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5623B -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5623B
CN112435623B CN202011383409.8A CN202011383409A CN112435623B CN 112435623 B CN112435623 B CN 112435623B CN 202011383409 A CN202011383409 A CN 202011383409A CN 112435623 B CN112435623 B CN 112435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display area
luminance
attenuat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34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5623A (zh
Inventor
李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34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5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5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5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5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第二显示区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根据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根据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控制第二显示区域以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上述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能够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差异较小,并且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可以将摄像头等功能元件设置在显示屏下方,其中,可以减小显示屏与功能元件对应的区域的像素密度,从而增加该区域的透光性。由于该区域的像素结构设计与显示屏主区域是不同的,因此存在两者亮度衰减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根据所述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所述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所述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处理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及用于根据所述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所述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所述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及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上述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能够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的亮度差异较小,并且使得第二显示区域与第一显示区域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衰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的使用寿命的另一衰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再一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显示屏10。显示屏10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2和第二显示区域14,第二显示区域14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第二显示区域14。控制方法包括:
011:获取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013:获取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015:根据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
017:根据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
019: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以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2、第二显示区域14和处理器16。第二显示区域14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第二显示区域14。处理器16用于获取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获取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根据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及用于根据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及用于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以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上述控制方法及显示屏10,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以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第一显示区域12与第二显示区域14的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从而能够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亮度差异较小,并且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具体地,功能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组件、指纹组件等。摄像头组件可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14的下方,第二显示区域14中排布的像素数量少,像素密度低,从而摄像头组件能够接收到透过第二显示区域14中像素之间空隙的入射光线,以进行成像。第一显示区域12的面积大于第二显示区域14的面积,第一显示区域12可以理解为主要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14可以理解为次要显示区域。预设衰减差异可为1%、2%或者其它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在标准测试环境下,选择10种显示屏10,分别控制第一显示区域12和第二显示区域14以430nit的亮度显示纯白画面,进行500小时的使用寿命衰减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请结合图3和图4,图3为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衰减曲线,图4为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衰减曲线,横轴表示使用时长,纵轴表示使用寿命衰减比例。其中,在使用时长为500小时的位置,图3中的线条从上往下依次为系列10、系列3、系列6、系列1、系列9、系列2、系列4、系列8、系列7、系列5;图4中的线条从上往下依次为系列1、系列8、系列5、系列3、系列10、系列6、系列7、系列2、系列4、系列9。图3和图4中的10个系列即对应10种显示屏10,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显示区域12在使用约100小时候,使用寿命衰减进入平台期,且保持使用寿命衰减比例为95%的使用时长超过200小时;从图4可以看出第二显示区域14可以保持使用寿命衰减比例为95%的使用时长约为200小时,在使用200小时之后,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进入加速衰减期。也即是说,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衰减明显快于第一显示区域12,所以需要对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进行控制,适当降低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以延长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二亮度衰减比例,衰减差异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和第二亮度衰减比例的比例差值,第一显示区域12以设定显示亮度进行显示,步骤017包括:
0171:在比例差值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小于设定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呈负相关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在比例差值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小于设定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呈负相关关系。
如此,在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适当降低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以延长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具体地,比例差值可定义为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减去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得到的数值,若计算得到的比例差值为正数,则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小于设定显示亮度。例如,当第一亮度衰减比例为5%,第二亮度衰减比例为7%时,比例差值为:7%-5%=2%,即此时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进一步地,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小于设定显示亮度,即就是,降低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为预设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比例差值的绝对值越大,预设显示亮度就越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二亮度衰减比例,衰减差异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和第二亮度衰减比例的比例差值,第一显示区域12以设定显示亮度进行显示,步骤017包括:在比例差值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大于设定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在比例差值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大于设定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呈正相关关系。
如此,在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适当提高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以缩短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具体地,比例差值可定义为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减去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得到的数值,若计算得到的比例差值为负数,则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大于设定显示亮度。例如,当第一亮度衰减比例为10%,第二亮度衰减比例为9%时,比例差值为:9%-10%=-1%,即此时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进一步地,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大于设定显示亮度,即就是,提高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为预设显示亮度。预设显示亮度与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比例差值的绝对值越大,预设显示亮度就越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比例差值可定义为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减去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得到的数值,若计算得到的比例差值为负数,则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小于设定显示亮度;若计算得到的比例差值为正数,则表征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第一亮度衰减比例,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大于设定显示亮度。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010:获取第一显示区域12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一使用时长;
步骤011包括:
0111:根据第一使用时长确定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获取第一显示区域12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一使用时长,及用于根据第一使用时长确定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如此,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具体地,预先获得第一显示区域12在以标准灰阶亮度使用的情况下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一使用时长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以为包括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一使用时长的数据表、曲线图、直方图等。在一个例子中,对应关系为第一亮度衰减曲线,第一亮度衰减曲线中包括第一亮度衰减信息伴随着第一使用时长增加的变化情况,这样,通过对比第一亮度衰减曲线,可以较准确地获取到以标准灰阶亮度使用第一使用时长的情况下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标准灰阶亮度是预先设置的一个灰阶亮度,具体地可以是16、32、64、96、128、196、255等典型灰阶中的一个。由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2并不是一直处于标准灰阶亮度下,可能处在各种灰阶亮度情况下,因此,将各个灰阶亮度情况下的第一衰减信息转换成标准灰阶亮度下的第一衰减信息,从而方便与第二亮度衰减信息进行对比。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0包括:
0101:根据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使用信息确定第一使用时长。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区域12的第一使用信息确定第一使用时长。
如此,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一使用时长。
具体地,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使用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灰阶亮度和各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步骤0101包括:
01011:确定各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时长转换参数;
01013:根据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一标准时长;
01015:计算所有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一使用时长。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确定各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及用于根据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一标准时长,及用于计算所有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一使用时长。
如此,通过将第一显示区域12在各个第一灰阶亮度下使用的第一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一标准时长并求和,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一使用时长,从而确定第一亮度衰减信息,方便与第二亮度衰减信息进行对比。
具体地,在步骤01011中,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预先统计第一显示区域12在多个第一灰阶亮度下的亮度衰减比例随使用时长变化的情况,获得第一显示区域12在多个第一灰阶亮度下的使用时长与亮度衰减比例的对应曲线,然后,标定每个第一灰阶亮度下达到某一亮度衰减比例所需要的使用时长与标准灰阶亮度下达到相同亮度衰减比例所需要的使用时长,获得多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其中,多个第一灰阶亮度可包括16、32、64、96、128、196、255等典型灰阶。例如,在32灰阶下,亮度衰减比例为5%需要100小时,在标准灰阶亮度(128灰阶)下,亮度衰减比例为5%需要50小时,则在32灰阶下每使用1小时,相当于在标准灰阶亮度下使用0.5小时,此时的0.5可理解为第一时长转换参数。获得的多个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存储在显示屏中,处理器16可以随时获取到至少一个第一时长转换参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01013中,第一标准时长即就是经过转换后第一显示区域12在标准灰阶亮度下显示的时长。可以理解,在第一显示区域12显示过程中,持续监测第一显示区域12的亮度,由于获取第一亮度衰减曲线时第一灰阶亮度的采样数量有限,不能够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2显示的所有亮度,因此,采用就近取值的方式,将不属于采样的第一灰阶亮度的亮度近似看作与其距离较近的一个第一灰阶亮度,例如,第一灰阶亮度包括32灰阶和64灰阶,若某一时刻监测到第一显示区域12的亮度为36灰阶,由于36灰阶距离32灰阶较近,所以确定当前第一显示区域12处于32灰阶的第一灰阶亮度,若某一时刻监测到第一显示区域12的亮度为58灰阶,由于58灰阶距离64灰阶较近,所以确定当前第一显示区域12处于64灰阶的第一灰阶亮度。同时,在第一显示区域12显示过程中,持续监测第一显示区域12在各个第一灰阶亮度下显示的时长,将对应的每个时长确定为第一灰阶时长,并根据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一标准时长,从而方便计算第一使用时长。
在步骤01015中,第一使用时长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其中,T为第一显示区域12在标准灰阶亮度下的第一使用时长,K(i)为第i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时长转换参数,Ti为第i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K(i)×Ti为第i个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标准时长,n为第一灰阶亮度的采样总数量。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012:获取第二显示区域14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二使用时长;
步骤013包括:
0131:根据第二使用时长确定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获取第二显示区域14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二使用时长,及用于根据第二使用时长确定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如此,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具体地,预先获得第二显示区域14在以标准灰阶亮度使用的情况下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使用时长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以为包括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使用时长的数据表、曲线图、直方图等。在一个例子中,对应关系为第二亮度衰减曲线,第二亮度衰减曲线中包括第二亮度衰减信息伴随着第二使用时长增加的变化情况,这样,通过对比第二亮度衰减曲线,可以较准确地获取到以标准灰阶亮度使用第二使用时长的情况下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进一步地,标准灰阶亮度是预先设置的一个灰阶亮度,具体地可以是16、32、64、96、128、196、255等典型灰阶中的一个。由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14并不是一直处于标准灰阶亮度下,可能处在各种灰阶亮度情况下,因此,将各个灰阶亮度情况下的第二衰减信息转换成标准灰阶亮度下的第二衰减信息,从而方便与第二亮度衰减信息进行对比。
需要指出的是,在获取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二使用时长的对应关系时,采用的标准灰阶亮度与获取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第一使用时长的对应关系所采用的标准灰阶亮度相同,从而方便数据记录和计算。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包括:
0121:根据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使用信息确定第二使用时长。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根据第二显示区域14的第二使用信息确定第二使用时长。
如此,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二使用时长。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使用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灰阶亮度和各个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灰阶时长;步骤0121包括:
01211:确定各个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时长转换参数;
01213:根据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二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二标准时长;
01215:计算所有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二使用时长。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确定各个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及用于根据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二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二标准时长,及用于计算所有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二使用时长。
如此,通过将第二显示区域14在各个第二灰阶亮度下使用的第二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二标准时长并求和,能够获取到较准确的第二使用时长,从而确定第二亮度衰减信息,方便与第一亮度衰减信息进行对比。
具体地,在步骤01211中,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预先统计第二显示区域14在多个第二灰阶亮度下的亮度衰减比例随使用时长变化的情况,获得第二显示区域14在多个第二灰阶亮度下的使用时长与亮度衰减比例的对应曲线,然后,标定每个第二灰阶亮度下达到某一亮度衰减比例所需要的使用时长与标准灰阶亮度下达到相同亮度衰减比例所需要的使用时长,获得多个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其中,多个第二灰阶亮度可包括16、32、64、96、128、196、255等典型灰阶。例如,在32灰阶下,亮度衰减比例为5%需要100小时,在标准灰阶亮度(128灰阶)下,亮度衰减比例为5%需要50小时,则在32灰阶下每使用1小时,相当于在标准灰阶亮度下使用0.5小时,此时的0.5可理解为第二时长转换参数。获得的多个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存储在显示屏中,处理器16可以随时获取到至少一个第二时长转换参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01213中,第二标准时长即就是经过转换后第二显示区域14在标准灰阶亮度下显示的时长。可以理解,在第二显示区域14显示过程中,持续监测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由于获取第二亮度衰减曲线时第二灰阶亮度的采样数量有限,不能够包括第二显示区域14显示的所有亮度,因此,采用就近取值的方式,将不属于采样的第二灰阶亮度的亮度近似看作与其距离较近的一个第二灰阶亮度,例如,第二灰阶亮度包括32灰阶和64灰阶,若某一时刻监测到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为36灰阶,由于36灰阶距离32灰阶较近,所以确定当前第二显示区域14处于32灰阶的第二灰阶亮度,若某一时刻监测到第二显示区域14的亮度为58灰阶,由于58灰阶距离64灰阶较近,所以确定当前第二显示区域14处于64灰阶的第二灰阶亮度。同时,在第二显示区域14显示过程中,持续监测第二显示区域14在各个第二灰阶亮度下显示的时长,将对应的每个时长确定为第二灰阶时长,并根据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第二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二标准时长,从而方便计算第二使用时长。
需要指出的是,在步骤01215中,处理器16计算所有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二使用时长,与计算所有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第一使用时长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在功能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关闭。
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实现。具体地,处理器16用于在功能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关闭。
如此,在第二显示区域14关闭的情况下,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能够更好地穿过第二显示区域14,从而保证功能组件正常工作,同时,由于第二显示区域14关闭,关闭期间第二显示区域14基本不会发生使用寿命衰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延长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具体数值只为了作为例子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其他例子或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可根据本发明来选择其他数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10及壳体20,显示屏10设置在壳体20上。
上述电子设备100,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以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第一显示区域12与第二显示区域14的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从而能够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亮度差异较小,并且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4与第一显示区域12的使用寿命基本一致。
具体地,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和显示器等。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显示区域14显示较低的灰阶亮度,从而延长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基本保证第一显示区域12和第二显示区域14的使用寿命相同。第二显示区域14可用于显示电量、信号、图标等非主要信息,从而避免在以较低的灰阶亮度进行显示时导致用户不适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
根据所述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
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所述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所述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二亮度衰减比例,所述衰减差异包括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的比例差值,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设定显示亮度进行显示,所述根据所述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包括:
在所述比例差值表征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小于所述设定显示亮度,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
在所述比例差值表征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大于所述设定显示亮度,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一使用时长;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使用时长确定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一使用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使用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使用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使用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灰阶亮度和各个所述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灰阶时长;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使用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使用时长,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一时长转换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所述第一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一标准时长;
计算所有所述第一灰阶亮度对应的所述第一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所述第一使用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标准亮度下的第二使用时长;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使用时长确定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在所述标准亮度下的第二使用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使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使用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使用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灰阶亮度和各个所述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灰阶时长;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使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使用时长,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第二时长转换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时长转换参数将对应的所述第二灰阶时长转换为第二标准时长;
计算所有所述第二灰阶亮度对应的所述第二标准时长的和值以作为所述第二使用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功能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关闭。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第一显示区域;
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下方用于设置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发射和/或接收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确定衰减差异;及用于根据所述衰减差异确定预设显示亮度;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所述预设显示亮度进行显示以使所述衰减差异小于预设衰减差异;
所述第一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所述第二亮度衰减信息包括第二亮度衰减比例,所述衰减差异包括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和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的比例差值,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以设定显示亮度进行显示,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比例差值表征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大于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小于所述设定显示亮度,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负相关关系;
在所述比例差值表征所述第二亮度衰减比例小于所述第一亮度衰减比例时,确定所述预设显示亮度大于所述设定显示亮度,所述预设显示亮度与所述比例差值的绝对值呈正相关关系。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及
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CN202011383409.8A 2020-12-01 2020-12-01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435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409.8A CN112435623B (zh) 2020-12-01 2020-12-01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3409.8A CN112435623B (zh) 2020-12-01 2020-12-01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623A CN112435623A (zh) 2021-03-02
CN112435623B true CN112435623B (zh) 2023-08-22

Family

ID=7469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3409.8A Active CN112435623B (zh) 2020-12-01 2020-12-01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5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165B (zh) * 2021-06-10 2024-0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
CN115223501B (zh) * 2022-08-19 2023-08-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补偿电路、补偿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5356A1 (ja) * 2012-02-02 2013-08-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電子カメラ、及び情報端末
CN106710571A (zh) * 2017-03-23 2017-05-2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器及拼接显示系统
CN110619836A (zh) * 2019-10-31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10826A (zh) * 2019-12-19 2020-03-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亮度补偿装置及显示模组
WO202013395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校正方法、显示面板的亮度校正装置
CN111724732A (zh) * 2020-06-17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866482A (zh) * 2020-07-09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5356A1 (ja) * 2012-02-02 2013-08-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電子カメラ、及び情報端末
CN106710571A (zh) * 2017-03-23 2017-05-2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器及拼接显示系统
WO202013395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校正方法、显示面板的亮度校正装置
CN110619836A (zh) * 2019-10-31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10826A (zh) * 2019-12-19 2020-03-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亮度补偿装置及显示模组
CN111724732A (zh) * 2020-06-17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866482A (zh) * 2020-07-09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5623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9053B2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brightness of display panel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brightness of display panel
CN112435623B (zh) 控制方法、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2203844B (zh) 校正发光显示器烧屏的方法
US869883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7911505B2 (en) Detecting illuminant flicker
CN106131449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0433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ageing effects in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89474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readability of a character
US112507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mbient light,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158654B (zh) 摄像设备和变焦方法
CN105163114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屏幕坏点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4093323B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2056A (zh) 环境光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312035B (zh) 曝光参数调节方法、曝光参数调节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90050212A (ko) 휘도 균일도 보정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6872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拖影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7773147B2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quantity of taking pictures
KR20110088239A (ko) 자발광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의 배터리 잔량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단말 장치
CN114613315A (zh) 一种伽马曲线学习方法及led显示控制器
US2007017131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tecting displays from burn-in effect
CN109754763B (zh) 背光驱动模组及其工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297267B (zh) 一种用于校准图像采集模组曝光时长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64104B (zh) 显示设备的画面色彩溢出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90299A (zh) 确定屏幕漏光的跌落深度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16129B (zh) 显示控制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