y轴受力基本保持不变,三轴加速度计对应的X轴检测数据(X轴上的第一加速度数据)的绝对值会增大,Z轴检测数据(Z轴上的第一加速度数据)的绝对值会减小。由于X、Y、Z轴是有正负方向的,所以采用绝对值,例如X轴方向的受力增大,那么-X轴方向的受力是减小的,故可以预设X、Z轴方向的加速度变化量的阈值来识别用户拨动手指。同理,当用户向两侧摆动手指时,Z轴方向的受力基本不变,Y轴方向和X轴方向的受力会发生变化,故可以预设X轴和Y轴方向的加速度变化量的阈值来识别用户摆动手指。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运动状态,设置不同的阈值。例如,用户激烈运动时,阈值可以设置大一些,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阈值可以设置小一些,避免用户的运动状态对用户手势(即用户向内拨动手指和用户向两侧摆动手指)识别精度的影响。
如图10和图11所示,对于可穿戴设备100为可穿戴通讯配件的情形,设定用户转动可穿戴通讯配件(如图10)为接通来电,用户上下抖动可穿戴通讯配件(如图11)为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假设第一运动传感器150为三轴加速度计,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Y轴、Z轴可参照图12,当用户转动可穿戴通讯配件时,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和Z轴方向上的受力会发生变化,故可以根据X轴方向或者Z轴方向的瞬时动量来识别用户转动可穿戴通讯配件。其中,瞬时动量指的是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的差值(第一加速度变化量),假设三轴加速度计的采样频率是100HZ,即每秒100个采样点,则第N个采样点和第(N+i)采样点的输出值的差值(第一加速度变化量)即为瞬时动量,i可根据情况自行设置。例如,三轴加速度计X轴的输出值为(0、10、30、40、80、50……),如果i设置为1,那么智能手表200计算的瞬时动量则为(10、20、10、40、-30……)。智能手表200判断X轴方向上或者Z轴方向上的在预设时间内正方向和负方向的瞬时动量的绝对值是否各有至少一次超过设定的阈值,若是,则识别为一次转动,确定接通来电。
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智能手表200可以在同一方向上有连续多个大于阈值的瞬时动量时,判定一次超过设定的阈值。例如X轴方向上在预设时间内的瞬时动量为(0、10、30、50、80、70、40、0、-5、-20、-40、-50、-70、-100、-50、-40、-20、-5、0、0),X轴阈值设置为40,那么X轴正方向上有连续3个瞬时动量超过40(即50、80和70),则判定X轴正方向上有一次超过设定的阈值;X轴负方向上有连续4个瞬时动量的绝对值超过40(即-50、-70、-100、-50),则判定X轴负方向上有一次超过设定的阈值,从而识别用户转动一次可穿戴通讯配件,确定接通来电。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手表200还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芯片110输出的瞬时动量识别用户转动可穿戴通讯配件的次数,当确定用户在预设时间内进行了连续转动(例如,转动次数大于等于2),则确定接通来电。
当用户上下抖动可穿戴通讯配件时,三轴加速度计Y轴方向上的受力会发生变化,故可以根据Y轴方向的瞬时动量来识别用户上下抖动可穿戴通讯配件。智能手表200根据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计算瞬时动量,并判断Y轴方向上的在预设时间内正方向和负方向的瞬时动量的绝对值是否各有至少一次超过设定的阈值,若是,则识别为一次抖动,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手表200还可以根据第一控制芯片110输出的瞬时动量识别用户抖动可穿戴通讯配件的次数,当确定用户在预设时间内进行了连续抖动(例如,抖动次数大于等于2),则确定挂断通话或者拒绝来电。
可选地,为了提高智能手表200判断是否接通来电的准确性,智能手表200可以同时结合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的运动信息和智能手表200自身检测到的运动信息来进行接通来电或挂断通话的判断操作。基于此,请参照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200的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智能手表200包括第二控制芯片210、第二蓝牙模块220和第二运动传感器230,第二蓝牙模块220和第二运动传感器230均与第二控制芯片210电连接。
该第二控制芯片210用于通过第二蓝牙模块220接收来电处理信息;来电处理信息包括可穿戴设备100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该第二运动传感器230用于在智能手表200运动过程中向第二控制芯片210输出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该第二控制芯片210用于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例如,智能手表200佩戴于用户手腕,而可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用户手指或者被握持于用户手中,用户抬起手臂并将可穿戴设备100放置于耳旁接听电话时,手臂和手指保持固定姿态,智能手表200和可穿戴设备100的三轴加速度计都能够检测到用户的举手姿态信息,同时用户挂断电话放下手臂时,智能手表200和可穿戴设备100的三轴加速度计均能检测到用户的手部放下信息。基于此,智能手表200可以根据其自身检测到的运动信息和可穿戴设备100检测到的运动信息确定是否执行接通来电或挂断通话的操作。
下面以智能戒指为例进行说明。设定当智能手表200的第二运动传感器230检测到用户的举手(抬手)姿态,且智能戒指的第一运动传感器150检测到用户的举手姿态,则确定接通来电。在通话过程中,当智能手表200的第二运动传感器230和智能戒指的第一运动传感器150均检测到用户的手部放下信息,则确定挂断通话。
如图14,智能手表200中的第二运动传感器230可以采用三轴加速度计,Z轴垂直于智能手表200的屏幕,X轴与Y轴互相垂直且均平行于智能手表200的屏幕,且X轴平行于人体前臂。智能手表200可以直接将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作为三轴的加速度大小,例如,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为1、2、3、4、5;也可以将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转换为加速度单位(g),例如,数值4=1g,数值0=0g。第二控制芯片210根据智能戒指发送的来电处理信息可以获得智能戒指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根据自身三轴加速度计的输出值可以获得智能手表200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芯片210可以通过X轴方向的加速度数据判断用户手臂姿态,例如,当手臂姿态平行于地面时,X轴方向的受力大约为0,当手臂姿态竖直垂直于地面时(包括手臂朝下和朝上),X轴方向的受力约1G或-1G。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芯片210还可以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中X、Y、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识别用户的举手姿态,例如,设定用户处于举手姿态时,智能手表200的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8g,-1g),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2g,0.2g),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2g,0.2g);以及根据第二加速度数据中X、Y、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识别用户的举手姿态,例如,设定用户处于举手姿态时,智能戒指的三轴加速度计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7g,-1g),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3g,0.3g),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数据的阈值区间为(-0.3g,0.3g)。当智能手表200接收到来电信息时,若第二控制芯片210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和第二加速度数据均识别到用户的举手姿态,并且该举手姿态的持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例如0.5s),则确定接通来电;通过设置举手姿态的持续时间可以有效避免误识别。其中,智能戒指对应的阈值区间设置的更大,是考虑到用户接听电话时,用户的手指的自由度相对于手臂更大。
在用户使用智能戒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第二控制芯片210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二加速度数据分别计算出X、Y、Z轴方向上预设时间范围内(例如,0.2s)的加速度变化量,若该预设时间范围内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和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之和大于设定阈值时,判定用户有可疑手部放下动作,进一步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分别计算出X、Y、Z轴方向上预设时间范围内(例如,0.2s)的加速度变化量,若该预设时间范围内的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和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量之和大于设定阈值,并且通过智能手表200检测到的用户未处于举手姿态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例如,0.5s),则认为识别到用户的手部放下,确定挂断通话。设置预设时间阈值可以避免因用户手部未放下到位,仅是进行轻微移动而造成误操作。
可选地,请参照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200的另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智能手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器240,第二显示器240与第二控制芯片210电连接。
该第二控制芯片210还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控制第二显示器240显示接听按钮和挂断按钮以供用户操作;若接收到第二显示器240发送的第一操作信息,则确定接通来电,若接收到第二显示器240发送的第二操作信息,则确定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其中,第一操作信息是由第二显示器240响应用户对接听按钮的操作生成,第二操作信息是由第二显示器240响应用户对挂断按钮的操作生成。
也即是说,当智能手表200接收到来电信息后,可以直接操作第二显示器240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的接听按钮或挂断按钮,实现接听或挂断电话。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手表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50、处理器260、存储控制器270、外围设备接口280、I/O子系统290、光学传感器201、射频通讯模块202和其他I/O设备203。处理器260、存储控制器270、外围设备接口280可被集成至第二控制芯片210上。该智能手表200中的各元件或模块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或模块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存储器250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或指令集;存储控制器270用于控制智能手表200中的其他模块访问存储器250,以实现相应功能;处理器260可进行数据处理并从存储器250中调用软件程序和/或指令集以实现智能手表200的各种功能;外围设备接口280用于将智能手表200中的各种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260和存储控制器270;射频通讯模块202用于接收和发送电磁波信号,以便智能手表200进行移动通讯;第二显示器240、光学传感器201、其他I/O设备203等外围设备可通过I/O子系统290连接至外围设备接口280,I/O子系统290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291、光学传感器控制器292和其他I/O控制器293,显示控制器291与第二显示器240电连接,光学传感器控制器292与光学传感器201电连接,其他I/O设备203与其他I/O控制器293电连接,其他I/O设备203可包括可旋转表冠、开关等。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手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池204、充电控制模块205和充电接口206,第二电池204、充电接口206和第二控制芯片210均与充电控制模块205电连接。其中,该充电接口206可以为充电顶针或micro usb等其他可实现充电功能的接口。该充电控制模块205用于控制外部电源向第二电池204充电。
可选地,请参照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的又一种功能模块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触觉反馈器160,该触觉反馈器160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电连接,第一控制芯片110还用于在获取到接通来电、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的信号时,控制触觉反馈器160输出触觉反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触觉反馈器160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触觉输出的设备,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芯片110的指令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例如,发出振动信号使用户感知。该触觉反馈器160可以是电机、螺线管、电活性聚合器、压电致动器、静电致动器等。
可选地,该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170和第一电池180,无线充电模块170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第一电池180均电连接。该无线充电模块170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能,并根据电能为第一电池180充电。
可选地,该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扬声器101、麦克风102和音频处理模块103,扬声器101和麦克风102均与音频处理模块103电连接,音频处理模块103与第一控制芯片11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芯片110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120接收智能手表200发送的音频数据,将音频数据转发给音频处理模块103进行读取、解码、数模变换、放大等操作,最终传输到扬声器101进行播放;麦克风102采集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将语音信息传输至音频处理模块103,由音频处理模块103进行滤波、模数转换、编码等处理,然后通过第一控制芯片110和第一蓝牙模块120发送给智能手表200,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100的音频播放和语音输入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芯片110中也可以包括与第二控制芯片210实现相似功能的处理器、存储控制器和外围设备接口(未避免重复,图中未示出),该可穿戴设备100中的各元件或模块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或模块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可选地,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100中的压力传感器13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器140的一侧或者两侧,扬声器101、麦克风102位于第一显示器140的一侧,为便于结构安排,触觉反馈器16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器140的另一侧。如图17和图18所示,分别为智能戒指和可穿戴通讯配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0、智能手表200和通话装置10,可穿戴设备100与智能手表200通信连接,该智能手表200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来电信息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该可穿戴设备100在接收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可穿戴设备100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以便智能手表200根据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可穿戴设备100,可穿戴设备100根据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智能手表200。如此,当智能手表200接收到来电信息时,用户可以将该可穿戴设备100放置于耳旁进行通话,提升了操作便利性,避免了采用智能手表200通话不便且隐私性不够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用户隐私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与一智能手表通信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将所述来电信息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来电信息后,根据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来电处理操作生成对应的来电处理信息,将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来电处理信息确定是否接通来电,并在确定接通来电时,将接收的音频数据发送至所述可穿戴设备;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和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所述智能手表发送的所述来电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根据用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点击操作生成对应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压力信号的产生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器,所述第一显示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显示器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触摸操作生成对应的触摸信号,并将所述触摸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记录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触摸信号的产生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动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运动过程中向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输出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根据用户的操作发生运动;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将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智能手表,以便所述智能手表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触觉反馈器,所述触觉反馈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还用于在获取到接通来电、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的信号时,控制所述触觉反馈器输出触觉反馈信号。
7.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运动传感器,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和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来电处理信息;所述来电处理信息包括所述可穿戴设备运动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加速度数据;
所述第二运动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智能手表运动过程中向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输出对应的第二加速度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加速度数据确定是否接通来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显示器,所述第二显示器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还用于在接收到来电信息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器显示接听按钮和挂断按钮以供用户操作;若接收到所述第二显示器发送的第一操作信息,则确定接通来电,若接收到所述第二显示器发送的第二操作信息,则确定拒接来电或者挂断通话;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信息是由所述第二显示器响应用户对所述接听按钮的操作生成,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是由所述第二显示器响应用户对所述挂断按钮的操作生成。
10.一种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和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
CN202011521857.XA 2020-12-21 2020-12-21 通话装置 Active CN112468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1857.XA CN112468645B (zh) 2020-12-21 2020-12-21 通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1857.XA CN112468645B (zh) 2020-12-21 2020-12-21 通话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45A true CN112468645A (zh) 2021-03-09
CN112468645B CN112468645B (zh) 2021-11-05

Family

ID=7480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1857.XA Active CN112468645B (zh) 2020-12-21 2020-12-21 通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86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744A (zh) * 2022-04-25 2022-07-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装置、可穿戴产品及介质
CN114816199A (zh) * 2022-04-29 2022-07-29 西安歌尔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89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5644A (zh) * 2015-09-21 2016-0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话手表和电话手表的表盘
CN105975078A (zh) * 2016-05-11 2016-09-28 上海墨百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911862A (zh) * 2017-04-21 2017-06-30 陆全东 子母式移动通讯装置和方法
CN207266011U (zh) * 2017-05-24 2018-04-20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手环
CN108270922A (zh) * 2018-01-19 2018-07-10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及装置
FR3084758A1 (fr) * 2018-07-31 2020-02-07 Abderrahim Ouabbas Article de mode à écran tactile de téléphone mobile intégr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689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5644A (zh) * 2015-09-21 2016-0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话手表和电话手表的表盘
CN105975078A (zh) * 2016-05-11 2016-09-28 上海墨百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911862A (zh) * 2017-04-21 2017-06-30 陆全东 子母式移动通讯装置和方法
CN207266011U (zh) * 2017-05-24 2018-04-20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手环
CN108270922A (zh) * 2018-01-19 2018-07-10 西安蜂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及装置
FR3084758A1 (fr) * 2018-07-31 2020-02-07 Abderrahim Ouabbas Article de mode à écran tactile de téléphone mobile intégr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744A (zh) * 2022-04-25 2022-07-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装置、可穿戴产品及介质
CN114816199A (zh) * 2022-04-29 2022-07-29 西安歌尔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45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2380B (zh) 用于减少电子设备中的非期望操作的发生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23898A1 (en) Digit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096369B (zh) 数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68645B (zh) 通话装置
KR20150144668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12168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50066253A (ko) 스마트 와치 및 제어 방법
KR20110030962A (ko)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WO2011110267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deactivating functions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pon a sensed acceleration motion and correspon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200031A1 (en) Wrist watch embedded with a wireless control module
WO2006043581A1 (ja) 機能制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CN105025156A (zh) 通话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KR20150091723A (ko) 변형가능한 기재를 가지는 손목착용형 장치
CN10486607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179972A1 (zh) 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58429A (zh) 一种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921882B1 (en)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34738B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68644B (zh)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表的通话方法
CN105812585A (zh) 一种通话方式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WO2021160000A1 (zh) 可穿戴设备及控制方法
KR20230006494A (ko) 오디오 출력 모드의 전환 방법 및 전자 장비
JP2022517624A (ja) スマート・ウォッチの操作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0427149A (zh) 终端的操作方法及终端
CN104932695B (zh) 信息输入装置及信息输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