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8838B -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8838B
CN112428838B CN202011245989.4A CN202011245989A CN112428838B CN 112428838 B CN112428838 B CN 112428838B CN 202011245989 A CN202011245989 A CN 202011245989A CN 112428838 B CN112428838 B CN 112428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opper bar
connector
copper bars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59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8838A (zh
Inventor
袁江徽
朱君亮
张程飞
何青
李德胜
郑隽一
张育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Wanbang Digital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59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88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8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8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8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8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包括铜排组件、多个连接器和移动组件,所述铜排组件包括多组输入铜排和多组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排布在所述输入铜排的一侧,所述连接器被配置在所述铜排组件的侧方,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夹爪和驱动所述夹爪移动的驱动模块,所述夹爪抓取所述连接器运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铜排组件,所述连接器上的电极电连接所述输入铜排和对应的输出铜排。本发明的功率分配系统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紧凑,成本低,维护便捷且拓展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关系到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为了给不同容量的电动汽车充电,目前很多公司开始研究制造可进行功率分配的功率分配系统。
现有的功率分配系统,一般是采用单个继电器/接触器组成MxN阵列方式,或是采用多个固定多触点的继电器/接触器的方式,本质上都是一种阵列方式的MxN的继电器组。直接采用继电器阵列的缺点在于,继电器用量多,成本高,需要MxN个复杂的控制线路,此种方案,从结构、电气、硬件、软件上都相当的复杂,不便于进行通道的扩展,且占用空间大。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功率分配单元,如图1所示,每个功率分配单元包括导轨1’、连接器2’和驱动装置3’,其中,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和齿条32’,驱动电机31’的驱动端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32’啮合,齿条32’与导轨1’平行设置,齿条32’位于两个导轨1’之间,驱动电机31’驱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连接器2’沿导轨1’滑动,当连接器2’滑动到工作位置时,由连接器2’上的电极21’与目标铜排接触建立电连接。该种技术方案中,每个连接器2’需要对应一个驱动装置3’,在进行拓展时,需要增加很多个驱动装置3’以及导轨1’,如此使得整个功率分配系统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并且,由于连接器2’滑动装配在导轨1’上,在连接器2’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需要将其从导轨1’上拆卸,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功率分配系统中每个连接器对应一个驱动装置和多个导轨导致结构复杂且检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系统,一个驱动模块对应多个连接器,使得功率分配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成本降低、维护便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包括:
铜排组件,所述铜排组件包括多组输入铜排和多组输出铜排,所述输出铜排排布在所述输入铜排的一侧;
多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在所述铜排组件的侧方;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夹爪和驱动所述夹爪移动的驱动模块,所述夹爪抓取所述连接器运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铜排组件,所述连接器上的电极电连接所述输入铜排和对应的输出铜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内设有膨胀连接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极与所述输入铜排和对应的输出铜排不接触,电连接时,所述夹爪上的驱动件驱动所述膨胀连接结构撑紧所述电极使得所述电极与所述输入铜排和对应的输出铜排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连接结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个推杆,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配置所述电极,所述推杆的第二端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膨胀连接结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两根连杆,两根所述连杆与两根所述推杆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固定的铰接端,所述推杆的第二端铰接于驱动杆,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推杆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穿设所述驱动杆,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两侧设有弹性凸点结构,所述驱动杆上对应设有凸点凹槽,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铜排组件并电连接时,所述弹性凸点结构和所述凸点凹槽配合使所述连接器保持在工作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凸点结构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被配置为固定安装;
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两端被所述基座限位;
偏摆杆,所述偏摆杆以所述固定轴为中心偏摆,所述偏摆杆的一端配置有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铜排和所述输出铜排异面垂直,每组所述输入铜排为两个,且呈相对设置,每组所述输出铜排为两个,且呈相对设置,一组所述输入铜排和一组所述输出铜排形成口字型插口容所述连接器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铜排的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的多组并联铜排,所述并联铜排通过导电件与所述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为机器人,所述夹爪配置于所述机器人的末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X轴驱动模块,包括X轴滑轨和X轴传送带,所述X轴传送带由X轴驱动电机驱动;
Y轴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X轴传送带固定的Y轴滑块,所述Y轴驱动模块通过所述Y轴滑块在所述X轴传送带的带动下沿所述X轴滑轨方向滑动,所述Y轴驱动模块还包括Y轴滑轨和Y轴传送带,所述Y轴传送带由Y轴驱动电机驱动;
Z轴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Y轴传送带固定的Z轴滑块,所述Z轴驱动模块通过所述Z轴滑块在所述Y轴传送带的带动下沿所述Y轴滑轨方向滑动,所述Z轴驱动模块还包括Z轴驱动电机和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夹爪连接,所述Z轴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移动块驱动所述夹爪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功率分配系统仅配置一个驱动模块和夹爪,通过该驱动模块驱动夹爪先后去抓取不同的连接器,将这些连接器插入到对应的工作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节约了驱动模块的数量;
(2)本发明的功率分配系统中各输入铜排之间不再设有导轨和齿条,使得各输入铜排之间的距离减小,结构更加紧凑;并且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被配置在铜排组件侧方,在进行检修或者日常维护时,直接对连接器进行检查或者维修,又或者直接将损坏的连接器替换,十分方便快捷;
(3)本发明中连接器的膨胀连接结构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两个推杆,推杆的第一端侧方配置电极,推杆的第二端铰接有驱动杆,推杆的中部被限位件限位,当驱动件借助驱动杆驱动膨胀连接结构运动时,两个推杆的第一端将电极撑开,这样,在电极与对应的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接触或分离时,彼此之间不会发生摩擦,也就不会损坏各铜排表面的镀层,从而可以避免出现烧毁的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4)本发明设置连杆机构为菱形连杆机构,使得膨胀连接结构受力均衡可靠,整体结构紧凑,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结构强度;
(5)本发明在输出铜排的一侧还配置有与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的多组并联铜排,可充分利用另一侧的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可增加同一充电终端的功率输出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功率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功率分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口字型插口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膨胀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弹性凸点结构的剖面图;
图12为实施例一的复位弹簧的位置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的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的膨胀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二的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二的第一限位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二的第二限位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三的功率分配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三的功率分配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导轨1’,连接器2’,电极21’,驱动装置3’,驱动电机31’,齿条32’;
铜排组件1,输入铜排11,第一输入铜排111,第二输入铜排112,输出铜排12,第一输出铜排121,第二输出铜排122,并联铜排13,导电件14,绝缘子15,口字型插口16;
连接器2,第一电极211,第一输入电极2111,第一输出电极2112,第二电极212,第二输入电极2121,第二输出电极2122,第一连杆机构22,推杆221,连杆222,顶轮223,第二连杆机构23,铰接轴Ⅰ231,驱动杆24,凸点凹槽241,驱动板242,基座25,弹性凸点结构251,固定轴2511,扭簧2512,偏摆杆2513,凸点2514,凹槽252,连接座26,限位座27,第一限位座271,第一限位件2711,第一开口2712,第一弹性件2713,第二限位座272,第二限位件2721,第二开口2722,第二弹性件2723,复位弹簧28;
移动组件3,驱动模块31,X轴驱动模块311,X轴滑轨3111,X轴传送带3112,X轴驱动电机3113,Y轴驱动模块312,Y轴滑块3121,Y轴滑轨3122,Y轴传送带3123,Y轴驱动电机3124,Z轴驱动模块313,Z轴滑块3131,Z轴驱动电机3132,移动块3133,夹爪32,驱动件321;
支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自动接触通断方式的功率分配系统,通过驱动模块驱动夹爪移动去抓取连接器,然后将连接器插入到铜排组件中的工作位置,将目标铜排电连接,从而实现功率的柔性分配。本发明的功率分配系统结构紧凑、成本低且维护便捷、拓展性强,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分配系统,该功率分配系统包括铜排组件1、多个连接器2和移动组件3,铜排组件1包括多组输入铜排11和多组输出铜排12,输出铜排12排布在输入铜排11的一侧,多个连接器2被配置在铜排组件1的侧方,移动组件3包括夹爪32和驱动夹爪32移动的驱动模块3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输入铜排11与充电电源连接,输出铜排12与充电终端连接,每两组输入铜排11之间通过绝缘子15隔开,每两组输出铜排12之间通过绝缘子15隔开,进一步地,铜排组件1的侧方配置有支架4,该支架4内放置有多个连接器2,在进行功率分配时,夹爪32首先移动到支架4处抓取连接器2,然后将连接器2移动至指定位置,该指定位置位于铜排组件1中的工作位置的外侧,接着将连接器2插入铜排组件1中的工作位置,接着连接器2上的电极电连接一组输入铜排11和对应的输出铜排12,如此将一个充电电源与对应的充电终端电连接。在其他某一充电终端有充电需求时,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再次移动到支架4处,选择并抓取另外一个连接器2,然后移动并插入到与该充电终端对应的铜排组件1中的另一工作位置。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仅配置一个驱动模块31和夹爪32,通过该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先后去抓取不同的连接器2,将这些连接器2插入到对应的工作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节约了驱动模块的数量。同时,各输入铜排11之间不再设有导轨和齿条,使得各输入铜排11之间的距离减小,结构更加紧凑。并且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被配置在铜排组件1侧方的支架4上,在进行检修或者日常维护时,直接对支架4上的连接器2进行检查或者维修,又或者直接将损坏的连接器2替换,十分方便快捷,而现有技术中连接器2是滑动装配在铜排组件1中的导轨上,在进行检修或者维护时,需要将其从导轨上拆卸下来,待检查后再安装回去,比较麻烦,尤其在连接器2数量众多、铜排数量众多时,更加费时费力。因此,本实施例的功率分配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成本低且维护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要进行功率分配,至少需要一组输入铜排11和两组输出铜排12,通过连接器2将充电电源的功率选择分配给其中一个充电终端,本实施例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均扩展为多组,如此可将多个充电电源与有充电需求的充电终端电连接,在扩展过程中不会有复杂的控制线路,并且通过增加电极的接触面积即可提升电流通过能力,扩展性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的数量与输入铜排11的组数一一对应,如此每组输入铜排11中仅会出现一个连接器2,这样可以实现将一个或多个充电电源与一个充电终端电连接,从而满足该充电终端的大功率充电需求。但是,有些车辆的需求功率较小,也会出现一个充电电源的功率就已经超出该需求功率的情况,此时可通过对该充电电源降压降流以满足需求功率,或者,每组输入铜排11也可以对应多个连接器2,多个连接器2将一个充电电源的功率分配给多个需求功率较低的充电终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异面垂直,其中,每组输入铜排11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入铜排111和第二输入铜排112,两者平行且相对设置;每组输出铜排12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输出铜排121和第二输出铜排122,两者也平行且相对设置。如图4所示,一组输入铜排11和一组输出铜排12形成一个口字型插口16可容连接器2插入。连接器2上设有两个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12,其中,第一电极211电连接第一输入铜排111和第一输出铜排121,第二电极212电连接第二输入铜排112和第二输出铜排122,如此一个连接器2的插入可以形成充电电源正极-第一输入铜排111-第一电极211-第一输出铜排121-充电终端-第二输出铜排122-第二电极212-第二输入铜排112-充电电源负极的充电回路。
如图5-9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内还设有膨胀连接结构,在初始状态下,夹爪32带动连接器2运动并插入工作位置时,连接器2上的两个电极与输入铜排11和对应的输出铜排12均不接触,然后通过夹爪32上的驱动件321驱动膨胀连接结构将两个电极撑开,使得各电极与对应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接触。
具体地,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的膨胀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杆机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两个推杆221,推杆221的第一端侧方配置上述电极,推杆221的第二端铰接有驱动杆24,推杆221的中部被限位件限位,当驱动件321借助驱动杆24驱动膨胀连接结构运动时,两个推杆221的第一端将电极撑开。这样,在电极与对应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接触或分离时,彼此之间不会发生摩擦,也就不会损坏各铜排表面的镀层,从而可以避免出现烧毁的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其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件321可以是位于夹爪32中部的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构中两个推杆221的第一端还分别设有一个顶轮223,该顶轮223和推杆221的第一端铰接,通过顶轮223撑开电极去与对应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接触过程中,相比较于推杆221的第一端直接与电极接触顶紧,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电极的摩擦力,避免了电极表面的磨损。
进一步地,如图5-7所示,两个连杆机构分别为第一连杆机构22和第二连杆机构23,第一连杆机构22配置在第二连杆机构23的一侧,且第一连杆机构22上两个推杆22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连杆机构23上两个推杆221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一连杆机构22的推杆221的第二端铰接于驱动杆24的中部,第二连杆机构23的推杆221的第二端铰接于驱动杆24的端部。第一连杆机构22上的两个推杆221的侧方分别配置有第一输入电极2111和第二输入电极2121,第二连杆机构23的两个推杆221的侧方分别配置有第一输出电极2112和第二输出电极2122,第一输入电极2111和第一输出电极2112保持电连接,第二输入电极2121和第二输出电极2122保持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电极2111和第一输出电极2112一体成型为L形,形成为上述第一电极211,第二输入电极2121和第二输出电极2122也一体成型为L形,形成为上述第二电极2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电极2111和第一输出电极2112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同样,第二输入电极2121和第二输出电极2122也可以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还包括基座25,基座25内穿设上述驱动杆24,并且基座25上通过连接座26还固定有限位座27,限位座27包括第一限位座271和第二限位座272,第一限位座27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一限位座27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限位件2711限位第一连杆机构22中两个推杆221的中部,第二限位座27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二限位座272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限位件2721限位第二连杆机构23中的两个推杆221的中部。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限位座271上设有容第一连杆机构22中顶轮223活动的第一开口2712,第二限位座272上设有容第二连杆机构23中顶轮223活动的第二开口2722。电连接时,第一限位件2711限位第一连杆机构22中的两个推杆221的中部,使得两个推杆221第一端的顶轮223向外撑开,第二限位件2721限位第二连杆机构23中的两个推杆221的中部,使得两个推杆221第一端的顶轮223向外撑开。
如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座27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第一输入电极2111和第二输入电极2121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713,第二限位座272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第一输出电极2112和第二输出电极2122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性件2723。具体地,第一限位座271上朝向第一输入电极2111的一面以及朝向第二输入电极2121的一面均设有两个第一弹性件2713,第一弹性件2713为L形弹片,第二限位座272上朝向第一输出电极2112的一面以及朝向第二输出电极2122的一面均设有两个第二弹性件2723,第二弹性件2723也为L形弹片,L形弹片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这样在内部两个连杆机构将各电极撑开与对应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电连接时,由L形弹片来承受形变力,而在内部两个连杆机构回位时,L形弹片通过自身弹力将各电极拉回位。需要注意的是,初始状态下,各电极与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之间的间隙较小,保证不接触即可,因此在电连接过程中,L形弹片发生的形变量也较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713和第二弹性件2723也可以是弹簧。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中,基座25上位于驱动杆24的两侧设有弹性凸点结构251,驱动杆24上对应设有凸点凹槽241,连接器2插入铜排组件1并电连接时,弹性凸点结构251和凸点凹槽241配合使得连接器2保持在该工作位置。具体地,基座2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凸点结构251,该弹性凸点结构251包括固定轴2511、扭簧2512和偏摆杆2513,其中,固定轴2511被固定设置在基座25上,扭簧2512套设在固定轴2511上,并且扭簧2512的两端部由基座25上的凹槽252限位支撑,偏摆杆2513的中部套设在固定轴2511上,偏摆杆2513可绕固定轴2511偏摆,且偏摆杆2513上朝向基座25内部的一端配置有凸点2514。
这样,在夹爪32内的驱动件321驱动驱动杆24运动去建立电连接的过程中,驱动杆24首先会触碰到凸点2514,然后驱动杆24继续运动,当凸点2514滑动到凸点凹槽241内时,驱动杆24运动到位,各电极与对应的输入铜排11和输出铜排12建立电连接。此时,由于扭簧2512的存在,即使将驱动杆24后端的驱动件321撤走,驱动杆24仍然可以保持在该工作位置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如此,后方的夹爪32和驱动件321无需长时间工作以保持工作压力,可以节约保持压力所需的电能消耗,并且在有其他充电需求时,可以移动去驱动其他连接器2,节约了驱动件321的数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杆24的执行端设有驱动板242,驱动板242和基座2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8,在电连接结束后,通过复位弹簧28进行复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电连接时,此处扭簧2512的扭力需要足够大或者凸点凹槽241需要足够深,以使驱动杆24保持在该工作位置而且不会受复位弹簧28的影响。并且,在建立电连接之前,夹爪32抓取连接器2是通过夹持基座25上位于偏摆杆2513的上方或者下方的区域,不会触碰到偏摆杆2513,而在复位时,夹爪32会夹持偏摆杆2513部位,首先将两个偏摆杆2513的外端向内偏转,使得凸点2514从凸点凹槽241中脱离,然后驱动杆24在复位弹簧28的作用下复位。
如图2和13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模块31包括X轴驱动模块311、Y轴驱动模块312和Z轴驱动模块313,夹爪32被配置在Z轴驱动模块313的末端,具体地,本实施例的X轴驱动模块311包括X轴滑轨3111和X轴传送带3112,X轴传送带3112由X轴驱动电机3113驱动;Y轴驱动模块312包括与X轴传送带3112固定的Y轴滑块3121,Y轴驱动模块312通过Y轴滑块3121在X轴传送带3112的带动下沿X轴滑轨3111方向滑动,Y轴驱动模块312还包括Y轴滑轨3122和Y轴传送带3123,Y轴传送带3123由Y轴驱动电机3124驱动;Z轴驱动模块313包括与Y轴传送带3123固定的Z轴滑块3131,Z轴驱动模块313通过Z轴滑块3131在Y轴传送带3123的带动下沿Y轴滑轨3122方向滑动,Z轴驱动模块313还包括Z轴驱动电机3132和移动块3133,移动块3133与夹爪32固定连接,Z轴驱动电机3132通过移动块3133驱动夹爪32作前后方向的直线移动。如此,实现三自由度运动,驱动模块31便可通过夹爪32将连接器2移动到铜排组件1中任一工作位置以建立电连接。
如图1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驱动模块31也可以为机器人,夹爪32配置于机器人的末端,机器人通过夹爪32带动连接器2去进行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功率分配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在某一充电终端有充电需求时,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移动去选择并抓取一个连接器2,将其插入工作位置,如果单个充电电源功率达不到需求功率,则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去抓取更多个连接器2将其插入到对应的工作位置,将多个充电电源与该充电终端连接,充电完成后,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移动先后去抓取各连接器2并将其放回到支架4上。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通过驱动模块31驱动夹爪32移动去抓取连接器2,然后将一个或多个连接器2插入到铜排组件1中的工作位置,将目标铜排电连接,从而实现功率的柔性分配,并且整体结构紧凑、成本低且维护便捷、拓展性强。
实施例二:
如图15-16所示,本实施例的功率分配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2中的连杆机构以及限位座27上的各限位件和实施例一不同,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构包括两个推杆221,推杆221的第一端配置电极,推杆221的第二端和驱动杆24铰接,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构还包括两根连杆222,两根连杆222与两个推杆221构成铰链四杆机构,连杆222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推杆221的第一端铰接,连杆222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固定的铰接端,驱动件321借助驱动杆24驱动各连杆机构中的推杆221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6-1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座27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限位件2711,该第一限位件2711为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形成为第一连杆机构22中连杆222的铰接轴,第二限位座272的内表面设有第二限位件2721,该第二限位件2721为限位槽,第二连杆机构23中两个连杆222的铰接端设有铰接轴Ⅰ231,该限位槽限位铰接轴Ⅰ231,当然第二限位座272的内表面也可以不设置限位槽,而是将铰接轴Ⅰ231直接形成在第二限位座272的内表面。这样,电连接时,第一限位件2711限位第一连杆机构22中的两个连杆222的铰接端,使得两个连杆222第一端的顶轮223向外撑开,第二限位件2721限位第二连杆机构23中的两个连杆222的铰接端,使得此处两个连杆222第一端的顶轮223向外撑开。本实施例中设置膨胀连接结构为铰链四杆机构,使得膨胀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高。
优选地,本实施例设置连杆222与推杆221的长度相同,如此形成菱形连杆机构,使得膨胀连接结构受力均衡可靠,整体结构紧凑,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结构强度。
实施例三: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功率分配系统和实施例一或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输出铜排12的一侧还设有与输出铜排12一一对应的多组并联铜排13,并联铜排13通过导电件14与输出铜排12一一对应电连接。具体地,输出铜排12被配置在输入铜排11的一侧,并联铜排13被配置在输出铜排12的一侧,并且,并联铜排13和输出铜排12一一对应通过导电件14连接,导电件14可以是铜排也可以是导线,这样,如图20所示,可以在并联铜排13的一侧再配置一套移动组件3、支架4和多个连接器2,将一组输出铜排12和一组并联铜排13同时电连接同一充电终端,两侧的输入铜排12对应的充电电源可同时对该充电终端供电,本实施例通过导电件14将输出铜排12和并联铜排13连接,相当于将输出铜排12弯折到了另一侧,如此可充分利用另一侧的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可增加同一充电终端的功率输出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排组件(1),所述铜排组件(1)包括多组输入铜排(11)和多组输出铜排(12),所述输出铜排(12)排布在所述输入铜排(11)的一侧;
多个连接器(2),多个所述连接器(2)被配置在所述铜排组件(1)的侧方的支架(4)上;
移动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一个夹爪(32)和一个驱动所述夹爪(32)移动的驱动模块(31),所述夹爪(32)抓取所述连接器(2)运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连接器(2)插入所述铜排组件(1),所述连接器(2)上的电极电连接一组所述输入铜排(11)和对应的输出铜排(12),所述连接器(2)保持在对应的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内设有膨胀连接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极与所述输入铜排(11)和对应的输出铜排(12)不接触,电连接时,所述夹爪(32)上的驱动件(321)驱动所述膨胀连接结构撑紧所述电极使得所述电极与所述输入铜排(11)和对应的输出铜排(1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连接结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个推杆(221),所述推杆(221)的第一端配置所述电极,所述推杆(221)的第二端铰接有驱动杆(24),所述驱动件(321)借助所述驱动杆(24)驱动所述膨胀连接结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两根连杆(222),两根所述连杆(222)与两根所述推杆(221)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连杆(222)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推杆(22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连杆(222)的第二端被配置为固定的铰接端,所述推杆(221)的第二端铰接于驱动杆(24),所述驱动件(321)借助所述驱动杆(24)驱动所述推杆(221)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还包括基座(25),所述基座(25)内穿设所述驱动杆(24),所述基座(25)上位于所述驱动杆(24)的两侧设有弹性凸点结构(251),所述驱动杆(24)上对应设有凸点凹槽(241),所述连接器(2)插入所述铜排组件(1)并电连接时,所述弹性凸点结构(251)和所述凸点凹槽(241)配合使所述连接器(2)保持在工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点结构(251)包括:
固定轴(2511),所述固定轴(2511)被配置为固定安装;
扭簧(2512),所述扭簧(2512)套设在所述固定轴(2511)上,且所述扭簧(2512)的两端被所述基座(25)限位;
偏摆杆(2513),所述偏摆杆(2513)以所述固定轴(2511)为中心偏摆,所述偏摆杆(2513)的一端配置有凸点(25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铜排(11)和所述输出铜排(12)异面垂直,每组所述输入铜排(11)为两个,且呈相对设置,每组所述输出铜排(12)为两个,且呈相对设置,一组所述输入铜排(11)和一组所述输出铜排(12)形成口字型插口(16)容所述连接器(2)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铜排(12)的一侧还设有与所述输出铜排(12)一一对应的多组并联铜排(13),所述并联铜排(13)通过导电件(14)与所述输出铜排(12)一一对应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1)为机器人,所述夹爪(32)配置于所述机器人的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1)包括:
X轴驱动模块(311),包括X轴滑轨(3111)和X轴传送带(3112),所述X轴传送带(3112)由X轴驱动电机(3113)驱动;
Y轴驱动模块(312),包括与所述X轴传送带(3112)固定的Y轴滑块(3121),所述Y轴驱动模块(312)通过所述Y轴滑块(3121)在所述X轴传送带(3112)的带动下沿所述X轴滑轨(3111)方向滑动,所述Y轴驱动模块(312)还包括Y轴滑轨(3122)和Y轴传送带(3123),所述Y轴传送带(3123)由Y轴驱动电机(3124)驱动;
Z轴驱动模块(313),包括与所述Y轴传送带(3123)固定的Z轴滑块(3131),所述Z轴驱动模块(313)通过所述Z轴滑块(3131)在所述Y轴传送带(3123)的带动下沿所述Y轴滑轨(3122)方向滑动,所述Z轴驱动模块(313)还包括Z轴驱动电机(3132)和移动块(3133),所述移动块(3133)与所述夹爪(32)连接,所述Z轴驱动电机(3132)通过所述移动块(3133)驱动所述夹爪(32)移动。
CN202011245989.4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Active CN112428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5989.4A CN11242883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5989.4A CN11242883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8838A CN112428838A (zh) 2021-03-02
CN112428838B true CN112428838B (zh) 2022-09-06

Family

ID=7469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5989.4A Active CN112428838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883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9584A (en) * 1998-11-09 2000-03-21 Universal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2798510U (zh) * 2012-07-12 2013-03-13 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装置的散热母线结构
CN209552965U (zh) * 2018-11-30 2019-10-29 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充电桩功率分配装置
CN211554170U (zh) * 2019-12-03 2020-09-22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功率分配机器人的检测装置
CN111711009B (zh) * 2020-06-29 2022-07-08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触指结构、电连接结构、通道选择器及功率分配器
CN111823900B (zh) * 2020-06-30 2022-09-02 重庆建工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式供电轨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8838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302B (zh) 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电气端子
CN103579806A (zh) 电端子元件
CA2456256A1 (en) Modular welding machine
CN111711009A (zh) 一种触指结构、电连接结构、通道选择器及功率分配器
CN112428838B (zh) 一种功率分配系统
JP7377224B2 (ja) 接点ユニット
CN109228896B (zh) 一种自适应性接触件连接机构及其充电弓
CN101316014B (zh) 电连接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1356337A (zh) 驱动装置
WO2020125211A1 (zh)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系统
CN112810486A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充电机构
EP3705337A1 (en) Charging connector, charging device, kit, and method
CN212342957U (zh) 一种功率分配器
CN112636075B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连接器及功率分配系统
KR100920337B1 (ko) 지상변압기의 저압케이블 분리용 집게 장치
CN215322082U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充电机构
CN103198937A (zh) 开关的联动复合刹车结构、开关和电动工具
CN1127102C (zh) 用于电气开关装置的多处断路接触装置
CN111463884A (zh) 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
CN218770167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件
KR102089644B1 (ko)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용 지그 시스템
CN216120097U (zh) 一种接触器控制模块
CN218471885U (zh) 一种保险盒和线束短接设备
CN219658627U (zh) 一种用于大电流的接触器
CN215850783U (zh) 一种充电弓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3000 5-a201, chuangyangang,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 18, Changwu Middle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54, No. 18, Xinya Road, Wujin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tional innovation energy automobile intelligent energy equipment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8

Address after: 213000 No.39 longhui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bang Digital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5-a201, chuangyangang,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 18, Changwu Middle Road,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ochuang mobile energy innovation center (Jiangs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