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885B -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885B
CN112448885B CN201910797461.9A CN201910797461A CN112448885B CN 112448885 B CN112448885 B CN 112448885B CN 201910797461 A CN201910797461 A CN 201910797461A CN 112448885 B CN112448885 B CN 112448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forwarding device
attribute
transmission
de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74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885A (zh
Inventor
耿雪松
陈国义
彭书萍
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74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0660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962A1/zh
Priority to EP20859084.4A priority patent/EP4012989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85A/zh
Priority to US17/680,872 priority patent/US2022018231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5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ased on throughput or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Routing of multiclass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8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user's profile, e.g. premium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5Splitting route computation layer and forwarding layer, e.g. routing according to path computational element [PCE] or based on OpenFlow functionality
    • H04L45/655Interaction between route computation entities and forwarding entities, e.g. for route determination or for flow table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7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包括: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下发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这样,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后,就可以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然后第一传输路径将接收到的业务报文通过该第一传输路径向第二转发设备发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是一种源路由技术。SR路由网络中的控制器可以配置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然后控制器向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传输路径中的初始节点发送该分段路由策略,这样传输路径中的初始节点就可以依据该分段路由策略为业务报文选择接下来的转发路径。
通过初始节点可以选择的转发路径可以有多条,在选择转发路径时,该初始节点需要依赖分段路由策略中的指示值(color)确定各转发路径与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的对应关系,因为color通常也只能指示大带宽、低时延等比较宽泛的含义,这样就会导致无法选择准确的转发路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可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及系统。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包括控制设备、第一转发设备以及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该方法由该第一转发设备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转发设备接收业务报文。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其中,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来自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然后,第一转发设备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上述第一方面中,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下发所述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该SR Policy中会包括各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以及各维度的属性的定量数值,该定量数值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就是该属性的最大保证量的数值,该定量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表示该属性可以保证的数值的范围。第一转发设备所接收到的流量需求信息中也会包括对传输路径在至少一个维度属性上的需求,以及对应的需求量。该需求量可以是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上述第一方面这种对细粒度的各维度属性的需求明确,传输路径所提供的细粒度的定量数值也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的传输路径,提高了路径选择的准确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从所述业务报文中获取所述流量需求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业务报文携带流量需求信息,可以为各种类型的业务报文都能选择到合适的传输路径,提高了业务报文传输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接收流量需求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接收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network,VPN)的流量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VPN的场景,由第二转发设备将VPN中终端设备所预定的流量需求信息提供给第一转发设备。这样,第一转发设备就可以选择满足该VPN业务的合适传输路径。因为VPN的流量需求是细粒度的各维度的需求,传输路径的属性也是细粒度的各维度的属性,所以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满足VPN流量需求的合适传输路径,提高了路径选择的准确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括带宽和对带宽的需求量时,上述步骤: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按照所述对带宽的需求量为VPN业务报文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VPN业务,选择传输路径后,要为VPN业务预留专用资源,以避免其他业务占用而影响VPN业务,保证了VPN资源的专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含于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中。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BGP可以是扩展的BGP,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可以携带在BGP的空闲字段或新增扩展字段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分段路由策略还可以包括上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指的是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可信程度是与收集这些定量数值的技术挂钩的。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高,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高。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低,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低。例如:针对一条传输路径上时延这一属性,定量数值是10ms,若保证类型是0,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较低,例如:只有90%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1,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5%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2,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9.99%的可信度。当然,这里的保证类型是0、1、2只是举例,保证类型的表示形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保证类型,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大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剩余的其他传输路径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做路径选择时,若满足流量需求的路径有多条时,优先选择可信程度大的传输路径,这样可以提高报文传输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且第一属性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属性的优先级时;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在确定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和所述第二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时,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一条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流量需求有至少两个维度的属性时,若传输路径无法每个维度的属性都满足,则优先满足优先级高的属性,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要求的传输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量数值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和/或,需求量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要表明的是,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可以是个准确的数值,也就是该传输路径在该属性上可以保证的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例如针对时延这一属性,定量数值可以是(8ms至10ms),也就是说该条传输路径至少可以保证时延要求是10ms以下的报文的传输,通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到8ms以下的时延要求。如果一个业务报文对时延的要求是8ms,该条传输路径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保证该业务报文的时延要求。同样,需求量也可以是个准确的数值,例如:时延的需求量是10ms,表示对时延的最低需求是10ms。该需求量也可以是个数值范围,例如:时延的需求量(8ms至10ms),表示对时延的需求要尽量保证低于8ms,最大不能超过10ms。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带宽时,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带宽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带宽的定量数值不小于所述带宽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带宽这一属性,需要选择负荷带宽大于带宽需求的传输路径,以确保有足够的带宽传输业务报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时延时,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时延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时延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时延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时延这一属性,需要选择负荷时延小于需求时延的,这样可以确保业务报文可以及时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抖动时,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抖动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抖动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抖动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抖动这一属性,需要选择负荷抖动小于需求抖动的,这样可以确保业务报文可以正常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丢包率时,上述步骤: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丢包率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丢包率这一属性,需要选择负荷丢包率小于或等于需求丢包率的,这样可以确保业务报文的丢失不会超过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第一转发设备确定出业务报文为VPN业务报文,则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按照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对所述VPN业务报文进行整形。第一转发设备将整形后的整形后的VPN业务报文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VPN业务报文,为了不超出预留的资源,需要针对超出的部分进行整形,从而确保预留的资源满足VPN业务报文的传输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通过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PCEP)或者网络配置协议(the 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下发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可以携带在BGP、PCEP或者NETCONF的空闲字段或扩展字段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包括控制设备、第一转发设备以及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该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该方法由所述控制设备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控制设备确定分段路由策略。该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该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上述第二方面中,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可以是扩展的SR Policy,该SRPolicy中会包括各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以及各维度的属性的定量数值,该定量数值也就是最大保证量。该定量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表示该属性可以保证的数值的范围。将该分段路由策略下发给第一转发设备,第一转发设备所接收到的流量需求信息中也会包括对传输路径在至少一个维度属性上的需求,以及对应的需求量。该需求量可以是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上述第一方面这种对细粒度的各维度的属性的需求明确,传输路径所提供的细粒度的定量数值也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准确的确定出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的传输路径,提高了路径选择的准确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控制设备确定分段路由策略,可以包括:控制设备针对所述每条传输路径的不同属性信息采用对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收集各属性的定量数值,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针对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可靠性、安全性、隔离度等多种属性都有相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收集策略收集到每条传输路径各维度属性的定量数值,也就是最大可保证量,从而在扩展策略中标注各条传输路径的各维度属性的定量数值。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指的是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可信程度是与收集这些定量数值的技术挂钩的。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高,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高。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低,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低。例如:针对一条传输路径上时延这一属性,定量数值是10ms,若保证类型是0,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较低,例如:只有90%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1,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5%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2,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9.99%的可信度。当然,这里的保证类型是0、1、2只是举例,保证类型的表示形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分段路由策略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或者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下发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定量数值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和/或,所述需求量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要表明的是,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可以是个准确的数值,也就是该传输路径在该属性上可以保证的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例如针对时延这一属性,定量数值可以是(8ms至10ms),也就是说该条传输路径至少可以保证时延要求是10ms以下的报文的传输,通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到8ms以下的时延要求。如果一个业务报文对时延的要求是8ms,该条传输路径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保证该业务报文的时延要求。同样,需求量也可以是个准确的数值,例如:时延的需求量是10ms,表示对时延的最低需求是10ms。该需求量也可以是个数值范围,例如:时延的需求量(8ms至10ms),表示对时延的需求要尽量保证低于8ms,最大不能超过10ms。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可靠性、安全性和隔离度。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转发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九方面所描述的转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转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转发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
上述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十方面所描述的转发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控制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控制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
其中,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七方面和第九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八方面和第十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下发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这样,第一转发设备接收流量需求信息后,就可以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在接收到业务报文后,第一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一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发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可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及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业务报文从一个终端设备发送到另一个终端设备,需要经过通信网络传输,该通信网络可以是路由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通信网络是路由网络为例进行说明,路由网络中通常包括很多个转发设备,这些转发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也可以是交换机,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路由网络中的转发设备很多都是互相连通的,而且,一个转发设备上还可能有多个端口,即使是相同的转发设备,也可能会提供多条不同的传输路径。所以业务报文在路由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传输路径可能有很多。每条传输路径的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可信度、隔离度、安全性等属性可能都是不相同的。控制设备会根据路由网络的拓扑结构规划传输路径,并收集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这样在业务报文传输时就可以根据业务报文的需求为业务报文提供一条或多条合适的传输路径。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系统的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系统的一实施例可以包括控制设备10以及多个转发设备。转发设备之间可以互相连接,相互连接的两个或多个路由设备之间可以规划出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以图1中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为例,这三个转发设备若每个转发设备都只有一个端口,则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可以构成一条传输路径。若转发设备20B有两个端口,转发设备20A和转发设备20C都只有一个端口,那么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之间就可以有两条传输路径。当然,转发设备20A和转发设备20C也不限于只有一个端口,而且转发设备20B还可能有更多端口,由此可见,控制设备10针对路由网络中可规划的传输路径可以有很多条。但不管有多少条传输路径,控制设备10都会对这些传输路径进行管理。
为了便于描述,以转发设备20B有两个端口,转发设备20A和转发设备20C都只有一个端口,那么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之间就可以有两条传输路径为例进行描述。为了便于展示,如图2的路由系统的一简化结构示意图所示,将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从图1所示的结构图中抽离出来,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之间的传输路径可以包括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
控制设备10可以在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之间规划出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还会对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进而收集到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属性信息,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可以参阅下表1进行理解。
表1: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表
Figure BDA0002181359390000081
Figure BDA0002181359390000091
由上述表1可知,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可能会有上述表1中的一种或多种,针对每种属性,控制设备10都有相应的策略对各属性的信息进行收集。表1中保证类型的一列表示的是针对该行属性的定量数值的收集技术,当然上述表1中针对每种属性只列举了一种收集技术,实际上,每种属性的收集技术也都可以有多种,而且每种收集技术所收集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也不同。如:以时延为例,有技术A、技术B和技术C三种对时延的定量数值的收集方式,其中,技术A所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要低于技术B所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而技术B所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还要低于技术C所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保证类型表示的是各种收集技术的指示信息,如:技术A用0表示,技术B用1表示,技术C用2表示,当然,这里只是以0、1、2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保证类型的具体形式本申请中不做限定,保证类型实际上表示了对应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所以保证类型也可以直接是可信度数值,对此,本申请中都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表达出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即可。
其中,技术A可以是确定性时延(DetNet)/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network,TSN),该种技术表示利用时间门控机制保证端到端时延。技术B可以是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FleX-E)交叉技术,该种技术表示利用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TDM)的转发模式保证时延上限。技术C可以是网络演算技术,该种技术表示通过理论证明时延上限。
上述是以时延为例进行说明的,针对不同属性所采用的技术可能是不同的,例如:针对带宽可以利用分布式信令在路径上预留资源,还可以通过控制器访问来收集网络能力并在控制器侧为每一条流量沿路预留带宽资源并维护预留状态。针对可靠性可以采用主备路径倒换:也就是在网络正常状态下,使用主路径传输报文;当主路径失效,切换到备用路径。还可以采用多发选收:也就是同一条流量,在网络中进行复制,使用两条不相交路径同时进行传输,在汇聚节点转发最先受到的报文,丢弃冗余报文。
下面以表1中类型列所列出的收集技术为例描述各属性以及定量数值的含义:
针对时延,控制设备10可以采用针对传输路径进行测量的方式来收集,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测量,该条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的最大值是30ms,那么就可以确定该条传输路径的可保证的时延上限是30ms。
针对抖动,控制设备10可以采用确定性时延(detnet)策略进行收集,也就是说在时延确定的情况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测量就可以计算出传输路径上的最大抖动是10ms,那么就可以确定该条传输路径的可保证的抖动上限是30ms。
针对带宽,控制设备10可以直接管控每条传输路径的带宽是多少,如传输路径的带宽是500Mbps时表示该条传输路径可提供的最大带宽是500Mbps。
针对丢包率,控制设备10可以通过报文测试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监测发送的报文和接收的报文,进而计算出丢包率。如丢包率0.01%表示该条传输路径最大的丢包率是0.01%,也就是可以保证丢包率要求是0.01%以下需求的业务报文传输。
针对可靠性,控制设备10可以通过无缝冗余(Seamless redundancy)的策略来测试传输路径的可靠性,也就是可以测试出该条传输路径被恶意攻击而攻击成功的概率,可靠性指的是没被攻击成功的概率。99.99%表示该条传输路径的可靠性的最低保证。
针对隔离度,控制设备10可以通过VPN的方式来测试传输路径的隔离度,隔离度是1也就是实现了与其他传输路径的全部隔离,不会发生与其他传输路径的交叉。
针对安全性,控制设备10可以通过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来确定传输路径的安全性,若标识为高(high)则表示该条传输路径很安全。
针对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控制设备可以确定两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的定量数值,定量数值也就是可以保证的量,例如:
传输路径1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时延10ms,抖动5ms,带宽5G,丢包率0.05%,安全性99.99%,隔离度1,安全性:高>。
传输路径2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时延20ms,抖动10ms,带宽2G,丢包率0.02%,安全性99.97%,隔离度1,安全性:高>。
当然,上述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属性信息也只是举例说明,控制设备也可能只维护一个或几个属性信息,而不维护上述所列举的所有信息。
将图2所描述的简图的思想应用于图1的结构,那么路由网络中的每条传输路径在控制设备上都会维护有对应的属性信息,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中所包括的属性的种类以及数值都得可能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可能都不相同。
控制设备10收集的各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可以应用于业务报文传输过程中。如图3的路由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所示的,控制设备10可以通过分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策略(policy)将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下发给传输路径上的第一个转发设备,图3中,针对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第一个转发设备都是第一转发设备20A。
控制设备10确定分段路由策略(SR Policy),然后向第一转发设备20A发送分段路由策略。该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也就是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各自的属性信息。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都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SR Policy是在SR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隧道引流技术。SR Policy路径表示为指定路径的段列表(Segment List),称为(Segment IDList,SID)列表。所以SR Policy其实指示了显式路径或者相应的服务,本申请中的扩展的SR Policy扩展了各属性信息以及各属性信息的定量表示。
该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可以是控制设备10通过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ordergateway protocol,BGP)、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PCEP)或者网络配置协议(the 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NETCONF)下发的。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可以是携带在上述协议的空闲字段或者新增字段上。其中,控制设备10确定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可以是控制设备针对所述每条传输路径的不同属性信息采用对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收集各属性的定量数值。该过程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表1部分的相应内容进行理解。
关于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可以是携带在上述协议的空闲字段或者新增字段上,以通过BGP下发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为例进行说明。BGP报文的长度通常有很多个字节,例如有4096个字节。BGP报文包括报文头和报文内容两部分。在通过BGP报文携带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时,可以将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写入报文内容的空闲字节中,例如:后96个字节空闲,则可以将例如上述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属性信息携带在这后96个字节中。并且在报文头中记录这些属性信息记录在报文内容中的位置。例如:报文头中的路径属性位置处记录着4001-4096,则表示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属性信息记录在最后96个字节上。当然,4001-4096这只是一种举例方式,实际的记录方式,本申请中不做限定。关于报文内容中各传输路径的各维度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记录方式可以是T1(表示传输路径1):L(表示时延):10(表示10毫秒);B(表示带宽):500(表示500兆)。其他属性的记录方式以此类,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若通过新增字段携带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原理上与通过空闲字段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现有技术上增加BGP报文的长度即可,例如:在4096字节的基础上将BGP报文长度扩展到4192字节。
目前BGP中已包含有SR Policy的相应字段,SR Policy中指示值(color)是已包含的内容,上述报文头中可以将路径属性所记录的位置扩展在color的字节上,也可以在color之后扩展一个或多个新字节来记录路径属性所记录的位置。
第一转发设备20A接收到控制设备10下发的SR Policy后,会维护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该维护过程可以是建立一个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表格,例如表2所示:
表2: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表
Figure BDA0002181359390000111
第一转发设备20维护好上述例如表2所示的属性信息表。第一转发设备20在接收到业务报文后,会从该业务报文中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或者接收到第二转发设备20C发送的N流量需求信息后,第一转发设备20A可以根据流量需求信息以及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业务报文中携带流量需求信息的场景可以参阅图4进行理解,如图4所示,第一转发设备20A接收发送设备发出的业务报文,该业务报文中携带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第一转发设备20A可以根据业务报文中的流量需求信息以及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为业务报文确定一条合适的传输路径,通过该条传输路径将业务报文传输到第二转发设备20C,第二转发设备20C是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该第二转发设备20C会根据该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将该业务报文发送给接收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所述终端可以是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用户模块(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base station,BS)、也可以为nodeB,也可以为演进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也可以为5G系统或者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中的基站(gNB),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RP),WIFI接入点(accesspoint,AP)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似基站功能,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的网络设备。
该场景下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可以参阅图5进行理解。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可以包括:
101、第一转发设备接收业务报文,所述业务报文中包含所述流量需求信息。
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可以包括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可靠性、安全性、隔离度以及安全性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该出所未列出的属性。
对属性的需求量指的是对上述属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具体需求,例如:带宽需要2G,时延要小于20ms,抖动要小于10ms等。
该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100、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下发分段路由策略,该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
该步骤100在收集好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后会执行,或者在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发生更新的时候才执行,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周期性执行一次。
102、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
因为业务报文中会携带三元组信息或五元组信息,其中,三元组信息包括源地址、传输协议和目的地址,五元组信息包括源地址、源端口号,传输协议、目的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所以第一转发设备会根据三元组信息或五元组信息确定用于转发该业务报文的所有可能的传输路径。这些可能的传输路径在网络规划阶段控制器都有做过信息收集,信息收集过程如上述表1部分所介绍的,所以第一转发设备中会存储有该处可能的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该处可以参阅表2部分的介绍进行理解。表2处示例了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结合图4对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的组成进行下说明。如图4中所示出的传输路径中包括转发设备20A、转发设备20B和转发设备20C,其中,转发设备20B有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传输路径1从转发设备20A到转发设备20B的第一端口,然后到转发设备20C。传输路径1从转发设备20A到转发设备20B的第二端口,然后到转发设备20C。
接下来,第一转发设备在选择第一传输路径时,要根据流量需求信息中携带的属性和对属性的需求量来确定。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带宽时,该步骤102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带宽的需求量,从所述每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带宽的定量数值不小于所述带宽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时延时,该步骤102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时延的需求量,从所述每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时延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时延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抖动时,该步骤102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抖动的需求量,从所述每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抖动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抖动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丢包率时,该步骤102可以为: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从所述每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丢包率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分段路由策略还包括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时,该步骤102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包括第二传输路径和第三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大于所述第三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将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确定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指的是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可信程度是与收集这些定量数值的技术挂钩的。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高,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高。有些技术收集到的定量数值的准确度较低,那么保证类型是这种技术的指示信息时,则表示定量数值的可信度较低。例如:针对一条传输路径上时延这一属性,定量数值是10ms,若保证类型是0,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较低,例如:只有90%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1,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5%的可信度,若保证类型是2,则表示这条传输路径时延能达到10ms的可信度适中,例如:可以达到99.99%的可信度。当然,这里的保证类型是0、1、2只是举例,保证类型的表示形式可以有多种,本申请中不做限定。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所述第一属性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属性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在确定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和所述第二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时,从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一条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上面只是对确定第一传输路径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属性以及对应的定量数值进行示例性描述。
下面以属性有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至少一个的情况来分别示例性描述如何确定第一传输路径。
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组合关系有15种,分别为:(1)、带宽;(2)、时延;(3)、抖动;(4)、丢包率;(5)、带宽+时延;(6)、带宽+抖动;(7)、带宽+丢包率;(8)、时延+抖动;(9)、时延+丢包率;(10)、抖动+丢包率;(11)、带宽+时延+抖动;(12)、带宽+时延+丢包率;(13)、带宽+抖动+丢包率;(14)、时延+抖动+丢包率;(15)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
下面分别针对上述15种情况下确定第一传输路径的方案进行介绍。
(1)、带宽。
流量需求信息中包括带宽,以及对带宽的需求量是3G。
若传输路径1的带宽定量数值是5G,传输路径2的带宽定量数值是2G。则5G>3G,2G<3G,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满足带宽需求,传输路径2不满足带宽需求,则确定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带宽定量数值是5G,传输路径2的带宽定量数值是10G。则5G>3G,10G>3G,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满足带宽需求,则可以从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中选择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带宽定量数值是1G,传输路径2的带宽定量数值是2G。则1G<3G,2G<3G,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不满足带宽需求,这时无法直接确定第一传输路径,需要第一转发设备再向控制设备请求分配一条满足带宽需求是3G的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
(2)、时延。
流量需求信息中包括时延,以及对时延的需求量是20ms。
若传输路径1的时延定量数值是10ms,传输路径2的时延定量数值是30ms。则10ms<20ms,30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满足时延需求,传输路径2不满足时延需求,则确定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时延定量数值是10ms,传输路径2的时延定量数值是5ms。则10ms<20ms,5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满足时延需求,则可以从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中选择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传输路径1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大于传输路径2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则选择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时延定量数值是40ms,传输路径2的时延定量数值是30ms。则40ms>20ms,30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不满足时延需求,需要第一转发设备再向控制设备请求分配一条满足时延需求是20ms的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
(3)、抖动。
流量需求信息中包括抖动,以及对抖动的需求量是20ms。
若传输路径1的抖动定量数值是10ms,传输路径2的抖动定量数值是30ms。则10ms<20ms,30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满足抖动需求,传输路径2不满足抖动需求,则确定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抖动定量数值是10ms,传输路径2的抖动定量数值是5ms。则10ms<20ms,5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满足抖动需求,则可以从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中选择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传输路径1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大于传输路径2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则选择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抖动定量数值是40ms,传输路径2的抖动定量数值是30ms。则40ms>20ms,30ms>20ms,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不满足抖动需求,需要第一转发设备再向控制设备请求分配一条满足抖动需求是20ms的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
(4)、丢包率。
流量需求信息中包括丢包率,以及对丢包率的需求量是0.1%。
若传输路径1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05%,传输路径2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2%。则0.05%<0.1%,0.2%>0.1%,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满足丢包率需求,传输路径2不满足丢包率需求,则确定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05%,传输路径2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08%。则0.05%<0.1%,0.08%<0.1%,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满足丢包率需求,则可以从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中选择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传输路径1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大于传输路径2的保证类型的可信程度,则选择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若传输路径1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5%,传输路径2的丢包率定量数值是0.2%。则0.5%>0.1%,0.2%>0.1%,可以确定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不满足丢包率需求,需要第一转发设备再向控制设备请求分配一条满足丢包率需求是0.1%的传输路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
(5)、带宽+时延。
带宽和时延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2)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和时延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时延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时延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和时延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6)、带宽+抖动。
带宽和抖动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3)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和抖动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抖动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抖动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和抖动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7)、带宽+丢包率。
带宽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和丢包率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8)、时延+抖动。
时延和抖动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2)+(3)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时延和抖动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时延能满足,而时延的优先级是高于抖动的,也可以选择一条时延能满足,而抖动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时延和抖动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9)、时延+丢包率。
时延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2)+(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时延和丢包率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时延能满足,而时延的优先级是高于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时延能满足,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时延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0)、抖动+丢包率。
抖动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3)+(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抖动和丢包率两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抖动能满足,而抖动的优先级是高于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抖动能满足,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抖动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1)、带宽+时延+抖动。
带宽、时延和抖动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2)+(3)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时延和抖动三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和时延能满足,而带宽和时延中有至少一个的优先级高于抖动,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和时延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同理,若带宽和抖动能满足,或者时延和抖动能满足,而两者中又都有一者的优先级高于不能满足的第三者,都可以选择这个两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时延和抖动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时延和抖动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时延和抖动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2)、带宽+时延+丢包率。
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2)+(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时延和丢包率三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和时延能满足,而带宽和时延中有至少一个的优先级高于丢包率,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和时延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同理,若带宽和丢包率能满足,或者时延和丢包率能满足,而两者中又都有一者的优先级高于不能满足的第三者,都可以选择这个两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时延和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时延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时延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3)、带宽+抖动+丢包率。
带宽、抖动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3)+(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抖动和丢包率三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和抖动能满足,而带宽和抖动中有至少一个的优先级高于丢包率,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和抖动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同理,若带宽和丢包率能满足,或者抖动和丢包率能满足,而两者中又都有一者的优先级高于不能满足的第三者,都可以选择这个两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能满足,而带宽的优先级是高于抖动和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能满足,而抖动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抖动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4)、时延+抖动+丢包率。
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2)+(3)+(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三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时延和抖动能满足,而时延和抖动中有至少一个的优先级高于丢包率,也可以选择一条时延和抖动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同理,若时延和丢包率能满足,或者抖动和丢包率能满足,而两者中又都有一者的优先级高于不能满足的第三者,都可以选择这个两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时延能满足,而时延的优先级是高于抖动和丢包率的,也可以选择一条时延能满足,而抖动和丢包率不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时延、抖动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15)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
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组合需求可以参阅上述(1)+(2)+(3)+(4)的组合方式进行理解,若有一条传输路径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四个方面都能满足流量需求,则选择该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带宽、时延和抖动能满足,而带宽、时延和抖动中有至少一个的优先级高于丢包率,也可以选择一条带宽、时延和抖动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同理,若带宽、时延和丢包率能满足,或者带宽、抖动和丢包率能满足,而三者中又都有一者的优先级高于不能满足的第四者,都可以选择这个三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两者能满足,而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的优先级高于剩余不满足的两者的优先级,也可以选择这个两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若只有一者能满足,若能满足的一者的优先级高于其他不能满足的三者,也可以选择这个一者能满足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当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请求再重新配置一条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都能满足需求的传输路径。
以上的15种也并没有一一枚举所有可能的情况,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传输路径的选择可以有多种衡量方式,只要能满足所规定的需求即可。
103、第一转发设备将业务报文通过第一传输路径向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第二转发设备接收到业务报文后,会将该业务报文发送给接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
另外一种由图3中的第二转发设备20C将流量需求信息传递给第一转发设备20A的场景,该场景是适用于VPN的场景,可以参阅图6进行理解。
如图6所示,该场景下第一转发设备20A接收第二转发设备20C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流量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
第一转发设备20A接收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流量需求信息,该流量需求信息可以是第二转发设备通过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发送的,该流量需求信息指的是VPN的流量需求信息。第一转发设备20A根据该是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和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确定第一传输路径,在第一转发设备接收到VPN业务报文后,就可以使用该第一传输路径传输VPN业务报文。
该场景下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可以参阅图7进行理解。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包括:
201、第一转发设备接收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流量需求信息。
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
VPN的流量需求信息通常是用户通过接收设备配置的,然后接收设备将用户配置的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发送给第二转发设备,第二转发设备将VPN的流量需求信息配置在扩展的BGP中发送给第一转发设备。该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可以配置在BGP的空闲字段或者新增字段中。关于配置的原理可以参阅上述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在BGP中的配置原理进行理解,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该步骤2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0、控制设备向第一转发设备下发分段路由策略,该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
该步骤200在收集好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后会执行,或者在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发生更新的时候才执行,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周期性执行一次。
202、第一转发设备根据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一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VPN的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
该步骤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进行理解,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203、当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括带宽和对带宽的需求量时,第一转发设备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按照所述对带宽的需求量为VPN业务报文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VPN的资源是专用资源,被划分给VPN业务使用后,其他业务报文就不能再使用这块资源,例如:VPN对带宽的需求是3G,传输路径1的带宽定量数值是5G,传输路径2的带宽定量数值是10G,传输路径1和传输路径2都可以满足VPN的带宽需求,若选择传输路径1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则需要在传输路径1上减掉3G的VPN专用带宽。那么传输路径1的剩余带宽就变为2G,传输路径2的剩余带宽还是10G。
即使没有VPN业务报文到来时,有其他的业务报文到达,若该业务报文对带宽的需求是3G,那么传输路径1只有2G的剩余带宽,无法满足该3G带宽的业务报文的需求。
204、第一转发设备接收业务报文。
该业务报文会携带有VPN的相关信息,如携带有专有的VPN标识,或者是归属于VPN的设备,例如:第一转发设备可以根据归属于VPN的接收设备的标识确定出该接收设备是否属于VPN,从而确定该业务报文是否是VPN业务报文。
205、当业务报文为VPN业务报文时,第一转发设备按照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对所述VPN业务报文进行整形。
当VPN业务报文到达时,考虑到VPN的资源是有限制的,当VPN业务报文对带宽的需求超过VPN的负载量时就要对VPN业务报文进行整形,整形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常见的令牌桶整形,可以通过除去无用数据的方法将VPN业务报文整形到VPN资源可以满足的条件下。如:将4G的VPN业务报文整形到3G,然后使用预留的3G带宽的VPN资源进行传输。
当然,该步骤205是可选的,若VPN业务报文没有超出为VPN预留的资源,也可以不用执行上述整形过程,可以直接使用预留的资源进行传输。
206、第一转发设备将整形后的VPN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第二转发设备接收到业务报文后,会将该业务报文发送给接收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提供路径的属性以及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这样就可以精准的选择满足流量需求的合适路径,然后还可以为VPN预留专用的资源,这样在传输VPN业务报文时,就可以使用预留的资源进行传输。
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的不同实施方式,下面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30,如图8所示,该转发设备3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转发设备执行的步骤,该执行步骤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请参照上述相应的实施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该转发设备3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业务报文;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1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4。
处理单元302,用于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来自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2。
发送单元303,用于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3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6。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用于从所述业务报文中获取所述流量需求信息。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1。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流量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1。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当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括带宽和对带宽的需求量时,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按照所述对带宽的需求量为VPN业务报文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3。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含于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中。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携带在所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段路由策略中,所述分段路由策略还包括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保证类型,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处理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保证类型,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用于:
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保证类型,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大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剩余的其他传输路径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所述第一属性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属性的优先级,处理单元302,用于在确定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和所述第二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时,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一条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的相应描述。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量数值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和/或,所述需求量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带宽时,根据对所述带宽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带宽的定量数值不小于所述带宽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15种情况的示例(1)。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时延时,根据对所述时延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时延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时延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15种情况的示例(2)。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抖动时,根据对所述抖动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抖动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抖动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15种情况的示例(3)。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丢包率时,根据对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丢包率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中15种情况的示例(4)。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302,还用于若确定出所述业务报文为VPN业务报文,按照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对所述VPN业务报文进行整形;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5。
发送单元303,用于通过将整形后的VPN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6。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通过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下发的。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40,该控制设备40可以与上述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转发设备30进行交互。该控制设备40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路由系统中控制设备所执行的功能。该控制设备4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401,用于确定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收集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的过程进行理解。
发送单元402,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发送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的过程进行理解。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401,用于针对所述每条传输路径的不同属性信息采用对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收集各属性的定量数值。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收集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的过程进行理解。
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通过扩展的边界网关协议BGP或者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下发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发设备50。该转发设备5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收发器503,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与收发器503相连。
该转发设备5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设备,可以用于实现图8所述的转发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8所示的转发设备40中处理单元302可以通过该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2中的代码来实现。图8所示的转发设备40中的接收单元301和发送单元303可以通过该收发器503来实现。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收发器503,用于接收业务报文;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1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4。
处理器501,用于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来自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2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2。
收发器503,还用于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3以及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6。
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收发器503通过总线504相连,总线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联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503,用于接收流量需求信息,具体可以参照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1详细描述。
该收发器503,还用于将VPN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该功能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6。
上述处理器501的其他功能还可以参阅上述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302所执行的相应功能进行理解。
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60。该控制设备6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与收发器603相连。
该控制设备6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9所述的控制设备中的功能模块。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9所示的控制设备50中处理单元401可以通过该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2中的代码来实现。图9所示的控制设备50中的发送单元402可以通过该收发器603来实现。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2中的指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处理器601用于确定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具体实现可参考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收集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的过程进行理解。
收发器603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具体实现可参阅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发送扩展的分段路由策略的过程进行理解。
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收发器603通过总线604相连,总线6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联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上述处理器601的其他功能还可以参阅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401所执行的相应功能进行理解。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转发设备或控制设备实现其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接收或处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报文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4)

1.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控制设备、第一转发设备以及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接收业务报文;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来自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分段路由策略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和保证类型,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从所述业务报文中获取所述流量需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获取流量需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流量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括带宽和对带宽的需求量时,所述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按照所述对带宽的需求量为VPN业务报文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含于边界网关协议BGP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保证类型,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大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剩余的其他传输路径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所述第一属性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属性的优先级;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在确定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和所述第二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时,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一条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数值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和/或,所述需求量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带宽时,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带宽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带宽的定量数值不小于所述带宽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时延时,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时延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时延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时延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抖动时,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抖动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抖动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抖动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丢包率时,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对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丢包率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13.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转发设备确定出所述业务报文为VPN业务报文,则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按照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对所述VPN业务报文进行整形;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将整形后的VPN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路由策略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下发的。
15.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包括控制设备、第一转发设备以及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设备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和保证类型,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分段路由策略,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针对所述每条传输路径的不同属性信息采用对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收集各属性的定量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路由策略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或者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下发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18.一种转发设备,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转发设备为所述通信网络的第一转发设备,所述通信网络还包括控制设备和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业务报文;
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流量需求信息,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以及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来自于所述控制设备,所述分段路由策略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和保证类型,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向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业务报文中获取所述流量需求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第二转发设备发送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流量需求信息,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为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上的最后一个转发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括带宽和对带宽的需求量时,在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按照所述对带宽的需求量为VPN业务报文预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PN的流量需求信息包含于边界网关协议BGP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
根据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确定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
根据所述保证类型,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确定第一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属性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大于所述至少两条满足流量需求的传输路径中剩余的其他传输路径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所述第一属性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属性的优先级;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确定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不存在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和所述第二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时,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一条满足所述第一属性的需求量的传输路径作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
25.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数值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和/或,所述需求量包括单个数值或数值范围。
26.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带宽时,根据对所述带宽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带宽的定量数值不小于所述带宽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27.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时延时,根据对所述时延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时延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时延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28.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抖动时,根据对所述抖动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抖动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抖动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29.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与流量相关的属性包括丢包率时,根据对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从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丢包率的定量数值不大于所述丢包率的需求量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
30.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路由策略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下发的。
31.一种控制设备,应用于通信网络,所述通信网络还第一转发设备以及第二转发设备,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转发设备之间具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所述第一转发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的起始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中包括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各自的属性信息和保证类型,所述至少两条传输路径中每条传输路径的属性信息包括用于表示该条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以及所述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所述保证类型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路径传输能力的属性对应的定量数值的可信程度;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转发设备发送所述分段路由策略,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用于所述第一转发设备根据流量需求信息和所述分段路由策略确定满足流量需求的用于传输业务报文的第一传输路径,所述流量需求信息包括与流量相关的属性,以及对所述属性的需求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针对所述每条传输路径的不同属性信息采用对应保证类型的收集策略收集各属性的定量数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路由策略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或者路径计算元素协议PCEP下发或者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34.一种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发设备和控制设备;
所述转发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18-30任一项所述的转发设备;
所述控制设备上述权利要求31-3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设备。
CN201910797461.9A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448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7461.9A CN112448885B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20/110660 WO2021036962A1 (zh) 2019-08-27 2020-08-22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EP20859084.4A EP4012989A4 (en) 2019-08-27 2020-08-2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ERVICE PACKETS
US17/680,872 US20220182315A1 (en) 2019-08-27 2022-02-25 Service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7461.9A CN112448885B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885A CN112448885A (zh) 2021-03-05
CN112448885B true CN112448885B (zh) 2023-06-06

Family

ID=7468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7461.9A Active CN112448885B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2315A1 (zh)
EP (1) EP4012989A4 (zh)
CN (1) CN112448885B (zh)
WO (1) WO2021036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882A (zh) * 2021-03-11 2021-04-20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设备信任度的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06788B (zh) * 2021-03-31 2023-04-07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基于sr的服务质量映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70776B (zh) * 2021-11-02 2023-05-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时间敏感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05293B (zh) * 2021-12-20 2024-04-09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路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97633A (zh) * 2022-05-12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097662A (zh) * 2022-05-18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选择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5550456A (zh) * 2022-09-13 2022-12-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4065481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94992B (zh) * 2022-12-23 2024-04-16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单场景的报文转发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413B (zh) * 2011-03-02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分流方法、网络节点及系统
CN103118083B (zh) * 2013-01-21 2015-12-0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业务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US9369387B2 (en) * 2013-10-24 2016-06-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egment routing based wide area network orchest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537753B2 (en) * 2014-03-03 2017-01-03 Cisco Technology, Inc. Opaque profile identifiers for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
TWI568224B (zh) * 2015-04-29 2017-01-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異質性網路系統、網路裝置及其聚合路徑選擇方法
EP3497893B1 (en) * 2016-08-15 2020-1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gment routing based on maximum segment identifier depth
US10122627B2 (en) * 2016-08-31 2018-11-06 Citrix Systems, Inc. Network routing through an overlay network
CN108512758B (zh) * 2018-03-07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以及转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36962A1 (zh) 2021-03-04
EP4012989A1 (en) 2022-06-15
US20220182315A1 (en) 2022-06-09
EP4012989A4 (en) 2022-09-28
CN112448885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8885B (zh) 一种业务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2688754B (zh) 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59362B (zh) 流控方法、装置、cu及du
CN108243120B (zh) 基于灵活以太网的业务流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US8565227B2 (en) Mobile IP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mobile router that detects a change in connection status
CN110417650A (zh) 多链路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72513B (zh) 传输路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EP402477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quired bandwidth for data stream transmission, and devices and system
US11272396B2 (en) Frame aggregation method, network setting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471779B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7770085B (zh)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79989B (zh) 通过集中的端到端连接传输包的方法和系统
EP4152703A1 (en) Network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4159306B (zh) 一种控制空口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005126B (zh) 数据流的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1031B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14449586A (zh) 一种通信调度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055293A (zh) 软件定义广域网中的选路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ES2389379T3 (es) Método y sistema de control de la calidad de servicio, QoS
WO2014127633A1 (zh) Lldp报文传输方法及dcb设备
EP3562108B1 (en) Load sharing between hybrid tunnels
CN116232990A (zh) 在支持SRv6的数据面上传输MTNC-ID以实现5G传输
JP5942660B2 (ja) フレームロス測定装置、伝送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性能測定方法
CN114629843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15155A (zh) 用于部署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