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8716A -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8716A
CN112438716A CN202010106125.8A CN202010106125A CN112438716A CN 112438716 A CN112438716 A CN 112438716A CN 202010106125 A CN202010106125 A CN 202010106125A CN 112438716 A CN112438716 A CN 112438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data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61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月梅
刘艳
赵刚
王磊
刘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insunny Harmo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nsunny Harmo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nsunny Harmo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nsunny Harmo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61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87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87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 A61B5/031Intracranial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46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 A61B5/686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brought in contact with an internal body part, i.e. invasive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or implanted in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68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76/00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A61B2576/02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 A61B2576/026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for the bra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体外部分,体外部分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单元;体内植入部分,体内植入部分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导线与所述植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植入电路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体外部分向体内植入部分进行无线充电,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且其结构简单小巧。

Description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压(ICP,Intracranial Pressure)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即10-15毫米汞柱。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当颅内压持续超过180毫米水柱,且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临床上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眼底视盘水肿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颅内压力值,对于临床诊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大部分神经外科临床单位没有条件开展颅内压力的直接测定,能开展的大部分采用压力探头半开放植入颅内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发生感染的风险高,压力探头使用时间短,患者经济负担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体内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体外部分可以为体内植入部分的传感部件进行无线充电,因此传感部件可长期留置在患者的颅内,避免了更换电池对患者造成的多次创伤。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包括体外部分,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单元;体内植入部分,其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所述传感部件通过导线与所述植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对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所述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包括磁力吸附装置,所述磁力吸附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植入电路的第一磁性部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体内植入部分与所述体外部分通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磁性吸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
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其能够实时监测颅内压力并将颅内压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所述植入电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电源、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电源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第一信号接发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与所述植入电路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第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发送出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植入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传感部件;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体内线圈电路和第二信号接发单元;无线充电单元对体内线圈电路进行无线充电,体内线圈电路同时电性连接第二信号接发单元、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和传感部件,用于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与第二信号接发单元进行无线通讯。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为体外线圈电路,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体外线圈电路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体内线圈电路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植入电路、导线和所述传感部件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或者所述植入电路和导线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所述传感部件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设置为圆片状结构,其直径范围为20-50mm,厚度范围为1-3mm。
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还包括用于采集体外环境中大气压力的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及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同时接收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计算,将计算后的数据输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同源供电。
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的温差补偿单元,温差补偿单元根据体外环境温度与人体颅内温度的差值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所得数据对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
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1)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集成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所述磁力吸附装置(3)磁性吸附连接,所述显示部件显示颅内压力参数。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数据显示终端;和/或,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连接的远程显示终端。
可选地,所述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云,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将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数据云,数据云的数据再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所述远程数据显示终端。
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人体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可选地,所述传感部件固定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述植入电路埋植于头皮和颅骨之间,连接传感部件和植入电路的导线依次穿过颅骨、硬脑膜和蛛网膜设置,并且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或者头皮和颅骨之间设置有导线固定部件,所述导线固定部件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为圆片结构,其直径范围为1-5mm,厚度范围为0.5-3mm;或者,所述压力传感部件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范围为0.25-3mm,宽度范围为0.1-1mm,厚度范围为0.02-0.3mm。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能够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佩戴于人体颈部或者双肩。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外部分和体内植入部分之间能够进行无线充电,因此传感部件可长期留置在患者的颅内,避免了更换电池对患者造成的多次创伤。
第二,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内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之间通过磁性吸附装置连接,连接可靠,不易脱落,使用方便;且由于传感部件植入颅内,植入电路和体外部分无线通讯,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体外部分不用长时间地固定于患者的头部,在患者感觉头晕或者不适时,可通过磁力吸附装置将体外部分与体内植入部分进行吸附定位连接,进而监测颅内压力,使用和携带方便。
第三,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监测准确、精度高,且其将模拟信号直接转化为电子信号后通过导线传输,规避了模拟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因为电压、电流及周围电磁干扰引发的模拟信号衰减,导致的数值精度不准问题。
第四,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且设置有体外对比的同电源的传感部件,能够根据体外环境中的气压数据对监测数值进行零点修正。
第五,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内植入的传感部件结构小巧,便于植入。
第六,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外部分结构小巧,可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携带方便且不会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
第七,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体外部分可分为两部分进行固定,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可植入发带、发卡、帽子等,并固定到体内植入部分对应的体外植入位置,紧贴头皮设置,这样既能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且其质量轻巧,不会给患者带来头部的负重和不适;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由于包含电池,其质量较大,可以佩戴到颈部或者双肩上,使用方便。
第八,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的体外部分还集成有显示部件,当患者感觉有头晕或者不适的时候,通过磁力吸附装置将体外部分与体内植入部分进行吸附定位连接后,显示部件能够方便地实时显示颅内压力参数。
第九,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还设置有温差补偿单元,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由于传感部件受环境温度产生的误差对本发明的监测装置监测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为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的电磁感应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的电气组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包括:体外部分1和体内植入部分2,体外部分1包括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之间电性连接,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包括无线充电单元111;体内植入部分2包括通过导线23连接的传感部件21和植入电路22,植入电路22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之间能够进行无线通讯,传感部件21用于采集颅内压力,植入电路22能够通过导线23接收传感部件21采集到的人体颅内的压力信号,并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后无线传输到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无线充电单元111对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传感部件植入颅内,体内植入部分2和体外部分1无线通讯,无导线连接,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体外部分1可以为体内的传感部件21进行无线充电,因此传感部件21可长期留置在患者的颅内,避免了更换电池对患者造成的多次创伤。
本发明的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包括将体内植入部分2和体外部分1进行连接和固定的磁力吸附装置3。具体地,磁力吸附装置3包括设置于植入电路22的第一磁性部件31和设置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的第二磁性部件32,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第一磁性部件31和第二磁性部件32磁性吸附连接。由于体内植入部分1和体外部分2通过磁力吸附装置3连接,体内和体外之间无需导线和导管连接,既避免了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同时连接牢固可靠,且不会限制患者的正常活动。
可选地,磁力吸附装置3的第一磁性部件31和第二磁性部件32均可以为永磁部件或者电磁部件。
可选地,传感部件21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此传感部件21描述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用于采集颅内压力,并将颅内压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23传输到植入电路22,植入电路22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数字信号传输到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绝对压力传感器21能够将采集到的颅内脑脊液的压力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输出,规避了模拟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因为电压、电流及周围电磁干扰引发的模拟信号的衰减及干扰,导致数值精度不准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单元111和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电源121、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电源121同时连接无线充电单元111、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通讯,能够接收植入电路22传出的信号数据,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依次连接,将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无线充电单元111用于为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充电。其中,电源121可以采用移动式的充电电池、普通电池或者充电宝等。
具体地,所述植入电路22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电性连接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包括体内线圈电路2211和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无线充电单元111对体内线圈电路2211进行无线充电,体内线圈电路2211同时电性连接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和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用于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进行无线通讯。
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具体为体外线圈电路,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2设置于所述体外线圈电路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磁性部件31设置于所述体内线圈电路2211的中心。具体地,体外线圈电路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结构,其直径范围为20-50mm之间,厚度范围为1-3mm。
参见图3,体外线圈电路对体内线圈电路2211进行无线充电的原理及其过程如下所述。
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低频市电全桥整流变换成直流电,经电源管理电路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体外线圈(初级绕组)电路。经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体内线圈(次级线圈)电路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输出。
对于某些患者,需要长期或者多次实时监测颅内压力,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作为电子检测元件,其工作状态需要稳定的电源。通过上述无线充电单元111的设置,可以将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长期的留置于颅内,避免患者因多次植入传感部件而受到多次不必要的创伤,并降低感染风险。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为植入人体部分,因此,所述植入电路22、导线23和所述传感部件21外部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具体地,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是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如医用硅胶,或者医用金属材料,如钛合金或者医用无机材料,如陶瓷等。具体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外部包裹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如硅胶;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的外部包裹医用金属材料如钛合金;所述导线23和所述传感部件21外部为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或者所述压力传感部件21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大概为硬币大小,其结构小巧,便于植入颅内。
进一步地,人体颅内压的标准值的范围会随着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中大气压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的监测人体在不同大气压力环境下的颅内压,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可以设置用于监测周围环境中大气压力的传感部件。具体地,参见图2,在体外部分1中设置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及电源121电性连接。在本发明的监测装置工作的状态下,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采集颅内脑脊液压力,并将压力信号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23传输到植入电路22,植入电路22将压力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同时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监测体外环境中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通过连接线路传输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同时接收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传输的颅内压力信号数据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环境中大气压力信号数据,并对两组压力信号数据进行对比,并输出对比结果。这样,通过设置监测体外环境中的大气压力的对比用绝对压力传感器,能够根据体外环境中的气压数据对颅内的监测数值进行零点修正。因此,避免了由于体外环境中大气压力的变化而导致颅内压监测数据不准确的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监测装置的精度。
可选地,人体颅内压的标准值的范围会随着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加准确的监测人体在不同外界环境温度下的颅内压,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还可以设置用于监测周围环境温度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监测的压力信号数据进行补偿的的温差补偿单元14。温度补偿单元14连接于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之间,用于根据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对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监测到的环境压力进行温差补偿,经过补偿后的数据与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并输出对比结果,从而提高了监测精准度。另外,由于绝对压力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测量误差是不一样的,通过设置温差补偿单元14能够对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进行校正,提高了监测的准确度。
通过上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以及温差补偿单元14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监测装置的监测精度不会随着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或者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采用同源供电,这样可以消除两组传感部件由于其电压不同或者电压波动而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具体地,可以是体内线圈电路2211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供电的同时为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无线供电,或者是体外部分1的电源121为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供电的同时为第一压力传感器21无线供电。
本发明的监测装置的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可以固定于人体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或者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或者硬脑膜和颅骨之间。优选固定于人体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而植入电路22埋植于头皮与颅骨之间,导线23一端连接植入电路22,另一端依次穿过颅骨、硬脑膜和蛛网膜后连接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由于在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有脑脊液,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在脑脊液中容易活动,因此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或者头皮和颅骨之间设置有导线固定部件(图中未示出),导线固定部件能够将导线23相对于颅骨进行固定,防止由于导线23的窜动引起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的窜动,进而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导线固定部件设置在头皮和颅骨之间,其具体为由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形成的圆形凸台,并与植入电路22一起贴在具有适形的外颅骨面上。当头皮缝合后,则贴附到需要测压部位的颅骨与头皮之间。可选地,所述体外部分1还包括有显示部件(图中未示出),显示部件可以直接集成在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上,在需要测量时,例如患者感觉头晕或者不舒服时,或者根据定期跟踪复查的需求需要监测颅内压力时,则将体外部分1靠近体内植入部分2,并通过磁力吸附装置3进行查找定位,将体外部分1与体内植入部分2进行定位连接后,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实时监测到的颅内压力数据通过显示部件进行显示。监测方便且数据读取方便,同时体外部分1也无需长时间固定于患者头部,减轻了患者头部的负重。或者,参见图2,本发明的监测装置还包括数据显示终端4,数据显示终端4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有线或者无线连接。所述数据显示终端4可以普通的LED显示屏或者其他显示器,并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数据显示终端4也可以是手机、Pad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等,数据显示终端4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进行无线通讯,具体的无线通讯方式可以是蓝牙、WIFI等。
本发明的监测装置还可以包括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以及数据云6。数据可以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或者显示终端4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网络输出到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或者数据可以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或者显示终端4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网络上传至数据云6,再由数据云6传输到需要读取的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可以是医院的电脑、手机等设备,或者患者家属的电脑、手机等,或者需要显示的任何可用终端设备。远程数据终端可以显示监测的动态数据,可以根据监测的动态数据进行预警,提醒患者或医生或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诊治。同时医护人员或者操作人员也可在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进行监测装置的归零设置。
当患者在家或者除医院外的其他场所时,若患者觉得头晕时,可以通过启动本发明的监测装置进行颅内压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输到医院的电子设备上,医院的电子设备能够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远程监测,并可设置高压预警。这样医生可以远程观察监测数据,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了解并进行远程的指导,既可以保证患者拥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同时有能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突发情况。
由于本发明的监测装置设置有储存数据的数据云6,数据云6能够对数据显示终端4或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需要时,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调取所有的数据记录,对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及疾病进行综合的分析。数据存储安全可靠,查阅方便。
综上,本发明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监测数据的显示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显示在集成于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上的显示部件上,或者显示在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数据显示终端4上,或者通过无线方式显示在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上;当然,为了方便患者自己和医护人员同时对监测数据的读取,上述三种显示方式可以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11优选为圆片状结构,其直径范围大概为1-5mm,厚度范围为0.05-3mm;进一步优选为直径1-2mm,厚度为0.5-3mm。上述结构的压力传感器结构小巧质轻,易于植入和固定。
或者,所述压力传感部件21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范围为0.25mm-3mm,宽度范围为0.1-1mm,厚度范围为0.02-0.3mm;优选地,压力传感部件21的长度范围为0.5-1mm,宽度范围为0.1-0.5mm,厚度范围为0.02-0.1mm;更进一步优选地,压力传感部件21的长度为0.75mm,宽度为0.22mm,厚度为0.075mm。该压力传感部件21的尺寸范围进一步缩小,能够更方便的植入体内,大幅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另外,体外部分1也可以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等,既穿戴方便,固定牢固,又显得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或者,外部分可分为两部分进行固定,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可植入发带、发卡、帽子等,并固定到体内植入部分2对应的体外位置,紧贴头皮设置,这样既能保证可靠的数据传输,且其质量轻巧,不会给患者带来头部的负重和不适;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由于包含电池,其质量较大,可以佩戴到颈部或者双肩上,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可参见图4的电气组成原理图。其中图4中体外部分的MCU即对应上述的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体内植入部分的MCU即对应上述的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
信号自颅内传出到移动终端动作关系说明:颅内植入的绝对压力传感器21感知颅内压力信号;植入导线23将压力信号传输给皮下和颅骨之间的植入电路22;植入电路22通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将数字压力信号传输给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体外部分1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接收到的数字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到数据显示终端4;通过互联网络或移动网络传输到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在设置有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的情况下,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同时接收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的监测数据,并将对比的结果输出到显示终端4或者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电源供电传输关系说明:体外部分1可由移动式充电电池来提供电源;电流经体外电路的无线充电单元111耦合出磁场;磁场辐射到植入电路22的体内线圈电路2221产生电流,电流经过体内线圈电路2221的电源管理模块进行整流后可以持续地为植入电路22及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21供电。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外部分(1),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和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包括无线充电单元(111);
体内植入部分(2),其包括用于采集颅内压力的传感部件(21)和用于接收、发射及处理信号的植入电路(22),所述传感部件(21)通过导线(23)与所述植入电路(22)电性连接,所述植入电路(22)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对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力吸附装置(3),所述磁力吸附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植入电路(22)的第一磁性部件(3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的第二磁性部件(32),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第一磁性部件(31)和第二磁性部件(32)磁性吸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31)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2)为电磁部件或者永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所述传感部件(21)为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其能够实时监测颅内压力并将颅内压力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导线(23)传输到所述植入电路(2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电源(121)、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电源(121)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22)发送出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还包括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包括电源(121)、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电源(121)同时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所述植入电路(22)进行无线通讯,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第一数据处理单元(12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23)依次连接,以接收、处理和传输所述植入电路(22)发送出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电路(22)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连接传感部件(21);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21)包括体内线圈电路(2211)和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无线充电单元(111)对体内线圈电路(2211)进行无线充电,体内线圈电路(2211)同时电性连接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22)和传感部件(21),用于为其提供电能;第一信号接发单元(112)与第二信号接发单元(2212)进行无线通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单元(111)为体外线圈电路,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2)设置于所述体外线圈电路的中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31)设置于所述体内线圈电路(2211)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电路(22)、导线(23)和所述传感部件(21)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或者所述植入电路(22)和导线(23)外部均包裹生物相容性材料,所述传感部件(21)为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压力传感器。
11.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设置为圆片状结构,其直径范围为20-50mm,厚度范围为1-3mm。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部分(1)还包括用于采集体外环境中大气压力的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及电源(121)电性连接,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同时接收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数据,并对两组数据进行计算,将计算后的数据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对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同源供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部分(1)还包括同时连接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和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的温差补偿单元(14),温差补偿单元(14)根据体外环境温度与人体颅内温度的差值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所得数据对所述第二绝对压力传感器(13)采集的压力信号进行补偿,并将补偿后的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
15.根据权利要求2-1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部分(1)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集成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所述体内植入部分(2)与所述体外部分(1)通过所述磁力吸附装置(3)磁性吸附连接后,所述显示部件显示颅内压力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有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数据显示终端(4);和/或,与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无线连接的远程显示终端(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云(6),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1将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数据云(6),数据云(6)的数据再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所述远程数据显示终端(5)。
18.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件(21)固定于人体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或者人体硬脑膜与颅骨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件(21)固定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述植入电路(22)埋植于头皮和颅骨之间,连接传感部件(21)和植入电路(22)的导线(23)依次穿过颅骨、硬脑膜和蛛网膜设置,并且在颅骨和硬脑膜之间或者头皮和颅骨之间设置有导线固定部件,所述导线固定部件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部件(21)为圆片结构,其直径范围为1-5mm,厚度范围为0.5-3mm;或者,所述压力传感部件(21)为长方体结构,其长度范围为0.25-3mm,宽度范围为0.1-1mm,厚度范围为0.02-0.3mm。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部分(1)能够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或者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植入发饰品或者帽子,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12)佩戴于人体颈部或者双肩。
CN202010106125.8A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Pending CN1124387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6125.8A CN11243871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6125.8A CN11243871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8716A true CN112438716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3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6125.8A Pending CN112438716A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87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550A (zh) * 2021-03-11 2021-06-25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一种便携式心衰脱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8550A (zh) * 2021-03-11 2021-06-25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一种便携式心衰脱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0122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 orthopedic implant and rehabilitation
US20180310833A1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other devices
CA2827260C (en) Implantable shu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pressure sensors
US7931598B2 (en) Implantable pressure monitor
CN101060815B (zh) 具有传感器的整形外科用植入物
US20060025704A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parameters in the brain
KR20130140616A (ko) 구획 증후군을 모니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717862A (zh) 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与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38716A (zh)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JP2016517730A (ja) 埋込可能部を備えるecgモニタ
KR20120008484U (ko) 손목시계에 착탈이 가능한 생체신호 측정기
CN212261361U (zh) 一种植入式颅内压监测装置
Frischholz et al. Telemetric implantable pressure sensor for short-and long-term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Lee Miniaturized human 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ing system with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N212465975U (zh) 一种多模态神经重症监护系统
US20210345964A1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device
KR101549109B1 (ko) 스마트와치를 이용한 헬스 케어 시스템
Tang et al. Unconstrained Piezoelectric Vascular Electronics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of Hemodynamics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CN112022110A (zh) 一种多模态神经重症监护系统
KR101849857B1 (ko) 웨어러블 생체 진단 장치
Lin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vivo activ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CN219229899U (zh) 一种可测量局麻术中患者情绪生理指标的减压握力装置
EP3687393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hysiological data monitoring of patients
CN113599043A (zh) 一种基于颞动脉测温的3d定制头盔或头盔状颅骨矫正器
CN215020135U (zh) 男性理疗仪及男性理疗内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