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468B -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468B
CN112448468B CN201910837604.4A CN201910837604A CN112448468B CN 112448468 B CN112448468 B CN 112448468B CN 201910837604 A CN201910837604 A CN 201910837604A CN 112448468 B CN112448468 B CN 112448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filter capacitor
node
resisto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7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468A (zh
Inventor
马健
陈宗辉
赵红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76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减小辅助电源的供电成本,提高辅助电源的供电可靠性。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或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一激励电源;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二激励电源。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供电系统中,通常由市电为负载供电,但是为了避免由于市电故障造成负载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一般需要配置备用系统,该系统需要内设置由辅助电源,其用于当市电出现故障时,辅助电源不受影响,由辅助电源为系统的负载进行供电,保证内部负载的正常工作。
目前,在使用辅助电源为多个负载进行供电时,为了使负载之间互不干扰,满足绝缘需求,通常为每个负载单独配置一个辅助电源。
现有的一种供电方式,如图1所示,以使用两个辅助电源为两个负载进行供电为例,当检测到第一控制信号时,第一辅助电源为第一负载进行供电,当检测到第二控制信号时,第二辅助电源为第二负载进行供电,从而保证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均正常工作。但采用该供电方式对两个负载进行供电时,至少需要配备两个辅助电源,供电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供电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另一种供电方式,如图2所示,当检测到第一控制信号时,第一辅助电源同时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供电,保证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正常工作。但在这种供电方式下,只有检测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才能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供电,当提供第一控制信号的装置出现故障时,则无法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供电,供电可靠性较低。
基于上述情况,现有的两种供电方式,无法兼顾供电成本和供电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在减小辅助电源的供电成本的同时,提高辅助电源的供电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与辅助电源模块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其中,
辅助电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或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一激励电源;
第二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二激励电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由于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均与辅助电源模块耦合连接,因此当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辅助电源模块的能量将会传递给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并在第一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在第二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二激励电源,并由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分别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与现有的辅助电源的供电方式相比,由于第一供电模块与第二供电模块耦合连接,在满足负载绝缘需求的同时,通过只设置一个辅助电源模块即可实现为两路负载供电,减小了辅助电源的供电成本,且两个控制信号均能实现控制供电装置的供电状态,保证了辅助电源的供电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该供电装置还包括:磁芯,
辅助电源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磁芯耦合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通过磁芯实现辅助电源模块、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满足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与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之间的绝缘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辅助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辅助电源、第二辅助电源以及通过磁芯耦合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在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单元连接在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用以控制第一辅助电源和/或第二辅助电源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进行供电,当第一控制信号和/或第一控制单元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单元,实现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供电,保证了辅助电源的供电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管和第一线圈,
第一滤波电容连接在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
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辅助电源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第一线圈与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且第一线圈缠绕在磁芯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电源的供电装置,当检测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一MOS管的启动电压时,第一MOS管导通,电流流过第一线圈,即磁芯内的磁通发生变化,并在与第一控制单元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在与第一控制单元耦合连接的第二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二激励电源,并由第一激励电源为与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由第二激励电源为与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在供电过程中,第一辅助电源、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之间并无线路的直接连接,而是采用耦合连接,满足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绝缘需求,以保证各个模块之间互不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滤波电容、第二MOS管和第二线圈,
第二滤波电容连接在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二辅助电源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第二线圈与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第二线圈缠绕在磁芯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当检测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大于第二MOS管的启动电压时,第二MOS管导通,电流流过第二线圈,即磁芯内的磁通发生变化,并在与第二控制单元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在与第二控制单元耦合连接的第二供电模块上产生第二激励电源,并由第一激励电源为与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由第二激励电源为与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在供电过程中,第二辅助电源、第一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之间并无线路的直接连接,而是采用耦合连接,满足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绝缘需求,以保证各个模块之间互不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滤波电容和第三线圈,
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线圈缠绕在磁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滤波电容和第四线圈,
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线圈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第四线圈缠绕在磁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该供电装置还包括:反馈模块,
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连接,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通过实时检测第一供电模块中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判断是否再次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传递能量,从而保证第一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工作在额定电压下,保证了供电装置的供电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供电装置中,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第五滤波电容、第六滤波电容、第七滤波电容和第八滤波电容,其中,
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第一节点与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节点接地;
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
第五滤波电容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
第六滤波电容与第五电阻串联连接的支路与第五滤波电容并联连接;
可调稳压三端稳压器连接在第三节点与地之间,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与地连接,输出端与第三节点连接,调整段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连接;
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串联连接,且连接在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中间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节点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节点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节点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节点连接;
第四节点与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并通过第七滤波电容接地,第五节点通过第六电阻接地,第六节点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且通过第八滤波电容接地,第七节点通过第七电阻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将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或者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与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的稳压电压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第一供电模块的电压或者第二供电模块的电压小于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的稳压电压时,可以向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上继续产生激励电源为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供电装置,包括:
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
在确定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用于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方法,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供电装置供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第一激励电源或第二激励电源小于预设阈值(即负载上的激励电压小于负载的额定工作电压)时,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以使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上重新产生第一激励电源或者第二激励电源,以使第一激励电源或者第二激励电源连接的负载正常工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供电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
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用于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供电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供电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辅助电源的供电方式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辅助电源的供电方式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电源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供电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供电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说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辅助电源模块10、与辅助电源模块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20和第二供电模块30。
辅助电源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或第二控制信号,第一供电模块20,用于在输入到辅助电源模块10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一激励电源,第二供电模块30,用于在输入到辅助电源模块10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二激励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磁芯,辅助电源模块10基于磁芯与第一供电模块20和第二供电30耦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电源模块10、第一供电模块20以及第二供电模块30采用变压器耦合的方式耦合连接,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辅助电源模块10、第一供电模块20以及第二供电模块30可以采用光电耦合的方式耦合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耦合方式耦合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辅助电源模块10包括:基于磁芯耦合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41、第二控制单元42、第一辅助电源43和第二辅助电源44,其中,
第一控制单元41连接在第一辅助电源43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连接,第二控制单元42连接在第二辅助电源44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具体的,第一控制单元41的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滤波电容411、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管412和第一线圈413。
第一滤波电容411连接在第一辅助电源43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第一MOS管412的源极与第一辅助电源43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第一线圈413与第一辅助电源43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一线圈413的第一端与第一辅助电源43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一MOS管412的漏极连接,且第一线圈413缠绕在磁芯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单元41还包括连接在第一MOS管412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第一寄生二极管,用于避免由于第一MOS管流过反向电流造成的反向击穿现象。
具体的,第二控制单元42的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滤波电容421、第二MOS管422和第二线圈423。
第二滤波电容421连接在第二辅助电源44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第二MOS管422的源极与第二辅助电源44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第二线圈423与第二辅助电源44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连接,第二线圈423的第一端与第二辅助电源44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二MOS管422的漏极连接,且第二线圈423缠绕在磁芯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单元42还包括连接在第二MOS管422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第二寄生二极管,用于避免由于第二MOS管流过反向电流造成的反向击穿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一供电模块20包括:第一二极管21、第三滤波电容22和第三线圈23。
第一二极管21的阳极与第三线圈23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第三滤波电容2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滤波电容22的第二端与第三线圈2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线圈23缠绕在磁芯上。
具体的,与第一供电模块20连接的第一负载的第一端与第三滤波电容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三滤波电容22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二供电模块30包括:第二二极管31、第四滤波电容32和第四线圈33。
第二二极管31的阳极与第四线圈33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第四滤波电容3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滤波电容32的第二端与第四线圈33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线圈33缠绕在磁芯上。
具体的,与第二供电模块30连接的第二负载的第一端与第四滤波电容3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滤波电容32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如图9所示,下面结合图9,以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辅助电源模块20为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若第一控制单元长时间未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当第一MOS管412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MOS管412的开启电压)时,第一MOS管412导通,第一辅助电源43、第一线圈413以及第一MOS管412构成闭合回路,此时有电流从第一线圈413的上端流向第一MOS管412,并造成磁芯中的磁通发生变化,同时第三线圈23的两端会产生一个具有固定极性的第一激励电源,第四线圈33的两端会产生一个具有固定极性的第二激励电源,第一激励电源为连接在第三滤波电容22两端的第一负载进行供电,第二激励电源为连接在第四滤波电容32两端的第二负载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激励电源的极性和第二激励电源的极性可以通过第一线圈413与第三线圈23和第四线圈33的同名端确定,具体同名端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是否大于第一MOS管412和第二MOS管422的开启电压)根据第三滤波电容22和第四滤波电容32的两端的电压进行控制。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以通过用户基于智能终端的操作进行控制,还可以将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通过开关与辅助电源(或其它电源)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实现控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控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还包括:反馈模块。
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滤波电容23的第一端或者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连接,第二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501、第二电阻502、第三电阻503、第四电阻504、第五电阻505、第六电阻506、第七电阻507、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第一光耦合器509、第二光耦合器510、第五滤波电容511、第六滤波电容512、第七滤波电容513和第八滤波电容514。
其中,第一电阻501与第二电阻502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A1和第二节点A2之间,第一节点与第三滤波电容22的第一端或者第四滤波电容3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节点接地;
第三电阻503与第四电阻504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A1与第三节点A3之间;
第五滤波电容511连接在第一电阻501与第二电阻502的中间节点和第三节点A3之间;
第六滤波电容512与第五电阻505串联连接的支路与第五滤波电容511并联连接;
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连接在第三节点3与地之间,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的输入端与地连接,输出端与第三节点A3连接,调整端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连接;
第一光耦合器509的输入端与第二光耦合器510的输入端串联连接,且连接在第三电阻503与第四电阻504的中间节点与第三节点A3之间,第一光耦合器50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节点A4连接,第一光耦合器509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节点A5连接,第二光耦合器51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节点A6连接,
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节点A7连接;
第四节点A4与第一MOS管412的栅极连接,并通过第七滤波电容513接地,第五节点A5通过第六电阻506接地,第六节点A6与第二MOS管422的栅极连接,且通过第八滤波电容514接地,第七节点A7通过第七电阻507接地。
下面结合图10,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反馈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确定第三线圈23两端产生第一激励电源时,第一激励电源为第一供电模块20连接的第一负载进行供电,在供电初期,第一供电模块20上的第三滤波电容22上的电压较大(与辅助电源43的电压相同),并与第一节点A1相连(即图10中示出的A1),在确定第一电阻501和第二电阻502分压后的第一电阻501上的电压大于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的参考电压,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与第一节点A1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光耦合器509和第二光耦合器510的导通电压,第一光耦合器509的输出端输出第一高电平信号,该第一高电平信号与第一MOS管412的栅极,第二光耦合器510的输出端输出第二高电平信号,该第二高电平信号与第二MOS管422的栅极连接。
在供电后期,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逐渐减小,在确定第一电阻501和第二电阻502分压后的第一电阻501上的电压大于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的参考电压时,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508输出的电压与第一节点A1之间的电压差小于第一光耦合器509和第二光耦合器510的导通电压时,第一光耦合器509关断,第二光耦合器510关断,此时,第一光耦合器509和第二光耦合器510为第一MOS管413的栅极和第二MOS管423的栅极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MOS管413和第二MOS管423关断,此时辅助电源模块中第一控制单元41与第二控制单元42中的第一线圈413与第二线圈423缠绕的磁芯中的磁通发生变化,第一供电模块20的第三线圈23两端和第二供电模块30的第四线圈33两端将会产生激励电源,并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进行供电。
基于图1-图10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如图11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时,可以检测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将检测的数值确定为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的电源电压。
步骤1102:在确定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用于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将预设阈值设置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工作的最低电压,当然也可以设置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额定工作电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时,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0中的电路实现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处理器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装置。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1201,用于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
处理单元1202,用于在确定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用于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
另外,结合图11-图12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可以由供电控制设备来实现。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供电控制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3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13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3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13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3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30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3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3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13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供电控制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供电控制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1303和总线1310。其中,如图13所示,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通信接口1303通过总线13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3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装置、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13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供电控制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1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供电控制设备可以基于检测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数值,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供电控制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11-图12描述的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供电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供电控制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耦合连接的第一供电模块和第二供电模块,其中,
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一激励电源;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用于在输入到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控制信号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第二激励电源;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发送的;
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磁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磁芯耦合连接;
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辅助电源、第二辅助电源以及通过所述磁芯耦合连接的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管和第一线圈,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且所述第一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芯上;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滤波电容、第二MOS管和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三滤波电容和第三线圈;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滤波电容和第四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负极连接,漏极通过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所述第二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连接,阴极与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第二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第五滤波电容、第六滤波电容、第七滤波电容和第八滤波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
所述第五滤波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
所述第六滤波电容与所述第五电阻串联连接的支路与所述第五滤波电容并联连接;
所述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连接在所述第三节点与地之间,所述可调输出三端稳压器的输入端与地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调整端与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中间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串联连接,且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的中间节点与所述第三节点之间,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六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七节点连接;
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七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第五节点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六节点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且通过所述第八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第七节点通过所述第七电阻接地。
7.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所述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
在确定所述第一激励电源的电压或者第二激励电源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阈值时,向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发送用于产生第一激励电源和第二激励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
CN201910837604.4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448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7604.4A CN112448468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7604.4A CN112448468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468A CN112448468A (zh) 2021-03-05
CN112448468B true CN112448468B (zh) 2023-11-28

Family

ID=7473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7604.4A Active CN112448468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846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0065Y (zh) * 2008-11-14 2009-08-12 株洲科瑞变流电气有限公司 可控硅整流装置脉冲分配器
CN102097949A (zh) * 2011-01-07 2011-06-15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62959U (zh) * 2013-11-13 2014-04-23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入开关电源
CN204013230U (zh) * 2014-07-17 2014-12-10 河北先控捷联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辅助电源电路
CN107070188A (zh) * 2017-05-11 2017-08-18 滕军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用辅助电源电路
CN108631601A (zh) * 2018-05-18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90065Y (zh) * 2008-11-14 2009-08-12 株洲科瑞变流电气有限公司 可控硅整流装置脉冲分配器
CN102097949A (zh) * 2011-01-07 2011-06-15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62959U (zh) * 2013-11-13 2014-04-23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入开关电源
CN204013230U (zh) * 2014-07-17 2014-12-10 河北先控捷联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辅助电源电路
CN107070188A (zh) * 2017-05-11 2017-08-18 滕军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用辅助电源电路
CN108631601A (zh) * 2018-05-18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变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468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407B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启动方法、电子装置和芯片
US1083366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verter, and automobile
CN111555628B (zh) 电路拓扑识别电路及识别方法
US20160134221A1 (en) Inverter apparatus
US10804802B2 (en) Direct charging with mutual active clamp
EP3576344B1 (en) Powered device used for power over ethernet
CN112448468B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547203B2 (en) Power battery pre-charge system and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JP2018152974A (ja) フォワード方式の双方向dc−dcコンバータ
US20190165561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220090835A1 (en) Control Circuit, Signa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050408B (zh) 调压电路及调压方法
JP2020145655A (ja) 通電制御装置
JP2016212005A (ja) 電流検出装置
CN112887950B (zh) 检测电路、近场通信nfc功能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996677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40001837A1 (en) Dual Core DC/DC Module for Electrical Vehicle
CN106301318B (zh) Mosfet器件的隔离驱动电路
EP3214810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101695526B1 (ko) 배터리 방전 회로의 전압 안정화 장치 및 방법, 전압 안정화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방전 시스템
US9059594B2 (en) Battery switching charg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switching charger
WO2012082106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low power dissipation regulator and structure therefor
CN106787704B (zh) 一种用于高耐压重叠式dc-dc变换器的电源启动系统
JP5955428B1 (ja) シュミットトリガ回路および半導体装置、並びに車両用発電機の発電制御装置
KR101650435B1 (ko) 턴 오프 제어 방식이 개선된 정류기 및 상기 정류기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