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412B -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412B
CN112449412B CN201910804617.1A CN201910804617A CN112449412B CN 112449412 B CN112449412 B CN 112449412B CN 201910804617 A CN201910804617 A CN 201910804617A CN 112449412 B CN112449412 B CN 112449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state
wake
mode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46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9412A (zh
Inventor
童武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46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9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9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由此,自适应地切换设备的扫描状态,以降低设备功耗。

Description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物联网应用,例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零售等正在扩大发酵中。这些物联网应用,也带动了低功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如何有效的地实现低功耗,成为各大厂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以便于更好地实现低功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所述设备执行,包括: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可选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基本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状态配置消息,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基于所述状态配置消息配置所述设备的扫描状态。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所述设备被唤醒,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数据包,以便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设备基于蓝牙mesh网络。
可选地,所述设备是低功耗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包括: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响应于所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消息,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根据本公开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包括: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唤醒数据包;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以及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可选地,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包括: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接收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模式;以及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响应于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响应于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在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在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基本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配置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发送状态配置消息,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包括用于所述设备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设备基于蓝牙mesh网络。
可选地,所述设备是低功耗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包括: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以及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向所述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可选地,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响应于所述状态切换消息,从所述第一模式换为所述第二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包括: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接收来自所述设备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状态切换消息是所述设备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情况下,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时发送的;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服务器转发所述状态切换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执行设备唤醒方法的设备,包括:第一扫描模块,用于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第二扫描模块,用于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执行设备唤醒方法的控制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模式;以及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系统,包括设备和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设备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所述设备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所述设备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可选地,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服务器,其中,所述设备向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可选地,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所述设备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
可选地,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由此,通过自适应切换设备的扫描状态,以降低设备功耗,从而极大降低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执行设备唤醒方法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备唤醒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其中,该设备是能够被唤醒的设备,并且该设备可以自适应地进行状态切换,例如从使用频次高于预定时间的波峰期切换到使用频次低于预定时间的波谷期,从而降低设备功耗。
作为一个示例,本公开的能够被唤醒的设备可以是由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传感器、红外遥控器等。其中,该设备能够以一定占空比来接收空中的唤醒数据包,从而实现低功耗模式。
占空比(又可成为占空度、占空因数)占空比是指电路被接通的时间占整个电路工作周期的百分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占空比是指该设备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处于电路接通且能够接收唤醒数据包的时间相对于该一个扫描周期总时间所占的比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设备能够基于不同的扫描状态来接收唤醒数据包,扫描状态可以对应于其相应的扫描信息,例如扫描周期、占空比等。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扫描信息(例如扫描周期和/或占空比等)可以各不相同。由此,通过对扫描状态的切换,进一步降低设备功耗。
本公开实施例中,设备的扫描状态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例如通过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配置,所配置的设备的扫描状态可以与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的模式相对应。在该设备被应用时,该设备可以与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通信,以实现状态/模式的彼此对应同步,使得设备尽可能地与控制设备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对应,以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唤醒数据包,从而被唤醒。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被预先配置两种不同的扫描状态,例如第一扫描状态和第二扫描状态。其中,第一扫描状态可以对应于第一扫描信息,例如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可以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例如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第一扫描周期可以不同于第二扫描周期,第一扫描占空比可以不同于第二扫描占空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状态例如可以对应于使用频次高于预定时间的波峰期,第二扫描状态例如可以对应于使用频次低于预定时间的波谷期。这样,设备可以以非固定的扫描周期和/或占空比扫描的方式以接收唤醒数据包,使得设备在使用频次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自适应地进行状态切换,以便基于其当前使用频次对应的扫描状态即第二扫描状态来进行扫描,从而降低设备的功耗。
应该理解的是,文中对“第一”和“第二”的描述,旨在对描述对象加以区分,而非对其顺序和大小有任何明示或是暗示的规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能够被唤醒的设备也可以是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低功耗设备(又可成为低功耗节点)。
蓝牙mesh网络是一种采用flooding(网络泛洪)的方式来发布和中继消息的网络,蓝牙Mesh网络是用于建立多对多(many:many)设备通信的低能耗蓝牙(Bluetooth LowEnergy,也称为Bluetooth LE)新的网络拓扑。蓝牙Mesh网络允许使用者创建基于多个设备的大型网络,网络可以包含数十台、数百甚至数千台蓝牙Mesh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信息的传递,能够提高构建大范围网络覆盖的通信能力,适用于楼宇自动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需要让数以万计个设备在可靠、安全的环境下传输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设备可以加入蓝牙mesh网络中,并作为低功耗节点,以一定的占空比来接收空中蓝牙mesh广播包,从而实现低功耗的模式。当控制设备期望唤醒该设备时,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持续发送多个唤醒数据包(又称为激活广播包),该设备在接收到任一唤醒数据包之后能够被唤醒。基于本发明的设备唤醒方案,在单个低功耗节点能够降低设备功耗的情况下,基于该蓝牙mesh网络的多个低功耗节点也都能降低功耗,从而能够极大地降低整个蓝牙mesh网络的功耗,避免资源的浪费。
如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并以单个设备即低功耗节点作为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设备唤醒方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执行设备唤醒方法的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设备唤醒系统100可以包括能够被唤醒的设备110、控制设备120以及服务器130。
控制设备例如在其期望唤醒设备或者接收到针对唤醒设备的控制指令等情况下,能够以一定的模式向空中发送唤醒数据包,该能够被唤醒的设备可以基于其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扫描信息,例如扫描周期和/或占空比,来扫描以便接收唤醒数据包,从而被唤醒。
其中,控制设备的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与设备的扫描状态相对应。例如,所述设备可以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或者,所述设备可以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例如可以定期或周期性地上报其扫描状态,以便于控制设备能够获知设备的扫描状态,从而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来发送唤醒数据包,以使得控制设备发送的唤醒数据包能够被设备接收到,从而便于唤醒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通过切换其扫描状态,来进一步实现低功耗。其中,例如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该设备可以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其中,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例如,可以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操作行为,通过分析确定较为优选的状态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向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告知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以使得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能够以与设备所处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如前所述,设备的扫描状态可以是预先配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的扫描状态可以是由服务器或控制设备配置的,在配置完成之后,服务器或控制设备可以向设备发送状态配置消息,该状态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为设备配置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扫描信息,例如扫描周期和/或扫描占空比等。设备可以接收状态配置消息,并基于该状态配置消息来进行状态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设备的两种扫描状态,即第一扫描状态和第二扫描状态。该状态配置消息可以包括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扫描信息,例如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以及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扫描新,例如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
在为设备配置扫描状态的同时,还可以相应地配置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的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模式,例如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和对应于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
该发送模式可以对应于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向设备持续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数量,其中,每个唤醒数据包的持续时间可以相同,例如为10ms。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可以对应于第一数量(例如120个),第二模式可以对应于第二数量(例如240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可以基本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并且,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可以被依次发送。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仅是两种扫描状态和/或两种模式作为示例来对本公开的设备唤醒方案及其中涉及的设备扫描状态的切换来进行说明而非限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设备的扫描状态进行配置,该设备的扫描状态可以不限于两种,相应的扫描周期和/或占空比或者其它扫描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图结合设备即低功耗节点的两种扫描状态,来对该设备在被使用时的扫描状态的切换的实现进行说明。
以智能家居场景为例,在此情景下,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低功耗设备可以是能够用于控制电视的红外遥控器,控制设备可以是智能音箱。
当前,设备即低功耗节点处于第一扫描状态(即波峰期),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和控制设备均已知悉该设备的扫描状态,并能够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模式来发送唤醒数据包。
参见图2,在步骤S201,用户发出唤醒语音,例如“XXXX,打开电视”。
在步骤S202,控制设备在接收到唤醒语音之后,能够识别唤醒词“XXXX”并被唤醒。在步骤S203,控制设备将所接收到唤醒语音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能够解析唤醒语音并进行控制。
在步骤S204,服务器以第一模式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唤醒控制包,包括第一控制命令和第一数量的唤醒数据包。
在步骤S205,控制设备在接收到第一唤醒控制包之后,以第一模式发送多个唤醒数据包(例如120个,每个唤醒数据包的持续时间为10ms)。
由于低功耗节点当前处于第一扫描状态,即以第一扫描周期(例如1.2s)和第一扫描占空比(例如5%)进行扫描以接收唤醒数据包。在步骤S206,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低功耗节点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之后被唤醒,并能够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第一控制命令。
在步骤S207,控制设备向该低功耗节点发送第一控制命令。
在步骤S208,低功耗节点接收第一控制命令并执行,例如响应于第一控制命令“打开电视”执行打开电视的操作。并且,在步骤S209,向控制设备返回应答信息(Ack),以便告知控制设备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
在步骤S210,控制设备能够向服务器转发该应答信息,由此,实现设备与服务器、控制设备之间的状态/模式同步,便于服务器和/或控制设备能够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数据包。由此,在电视被打开之后,用户又发出例如更换电视频道的语音或者调整音量的语音或者关闭电视的语音等,设备、控制设备以及服务器能够同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服务器和/或控制设备未知悉设备的扫描状态或者未能知悉设备的扫描状态调整更新等情况下,服务器在接收到控制设备转发的唤醒语音之后,可以首先基于对应于使用频次较高的扫描状态即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来控制发送唤醒数据包,这样,即便设备当前处于使用频次较低的扫描状态即第二扫描状态,也可能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从而被唤醒。而在之后的交互中,基于设备在步骤S209、S210所告知的扫描状态,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来控制发送唤醒数据包。
如前所述,本公开的设备能够自适应地进行扫描状态的切换以实现低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可以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其中,状态切换条件可以包括该设备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也可以设备达到了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或者其它状态切换条件。
上述预定时间段和/或状态切换时间可以是根据需要设置的。例如预定时间段可以是5分钟、30分钟、1小时、3小时不等。例如状态切换时间可以是工作日的每日上午9点、下午17点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返回图2,以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为例,在步骤S211,设备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在步骤S212,控制设备可以向服务器转发该状态切换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这里的状态切换消息可以实现为由设备发出的请求事件,以请求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进行状态和/或模式的切换,以便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能够以与该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步骤S213,服务器在接收到经由控制设备转发的状态切换事件之后,可以相应地切换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模式,即从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切换为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第二模式对应于第二数量(例如240个)的唤醒数据包,并向控制设备发送状态/模式切换信息。
在步骤S214,控制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状态/模式切换信息之后,相应地切换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模式,即从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切换为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第二模式对应于第二数量(例如240个)的唤醒数据包,并向设备发送状态/模式切换信息。
在步骤S215,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的状态/模式切换信息之后,相应地切换期扫描状态,即从第一扫描状态切为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该设备即低功耗节点以第二扫描周期、第二扫描占空比进行扫描以接收唤醒数据包。其中,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可以大于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第二扫描占空比可以小于第一扫描占空比。例如,第二扫描周期可以为2.4s,第二扫描占空比可以为2.5%。
换句话说,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可以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可以基本相同。由此,在设备的使用频次较低时,将设备从对应于波峰期的扫描状态切换为对应于波谷期的扫描状态,从而在相同的时间使得设备功耗减半,从而降低设备功耗,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状态切换消息还可以实现为由设备侧发出的通知消息。例如,设备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之后,可以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并向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向其告知该设备当前所处扫描状态的消息。控制设备在接收到消息之后,响应于该消息从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切换为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同时,控制设备将该消息转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消息之后,可以响应于该消息从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切换为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由此,服务器和/或控制设备在再次接收到对应于该设备的控制语音之后,可以基于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以便于实现相关控制。
在其它实施例中,设备的扫描状态的切换也可以是设备响应于控制设备的相关切换指令进行的。例如,在预先设置了该设备对应的状态切换时间后,控制设备可以监控时间,并在达到预定状态切换时间时,向该设备发送状态切换消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控制设备的状态切换消息之后,可以相应地切换其扫描状态,例如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并在状态切换完成之后,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通知信息,以告知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以便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相应地切换其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是对其实现方式的举例说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设备的扫描状态的自适应切换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设备在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之后,能够以第二扫描周期(2.4s)和第二扫描占空比进行扫描以便接收唤醒数据包。此时,相比于第一扫描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内,设备功耗能够减半。
返回图2所示的流程图,此时,当用户期望再次唤醒设备时,与上述步骤S201-S207的步骤相同或相似,在步骤S216,用户发出唤醒语音例如“XXXX,打开电视”。
在步骤S217,控制设备在接收到唤醒语音之后,能够识别其中的唤醒词“XXXX”并被唤醒。
在步骤S218,控制设备将所接收到唤醒语音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能够解析唤醒语音并进行控制。
在步骤S219,服务器以第二模式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二唤醒控制包,包括第二控制命令和第二数量的唤醒数据包。
在步骤S220,控制设备在接收到第二唤醒控制包之后,以第二模式发送多个唤醒数据包(例如240个,每个唤醒数据包的持续时间为10ms)。
由于低功耗节点当前处于第二扫描状态,即以第二扫描周期(例如2.4s)和第二扫描占空比(例如2.5%)进行扫描以接收唤醒数据包。
在步骤S221,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低功耗节点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之后被唤醒,并能够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第二控制命令。在步骤S222,控制设备向该低功耗节点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在步骤S223,低功耗节点接收第二控制命令并执行,例如响应于第二控制命令“打开电视”执行打开电视的操作。
在其中,在步骤S221,低功耗节点在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之后,能够自适应地进行扫描状态的切换,例如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一扫描状态,这样,设备即低功耗节点即进入波峰期,即可以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来扫描空中的唤醒数据包。同时,在步骤S224,设备能够向控制设备返回应答信息(Ack),以便告知控制设备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即第一扫描状态。
在步骤S225,控制设备能够向服务器转发该应答信息。由此,实现设备与服务器、控制设备之间的状态/模式同步,便于服务器和/或控制设备能够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便于之后的控制。
由此,通过图2所示的流程图,分别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设备自适应地对其扫描状态的切换,以便在设备的使用频次较低时,能够相对较长的扫描周期和相对较小的扫描占空比来接收唤醒数据包,从而降低设备功耗,延长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如上所述的设备唤醒方案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设备唤醒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能够被唤醒的设备自身执行,也可以由控制设备执行,如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简要描述,其中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见上文结合图1、2的描述,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4所述的设备唤醒装置400可以是图1所示的设备或者图1所示设备的一个模块,并且,可以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是低功耗设备,并且可以是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低功耗设备(即低功耗节点)。
参见图3,在步骤S310,例如可由图4所示的第一扫描模块410,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在步骤S320,例如可由图4所示的第一通信模块420,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在步骤S330,例如可由图4所示的第二扫描模块430,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可以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其中,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420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消息。其中,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基本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通信模块可以接收状态配置消息,例如第一扫描模块和第二扫描模块可以分别基于该状态配置消息配置所述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和第二扫描状态。其中,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唤醒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可以响应于所述设备被唤醒,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数据包,以便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设备唤醒装置的第一扫描模块可以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第一通信模块可以接收例如来自控制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并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消息,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之后,第二扫描模块可以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同时,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向该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告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以便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能够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设备唤醒装置的第一扫描模块可以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唤醒数据包。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设备唤醒装置可以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第二扫描模块可以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唤醒数据包。同时,第一通信模块可以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向该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告知设备当前所处的扫描状态,以便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能够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状态切换条件可以包括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或者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唤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控制设备或者该控制设备的子模块,并且可以执行图5所示的方法。
参见图5,在步骤S510,例如可由图6所示的第一发送模块610,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步骤S520,例如可由图6所示的第二通信模块620,接收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是低功耗设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备可以是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低功耗设备。
在步骤S530,例如可由图6所示的第二发送模块630,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610可以响应于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第二发送模块630可以响应于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610可以在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第二发送模块630可以在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基本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基本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该第二控制模块可以用于配置用于发送唤醒数据包的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并可以由第二通信模块向设备发送状态配置消息,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由此,以便设备基于所接收到的状态配置信息配置其扫描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设备被唤醒之后,控制装置还可以向设备发送控制数包,该控制数据包可以包括用于该设备的控制命令。设备在接收到该控制数据包之后,可以执行该控制命令,例如打开电视。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可以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控制装置可以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并且,向所述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在接收到唤醒语音后,可以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
其中,状态切换条件可以包括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或者接收到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在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时,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从所述第一模式换为所述第二模式,并向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便于设备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在接收到来自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的情况下,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响应于该状态切换消息,从对应于第一扫描状态的第一模式切换到对应于第二扫描状态的第二模式。由此,控制装置即可以与设备的扫描状态对应的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唤醒设备。
图3-6中所示的设备唤醒方法或者执行该方法的装置的具体实现细节可参见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中描述了控制设备接收用户的唤醒语音,然后向低功耗设备(被控设备)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唤醒低功耗设备的情形。
在被控设备本身具有接收并处理唤醒语音(语音唤醒指令)的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需要控制设备的控制,直接由被控设备自行扫描语音唤醒指令。
这种情况下,基于状态切换条件,被控设备也可以以不同的扫描状态来扫描语音唤醒指令。
具体说来,例如可以通过第一扫描模块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语音唤醒指令。
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切换模块将被控设备的扫描状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
于是,例如可以由第二扫描模块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唤醒指令。
这里,状态切换条件可以是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语音唤醒指令,或者可以时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或者可以是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应当明白,除了将扫描来自控制设备的唤醒数据包改为扫描语音唤醒指令(例如用户的唤醒语音),本公开上文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各细节内容也适用于被控设备自行扫描语音唤醒指令的情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计算设备700包括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
处理器720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20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20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存储器7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7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7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710上存储有可处理代码,当可处理代码被处理器7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720执行上文述及的设备唤醒方法。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唤醒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38)

1.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所述设备执行,所述设备是受控制设备控制的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以及
响应于以第二扫描状态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一扫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
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所述状态切换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
在所述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
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
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
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状态配置消息,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
基于所述状态配置消息配置所述设备的扫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设备被唤醒,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数据包,以便接收来自控制设备的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基于蓝牙mesh网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是低功耗设备。
12.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所述设备执行,所述设备是受控制设备控制的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以及
响应于以第二扫描状态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一扫描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
响应于所接收到的状态切换消息,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
14.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所述设备执行,所述设备是受控制设备控制的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向控制设备和/或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响应于以第二扫描状态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一扫描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
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16.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执行,所述控制设备通过发送唤醒数据包来唤醒所述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接收来自所述被控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模式,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二模式;
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及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并且/或者
响应于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的唤醒控制指令,以所述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控设备处于第一扫描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所述第一模式;并且/或者
在所述被控设备处于第二扫描状态的情况下,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二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扫描周期和第一扫描占空比,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扫描周期和第二扫描占空比,其中,
所述第二扫描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的时长;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一扫描占空比的乘积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和所述第二扫描占空比的乘积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等于所述第一扫描周期,
所述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发送期间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周期,
在所述发送期间内,多个所述唤醒数据包被依次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第一模式和/或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所述被控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所述被控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
发送状态配置消息,所述状态配置消息包括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一扫描周期和/或第一扫描占空比,或者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第二扫描周期和/或第二扫描占空比。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包括用于所述被控设备的控制命令。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被控设备基于蓝牙mesh网络。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控设备是低功耗设备。
25.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执行,所述控制设备通过发送唤醒数据包来唤醒所述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所述被控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对应于所述被控设备的第二扫描状态,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及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以及
向所述被控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被控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以及
响应于所述状态切换消息,从所述第一模式换为所述第二模式。
29.一种设备唤醒方法,由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执行,所述控制设备通过发送唤醒数据包来唤醒所述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对应于所述被控设备的第一扫描状态;
接收来自所述被控设备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状态切换消息是所述被控设备在满足状态切换条件情况下,从第一扫描状态切换为第二扫描状态时发送的,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二模式;
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以及
将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服务器转发所述状态切换消息。
31.一种受控制设备控制的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被控设备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用于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或从第二扫描状态到第一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第二扫描模块,用于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其中,在第二扫描模块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唤醒数据包,从第二扫描模块的第二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一扫描模块的第一扫描状态。
32.一种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通过发送唤醒数据包来唤醒所述被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以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被控设备的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或从第二扫描状态到第一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第二模式,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其中,在所述发送模块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之后,将发送模块发送唤醒数据包的模式设置为第一模式。
33.一种设备唤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控设备和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被控设备以第一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一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一模式;
所述被控设备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第二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低于第一扫描状态对应的设备功耗;
所述被控设备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所述控制设备以第二模式发送唤醒数据包,所述第二扫描状态对应于所述第二模式,
并且,响应于所述被控设备在以第二扫描状态扫描来自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二模式的唤醒数据包的情况下接收到唤醒数据包,所述被控设备从第二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一扫描状态。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服务器,其中,
所述被控设备向所述控制设备和/或所述服务器发送从第一扫描状态到第二扫描状态的状态切换消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满足状态切换条件,所述被控设备从所述第一扫描状态切换到第二扫描状态。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唤醒数据包;
达到预设的状态切换时间;
基于先前的唤醒操作确定的状态切换条件。
37.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04617.1A 2019-08-28 2019-08-28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Active CN112449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617.1A CN112449412B (zh) 2019-08-28 2019-08-28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4617.1A CN112449412B (zh) 2019-08-28 2019-08-28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412A CN112449412A (zh) 2021-03-05
CN112449412B true CN112449412B (zh) 2024-01-05

Family

ID=7474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4617.1A Active CN112449412B (zh) 2019-08-28 2019-08-28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941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724A (zh) * 2015-04-15 2015-09-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9195149A (zh) * 2018-08-20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an扫描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99019A (zh) * 2019-02-01 2019-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72269A (zh) * 2019-04-01 2019-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扫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393B (zh) * 2019-02-01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724A (zh) * 2015-04-15 2015-09-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9195149A (zh) * 2018-08-20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Nan扫描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699019A (zh) * 2019-02-01 2019-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播扫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72269A (zh) * 2019-04-01 2019-07-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扫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412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2449B2 (ja) 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およびチャネルをモニタ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10375645B2 (en) Power management via coordination and selective operation of timer-related tasks
US102851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ing up devices in batches, and device
US7356561B2 (en) Adaptive sleeping and awakening protocol for an energy-efficient adhoc network
Tirronen et al.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with long‐term evolution with reduced device energy consumption
US9185655B2 (en) Dynamic power mode switch in a wireless ad-hoc system
CN104796971A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低功率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US10582450B2 (e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with devices on a network to minimize power consumption
CN110691430B (zh) 物联网终端的唤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WO2019047895A1 (zh) 联网的方法及终端、物联网平台
US20140266625A1 (en) Assisted energy efficient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s
US20170127341A1 (en) Delayed Response to Requesting Device
CN103686949A (zh) 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网络系统
CN102571507A (zh)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休眠代理设备及系统
Moscibroda et al. Analyzing the energy-latency trade-off during the deployment of sensor networks
US10945207B2 (en) Beaco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filtering method of reducing wake-up frequency
KR20170017921A (ko) 주파수 호핑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노드 동기화
CN110022596B (zh) 一种终端待机状态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管理平台
US104914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efficiency lighting installations
CN105338008A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设备调度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12449412B (zh) 设备唤醒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相关设备
CN111418233B (zh) 一种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69658B (zh) 终端控制系统、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8050B (zh) 设备节能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0547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a new connection identifier to an existing power save cla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