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3795A -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3795A
CN112433795A CN202011322290.3A CN202011322290A CN112433795A CN 112433795 A CN112433795 A CN 112433795A CN 202011322290 A CN202011322290 A CN 202011322290A CN 112433795 A CN112433795 A CN 112433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page turning
book
turning
referen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2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上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2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3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3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7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4748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51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02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 G06F15/025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adapted to a specific application
    • G06F15/0291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manually operated with input through keyboard and computation using a built-in program, e.g. pocket calculators adapted to a specific application for reading, e.g. e-boo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翻页书籍页面;获取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该方式能够展示通过书籍页面的卷曲过程而呈现的书籍翻页状态,给予用户阅读真实的纸质书籍时的翻页视觉体验,还能够针对页面添加阴影元素,从而使翻页后的部分具有阴影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以替代传统的纸质书籍。由于电子书具有便携性的优势,因此,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打开电子书进行阅读。在传统方式中,当用户通过电子书执行翻页操作时,将通过页面瞬时切换的方式完成页面内容的转换过程。
但是,上述翻页方式较为突兀,无法模拟传统的纸质阅读翻页方式。例如,当用户阅读纸质书籍时,翻页操作通常是通过掀起书籍页面的一角,以使书籍页面呈现出卷曲状态进而完成的。由此可见,现有的电子书翻页方式无法模拟真实的纸质书籍的翻页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中,能够根据翻页指令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并根据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从而绘制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由此可见,该方式能够展示通过书籍页面的卷曲过程而呈现的书籍翻页状态,给予用户阅读真实的纸质书籍时的翻页视觉体验,并且,还能够针对页面添加阴影元素,从而使翻页后的部分具有阴影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仿真翻页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翻页状态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又一种翻页状态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添加阴影元素后的翻页书籍页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又一种形式的阴影元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其中,阴影元素可以为阴影图片等各种类型的元素,只要能够实现阴影效果即可。添加阴影元素之后,页面中不仅包含原始页面内容,还进一步包含已添加的阴影元素,为了便于描述,将添加阴影元素后的原始书籍页面称为翻页书籍页面。
步骤S120:获取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由于翻页操作通常仅用于掀起书籍页面的一角,因此,书籍页面中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呈现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仅为书籍页面中的局部区域,该局部区域即为翻页作用区域。其余未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仍然保持平面状态(非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为非翻页作用区域。
具体实施时,该翻页指令通常通过滑动操作触发。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通常为:与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相邻的页面边界线上的位置点。例如,当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位于书籍页面的右下角区域时,该翻页参考点为书籍页面的右下角的页面顶点。相应地,该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即为书籍页面的右侧边界线与下方边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随着翻页操作的执行,该翻页参考点的位置将发生改变,改变后的位置称为翻页变换位置。相应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翻页操作的幅度和方向,进而能够根据上述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步骤S130: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具体地,当书籍页面呈现出卷曲状态时,页面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也将呈现出卷曲状态,因此,需要根据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各个页面图像单元在卷曲变换之后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其中,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是指:在执行翻页操作之前,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位于书籍页面中的位置,具体可通过页面坐标表示;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是指:执行翻页操作之后,各个页面图像单元随书籍页面的卷曲状态而呈现出的改变后的位置。具体实施时,由于上述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书籍页面的卷曲程度,因此,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基于位移变化量得到。其中,阴影元素也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先确定各个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然后,计算各个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由此可见,通过计算并展示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渲染出类似于纸质书籍翻页时所呈现的页面卷曲效果,从而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并且,还能够模仿真实的阴影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中,能够根据翻页指令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并根据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从而绘制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由此可见,该方式能够展示通过书籍页面的卷曲过程而呈现的书籍翻页状态,给予用户阅读真实的纸质书籍时的翻页视觉体验,并且,还能够针对页面添加阴影元素,从而使翻页后的部分具有阴影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仿真翻页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其中,阴影元素可以为阴影图片等各种类型的元素,只要能够实现阴影效果即可。添加阴影元素之后,页面中不仅包含原始页面内容,还进一步包含已添加的阴影元素,为了便于描述,将添加阴影元素后的原始书籍页面称为翻页书籍页面。例如,阴影元素为半透明的图片类元素。
具体实施时,确定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其中,原始书籍页面的内部区域对应于书籍页面的内容部分,相应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对应于除书籍页面的内容部分之外的区域,由此可见,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实际上对于阅读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区域,其位于书籍页面的外侧。由于阴影元素添加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因而不会影响书籍的正常阅读。另外,页面边界线是指:位于书籍页面边缘的边界线。通常,一个书籍页面包括四条页面边界线,本实施例可以仅针对其中的至少一条页面边界线所对应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具体实施细节不做限定。
为了确保添加的阴影元素的位置与用户翻页位置相匹配,在确定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获取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触控位置,确定与触控位置相邻的第一页面边界线和/或第二页面边界线;然后,沿第一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第二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其中,第一页面边界线可能与第二页面边界线相互垂直。例如,图6示出了添加阴影元素后的翻页书籍页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添加阴影元素之前的原始书籍页面60具有四条页面边界线,假设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触控位置为图中的点Y,与该触控位置Y相邻的两条页面边界线分别为相互垂直的第一页面边界线61以及第二页面边界线62。相应的,沿第一页面边界线61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63,沿第二页面边界线62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64。由此可见,添加阴影元素后的翻页书籍页面包括:原始书籍页面60、第一阴影元素63以及第二阴影元素64。由此可见,通过针对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边界线添加阴影元素的方式,能够使后续翻页过程中阴影元素随页面一起翻转卷曲,进而呈现出自然的阴影效果。
优选的,考虑到翻页过程中仅涉及书籍页面的部分区域发生卷曲变换,因此,为了节约系统处理资源,可以根据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设置阴影元素的添加范围。具体地,沿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其中,第一局部线段和/或第二局部线段的线段长度根据翻页指令所对应的滑动操作的滑动位移量确定。
步骤S220:获取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
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通常为:与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相邻的页面边界线上的位置点。例如,当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位于书籍页面的右下角区域时,该翻页参考点为书籍页面的右下角的页面顶点。相应地,该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即为书籍页面的右侧边界线与下方边界线之间的交点位置。随着翻页操作的执行,该翻页参考点的位置将发生改变,改变后的位置称为翻页变换位置。相应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翻页操作的幅度和方向。
步骤S230:根据位移变化量确定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由于翻页操作通常仅用于掀起书籍页面的一角,因此,书籍页面中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呈现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仅为书籍页面中的局部区域,该局部区域即为翻页作用区域。其余未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仍然保持平面状态(非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为非翻页作用区域。
步骤S240: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具体地,当书籍页面呈现出卷曲状态时,页面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也将呈现出卷曲状态,因此,需要根据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各个页面图像单元在卷曲变换之后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其中,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是指:在执行翻页操作之前,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位于书籍页面中的位置,具体可通过页面坐标表示;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是指:执行翻页操作之后,各个页面图像单元随书籍页面的卷曲状态而呈现出的改变后的位置。具体实施时,由于上述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书籍页面的卷曲程度,因此,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基于位移变化量得到。其中,阴影元素也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先确定各个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然后,计算各个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由此可见,通过计算并展示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渲染出类似于纸质书籍翻页时所呈现的页面卷曲效果,从而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并且,还能够模仿真实的阴影效果。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示例详细介绍上述的仿真翻页方法的具体实现细节。该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获取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翻页指令为滑动类翻页指令。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通常为:与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相邻的页面边界线上的位置点。图4示出了一种翻页状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翻页指令的触发位置位于书籍页面的右下角区域,相应地,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为书籍页面右下角的页面顶点。该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即为书籍页面的右侧边界线(对应于图6中的第二页面边界线64)与下方边界线(对应于图6中的第一页面边界线63)之间的交点位置,即图4中的F点。
随着翻页操作的执行,该翻页参考点的位置将发生改变,改变后的位置称为翻页变换位置。例如,图4中的A点对应于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应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翻页操作的幅度和方向。该位移变化量可通过线段AF的长度和斜率确定。
具体地,在获取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获取滑动类翻页指令的滑动方向和/或滑动长度。其中,滑动类翻页指令的滑动方向和/或滑动长度用于表示滑动类翻页指令的滑动位移量,该滑动位移量取决于滑动操作的持续时长和滑动速度等因素。然后,根据滑动方向和/或滑动长度,确定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的位移方向和/或位移长度。其中,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的位移方向与滑动类翻页指令的滑动方向匹配,并且,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的位移长度与滑动类翻页指令的滑动长度之间具有预设的比例关系。
其中,在本步骤中,可以针对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具体添加时,可以直接沿上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并沿第二页面边界线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或者,也可以进一步根据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来调整阴影元素的尺寸。例如,沿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沿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第一局部线段和第二局部线段的线段长度根据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确定。
步骤二:计算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
由于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能够反映翻页操作的幅度和方向,进而能够计算出与该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其中,页面卷曲半径是指:当书籍页面随翻页操作而呈现出卷曲状态时,由卷曲后的书籍页面形成的圆柱曲面的半径。该页面卷曲半径用于指示书籍页面的卷曲程度。
具体实施时,页面卷曲半径主要根据位移变化量以及圆周半径公式计算得到。其中,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过小时,将导致翻页效果难以察觉;而当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过大时,又将导致翻页幅度过大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阅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下限阈值以及上限阈值,若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小于预设下限阈值,则确定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下限值,其中,该预设下限值为预先设定的最小半径。若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大于预设上限阈值,则确定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上限值,其中,该预设上限值为预先设定的最大半径。若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介于预设下限阈值与预设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位移变化量以及圆周半径公式计算页面卷曲半径。其中,圆周半径公式用于限定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与页面卷曲半径之间的相对关系。通常情况下,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与页面卷曲半径之间的比值具有预设规律,例如,可能为预设常数。
步骤三:根据页面卷曲半径、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由于翻页操作通常仅用于掀起书籍页面的一角,因此,书籍页面中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呈现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仅为书籍页面中的局部区域,该局部区域即为翻页作用区域。其余未受到翻页操作影响而仍然保持平面状态(非卷曲状态)的页面区域为非翻页作用区域。为了模拟真实的翻页卷曲状态,需要首先确定上述的翻页作用区域,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针对该翻页作用区域执行卷曲变换处理。
具体实施时,在根据页面卷曲半径、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确定经过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的参考直线,根据页面卷曲半径确定位于该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然后,根据经过该目标点且垂直于该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其中,经过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的参考直线即为图4中由点A和点F限定的直线。在根据页面卷曲半径确定位于该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时,主要根据页面卷曲半径的大小确定该目标点位于参考直线上的具体位置。其中,图4中的目标点为P点。相应地,经过该目标点且垂直于该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即为图4中由点C和点J限定的直线。其中,边界直线用于划分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以及非翻页作用区域。例如,边界直线的左下方区域对应于翻页作用区域,该部分区域中包含的图像单元将发生卷曲变换;而边界直线的右上方区域对应于非翻页作用区域,该部分区域中包含的图像单元不发生卷曲变换。由此可见,通过由页面卷曲半径的长度限定的位于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即可绘制经过该目标点且垂直于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通过该边界直线即可快速确定翻页作用区域。其中,如图4所示,该边界直线与第一页面边界线之间的第一交点为点C,且该边界直线与第二页面边界线之间的第二交点为点J,通过点C和点J能够更准确地限定翻页作用区域。
其中,图4所示的目标点位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之间,实际上,当页面卷曲半径较小时,还可能是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介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目标点之间。总之,本发明不限定目标点位于参考直线上的具体位置。
例如,在第一种情况中,页面卷曲半径大于预设值,说明此时的翻页指令所对应的滑动位移量较大,则目标点介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之间。如图4所示,目标点P位于点A和点F之间。相应地,在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时,根据目标点确定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以及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其中,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对应于书籍页面的背面区域,例如,图4中由点A、B、K构成的区域即为第一子区域,该区域用于展示翻页后的书籍背面区域,且该背面区域未发生卷曲变换。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包括书籍页面的正面区域以及背面区域。
具体地,在根据目标点确定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以及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确定位于参考直线上且与目标点相对应的目标映射点;其中,目标映射点和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与目标点和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之间的间隔匹配。具体地,该目标映射点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先绘制由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构成的参考线段,即图4中的线段AF,然后,确定线段AF的中点为点G,相应地,目标映射点O与目标点P到中点G的距离相等。由此可见,目标映射点和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间隔(即线段OF的长度)与目标点和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之间的间隔(即线段AP的长度)相等。
然后,根据经过目标映射点且垂直于参考直线的边界映射直线,确定位于书籍页面的第一页面边界线的第一临界点(即点B1)以及位于书籍页面的第二页面边界线的第二临界点(即点K1);其中,第一页面边界线垂直于第二页面边界线,且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位于第一页面边界线与第二页面边界线的交点。其中,经过目标映射点且垂直于参考直线的边界映射直线即为由图4中的点B1和点K1确定的直线。
最后,确定由第一临界点、第二临界点以及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构成的三角区域,根据该三角区域以及与该三角区域相对应的映射区域确定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以及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其中,由第一临界点、第二临界点以及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构成的三角区域即为由点B1、K1和F构成的区域。相应地,与该三角区域相对应的映射区域即为由点B、K和A构成的区域。其中,点B对应于点B1经卷曲变换后的翻页变换位置,点K对应于点K1经卷曲变换后的翻页变换位置。由此可见,映射区域是由三角区域翻转后对应的贴图区域,且映射区域对应于三角区域的背面。
具体地,在根据该三角区域以及与该三角区域相对应的映射区域确定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以及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时,首先,将三角区域及其对应的映射区域确定为未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一子区域,剩余的区域即对应于发生卷曲变换的第二子区域。
步骤四: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结合页面卷曲半径计算并展示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具体地,当书籍页面呈现出卷曲状态时,页面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也将呈现出卷曲状态,因此,需要根据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各个图像单元在卷曲变换之后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其中,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是指:在执行翻页操作之前,各个图像单元位于书籍页面中的位置,具体可通过页面坐标表示;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是指:执行翻页操作之后,各个图像单元随书籍页面的卷曲状态而呈现出的改变后的位置。具体实施时,由于页面卷曲半径能够反映书籍页面的卷曲程度,因此,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基于页面卷曲半径计算得到。由此可见,通过计算并展示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能够渲染出类似于纸质书籍翻页时所呈现的页面卷曲效果,从而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具体实施时,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结合页面卷曲半径计算并展示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时,针对图4中的第一子区域,按照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针对第二子区域,根据由页面卷曲半径确定的圆柱方程确定第二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
其中,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也叫页面图像单元,是指书籍页面的页面图像构成要素,例如,图像单元可以为图像像素点。根据每个图像像素点在原始书籍页面中的页面初始位置,即可结合页面卷曲半径计算出该图像像素点在卷曲变换后所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
由于上述的第一子区域并未发生卷曲变换,只是通过映射方式将由B1K1F三个点构成的三角区域映射到了由BKA三个点构成的映射区域内,因此,按照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另外,考虑到第一子区域对应于书籍页面的背面区域,因此,需要先获取与第一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然后,将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映射至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其中,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是指:当前展示的书籍页面所对应的背面页面中与该图像单元位于同一坐标位置的区域。例如,对于位于第5页的右下角区域的某个图像单元而言,其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即为位于第6页的左下角的图像单元。即:某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是指:将页面翻转后得到的该图像单元背面的同一位置的图像单元。
与第一子区域不同,上述的第二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像素点发生了卷曲变换,因此,针对第二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像素点,根据由页面卷曲半径确定的圆柱方程确定第二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例如,图4中的点E和点H为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辅助计算点,线段EH为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另外,图4中的点D1为线段CB1的中点,而点I1为线段JK1的中点。相应地,点D为点D1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点I为点I1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点M对应于线段B1D1的中点所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点N对应于线段K1I1的中点所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具体实施时,针对特定的图像像素点,先判断该图像像素点位于第一子区域或第二子区域,若位于第一子区域则按照映射方式确定与该图像像素点的页面初始位置相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若位于第二子区域,则将该图像像素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代入由页面卷曲半径确定的圆柱方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与该图像像素点相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例如,将点D1的页面初始位置代入圆柱方程即得到点D的位置。
另外,上文已经提到过,第二子区域同时包含原始书籍页面的正面区域以及背面区域,为此,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先区分第二子区域中包含的与正面区域相对应的第二正面子区域、以及与背面区域相对应的第二背面子区域。为了划分上述的第二正面子区域以及第二背面子区域,需要根据图4中的点D1以及点I1进行划分。
具体地,上述的第二正面子区域以及第二背面子区域通过以下方式划分:首先,绘制经过目标点P且垂直于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确定该边界直线与第一页面边界线之间的第一交点C以及该边界直线与第二页面边界线的第二交点J;然后,确定第一交点C与第一临界点B1之间的第一中点D1,以及第二交点J与第二临界点K1之间的第二中点I1,根据上述的第一中点D1以及第二中点I1确定上述的第二正面子区域(由点C、D1、I1、J构成的区域)以及第二背面子区域(由点D1、B1、K1、I1构成的区域)。相应地,针对第二背面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像素点,需要先获取与第二背面子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然后,将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映射至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
图4对应于页面卷曲半径较大的情况,图5进一步示出了页面卷曲半径较小时的页面卷曲效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若页面卷曲半径不大于预设值,则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介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目标点之间。例如,图5中的目标点P位于线段AF的延长线上。当然,也可能目标点P与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A相互重合。但是,无论是目标点P位于线段AF的延长线上,还是目标点P与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A相互重合,都将导致翻页作用区域无法划分为上述的第一子区域以及第二子区域,而仅包含一个整体性区域。此时,在获取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结合页面卷曲半径计算并展示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时,直接根据由页面卷曲半径确定的圆柱方程确定翻页作用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
另外,如图5所示,当目标点P位于线段AF的延长线或目标点P与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A相互重合时,翻页作用区域仍然可以划分为对应于书籍页面的正面内容的正面作用区域以及对应于书籍页面的背面内容的背面作用区域。由此可见,无论目标点的位置如何,翻页作用区域都可以划分为对应于书籍页面的正面内容的正面作用区域(例如图4中的第二正面子区域)以及对应于书籍页面的背面内容的背面作用区域(例如,图4中的三角区域以及第二背面子区域都可以统称为背面作用区域)。其中,对于对应于书籍页面的背面内容的背面作用区域,都需要获取与背面作用区域中的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然后,将各个图像单元相对应的背面区域内的映射图像单元映射至对应的翻页变换位置。
另外,上文已经提到过,第一阴影元素可以沿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且第二阴影元素可以沿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为了便于确定局部线段的长度和位置,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由上文提到的边界直线与第一页面边界线之间的第一交点C以及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F限定;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由上文提到的边界直线与第二页面边界线的第二交点J以及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F限定。图7示出了另一种形式的阴影元素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第一局部线段71,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第二局部线段72。相应的,沿第一局部线段71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73,沿第二局部线段72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74。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阴影元素的添加时机,阴影元素也可以在获取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并根据该位移变化量确定出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之后添加。由此可见,上述的各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以灵活调整。或者,也可以先添加阴影元素,在获取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之后,再根据获取到的位移变化量调整阴影元素的尺寸以及设置位置。
由此可见,由于本实施例在计算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之前,预先在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添加了阴影元素,因此,能够同时根据阴影元素中的各个像素点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阴影元素中的各个像素点的翻页变换位置。该方式能够使添加的阴影效果更加真实,并且,无需在计算出各个页面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之后,额外执行添加阴影的操作,使阴影元素与页面图像单元一同发生卷曲变换。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类翻页指令通常是持续触发的,例如,用户沿预设方向滑动一定时长,以触发该滑动类翻页指令。相应地,在滑动类翻页指令的触发过程中,持续检测当前的滑动方向和滑动长度,并根据当前的实时检测结果动态计算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并动态根据计算得到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计算页面卷曲半径以及翻页作用区域内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也就是说,在持续翻页的过程中,翻页作用区域的区域范围及其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都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可能在翻页的初始阶段,页面呈现图5所示的状态,随着翻页指令的持续运行,页面呈现图4所示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动态进行多次计算过程,以便实时呈现与各个翻页阶段相对应的页面状态。
综上可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仿真翻页方法,能够使书籍页面随翻页操作而呈现自然卷曲的效果。并且,在翻页并卷曲的过程中,卷曲后的页面上的各个图像单元也随之变换,从而呈现出真实的形变状态。例如,图4中的“尊者级”几个字显示出卷曲的效果。由此可见,本实施例能够模拟真实的纸质书籍的翻页状态,使翻页过程中的电子书页面的部分所显示的内容与纸质书籍的翻页过程中所对应的内容一致。另外,通过预先添加阴影元素的方式,使页面添加阴影的操作与卷曲变换操作同时完成,无需在页面卷曲后二次执行阴影变换处理,既提升了处理效率,又实现了真实的仿真翻页效果。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针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具体地,在步骤S210中,当检测到针对包含预设图片元素的书籍页面触发的翻页指令时,调用图片绘制接口执行后续步骤。其中,包含预设图片元素的书籍页面是指:页面内容中包含动态图片或用于链接至视频资源的图片元素等内容。例如,在电子书中通过图片链接等方式插入动态的视频资源,以便于用户在阅读电子书的过程中获取图片或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而提升书籍阅读效率。具体地,该翻页指令通常通过滑动操作触发。相应地,当检测到通过滑动操作触发的翻页指令时,调用图片绘制接口,以实现后续的翻页绘制操作。其中,图片绘制接口是指:专用于实现图片绘制功能的接口。例如,在安卓系统中,可通过安卓系统提供的具备绘图功能的接口实现。又如,在ios系统中,可通过自定义开发的具有绘图功能的接口实现。由于该图片绘制接口的接口逻辑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调整,因此,尤其适用于包含图片的复杂书籍页面的翻页绘制处理。其中,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式中大多通过OpenGL方式实现绘图处理,但是,OpenGL绘制方式具有以下局限性:无法适用于包含图片的书籍页面的处理。也就是说,OpenGL绘制方式只能应用于常规的包含文字的书籍页面的绘制处理,而当书籍页面中包含图片或用于链接至视频资源的图片链接时则无法适用。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检测到翻页指令时,进一步获取与该翻页指令相对应的书籍页面的页面描述信息,通过该书籍页面的页面描述信息判断该书籍页面中是否包含预设图片元素,若是,则调用上述图片绘制接口实现翻页绘制处理;若否,则可以灵活选择是否通过常规的OpenGL绘制方式处理。其中,预设图片元素用于展示动态图片资源,即视频资源或动图资源。通过在页面中插入预设图片元素使电子书阅读过程中能够播放视频内容,从而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具体地,在根据书籍页面的页面描述信息判断该书籍页面中是否包含预设图片元素时,可通过解析书籍页面对应的页面源码,判断页面源码中是否包含与预设图片元素相匹配的源码标识符的方式实现。相应的,在步骤S220以及步骤S230中,通过图片绘制接口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翻页作用区域。具体地,在确定翻页作用区域时,需要进行计算处理,为了降低计算运算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样方式降低待计算的图像单元的数量,从而提升计算效率。具体地,通过图片绘制接口对书籍页面中包含的图像单元(即页面图像单元)进行采样处理,得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采样单元;根据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采样单元确定书籍页面中包含的与翻页指令相对应的翻页作用区域。其中,图像单元可以是图像像素点等形式的图像信息,采样用于降低图像单元的数量,以减少计算量。具体实施时,通过图片绘制接口将书籍页面的页面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网格,分别针对各个区域网格中包含的图像单元进行采样处理,得到分别与各个区域网格相对应的采样单元集合;相应地,根据与各个区域网格相对应的采样单元集合,确定属于翻页作用区域的区域网格。例如,预先设置各个区域网格的尺寸,相应地,按照对应的尺寸划分各个区域网格,从而将整个书籍页面的页面区域划分为多个依次排列的区域网格。具体地,在针对每个区域网格执行采样处理时,可以按照预设的采样比例抽取该区域网格中的若干图像单元,其中,抽取的图像单元也叫采样单元,相应地,抽取的各个图像单元共同构成与该区域网格相对应的采样单元集合。对应的,在上述步骤S240中,通过图片绘制接口计算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对计算得到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进行渲染,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具体实施时,通过图片绘制接口获取与属于翻页作用区域的区域网格相对应的采样单元集合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根据采样单元集合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采样单元集合中包含的各个图像单元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采样处理,无需针对区域网格中的全部图像单元进行逐一运算,只需针对区域网格中包含的采样单元集合中的各个图像单元进行运算即可,大幅降低了运算量。另外,对于未包含在采样单元集合中的其他图像单元,可通过边缘绘制算法、平滑算法或拉缩算法等进行填充。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
可执行指令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获取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触控位置,确定与所述触控位置相邻的第一页面边界线和/或第二页面边界线;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与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相互垂直;并且,所述阴影元素为半透明的图片类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包括: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二阴影元素;
其中,所述第一局部线段和/或所述第二局部线段的线段长度根据翻页指令所对应的滑动操作的滑动位移量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
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确定经过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的参考直线,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确定位于所述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
根据经过所述目标点且垂直于所述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包括: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小于预设下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下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大于预设上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上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介于所述预设下限阈值与所述预设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以及圆周半径公式计算所述页面卷曲半径。
实施例四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304、存储器(memory)306、以及通信总线308。
其中: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4、以及存储器306通过通信总线3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304,用于与其它设备比如客户端或其它服务器等的网元通信。处理器302,用于执行程序3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3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3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306,用于存放程序310。存储器3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3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302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获取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触控位置,确定与所述触控位置相邻的第一页面边界线和/或第二页面边界线;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与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相互垂直;并且,所述阴影元素为半透明的图片类元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包括: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二阴影元素;
其中,所述第一局部线段和/或所述第二局部线段的线段长度根据翻页指令所对应的滑动操作的滑动位移量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
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确定经过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的参考直线,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确定位于所述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
根据经过所述目标点且垂直于所述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包括: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小于预设下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下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大于预设上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上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介于所述预设下限阈值与所述预设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以及圆周半径公式计算所述页面卷曲半径。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翻页指令,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得到包含阴影元素的翻页书籍页面;
获取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的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获取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页面初始位置,计算并展示所述翻页作用区域中包含的各个页面图像单元以及阴影元素的翻页变换位置,以实现所述书籍页面的仿真翻页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针对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待翻页的原始书籍页面中包含的页面边界线,沿所述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阴影元素包括:
获取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触控位置,确定与所述触控位置相邻的第一页面边界线和/或第二页面边界线;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与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相互垂直;并且,所述阴影元素为半透明的图片类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第二阴影元素包括:
沿所述第一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一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一阴影元素;和/或,沿所述第二页面边界线中包含的第二局部线段在所述原始书籍页面的外部区域添加所述第二阴影元素;
其中,所述第一局部线段和/或所述第二局部线段的线段长度根据翻页指令所对应的滑动操作的滑动位移量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确定所述翻页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
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包括:
确定经过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的参考直线,根据所述页面卷曲半径确定位于所述参考直线上的目标点;
根据经过所述目标点且垂直于所述参考直线的边界直线确定所述书籍页面中包含的翻页作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包括: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小于预设下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下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大于预设上限阈值,则确定与所述翻页指令相对应的页面卷曲半径为预设上限值;
若所述翻页参考点的翻页变换位置相对于所述翻页参考点的页面初始位置之间的位移变化量介于所述预设下限阈值与所述预设上限阈值之间,则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以及圆周半径公式计算所述页面卷曲半径。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仿真翻页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仿真翻页方法。
CN202011322290.3A 2020-11-23 2020-11-23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33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290.3A CN112433795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CT/CN2021/124748 WO2022105514A1 (zh) 2020-11-23 2021-10-19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290.3A CN112433795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795A true CN112433795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290.3A Pending CN112433795A (zh) 2020-11-23 2020-11-23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3795A (zh)
WO (1) WO20221055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5514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105513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016701A (zh) * 2022-07-25 2022-09-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的翻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435A (zh) * 2010-08-24 2010-12-22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书模拟真实翻页效果的方法
CN102221980A (zh) * 2011-07-29 2011-10-19 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书模拟翻页效果实现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6191B1 (en) * 2011-01-05 2014-09-02 Google Inc. Zooming while page turning in document
CN102981718A (zh) * 2012-10-11 2013-03-20 北京掌中浩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读物的模拟真书翻页效果的方法
CN103970432B (zh) * 2014-04-28 2017-06-16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真实翻页效果的方法与装置
WO2020211010A1 (zh) * 2019-04-17 2020-10-2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文档的翻页方法、显示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33657B (zh) * 2020-11-23 2022-03-29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33796B (zh) * 2020-11-23 2021-08-10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33795A (zh) * 2020-11-23 2021-03-02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3435A (zh) * 2010-08-24 2010-12-22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书模拟真实翻页效果的方法
CN102221980A (zh) * 2011-07-29 2011-10-19 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书模拟翻页效果实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5514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105513A1 (zh) * 2020-11-23 2022-05-27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016701A (zh) * 2022-07-25 2022-09-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的翻页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5514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3657B (zh)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433796B (zh)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344806B2 (en) Method for rendering game,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game resource file
CN112433795A (zh) 电子书的仿真翻页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768695B2 (ja) 合成された絵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10549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page of electronic book,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127623B (zh) 模型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990516B (zh) 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803945B (zh) 界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5055A (zh) 一种图像中文本区域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147579B (zh) 一种扩展图块边界的分块渲染模式图形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23066121A1 (zh) 三维模型的渲染
CN103003839A (zh) 反锯齿样本的拆分存储
CN113010252B (zh) 应用页面的展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37522A (zh) 页面自适应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5330986A (zh) 一种分块渲染模式图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51050B (zh) 页面元素点击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73710A (zh) 一种纹理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37496A (zh) 日历翻页动效的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280887B (zh) 一种阴影图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34153A (zh) 一种应用于图像旋转的图像保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24209B (zh) 电子书写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3493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4012752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graphics in tile-based rendering mode
CN115660935A (zh) 一种分块渲染模式图形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