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2569A -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2569A
CN112462569A CN202011419595.6A CN202011419595A CN112462569A CN 112462569 A CN112462569 A CN 112462569A CN 202011419595 A CN202011419595 A CN 202011419595A CN 112462569 A CN112462569 A CN 112462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base layer
ink crystal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95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2569B (zh
Inventor
吴军
刘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sheng Xianghe 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sheng Xianghe 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sheng Xianghe 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sheng Xianghe L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95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2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2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涉及屏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贴合设置的墨晶层、光学结构基层、成像层和硬质基层;其中,硬质基层呈透明状并且内设有透光电路板,透光电路板用于检测用户按压墨晶层的动作;成像层用于让投影设备投射光线至其上进行成像;光学结构基层包括线光栅基层和结构层,线光栅基层后侧面与成像层贴合,结构层包括多个水平凸设在线光栅基层前侧面的凸状结构;光学结构基层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隔设有多个呈水平状的吸光层。本发明具有最大化吸光面积、用户体验佳以及成像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背景技术
投影屏幕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其主要应用于大型会议室、指挥控制中心、培训教育结构、会议室、展厅、展览馆、机场、橱窗等场合,投影屏幕通常分为正投式投影屏幕和背投式投影屏幕,其中,正投式投影屏幕通常是依靠反射原理,背投式投影屏幕则是依靠透射原理。现有的投影屏幕结构多种多样,但在各种光线环境下,尤其是在明亮的环境光中环境下,其表面受强光的投射,很容易导致成像画面不清晰、不均匀、眩光、白雾状严重。众所周知,如果投影屏幕成像画面白雾状(画面发白)严重的话,会大大降低画面的对比度和亮度,从而很容易导致使用者观看不清,进而失去其本身的展示、演示或广告效果。因此,如何解决环境光对成像画面的不良影响,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提高成像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最大化吸光面积,提高抗环境光性能,节省成本,对光学结构基层有效防护,多点触控按压效果好。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贴合设置的墨晶层、光学结构基层、成像层和硬质基层;其中,所述硬质基层呈透明状并且内设有透光电路板,所述透光电路板用于检测用户按压所述墨晶层的动作;所述成像层用于让投影设备投射光线至其上进行成像;所述光学结构基层包括线光栅基层和结构层,所述线光栅基层后侧面与所述成像层贴合,所述结构层包括多个水平凸设在所述线光栅基层前侧面的凸状结构,多个所述凸状结构相互平行,所述凸状结构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结构;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结构层并填充所述结构层形成的空隙,所述墨晶层前端表面平整;所述光学结构基层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隔设有多个呈水平状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后端延伸至所述线光栅基层后侧面,所述吸光层前端延伸至所述凸状结构前端中央。
具体地,结构层还包括多个水平凹设在所述线光栅基层前侧面的凹状结构,所述凹状结构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槽状结构,相邻所述凸状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凹状结构,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凸状结构和所述凹状结构之间并填充其空隙。通过在相邻凸状结构之间设置凹状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墨晶层和光学结构基层的贴合面积,从而降低二者复合难度并且提高二者之间的复合效果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凹状结构,能够消除相邻凸状结构之间的细微投影光线的折射路线缺陷,实现更充分地成像。
具体地,结构层还包括柔性防眩光层,所述柔性防眩光层贴合所述凹状结构和所述凸状结构设置,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凹状结构和所述凸状结构之间的柔性防眩光层前侧面,并且填充所述柔性防眩光层的空隙。进一步地,通过贴合柔性防眩光层,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晶层和光学结构基层之间的复合难度并且提高二者之间的复合效果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柔性防眩光层本身能够防强光照射,从而提高整个背投墨晶屏的抗环境光性能。
具体地,柔性防眩光层内部设置有纳米级吸光点,所述纳米级吸光点用于吸收环境光。通过纳米级吸光点增设了吸光组织,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背投墨晶屏的抗环境光性能。
具体地,吸光层为呈黑色。
具体地,吸光层采用黑色TPU材料制成。吸光层由黑色TPU材料通过挤塑成型。
具体地,透光电路板为刻有电路的ITO薄膜。ITO薄膜具有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具体地,墨晶层采用柔性可卷曲玻璃制成。柔性可卷曲玻璃可高度弯曲。
具体地,硬质基层采用透明状的硬质材料制成,具体为PET膜、PC板、铝蜂窝板、PMMA板和复合板中的任意一种。硬质基层采用透明状的硬质材料制成,使得其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增强了整个背投墨晶屏的硬度,提高了背投墨晶屏的平整度,以防止背投墨晶屏变形。
具体地,成像层通过胶粘剂复合在所述硬质基层前侧面。能够让成像层充分展开,提高成像层的成像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在本发明中,凸状结构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结构,半圆状结构能够实现成像层上每一处都能充分通过直射呈现在用户视界中,从而将成像层上的画面充分显示,提升画面对比度、亮度增益、色彩还原性、分别率等,大大提高成像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2、在本发明中,凸状结构内部有吸光层,当环境光从墨晶层的斜上方或斜下方照射进凸状结构时,其会被间隔设置的吸光层遮挡,并吸收掉,从而使环境光穿射不到吸光层的斜上方或斜下方,也就是吸光层后方的成像层上,因而可大大降低照射到所述成像层上的环境光,因此,便可在成像层的表面形成更清晰、对比度更高、亮度更亮的投影画面,用户正常观看投影画面时,投影画面的光线穿过光学结构基层和墨晶层进入瞳孔后,便会在人眼形成成像画面更清晰、对比度更高、亮度更亮的视觉感受,进而给用户呈现一个非常清晰非常完美的画面。
3、在本发明中,吸光层左端直达线光栅基层后侧面,同时其前端设置在凸状结构前端中央,因此通过凸状结构提高了吸光层在水平面上的尺寸,实现在水平面上最大化吸光层尺寸,从而最大化吸光面积,提高抗环境光性能。
4、在本发明中,由于线光栅基层外表面存在凸状结构(结构层),会让线光栅基层呈凹凸不平的磨砂状,用户触感呈磨砂感,通过设置墨晶层能够消除线光栅基层外表面的磨砂感,形成平整镜面感,提高外观表现和用户体验。
5、在本发明中,设置墨晶层能够保护光学结构基层表面不至于被长期的手触、唾沫以及其他具有腐蚀性的事物所侵蚀。
6、在本发明中,透光电路板设置在硬质基层内,能够大大提高透光电路板的绝缘性能,不需要另外设置绝缘层,节省成本。
7、在本发明中,墨晶层贴合在结构层表面上,用户在按压时直接接触的是墨晶层表面,而不是光学结构基层,从而通过墨晶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整个背投墨晶屏在触控按压时产生的波纹状纹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无凹状结构和柔性防眩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凹状结构和柔性防眩光层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柔性防眩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柔性防眩光层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有结构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墨晶层,2-光学结构基层,21-线光栅基层,22-结构层,221-凸状结构,222-凹状结构,223-柔性防眩光层,23-吸光层,3-成像层,4-硬质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贴合设置的墨晶层1、光学结构基层2、成像层3和硬质基层4;其中,硬质基层4呈透明状并且内设有透光电路板,透光电路板用于检测用户按压墨晶层1的动作;成像层3用于让投影设备投射光线至其上进行成像;光学结构基层2包括线光栅基层21和结构层22,线光栅基层21后侧面与成像层3贴合,结构层22包括多个水平凸设在线光栅基层21前侧面的凸状结构221,多个凸状结构221相互平行,凸状结构221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结构;墨晶层1后端延伸进结构层22并填充结构层22形成的空隙,墨晶层1前端表面平整;光学结构基层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隔设有多个呈水平状的吸光层23,吸光层23后端延伸至线光栅基层21后侧面,吸光层23前端延伸至凸状结构221前端中央。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吸光层23结构细微,人体肉眼无法察觉,因此,其不会影响视觉感受,不会在视觉前一道一道的细纹,也不会让用户察觉到整个墨晶屏上存在一道一道的细纹。整个背投墨晶屏中,第一:凸状结构221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结构,通过图1中背投光路可以看出,半圆状结构能够实现成像层3上每一处都能充分通过直射呈现在用户视界中,从而将成像层3上的画面充分显示,提升画面对比度、亮度增益、色彩还原性、分别率等,大大提高成像效果,提升用户观看体验;第二:凸状结构221内部有吸光层23,当环境光从墨晶层1的斜上方或斜下方照射进凸状结构221时,其会被间隔设置的吸光层23遮挡,并吸收掉,从而使环境光穿射不到吸光层23的斜上方或斜下方,也就是吸光层23后方的成像层3上,因而可大大降低照射到成像层3上的环境光,因此,便可在成像层3的表面形成更清晰、对比度更高、亮度更亮的投影画面,用户正常观看投影画面时,投影画面的光线穿过光学结构基层2和墨晶层1进入瞳孔后,便会在人眼形成成像画面更清晰、对比度更高、亮度更亮的视觉感受,进而给用户呈现一个非常清晰非常完美的画面;第三:吸光层23左端直达线光栅基层21后侧面,同时其前端设置在凸状结构221前端中央,因此通过凸状结构221提高了吸光层23在水平面上的尺寸,实现在水平面上最大化吸光层23尺寸,从而最大化吸光面积,提高抗环境光性能;第四:由于线光栅基层21外表面存在凸状结构221(结构层22),会让线光栅基层21呈凹凸不平的磨砂状,用户触感呈磨砂感,通过设置墨晶层1能够消除线光栅基层21外表面的磨砂感,形成平整镜面感,提高外观表现和用户体验;第五:设置墨晶层1能够保护光学结构基层2表面不至于被长期的手触、唾沫以及其他具有腐蚀性的事物所侵蚀;第六:透光电路板设置在硬质基层4内,能够大大提高透光电路板的绝缘性能,不需要另外设置绝缘层,节省成本;第七:墨晶层1贴合在结构层22表面上,用户在按压时直接接触的是墨晶层1表面,而不是光学结构基层2,从而通过墨晶层1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整个背投墨晶屏在触控按压时产生的波纹状纹路。
具体地,结构层22还包括多个水平凹设在线光栅基层21前侧面的凹状结构222,凹状结构222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槽状结构,相邻凸状结构221之间设置一个凹状结构222,墨晶层1后端延伸进凸状结构221和凹状结构222之间并填充其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通过在相邻凸状结构221之间设置凹状结构222,一方面能够提高墨晶层1和光学结构基层2的贴合面积,从而降低二者复合难度并且提高二者之间的复合效果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凹状结构222,能够消除相邻凸状结构221之间的细微投影光线的折射路线缺陷,实现更充分地成像。
具体地,结构层22还包括柔性防眩光层223,柔性防眩光层223贴合凹状结构222和凸状结构221设置,墨晶层1后端延伸进凹状结构222和凸状结构221之间的柔性防眩光层223前侧面,并且填充柔性防眩光层223的空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通过贴合柔性防眩光层223,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晶层1和光学结构基层2之间的复合难度并且提高二者之间的复合效果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柔性防眩光层223本身能够防强光照射,从而提高整个背投墨晶屏的抗环境光性能。
具体地,柔性防眩光层223内部设置有纳米级吸光点,纳米级吸光点用于吸收环境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纳米级吸光点增设了吸光组织,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背投墨晶屏的抗环境光性能。
具体地,吸光层23为呈黑色。
具体地,吸光层23采用黑色TPU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吸光层23由黑色TPU材料通过挤塑成型。
具体地,透光电路板为刻有电路的ITO薄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ITO薄膜具有高的导电率、高的可见光透过率、高的机械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具体地,墨晶层1采用柔性可卷曲玻璃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可卷曲玻璃可高度弯曲。
具体地,硬质基层4采用透明状的硬质材料制成,具体为PET膜、PC板、铝蜂窝板、PMMA板和复合板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硬质基层4采用透明状的硬质材料制成,使得其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增强了整个背投墨晶屏的硬度,提高了背投墨晶屏的平整度,以防止背投墨晶屏变形。
具体地,成像层3通过胶粘剂复合在硬质基层4前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让成像层3充分展开,提高成像层3的成像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贴合设置的墨晶层、光学结构基层、成像层和硬质基层;其中,
所述硬质基层呈透明状并且内设有透光电路板,所述透光电路板用于检测用户按压所述墨晶层的动作;
所述成像层用于让投影设备投射光线至其上进行成像;
所述光学结构基层包括线光栅基层和结构层,所述线光栅基层后侧面与所述成像层贴合,所述结构层包括多个水平凸设在所述线光栅基层前侧面的凸状结构,多个所述凸状结构相互平行,所述凸状结构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结构;
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结构层并填充所述结构层形成的空隙,所述墨晶层前端表面平整;
所述光学结构基层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隔设有多个呈水平状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后端延伸至所述线光栅基层后侧面,所述吸光层前端延伸至所述凸状结构前端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还包括多个水平凹设在所述线光栅基层前侧面的凹状结构,所述凹状结构是截面为半圆状的条形槽状结构,相邻所述凸状结构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凹状结构,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凸状结构和所述凹状结构之间并填充其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还包括柔性防眩光层,所述柔性防眩光层贴合所述凹状结构和所述凸状结构设置,所述墨晶层后端延伸进所述凹状结构和所述凸状结构之间的柔性防眩光层前侧面,并且填充所述柔性防眩光层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眩光层内部设置有纳米级吸光点,所述纳米级吸光点用于吸收环境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为呈黑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采用黑色TPU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电路板为刻有电路的ITO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晶层采用柔性可卷曲玻璃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基层采用透明状的硬质材料制成,具体为PET膜、PC板、铝蜂窝板、PMMA板和复合板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层通过胶粘剂复合在所述硬质基层前侧面。
CN202011419595.6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Active CN112462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9595.6A CN11246256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9595.6A CN11246256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569A true CN112462569A (zh) 2021-03-09
CN112462569B CN112462569B (zh) 2022-05-03

Family

ID=7480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9595.6A Active CN112462569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256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001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投影布及其成像触控系统
CN103605258A (zh) * 2013-12-06 2014-02-26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抗环境光投影屏幕
CN104111580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吴小平 水平背族黑栅或菲涅耳背族纹反射投影屏幕
CN104298062A (zh) * 2014-09-19 2015-01-21 杨作林 投影幕、及其制作方法和用该投影幕控制光线的方法
CN205982976U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强光背投膜
CN207281457U (zh) * 2017-11-05 2018-04-27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横向光栅投影屏幕
CN207663207U (zh) * 2018-01-18 2018-07-27 上海久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适用于强光环境的微棱镜光栅幕
CN108572506A (zh) * 2018-07-06 2018-09-25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光线膜
CN108594586A (zh) * 2018-07-17 2018-09-28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光线膜
CN110308613A (zh) * 2019-07-07 2019-10-08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百叶光栅型投影屏幕及加工方法
CN110568711A (zh) * 2019-09-03 2019-12-13 天津保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刮黑栅屏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001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苏州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投影布及其成像触控系统
CN104111580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吴小平 水平背族黑栅或菲涅耳背族纹反射投影屏幕
CN103605258A (zh) * 2013-12-06 2014-02-26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抗环境光投影屏幕
CN104298062A (zh) * 2014-09-19 2015-01-21 杨作林 投影幕、及其制作方法和用该投影幕控制光线的方法
CN205982976U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强光背投膜
CN207281457U (zh) * 2017-11-05 2018-04-27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横向光栅投影屏幕
CN207663207U (zh) * 2018-01-18 2018-07-27 上海久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可适用于强光环境的微棱镜光栅幕
CN108572506A (zh) * 2018-07-06 2018-09-25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光线膜
CN108594586A (zh) * 2018-07-17 2018-09-28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光线膜
CN110308613A (zh) * 2019-07-07 2019-10-08 深圳市真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百叶光栅型投影屏幕及加工方法
CN110568711A (zh) * 2019-09-03 2019-12-13 天津保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刮黑栅屏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SAN: "墨晶屏抗光:简述Hisan激光屏屏幕技术", 《HTTP://WWW.HISAN.COM.CN/NEWS_INFO_407.HT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569B (zh) 202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130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EP1554627A1 (en)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JP2016009271A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US10455225B2 (en) Multi-layered display with interstitial layer air filter
BRPI0612883A2 (pt) painel de múltiplos reflexos
JP2009069550A (ja) 情報表示部材
JP6489816B2 (ja) 反射型プロジェクタースクリーン
CN112462569B (zh) 一种多点触控抗光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
CN207663208U (zh) 广视角定向增光微棱镜光栅幕
CN105652580A (zh) 一种透明投影膜以及应用该透明投影膜的投影屏幕
CN218122282U (zh) 一种防窥膜
US20210043120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three-dimensional sign
JP2021063855A (ja) 乗物用調光ウィンドウ、及び乗物用調光ウィンドウシステム
CN214278619U (zh) 一种硬质玻璃背投墨晶屏防眩无拼接光栅结构
US20160139460A1 (en) Display device
CN209842326U (zh) 反射式抗光投影屏幕
CN210954600U (zh) 抗光投影屏幕
JP2007065563A (ja) 反射防止性光学構造体
JP4701043B2 (ja)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
CN105913777A (zh) 棱柱光栅在led屏幕或背投屏幕的裸眼3d显示装置
JPWO2019159758A1 (ja) 光学結像装置
CN220085230U (zh) 可双面投影的正投幕
CN211454219U (zh) 抗光背投式硬幕
CN214760364U (zh) 一种全景文物交互展示柜
CN209946629U (zh)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