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6847A -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6847A
CN112436847A CN202011392634.8A CN202011392634A CN112436847A CN 112436847 A CN112436847 A CN 112436847A CN 202011392634 A CN202011392634 A CN 202011392634A CN 112436847 A CN112436847 A CN 11243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port
swit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26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6847B (zh
Inventor
王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26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6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6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其中,射频L‑PA Mid器件被配置有高频发射端口、中频发射端口、多个接收端口以及多个轮射端口,射频L‑PA Mid器件包括: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和开关电路,其中,开关电路分别对应与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四个轮射端口连接,用于选择导通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二发射电路与任一轮射端口之间的射频通路,以支持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四个轮射端口之间的轮流发射,可以提高射频器件的集成度,节省面积。

Description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5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电子设备。5G移动通信技术通信频率相比于4G移动通信技术的频率更高。目前各大运营商均提出来了5G NR信号支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的功能要求,为了实现5G NR信号的SRS功能,其射频器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基板的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可以提高射频器件的集成度,节省面积。
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被配置有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高频发射端口、中频发射端口和多个接收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天线的四个轮射端口,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包括:
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高频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第二发射电路,与所述中频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接收模块,分别与多个接收端口、第一发射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四个轮射端口连接,用于选择导通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二发射电路与任一轮射端口之间的射频通路,以支持所述中频信号和所述高频信号在四个所述轮射端口之间的轮流发射。
一种射频收发系统,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射频收发器和上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四个轮射端口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分别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发射端口、接收端口连接。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射频收发系统。
上述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和开关电路,可以使得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支持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四个轮射端口之间的轮射,进而支持5G NR信号(例如,N1、N3、N7、N41)的1T4R的SRS功能,可以避免使用外置开关模组来支持SRS功能,可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另外可以节省面积,例如可以节省约13mm^2的PCB面积,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另外,该开关电路逻辑控制、供电网络铺设等均由该射频L-PA Mid器件本身提供,不会对射频PA Mid射频器件的其他元件带来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五;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六;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七;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八;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九;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十;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十一;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结构框图之十二;
图13a为图10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引脚示意图;
图13b为图10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应用到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其通信设备可以为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手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基站、接入点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理解为内置低噪声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模块(Power Amplifier Modules including Duplexers WithLNA,L-PA Mid)。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支持对多个不同频段的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实现对多个中频信号间的接收切换控制、发射切换控制以及发射与接收之间的切换控制,及实现对多个高频信号间的接收切换控制、发射切换控制以及发射与接收之间的切换控制。该多个中、高频信号可以包括4G信号、5GNR信号中的不同频段的中、高频信号。具体的,多个中频信号的频段可包括B1、B3、B25、B34、B66、B39、N1和N3频段。多个高频信号的频段可包括B30、B7、B40、B41、N7和N41。因此,也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射频L-PAMid器件称之为内置低噪声放大器的中高频功率放大器模块(Middle and High Band PAMid With LNA,MHB L-PA Mid)。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理解为封装结构,射频L-PA Mid器件被配置有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中频发射端口4GMB RFIN和多个接收端口LNA OUT(LNA OUT1,LNA OUT2,LNA OUT3)以及用于连接天线的四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其该器件中配置的接收端口LNA OUT、高频发射端口4G HBRFIN、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和轮射端口LNA1,ANT2、ANT3、ANT4可以理解为射频L-PAMid器件的射频引脚端子,用于与各外部器件进行连接。具体的,该接收端口LNA OUT、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可用于与射频收发器连接。示例性的,接收端口LNA OUT用于将射频L-PA Mid器件处理后的多个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传输至射频收发器。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用于接收射频收发器发出的多个中频信号,射频L-PAMid器件可对输入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以输出至天线接口。高频发射端口4GHB RFIN用于接收射频收发器发出的多个高频信号,射频L-PA Mid器件可对输入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以输出至天线接口。
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可用于与天线连接,可将射频L-PA Mid器件处理后的多个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输出至对应的天线,还可以将天线接收的各信号传输至射频L-PA Mid器件。
具体的,射频L-PA Mid器件包括: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和开关电路140。
第一发射电路110的输入端与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连接,第一发射电路110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其中,该第一发射电路110可对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具体的,第一发射电路110可设有多个射频通路以支持多个高频信号的发射。示例性的,高频信号可包括B30、B7、B40、B41、N7和N41这些频段。其中,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一发射电路110、开关电路140、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共同构成的第一发射通路,具体的,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一发射电路11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1共同构成的一第一发射通路;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一发射电路11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2共同构成的另一第一发射通路;高频发射端口4GHB RFIN、第一发射电路11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3共同构成的再一第一发射通路;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一发射电路11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4共同构成的又一第一发射通路。也即,可为每一高频信号设置四路第一发射通路,以分时支持对每一高频信号的多路发射控制。第二发射电路120的输入端与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连接,第二发射电路120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其中,该第二发射电路120可对中频发射端口4G MBRFIN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具体的,第二发射电路120可设有多个射频通路以支持多个中频信号的发射。示例性的,中频信号可包括B1、B3、B25、B34、B66、B39、N1和N3这些频段。其中,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二发射电路120、开关电路140、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共同构成的第二发射通路。具体的,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二发射电路12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1共同构成的一第二发射通路;中频发射端口4GMB RFIN、第二发射电路12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2共同构成的另一第二发射通路;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二发射电路12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3共同构成的又一第二发射通路;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二发射电路12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4共同构成的再一第二发射通路。也即,可为每一中频信号设置四路第二发射通路,以分时支持对每一中频信号的多路发射控制。
接收模块130分别与开关电路140、第一发射电路110、多个接收端口LNAOUT连接,可对接收到的多个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也即该接收模块130能够支持对前述任一提及的任一频段信号的接收控制。该接收模块130中也可以设置多个用于传输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射频通路,示例性的,可以针对B1、B3、B25、B34、B66、B39、B30、B7、B40、B41频段,设置各自对应的射频通路。其中,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开关电路140、接收模块130、任一接收端口LNA OUT共同构成的一接收通路,也即,可以为每一频段的信号设置一接收通路,以支持对多个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接收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射频L-PA Mid器件,5G NR和4G LTE的关系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4G LTE与5G NR的频段范围相同。因此,N1、N3、N7、N41的物理通道分别与B1、B3、B7、B41共用收发通道。
表1 4G LTE和5G NR基本信息
Figure BDA0002813244260000041
开关电路140分别对应与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连接,用于选择导通第一发射电路110和第二发射电路120分别与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的射频通路,也即导通任一中频信号的第一发射通路和任一高频信号的第二发射通路以支持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四支天线之间的轮流发射,进而支持5G NR的SRS功能。同时,该开关电路140还可以选择性的导通任一中频信号和任一高频信号的接收通路。
上述射频L-PA Mid器件包括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和开关电路140,可以使得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支持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的轮射,进而支持5G NR信号(例如,N1、N3、N7、N41)的1T4R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功能,也即1T4R的SRS功能。其中,射频L-PA Mid器件只支持上行单发,即在同一时刻,只能在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中选择一个轮射端口来轮流发射SRS信息,同时还可以支持对任一中频信号和任一高频信号的选择接收控制,并可以实现在多个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接收和发射的切换控制。通过在该射频L-PA Mid器件内置开关电路140和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可以避免使用外置开关模组来支持SRS功能,可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另外可以节省面积,例如可以节省约13mm^2的PCB面积,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另外,该开关电路140逻辑控制、供电网络铺设等均由该射频L-PA Mid器件本身提供,不会对射频PA Mid射频器件的其他元件带来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4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41和第二开关单元142。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41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第二开关单元142包括两个第一端和四个第二端。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41的多个第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41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二开关单元142的两个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42的四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四个轮射端口连接。
具体的,该第一开关单元141可以为DPnT开关,示例性的,第一开关单元141可以为DP7T开关,第二开关单元142可以为DP4T开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可以根据多个中频信号、多个高频信号的数量以及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和接收模块130的内部结构特征来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40包括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包括多个第一端和四个第二端。也即,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可以理解为将第二开关单元142整合到第一开关单元141中的单开关。其中,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多个第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连接;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四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四个轮射端口连接。
具体的,该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可以为4PnT开关,示例性的,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可以为4P7T开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可以根据多个中频信号、多个高频信号的数量以及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和接收模块130的内部结构特征来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基于如图2和图3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通过设置第一开关单元141和第二开关单元142或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当该射频L-PA Mid器件需要发射信号时,可选择导通第一发射电路110的任一射频通路与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通路,也即导通任一第一发射通路,以及选择导通第二发射电路120的任一射频通路与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通路,也即导通任一第二发射通路,以支持5G NR信号(例如,N1、N3、N7、N41)的SRS功能。当该射频L-PA Mid器件需要接收信号时,可选择导通接收模块130中的任一射频通路与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的通路,也即导通任一接收通路,选择性接收至少一中频信号和至少一高频信号。
同时,如图3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中的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相对于如图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41和第二开关单元142,减少一级开关单元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任一第一发射通路和第二发射通路的插入损耗。示例性的,当多通道选择开关143为4P7T开关,第一开关单元141为DP7T开关,第二开关单元142为DP4T开关时,针对N41频段的第二发射通路,如图3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降低0.5dB的插入损耗,进而可以提升N41频段在轮射端口的输出功率,以达到各大运营商发布的研发标准要求的26.0dBm。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射电路110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和多个第一滤波单元113。其中,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的输入端与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连接,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单元112的一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112的各第二端分别经一第一滤波单元113与开关电路140连接。也即,第三开关单元112的各第二端对应与一个第一滤波单元113的一端连接,各第一滤波单元113的另一端对应与开关电路140连接。
其中,第一功率放大器111可对经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进而将该第一功率放大器111处理后的高频信号经第三开关单元112传输至各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一滤波单元113用于对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各第一滤波单元113输出的高频信号的频段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发射通路中的滤波通路相互独立,彼此不重合。第一滤波单元113可对应包括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仅允许预设频段的高频信号通过。示例性的,若多个高频信号的频段可B40、B41、B7、B30这四个不同频段,其可对应设置四个第一滤波单元113(也即,四个滤波器),以实现对着四个高频信号的滤波处理。相应的,该第三开关单元112可以为4P4T开关,其中,4P4T开关的一第一端与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的输出端连接,4P4T开关的其他第一端可与接收模块130连接,4P4T开关的四个第二端一一对应与四个第一滤波单元113连接。经过这四个第一滤波单元113的滤波处理后,可以对应输出B40、B41/N41、B7/N7、B30这四个高频信号至第一开关电路140。
其中,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三开关单元112、一第一滤波单元113可构成一射频通路,其中,第一滤波单元113输出的高频信号的频段对应于该频段的射频通路。示例性的,输出B41/N41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所在的射频通路可以理解为B41/N41射频通路,输出B7/N7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所在的射频通路可以理解为B7/N7射频通路。进一步的,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第三开关单元112、一第一滤波单元113、开关电路140和任一轮射端口构成一个第一发射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发射电路120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121、第四开关单元122和多个第二滤波单元123。其中,第二功率放大器121的输入端与中频发射端口4G MBRFIN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121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单元12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单元122的各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一第二滤波单元123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123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
其中,第二功率放大器121可对经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进而将该第二功率放器121放大处理后的中频信号经第四开关单元122传输至各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一滤波单元113用于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各第一滤波单元113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段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二发射通路中的滤波通路相互独立,彼此不重合。第二滤波单元123可对应包括一个滤波器,该滤波器仅允许预设频段的中频信号通过。示例性的,若多个中频信号的频段可B1、B3、B25、B34、B66、B39这六个不同频段,其可对应设置六个第二滤波单元123(也即,六个滤波器),以实现对着六个中频信号的滤波处理。
示例性的,以第四开关单元122为射频SP5T开关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射频SP5T开关的单端子与第二功率放大器121的输出端连接,每个第二端子可对应与一个第二滤波单元123连接,也可以对应与多个第二滤波单元123连接。示例性的,射频SP5T开关的四个第二端子分别一一对应与用于处理B1、B3、B25、B6这四个中频信号的四个第二滤波单元123连接,射频SP5T开关的另一第二端子分别与用于处理B34、B39这四个中频信号的两个第二滤波单元123连接。
其中,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四开关单元122、一第二滤波单元123可构成一射频通路,其中,第一滤波单元113输出的中频信号的频段对应于该频段的射频通路。示例性的,输出B1/41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所在的射频通路可以理解为B1/41射频通路,输出B3/N3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所在的射频通路可以理解为B3/N3射频通路。进一步的,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四开关单元122、一第二滤波单元123、开关电路140和任一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构成一个第二发射通路。
基于如图4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链路路径如下:
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一开关单元141的触点6→第一开关单元141的触点2→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2→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6→轮射端口ANT4。
基于如图5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链路路径如下:
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8→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4→轮射端口ANT4。
如图5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的N41频段的发射链路路径相对应于如图4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的发射链路路径减少了一个开关,进而可以降低0.5dB的插入损耗,进而可以提升N41频段在轮射端口的输出功率,以达到各大运营商发布的研发标准要求的26.0dBm。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4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41和第二开关单元142。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41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第二开关单元142包括三个第一端和四个第二端。具体的,该第一开关单元141可以为DPnT开关。示例性的,第一开关单元141可以为DP7T开关,第二开关单元142可以为3P4T开关。其中,第二开关单元142的其中两个第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第一开关单元141的两个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42的再一第一端与第一发射电路110中的B41/N41射频通路连接,也即,可以与第一发射电路110中用于输出B41/N41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连接。
基于如图6所示的射频L-PA Mdi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链路路径如下:
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3→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7→轮射端口ANT4。
如图6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的N41频段的发射链路路径相对应于如图4和图5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的发射链路路径,不再切入DP7T开关,直接通过3P4T开关,其中3P4T开关在N41频段的插入损耗远小于DP7T开关在N41频段的插入损耗,进而可以降低N41频段发射链路的插入损耗,进而可以提升N41频段在轮射端口的输出功率,以达到各大运营商发布的研发标准要求的26.0dBm。
如图4-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30包括第一接收电路131和第二接收电路132。其中,第一接收电路131用于对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第二接收电路132,用于对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如图7-9所示,具体的,第一接收电路131包括至少一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第五开关单元1312和多个第三滤波单元1313。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的输出端与一接收端口LAN OUT1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的输出端与第五开关单元13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单元1312的第一端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开关单元1312的多个第二端分别对应与部分第三滤波单元1313的一端、第一发射电路110连接,第三滤波单元1313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
可选的,第一接收电路131中可包括两个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和两个第五开关单元1312,其中,一个第五开关单元1312和一低噪声放大器可用于B40频段的载波聚合及其MIMO技术的切换控制。
第三滤波单元1313分别与用于对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滤波,且每个第三滤波单元1313输出的高频信号的频段不同。其中,第三滤波单元1313与第一滤波单元113相同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任一轮射端口ANT、开关电路140、第三滤波单元1313、第二发射电路120、第五开关单元131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任一接收端口LNA OUT可构成一N41、B40频段的接收通路。任一轮射端口ANT、开关电路140、第三滤波单元1313、第五开关单元131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任一接收端口LNA OUT可构成一B7、B30频段的接收通路。
具体的,其中一个第五开关单元1312可以为SP4T开关,该SP4T开关的单端子与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的输入端连接,SP4T开关的两个选择端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三滤波单元1313连接,用于接收N30、N7频段的高频信号,SP4T开关的另两个选择端一一对应与第三开关单元112的两个第一端连接,用于经第三开关单元112接收B40、N41频段的高频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单元113和第三滤波单元1313可以共用同一滤波器。示例性的,用于输出N41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和第三滤波单元1313即共用了同一滤波器,用于输出N40频段的第一滤波单元113和第三滤波单元1313即共用了同一滤波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收电路132包括至少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第六开关单元1322和多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其中,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出端与另一接收端口连接,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入端与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第一端连接,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多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电路的一端连接,第四滤波单元1323的另一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其中,第四滤波单元1323与第二滤波单元123相同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滤波单元113和第三滤波单元1313也可以与开关电路140的同一端子连接,第二滤波单元123和第四滤波单元1323也可以与开关电路140的同一端子连接;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二滤波单元123、第三滤波单元1313和第四滤波单元1323也可以与开关电路140的同一端子连接。示例性的,设置在第二发射通路上以及接收通路上用于对应滤波处理B1/N1、B3/N3的滤波器,设置在第二发射通路上用于对应滤波处理B32的滤波器,设置在第一发射通路上B40的滤波器可分别与开关电路140的同一端子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电路140的同一端子连接的滤波器的数量,以及连接的滤波器用于滤波处理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频段均不作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频段范围来设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数量为一个时,第六开关单元1322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当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数量为两个时,第六开关单元1322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二个第二端。其中,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多个第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用于接收经滤波处理后的多个中频信号,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一个第二端对应与一个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入端连接。第六开关单元1322用于选择性的导通至少一第四滤波单元1323与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之间的通路,以输出一中频信号至对应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再经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出端将该中频信号经任一接收端口LNA OUT输出至射频收发器,以实现对任一中频信号的接收。
示例性的,以第四滤波单元1323包括六个滤波器时,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六开关单元1322包括第一SP3T开关和第二SP3T开关。其中,第一SP3T开关的三个选择端和第二SP3T开关的三个选择端作为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多个第二端,第一SP3T开关的单端子和第二SP3T开关的单端子作为第六开关单元1322的两个第二端。也即,第一SP3T开关的单端子与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SP3T开关的单端子与另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入端连接。与第一SP3T开关的三个选择端连接的多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可包括用于对B39、B3、B25这三个中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处理的三个滤波器,与第二SP3T开关的三个选择端连接的多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可包括用于对B34、B1、B13、B4或B66这四个中频信号分别进行滤波处理的四个滤波器。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SP3T开关连接的三个滤波器,用于滤波处理的三个中频信号的频段相邻近,与第二SP3T开关连接的三个滤波器,用于滤波处理的三个中频信号的频段相邻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与第一SP3T开关连接的三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以及与第二SP3T开关连接的三个第四滤波单元1323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
可选的,第六开关单元1322还可以为DP6T开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六开关单元1322所包括的开关的数量及其类型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可以根据所设定的第四滤波单元1323以及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数量来设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第七开关单元150,第七开关单元150的多个第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接收端口LNA OUT连接,第七开关单元150的多个第二端一一对应与多个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的输出端连接。当该接收模块130共包括四个低噪声放大器时,其可对应配置四个接收端口LNA OUT1、LNA OUT2、LNAOUT3、LNA OUT4,相应的,该第七开关单元150可为4P4T开关,以同时接收四个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四路信号。
如图10-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还被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切换电路连接的多个辅助发射端口TX、多个辅助收发端口TRX和多个辅助接收端口RX,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第八开关单元160,其中,多个辅助发射端口TX分别与第一发射电路110110、第二发射电路120120连接,多个辅助收发端口TRX经第八开关单元160与射频开关电路140130连接;多个辅助接收端口RX与接收模块13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发射端口TX用于发射B66、B25或B30频段的信号。也即,B66、B25和B30这三个频段的信号的收发通路包括外部的切换电路。需要说明的是,当B66、B25和B30这三个频段的信号外挂时,其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和接收模块130中可以省略B66、B25和B30这三个频段的滤波器。同时,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和开关电路140中的各个开关单元也可以做适应性的调整。示例性的,以B66信号的收发控制为例进行说明。其中,B66信号的发射通路: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辅助发射端口TXB66 TX→切换电路(图中未示)→辅助收发端口TRXB66 TRX→第八开关单元160→开关电路140→轮射端口ANT4。B66信号的接收通路:轮射端口ANT4→第八开关单元160→辅助收发端口TRXB66 TRX→切换电路→辅助接收端口RXB66 RX→第六开关单元1322→第二低噪声放大器1321153→第七开关单元150→接收端口LNA OUT。
基于如图10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通路路径和接收通路路径如下:
发射通路路径: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一开关单元141的触点6→第一开关单元141的触点2→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2→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6→轮射端口ANT4。
接收通路路径:轮射端口ANT4→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6→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2→第一开关单元141的触点6→第一滤波单元113→N41 TRX通路→第三开关单元112→第五开关单元131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接收端口LNA OUT2。
基于如图11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通路路径如下:
发射通路路径: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8→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4→轮射端口ANT4。
接收通路路径:轮射端口ANT4→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4→多通道选择开关143的触点8→第一滤波单元113→N41 TRX通路→第三开关单元112→第五开关单元131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接收端口LNA OUT2。
基于如图12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N41频段的发射通路路径如下:
发射通路路径:高频天线端口4G HB RFIN→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三开关单元112→N41 TRX通路→第一滤波单元113→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3→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7→轮射端口ANT4。
接收通路路径:轮射端口ANT4→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7→第二开关单元142的触点3→第一滤波单元113→N41 TRX通路→第三开关单元112→第五开关单元1312→第一低噪声放大器1311→接收端口LNA OUT2。
相对于如图10-图12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如图4-9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中,可以集成B66、B25和B30这三个外挂频段的收发通路,可以降低接收通路和发射通路的链路损耗。
参考图1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还被配置有耦合输出端口CPLOUT,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第一耦合单元171、第二耦合单元172和耦合开关173。其中,第一耦合单元171可耦合在开关电路140与轮射端口ANT1之间,也即,设置在中频信号的发射通路中,用于耦合发射通路中的中频信号,以经第一耦合单元171的耦合端输出第一耦合信号。其中,第一耦合信号可用于测量该中频信号的前向耦合功率和反向耦合功率。第二耦合单元172可耦合在开关电路140与轮射端口ANT2之间,也即,设置在所述高频信号的发射通路中,用于耦合所述发射通路中的所述高频信号,以经第二耦合单元172的耦合端口输出第二耦合信号。其中,第一耦合信号可用于测量该高频信号的前向耦合功率和反向耦合功率。
其中,第一耦合单元171和第二耦合单元172的结构相同,在此,以第一耦合单元171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一耦合单元171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耦合端。其中,第一耦合单元171的输入端与开关电路140连接,第一耦合单元171的输出端与轮射端口ANT1连接,耦合端用于对输入端接收的中频信号进行耦合并输出第一耦合信号,其中,第一耦合信号包括第一前向耦合信号和第一反向耦合信号。其中,基于耦合端输出的第一前向耦合信号,可以检测该中频信号的前向功率信息;基于耦合端输出的第一反向耦合信号,可以对应检测该中频信号的反向功率信息,并将该检测模式定义为反向功率检测模式。
耦合开关173分别与第一耦合单元171的耦合端、第二耦合单元172的耦合端和耦合输出端口CPLOUT连接,用于选择性输出第一耦合信号或第二耦合信号至所述耦合输出端口。也即,该耦合开关173用于在第一耦合信号的检测模式和第二耦合信号的检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仅设置一个耦合输出端口CPLOUT,由于多个频段的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并不是同时发射的,一个耦合输出端口CPLOUT也可以满足通信需求,而且还减少射频L-PA Mid器件内部的射频走线复杂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射频L-PAMid器件各走线的隔离度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80和第二控制单元190。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80分别与各开关单元、各功率放大器连接,例如,第一开关单元141、第二开关单元142、…、第八开关单元160、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二功率放大器121连接,用于控制各开关单元的通断,还用于控制各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第二控制单元190可与各低噪声放大器连接,用于调节各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系数,进而调节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接收通路的链路损耗,进而可以提高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接收通路的灵敏度。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80、第二控制单元190可以为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射频前端控制接口(RF Front End ControlInterface,RFFE)控制单元或射频前端控制接口(RF Front End Control Interface,RFFE)控制单元,其符合RFFE总线的控制协议。当第一控制单元180、第二控制单元190为MIPI-RFFE控制单元或RFFE控制单元时,其射频L-PA Mid器件还被配置有时钟信号的输入引脚CLK、单/双向数据信号的输入或双向引脚SDATAS、电源引脚VDD、参考电压引脚VIO等等,以实现对第一功率放大器111、第二功率放大器121、各开关单元、低噪声放大器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开关单元的控制逻辑与第一控制单元180的控制逻辑相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开关单元、第一控制单元180、第二控制单元190的具体类型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基于如图10所示的射频L-PA Mid器件中的各个元器件均可集成封装在同一封装芯片中,如图13a所示,该射频L-PA Mid器件(封装芯片)中的各个引脚与射频L-PA Mid器件配置的多个端口一一对应。通过封装集成,射频L-PA Mid器件的封装规格如图13b所示,可以提高射频L-PA Mid器件的集成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收发系统。如图1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包括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第三天线Ant3、第四天线Ant4、射频收发器20和前述如图1-9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L-PA Mid器件10。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第三天线Ant3、第四天线Ant4分别一一对应与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ANT4连接,也即,第一天线与轮射端口ANT1连接,第二天线与轮射端口ANT2连接,第三天线与轮射端口ANT3连接,第四天线与轮射端口ANT4连接。射频收发器20,分别与射频L-LNA器件的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中频发射端口4G MB RFIN、接收端口LNA OUT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第三天线Ant3、第四天线Ant4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形成。例如,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第三天线Ant3、第四天线Ant4可以包括由以下天线结构形成的具有谐振元件的天线:阵列天线结构、环形天线结构、贴片天线结构、缝隙天线结构、螺旋形天线结构、带状天线、单极天线、偶极天线中的至少一种等。不同类型的天线可以用于不同的频段和频段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第三天线Ant3、第四天线Ant4的类型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射频收发系统包括可如图10-12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L-PA Mid器件10。如图15所示,该射频收发系统还包括切换电路30。其中,切换电路30分别与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多个辅助接收端口RX、多个辅助发射端口TX以及多个辅助收发端口TRX连接。具体的,该切换电路40可具体包括第一切换单元310、第二切换单元320和第三切换单元330,其中,第一切换单元310用于实现对B66频段的4G信号的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之间的切换;第二切换单元320用于实现对B25频段的4G信号的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之间的切换;第三切换单元330用于实现对B30频段的4G信号的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之间的切换。
基于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射频L-PA Mid器件10包括第一发射电路110、第二发射电路120、接收模块130和开关电路140,可以使得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支持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在四个轮射端口ANT1、ANT2、ANT3或ANT4之间的轮射,进而支持5GNR信号(例如,N1、N3、N7、N41)的1T4R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功能,也即1T4R的SRS功能,可以避免在PA Mid器件外使用外置开关模组来支持SRS功能,可以提高射频系统的集成度,另外可以节省面积,例如可以节省约13mm^2的PCB面积,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另外,该开关电路140逻辑控制、供电网络铺设等均由该射频L-PA Mid器件本身提供,不会对射频PA Mid射频器件的其他元件带来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16-1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收发系统还包括第一分集接收模块40、第一合路器510、第二分集接收模块60、主集接收模块70、第一射频开关810和第二射频开关820。其中,第一分集接收模块40、第二分集接收模块60、主集接收模块70分别与射频收发器20连接,用于将处理的中频信号、高频信号输出至射频收发器20。其中,第一分集接收模块40被配置有低频端口LB ANT、中高频端口MHB ANT和中高频收发端口MHB TRX1,用于支持多个低中高频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第二分集接收模块60被配置有第一中高频端口MHBANT,用于支持多个中高频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主集接收模块70被配置有第二中高频端口MHB ANT,用于支持多个中高频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第一合路器510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低频端口LB ANT、中高频端口MHB ANT连接。其中,射频L-PA Mid器件10的轮射端口ANT1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中高频收发端口MHB TRX1与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另一轮射端口ANT2连接,第一合路器510的输出端与第二天线Ant2连接;第一射频开关810的一第一端与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又一轮射端口ANT3连接,第一射频开关810的另一第一端与第一中高频端口MHB ANT连接,第一射频开关810第二端与第三天线Ant3连接;第二射频开关820的一第一端与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再一轮射端口ANT4连接,第二射频开关820的另一第一端与第二中高频端口MHB ANT连接,第二射频开关820第二端与第四天线Ant4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射频开关810和第二射频开关820均为SPDT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L-PA Mid器件10仅支持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制式,不支持非独立组网(None Stand alone,NSA)制式。其中,非独立组网是将5G控制信令锚定在4G基站上,独立组网是5G基站直接接入5G核心网,控制信令不依赖4G网络。
基于如图16-18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简述N41频段SA制式的SRS工作原理:
SRS发射控制:射频收发器20→射频L-PA Mid器件10的轮射端口ANT1→path2→第一天线Ant1;射频收发器20→射频L-PA Mid器件10的轮射端口ANT2→path2→第一中高频端口MHB ANT→中高频端口MHB ANT→path5→第二天线Ant2;射频收发器20→射频L-PAMid器件10的轮射端口ANT3→path3→第一射频开关810→path6→第三天线Ant3;射频收发器20→射频L-PA Mid器件10的轮射端口ANT4→path4→第二射频开关820→path7→第四天线Ant4,实现SRS功能。具体的,SA制式下的SRS路径如表2所示。
表2SA制式下的SRS详细路径配置表
N1/N3/N7/N41
Channel0 Path1
Channel1 Path2->Path5
Channel2 Path3->Path6
Channel3 Path4->Path7
表2中,Channel0、Channel1、Channel2、Channel3分别为天线轮流发射的发射通路路径。
如图17所述的射频收发系统,射频L-PA Mid器件10的多通道选择开关143可理解为如图16中射频L-PA Mid器件的第一开关单元141和第二开关单元142,例如,可将第二开关单元142(DP4T开关)整合到第一开关单元141(DP7T开关)中,以形成多通道选择开关43(4P7T开关)。其中,DP4T开关的插入损耗值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DP4T开关在N41频段的插入损耗高达0.5dB。
表3DP4T开关插入损耗
频段(MHz) 插入损耗(dB)
1427~2200 0.4
2300~2690 0.5
3300~4200 0.7
因此,基于如图17所述的射频系统,通过在射频L-PA Mid器件设置一个多通道选择开关,相对于如图16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可以减少一级开关的使用,整个N41发射链路减少0.5dB的插入损耗,其在轮射端口ANT1的输出功率为28-(2.6-0.5)=25.9dBm,基本达到研发标准要求的26.0dBm。其中,2.6dBm为如图16中射频L-PA Mid器件在N41频段从高频发射端口4G HB RFIN到任一轮射端口ANT的链路损耗。
如图18所述的射频收发系统,射频L-PA Mid器件10的第二开关单元可直接与N41频段的射频通路连接,相对于如图16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其N41 TRX不再切入第一开关单元141(DP7T开关),而是通过第二开关单元(3P4T开关),实现SRS功能,也可以降低N41频段的发射链路的插入损耗。示例性的,DP7T开关的插入损耗很高,具体参数如表4所示。
表4DP7T开关插入损耗参数
频段 1.0GHz 2.0GHz 2.7GHz
插入损耗(dB) 1dB 1.5dB 1.8dB
因此,如图18所述的射频系统相对于如图16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N41的发射链路不再切入第一开关单元141(DP7T开关),整个N41发射链路减少0.5dB的插入损耗,其在轮射端口ANT1的输出功率为28-2.6+(1.8-0.6)=26.6dBm,满足研发对于PC2的功率要求。
同时,如图16-18所示的射频收发系统包括第一分集接收模块40、第一合路器510、第二分集接收模块60、主集接收模块70、第一射频开关810和第二射频开关820以及射频L-PA Mid器件10,使得该射频收发系统还可以满足N1、N3、N7、N41等频段提出的4*4MIMO要求,进而支持SA制式。基于上述射频收发系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射频系统中各器件占用基板的面积,还可以降低N41频段的发射链路的插入损耗,进而提高了射频收发系统的通信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射频收发系统还包括LB L-PA Mid器件。该LB L-PA Mid器件可用用于支持对4G低频频段、2G低高频频段信号的收发控制,其中,该LB L-PA Mid器件的2G高频信号的输出端口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L-PA Mid器件10的2G高频信号的输入端口2G HB IN连接,可以通过该射频L-PA Mid器件10将LB L-PA Mid器件的2G高频信号发射出去,拓展了该射频收发系统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上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收发系统,通过在通信设备上设置该射频收发系统,可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减小了射频系统中各器件占用基板的面积,还可以降低N41频段的发射链路的插入损耗,进而提高了通信设备的通信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射频L-PA Mid器件,其特征在于,被配置有用于连接射频收发器的高频发射端口、中频发射端口和多个接收端口以及用于连接天线的四个轮射端口,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包括:
第一发射电路,与所述高频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第二发射电路,与所述中频发射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接收模块,分别与多个接收端口、第一发射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多个中频信号和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四个轮射端口连接,用于选择导通第一发射电路和第二发射电路分别与任一轮射端口之间的射频通路,以支持所述中频信号和所述高频信号在四个所述轮射端口之间的轮流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多通道选择开关,其中,所述多通道选择开关的多个第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所述第二发射电路、所述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多通道选择开关的四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四个轮射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多个第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接收模块连接;
第二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端和四个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两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两个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四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四个轮射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三个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两个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两个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射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一发射电路包括:
第一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高频发射端口连接;
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第一滤波单元,各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对应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一第二端连接,各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对应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的所述高频信号进行滤波,且每个所述第一滤波单元输出的所述高频信号的频段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二发射电路包括:
第二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高频发射端口连接;
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第二滤波单元,各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入端对应与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一第二端连接,各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对接收的所述中频信号进行滤波,且每个所述第二滤波单元输出的所述中频信号的频段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至少一接收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第二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至少一接收端口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多个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一接收电路还包括:
至少一第一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一接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多个第三滤波单元,各所述第三滤波单元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第一发射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单元用于对接收的所述高频信号进行滤波,且每个所述第三滤波单元输出的所述高频信号的频段不同;
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多个第二端与部分所述第三滤波单元、第一发射电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用于接收多个所述高频信号,并选择任一所述高频信号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二接收电路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另一接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多个第四滤波单元,一所述第四滤波单元对应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单元用于对接收的所述中频信号进行滤波,且每个所述第四滤波单元输出的所述中频信号的频段不同;
第六开关单元,分别与多个所述第四滤波单元电路、至少一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中频信号,并选择至少一个所述中频信号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多个第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所述第四滤波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一所述接收端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多个第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所述第四滤波单元连接;其中,
一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一第二端连接;另一所述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另一第二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
第七开关单元,所述第七开关单元的多个第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所述接收端口连接,第七开关单元的多个第二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所述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还被配置有耦合输出端口,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
第一耦合单元,设置在所述中频信号的发射通路中,用于耦合所述发射通路中的所述中频信号以经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的耦合端输出第一耦合信号;
第二耦合单元,设置在所述高频信号的发射通路中,用于耦合所述发射通路中的所述高频信号以经所述第二耦合单元的耦合端输出第二耦合信号;
耦合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耦合单元的耦合端、第二耦合单元的耦合端、耦合输出端口连接,用于选择性输出第一耦合信号或第二耦合信号至所述耦合输出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还被配置有用于与外部切换电路连接的多个辅助发射端口、多个辅助收发端口和多个辅助接收端口,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还包括第八开关单元,其中,多个辅助发射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射电路、第二发射电路连接,多个所述辅助收发端口经所述第八开关单元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多个辅助接收端口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所述中频信号的频段包括:B1、B3、B25、B34、B66、B39、N1和N3频段,所述高频信号的频段包括:B30、B7、B40、B41、N7和N41频段。
16.一种射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射频收发器和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射频L-PA Mid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四个轮射端口连接;所述射频收发器,分别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发射端口、接收端口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收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一轮射端口与第一天线连接;其中,所述射频收发系统还包括:
第一分集接收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且被配置有低频端口、中频端口和中高频收发端口,用于支持多个低中高频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其中,所述中高频收发端口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另一轮射端口连接;
第一合路器,所述第一合路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低频端口、中频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合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第二分集接收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且被配置有第一中高频端口,用于支持多个中高频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
主集接收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且被配置有第二中高频端口,用于支持多个中高频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
第一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一第一端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又一轮射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的另一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高频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天线连接;
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一第一端与所述射频L-PA Mid器件的再一轮射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的另一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中高频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天线连接。
18.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6-17任一项所述的射频收发系统。
CN202011392634.8A 2020-12-02 2020-12-02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12436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2634.8A CN112436847B (zh) 2020-12-02 2020-12-02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2634.8A CN112436847B (zh) 2020-12-02 2020-12-02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6847A true CN112436847A (zh) 2021-03-02
CN112436847B CN112436847B (zh) 2022-05-17

Family

ID=74690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2634.8A Active CN112436847B (zh) 2020-12-02 2020-12-02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6847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9506A (zh) * 2021-08-12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676192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3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2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38152A (zh) * 2021-11-30 2022-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49401A (zh) * 2021-11-30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49402A (zh) * 2021-11-30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124138A (zh) * 2021-11-30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40A (zh) * 2021-11-30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WO2022127402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102559A (zh) * 2022-06-07 2022-09-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08416A (zh) * 2021-04-13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25101A (zh) * 2022-09-02 2022-10-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接收器、射频接收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801039A (zh) * 2021-03-31 2023-03-14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5987324A (zh) * 2021-05-24 2023-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73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深圳地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抵抗高频线缆损耗的移动终端设备
CN108199727A (zh) * 2018-03-1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08880602A (zh) * 2018-06-29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相关产品
CN108923789A (zh) * 2018-06-29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US10389401B1 (en) * 2018-03-16 2019-08-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9174204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445497A (zh) * 2019-07-30 2019-1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373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深圳地空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抵抗高频线缆损耗的移动终端设备
CN108199727A (zh) * 2018-03-16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US10389401B1 (en) * 2018-03-16 2019-08-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9174204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ultiway switch,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880602A (zh) * 2018-06-29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以及相关产品
CN108923789A (zh) * 2018-06-29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路选择开关及相关产品
CN110445497A (zh) * 2019-07-30 2019-1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及终端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402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801039A (zh) * 2021-03-31 2023-03-14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5801039B (zh) * 2021-03-31 2023-11-17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5208416B (zh) * 2021-04-13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08416A (zh) * 2021-04-13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987324B (zh) * 2021-05-24 2024-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987324A (zh) * 2021-05-24 2023-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489506B (zh) * 2021-08-12 2023-0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489506A (zh) * 2021-08-12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3676212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2B (zh) * 2021-08-12 2022-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3B (zh) * 2021-08-12 2022-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213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192A (zh) * 2021-08-12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WO2023016197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676192B (zh) * 2021-08-12 2023-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124138A (zh) * 2021-11-30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938152B (zh) * 2021-11-30 2022-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124140A (zh) * 2021-11-30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40B (zh) * 2021-11-30 2023-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949402A (zh) * 2021-11-30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49401A (zh) * 2021-11-30 2022-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38152A (zh) * 2021-11-30 2022-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5102559A (zh) * 2022-06-07 2022-09-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102559B (zh) * 2022-06-07 2023-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WO2023236530A1 (zh) * 2022-06-07 2023-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25101B (zh) * 2022-09-02 2023-01-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接收器、射频接收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225101A (zh) * 2022-09-02 2022-10-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接收器、射频接收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4046172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接收器、射频接收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6847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6847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2436845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2187297B (zh) 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218731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2436846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213661598U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213661597U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212588327U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726360B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14553250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40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337693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285421B (zh) 射频drx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992229B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640358B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124115B (zh) 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726357A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095048A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337694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102557A (zh) 射频前端器件和射频系统
CN115102559A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949401A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640359B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793121B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4285423B (zh) 射频L-PA Mid器件、射频收发系统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