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239A -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239A
CN112448239A CN202010869837.5A CN202010869837A CN112448239A CN 112448239 A CN112448239 A CN 112448239A CN 202010869837 A CN202010869837 A CN 202010869837A CN 112448239 A CN112448239 A CN 11244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tact
insertion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98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伯格纳
S.艾姆迪
G.A.希雷马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器(3,55)的连接器屏蔽件(1,57),连接器屏蔽件(1,57)包括多个屏蔽壁(19,61),其中屏蔽壁(19,61)形成用于接收配合连接器(3,55)的插座(9),插座在屏蔽件(1,57)的前端(11)对着插入方向(I)敞开以插入配合连接器(3,55),且其中至少两个屏蔽壁(19,61)在垂直于插入方向(I)的截面中至少部分地彼此平行。为了便于两个连接器的配合,至少一个屏蔽壁(19,61)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其从屏蔽壁(19,61)朝向插座(9)凸出。

Description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器的连接器屏蔽件,连接器屏蔽件包括多个屏蔽壁,其中屏蔽壁形成用于接收配合连接器的插座,插座在屏蔽件的前端对着插入方向敞开以插入配合连接器,且其中至少两个屏蔽壁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截面中至少部分地彼此平行。本发明还涉及信号连接器和一对配合信号连接器。
背景技术
信号连接器和连接器屏蔽件是本领域已知的。连接器屏蔽件用于电磁屏蔽连接器中的信号触头元件以免受来自连接器外部的影响,且以便控制信号触头元件所述的信号线的阻抗。特别是在小型化信号连接器中,例如直径小于10mm或甚至小于5mm的连接器,重要的是,屏蔽件和连接器的其他部分在连接器配合期间不会损坏。另外,重要的是,在配合状态下,明确地限定屏蔽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上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连接器和一对连接器,其便于连接器的配合,特别是其屏蔽件的配合,且其允许在配合状态下两个连接器屏蔽件相对于彼此的明确限定的相对位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上述连接器屏蔽件来实现,在于至少一个屏蔽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其从屏蔽壁朝向插座凸出。对于上述信号连接器,上述目的的实现在于,连接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屏蔽件。对于一对连接器,上述目的的实现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器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
在配合两个连接器期间,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引导配合连接器,特别是其屏蔽件。在连接器的配合期间,特别是在两个屏蔽件的配合期间,其可以进一步保护至少一个凸出部从之凸出的屏蔽壁。最后,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限定在配合状态下两个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位置,特别是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方向上。由于屏蔽件本身可以引导配合连接器,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具有协同作用。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提供了协同效应。可以省略附加的引导装置,例如在连接器壳体上。
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在连接器配合期间和在完全配合状态下与连接器屏蔽件或配合连接器的触头载体接触。
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根据在特定应用中是否需要特定改进的特定优点,可以彼此独立地组合附加的改进。
根据第一有利的改进,连接器屏蔽件优选地至少在插座的区域中具有多边形截面,例如矩形或梯形截面。梯形形状可以用于防止连接器以错误的取向插入到壳体中。
优选地,至少一个屏蔽壁在连接器屏蔽件的前端具有至少一个连续斜坡用于在配合期间引导两个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位于至少连续斜坡的后面。连续斜面可有助于将两个连接器引导到配合位置。一旦两个连接器的前端或者一个连接器屏蔽件的前端和另一个连接器的一部分已经穿过至少一个连续斜坡,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继续相对于彼此引导两个连接器。换言之,配合连接器首先通过连续斜坡引导,然后通过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引导,直到其到达配合位置。
术语“后面”是指沿插入方向看到的,远离连续斜坡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沿着插入方向从前端凹入。至少一个连续斜坡可以由前端处的屏蔽壁的倒角的边缘形成。优选地,若干屏蔽壁设置有连续斜坡,因此形成漏斗,用于接收配合连接器的屏蔽件或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另一部件。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为楔,以便与至少一个连续斜坡相互作用,从而便于将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
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具有轮缘形状或轨道形状,以便有助于沿着插入方向进行引导。优选地,两个引导凸出部相邻布置且彼此平行。两个引导凸出部优选地平行于插入方向延伸。
为了将两个配合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牢固地固定,连接器屏蔽件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可弹性偏转的屏蔽件接触弹簧,用于在朝向插座的方向上生成接触力,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布置在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和连接器屏蔽件的前端之间。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可以以力配合的方式固定两个连接器。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可以至少部分地朝向配合连接器的插座凸出或凸出到其中。当配合连接器或其一部分插入插座时,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可以偏转离开插座并在配合连接器上施加弹簧力。
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和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可以沿着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重叠。换言之,当沿着插入方向看时,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和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沿着插入方向至少部分地覆盖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因此,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保护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特别是在两个连接器配合期间。
为了提供简单但可靠的屏蔽件接触弹簧,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优选地形成为片簧,其基本上平行于插入方向延伸。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优选地可垂直于插入方向偏转。更优选地,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在未偏转状态下延伸到配合连接器的插座中且在完全配合状态下偏转离开插座。片簧的自由端可以指向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
为了与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重叠,当所述屏蔽件接触弹簧延伸到配合连接器的插座中时,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优选地具有凹入部分,其从其余的屏蔽壁的平面凹入插座中。
凹入部分可以通过两个弯曲部之间的笔直部分形成,两个弯曲部将所述笔直部分与其余的屏蔽壁的平面间隔开。笔直部分可以平行于其余的屏蔽壁。优选地,至少一个凹入部分沿着插入方向布置在屏蔽件的前端和屏蔽壁中的开口之间,该开口为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打开移动空间。换言之,至少一个凹入部分可以具有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的腹板的整体形状。
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优选地具有弓部的整体形状,其中弓部的后部延伸到插座中。后部可以形成凹入部分。弓部可以桥接彼此平行的至少两个屏蔽壁。
连接器屏蔽件优选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引导凸出部,特别是在与具有上述引导凸出部的屏蔽壁不同的屏蔽壁处。
为了进一步便于两个连接器的配合,连接器屏蔽件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凸出部,其布置在连接器屏蔽件的两个侧面上,这两侧侧面跨越配合连接器的插座彼此面对。优选地,至少两个引导凸出部跨越插座彼此相对地布置。更优选的,连接器屏蔽件在插座的每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其中每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如上所述布置在一个引导凸出部的后面。连接器屏蔽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其中屏蔽件接触弹簧在连接器屏蔽件的周向方向上并排布置,且其中两个屏蔽件接触弹簧基本上平行于插入方向延伸。
连接器屏蔽件可以在屏蔽壁中具有至少两个开口,以允许信号触头元件到达所述开口中,特别是在触头的偏转期间,至少两个开口垂直于插入方向并排布置,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在形成在至少两个开口之间的腹板上。
至少两个开口可以是有用的,以便提供空间,在该空间中,在两个连接器配合期间,信号触头元件或其前端可以偏转,而不接触任何屏蔽壁。腹板优选地平行于插入方向延伸。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例如形成为从腹板凸出的凸出部。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腹板可以形成可偏转的弹簧,在其自由端设置有凸出部。
为了将连接器屏蔽件牢固地固定的连接器壳体中,连接器屏蔽件优选地设置有至少一个颈部,其垂直于插入方向延伸到屏蔽件的外围表面中,以将连接器屏蔽件保持在连接器壳体中,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布置在连接器屏蔽件的前端和至少一个颈部之间。至少一个颈部可以形成为减小屏蔽件的截面。颈部可以由周向保持凹槽形成。
连接器屏蔽件可以是冲压弯曲部件,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与至少一个屏蔽壁整体地形成。优选地,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也与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和至少一个屏蔽壁整体地形成。如果连接器屏蔽件设置有颈部,凹槽也优选地与前述元件整体地形成。屏蔽壁优选地彼此电互连,更优选的,屏蔽壁彼此且与其余的屏蔽件整体地形成。
连接器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颈部和用于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元件的至少一个触头载体,至少一个触头载体通过至少一个颈部延伸到插座中,其中延伸到插座中的触头载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或截面等于或小于颈部的内径或截面。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元件优选地包封或嵌入至少一个触头载体中。因此,触头载体可以与凹槽附近的屏蔽壁间隔开。换言之,间隙可以形成在触头载体和屏蔽壁之间,其大于要插入该间隙的配合连接器的屏蔽壁。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可以特别地形成间隔件,用于将对于的屏蔽壁与配合连接器的插入的屏蔽壁间隔开。在完全配合状态下,配合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屏蔽壁布置在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和至少一个触头载体之间。因此可以防止连接器屏蔽件相对于配合连接器的倾斜。
在完全配合状态下,配合连接器的连接器屏蔽件优选地插入信号连接器的连接器屏蔽件中,反之亦然。如果两个屏蔽件均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则两个屏蔽件都可以由一对连接器通过本发明的屏蔽件形成。在完全配合状态下,连接器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元件优选地电连接至配合连接器的对应的信号触头元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使用示例性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及其改进。如上所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各种特征可以在特定应用中彼此独立地使用。
在以下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和/或相同结构的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附图中: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连接器屏蔽件的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2以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连接器屏蔽件,而没有连接器的其他部分;
图3示出了插入了配合连接器的图1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屏蔽件的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屏蔽件的连接器,其可插入图4的连接器中;以及
图6至8示出了图5所示的连接器的另外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和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屏蔽件1的第一有利实施例。因此,图1示出了用于信号连接器3中的屏蔽件1,图2示出了连接器屏蔽件1,而没有连接器3的任何其他部分。
信号连接器3包括一对信号触头元件5,其嵌入触头载体7中。触头载体7可以由电介质材料制成。触头载体7承载信号触头元件5。
信号触头元件5沿着周向方向C被屏蔽件1围绕。周向方向C绕屏蔽件1和连接器3的纵向轴线L延伸。所述纵向方向L平行于插入方向I延伸,配合连接器(尚未示出)可沿着插入方向I插入屏蔽件1中。
屏蔽件1打开插座9以接收配合连接器。插座9朝向屏蔽件1的前端11敞开。前端11还形成连接器3的前端11。在后端13,屏蔽件1设置有压接筒15,用于与电缆17连接。优选地,屏蔽件1沿着纵向轴线L从后端13纵向地延伸到前端11。
屏蔽件1至少在插座9的区域中优选地具有矩形或梯形截面。其他多边形形状也是可能的。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截面具有整体梯形形状。梯形形状可以用于防止连接器以错误的取向插入到壳体中。
屏蔽件1由多个屏蔽壁19构成,屏蔽壁19优选地通过冲压弯曲由片材27彼此整体地形成。换言之,屏蔽件1优选地为冲压弯曲部件21。每个屏蔽壁19基本上是平坦的且限定平面20。
为了将连接器屏蔽件1保持在壳体中,屏蔽件1设置有颈部23,其沿着周向方向C延伸穿过蔽件1的外围表面25。颈部23优选地在形成屏蔽壁19并闭合插座9之前通过弯曲片材27形成。
两个信号触头元件5并排布置,从而限定了图1所示的信号触头元件平面29。侧壁19中的两个彼此平行,且还与信号触头平面29平行。信号触头平面29限定水平方向H,其平行于平面29且垂直于插入方向I。信号触头平面29还限定竖直方向V,其垂直于信号触头平面29。应当注意,仅出于描述的原因选择术语“水平”和“竖直”。它们与连接器在空间中的取向无关,而是涉及屏蔽件和连接器的特征以及上述方向。
与信号触头平面29不平行的两个屏蔽壁19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形成整体梯形形状。
与信号接触面29平行的一个屏蔽壁19设置有两个引导凸出部31。具有引导凸出部31的屏蔽壁19是图1和图2中的屏蔽壁19,其在屏蔽件1的下侧。引导凸出部31平行于插入方向I纵向延伸,并且垂直于信号触头平面29凸出到插座9中。引导凸出部31具有整体的轮缘形状或轨道形状。
引导凸出部31可以被认为是“竖直”引导凸出部31,因为它们可以在连接器的配合期间沿着竖直方向V引导配合连接器。引导凸出部31可以通过对材料27进行冲压或压制而形成,以形成从屏蔽壁19凸出出来的长形形状。
引导凸出部31沿着插入方向I布置在前端11和颈部23之间。在前端11,屏蔽件的材料27被倒角或倾斜以形成整体漏斗形状,以便于将配合连接器插入插座9中。因此,材料27在前端11处设置有倒角的边缘30。
除了“竖直”引导凸出部31以外,屏蔽件1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引导凸出部33。引导凸出部33位于相对于彼此倾斜的屏蔽壁19处,以形成梯形形状。引导凸出部33朝向彼此凸出并进入插座9中。引导凸出部33基本上在垂直于插入方向I且垂直于竖直方向V的方向上凸出。引导凸出部33可以被认为是“水平”引导凸出部33,因为它们可以沿着水平方向H引导配合连接器。
“水平”引导凸出部3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弯曲材料27的带状部分,使得对于每个凸出部33,形成笔直部分35和两个弯曲部分37。笔直部分35形成引导凸出部33的凹入部分36。弯曲部分37将笔直部分35与其余的屏蔽壁19连接。在前端11,每个引导凸出部33设置有倒角的边缘30。每个引导凸出部33具有弓部43的整体形状,其中弓部43的后部45延伸到插座9中。
如上所述,引导凸出部33由材料27的带状部分制成。带状部由屏蔽壁19的材料27中的开口41形成,开口41沿着插入方向I布置在凸出部33的后面。
屏蔽件1设置有屏蔽件接触弹簧39,其从插座9弹性地偏转出来。优选地,每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形成为片簧40。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未配合状态下,屏蔽件接触弹簧39延伸插座9中,且当配合触头插入插座9中时,弹簧39可以从插座9偏转出来。
开口41允许屏蔽件接触弹簧39至少随其自由端47沿着水平方向H自由地移动。每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具有基部49,在基部49,其与对应的屏蔽壁19连接,以及从基部49延伸的自由端47。每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具有整体长形的形状,其平行于插入方向I延伸,其中基部49更靠近后端13且自由端47更靠近前端11。
两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延伸到每个开口41中。布置在同一屏蔽壁19上的两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在竖直方向V上彼此平行且彼此相邻地布置。同一屏蔽壁19上的两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的总高度51优选大于引导凸出部33的笔直部分35的高度53。
沿着插入方向I,引导凸出部33至少部分地与屏蔽件接触弹簧39重叠,以便在与连接器配合时保护它们。
现在参考图3,其中图1和图2所示的信号连接器3以部分配合状态示出。在部分配合状态下,配合连接器55布置在插座9中。图3示出了连接器3和55的截面图,该截面图延伸穿过平行于插入方向I和竖直方向V的信号触头元件5。
配合连接器55设置有用于电磁屏蔽连接器55的信号触头元件59的屏蔽件57。配合连接器55可以形成为连接器3,特别是屏蔽件57可以形成为根据本发明的屏蔽件1。但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55的屏蔽件57未设置引导凸出部。在配合状态下,每个信号触头元件5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55的对应的信号触头元件59。
屏蔽件57以及屏蔽件1由屏蔽壁61形成。屏蔽件57优选形成为具有与屏蔽件1的梯形形状相对应的截面形状(未示出)。在配合状态下,屏蔽件57的外侧邻接屏蔽件1的内侧。此外,屏蔽件接触弹簧39对屏蔽件57施加接触力F,从而将其保持在位。引导凸出部31可以邻接屏蔽件57并且防止屏蔽件57运动,特别是防止沿着竖直方向V倾斜。
特别地,在屏蔽件1设置有颈部23的情况下,引导凸出部31对于补偿触头支架7的截面减小可能是必要的。换言之,为了在信号连接器3的制造期间将触头载体7插入到屏蔽件1中,整个触头载体7的直径63可以小于屏蔽件1在颈部23的区域中的内径65。然而,由于该要求,触头载体7与插座9中的屏蔽壁19间隔开。引导凸出部31可以对此进行补偿,并且可以在配合状态下邻接屏蔽件57。在配合状态下,配合连接器55的屏蔽壁61无游隙地布置在触头载体7与引导凸出部31之间。
在插座9的相对侧,配合连接器55的屏蔽壁61可以直接邻接屏蔽件1的屏蔽壁19。然而,也可以为所述屏蔽壁19提供至少一个另外的引导凸出部31。
下面,结合图4至图8描述连接器3和配合连接器55的其他实施例。为简洁起见,仅详细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图4示出了具有连接器屏蔽件1的信号连接器3。与前述实施例相反,屏蔽件1具有整体矩形形状而不是梯形形状。此外,省略了“竖直”引导凸出部31。最后,在前端11处,屏蔽件1设有从屏蔽壁19的平面20沿竖直方向V凸出的鼻部67。鼻部67用于防止屏蔽件1以错误的取向插入连接器壳体中。这种连接器壳体(未示出)优选地设置有互补的凹槽,鼻部67可以插入其中。
触头载体7设置有通孔69,该通孔69允许信号触头元件5穿过通孔69朝插座9的与鼻部67相对的一侧延伸。通孔69允许信号触头元件5运动,特别是当连接器3与配合连接器55配合时。然后可以使信号触头元件5弹性偏转并潜入通孔69中。
为了防止信号触头元件5与屏蔽件57的屏蔽壁61接触,屏蔽壁61设置有开口71,该开口71可以在配合位置中至少接收信号触头元件5的自由端。
开口71优选地沿着水平方向H并排布置,并且由平行于屏蔽件57的插入方向I延伸的腹板73隔开。应当注意的是,第二实施例的屏蔽件57可以形成为根据本发明的屏蔽件1,因为它设置有插座75,信号连接器3的触头载体7可以插入其中。另外,屏蔽件57设置有引导凸出部31。
图5和图6所示的引导凸出部31的第一实施例布置在腹板73和前端11之间。在配合状态下,如图6所示,引导凸出部31邻接连接器3的触头载体7。
在配合连接器55的第二实施例的引导凸出部31的另一实施例中,引导凸出部31形成为由腹板73形成的可弹性偏转的片簧77。换句话说,腹板73仅以其端部之一连接到其余的屏蔽件57,从而其可沿竖直方向V移动。片簧77可朝向插座75预弯曲,使得当将触头载体7布置在插座75内部时,片簧77弹性地偏转离开所述插座75。
最后,图8示出了引导凸出部31的第三实施例。引导凸出部31通过弯曲部79形成在腹板73上,在该弯曲部79中,腹板73凸出到插座75中,从而形成引导凸出部31。
附图标记
1 连接器屏蔽件
3 信号连接器
5 信号触头元件
7 触头载体
9 插座
11 前端
13 后端
15 压接筒
17 电缆
19 屏蔽壁
20 平面
21 冲压弯曲部件
23 颈部
25 外围表面
27 板材
29 信号触头平面
30 倒角的边缘
31 引导凸出部
33 引导凸出部
35 笔直部分
36 凹入部分
37 弯曲部
39 屏蔽件接触弹簧
40 片簧
41 开口
43 弓部
45 后部
47 自由端
49 基部
51 高度
53 高度
55 配合连接器
57 屏蔽
59 信号触头元件
61 屏蔽壁
63 直径
65 内径
67 鼻部
69 通孔
71 开口
73 腹板
75 插座
77 片簧
79 弯曲部
C 周向方向
F 接触力
H 水平方向
I 插入方向
L 纵向轴线
V 竖直方向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传输信号的连接器(3,55)的连接器屏蔽件(1,57),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包括多个屏蔽壁(19,61),其中所述屏蔽壁(19,61)形成用于接收配合连接器(3,55)的插座(9),所述插座(9)在所述屏蔽件(1,57)的前端(11)对着插入方向(I)敞开以插入所述配合连接器(3,55),其中至少两个屏蔽壁(19,61)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I)的截面中至少部分地彼此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屏蔽壁(19,61)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所述引导凸出部从所述屏蔽壁(19,61)朝向所述插座(9)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设置有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以用于在朝向所述插座(9)的方向上生成接触力(F),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和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的前端(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和所述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沿着所述插入方向(I)至少部分地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屏蔽件接触弹簧(39)形成为片簧(40),所述片簧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插入方向(I)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具有凹入部分(36),所述凹入部分从其余的屏蔽壁(19,61)的平面(20)朝向所述插座(9)凹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具有弓部(43)的整体形状,其中所述弓部(43)的后部朝向所述插座(9)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设置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引导凸出部(31,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凸出部(31,33)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的两个侧面上,所述两个侧面跨越所述插座(9)彼此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在屏蔽壁(19,61)中具有至少两个开口(71),以允许信号触头元件(5,59)到达所述开口(71)中,所述至少两个开口(71)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I)并排布置,其中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形成在所述至少两个开口(71)之间的腹板(7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设置有至少一个颈部(23),所述颈部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I)在所述屏蔽件(1,57)的外围表面(25)中延伸,以将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保持在连接器壳体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的前端(11)和所述至少一个颈部(23)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屏蔽件(1,5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是冲压弯曲部件(2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与所述屏蔽壁(19,61)中的至少一个整体地形成。
12.一种连接器(3,55),包括连接器屏蔽件(1,57)和由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至少部分地围绕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元件(5,5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屏蔽件(1,5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3,5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55)包括至少一个颈部(23)和用于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元件(5,59)的至少一个触头载体(7),所述至少一个触头载体(7)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颈部(23)延伸到所述插座(9)中,其中延伸到所述插座(9)中的所述触头载体(7)的至少一部分的直径(63)等于或小于所述颈部(23)的内径(65)。
14.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对配合连接器(3,55),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器(3,5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连接器(3,55)的至少一个屏蔽壁(19,61)在完全配合状态下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凸出部(31,33)和所述至少一个触头载体(7)之间。
CN202010869837.5A 2019-08-27 2020-08-26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Pending CN1124482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93936.2A EP3787130A1 (en) 2019-08-27 2019-08-27 Connector shielding with a guiding protrusion
EP19193936.2 2019-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239A true CN112448239A (zh) 2021-03-05

Family

ID=6777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9837.5A Pending CN112448239A (zh) 2019-08-27 2020-08-26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8266B2 (zh)
EP (1) EP3787130A1 (zh)
JP (1) JP2021034380A (zh)
KR (1) KR20210025496A (zh)
CN (1) CN11244823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6314B2 (en) * 2005-02-23 2007-06-05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and guide placement member
US7695319B1 (en) * 2009-06-16 2010-04-13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 case with elastic locking pieces
JP5762187B2 (ja) * 2010-09-03 2015-08-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誤挿入防止構造
TW201214884A (en) * 2010-09-27 2012-04-01 Chou-Hsien Tsai Electrical receptacle
CN204809558U (zh) * 2015-05-29 2015-1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722362B2 (en) * 2015-10-23 2017-08-01 T-Conn Precisi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shell
US9667000B1 (en) * 2016-06-09 2017-05-3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06947605U (zh) * 2017-01-25 2018-0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797449B2 (en) * 2019-03-05 2020-10-06 Niceconn Technology Co., Ltd. Connector having one-piece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7130A1 (en) 2021-03-03
US20210098942A1 (en) 2021-04-01
US11888266B2 (en) 2024-01-30
KR20210025496A (ko) 2021-03-09
JP2021034380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0102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contact assembly
CN110994225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US90111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ment
US815256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 arm configured in fixed ended beam manner formed on metal shell
KR102366487B1 (ko) 개선된 체결 장치를 가지는 전기 연결기 조립체
US7690946B2 (en) Contact organiz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70188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pring tab
JP7259429B2 (ja)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CN111613931B (zh) 用于插塞连接器的保持框架
US6217379B1 (en) Plug-in contact
CN112821116B (zh) 连接器
CN112909608B (zh) 端子零件
CN111987521B (zh) 用于插头的包括显示单元的壳体
CN112448239A (zh) 具有引导凸出部的连接器屏蔽件
US20080188129A1 (en) Connector in which defec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hell components is suppressed
CN114731009A (zh) 保持框架、插式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KR101737958B1 (ko) 조인트터미널 및 이를 사용한 조인트커넥터
CN114667646B (zh) 连接器
CN111509448B (zh) 接头连接器
KR102398229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7303985B2 (ja) コネクタ
CN111146613B (zh) 端子,将电线连接到端子的方法,以及夹具
KR20230024355A (ko) 모듈형 플러그 커넥터
CN116941139A (zh) 连接器
KR101520927B1 (ko) 터미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