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6253A -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6253A
CN112466253A CN202011376568.5A CN202011376568A CN112466253A CN 112466253 A CN112466253 A CN 112466253A CN 202011376568 A CN202011376568 A CN 202011376568A CN 112466253 A CN112466253 A CN 112466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quantization value
difference
difference quant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6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6253B (zh
Inventor
陈宗志
韩玉会
蔡思伟
林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65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6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6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6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剩余的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进而,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其中,量化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不同,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利用产生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图像,所以OLED显示屏可以不包括光源(例如,背光单元)。因此,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相比,OLED显示屏可以纤薄且轻便。另外,当与液晶显示屏相比时,OLED显示屏具有低功耗、改善亮度、提高响应速度等优点。因此,OLED显示屏被广泛地用作各种电子装置中的显示屏。
相关技术中,以OLED显示屏用作手机的显示屏为例,屏下设备,例如屏下摄像头(Under Display Camera,UDC)或屏下指纹识别模块等,以UDC为例,在UDC应用时,摄像头工作时需要其所在位置上方的显示屏区域具有较高的穿透率,这样,摄像头所在位置上方的显示屏区域与其它显示屏区域可能存在显示偏差,出现显示不均的问题。现有通常使用人眼感官判断此差异。
然后,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判定误差,上述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判断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例如以OLED显示屏用作手机的显示屏为例,该方法可以由手机中的处理器执行,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域为上述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进而,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量化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之前,还包括:
在上述屏下设备开启,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根据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上述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之前,还可以在屏下设备开启,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进而,根据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从而,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即根据屏下设备关闭和开启时,上述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上述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同理,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包括第三亮度偏差和第三色度偏差,上述第四显示参数包括第四亮度偏差和第四色度偏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
根据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偏差,以及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偏差,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并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色度偏差,以及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色度偏差,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进行量化,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上述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保证后续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示例性的,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同理,上述根据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
根据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将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其中,正常情况下,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小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因此,这里可以将上述第一预设阈值设置为一个较小的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如果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差异较大,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否则,说明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计算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该第二预设阈值大于上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这里,如上述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小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相应的,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开启,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差异较大,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大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因此,如果计算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较大,说明上述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否则,说明上述显示屏显示异常,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判断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所述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屏下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判断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设计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设计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剩余的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进而,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其中,量化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判断设备的基本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判断设备的基本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OLED显示屏被广泛地用作各种电子装置中的显示屏。相关技术中,以OLED显示屏用作手机的显示屏为例,屏下设备例如UDC或屏下指纹识别模块等,以UDC为例,在UDC应用时,采用透明度更高的新有机膜和无机膜,优化屏体金属层结构来提升透过率,摄像头工作时需要其所在位置上方的显示屏区域具有较高的穿透率,这样,摄像头所在位置上方的显示屏区域与其它显示屏区域可能存在显示偏差,出现显示不均的问题。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用户使用手机与朋友聊天(图中省略用户使用聊天软件,以及用户及其朋友的个人信息,例如头像、名字等),此时UDC关闭,UDC对应的显示区域101的发光像素开启。该显示区域101与显示屏中其它显示区域102可能存在显示偏差,显示屏显示不均。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使用人眼感官判断此差异。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判定误差,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判断方法,通过量化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屏下设备关闭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可应用在终端显示屏的显示判断中,进一步,上述显示判断方法可以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PDA、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等的显示屏显示判断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图2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
图2为显示判断系统架构示意图。在图2中,以对手机显示屏进行显示判断为例。上述架构包括处理器201、驱动装置202和发光单元203中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显示判断架构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架构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图2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处理器201可以监测手机中的屏下设备的状态,例如监测屏下设备开启或关闭,可以在监测到屏下设备开启时,发送屏下设备开启指令至驱动装置202,或者,在监测到屏下设备关闭时,发送屏下设备关闭指令至驱动装置202。
驱动装置202可以接收上述处理器201发送的上述屏下设备开启指令或屏下设备关闭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关闭或开启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其中,驱动装置202可以为设有显示面板驱动集成电路(Display Panel Drive IntegratedCircuit,DDIC),进而通过DDIC执行上述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处理器201还可以量化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判断上述手机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发光单元203可以用于对上述量化的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等进行显示。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以几个实施例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2中的处理器201,具体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域为上述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这里,以手机显示屏为例,上述处理器监测手机中的屏下设备的状态,可以在检测到屏下设备关闭时发送屏下设备关闭指令至驱动装置,进而,驱动装置根据该指令,开启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
其中,上述屏下设备包括UDC和屏下指纹识别模块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以UDC为例,上述处理器在UDC关闭,UDC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
这里,第一亮度偏差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的最小亮度和最大亮度确定,例如第一亮度偏差ΔL1=brightness(min.)/brightness(max),即第一亮度偏差等于第一显示区域的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比值。同理,第二亮度偏差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区域的最小亮度和最大亮度确定,例如第二亮度偏差ΔL2等于第二显示区域的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比值。
第一色度偏差可以根据第一显示区域所有测试点色坐标与其他任意测试点在1976色空间的色坐标比较,色偏程度最大值确定,例如第一色度偏差Δuv1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08331590000101
即第一色度偏差等于第一显示区域中确定的色偏程度最大值。同理,第二色度偏差可以根据第二显示区域所有测试点色坐标与其他任意测试点在1976色空间的色坐标比较,色偏程度最大值确定,例如第二色度偏差Δuv2等于第二显示区域中确定的色偏程度最大值。
示例性的,上述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可以包括:通过成像亮度计(例如LMK6-5)获取屏下设备,例如UDC的位置数据,例如形状、尺寸等信息,进而,根据该位置数据,获取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
这里,第一显示区域可以为图1箭头所指区域,第二区域可以为图1中除箭头所指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S302: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其中,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示例性的,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可以包括:
根据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偏差,以及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偏差,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并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色度偏差,以及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色度偏差,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进行量化,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上述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保证后续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其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亮度偏差与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可以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例如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J0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08331590000111
同理,上述根据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一色度偏差与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可以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例如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C0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08331590000121
S303: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将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这里,正常情况下,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小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因此,这里可以将上述第一预设阈值设置为一个较小的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如果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差异较大,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否则,说明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均匀。
如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预设阈值包括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和第一预设色度阈值,上述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将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将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色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上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和/或,上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大于第一预设色度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其中,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和第一预设色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处理器通过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剩余的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进而,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第二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根据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其中,量化了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显示差异,明确了屏下设备关闭时,屏下设备对应的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从而,能够准确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对未来有屏下设备的显示屏投入市场后的视觉体验评价,提供量化方法,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的问题,有利于行业相应标准的制定引用等。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在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之前,还考虑在上述屏下设备开启,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进而,根据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显示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该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该第二显示区域为上述显示屏中除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S402:根据上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其中,步骤S401-S402与上述步骤S301-S302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403:在上述屏下设备开启,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手机显示屏中,以屏下设备为UDC为例,UDC对应的显示区域501和显示屏中其它显示区域502如图所示,此时UDC开启,UDC对应的显示区域501的发光像素关闭。
S404:根据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其中,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包括第三亮度偏差和第三色度偏差,上述第四显示参数包括第四亮度偏差和第四色度偏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
根据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
示例性的,上述根据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亮度偏差与第四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可以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
例如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J1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08331590000141
其中,ΔL3表示上述第三亮度偏差,ΔL4表示上述第四亮度偏差。
同理,上述根据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上述第三色度偏差与第四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可以包括:
计算上述差值与上述相加之和的比值;
根据上述比值的绝对值,确定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
例如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C1通过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08331590000142
其中,Δuv3表示上述第三色度偏差,Δuv4表示上述第四色度偏差。
S405: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计算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该第二预设阈值大于上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这里,如上述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相同或相近,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小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相应的,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开启,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上述第一显示区域与上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参数差异较大,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较大时,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因此,如果计算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较大,说明上述显示屏显示正常,不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否则,说明上述显示屏显示异常,存在显示不均的问题。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如上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示例性的,上述第二预设阈值包括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和第二预设色度阈值。
上述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计算上述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的差值,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进行比较,同理,计算上述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的差值,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色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计算的亮度的差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和/或,计算的色度的差值小于上述第二预设色度阈值,则判定上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其中,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和第二预设色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在显示屏显示正常时,根据此时该显示屏的第二亮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的差值,以及第二色度差异量化值与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的差值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之前,还可以在屏下设备开启,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进而,根据上述第三显示参数和第四显示参数,确定上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从而,根据上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即根据屏下设备关闭和开启时,上述显示区域的画质与其它显示区域的对比情况,判断上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人眼判断误差较大,对后期屏下设备技术能力提升,形成优化测试判定存在争议的问题。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显示判断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判断装置6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以及判断模块603。这里的显示判断装置可以是上述处理器本身,或者是实现处理器的功能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以及判断模块的划分只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物理上两者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所述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判断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基础上,该显示判断装置60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604和第二确定模块605。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604,用于在所述屏下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8A和8B示意性地提供本申请所述显示判断设备的一种可能的基本硬件架构。
参见图8A和8B,显示判断设备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以及通信接口803。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2和总线804。
其中,显示判断设备800可以是计算机或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制。显示判断设备800中,处理器8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A和8B仅示意了其中一个处理器801。可选地,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如果显示判断设备800具有多个处理器801,多个处理器801的类型可以不同,或者可以相同。可选地,显示判断设备800的多个处理器801还可以集成为多核处理器。
存储器802存储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02可以存储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判断方法所需的计算机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802存储用于实现上述显示判断方法的步骤的指令。存储器802可以是以下存储介质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固态硬盘(SSD)、硬盘(HDD)、光盘),易失性存储器。
通信接口803可以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输出。也可以包括以下器件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组合:网络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无线网卡等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器件。
可选的,通信接口803还可以用于显示判断设备800与其它计算设备或者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可选的,图8A和8B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804。总线804可以将处理器801与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连接。这样,通过总线804,处理器801可以访问存储器802,还可以利用通信接口803与其它计算设备或者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申请中,显示判断设备800执行存储器802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显示判断设备800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判断方法,或者使得显示判断设备800部署上述的显示判断装置。
从逻辑功能划分来看,示例性的,如图8A所示,存储器802中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以及判断模块603。这里的包括仅仅涉及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分别实现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以及判断模块的功能,而不限定是物理上的结构。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所述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判断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一种可能设计,如图8B所示,存储器802中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604和第二确定模块605。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604,用于在所述屏下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6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另外,上述的显示判断装置除了可以像上述图8A和8B通过软件实现外,也可以作为硬件模块,或者作为电路单元,通过硬件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设备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判断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信息输入和/或输出。进一步,所述芯片还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显示判断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所述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屏下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包括第一亮度偏差和第一色度偏差,所述第二显示参数包括第二亮度偏差和第二色度偏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和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亮度偏差与所述第二亮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亮度差异量化值;
根据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一色度偏差与所述第二色度偏差的相加之和,确定所述第一色度差异量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将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与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的差值;
将计算的差值与第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计算的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显示屏显示不均。
7.一种显示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屏的屏下设备关闭,所述屏下设备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开启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参数,并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显示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显示屏中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外剩余的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屏下设备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像素关闭时,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三显示参数,并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四显示参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显示参数和所述第四显示参数,确定所述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差异量化值和所述第一显示差异量化值,判断所述显示屏是否显示不均。
9.一种显示判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判断方法。
CN202011376568.5A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66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6568.5A CN112466253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6568.5A CN112466253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6253A true CN112466253A (zh) 2021-03-09
CN112466253B CN112466253B (zh) 2022-02-18

Family

ID=7480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6568.5A Active CN112466253B (zh) 2020-11-30 2020-11-30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625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177A (zh) * 2021-05-13 2021-08-13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057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1185A (zh) * 2021-09-26 2021-12-2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显示面板的显示差异的方法及装置
CN117931113A (zh) * 2024-03-25 2024-04-26 合肥维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差异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0678A (ja) * 1999-03-03 2000-09-14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8164754A (ja) * 2018-07-10 2018-10-25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遊技台
CN111833809A (zh) * 2020-07-17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863922A (zh) * 2020-07-30 2020-10-30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显示效果的面板结构及制作驱动方法
CN111866482A (zh) * 2020-07-09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00227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调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0678A (ja) * 1999-03-03 2000-09-14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8164754A (ja) * 2018-07-10 2018-10-25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遊技台
CN111866482A (zh) * 2020-07-09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33809A (zh) * 2020-07-17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863922A (zh) * 2020-07-30 2020-10-30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显示效果的面板结构及制作驱动方法
CN11200227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调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7177A (zh) * 2021-05-13 2021-08-13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057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21185A (zh) * 2021-09-26 2021-12-2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显示面板的显示差异的方法及装置
CN117931113A (zh) * 2024-03-25 2024-04-26 合肥维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差异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6253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6253B (zh) 显示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19836B (zh) 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0693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based on frequency operation cycle set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frequency
CN107957294B (zh) 环境光强度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37328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refresh 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5297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cognizing external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471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00127704A (ko) 정보 입력 장치, 정보 입력 방법, 정보 입출력 장치, 기억 매체 및 전자 기기
CN109716427A (zh)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
CN109215578B (zh)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US20230067867A1 (en) Display screen control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4078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execution screen of applic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1551348A (zh) gamma调试方法和装置
CN110618852A (zh) 视图处理方法、视图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584769A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存储介质
US20230214963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99149A (zh) 界面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668843A (zh) 一种拍摄状态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60284315A1 (en) Content Adaptive Backlight Power Saving Technology
KR20110099411A (ko) 전자 기기에서 소비전력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49325B (zh)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754496B (zh) 圖像融合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CN108777134B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6109B (zh) 显示矩形式多边形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22504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al modes for xr devices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