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7982A -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7982A
CN112467982A CN202011229797.4A CN202011229797A CN112467982A CN 112467982 A CN112467982 A CN 112467982A CN 202011229797 A CN202011229797 A CN 202011229797A CN 112467982 A CN112467982 A CN 112467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
input
power supply
switch uni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7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97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7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7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7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形成有第一回路和与所述第一回路连接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回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如此,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与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和第二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会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电源电路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电气、电子和信息设备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随着汽车电气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同时,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和器件,特别是半导体逻辑器件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经常发生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情况。当电磁干扰发生时,轻则导致受干扰的敏感电子设备功能发生降级,重则导致其功能失效,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形成有第一回路和与所述第一回路连接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回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方向相反。
上述电源电路中,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与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和第二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也相反,从而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能够减少电源电路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回路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一输入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均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电容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对称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对称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一输入电容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电路用于连接负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电路包括输出电感和输出电容;所述输出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包括顶层和与所述顶层相邻的接地层,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源电路设置在所述顶层。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路板。
上述电路板和开关电源中,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与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和第二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也相反,从而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能够减少电源电路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的第一等效电流和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源电路100、第一输入端10、第二输入端20、输入电路30、第一回路31、第一开关单元51、第一输入电容312、第二回路32、第二输入电容322、输出电路40、输出电感41、输出电容42、第二开关单元52、负载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上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而每一款汽车在出厂前都需要通过EMC测试才能够出厂售卖。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EMC测试目的是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场所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由于汽车EMC标准相对工业电子严格很多,汽车电子EMC整改比较难以解决。工程师往往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昂贵的EMC实验室进行整改实验。尤其是对于开关电源,由于开关电源电流及电压变化很快,往往成为零部件EMC最难解决的部分。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电路100。电源电路100包括第一输入端10、第二输入端20和输入电路30。输入电路30形成有第一回路31和与第一回路31连接的第二回路32。第一回路31连接第一输入端10,第二回路32连接第二输入端20。第一回路31的第一等效电流I1方向与第二回路32的第二等效电流I2方向相反。
上述电源电路100中,第一回路31的第一等效电流I1与第二回路32的第二等效电流I2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等效电流I1所引起的感应磁场和第二等效电流I2所引起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也相反,从而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能够减少电源电路100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100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可以理解,第一回路31的第一等效电流I1方向与第二回路32的第二等效电流I2方向相反,是指在形成有电源电路100的电路板所处的平面上,第一等效电流I1的方向与第二等效电流I2的方向相反,更具体地,第一回路31中电子的流向与第二回路32中电子的流向相反。例如,第一等效电流I1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等效电流I2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具体地,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可知,在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因此第一回路31在第一等效电流I1的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磁场,第二回路32在第二等效电流I2的作用下,也会产生感应磁场。而由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磁场的方向实质上是与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关的。例如,请继续参阅图3,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电路板上,第一等效电流I1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因此,由右手定则可知,第一等效电流I1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为垂直电路板向里的方向。第二等效电流I2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右手定则可知,第二等效电流I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为垂直电路板向外的方向。由此可知,由第一等效电流I1产生的感应磁场和由第二等效电流I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反,两个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小或消除由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整体所产生的感应磁场。
第一输入端10可以分别连接有外部电源,外部电源可以是电池,更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外部电源可以是车辆上的蓄电池。
外部电源可以为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提供相等的输入电流,也可以提供不相等的输入电流。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外部电源为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提供相等的输入电流,以使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中的第一等效电流I1的大小等于第二等效电流I2的大小,从而使得第一等效电流I1和第二等效电流I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相等,且由于第一等效电流I1和第二等效电流I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反,因此,两个磁场强度相等但是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在空间上会相互抵消,从而从整体上减少电源电路100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
更多地,由电流的磁效应还可知,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强度,还与第一回路31、第二回路32在电路板上所围成的环路面积相关。因此,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围成的环路面积可以相等,也即,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可相同且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入电路30包括用于形成第一回路31的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一输入电容312。第一开关单元5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第一输入电容3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入端10,第一输入电容31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开关单元51用于控制第一回路31的通断。
如此,在第一回路31内设置第一输入电容312,可以使得第一回路31保持高效平稳的直流输入。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100可以应用于开关电源,更具体地,电源电路100可以应用于DC/DC转换器(一种开关电源),DC/DC转换器通过可控开关的通断,将电路中输入的电能存储在电感、电容等相关元件中。而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51即为可控开关,通过第一开关单元51的通断,将第一输入端10经由第一回路31输入的电能存储在相关元件中。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入电路30包括第二输入电容322。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输入电容322均用于形成第二回路32,第二输入电容3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端20,第二输入电容322的第二端接地。
如此,在第二回路32内设置第一输入电容312,可以使得第二回路32保持高效平稳的直流输入。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51还可以作为第二回路32的可控开关,通过第一开关单元51的通断,将第二输入端20经由第二回路32输入的电能存储在相关元件中。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电容31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
如此,第一输入电容31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可提升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的对称性,从而提升第一回路31所产生感应磁场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对称性,也即,使第一回路31所产生的的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更接近,以使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分别所产生的感应磁场能够更大程度地相互抵消,从而从整体上进一步减少电源电路100所产生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地,第一输入电容31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可以为相同的电容元件。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
如此,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可提升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的对称性,从而提升第一回路31所产生感应磁场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对称性,也即,使第一回路31所产生的的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磁场强度更接近,以使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分别所产生的感应磁场能够更大程度地相互抵消,从而从整体上进一步减少电源电路100所产生的电磁干扰。
可以理解,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以及第一输入电容31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包括有第一输入端10、第一输入电容312的第一回路31在电路板上所围成的环路面积,以及包括有第二输入端20、第二输入电容322的第一回路31在电路板上所围成的环路面积,使得上述两者的环路面积更接近,从而使得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强度更接近,而强度更接近的两个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能够最大程度地相互抵消,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电源电路100所产生的干扰磁场,保证电源电路100周围的其它电子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100包括第二开关单元52,第二开关单元5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51的输出端,第二开关单元52的输出端接地,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和第一输入电容312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回路31,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回路32。
如此,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和第一输入电容312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回路31,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回路32,以使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可以形成对称结构,从而使得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产生的感应磁场可以相互抵消。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51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开关单元52为断开状态;第一开关单元51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开关单元52为闭合状态。
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可以为相同的开关单元,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可以为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进一步地,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ET,MOS-FET),也即为MOS管。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100包括输出电路40。输出电路4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52的输出端,输出电路4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输出电路40用于连接负载200.输出电路40分别连接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并连接负载200。
如此,电源电路100可以通过输出电路40对负载200供电。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出电路40包括输出电感41和输出电容42。输出电感4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52的输入端,输出电感41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电容42的第一端。输出电容4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52的输出端。
如此,输出电感41和输出电容42可以存储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输入的电能,从而可以为负载200供电。
具体地,负载200可以连接输出电容4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使输出电感41和输出电容42对负载200进行供电。
在第一开关单元51闭合时,第二开关单元52断开,电流从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流经第一开关单元51并输入至输出电感41、输出电容42中,最终电流分别经由第一输入电容312、第二输入电容322流回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以分别形成回路。在此过程中,输出电感41和输出电容42分别获取并存储电能。随后第一开关单元51断开、第二开关单元52闭合,此时输出电感41和输出电容42对外放电,使得输出电路40可对负载200进行供电。
需要指出的是,为MOS管的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以极高的频率交替闭合和断开,使电源电路100能够为负载200提供稳定的输出。
综上,请继续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100中,第一回路31可以为第一输入端10、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及第一输入电容312所组成的回路,第二回路32可以为第二输入端20、第一开关单元51、第二开关单元52及第二输入电容322所组成的回路。第一输入端10和第二输入端20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第一输入电容312和第二输入电容322相对于第一开关单元51对称设置,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围成的环路面积相等。第一回路31内的第一等效电流I1沿顺时针方向,第二回路32内的第二等效电流I2沿逆时针方向。如此,第一等效电流I1所产生感应磁场的方向为垂直电路板向里的方向,第二等效电流所产生的感应磁场为垂直电路板向外的方向,所述两个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会相互抵消,从而明显地减少电源电路100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100对其它电子设备的磁场干扰,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板300包括顶层和与顶层相邻的接地层310,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电路100设置在顶层。
上述电路板中,电源电路100形成在顶层上,且接地层310与顶层相邻,因此电源电路100上产生的感应磁场会使接地层310内产生感应电流而形成涡流,而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分别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所分别使接地层310产生的涡流的方向相反,从而形成涡流对消,以起到进一步减弱电源电路100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的作用,以减少电源电路100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可以理解,接地层与地线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
上述开关电源中,第一回路31的第一等效电流与第二回路32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第一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和第二等效电流所引起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也相反,从而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能够减少电源电路100整体所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强度,以减少电源电路100对周边电子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其它电子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可为DC/DC开关电源,即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中主要的磁场干扰源通常是自身电源电路100产生的感应磁场。感应磁场是由小型电流环中的高频电流形成的,即是由电源电路100中的高频电流形成的。开关电源在工作中,第一开关单元51和第二开关单元52以高频率交替闭合和断开。可以理解,在第一开关单元51以高频率闭合和断开时,会在第一输入端10、第一开关单元51、输出电感41、输出电容42至第一输入电容312的回路内产生高频电流,以及在第二输入端20、第一开关单元51、输出电感41、输出电容42至第二输入电容322的回路内产生高频电流。由此,可以等效为在第一回路31和第二回路32内产生高频电流,即第一等效电流I1和第二等效电流I2。如此,高频的第一等效电流I1和第二等效电流I2的方向相反时(如图3所示),所分别形成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也相反,可以使得分别形成的感应磁场相互抵消,起到降低电源电路所形成的干扰磁场的强度,最终减少开关电源所形成的干扰磁场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文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端;
第二输入端;
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形成有第一回路和与所述第一回路连接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回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回路的第一等效电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回路的第二等效电流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回路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一输入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二输入电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均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容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一输入电容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输入电容依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二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输出电路用于连接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输出电感和输出电容,所述输出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
9.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顶层和与所述顶层相邻的接地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电路设置在所述顶层。
10.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
CN202011229797.4A 2020-11-06 2020-11-06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Pending CN112467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797.4A CN11246798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797.4A CN11246798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7982A true CN112467982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2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797.4A Pending CN11246798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798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2214B (en) * 1999-07-14 2001-11-01 Mitac Int Corp A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four layer circuit board improving circuit performance and avoid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103595243A (zh) * 2013-11-23 2014-02-19 大连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适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驱动系统中共模电磁干扰的方法
CN10378007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凌力尔特公司 开关稳压器
CN204334316U (zh) * 2014-12-24 2015-05-13 上海瑞伯德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开关电路电磁噪声的装置
US20160211741A1 (en) * 2013-09-10 2016-07-21 Denso Corporatio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62214B (en) * 1999-07-14 2001-11-01 Mitac Int Corp A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four layer circuit board improving circuit performance and avoid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103780077A (zh) * 2012-10-19 2014-05-07 凌力尔特公司 开关稳压器
US20160211741A1 (en) * 2013-09-10 2016-07-21 Denso Corporatio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03595243A (zh) * 2013-11-23 2014-02-19 大连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适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驱动系统中共模电磁干扰的方法
CN204334316U (zh) * 2014-12-24 2015-05-13 上海瑞伯德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开关电路电磁噪声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ONGBIN CHU: "A stacked common mode inductor with small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susceptibility, low magnetic field emission and high differential mode inductance", 《2015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
YONGBIN CHU: "A stacked common mode inductor with small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susceptibility, low magnetic field emission and high differential mode inductance", 《2015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11 May 2015 (2015-05-11) *
林锐: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内部器件电磁特性与抑制措施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
林锐: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内部器件电磁特性与抑制措施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 20 December 2008 (2008-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0616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anceling a common mode voltage
Ali et al. Integrated active filter for differential-mode noise suppression
US20110037444A1 (en) Bridgeless Boost PFC Circuits and Systems With Reduced Common Mode EMI
US9887641B2 (en) Power converter
WO2011021485A1 (ja) 出力フィルタとそれを備えた電動機駆動システム
US8228152B2 (en) Transforming device of power source and transformer thereof
Chang et al. 30 W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5.8 pF coupling capacitance
Bharath et al. Design of isolated gate driver power supply in medium voltage converters using high frequency and compac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Takahashi et al. Review of modeling and suppression technique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CN107735946A (zh) 高频放大器设备
JP2018148076A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CN112467982A (zh) 电源电路、电路板和开关电源
CN112514224A (zh) 高电压滤波器和电力转换装置
Surakitbovorn et al. A method to eliminate discrete inductors in a class-E inverter used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lications
Uddin et al. Compact wireless IPT system using a modified voltage-fed multi-resonant class EF 2 inverter
Reatti et al. Frequenc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LCCL and CLLC compensations for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hun et al. Converter switching noise reduction for enhancing EMC performance in HEV and EV
Qiao et al. Conducted EMI analysis and filters design for a high-low voltage DC/DC converter based on GaN HEMTs in electric vehicle
Zhu EMC in power electronics and PCB design
JP2021035223A (ja) 力率改善回路
CN215218964U (zh) 开关电源的电流检测电路
Kyotani et al. A Study o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ing of Wiring Inductance in SiC Power Module for Predicting Conducted EMI of Power Converter
Ogaw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frequency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ed inverter with an active common-noise canceler
Pawaskar et al. Harmonic filter with low coupling capacitance for Medium Voltage, high dv/dt PWM converters
Maeda et al. Impedance balance control for reduction of common mode noise in full bridge co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