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150A -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150A
CN112449150A CN201910832276.9A CN201910832276A CN112449150A CN 112449150 A CN112449150 A CN 112449150A CN 201910832276 A CN201910832276 A CN 201910832276A CN 112449150 A CN112449150 A CN 112449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ooting
image
target objec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22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鹏
林明熙
饶园青
孙昭源
胡昌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22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1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摄像设备和控制设备,摄像设备包括多个摄像头,影像系统具有多个拍摄模式,多个拍摄模式分别对应一摄像头组合,摄像头组合包括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两个摄像头。摄像头组合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原始图像并发送至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系统的拍摄模式,以使系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目标图像,与传统的影像系统相比,令拍摄功能多样化。

Description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图像采集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影像系统采集目标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图像反馈至主控中心设备,以便于主控中心设备直接进行图像显示,或主控中心设备将图像分析后得到,显示分析结果。
传统的影像系统具备拍照、录像和显示功能,一般是采用双摄像头或者三摄像头结构,目的是增加相片或者视频的清晰度,以满足工作和生活娱乐的需求。传统的影像系统中采用多模组摄像头是为了拍照的清晰度,输出为彩色照片,只适用于拍摄整体高清的图像,存在拍摄功能单一的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影像系统拍摄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影像系统,包括摄像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多个摄像头,所述多个摄像头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影像系统具有多个拍摄模式,所述多个拍摄模式分别对应一摄像头组合,所述摄像头组合包括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两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组合,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原始图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
上述影像系统,控制设备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并对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系统的拍摄模式,以使系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目标图像,与传统的影像系统相比,令拍摄功能多样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和/或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至少一潜望式摄像头。
结合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可从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中挑选需要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实现控制设备根据实际场景选择超广角拍摄、自动变焦、热辐射检测和夜间拍摄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拍摄,应用范围广。采用潜望式设计摄像头,降低了摄像头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一拍摄模式时,结合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可实现观察到整体环境并根据拍照需求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目标区域,从而达到拍摄整体环境,并便于用户清楚地分析目标物细节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二拍摄模式时,结合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生成目标热力图和目标实物图,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可同时提供实物图和热力图以便用户进行对比查看热量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所述机械调节设备承载所述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通过所述机械调节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
控制设备可通过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便于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提高拍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三拍摄模式时,首选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实现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操作更简便且拍摄准确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用户可选择第四拍摄模式,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拍摄和图像合成,配合夜视型摄像头进行采样拍照,实现对光线较差环境中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并提高了光线较差环境中的拍摄质量。
一种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影像系统,包括:根据所述影像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接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并将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
上述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并对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系统的拍摄模式,以使系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目标图像,与传统的影像系统相比,令拍摄功能多样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一拍摄模式时,结合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可实现观察到整体环境并根据拍照需求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目标区域,从而达到拍摄整体环境,并便于用户清楚地分析目标物细节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所述将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二拍摄模式时,结合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生成目标热力图和目标实物图,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可同时提供实物图和热力图以便用户进行对比查看热量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时,所述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在所述根据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
控制设备可通过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便于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提高拍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三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三拍摄模式时,首选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实现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操作更简便且拍摄准确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四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用户可选择第四拍摄模式,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拍摄和图像合成,配合夜视型摄像头进行采样拍照,实现对光线较差环境中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并提高了光线较差环境中的拍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架构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摄像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架构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再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再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利用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的目标图像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利用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的目标热力图Heat map和目标实物图RWWB image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结合热感像摄像头A、超广角摄像头B、长焦摄像头C和夜视型摄像头D进行图像拍摄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在光线较差环境中监控得到的热成像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中影像系统的热成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影像系统,包括摄像设备110和控制设备120,摄像设备110包括多个摄像头112,多个摄像头112均连接控制设备120。其中,影像系统具有多个拍摄模式,多个拍摄模式分别对应一摄像头组合,摄像头组合包括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两个摄像头。摄像头组合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原始图像并发送至控制设备120。控制设备120用于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控制设备120还用于将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摄像设备110中的各摄像头112的类型可以是均不相同,也可以是部分相同。具体地,摄像设备110至少为双摄像头结构。
其中,目标物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目标物具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控制设备120中可预先设置有影像系统不同的拍摄模式,在不同拍摄模式下调用的摄像头112的数量及组合、图像处理方式对应也会有所不同。用户在进行拍摄时,可结合实际场景选择符合需求的拍摄模式,控制设备120根据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调用对应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以及对拍摄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物图像。控制设备120可将最终得到的目标物图像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也可以是输出至外部主控器以用作后续的图像显示、数据汇总存储、环境监控分析等操作。
上述影像系统,控制设备120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并对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系统的拍摄模式,以使系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目标图像,与传统的影像系统相比,令拍摄功能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120包括控制器122和存储器124,控制器122连接各摄像头112,存储器124连接控制器122。通过控制器根据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对应类型组合的摄像头112对目标物进行拍摄,以及对拍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后存储在存储器中。此外,该系统还可包括显示器,控制器还将得到的目标图像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以便用户查看。其中,控制器可以是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存储器124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显示器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影像系统还包括与控制设备120无线连接的远程终端100。具体地,控制设备120包括连接控制器122的无线信号收发器126,控制器122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126与远程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控制设备120在得到目标图像后,还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目标图像发送至远程终端100进行显示,以便用户通过远程终端进行远程监控。
摄像设备110中摄像头的类型并不唯一,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摄像头包括超广角摄像头A、长焦摄像头B、热感像摄像头C和夜视型摄像头D,和/或多个摄像头包括至少一潜望式摄像头。
具体地,影像系统的摄像设备结构为: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夜视型摄像头。各镜头摄像头功能如下:
A.超广角摄像头:拍摄角度大,取景范围广。
B.长焦摄像头:可自动变焦,保证远处小范围景色清晰度,看清远处景物的细节。
C.热感像摄像头:检测环境中的热辐射,把拍摄的照片转化成热成像,提供环境热辐射信息。
D.夜视型摄像头:可以在暗环境下拍照进行夜间观察,并提供进光量,提高拍照质量。
结合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可从超广角摄像头A、长焦摄像头B、热感像摄像头C和夜视型摄像头D中挑选需要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实现控制设备120根据实际场景选择超广角拍摄、自动变焦、热辐射检测和夜间拍摄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拍摄,应用范围广。采用潜望式设计摄像头,降低了摄像头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控制设备120用于控制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具体地,第一拍摄模式所适用的场景并不唯一,以将第一拍摄模式定义为“普通模式”为例,当用户在白天需要进行人物或景色拍照时,可通过影像系统的设置按钮将系统模式设置为“普通模式”。用户设置好模式之后通过取景窗观察使摄像头对准目标物,然后按下拍照按钮。控制设备120在检测到用户按下拍照按钮后,利用超广角摄像头拍摄得到包含目标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大范围图像,并利用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自动变焦拍摄得到包含目标物的小范围清晰图像。最后,控制设备120将大范围图像和小范围清晰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可反映整体环境并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环境的第一目标图像。
其中,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自动变焦拍摄的方式并不唯一,可以是用户在通过取景窗观察时使目标物位于预设的变焦点位置,使得在拍照时长焦摄像头可直接对准目标物拍摄得到小范围清晰图像;也可以是用户在通过取景窗观察时通过改变焦点位置以确定目标物位置,在拍照时控制设备120控制长焦摄像头改变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位置,同样可拍摄得到包含目标物的小范围清晰图像。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选择为第一拍摄模式时,结合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可实现观察到整体环境并根据拍照需求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目标区域,从而达到拍摄整体环境,并便于用户清楚地分析目标物细节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控制设备120用于控制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第二拍摄模式所适用的场景也并不唯一,以将第二拍摄模式定义为“夜晚拍摄模式”为例,当用户需要在晚上进行拍摄时,通过影像系统的设置按钮将系统模式设置为“夜晚拍摄模式”。同时利用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分别得到目标热力图和目标实物图,将夜间拍摄的照片信息转化成热成像图,可用作监控环境的热量变化。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选择为第二拍摄模式时,结合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生成目标热力图和目标实物图,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可同时提供实物图和热力图以便用户进行对比查看热量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130,机械调节设备130承载摄像设备110,摄像设备110通过机械调节设备130电连接控制设备120,控制设备120控制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设备110的拍摄角度。控制设备120可通过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设备110的拍摄角度,以便于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提高拍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控制设备120基于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设备120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第三拍摄模式所适用的场景也不是唯一的,以将第三拍摄模式定义为“自动变焦模式”为例,当用户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中无法进行手动控制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通过影像系统的设置按钮将系统模式设置为“自动变焦模式”。控制设备120根据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确定温度发生变化的位置作为目标物位置,然后控制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分别得到包含目标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大范围图像,以及包含目标物的小范围清晰图像,最后进行图像合成得到可反映整体环境并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环境的第三目标图像。此外,控制设备120还可根据调整拍摄角度后的热感像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生成与目标图像对应的热力图,实现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中输出目标图像并提供相对应的热力图。
当用户选择为第三拍摄模式时,首先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实现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操作更简便且拍摄准确可靠。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控制设备120基于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设备110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第四拍摄模式所适用的场景同样也不是唯一的,以将第四拍摄模式定义为“夜晚+自动变焦模式”为例,当用户夜晚等光线较差的环境中无法进行手动控制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通过影像系统的设置按钮将系统模式设置为“夜晚+自动变焦模式”。控制设备120根据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确定温度发生变化的位置作为目标物位置,然后控制机械调节设备130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控制设备120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分别得到包含目标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大范围图像,以及包含目标物的小范围清晰图像,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夜视型模进行拍照补光,在对大范围图像和小范围清晰图像进行图像合成时提供进光量,可提高目标图像的拍摄质量。
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用户可选择第四拍摄模式,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120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拍摄和图像合成,配合夜视型摄像头进行采样拍照,实现对光线较差环境中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并提高了光线较差环境中的拍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供了影像系统在四种不同模式下的拍摄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拍摄模式进行目标物拍摄。可以理解,影像系统的具体拍摄方式并不限于以上四种模式,例如也可以是将广角摄像头与热感像摄像头进行组合拍摄,或者将广角摄像头与夜视型摄像头进行组合拍摄等。此外,控制设备120在得到目标图像后,还可以是输送至远程终端进行显示,以便用户远程监控,远程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电脑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影像系统,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根据影像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步骤S120:接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并将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
控制设备120中可预先设置有影像系统不同的拍摄模式,在不同拍摄模式下调用的摄像头的数量及组合、图像处理方式对应也会有所不同。用户在进行拍摄时,结合实际场景选择符合需求的拍摄模式,可通过控制设备根据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调用对应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以及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物图像。控制设备可将最终得到的目标物图像进行存储,或者发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也可以是输出至外部主控器以用作后续的图像显示、数据汇总存储、环境监控分析等操作。
上述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场景设置系统的拍摄模式,以使系统调用对应的摄像头组合进行拍摄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时可得到符合用户实际需求的目标图像,与传统的影像系统相比,令拍摄功能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摄像头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结合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可从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中挑选需要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实现控制设备根据实际场景选择超广角拍摄、自动变焦、热辐射检测和夜间拍摄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拍摄,应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目标图像包括第一目标图像。如图5所示,步骤S110中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步骤S112:根据第一拍摄模式,控制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步骤S120中将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步骤S122:将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一拍摄模式时,结合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可实现观察到整体环境并根据拍照需求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目标区域,从而达到拍摄整体环境,并便于用户清楚地分析目标物细节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如图6所示,步骤S110中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步骤S114:根据第二拍摄模式,控制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步骤S120中将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步骤S124:将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二拍摄模式时,结合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生成目标热力图和目标实物图,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可同时提供实物图和热力图以便用户进行对比查看热量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时,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步骤S1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基于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控制设备可通过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便于对准目标物进行拍摄,提高拍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如图7所示,步骤S110中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步骤S116:根据第三拍摄模式,控制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步骤S120中将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步骤S126:将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当用户选择为第三拍摄模式时,首先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进行拍摄和图像合成,实现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操作更简便且拍摄准确可靠。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如图8所示,步骤S110中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步骤S118:根据第四拍摄模式,控制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步骤S120中根据接收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步骤S128:将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当目标物处于光线较差环境中时用户可选择第四拍摄模式,利用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找到目标物,通过机械调节设备移动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对准目标物,控制设备再利用调整拍摄角度后的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拍摄和图像合成,配合夜视型摄像头进行采样拍照,实现对光线较差环境中目标物的自动检测和拍摄,并提高了光线较差环境中的拍摄质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为方便说明,以下分别以A、B、C、D指代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夜视型摄像头进行说明。其中,长焦摄像头具体采用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对长焦摄像头采用潜望式设计,将镜组横置,通过一枚三棱镜将光线引入传感器,降低了长焦摄像头的厚度。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支持内部变焦,可根据需求拍近或远景物。此外,内部变焦摄像头的厚度大大减小,减小摄像头体积。多功能摄像头模组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191097580000171
Figure BDA0002191097580000181
表1
摄像头AB配合:白天通过摄像头A观察到整体环境,并根据拍照需求利用摄像头B针对性地放大局部环境,虚化周边不重要环境,从而达到拍摄整体环境,并清楚地分析某个物体的细节,照片如图9所示。利用摄像头A拍一张照片,摄像头B拍一张照片,然后二者合成一张照片。具体地,对摄像头A采用RGGB像素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提取得到全景特征,对摄像头B通过数字变焦采集的图像提取得到细节特征,将全景特征和细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细节彩色图,局部清楚且能看到全局。因为摄像头B拍摄范围小,相片清楚,即俗称像素高;摄像头A拍摄范围广,相片模糊,即俗称像素低,因此合成的照片不仅局部清楚,也能看到全局。其中,摄像头A可采用128度广角摄像头,摄像头B可采用80度摄像头,还可以通过增加摄像头的方法达到全景拍摄,如用三个超广角摄像头。
摄像头CD配合:根据物体都能产生红外热辐射原理,且产生的红外辐射能量不同。可将夜间拍摄的照片信息转化成热成像图,监控环境的热量变化,摄像头D可以采用RWWBsensor(Red White White Blue sensor,红、白、白、蓝传感器)、RGBIR sensor(Red GreenBlue Infrared sensor,红、绿、蓝、红外传感器)或RGBW sensor(Red Green Blue Whitesensor,红、绿、蓝、白传感器)等类型的传感器。如图10所示,其中,图像RWWB image(RedWhite White Blue image,红、白、白、蓝图像)为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目标实物图,图像Heat map(热力图)为目标热力图。具体地,可将摄像头C和摄像头D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电平信号融合,得到热成像图。根据摄像头D采集得到的信号提取图像框架得到摄像头D拍摄的目标实物图。摄像头CD配合拍出的照片是黑白的,而热力图不管在白天还是晚上是彩色的,具体偏红色。同理,摄像头ABC配合,可以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中输出彩色照片并提供相对应的热力图。
结合ABCD四个摄像头,配合影像算法进行影像处理:当某个位置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摄像头C拍照并反馈给摄像头A,摄像头AC结合找到具体目标,摄像头B进行定焦拍摄;晚上可配合摄像头D进行采样拍照。摄像头D类似于监控,在夜间成像,因为摄像头AB在暗环境下不能成像。如果环境光线比较差摄像头AB组合拍不清楚,因此可以用D来补光增加相片清晰度。具体地,对摄像头D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根据信号提取图像框架,然后将提取的图像框架与摄像头A采集的信息进行框架与色彩融合,得到高亮度图。同时,结合图像框架和摄像头B采集的信息进行框架与色彩融合,也可得到高亮度图。将两次融合得到的高亮度图,再经过全景特征和细节特征的提取以及特征融合,同样可得到局部清楚,也能看到全局的图像。在白天摄像头AB中的一个即可拍照,但为了保证拍照范围广且局部清楚,因此将摄像头AB结合,进一步地,要想看到某位置的热力图则结合摄像头C。
具体地,控制器先接收摄像头C拍摄的热感像图像,通过图像识别算法找到热感像图像中温度发生变化的部分作为目标物,然后通过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摄像头A、B、C和D的角度对准目标物的位置,实现对多摄像头拍摄角度的统一协调控制,确保均拍摄到目标物图像进行后续的图像合成。控制器在接收到摄像头A、B、C和D对准目标物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后,将摄像头A和B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局部清楚且能看到全局的合成照片。
在夜间成像时,由摄像头D利用红外滤光片滤掉杂光,让红外光和可见光通过,从而可以通过红外光的反射感应相应信号。控制器根据摄像头D感应的信号提取图像框架与摄像头A采集的信息对框架与彩色进行融合得到高亮度图,然后根据图像框架与摄像头B采集的信息对框架与彩色进行融合得到另一高亮度图。最后,对两张高亮度图分别提取得到全景特征和细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体现细节且能看到全局的彩色图。此外,结合摄像头C和摄像头D采集的信号进行电平信号融合得到热成像图。
可将拍摄得到的环境变化信息链接手机实时监控环境变化,并能接收变化位置的照片,流程如图11所示。摄像头C还可检测到遮蔽物内部的热力变化及肉眼不可见的物体热力变化,任何热量不同的物体热辐射不同,分子运动、压强变化等也会产生不同的热辐射。利用摄像头C采用热辐射检测可有效地监控到煤气泄漏,局部压力变化等环境温度等。
上述影像系统,可应用于影像系统,将环境转化成热成像。此外,该系统还可际应用于安全系统,如实时监控,和寻找犯罪证据等,具体实例如下:
实例一:监控系统,如图12所示,当夜间人员进入监控区域时,实时拍照,并以热力图的形式反馈到远程终端,远程终端可以是手机、智能手环等通讯设备,应用于家庭、商场、学校和银行等场所。
实例二:如图13所示,当没有监控的地方发生盗窃、凶杀等行为,警方可以根据嫌疑人走路对地板的压力产生的热不同,利用影像系统进行脚印采集、寻找嫌疑人接触的地方以及采集嫌疑人指纹等。警方在采集证据时,侦查脚印不需要看痕迹,利用热成像检测会更简便。本申请通过高度集成化,用热成像技术识别脚印的量级,领先于国内外的热成像精密度,为本申请最佳亮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多个摄像头,所述多个摄像头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影像系统具有多个拍摄模式,所述多个拍摄模式分别对应一摄像头组合,所述摄像头组合包括所述多个摄像头中的至少两个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组合,用于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原始图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热感像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和/或
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至少一潜望式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所述机械调节设备承载所述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通过所述机械调节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
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
所述控制设备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以及控制调整拍摄角度后的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8.一种影像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影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影像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接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得到的原始图像,并将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一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
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一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一目标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
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二拍摄模式,控制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所述将所述热感像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二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二目标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包括热感像摄像头时,所述影像系统还包括机械调节设备,在所述根据系统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热感像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热感像图像确定目标物位置,控制所述机械调节设备调节所述摄像设备的拍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三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和长焦摄像头,
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三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和所述长焦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三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三目标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拍摄模式为第四拍摄模式时,所述多个摄像头至少还包括超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和夜视型摄像头,
所述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控制所述摄像头组合对目标物进行拍摄,具体为:根据所述第四拍摄模式,控制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对目标物进行拍摄;
所述将所述摄像头组合拍摄得到的所述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具体为:将所述超广角摄像头、所述长焦摄像头和所述夜视型摄像头拍摄得到的第四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得到第四目标图像。
CN201910832276.9A 2019-09-04 2019-09-04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4491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2276.9A CN112449150A (zh) 2019-09-04 2019-09-04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2276.9A CN112449150A (zh) 2019-09-04 2019-09-04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150A true CN112449150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2276.9A Pending CN112449150A (zh) 2019-09-04 2019-09-04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91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798A (zh) * 2022-05-09 2022-06-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798A (zh) * 2022-05-09 2022-06-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5096U (zh) 影像系统和移动终端
US10303926B2 (en) Decreasing lighting-induced false facial recognition
JP461372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WO2020029921A1 (zh) 一种监控方法与装置
US20100321470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800920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 image of a human face
US9300858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capture of images
CN10880519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8411159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specific object region and digital camera
EP2118704A1 (en) Proces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a probability of image capture with a terminal using contextual data
JP442115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撮像装置
KR20090130696A (ko) 거울의 패닝과 틸팅을 이용한 원거리 홍채 영상 획득시스템
JP2003331265A (ja) 目画像撮像装置及び虹彩認証装置
KR101834882B1 (ko) 광학영상카메라와 열영상카메라가 일체형으로 구성되어 객체를 감지하는 카메라 장치
CN112449150A (zh) 影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82199B (zh) 电子装置及拍照方法
KR101625471B1 (ko) 보급형 열화상 카메라의 해상도 향상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72576A (zh) 一种拍摄可见光和热成像重叠图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TW466452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otographing/recognizing a face
CN11210479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0716179B1 (ko) 두 대의 카메라 폰을 이용한 아웃포커싱 영상 촬영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TWI448976B (zh) 超廣角影像處理方法與其系統
JP5217843B2 (ja) 構図選択装置、構図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17728A1 (zh) 一种智能终端获取图像的方法及智能终端拍摄系统
JP732118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カメラアセンブリ、電子機器、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510000 Shenzhou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7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delta Imag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1404,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Jingrun optics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