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9193A -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9193A
CN112429193A CN202010868189.1A CN202010868189A CN112429193A CN 112429193 A CN112429193 A CN 112429193A CN 202010868189 A CN202010868189 A CN 202010868189A CN 112429193 A CN112429193 A CN 112429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section
plies
stack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81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oe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ing Co filed Critical Boe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12429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12Construction or attachment of skin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 single direction, e.g. roofing or other parallel fibres
    • B29C70/202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 single direction, e.g. roofing or other parallel fibres arranged in parallel planes or structures of fibres crossing at substantial angles, e.g. cross-moulding compound [XM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03Producing profiled members, e.g.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1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arrange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of different layers, e.g.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being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3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with respect to th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064Stringers; Longer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10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aircraft, e.g. ji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55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0All layers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6Carbon fibres, e.g. graphit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6Flexural strength; Flexion 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18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2001/0054Fuselage structures substantially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 B64C2001/0072Fuselage structures substantially made from particular materials from composite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是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复合板包括多个段,其中每个段包括多个增强层片,诸如碳纤维层片。每个增强层片内的准直纤维带(例如,碳纤维)以单一方向取向,该方向可以是例如0°、45°、90°和‑45°。每个段可包括增强层片的堆叠,其中每个增强层片的准直纤维带以这些方向之一取向。形成堆叠中的增强层片的准直纤维带的取向确定堆叠的刚度以及包括堆叠的段的刚度。控制每个段的刚度以减少形成复合板的相邻段之间的刚度不匹配,从而减少使用期间段的分离。

Description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技术领域
一般而言,本教导涉及诸如用于制造飞机或其它制品的复合板的结构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复合结构部件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的机身、机翼、机尾、尾翼等可以使用诸如连接到支撑框架的实心层压桁条的复合板进行制造。复合板可包括外蒙皮和内部层压板,其中内部层压板至少部分地形成桁条。蒙皮和内部层压板可各自由与热塑性树脂粘合剂或基质(称为预浸料)粘合的多个碳纤维层或层片形成。复合板的蒙皮被暴露,并在使用期间提供飞机的外表面。复合板必须能够抵抗应力和应变的损坏,该应力和应变是由例如在使用期间置于复合板上的气动载荷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和应变可导致复合板在使用期间折曲、弯曲、扭曲、扩展、收缩等,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可导致碳纤维层片的分层或其它损坏。
在使用期间更能抵抗由置于复合板上的应力和应变造成的损坏的复合板将是本领域中令人欢迎的。
发明内容
以下呈现简化的发明内容,以便提供对本教导的一个或多个实施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发明内容不是广泛的概述,也不旨在鉴定本教导的关键或重要要素,也不旨在描绘本公开的范围。而是,其主要目的仅仅是以简化形式呈现一个或多个概念,作为稍后呈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序言。
在实施中,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段,其可包括沿着该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其中该复合板段的长度具有纵轴。多个碳纤维层片被层叠成碳纤维堆叠,该碳纤维堆叠提供复合板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碳纤维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具有刚度,其中每个碳纤维层片的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纵轴的取向来确定。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具有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围绕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mostly self-symmetric),其中该中点平行于纵轴,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
任选地,复合板段的纵轴可以取向为0°,并且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的纵轴的0°、45°、90°和-45°。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以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是自对称的。此外,复合板段可以是位于基部段和顶部段之间的中间段,并且多个碳纤维层片中的46%至58%可以取向为0°。中间段可具有约11.4兆磅(megapound)/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另外,中间段可具有约0.38至0.50的泊松比。
在实施中,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多个可重复分组的碳纤维层片,其中碳纤维层片的每个可重复组被重复2、4或6次。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以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是基本上自对称的。碳纤维堆叠可包括至少16个碳纤维层片。
在实施中,复合板段可以是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可以是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并且复合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基部段和顶部段,其中,中间段位于基部段和顶部段之间。在该实施中,基部段可包括沿着基部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并且基部段的长度平行于纵轴,基部段的多个碳纤维层片被层叠成基部段碳纤维堆叠,该基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基部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可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此外,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具有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并且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通过基部段的厚度围绕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基部段的中点平行于纵轴,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任选地,复合板段的纵轴取向为0°,并且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的纵轴的0°、45°、90°和-45°。中间段可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而基部段和顶部段可各自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在实施中,中间段可具有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并且基部段和顶部段可各自具有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顶部段可以包括沿着顶部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并且顶部段的长度可以平行于纵轴。顶部段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被层叠成顶部段碳纤维堆叠,该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顶部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此外,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可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取向,并且因此,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以通过顶部段的厚度围绕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可以平行于纵轴。当基本上自对称时,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以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并且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以与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镜像对称。
在任选的实施中,顶部段碳纤维堆叠、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可以围绕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基本上自对称。此外,顶部段碳纤维堆叠、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可形成复合板的桁条的至少一部分。复合板可以进一步包括蒙皮段,其中顶部段、中间段和基部段可以位于蒙皮段的一侧上,而基部段可以位于中间段和蒙皮段之间。另外地,蒙皮段可以包括沿着蒙皮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并且蒙皮段的长度可以平行于纵轴。蒙皮段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被层叠成蒙皮段碳纤维堆叠,该蒙皮段碳纤维堆叠提供蒙皮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此外,蒙皮段碳纤维堆叠可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可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以通过蒙皮段的厚度围绕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其中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平行于纵轴。
在实施中,复合板段的纵轴取向为0°,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和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可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的纵轴的0°、45°、90°和-45°,并且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约46%至约58%可取向为0°。任选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中的每一个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约40%至约46%被取向为0°。进一步任选地,中间段可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基部段和顶部段可各自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并且蒙皮段可具有约7.7msi至约10.0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任选地,中间段可具有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基部段和顶部段可各自具有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并且蒙皮段可具有约0.32至约0.48的泊松比。顶部段、中间段和基部段可以形成实心层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实心层压板和蒙皮段之间的泊松比的不匹配可以在约-0.06至约0.06的范围内。
在另一种实施中,复合板包括复合板段,其具有沿着该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增强层片,其中该复合板段的长度包括纵轴。多个增强层片被层叠成增强层片堆叠,该增强层片堆叠提供复合板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增强层片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包括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增强层片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围绕增强层片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中点平行于纵轴,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任选地,多个增强层片包括至少16个增强层片,并且多个增强层片的不同取向是自对称的。
在另一实施中,一种用于形成复合板的方法包括:将多个碳纤维层片层叠在一起以形成复合板段的碳纤维堆叠,其中,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以及将多个碳纤维层片粘合在一起。在该实施中,多个碳纤维层片沿着复合板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多个碳纤维层片形成复合板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复合板段的长度包括纵轴。此外,碳板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具有刚度,每个碳纤维层片的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纵轴的取向来确定,并且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具有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另外地,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围绕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并且该中点平行于纵轴。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该方法可以任选地包括将复合板段的纵轴取向为0°,将多个碳纤维层片中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取向为具有相对于纵轴的0°、45°、90°和-45°之一的取向,并且将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层叠,使得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是自对称的。
附图说明
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教导的实施,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图中:
图1是根据本教导的实例实施的包括蒙皮和桁条的复合板的透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的横截面。
图3是根据本教导的实施的四个不同的增强层片的四个准直纤维带的平面图。
图4是列出根据本教导的实例实施的复合板的蒙皮段的增强层片堆叠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
图5是列出根据本教导的实例实施的中间段的增强层片堆叠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该中间段部分地提供了复合板的桁条。
图6是列出根据本教导的实例实施的基部段的增强层片堆叠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该基部段部分地提供了复合板的桁条。
图7是列出根据本教导的实例实施的顶部段的增强层片堆叠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该顶部段部分地提供了复合板的桁条。
图8描绘在本教导的实例实施中的包括基部段和顶部段的桁条的梢部(runout)。
图9是列出根据本教导的实施的复合板的各个子部件的参数和特性的表格。
图10是描绘在本教导的实例实施中复合板的各个部件的轴向弹性模量(即,刚度)的图。
图11是在本教导的实例实施中复合板的桁条形成的示意图。
应当注意,附图的一些细节已经被简化并且被绘制以促进对本教导的理解,而不是保持严格的结构准确性、细节和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教导的示例性实施,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通常和/或在方便时,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本教导的实施包括复合板和用于制造复合板的方法。复合板可以是较大结构(诸如飞机、航空航天器或另一结构)的子部件。复合板可包括多个段,每个段包括多个堆叠的增强材料层片(即,增强层片),该增强材料层片可以是或包括例如碳纤维。在实施中,与一些传统复合板相比,如所设计的复合板的配置具有增加的抗分层性和抗热龟裂性,该分层和热龟裂可由复合板在使用期间的热不匹配、弯曲或翘曲或其它应力和应变引起。复合板可包括实心的层压桁条和有助于桁条梢部的配置。
图1是根据本教导的实施的复合板1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沿图1的2-2的横截面。为了描述的目的,复合板100包括实心层压桁条(以下称为“桁条”)102和蒙皮段(即蒙皮层压板)104,但是可考虑不包括桁条102和/或蒙皮段104的其它类型的复合板。桁条和蒙皮在例如飞机制造和其它工业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图1的桁条102包括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如图1和图2所描绘的,基部段106和中间段108位于蒙皮段104和顶部段110之间,而中间段108位于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之间。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蒙皮段104、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多个增强层片200、202、204和206。尽管为简单起见,仅描绘了仅部分地跨每个段104-110延伸的一些增强层片200-206,但是应当理解,每个段104-110包括跨每个段104-110的大部分或全部延伸的至少8个增强层片200-206。在一些结构中,每个段104-110或一个或多个段104-110可以包括至少10个或至少16个,或至少100个或至少200个或至少500个或至少1000个增强层片200-206。多个增强层片中的每个增强层片可以是例如多个碳纤维层片。多个增强层片可以被预浸渍有诸如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树脂,该粘合剂树脂将每个段的多个增强层片粘合在一起,并且可以被称为预浸料。多个增强层片200-208中的每个层片分别跨每个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延伸,并且如所描绘的取向。多个层片200-208中的每个层片沿着每个段104-110的厚度层叠(即堆叠)以形成增强层片堆叠(例如,碳纤维堆叠)。在图2示图的取向中,每个增强层片在水平方向中延伸,其中每个增强层片堆叠包括竖直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
段104-110中的每一个段都可以使用自动纤维放置(AFP)过程形成,其中,纤维放置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的纤维放置头将形成准直纤维带的多个预浸料丝束沉积在表面上。在一些过程中,将准直纤维带沉积在提供或限定待产生的最终部件的形状的心轴上。在这些过程中,段104-110化学结合和/或机械紧固在一起。在其它过程中,可以首先沉积并制造蒙皮段104,然后可以将基部段106沉积到蒙皮段104上,将中间段108沉积到基部段106上,并且将顶部段110沉积到中间段108上。在可选方案中,可以颠倒顺序,使得首先沉积顶部段110,并且最后将蒙皮段104沉积到基部段106上。
图1描绘了延伸通过并平行于复合板100的长度和桁条102的长度的纵轴“A”。出于本公开的目的,通过并平行于复合板100的长度的纵轴A被定义为相对于复合板100为0°(即,在轴向方向中)。在每个准直纤维带的沉积期间,纤维放置头可以在0°方向中行进以在0°方向中沉积准直纤维带,使得准直纤维带取向为0°。在该取向中,纤维放置头需要跨复合板的最少次数的通过,以沉积形成单个增强层片的多个准直纤维带。
图3是描绘复合板100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复合板100的长度“L”以及因此轴线“A”从上到下取向为0°,而宽度“W”从左到右取向。在每个准直纤维带300-306的沉积期间,可以改变纤维放置头的行进方向,以在各种不同的方向中沉积准直纤维带300-306。图3示意性地描绘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中纤维放置头的四个分开的通过期间沉积以形成四个不同的层片的四个准直纤维带300-306。准直纤维带300、302、304和306分别取向为0°、45°、90°和-45°。虽然为了简单起见,图3描绘了每个增强层片仅纤维放置头的一次通过的结果,但是将理解,进行了足够数量的纤维放置头通过以完成每个增强层片。此外,四个准直纤维带300-306以及因此它们各自的增强层片垂直地(即,垂直于页面的平面)堆叠。
堆叠以形成段104-110之一的准直纤维带300-306的特定取向将确定段104-110的刚度。例如,包括具有仅以0°取向的准直纤维带的多个增强层片的段将是相对较坚硬的段,而包括仅取向为90°的多个增强层片的段将是相对柔性的段。
本教导包括具有多个段的复合板。在复合板的设计和制造期间,通过在构成该段的多个增强层片中的每个增强层片内的准直纤维带的取向的选择,控制每个段的刚度。此外,与一些传统设计相比,设计和选择了每个段内的增强层片的准直纤维带的取向,以改善相邻增强层片之间的粘合性,并且从而改善每个段的整体粘合性,以减少每个段内的分层。另外地,构成复合板的多个段中的每个段的刚度被设计为改善相邻段之间的粘合性,并且从而减少相邻段之间的刚度不匹配,以减小在相邻段之间复合板的分离。
在本教导的实施中,跨每个段的厚度在每个单独的段内的多个增强层片的取向被设计、控制和/或选择为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为了本公开的目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自对称段中,构成自对称段的多个增强层片的整体围绕自对称段的厚度的中点镜像对称。在基本上自对称的段中,构成该基本上自对称的段的多个增强层片中不超过两个增强层片围绕该段的厚度的中点是乱序的或与镜像对称不同。换句话说,在基本上自对称的段中,改变不超过两个增强层片(即一个层片或两个层片)的取向将导致该段为自对称的。
此外,如本文所用,当指代形成两个或更多个段的整个厚度的多个增强层片时,术语“自对称”指示形成两个或更多个段的多个增强层片围绕两个或更多个段的中点镜面对称,而“基本上自对称”指示在形成两个或更多个段的多个增强层片中,构成基本上自对称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中不超过两个增强层片围绕两个或更多个段的厚度的中点是乱序的或与镜像对称不同。换句话说,跨两个或更多个段,改变不超过两个增强层片(即,一个层片或两个层片)的取向将导致形成两个或更多个段的多个增强层片为自对称的。将理解,自对称或基本上自对称的两个或更多个段可彼此相邻放置或可具有其它结构,诸如位于它们之间的其它段。
此外,段(或两个或更多个段)的“中点”是相对于构成增强层片堆叠的增强层片的数量的中点。在包括奇数个增强层片的段(或两个或更多个段)中,中点是中间增强层片;在包括偶数个增强层片的段(或两个或更多个段)中,中点将位于段中间处(或两个或更多个段的中间处)的两个增强层片之间,其中相等数量的增强层片在中点的相对侧上。同样,“对应”增强层片是指与公共中点等距但在其相对侧上的两个增强层片。
如上所述,在本教导的实施中,构成复合板的两个或更多个段的所有增强层片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段的复合板的厚度可以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关于图1和图2的实例,构成桁条102的三个段106-110可以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此外,桁条102(即构成桁条102的段106-110)的刚度可以与蒙皮段104的刚度匹配。通过匹配这两个结构(即蒙皮段104和桁条102)的刚度,可以减少或消除可导致桁条与蒙皮分离的刚度不匹配。
图4-7是列出用于图1的四个段104-110的实例增强层片取向的表格,其中图4描绘了用于蒙皮段104的实例增强层片取向,图5描绘了用于中间段108的实例增强层片取向,图6描绘了用于基部段106的实例增强层片取向,和图7描绘了用于顶部段110的实例增强层片取向。如图4-7中所描绘的,蒙皮段104包括40个增强层片,中间段108包括32个增强层片,并且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中的每一个包括14个层片。应当理解,段104-110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比所描绘的层片更多或更少的层片。例如,在实施中,段104-110中的每一个段可以包括至少8个层片,并且可以包括多于1000个层片。在这些实施的每一个中,每个段内的增强层片将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此外,跨构成复合板的所有段的增强层片将是自对称的或者基本上自对称的。
图4是列出在具有40个增强层片200(在图2中所描绘)的自对称蒙皮段104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如图4中所描绘,最底层片(层片#1)以与最顶层片(层片#40)相同的方向(45°)取向,层片#2以与层片#39相同的方向(90°)取向,等等,直到增强层片#20和#21之间的中点400,其中增强层片#20和#21二者都取向为0°。此外,蒙皮段104可包括增强层片200,该增强层片200由以0°方向取向的约25%至约40%的准直纤维带构成。使用这些参数,蒙皮段104将具有约7.7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0.0msi的轴向弹性模量,并且泊松比为约0.32至约0.48。
图5是列出在具有32个增强层片204(在图2中描绘)的自对称中间段108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如图5中所描绘,最底层片(层片#1)以与最顶层片(层片#32)相同的方向(0°)取向,层片#2以与层片#32相同的方向(0°)取向,等等,直到增强层片#16和#17之间的中点500,其中增强层片#20和#21二者都取向为0°。图5中所描绘的层片堆叠提供了可重复组的增强层片,其可以复制或重复任何偶数次(即2次、4次、6次等),以形成较厚的中间段108。这允许与蒙皮段104相邻的整个实心层压板(例如,桁条102)具有可基于使用期间预期的载荷、变形和损坏保护来选择或设计的厚度。此外,中间段108可包括增强层片204,该增强层片204由以0°方向取向的约46%至约58%的准直纤维带构成。使用这些参数,中间段将具有约11.4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
图6是列出在具有14个增强层片202(在图2中描绘)的基本自对称的基部段106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如图6中所描绘,最底层片(层片#1)以与最顶层片(层片#14)相同的方向(45°)取向,层片#2以与层片#13相同的方向(90°)取向,等等,直到不对称的对应增强层片6(取向为45°)和9(取向为-45°)。其余的增强层片7和8围绕其间的中点600对称。因此,基部段106(在图2中描绘)是基本上自对称的,因为改变一个层片(即,将层片6改变成-45°或将层片9改变成45°)将使基部段106自对称。此外,基部段106可包括增强层片202,该增强层片202由以0°方向取向的约40%至约46%的准直纤维带构成。使用这些参数,基部段106将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
图7是列出在具有14个增强层片206(在图2中描绘)的基本自对称的顶部段110中的增强层片及其纤维取向的表格。如图7中所描绘,最底层片(层片#N-13)以与最顶层片(层片#N)相同的方向(45°)取向,层片#N-1以与层片#N-12相同的方向(90°)取向,等等,直到不对称的对应增强层片N-8(取向为-45°)和N-5(取向为45°)。其余的增强层片N-7和N-6围绕其间的中点700对称。因此,顶部段110(图2)是基本上自对称的,因为改变一个层片(即,将层片N-8改变为45°或将层片N-5改变为-45°)将使顶部段110对称。此外,顶部段110可包括增强层片206,该增强层片206由以0°方向取向的约40%至约46%的准直纤维带构成。使用这些参数,顶部段110将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
此外,段104-110将包括增强层片,该增强层片由取向成横向角(即90°)的约12%或更多的准直纤维带组成。
形成具有上面列出的准直纤维带百分比的蒙皮段104、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将导致这些段具有如上所述的轴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使用传统方法形成的传统结构相比,形成具有如上所述的特定范围的轴向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段,将产生具有高抗分层性、降低的整体波纹度、减轻的重量以及降低的制造和材料成本的一个集成结构。形成具有比上述更低的轴向弹性模量的段104-110将导致具有增加的重量、制造时间和成本的结构。形成具有比上述更高的轴向弹性模量的段104-110将由于蒙皮段104和桁条102之间的不匹配应力增加而导致具有增加的分层倾向的结构。形成具有比上述更低的泊松比的段104-110将形成具有由于结构之间的泊松比不匹配而导致的抗分层性降低的结构。形成具有比上述更高的泊松比的段104-110,将导致泊松比不匹配增加、抗分层性降低以及整体波纹度增加。
另外地,如图6和图7中所描绘的,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围绕它们之间的中点650相对于彼此是自对称的(即,镜面对称)。因此,在实心层压板终区域或梢部(诸如在图8中所描绘的梢部800)(例如,桁条102端部)中,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结合以形成自对称梢部800。例如,在桁条102的形成期间,形成中间段108的多个层片204可以由不同的长度形成,使得中间段108变得越来越薄,直到桁条102端部,梢部800仅包括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换句话说,构成中间段108的自对称增强层片堆叠的层片以成对的对应增强层片(例如,层片1和32,然后是层片2和31等)顺序地减少(drop),直到仅剩下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形成梢部800。如图8中所描绘,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如上所述,基部段106相对于在两个段106、110之间的界面处的中点802相对于顶部段110镜面对称。应当理解,中点802类似于图6的中点650。
此外,因为中间段108围绕中点500是自对称的,所以由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形成的桁条102也是自对称的,其中中间段108位于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之间。
图9是示出在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中对于段104-110中的每个段的轴向纤维百分比(即,取向为0°的准直纤维带的百分比)、横向纤维百分比(即,取向为90°的准直纤维带的百分比)、轴向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相对于蒙皮的泊松比不匹配。蒙皮段104和基部段106之间的泊松比不匹配在约-0.06至约0.06的范围内。此外,基部段106与中间段之间以及顶部段110与中间段108之间的泊松比不匹配也在约-0.06至约0.06的范围内。这些相对低的泊松比不匹配减少或防止了桁条102与蒙皮段104分层,并且还减少或防止了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与中间段108分层。
在图1的复合板100中,复合板的整体刚度从相对柔软的蒙皮段104到相对较坚硬的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到更坚硬得多的中间段108逐渐变化,其中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比蒙皮段104坚硬,但不比中间段108坚硬。在实例实施中,每个段104-110的刚度在图10中描绘,图10示出了段之间的轴向弹性模量的逐渐变化。该逐渐变化减少了相邻段之间的刚度不匹配,这提高了抗分层性,从而减少或消除了段之间的分离和分层。
从蒙皮段104到形成桁条102的段106-110的所建议的增强层片堆叠的总体组合和顺序可以减小加强的复合板100的整体波纹度,并且可以改善复合板的建造质量。在实施中,与使用传统技术制造的复合板相比,复合板100的整体波纹度可以减少30%或更多,或者减少40%或更多。复合板的该整体波纹度减少可导致较少的组装工作/返工。此外,例如,通过减少在组装期间由于在狭窄的工作空间中工作而引起的工伤,整体波纹度减少可以降低重复性成本(recurring cost)并提高劳动力安全性。随着整体波纹度减少,减轻或消除了填补因整体波纹度而导致的零件或结构之间的减小间隙的要求。
如上所述,图3的准直纤维带300-306使用纤维放置系统的纤维放置头沉积。纤维放置头跨心轴多次通过以沉积每个增强层片。当第一层片完成时,纤维放置头可将第二层片沉积在第一层片上方。具有0°取向的增强层片需要最少的沉积时间,因为0°取向需要纤维放置头跨心轴的最少通过次数来完成增强层片。相反,具有90°取向的增强层片需要最多的沉积时间,因为90°取向需要纤维放置头跨心轴的最多通过次数,来完成增强层片。
在本教导的实施中,可以预组装(即,预制造)普通的多层片部件或增强层片组,并存储以备后用。然后可以从存储中移出各种所需的多层片部件,并将其组装成最终部件。
例如,图11描绘了多个多层片组1100,其中每个多层片组由字母A-J(即10个不同的多层片组)标志。图11进一步描绘了桁条102,该桁条102包括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多个每个多层片组A-J可以被预组装和存储,直到包括桁条102的复合板100被制造。在构建复合板100之前,要求所需数量的每个多层片组A-J并将其传送到构建位置。构建开始于将桁条102的第一所需多层片组放置在心轴1102上,在该实例实施中,该第一所需多层片组是基部段106的三层片组A。下一个所需的增强层片取向为0°,如上所述,其可以相对快速地沉积。因此,使用纤维放置系统的纤维放置头1104沉积取向为0°的增强层片。接下来,放置每个所需的多层片组A-J,并沉积取向为0°的每个所需的增强层片,以形成如图11中所描绘的基部段106、中间段108和顶部段110中的每一个段。在图11的实例实施中,在放置最后的多层片组B之后,完成该部分的复合板100形成。随后可以完成特定过程所需的附加处理,诸如预浸料的压实(debulk)和树脂固化。
预先制造多层片组减少心轴处所需的生产时间,并且从而提高生产量。0°准直纤维带的沉积需要纤维放置头1104在心轴1102上方的通过次数最少,并且因此与形成45°、90°和-45°取向的准直纤维带相比,所需的时间最少。然而,例如在多层片组C-F中考虑并描绘了形成包括一个或多个0°增强层片的一个或多个多层片组。此外,虽然图11描绘了10个多层片组A-J,每个组具有两个或三个增强层片,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考虑在每个组中具有任何数量的增强层片的任何数量的多层片组。
因此,在用于形成复合板的方法中,可以将多个增强层片(例如,包括包含碳纤维的准直纤维带的碳纤维层片)层叠在一起以形成复合板段的碳纤维堆叠。碳纤维堆叠可包括例如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或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或至少16个碳纤维层片,或至少100个碳纤维层片,或至少200个碳纤维层片,或至少1000个碳纤维层片。例如,使用包括以下步骤的过程将多个碳纤维层片粘合在一起:压实碳纤维层片,以及将预浸渍碳纤维层片的树脂固化。多个碳纤维层片沿着复合板段的长度和宽度布置,并且形成复合板段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复合板段的长度包括纵轴,并且碳板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包括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纵轴的取向确定的刚度。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包括相对于纵轴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的厚度围绕碳纤维堆叠的中点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中点平行于纵轴。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中自对称不同。
此外,本公开包括根据以下条款的实例:
1.一种复合板(100),包括:
复合板段(104-110),其包括沿着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其中,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包括纵轴(A);
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被层叠成碳纤维堆叠,该碳纤维堆叠提供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200-206);
碳纤维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刚度,其中,每个碳纤维层片的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纵轴(A)的取向确定;
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围绕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500、6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中点(400、500、600)平行于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2.根据条款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取向为0°;以及
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的0°、45°、90°和-45°。
3.根据条款2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是自对称的。
4.根据条款2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复合板段(104-110)是位于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之间的中间段(108);
中间段(108)具有从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从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的46%至58%取向为0°。
5.根据条款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可重复分组的碳纤维层片(200-206),其中,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每个可重复组重复2、4或6次。
6.根据条款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是通过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基本上自对称的。
7.根据条款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复合板段(104-110)是中间段(108),碳纤维堆叠是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并且复合板(100)进一步包括: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其中,中间段(108)位于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之间;
基部段(106)包括:
沿着基部段(106)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并且基部段(106)的长度平行于纵轴(A);
基部段(106)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被层叠成基部段碳纤维堆叠,该基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基部段(106)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2);
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通过基部段(106)的厚度围绕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6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基部段(106)的中点(600)平行于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8.根据条款7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取向为0°;以及
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4)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的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的0°、45°、90°和-45°。
9.根据条款8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中间段(108)具有从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各自具有从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10.根据条款8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中间段(108)具有从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各自具有从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
11.根据条款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顶部段(110)包括:
沿着顶部段(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并且顶部段(110)的长度平行于纵轴(A);
顶部段(110)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被层叠成顶部段碳纤维堆叠,该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顶部段(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6);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的不同取向通过顶部段(110)的厚度围绕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7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700)平行于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的不同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6)中自对称不同;以及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与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镜像对称。
12.根据条款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围绕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500)是基本上自对称的;以及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形成复合板(100)的桁条(102)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条款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板(100),进一步包括:
蒙皮段(104),其中,顶部段(110)、中间段(108)和基部段(106)位于蒙皮段(104)的一侧上,并且基部段(106)位于中间段(108)和蒙皮段(104)之间;
蒙皮段(104)包括:
沿着蒙皮段(104)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其中,蒙皮段(104)的长度平行于纵轴(A);
蒙皮段(104)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被层叠成蒙皮段碳纤维堆叠,该蒙皮段碳纤维堆叠提供蒙皮段(104)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蒙皮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200);
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的不同取向通过蒙皮段(104)的厚度围绕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是自对称的,其中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平行于纵轴(A)。
14.根据条款13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取向为0°;
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4)、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和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的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的0°、45°、90°和-45°;
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4)的约46%至约58%取向为0°;以及
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和基部段碳纤维堆叠中的每一个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202)的约40%至约46%取向为0°。
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中间段(108)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蒙皮段(104)具有约7.7msi至约10.0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顶部段(110)、中间段(108)和基部段(106)形成实心层压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实心层压板和蒙皮段(104)之间的泊松比的不匹配在约-0.06至约0.06的范围内。
17.一种复合板(100),包括:
复合板段(104-110),其包括沿着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增强层片(200-206),其中,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包括纵轴(A);
多个增强层片(200-206)被层叠成增强层片堆叠,该增强层片堆叠提供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增强层片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200-206)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取向;以及
增强层片堆叠的多个增强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通过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围绕增强层片堆叠的中点(400、500、600、7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中点(400、500、600、700)平行于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18.根据条款17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多个增强层片(200-206)包括至少16个增强层片(200-206);以及
多个增强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是自对称的。
19.一种形成复合板(100)的方法,包括:
将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层叠在一起以形成复合板段(104-110)的碳纤维堆叠,其中,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以及
将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粘合在一起,其中:
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沿着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
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形成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包括纵轴(A);
碳板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刚度;
每个碳纤维层片的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纵轴(A)的取向确定;
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相对于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
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替换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围绕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500、600、7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
中点(400、500、600、700)平行于纵轴(A);以及
当基本上自对称时,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20.根据条款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复合板段(104-110)的纵轴(A)取向为0°;
将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取向以具有相对于纵轴(A)的0°、45°、90°和-45°之一的取向;以及
将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层叠,使得碳纤维堆叠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不同取向是自对称的。
尽管阐述本教导的广泛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近似值,但是在具体实例中阐述的数值被尽可能精确地报告。然而,任何数值都固有地包含由它们各自的测试测量中的标准偏差必然引起的某些误差。此外,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涵盖其中包含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例如,“小于10”的范围可以包括介于零的最小值和10的最大值之间(并且含它们)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也就是说,具有等于或大于零的最小值以及等于或小于10的最大值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例如1到5。在某些情况下,为参数指定的数值可以取负值。在该情况下,陈述为“小于10”的实例范围值可以采用负值,例如-1、-2、-3、-10、-20、-30等。
尽管已经关于一种或多种实施示出了本教导,但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出的实例进行变更和/或修改。例如,将认识到,尽管将过程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或事件,但是本教导不受这些动作或事件的顺序所限制。一些动作可能以不同的顺序发生和/或与本文所述以外的其它动作或事件同时发生。同样,可能不需要所有过程阶段来实施根据本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或实施的方法。应当理解,可以添加结构部件和/或处理阶段,或者可以删除或修改现有的结构部件和/或处理阶段。此外,本文描绘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动作和/或阶段中执行。此外,就在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拥有”或其变体的程度而言,此类术语旨在以类似于术语“包含”的方式包括在内。术语“……中的至少一个”用于表示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列出的项目。如本文所使用的,关于诸如例如A和B的项目的列表的术语“……中的一个或多个”是指单独的A、单独的B或A和B。此外,在本文的讨论和权利要求书中,关于两种材料使用的术语“在……上”,一种在“另一种”上,是指材料之间至少有一些接触,而“在……上方”是指材料在附近,但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附加中间材料,使得接触是可能的,但不是必需的。“在……上”或“在……上方”均不暗示本文所使用的任何方向性。术语“保形的”描述了其中保形材料保留了下层材料的角度的涂层材料。术语“约”表示所列出的值可以略微改变,只要该改变不会导致与所示出的实施过程或结构不一致。最后,“示例性”表示该描述用作实例,而不是暗示它是理想的。通过考虑本文的公开内容的说明书和实践,本教导的其它实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教导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
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基于与工件的传统平面或工作表面平行的平面定义的,而与工件的取向无关。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水平”或“横向”被定义为与工件的传统平面或工作表面平行的平面,而与工件的取向无关。术语“垂直”是指垂直于水平的方向。关于传统平面或工作表面在工件的顶面上,定义了诸如“在……上”、“在侧面”(如在“侧壁”中)、“较高”、“较低”、“上方”、“顶部”和“下方”等术语,而与工件的取向无关。

Claims (15)

1.一种复合板(100),包括:
复合板段(104-110),其包括沿着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其中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长度包括纵轴(A);
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被层叠成碳纤维堆叠,所述碳纤维堆叠提供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200-206);
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刚度,其中每个碳纤维层片的所述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取向确定;
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厚度围绕所述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500、6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所述中点(400、500、600)平行于所述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所述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取向为0°;以及
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的0°、45°、90°和-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厚度是自对称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复合板段(104-110)是位于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之间的中间段(108);
所述中间段(108)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的46%至58%取向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可重复分组的碳纤维层片(200-206),其中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每个可重复组重复2、4或6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所述复合板段(104-110)是中间段(108),所述碳纤维堆叠是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并且所述复合板(100)进一步包括:
基部段(106)和顶部段(110),其中所述中间段(108)位于所述基部段(106)和所述顶部段(110)之间;
所述基部段(106)包括:
沿着所述基部段(106)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并且所述基部段(106)的所述长度平行于所述纵轴(A);
所述基部段(106)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被层叠成基部段碳纤维堆叠,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所述基部段(106)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2);
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包括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基部段(106)的所述厚度围绕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6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所述基部段(106)的所述中点(600)平行于所述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取向为0°;
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4)和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的所述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的0°、45°、90°和-45°;
所述中间段(108)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所述基部段(106)和所述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所述中间段(108)具有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所述基部段(106)和所述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所述顶部段(110)包括:
沿着所述顶部段(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并且所述顶部段(110)的所述长度平行于所述纵轴(A);
所述顶部段(110)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被层叠成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提供所述顶部段(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6);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包括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顶部段(110)的所述厚度围绕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7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其中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中点(700)平行于所述纵轴(A),其中当基本上自对称时,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的所述不同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6)中自对称不同;以及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与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镜像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围绕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中点(500)是基本上自对称的;以及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和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形成所述复合板(100)的桁条(102)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板(100),进一步包括:
蒙皮段(104),其中所述顶部段(110)、所述中间段(108)和所述基部段(106)位于所述蒙皮段(104)的一侧上,并且所述基部段(106)位于所述中间段(108)和所述蒙皮段(104)之间;
所述蒙皮段(104)包括:
沿着所述蒙皮段(104)的长度和宽度布置的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其中,所述蒙皮段(104)的所述长度平行于所述纵轴(A);
所述蒙皮段(104)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被层叠成蒙皮段碳纤维堆叠,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提供所述蒙皮段(104)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8个碳纤维层片(200);
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包括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以及
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蒙皮段(104)的所述厚度围绕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是自对称的,其中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中点(400)平行于所述纵轴(A)。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取向为0°;
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4)、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2)和所述蒙皮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的所述不同取向包括相对于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的0°、45°、90°和-45°;
所述中间段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4)的约46%至约58%取向为0°;以及
所述顶部段碳纤维堆叠和所述基部段碳纤维堆叠中的每一个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6、202)的约40%至约46%取向为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中间段(108)具有约11.4兆磅/平方英寸(msi)至约13.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以及约0.38至约0.50的泊松比;
所述基部段(106)和所述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10.0msi至约11.4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所述基部段(106)和所述顶部段(110)各自具有约0.36至约0.50的泊松比;以及
所述蒙皮段(104)具有约7.7msi至约10.0msi的轴向弹性模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板(100),其中:
所述顶部段(110)、所述中间段(108)和所述基部段(106)形成实心层压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所述实心层压板和所述蒙皮段(104)之间的泊松比的不匹配在约-0.06至约0.06的范围内。
14.一种形成复合板(100)的方法,包括:
将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层叠在一起以形成复合板段(104-110)的碳纤维堆叠,其中所述碳纤维堆叠包括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以及
将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粘合在一起,其中:
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沿着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长度和宽度布置;
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形成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长度包括纵轴(A);
所述碳板堆叠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包括刚度;
每个碳纤维层片的所述刚度由每个碳纤维层片内的碳纤维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取向确定;
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多个不同的取向,并且因此,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包括多个不同的刚度;
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通过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厚度围绕所述碳纤维堆叠的中点(400、500、600、700)是自对称的或基本上自对称的;
所述中点(400、500、600、700)平行于所述纵轴(A);以及
当基本上自对称时,所述不同的取向在不超过两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自对称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复合板段(104-110)的所述纵轴(A)取向为0°;
将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中的每个碳纤维层片取向以具有相对于所述纵轴(A)的0°、45°、90°和-45°之一的取向;以及
将所述至少10个碳纤维层片(200-206)层叠,使得所述碳纤维堆叠的所述多个碳纤维层片(200-206)的所述不同取向是自对称的。
CN202010868189.1A 2019-08-26 2020-08-26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Pending CN1124291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51,165 US11318705B2 (en) 2019-08-26 2019-08-26 Ply stackings for solid laminate stiffened panel
US16/551,165 2019-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193A true CN112429193A (zh) 2021-03-02

Family

ID=7214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8189.1A Pending CN112429193A (zh) 2019-08-26 2020-08-26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705B2 (zh)
EP (1) EP3785896A1 (zh)
JP (1) JP2021075040A (zh)
CN (1) CN112429193A (zh)
RU (1) RU2020127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4609A (zh) * 2022-01-09 2022-04-0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仿生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及其多点模具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69177A (ja) 2021-04-27 2022-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1371B2 (en) * 2005-03-31 2012-06-19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beam chord between reinforcement plates
US8720825B2 (en) 2005-03-31 2014-05-13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stiffeners for aerospace vehicles
US9415858B2 (en) * 2012-08-28 2016-08-16 The Boeing Company Bonded and tailorable composite assembly
US9856008B2 (en) 2014-05-19 2018-01-02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reof
US9808988B2 (en) * 2015-11-30 2017-11-07 The Boeing Company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FRP) stringer termination softening with stacked CFRP noodle
US20190047248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Harris Corporation Zero-CTE Quasi-Isotropic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Increased Fiber Volume Percentage
US10723436B2 (en) 2017-08-14 2020-07-28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ncreas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aircraft structural components
US10689085B2 (en) 2017-08-14 2020-06-23 The Boeing Company Stringer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having improved pull-off strengt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4609A (zh) * 2022-01-09 2022-04-0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仿生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及其多点模具成型方法
CN114274609B (zh) * 2022-01-09 2023-11-2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组合仿生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及其多点模具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5896A1 (en) 2021-03-03
US11318705B2 (en) 2022-05-03
JP2021075040A (ja) 2021-05-20
US20210060894A1 (en) 2021-03-04
RU2020127547A (ru) 202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7383B2 (en) Composite filler
US10046525B2 (en) Advanced variable radius laminated composite radius filler
AU2005289392B2 (en) Thin ply laminates
US8636936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laminated fiber metal composite
US9573338B2 (en) Composite sandwich panel with differential resin layers
CN101522518A (zh) 飞行器机身的表层面板
CN112429193A (zh) 用于实心层压加强板的层片堆叠
CN108274767B (zh) 一种条型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缝制模具及方法
US8852709B2 (en)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with large variation in thickness
CA2786918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composite material and end product
EP3081373B1 (en)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US20170369148A1 (en) Method of making pad-ups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including pad-ups
US11242127B2 (en) Composite stringer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 load through a composite stringer assembly
EP2881241B1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ne or more pairs of components in composite material
US11325689B2 (en) Composite string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stringer
US11685503B2 (en) Stringe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reof
US10857751B2 (en) Composite string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stringer
US11325688B2 (en) Composite string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stringer
US20230075583A1 (en) Composite laminate cards of finite size, tapered composite laminate structures formed from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CA3084624A1 (en) Composite stringer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stri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