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4632A -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4632A
CN112444632A CN201910818872.1A CN201910818872A CN112444632A CN 112444632 A CN112444632 A CN 112444632A CN 201910818872 A CN201910818872 A CN 201910818872A CN 112444632 A CN112444632 A CN 112444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lood coagulation
coagulation
reaction container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8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振兴
郭文恒
孙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88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4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4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86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coagulating time or factors, or their recep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该凝血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体系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启动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检测时反应容器可以根据所需的凝血检测原理对应不同的检测机构,这样,反应容器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只要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即可,有效的解决目前反应容器中的混合液需要同时对准两种检测方法传感器导致试剂用量多的问题,使得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的量大大减少,降低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本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凝血分析仪使用的检测传感器在检测原理上有多种分类,而“磁珠法”和“光学法”是其中一种分类方式,不同检测原理采用的检测方法及传感器的种类不同。“磁珠法”采用线圈产生磁场驱动磁珠运动,通过磁珠运动振幅变化检测血液凝固时间;“光学法”采用光源照射样本及试剂反应体系,通过光电接收器端接收光强的变化换算得出待检成分的含量。
对于同时配备“磁珠法”和“光学法”的凝血分析仪生产厂商而言,有的选择将基于两种不同检测原理的多通道传感器分立布局,也有的选择将基于两种不同检测原理的多通道传感器一体化布局。两种方案的结构区别:分立布局的传感器,包含待检样本的反应容器周围只有基于一种检测原理的传感器;而一体化布局的传感器,反应容器周围同时存在基于多种检测原理的传感器。另外对于待检样本,分立布局的传感器方案单次测试只能输出基于一种检测原理的检测结果,并且该检测原理一旦确定不能更改;而一体化布局的传感器方案单次测试可以输出基于多种检测原理的检测结果,或根据需要随意在多种检测原理之间切换后选择输出基于其中一种检测原理的检测结果。
测试速度是凝血分析仪的重要功能指标之一,对于临床用户,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标本检测,并基于仪器检测结果给出临床诊断结果,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日均标本量大的医院对于测试速度的需求诉诸更为迫切。另外,凝血分析仪属于IVD(in vitrodiagnostic products,体外诊断)领域,并采用配套检测试剂作为耗材,如果能够减少单次测试的试剂用量,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患者、医院用户、仪器厂商都会受益。
对于凝血分析仪生产厂商,仪器的整体体积有限定要求,测试速度与传感器通道数目密切相关,能够在不减少传感器通道数目的前提下缩减其布局空间,有利于减少仪器整体体积,实现更好的“资源-体积-速度”收益比。一体化布局的传感器方案,不仅布局空间紧凑,而且支持更灵活的仪器资源调度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测试速度设计裕量。
而目前同时配备“磁珠法”和“光学法”的凝血分析仪厂商,传感器方案一体化布局时,其某些检测项目例如D-dimer等“光学法”检测项目配套试剂用量较多,具体的,反应容器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需要同时对准“磁珠法”和“光学法”的传感器,以适应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需求,这就导致试剂用量较多,不具有成本优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反应容器中的混合液需要同时对准两种检测方法传感器导致试剂用量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少试剂用量的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应用于凝血分析仪,所述凝血分析仪包括控制器及凝血检测装置,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且使用不同的凝血检测原理进行凝血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凝血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体系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启动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具有与所述检测机构相对应的检测基准位;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体系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以使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反应容器的当前位置;
所述控制器判断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指令,将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设定为所述反应容器放置的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根据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判断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初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移动,使所述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检测完成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装置的各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均设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和光学法检测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检测,识别所述反应容器中是否具有磁珠;
若所述反应容器中有磁珠,则将所述反应容器中的磁珠移除。
一种凝血检测装置,用于对反应容器中的反应体系进行凝血检测,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机构以及调节机构;
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以及光学法检测机构,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分别设在不同的水平高度方向上;
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中的反应体系对应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对应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和光学法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连接,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及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连接,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及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一直线运动组件,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第一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容器或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安装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三安装架以及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第三直线运动组件;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包括驱动线圈以及测量线圈;
所述驱动线圈沿所述反应容器的长轴方向设置;
所述测量线圈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短轴方向,所述测量线圈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驱动线圈所在的直线呈相互垂直,或者,所述测量线圈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驱动线圈所在的直线之间存在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包括发射部件与接收部件,所述发射部件和/或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驱动线圈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还包括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发射部件与所述反应容器之间,和/或,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反应容器之间。
一种凝血分析仪,包括样本孵育装置、多个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项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多个所述凝血检测装置排列设置,并位于所述样本孵育装置的周侧,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孵育装置中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其中一个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并控制对应的所述凝血检测装置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对反应容器中待测样本进行凝血检测时,控制器先判断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当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后,控制器调整反应容器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反应容器中的反应体系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检测时反应容器可以根据所需的凝血检测原理对应不同的检测机构,这样,反应容器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只要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即可,有效的解决目前反应容器中的混合液需要同时对准两种检测方法传感器导致试剂用量多的问题,使得反应容器中添加试剂的量大大减少,降低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凝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其中反应容器处于位置A;
图3为图2所示的凝血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其中反应容器处于位置B;
图4为图1所示的凝血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
100-凝血检测装置;
110-安装基座;
120-光学法检测机构;121-发射部件;122-接收部件;123-光学镜片;
130-磁珠法检测机构;131-驱动线圈;132-测量线圈;
140-升降机构;141-安装架;142-电机;143-螺杆;144-感应部件;145-遮挡部件;
200-反应容器;
210-磁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血检测方法。该凝血检测方法应用于凝血分析仪,用于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凝血检测,以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满足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待测样本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的样本包括固体样本或者液体样本。可以理解,凝血分析仪对固体样本进行检测时,先对固体样本进行稀释,形成液体样本;凝血分析仪对液体样本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液体样本置于样本架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液体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并且,凝血分析仪中的待测样本提供反应容器200承载,并转运至各个环节中。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中,反应容器200为标准的反应杯,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反应容器200还可以为量杯、玻片等等。采用本发明的凝血检测方法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时,可以根据待测样本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调整反应容器200的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中添加试剂的量大大减少,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的凝血分析仪包括控制器及凝血检测装置100。控制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凝血检测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且使用不同的凝血检测原理进行凝血检测的检测机构。可以理解的,检测机构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还可以为更多个。这样,同一凝血检测装置100可以对待测样本进行多种方法检测,减少凝血检测装置100的设置数量,进而减小凝血分析仪的整体体积,利于凝血分析仪的小型化设计。示例性地,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检测机构还包括用于进行CCD等项目检测的检测机构。
本发明的凝血分析仪还包括进样装置、分注装置、样本孵育装置以及试剂存储装置。进样装置用于输送待测样本。进一步地,待测样本存储于样本容器中,并顺序放置在样本架上。分注装置将进样装置输送的样本转移至样本孵育装置的反应容器200中,通过样本孵育装置对样本进行孵育处理。并且,分注装置还将试剂存储装置中的试剂转移至反应容器200中,可以在样本孵育之前或过程中添加试剂,也可以在样本孵育完成后添加试剂。然后,再将样本孵育装置中的反应容器200转移到凝血检测装置100中,通过凝血检测装置100的检测机构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的样本在吸样位被分注装置分注后,样本架被转移到样本卸载区通过样本卸载区存储检测后的样本容器。可选地,分注装置包括吸移针,样本孵育装置包括孵育盘,试剂存储装置包括试剂盘,用于存储试剂,能够存储样本检测时所需要的各种试剂,方便选择所需的试剂,提高吸取试剂的效率。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S30。
步骤S10: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确定凝血检测原理时,先读取样本容器的标识,并反馈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根据该标识确定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可选地,凝血分析仪还具有读码装置,读码装置用于读取样本容器的标识。可选地,标识可以为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其他可供识别的标记,读码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扫描仪。读码装置读取样本容器的标识后,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对该标识进行分析,判断待测样本采用何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将该待测样本在样本孵育装置的位置信息与检测方法相对应。这样,当该待测样本对应的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控制凝血检测装置100采用对应的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步骤S20: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确定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并将反应容器200转移到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根据待测样本的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200与该凝血检测原理所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完相对位置后,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并且,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即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区域,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重合后,检测机构可以采用对应的凝血检测原理进行检测。
由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位于不同的高度方向上,若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同时对准两个检测机构,那么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位高度必然要高于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这样会增加试剂的用量。因此,本发明的凝血检测方法能够根据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相重合。这样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面高度无需过高,只要能够与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即可,大大降低了试剂的使用量,进而降低检测成本。
具体的,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检测时,控制器根据磁珠法的检测信息调整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检测时,控制器根据光学法的检测信息调整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步骤S30: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启动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
当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相重合后,控制器控制该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以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并且,检测机构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并将检测结果输出。
磁珠法检测机构130能够采用磁珠法进行检测,磁珠法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粘度的变化来测量凝血功能的。具体的,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在检测时会产生磁场,磁场能够使得的反应杯中的磁珠210在磁场的作用下往复摆动,由于血液样本添加试剂后会逐渐凝固,使得磁珠210的摆动越来越小最终静止,通过磁珠210往复摆动的时间测定血液凝固的时间,进而判断血液样本的粘度。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具体检测原理在下文详述。
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能够采用光学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光学法是根据反应过程中浊度或颜色的变化来测定待检成分含量。而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光学法主要是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法对血液在反应过程中的浊度或颜色变化进行检测,以得到相应的参数。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原理在下文详述。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凝血检测方法对反应容器200中待测样本进行凝血检测时,控制器先判断待测样本进行凝血检测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当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调整反应容器200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检测时反应容器200可以根据所需的凝血检测原理对应不同的检测机构,这样,反应容器200中混合液的液面高度只要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即可,有效的解决目前反应容器中的混合液需要同时对准两种检测方法传感器导致试剂用量多的问题,使得反应容器200中添加试剂的量大大减少,降低检测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200具有与所述检测机构相对应的检测基准位。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200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200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这里的检测基准位指的是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时,反应容器200所具有的位置。也就是说,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相重合的位置。值得说明的,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所对应的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所对应的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的,磁珠法检测机构130需要驱动磁珠210运动实现检测,则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所对应的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则位于反应容器200的底部,并对应磁珠210。而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则无需使用磁珠210。若反应容器200中存在磁珠210,则光学法检测机构120所对应的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需要高于磁珠210所在的位置,以避免磁珠210挡光而影响检测效果;当反应容器200中没有磁珠210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所对应的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需要高于反应容器200底面弧形部分即可。
调整位置时,控制器可以根据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调整完相对位置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位高度,进而减少试剂使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获取到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检测时,识别所述反应容器200中是否具有磁珠210;
若所述反应容器200中有磁珠210,则将所述反应容器200中的磁珠210移除。
也就是说,凝血分析仪输送的反应容器200中为有磁珠210的反应容器200,需要后续判断是否取出磁珠210。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先判断反应容器200中是否有磁珠210。由于光学法检测时,磁珠210不起作用。所以,若反应容器200中有磁珠210,则可以将反应容器200中的磁珠210取出;若反应容器200中没有磁珠210,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位高度,进而减少试剂使用量。并且,若反应容器200中有磁珠210,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可以直接使用具有磁珠210的反应容器200。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凝血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获取到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检测,识别所述反应容器200中是否具有磁珠210;
若所述反应容器200中无磁珠210,则向所述反应容器200中添加磁珠210。
也就是说,凝血分析仪输送的反应容器200中为无磁珠210的反应容器200,需要后续判断是否添加磁珠210。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先判断反应容器200中是否有磁珠210。由于磁珠法检测时需要使用磁珠210。所以,若反应容器200中无磁珠210,则需要向反应容器200中添加磁珠210;若反应容器200中有磁珠210,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位高度,进而减少试剂使用量。并且,若反应容器200中无磁珠210,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可以直接使用无磁珠210的反应容器20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200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所述反应容器200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以使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
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器根据待测样本的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时,控制器可以只调整反应容器200的位置,也可以只调整检测机构的位置,还可以同时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位置。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当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根据待测样本的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200上下移动,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运动,此时,反应容器200处于位置A,并且,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运动,此时,反应容器200处于位置B,并且,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当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根据待测样本的凝血检测原理控制检测机构上下移动,使得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控制器控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运动,使其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控制器控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运动,使其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当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控制器根据待测样本的凝血检测原理,控制检测机构与反应容器200同时上下移动,使得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然后,控制器控制检测机构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控制器控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以及反应容器200运动,使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控制器控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以及反应容器200运动,使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值得说明的,当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同时运动时,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运动不是随意的,凝血检测装置100具有目标检测位,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在目标检测位进行检测。具体的,反应容器200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运动至目标检测位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并且,目标检测位为设定的位置,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定。此时,可以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都向下运动,也可以都向上运动,或者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凝血检测装置100的各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均设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也就是说,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在同一竖直方向。这样,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只要上下运动即可采用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反应容器200的当前位置;
所述控制器判断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反应容器200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
由于反应容器200转移到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不一定对应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所以,控制器先检测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的当前位置。然后,控制器判断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相对距离差。最后,控制器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计算出运动位移,并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按照运动位移移动。
可选地,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的运动通过电机142进行驱动,这一点在后文详述。此时,可以通过电机142运动的步数计算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的运动位移,也可以通过运动速度配合运动时间计算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的运动位移,还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等计算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的运动位移。
并且,预设调整规则为,控制器先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至校准位置,然后,控制器再根据凝血检测法调整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按照上述运动位移移动,以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置能够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在该校准位置,控制器可以对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的具体位置进行校准,避免因误差等导致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该检测方法对应的检测位置错开,保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准确。
本实施例中,仅以反应容器200运动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反应容器200通过升降机构140实现升降运动,其具体结构在后文详述。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分析装置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向下运动至初始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向上运动第一距离,使得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B,此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正对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若待测样本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进行检测时,则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40停止运动,反应容器200保持于位置B。若待测样本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进行检测,则控制器继续控制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向上运动第二距离,使得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A,此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正对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140运动,反应容器200保持于位置A。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用于检测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是否处于调节至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可选地,感应件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一感应件用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是否处于调节至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感应件还包括第二感应件,第二感应件用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是否处于调节至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可选地,第一感应件与第二感应件包括但不限于光耦,还可以为传感器或者其他能够进行感应的部件。
具体的,第一感应件检测到反应容器200,第一感应件输出第一就位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假定第一感应件输出的第一就位信号为:输出电平V1。第一感应件未检测到反应容器200,第一感应件输出第一缺位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假定第一感应件输出的第一缺位信号为:输出电平V2(V1≠V2,其中可以是V1>V2或者V1<V2)。当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处的反应容器200从无到有时,第一感应件将产生1次:脱离第一感应件的感应区→位于第一感应件的感应区的状态变化,并输出信号产生1次:V2→V1的脉冲信号。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向重合。
第二感应件检测到反应容器200,第二感应件输出第二就位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假定第二感应件输出的第二就位信号为:输出电平V3。第二感应件未检测到反应容器200,第二感应件输出第二缺位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假定第二感应件输出的第二缺位信号为:输出电平V4(V3≠V4,其中可以是V3>V4或者V3<V4)。当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处的反应容器200从无到有时,第二感应件将产生1次:脱离第二感应件的感应区→位于第二感应件的感应区的状态变化,并输出信号产生1次:V4→V3的脉冲信号。此时,控制器可以判定,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向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指令,将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设定为所述反应容器200放置的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根据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判断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初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200移动,使所述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检测完成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200复位。
反应容器200转移到凝血装置的位置可以为默认位置,该位置即为反应容器200在凝血检测装置100中的初始位置。此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其中一个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当待测样本直接采用默认位置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无需移动检测机构的位置。当采用待测样本采用其余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
可以理解的,这里的预设调整规则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预设调整规则也可以为:当待测样本直接采用默认位置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无需移动检测机构的位置;若采用待测样本采用其余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控制器根据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之间的距离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具体的,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的距离等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地,根据目标指令将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为默认位置。然后,控制器判断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若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直接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重合。此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直接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无需移动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若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使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重合。此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可以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器控制检测机构复位。
示例性地,根据目标指令将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为默认位置。然后,控制器判断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若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直接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重合。此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直接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无需移动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若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控制器控制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使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重合。此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可以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控制器控制检测机构复位。
参见图2和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凝血检测装置100。该凝血检测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以及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分别设在不同的水平高度方向上。调节机构调节反应容器200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或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相对位置,使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对应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或对应光学法检测机构120。
具体的,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检测时,调节机构调节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检测时,调节机构调节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由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位于不同的高度方向上,若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同时对准两个检测机构,那么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位高度必然要高于两个检测机构之间的距离,这样会增加试剂的用量。因此,本发明的凝血检测装置100能够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能够与该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相重合,即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或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这样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液面高度无需过高,只要能够与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即可,大大降低了试剂的使用量,进而降低检测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140,升降机构140用于调整反应容器200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或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的,升降机构140与反应容器200连接,或者,升降机构140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及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连接,或者,升降机构140与反应容器200、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及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连接。
升降机构140可以做升降运动,实现反应容器200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或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调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也可以包括凝血分析仪的抓杯手,抓杯手用于实现反应容器200在样本孵育装置与凝血检测装置100等中的转移,本发明的抓杯手还可以调整反应容器200和/或检测机构运动,以调整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当然,调节机构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相对位置关系调整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仅以升降机构140驱动反应容器200上下移动为例进行说明。反应容器200处于位置A时,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正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反应容器200处于位置B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正对反应容器200中的反应体系。具体的,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反应容器200位于升降机构140。此时,升降机构140可以带动反应容器200做升降运动。如图2所示,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A,使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当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B,使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相重合,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凝血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基座110,安装基座110具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升降机构140,升降机构140在安装槽中可做升降运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固定设置于安装基座110中,并对准安装槽,以便于对升降机构140中的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可选地,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可以位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上方,也可以位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下方。
而升降机构140驱动检测机构做升降运动的原理以及驱动反应容器200和检测机构同时做升降运动的原理,与上述的升降机构140驱动反应容器200做升降运动的原理实质相同,此处不再增加附图进行说明。
示例性地,升降机构140驱动检测机构运动。升降机构140与检测机构连接,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反应容器200的位置固定,升降机构140带动检测机构做升降运动。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时,升降机构140带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运动,使其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当待测样本所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磁珠法时,升降机构140带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运动,使其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示例性地,升降机构140驱动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同时运动。此时,可以采用两个升降机构140分别与反应容器200及检测机构连接。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反应容器200位于其中一个升降机构140,此时,该升降机构140带动反应容器200做升降运动,并且,另一个升降机构140也带动检测机构做升降运动,使得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
值得说明的,当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同时运动时,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运动不是随意的,凝血检测装置100具有目标检测位,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在目标检测位进行检测。具体的,反应容器200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运动至目标检测位后,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并且,目标检测位为设定的位置,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定。此时,可以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都向下运动,也可以都向上运动,或者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40包括第一安装架141以及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第一安装架141设置于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第一安装件141上升或下降运动,第一安装架141用于安装反应容器200或至少两个检测机构。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用于输出往复的直线运动,以带动第一安装架141做升降运动。第一安装架141用于安装反应容器200或检测机构,这样第一安装架141可以带动反应容器200或检测机构做升降运动,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可选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包括螺杆143以及与螺杆143连接的电机142。电机142转动时可驱动螺杆143转动,螺杆143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41。螺杆143转动时,第一安装架141可沿螺杆143做升降运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运动组件还可包括气缸、可做伸缩运动的伸缩杆、齿轮齿条结构、蜗轮蜗杆结构以及其他可以做直线运动的机构等等。
本实施例中,仅以升降机构140驱动反应容器200上下移动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升降机构140包括第一安装架141及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第一直线运动组件包括电机142及螺杆143。电机142位于反应容器200的底部,电机142的输出端安装螺杆143,螺杆143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41,第一安装架141中用于承载反应容器200。电机142转动时带动螺杆143转动,此时,第一安装架141可以沿随螺杆143升降运动,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能够与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螺杆143驱动第一安装架141带动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B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重合,可以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当螺杆143驱动第一安装架141带动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A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重合,可以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对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进行检测。
可选地,第一安装架141呈U形设置,反应容器200的边缘卡设于第一安装架141的顶部。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架141的形状还可以为方形、半圆形等等,只要能够卡设反应容器200即可。
当升降机构140与检测机构连接时,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可以同时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41上,此时,第一直线运动组件可以通过第一安装架141带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同步升降。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磁珠法检测机构130与光学法检测机构120也可由不同的升降机构140驱动。
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方式中,检测机构120和反应容器200同时驱动,以实现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与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重合。升降机构140包括用于安装至少两检测装置的第二安装架(图中未示出)、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三安装架(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直线运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三直线运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第二安装架上下运动,第三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第三安装架上下运动。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第三直线运动组件的结构与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但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第三直线运动组件的运动与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的运动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40还包括感应部件144与遮挡部件145。感应部件144安装于第一直线运动组件,遮挡部件145设置于第一安装架141,并与感应部件144相对。感应部件144用于感应遮挡部件145,以检测第一安装架141的初始位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140通过感应部件144与遮挡部件145的配合校准反应容器200的位置,使得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能够正对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感应部件144为光耦,遮挡部件145为挡片;当然,感应部件144与遮挡部件145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位置校准的部件如传感器等。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架141上放置反应容器200后,遮挡部件145位于上方,并未遮挡感应部件144。电机142驱动螺杆143转动,使得第一安装架141向下运动,直至遮挡部件145遮挡感应部件144,电机142控制第一安装架141停止下降,此时,第一安装架141处于初始位置。然后,电机142通过螺杆143带动第一安装架141上升运动第一距离,使得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B,此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正对磁珠法检测机构130的检测位置。若待测样本采用磁珠法检测机构130进行检测时,则电机142停止运动,第一安装架141保持于位置B。若待测样本采用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进行检测,则电机142继续带动第一安装架141上升运动第二距离,使得反应容器200运动至位置A,此时,反应容器200的检测基准位正对光学法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位置,电机142停止运动,第一安装架141保持于位置A。
在一实施例中,磁珠法检测机构130包括驱动线圈131以及测量线圈132。驱动线圈131沿反应容器200的长轴方向设置。测量线圈132位于反应容器200的短轴方向,测量线圈132所在的直线与驱动线圈131所在的直线呈相互垂直,或者,测量线圈132所在的直线与驱动线圈131所在的直线之间存在夹角。可选地,测量线圈包括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当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也可集成为一体。驱动线圈131与测量线圈132的配合能够实现待测样本的磁珠法检测。驱动线圈131用于产生磁场,以使得反应容器200中的磁珠210可以沿反应容器200底部的弧面做摆动运动。测量线圈132用于接收磁珠210运动信息的电压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计算凝固终点。
磁珠法检测原理为:将反应容器200被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反应容器200周侧的具有驱动线圈131与测量线圈132。驱动线圈131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反应容器200内磁珠210保持等幅振荡。测量线圈132的发射线圈产生高频激励电磁场。当磁珠210在反应容器200内部运动,测量线圈132的接收线圈端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经过电路转换和信号调理,能够得到包含磁珠210运动信息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中,以计算凝固终点。
当反应容器200内的待测样本加入第二种试剂后,随着凝血反应进行,纤维蛋白的产生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磁珠210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控制器根据接收线圈感应到磁珠210运动的变化,根据运动幅度衰减变化到50%以下确定凝固终点,即凝血反应完成。
基于包含磁珠210运动信息的电压信号,控制器计算凝血反应终点时,会提取电压信号每个周期的振幅和阈值。此处的周期需要根据凝血检测装置100的参数去设置。振幅是每个周期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阈值用于判断凝固反应是否结束,可以动态更新,当振幅<阈值时即认为凝血反应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光学法检测机构120包括发射部件121与接收部件122,发射部件121和/或接收部件122与驱动线圈131平行设置。发射部件121包括但不限于发射光纤,还可以为光源等,接收部件122包括但不限于接收光纤,还可以为光电检测器等。发射部件121与接收部件122的配合能够实现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的光学法检测。发射部件121用于发射光线,该光线穿过反应容器200的反应体系后,由接收部件122接收。接收部件122可以接收到光线的强弱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计算待测成分含量。
光学法检测的原理为:将反应容器200被转移至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发射部件121的光经过反应容器200中反应体系后,光强有所衰减,并进入接收部件122中。接收部件122对应的光电检测器件中产生的光电流大小与其接收到的光强大小成正比关系,光电流后续经过接收部件122对应的模拟电路处理,变成可以被控制器监测到的电压信号。当反应容器200刚被放置到凝血检测装置100后,接收部件122接收的入射光强有一个初始值。随着凝固反应进行、或是反应体系浊度增加、或是反应体系颜色加深,都会导致入射光强减小,当反应完成后,光电检测器件前端入射光强达到一个最终稳态值。
可以根据初始值与稳态值的差值,计算得出反应体系的凝固时间、或待检成分含量:对于凝固时间,可取初始值与稳态值的均值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凝固时间。对于得出待检成分含量,以检测项目D-dimer为例,在进行样本测试之前,先使用D-dimer专用校准物质在凝血分析仪上进行定标操作,可以得到一条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横轴可以是浓度(如ug/mL)、纵轴可以是吸光度差,标准曲线可以视为吸光度差与浓度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或转换函数)。由于“光学法”传感器记录的是光强变化过程,经过控制器的算法处理,可以得到吸光度差,所以需要最终依靠标准曲线的函数转换,确定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质含量。具体到定标操作得到标准曲线的过程:配置几个已知浓度的校准物质,在凝血分析仪上测试得到各自的吸光度差,然后用折线连接所有浓度的测试结果,即可得到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可以保存在凝血分析仪内部的存储器上,也可以选择保存在用户的计算机上。
如图2至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驱动线圈1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线圈131沿反应容器200的长轴方向布置,并位于反应容器200的两侧。这样,磁珠210可以在反应容器200内沿其弧形底面等幅震荡。测量线圈132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为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两个测量线圈132位于反应容器200的的短轴方向。并且,两个测量线圈132的连线与两个驱动线圈131的连线相垂直。发射部件121包括发射光纤,接收部件122包括接收光纤。在竖直方向上,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位于两个驱动线圈131的上方。示例性地,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位于两个驱动线圈131的正上方。升降机构140与反应容器200连接。
如图5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除了测量线圈132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外,其余部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两个测量线圈132的连线相对于两个驱动线圈131的连线倾斜设置。
如图6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除了接收部件122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外,其余部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接收部件122垂直于发射部件121设置。当然,接收部件122也可以相对发射部件121倾斜设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线圈1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测量线圈1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测量线圈132集成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驱动线圈131与测量线圈132沿反应容器200的长轴方向设置,并位于反应容器200的两侧。当然,也可以驱动线圈131沿反应容器200的长轴方向设置,测量线圈132位于反应容器200的底部或短轴所在的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还包括光学镜片123,光学镜片123设置于发射部件121与反应容器200之间,和/或,光学镜片123设置于接收部件122与反应容器200之间。光学镜片123能够改变光传播的汇聚状态,或者减弱光强等目的。可选地,光学镜片123包括但不限于光学镜片如透镜等。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的凝血检测装置100中,光学法检测机构120还包括两个光学镜片123。两个光学镜片123分别位于发射部件121与反应容器200之间,以及位于接收部件122与反应容器200之间。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片123的数量可以更多,比如,可以在反应容器200两侧再添加光学镜片123,每侧的光学镜片12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进一步地,两侧光学镜片123的数量可以不等。再进一步地,两侧光学镜片123的种类可以不同。当然,光学镜片12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光学镜片123位于发射部件121与反应容器200之间,或者,位于接收部件122与反应容器200之间。
如图8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凝血检测装置100的布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只是本实施例中,发射部件121为光源,接收部件122为光电检测器。光源与光电检测器分别位于反应容器200的两侧,且光源与光电检测器分别通过引线接入外部电路。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与光电检测器也可以保留其中一个,不保留处仍然使用光纤,比如,发射部件121为光源,接收部件122为接收光纤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凝血分析仪,包括样本孵育装置、多个上述实施例中的凝血检测装置100以及用于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多个凝血检测装置100排列设置,并位于样本孵育装置的周侧,控制器控制样本孵育装置中的反应容器200转移至其中一个凝血检测装置100,并控制对应的凝血检测装置100检测。多个凝血检测装置100排列设置后可以增加样本的检测通道数量,提高检测效率。本发明的凝血分析仪还包括试剂存储装置等,凝血分析仪的运行过程已在上文提及,在此不一一赘述。本发明的凝血分析仪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凝血检测装置100后,可以根据待测样本选择相应的凝血检测原理,进而调整反应容器200与检测机构的位置,以减少试剂的使用量,进而降低成本。
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文的原理可以反映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可读存储介质预装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任何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皆可被使用,包括磁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等)、光学存储设备(CD-ROM、DVD、Blu Ray盘等)、闪存和/或诸如此类。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形成机器,使得这些在计算机上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可以生成实现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的方式运行,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就可以形成一件制造品,包括实现指定功能的实现装置。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一个计算机实现的进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可以提供用于实现指定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凝血分析仪,所述凝血分析仪包括控制器及凝血检测装置,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且使用不同的凝血检测原理进行凝血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凝血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反应容器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体系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启动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具有与所述检测机构相对应的检测基准位;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的反应体系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凝血检测原理,调整所述反应容器相应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以使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反应容器的当前位置;
所述控制器判断反应容器的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反应容器和/或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凝血检测原理,控制反应容器和/或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移动步骤包括:
获取目标指令,将其中一个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设定为所述反应容器放置的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器根据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判断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与所述初始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及预设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移动,使所述检测基准位与所述凝血检测原理对应的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相重合;
检测完成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和/或所述反应容器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检测装置的各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均设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和光学法检测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凝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血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获取待测样本采用的凝血检测原理为光学法检测,识别所述反应容器中是否具有磁珠;
若所述反应容器中有磁珠,则将所述反应容器中的磁珠移除。
9.一种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反应容器中的反应体系进行凝血检测,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检测机构以及调节机构;
至少两个检测机构包括磁珠法检测机构以及光学法检测机构,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分别设在不同的水平高度方向上;
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使所述反应容器中的反应体系对应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对应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和光学法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反应容器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或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连接,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及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连接,或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及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一直线运动组件,所述第一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第一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容器或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安装至少两个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反应容器的第三安装架以及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第三直线运动组件;所述第二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所述第三直线运动组件的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升或下降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法检测机构包括驱动线圈以及测量线圈;
所述驱动线圈沿所述反应容器的长轴方向设置;
所述测量线圈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短轴方向,所述测量线圈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驱动线圈所在的直线呈相互垂直,或者,所述测量线圈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驱动线圈所在的直线之间存在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包括发射部件与接收部件,所述发射部件和/或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驱动线圈平行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法检测机构还包括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发射部件与所述反应容器之间,和/或,所述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接收部件与所述反应容器之间。
17.一种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本孵育装置、多个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多个所述凝血检测装置排列设置,并位于所述样本孵育装置的周侧,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孵育装置中的反应容器转移至其中一个所述凝血检测装置,并控制对应的所述凝血检测装置检测。
CN201910818872.1A 2019-08-30 2019-08-30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Pending CN112444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872.1A CN1124446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872.1A CN1124446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4632A true CN112444632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3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8872.1A Pending CN112444632A (zh) 2019-08-30 2019-08-30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46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2141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自动凝血测试仪的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2141A (zh) * 2023-11-07 2023-12-08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自动凝血测试仪的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7192141B (zh) * 2023-11-07 2024-01-23 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全自动凝血测试仪的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4925B2 (en) Substance prepa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CA2663864C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bacterial inoculum level of a sample
US760498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ill volume in a container
EP2762887B1 (en) Full-automatic immunity analyzer and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920652B1 (ko) 생화학 측정기를 위한 계량 시스템의 자동 정렬 방법
US20130183769A1 (en) Cartridg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JP595312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9625482B2 (en) Sample analyzer
US20120114526A1 (en) Automated analyzer
WO2007148686A1 (ja) 分注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CN115144601A (zh)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方法
US20100105142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calibration method of sample analyzer
CN107923853B (zh)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系统和自动分析方法
CN112444632A (zh) 凝血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凝血分析仪
EP2075587A2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dispensing method thereof
JP491632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532585A (zh) 泵输送体积的自动的验证和再校准
CN112083178A (zh) 用于光学监控待移液的液体的剂量分配的设备
EP0912884A1 (en) Erythrosedimentation rate (esr) test apparatus
CN107152953B (zh) 一种适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加样的液面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55236A (zh) 目标容器进液的判断方法、取液设备以及水质分析仪
CN112444633A (zh) 凝血检测装置及凝血分析仪
US20210356484A1 (en) Specimen treatment system
CN204495421U (zh) 用于检测液体体积的设备
JP4162120B2 (ja) 分析装置におけるノズルチップ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