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378B -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7378B
CN112437378B CN202011251425.1A CN202011251425A CN112437378B CN 112437378 B CN112437378 B CN 112437378B CN 202011251425 A CN202011251425 A CN 202011251425A CN 112437378 B CN112437378 B CN 112437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avity
audio
sound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14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7378A (zh
Inventor
杨厦
李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14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7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7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7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7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1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audio devices, e.g. headphones or MP3-play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本申请通过在耳机和/或盒体上设有音量增益结构,不仅使盒体对耳机具有收纳功能,还能够使耳机组件能够作为小音箱使用。

Description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组件、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耳机组件的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线耳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随着蓝牙传输速率提升,无线耳机将逐渐成为标配产品,特别是TWS耳机。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一方面,在长时间佩戴耳机后容易引起耳部不适,在将耳机从耳部取下后不能再继续听音乐;又一方面,无线耳机每使用几个小时就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必须放置在充电仓中充电,此时无法使用,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遗憾。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与耳机密不可分的收纳盒仅作为收纳作用,充电仓也仅作为充电作用,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使用场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收纳盒以及充电仓设计出有新颖的功能将是一个尝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用于放大音量的音量增益结构;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所述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耳机的放置位置;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耳机组件的控制装置,所述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放置位置;控制模块,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所述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所述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上文所述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耳机和/或盒体上设有音量增益结构,不仅使盒体对耳机具有收纳功能,还能够使耳机组件作为小音箱使用,使用者无需佩戴耳机即可听到声音,可以预防使用者长期佩戴耳机导致的不适,提高盒体的多功能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在盖体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耳机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原理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声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声方法的逻辑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发声方法的逻辑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发声方法的逻辑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耳机组件100;
耳机10;第一扬声器11;出音口12;调音孔13;蓝牙芯片14;
盒体20;
腔室21;第二前腔211;第二后腔212;
出声孔22;本体23;盖体24;
支架25;容纳腔251;第一通孔252;第二通孔253;
支撑台26;
第一隔板31;第一信号放大器32;第二信号放大器33;第二扬声器34;密封泡棉和防尘网35;
第二后腔通气导管40;
密封圈50;电源60;
终端200;
控制装置400;检测模块401;控制模块402;音频采集模组403;音频输出模组404;
电子设备500;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处理器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包括:耳机10和盒体20。
具体而言,耳机10具有第一扬声器11和出音口12,盒体20开设有腔室21,盒体20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出声孔22,耳机10可拆卸地设于腔室21,耳机10和盒体2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耳机10位于腔室内的情况下,耳机10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出声孔22发声。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主要由具有第一扬声器11和出音口12的耳机10、能够容置耳机10的盒体20组成。在将耳机10放置在腔室21内时,耳机组件100能够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而在将耳机10放置在腔室21外时,耳机组件100能够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当耳机组件1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用户裸耳听到的音量大于耳机组件1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裸耳听到的音量。耳机10可以为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但不限于真无线蓝牙耳机(TWS耳机)、头戴式无线耳机和挂脖式无线耳机。并且,容置在腔室21内的耳机10的数量可以为一只,也可以为两只。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盒体20上还设有连通腔室21和外界环境的出声孔22,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耳机10可以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出声孔22发声,不仅能够防止声音失真,还能够提高裸耳听到的音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音量增益结构的安装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一方面,音量增益结构可以直接设置在耳机10上,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对耳机10本身进行改进,使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的第一扬声器11的音量大于耳机10位于腔室21外时的第一扬声器11的音量。
又一方面,音量增益结构可以设置在盒体20上,例如可以通过对盒体20进行改进,而不改变第一扬声器11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如图1至图5所示,利用音量增益结构使从出音口12流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放大,从而使从出声孔22流出的声音的音量大于从出音口12直接流出的声音的音量。
再一方面,音量增益结构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耳机10上,音量增益结构的又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盒体20上,通过两部分配合,使耳机10置入腔室21内时裸耳听到的音量大于耳机10置于腔室21外部时裸耳听到的音量。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通过在耳机10和/或盒体20上设有音量增益结构,不仅使盒体20对耳机10具有收纳功能,还能够使耳机组件100作为小音箱使用,使用者无需佩戴耳机10即可听到声音,可以预防使用者长期佩戴耳机10导致的不适,提高盒体20的多功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盒体20包括:本体23和设于本体23的支架25。
具体地,在耳机10内设有发声腔,第一扬声器11能够将发声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前腔和第一后腔,第一前腔可以用于承载安装耳机10的耳机单元和耳塞套,第一后腔可以用于给耳机10提供一定的共振空间和放置耳机10的末端导线。耳机10的出音口12与第一前腔连通,耳机10上还设有与第一后腔连通的调音孔13。其中,调音孔13能够让空气从第一扬声器11中流入流出,不仅防止了压力堆积,让第一扬声器11可以更自由的运动,同时还能创造更好的音质和重低音效果。
基于耳机10的内部结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盒体20的本体23开设有腔室21和出声孔22。在腔室21内设有支架25,在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耳机10能够与支架25限位配合,限制耳机10的安装位置和自由度。在腔室21内还设有第一隔板31,通过第一隔板31能够将腔室21分隔为第二前腔211和第二后腔212。具体地,第一前腔通过出音口12、第二前腔211与出声孔22连通,第二后腔212通过调音孔13与第一后腔连通。
也就是说,结合耳机10的声学结构设计,在本体23内设有第二前腔211和第二后腔212等与声学结构相关的音量增益结构设计。当耳机10放置在腔室21中时,第二前腔211和第一前腔连通并组合成一个新的前腔,该新的前腔的空间大于原先耳机10内的第一前腔的空间,相当于扩大了耳机10的第一前腔的空间。同理,将第二后腔212与第一后腔连通,相当于扩大了耳机10的第一后腔的空间。
由此,通过在本体23内设有第二前腔211和第二后腔212,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盒体20的空间,还能够在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增强裸耳所听到的声音。并且通过同时扩大耳机10的第一前腔和第一后腔的空间,能够避免在只放大第一前腔时导致的音量提高幅度有限。
进一步地,第二前腔211和第二后腔212相互独立,能够有效防止部分声音出现消音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可将调音孔13设计在耳机10与盒体20的啮合处,便于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212之间通过调音孔13连通。
下面以耳机10为TWS耳机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盒体20的音量增益结构进行说明。
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驱动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为蓝牙芯片14和编码解码器(Codec)芯片叠加的驱动方式,第二种为蓝牙芯片14集成编码解码器(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在将音量增益结构设计在盒体20上时,由于盒体20内部空间有限,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音量,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驱动方式可选为蓝牙芯片14和编码解码器(Codec)芯片叠加的驱动方式,Codec芯片的型号和厂家可选范围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选用驱动能力较强的Codec芯片,满足驱动功率为几百毫瓦的第一扬声器11的需求,增强从出声孔22流出的声音,提高用户的音频享受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支架25设有容纳腔251,耳机10可拆卸地设于容纳腔251,在支架25沿水平方向延伸时,容纳腔251可位于支架25的上端面,容纳腔251的上端敞开以便于放置耳机10。在支架25上还设有连通容纳腔251与第二前腔211的第一通孔252和连通容纳腔251与第二后腔212的第二通孔253,在耳机10位于容纳腔251内的情况下,耳机10隔断第一通孔252和第二通孔253,能够提高第一前腔和第二前腔211之间、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212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后腔通气导管40,第二后腔通气导管40的第一端设于第二通孔253,第二后腔通气导管40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后腔212,不仅能够实现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212之间的连通,还能够将声音导入第二后腔212。
可选地,出音口12与第一通孔252相对分布,调音孔13与第二通孔253相对分布,不仅能够提高声音传播效率,还能够使第一前腔和第二前腔211、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212之间快速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孔252和第二通孔253的外周分别设有密封圈50,例如图2中在第一通孔252对应位置设有密封圈50。在耳机10位于容纳腔251内的情况下,密封圈50能够密封耳机10与容纳腔25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通过密封圈50能够密封发声通道,并起到防尘和防水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容纳腔25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个容纳腔251可分别用于放置一只耳机10,便于收纳和存放两只耳机10,两只耳机10可以为左、右耳机。对应地,第二前腔211的数量也为两个,每个第二前腔211分别与一个容纳腔25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左、右耳机各自具有独立的第二前腔211,或者左、右耳机共用一个第二前腔211,能够实现不同的声音外放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耳机10包括控制模组、第一扬声器11和音量增益结构,如图6所示,音量增益结构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器32,通过第一信号放大器32能够放大第一扬声器11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在实现第一信号放大器32和第一扬声器11之间的音频电信号传输时,可以通过将控制模组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扬声器11连接,并将控制模组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信号放大器32与第一扬声器11连接。由此,在耳机10位于盒体20内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第一信号放大器32驱动耳机10的第一扬声器11,实现大响度的要求。
可选地,在耳机10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的基础上,在本体23内还设有第一隔板31,可以进一步增强从出声孔22流出的声音。
下面以耳机10为TWS耳机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于耳机10的音量增益结构进行说明。
在将音量增益结构设计在耳机10上时,由于音量增益结构能够对第一扬声器11的音量增强,因此,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驱动方式可选为蓝牙芯片14集成编码解码器(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在耳机10上设置音量增益结构,能够使采用蓝牙芯片14集成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的第一扬声器11达到额定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第二扬声器34可以是喇叭(Box)。
具体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位于腔室21且可设于盒体20的电路中,音频输入接收模块能够用于接收来自耳机10的音频电信号。第二信号放大器33位于腔室21且可设于盒体20的电路中,通过使第二信号放大器33的第一端与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电连接,能够放大音频电信号。在腔室21内还可设有第二扬声器34,第二扬声器34与第二信号放大器33的第二端电连接,通过第二扬声器34能够接收第二信号放大器33发出的音频电信号并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
由此可见,当音量增益结构包括设于腔室21的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时,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可被设置为无需发声,只需要将TWS耳机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传给盒体20的第二信号放大器33处理,并由第二扬声器34输出即可。
可选地,在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的前提下,在腔室21内同时还可以设有与第二扬声器34相配合的第一隔板31,通过扩大第二扬声器34的原有的前腔和后腔,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扬声器34发出的声音的音量。
下面以耳机10为TWS耳机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的音量增益结构进行说明。
在将音量增益结构设计在盒体20上时,TWS耳机能够将蓝牙芯片14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传输给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经第二信号放大器33的放大后,再由第二扬声器34输出,实现优质的外放音乐体验效果。此时,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驱动方式可选为蓝牙芯片14集成编码解码器(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
进一步地,第二扬声器34的数量为多个,例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两个。音量增益结构还包括第二隔板(图中未示出),第二隔板设于腔室21,第二隔板可以将腔室2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多个扬声器腔室,每个扬声器腔室内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扬声器34。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增加第二扬声器34的数量,提高从出声孔22流出的声音的音量;又一方面,通过使每个第二扬声器34之间相互独立,能够有效防止多个第二扬声器34之间发生干扰而导致声音的部分消音。
如图11所示,在将第二扬声器34与盒体20装配时,可以在腔室21内安装支撑台26,通过支撑台26与第二扬声器34限位配合,限定第二扬声器34的位置和自由度。还可以在出声孔22位置安装密封泡棉和防尘网36,防止灰尘进入第二扬声器34。
下面以第二扬声器34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量增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两个第二扬声器34分别被放置在盒体20的左右两侧,出声孔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第二扬声器34一一对应。两个出声孔22可以分别朝向盒体20的两侧,并在盒体20内设置第二隔板,能够形成左右声道,实现立体声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组件100还包括电源60,电源60设于腔室21,电源60用于对耳机10充电,例如图11中的电源60能够同时为耳机10和第二扬声器34供电。也就是说,盒体20可以为充电仓,在将无线耳机10放置在充电仓中时,充电仓不仅能够对无线耳机10进行充电,还能够作为音箱使用,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的音频享受体验,实现了新的使用场景。
在耳机10为蓝牙耳机时,耳机10可以与终端200保持蓝牙连接,终端200可以为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等。
在盒体20为充电仓时,在充电仓内可以设有电池仓。此时,第二后腔212的设计可有多种选择,例如将第二后腔212与电池仓之间相互独立设计,或者将整个电池仓作为第二后腔212。
可选地,在盒体20中加入蓝牙芯片14,使盒体20能够直接与终端200连接,实现独立音箱作用;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盒体20中加入Type-C Coedc模块,在将盒体20接入电脑时,盒体20可以作为独立音箱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盒体20还包括与本体23相连的盖体24,例如图1和图2中在本体23的上方设有盖体24,通过盖体24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腔室21。在盒体20向下合上盖体24时,在本体23和盖体24之间会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腔室,不仅能够提高音效,还能够防止耳机10从盒体20中脱离。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通过在耳机10和/或盒体20上设有音量增益结构,使耳机组件100可以作为一个随身便携式的小音箱使用,不仅可以用在室内音乐播放场景,还可以用于通话场景。在盒体20作为充电仓、耳机10为TWS耳机时,能够弥补现有TWS耳机在充电时,用户无法享受声音需求的遗憾,使充电仓不再作为单纯的充电工件,能够实现其更多样化的使用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声方法,该发声方法可以应用于耳机组件100,耳机组件100可以包括耳机10和盒体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的耳机组件100,也可以为该耳机组件100中能够实现该发声方法的功能模块和/或功能实体,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下面以耳机组件100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声方法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耳机组件100包括耳机10、盒体20和检测模块401,耳机10具有第一扬声器11和出音口12,盒体20开设有腔室21,盒体20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出声孔22,耳机10可拆卸地设于腔室21,耳机10和盒体2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的情况下,耳机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出声孔22发声,检测模块401设置于耳机10和盒体中的至少一者。
参考图13和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S310。
S310、耳机10与终端200建立连接。
可选地,在耳机10为TWS耳机时,TWS耳机可以与终端200之间建立蓝牙连接。
参考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声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S320至步骤S340。
S320、检测耳机10的放置位置。
可选地,在步骤310中,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耳机10是否位于盒体20内。检测器可以设置在耳机10内和/或盒体20内,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作限定。
S330、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
S340、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外时,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可选地,在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大于耳机组件100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也就是说,相比于第二工作模式,在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时,用户裸耳听到的声音较大,有利于耳机组件100作为音箱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在耳机10设有音量增益结构的情况下,步骤S330包括下述步骤S331。
S331、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耳机10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第一扬声器发声。
可选地,音量增益结构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器32,第一信号放大器32可以通过控制模组与第一扬声器11电连接,第一信号放大器32能够放大音频电信号,第一扬声器11能够将音频电信号转为声音并输出。
进一步地,在耳机10设有音量增益结构的情况下,步骤S340包括下述步骤S341。
S341、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外时,控制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发声。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声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S350。
S350、在启动第一工作模式或者第二工作模式后,通知终端200的播放设备准备完毕。
如图13所示,在耳机10为TWS耳机时,TWS耳机的发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TWS耳机与终端200建立连接。随后,检测TWS耳机是否在盒体20内。当TWS耳机不在盒体20内时,控制耳机组件100启用第二工作模式工作,通过TWS耳机的蓝牙芯片14驱动第一扬声器发声,实现耳机功能,此时用户可以将耳机10佩戴在耳部使用。当TWS耳机位于盒体20内时,控制耳机组件100启用第一工作模式工作,蓝牙芯片14将接收到的音频电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交由第一信号放大器32放大后驱动第一扬声器11,此时第一扬声器11将可以达到额定功率,增强TWS耳机的声音,实现外放功能,此时耳机组件100可以作为音箱使用。
可选地,采用步骤S331的发声方法能够适用于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采用蓝牙芯片14集成编码解码器(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蓝牙芯片14和Codec芯片叠加的驱动方式,尤其适用于蓝牙芯片14集成Codec功能的驱动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音量增益结构设于盒体20,如图14所示,步骤S320包括下述步骤S332。
S332、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出音口12通过音量增益结构与出声孔22连通,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输出的第一音频,第一音频经音量增益结构后以第二音频输出;其中,第二音频的音量大于第一音频的音量。
可选地,将腔室21分隔为第二前腔211和第二后腔212。结合耳机10的声学结构设计,将第二前腔211与耳机10的第一前腔连通,以实现对于第一前腔的扩大。同时,将第二后腔212与耳机10的第一后腔连通,以实现对于第一后腔的扩大。由此,能够将耳机10输出的第一音频转化为音量较大的第二音频。
进一步地,采用步骤S332的发声方法能够适用于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两种驱动方式,尤其适用于蓝牙芯片14和Codec芯片叠加的驱动方式。在耳机组件1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时,Codec可以具备不同驱动能力。具体地,第二工作模式为低功耗的省电模式,第一工作模式为高功耗的外放模式。在启动第二工作模式时,可以同时启用主动降噪(ANC)功能和环境噪音消除(ENC)功能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音量增益结构设于盒体20,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音频输入接收模块通过第二信号放大器33与音量增益结构电连接,如图15所示,步骤S320包括下述步骤S333至步骤S335。
S333、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输出第三音频。
S334、通过音频采集模组采集第三音频。
S335、根据第三音频,输出第四音频,其中,第三音频的音量小于第四音频的音量。
可选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与音频采集模块连接,音频输入接收模块能够将第三音频传输至第二信号放大器33。第二信号放大器33将第三音频放大后传输至第二扬声器34,并通过第二扬声器34输出第四音频。由于第二信号放大器33能够对第三音频进行放大,因此第四音频的音量大于第三音频的音量。
可选地,采用步骤S333至步骤S335的发声方法能够适用于TWS耳机的第一扬声器11的两种驱动方式,尤其适用于蓝牙芯片14集成编码解码器(Codec)功能的驱动能力有限的驱动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400,该控制装置400可以应用于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如图1至图11所示,耳机组件100包括耳机10和盒体20,耳机10具有第一扬声器11和出音口12,盒体20开设有腔室21,盒体20设有与腔室21连通的出声孔22,耳机10可拆卸地设于腔室21,耳机10和盒体20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的情况下,耳机10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出声孔22发声。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400包括检测模块401和控制模块402。检测模块401能够用于检测耳机10的放置位置,判断耳机10是否位于腔室21内。控制模块402能够根据检测模块401的检测结果控制耳机组件100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当耳机10位于腔室21外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进一步地,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大于耳机组件100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利于耳机组件100作为音箱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耳机10设有音量增益结构,音量增益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信号放大器32。当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1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耳机10通过音量增益结构和第一扬声器11发声。当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耳机10位于腔室21外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10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发声。其中,检测模块401可以位于耳机10或盒体20,在此不作限定,控制模块402可以设于耳机10且能够获取检测模块401的检测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盒体20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当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出音口12通过音量增益结构与出声孔22连通,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输出的第一音频,第一音频经音量增益结构后以第二音频输出;其中,第二音频的音量大于第一音频的音量。例如,音量增益结构为物理结构,通过耳机10与音量增益结构相配合,能够扩大耳机10的第一前腔和第二后腔,从而使经过音量增益结构后的第二音频的音量大于未经过音量增益结构的第一音频的音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盒体20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33和第二扬声器34,音频输入接收模块通过第二信号放大器33与音量增益结构电连接。当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耳机10位于腔室21内时,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组件100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输出第三音频。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400还包括:音频采集模组403和音频输出模组404,音频采集模组403用于采集第三音频,音频输出模组404根据第三音频,输出第四音频。其中,第三音频的音量小于第四音频的音量。也就是说,在控制模块402控制耳机10通过第一扬声器11输出第三音频后,音频采集模块403可以获取第三音频,并将第三音频的信号通过第二信号放大器33放大后传输至音频输出模组404,音频输出模组404控制第二扬声器34输出第四音频。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09,存储在存储器509上并可在处理器5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上述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1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以及处理器5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文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执行上文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的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
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
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
所述耳机内设有发声腔,所述第一扬声器将所述发声腔分隔为第一前腔和第一后腔,所述出音口与所述第一前腔连通,所述耳机设有与所述第一后腔连通的调音孔;
所述盒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开设有所述腔室和所述出声孔;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腔室,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与所述支架限位配合;
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于所述腔室并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二前腔和第二后腔,所述第一前腔通过所述出音口、所述第二前腔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后腔通过所述调音孔与所述第一后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支架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前腔的第一通孔和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后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隔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分布,所述调音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分别设有密封圈,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情况下,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耳机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容纳腔分别与一只耳机对应,所述第二前腔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前腔分别与一个所述容纳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音量增益结构,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器,所述控制模组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扬声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包括:
音频输入接收模块,所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设于所述腔室,所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耳机的音频电信号;
第二信号放大器,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设于所述腔室,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电连接;
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所述腔室且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的第二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音量增益结构还包括:
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腔室并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多个扬声器腔室,每个所述扬声器腔室内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对应。
9.一种耳机组件的发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耳机的放置位置;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大于所述耳机组件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耳机设有所述音量增益结构的情况下,所述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包括: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所述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控制所述耳机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包括: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增益结构设于所述盒体,所述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包括: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出音口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的第一音频,所述第一音频经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后以第二音频输出;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增益结构设于所述盒体,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与所述音量增益结构电连接;
所述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包括:
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第三音频;
通过音频采集模组采集所述第三音频;
根据所述第三音频,输出第四音频;
其中,所述第三音频的音量小于所述第四音频的音量。
14.一种耳机组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包括耳机,所述耳机具有第一扬声器和出音口;盒体,所述盒体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声孔,所述耳机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腔室,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在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情况下,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出声孔发声;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耳机和所述盒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放置位置;
控制模块,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当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大于所述耳机组件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时的音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有音量增益结构,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和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外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所述出音口通过所述音量增益结构与所述出声孔连通,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的第一音频,所述第一音频经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后以第二音频输出;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的音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的音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音量增益结构,所述音量增益结构包括音频输入接收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音频输入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器与所述音量增益结构电连接;
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位于所述腔室内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耳机组件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并控制所述耳机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输出第三音频;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音频采集模组,所述音频采集模组用于采集所述第三音频;
音频输出模组,所述音频输出模组根据所述第三音频,输出第四音频;
其中,所述第三音频的音量小于所述第四音频的音量。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51425.1A 2020-11-10 2020-11-10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37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1425.1A CN112437378B (zh) 2020-11-10 2020-11-10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1425.1A CN112437378B (zh) 2020-11-10 2020-11-10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378A CN112437378A (zh) 2021-03-02
CN112437378B true CN112437378B (zh) 2023-02-03

Family

ID=7470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1425.1A Active CN112437378B (zh) 2020-11-10 2020-11-10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73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370A (zh) * 2013-04-09 2013-06-19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可智能转换耳机模式和外放模式的耳机及装有这种耳机的车辆
CN109429128A (zh) * 2017-09-01 2019-03-05 可立新株式会社 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110582039A (zh) * 2019-09-29 2019-12-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耳机充电盒、真无线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225711U (zh) * 2019-09-29 2020-03-31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盒
CN210536921U (zh) * 2019-08-23 2020-05-15 殷峥凯 一种多功能tws蓝牙耳机音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370A (zh) * 2013-04-09 2013-06-19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可智能转换耳机模式和外放模式的耳机及装有这种耳机的车辆
CN109429128A (zh) * 2017-09-01 2019-03-05 可立新株式会社 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210536921U (zh) * 2019-08-23 2020-05-15 殷峥凯 一种多功能tws蓝牙耳机音箱
CN110582039A (zh) * 2019-09-29 2019-12-1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无线耳机充电盒、真无线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225711U (zh) * 2019-09-29 2020-03-31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7378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9563B2 (ja) スピーカ、補聴器、イヤホン及び携帯型端末装置
US8300871B2 (en) Earphone for wideband communication
CN102860043B (zh) 用于控制声学信号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1212838B (zh) 音箱结构及采用该音箱结构的移动电子设备
US20170164114A1 (en) Ultra-low profile loudspeakers
CN103460714A (zh) 耳内传声器及耳内传声器用电压控制装置
CN101904179A (zh) 声学系统
KR101469907B1 (ko) 무선 이어폰
US20140211970A1 (en) Earphone arrangements
US11647323B2 (en) Loudspeaker
JP2007110656A (ja) 携帯端末用スピーカアクセサリ
JP5449122B2 (ja) ドラムエアパワーシステム
EP1550346B1 (en) A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a mobile electric device and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sound
EP4197198A1 (en) Earpiece porting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2437378B (zh) 耳机组件、发声方法、控制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5871825U (zh) 受话器
US11317194B2 (en) Speaker
JP2004221881A (ja) 携帯音響機器
JP4816338B2 (ja) 音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音声出力制御方法
US11582550B1 (en) Port placement for in-ear wearable with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KR102322882B1 (ko) 고성능 보청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JP3896095B2 (ja) 携帯電話機、該携帯電話機に用いられる音声制御方法及び音声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1164111A (ja) 携帯型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CN115297398A (zh) 配件耳机和复合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