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9655B -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9655B
CN112419655B CN202011276619.7A CN202011276619A CN112419655B CN 112419655 B CN112419655 B CN 112419655B CN 202011276619 A CN202011276619 A CN 202011276619A CN 112419655 B CN112419655 B CN 112419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information
alarm
evaluation value
pie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66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9655A (zh
Inventor
雷学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66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9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9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9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9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9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06Alarm destination chosen according to type of event, e.g. in case of fire phone the fire service, in case of medical emergency phone the ambul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不能保证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的技术问题。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进行报警信息推送时,通常是当报警事件满足预设的报警触发条件时,产生对应的报警信息,将该报警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用户,以提示用户处理该报警信息对应的报警事件。
然而现有这种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发送给预设的用户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果用户有事没有及时获知到该报警信息的话,尤其是当该报警信息的报警类别对用户比较重要时,例如该报警信息的报警类别为火灾等,就可能会对用户乃至其他用户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不能保证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进一步的,确定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包括:
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确定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信息推送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PC、移动终端等设备,也可以是服务器等。
电子设备获取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可以是布置在场景中的图像采集设备、传感器等感测到当前事件满足预设的报警触发条件时,产生第一报警信息,并将产生的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的。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以设定的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设定时长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及时的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给用户,避免安全隐患,第一设定时长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例如可以是1分钟等。
为了可以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用户的重要性,在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后,可以根据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示例性地,可以将火灾事件的报警信息的评价值设置的较高,将动检事件的报警信息的评价值设置的较低,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2: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为了确定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推送模式,在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之后,可以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可以预设多个评价值区间,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该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示例性地,如果预设的多个评价值区间分别为[1,2)、[2,3)、[3,4),最高评价值为1.5,则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为[1,2)。
S103: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评价值区间,可以设置不同的推送模式。例如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较低时,可以认为该评价值区间的报警信息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较低,该评价值区间对应的推送模式中携带的发送对象可以较少,例如可以是将报警信息只发送给预设的用户。当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较高时,可以认为该评价值区间的报警信息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较高,该评价值区间对应的推送模式中携带的发送对象可以较多,例如可以是将报警信息不仅发送给预设的用户,也发送给预设的紧急联系人、甚至公安部门等,以增加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的可能性。
确定了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后,可以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进而可以根据该目标推送模式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进行发送。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2:
为了准确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设定时间长度内的每个报警信息发送之后,如果接收到某个报警信息的应答信息,可以认为该报警信息已经被获知,就会对该报警信息进行删除。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接收到该报警信息的应答信息,就会继续保留到下一设定时长。因此,在第一设定时长内的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可能包含该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的报警信息,也可能包含保留的之前时间段产生的报警信息,为了区分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产生时间位于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报警信息称为第三报警信息,将产生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至当前时间为止还未接受到对应的应答信息,保留的第一报警信息称为第四报警信息。可以理解的,第一报警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两种报警信息。
实施例3:
为了准确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的过程包括:
为了准确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可以预先为每个报警类别设置在每个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其中为每个报警类别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每个报警类别在每个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为方便理解,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为动检事件进行举例说明,为动检事件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分别为6:00~18:00,18:00~22:00,22:00~6:00(次日);动检事件在每个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见表1,如表1所示,动检事件在6:00~18:00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为0.2;在18:00~22:00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为0.5;在22:00~6:00(次日)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为1。
表1
Figure BDA0002779270050000111
在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时,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确定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所属的目标第二时间段,并根据预先为每个报警类别设置的在每个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类别在该目标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将该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为方便理解,仍以上述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针对动检事件的第一报警信息,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为6:00~6:01,则目标时间段为6:00~18:00,预先为动检事件设置的在6:00~18:00所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为0.2,则该动检事件的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为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预先设置每个报警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第一设定时长内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示意表,如表2所示:第一报警信息的报警类别为动检事件时,预先设置了动检事件与陌生人脸事件、区域逗留事件具有关联关系,其中动检事件和陌生人脸事件组成的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E1为0.5,动检事件和区域逗留事件组成的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E2为0.8。预先设置陌生人脸事件与门磁事件具有关联关系,其中陌生人脸和门磁事件组成的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E3为2。
表2
Figure BDA0002779270050000121
示例性的,针对报警类别为动检事件的第一报警信息,如果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第一报警信息中同时包括动检事件、陌生人脸事件,则该动检事件的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为,由动检事件和陌生人脸事件组成的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即0.5。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如果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第一报警信息中同时包括动检事件、陌生人脸事件和区域逗留事件,则该动检事件的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为上述两个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的和,即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为1.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预设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示例性地,可以将对用户比较重要的报警类别的第三子评价值设置的相对高一些,将对用户不太重要的报警类别的第三子评价值设置的相对低一些,示例性地,可以将火警事件、煤气泄露事件等的第三子评价值设置为最高,例如设置为5。将动检事件的第三子评价值设置为最低,例如设置为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后,可以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报警类别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越高,后果越严重的话,该报警类别的报警信息发生的概率会越小;而报警类别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越低的话,该报警类别的报警信息发生的概率会越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每个报警类别,预设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其中,削弱系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示例性的,动检事件的削弱系数可以是0.02。进而可以根据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可以确定在该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将该数量和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可以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并可以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该持续时长和该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报警信息中的第三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位于该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可以将第三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设置为0,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为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即无论是第三报警信息还是第四报警信息,可以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确定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可以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每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例如可以将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五目标子评价值的和与第四目标子评价值的差,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为方便理解,仍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举例说明,以第一报警信息为动检事件为例,当前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为23:04~23:05,则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T3为1;
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第一报警信息中包括陌生人脸事件,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E1为0.5;
预设的动检事件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为0,则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Q为0;
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共产生动检事件的报警信息的数量n为10,动检事件对应的削弱系数K1=0.02,则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为K1*n=0.2;
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为23:00,当前时间为23:05,则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m为5分钟,预设的动检事件对应的增强系数K2为0.1,则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为K2*m=0.5;
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为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五目标子评价值的和与第四目标子评价值的差,即评价值为Q+T3+E1–K1*n+K2*m=0+1+0.5–0.02*10+0.1*5=1.8。
实施例4:
为了确定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包括:
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评价值区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表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报警等级示意表,如表3所示: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分别为[1,2)、[2,3)、[3,4)、[4,5)、[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评价值越高,可以认为该报警信息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越高。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评价值区间对应的报警信息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将[1,2)评价值区间对应第一报警等级、[2,3)评价值区间对应第二报警等级、[3,4)评价值区间对应第三报警等级、[4,5)评价值区间对应第四报警等级、[5,+∞)评价值区间对应第五报警等级,其中报警等级越高,该报警信息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越高。
表3
评价值区间 报警等级
[1,2) 第一报警等级
[2,3) 第二报警等级
[3,4) 第三报警等级
[4,5) 第四报警等级
[5,+∞) 第五报警等级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针对每个报警等级,可以设置对应的推送模式。
表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评价值区间、报警等级和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示意表。
表4
评价值区间 报警等级 推送模式
[1,2) 第一报警等级 第一推送模式
[2,3) 第二报警等级 第二推送模式
[3,4) 第三报警等级 第三推送模式
[4,5) 第四报警等级 第四推送模式
[5,+∞) 第五报警等级 第五推送模式
表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个推送模式对应的具体推送方式示意表。
表5
Figure BDA0002779270050000161
Figure BDA0002779270050000171
如表4和表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报警等级可以认为是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最低的报警信息,该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可以是最简单的推送模式,其中第一推送模式可以是: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可以理解的,可以通过预设的用户通讯方式,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用户终端,如手机、PC等,从而使用户可以获知该第一报警信息。
第二报警等级对用户的重要性程度相比第一报警等级稍高,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可以是:先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然后判断设定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如果否,则可以认为用户没有及时获知该第一设定时长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为了最大程度的使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可以进而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报警信息被及时获知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保证该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
其中,第一报警时延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5分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报警时延的具体数值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可以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通过预设的紧急联系人通讯方式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其中紧急联系人可以是用户的亲属、邻居等,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
第三报警等级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相比第二报警等级稍高,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可以是: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以及紧急联系人。相比第二推送模式,第三推送模式可以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以及紧急联系人,无需等待一个第一报警时延再判断是否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的可能性。
第四报警等级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高于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可以是:先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以及紧急联系人;然后判断设定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如果否,则可以认为用户和紧急联系人均没有及时获知该第一设定时长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为了最大程度的使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可以进而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公安部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的可能性。
其中,第二报警时延和第一报警时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报警时延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报警信息推送的准确性,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可以预先设置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用户通讯方式、紧急联系人通讯方式以及公安部门的通讯方式。然后可以基于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通讯方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该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通讯方式。示例性的,动检事件对应的公安部门的通讯方式为110,火灾事件对应的公安部门的通讯方式为119;当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为火灾事件时,根据目标推送模式需要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时,可以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119。当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为动检事件时,根据目标推送模式需要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时,可以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110。
另外,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和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通讯方式,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进行发送时,可以将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进行突出显示,以提示用户本次发送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是以该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为基准进行发送的。具体的突出显示方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例如可以将最高评价值的第一报警信息排列在最前面、进行高亮显示或增大显示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第一报警信息经网络发送至设备报警中心(Device Alarm Center,DAC)服务器,DAC服务器支持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功能,可以将第一报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用户、紧急联系人以及公安部门。
第五报警等级对客户的重要性程度最高,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可以是: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紧急联系人以及公安部门。相比第四推送模式,第五推送模式可以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预设的用户、紧急联系人以及公安部门,无需等待一个第二报警时延再判断是否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中包括硬盘录像机(Digital VideoRecorder,DVR),如果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时,DVR可以联动发出蜂鸣报警,并联动云台检测前端多角度转动监控以保留现场视频信息。
为方便理解,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S201:电子设备中的动检事件检测前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检测前端和云台检测前端作为监视设备,监控是否有满足预设的报警触发条件的报警事件,如果有,则产生对应的报警信息。
S202:监视设备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发送至DVR中的报警信息保存模块,报警信息保存模块触发DVR中的报警事件处理模块,报警事件处理模块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根据由DVR中的报警级别设置模块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将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DAC服务器。
S203:DAC服务器将第一报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对应的用户、紧急联系人和公安部门。
其中,DVR中的码流接收模块可以保存动检事件检测前端、IoT检测前端和云台检测前端中获取的对应报警事件的录像、抓图等。如果DAC服务器接收到针对第一设定时长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应答信息,DAC服务器可以将该应答信息对应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反馈给报警信息保存模块,报警信息保存模块将该应答信息对应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删除。
实施例5:
为了使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在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产生了新的报警信息,即第三报警信息时,为了使第三报警信息可以被及时获知,降低安全隐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确定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每个第三报警信息,进行后续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等后续步骤。为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信息推送过程进行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
S301: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S302: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
S303:针对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S304: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S305: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该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每个第三报警信息。
实施例6:
为了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将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通过目标推送模式进行发送,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将第四报警信息通过目标推送模式进行发送,在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又包含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时,可以进而判断第四报警信息对应的报警类别在第一设定时长内是否又产生了新的报警信息,为方便描述,将与任一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四报警信息称为第五报警信息,即判断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如果存在,可以认为该第五报警信息对用户可能会有安全隐患,可以进一步确定该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具体的,确定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的过程与上述各实施例确定第四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确定了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之后,可以采用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确定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因为电子设备保存有上一次发送第五报警信息时,第五报警信息的历史报警等级,因此可以确定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如果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报警等级高于其历史报警等级,可以认为该第五报警信息对客户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可以将该第五报警信息连同每个第三报警信息一并根据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进行发送。
为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信息推送过程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S401: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S402:若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判断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进行S403。
S403: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S404:确定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判断当前报警等级是否高于历史报警等级,若是,进行S405;若否,进行S406。
S405:针对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第五报警信息。
S406:针对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每个第三报警信息。
为方便理解,下面再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警信息推送过程进行说明,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报警信息推送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
S501: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其中第一报警信息是由动检事件检测前端、IoT检测前端生成的。
S502:确定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S503: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S504: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
S505:判断目标推送模式中是否包括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若是,则进行S506;若否,则进行S507。
S506: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S507:判断目标推送模式中是否包括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若是,则进行S508;若否,则进行S509。
S508: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紧急联系人。
S509:判断目标推送模式中是否包括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公安部门,若是,则进行S510;若否,则结束本次报警信息推送过程。
S510: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将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公安部门。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模块62,用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推送模块63,用于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61,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61,具体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送模块63,具体用于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61,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61,还用于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确定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8: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1、通信接口72、存储器73和通信总线74,其中,处理器71,通信接口72,存储器73通过通信总线7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7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7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71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1,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1,具体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送模块63,具体用于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1,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71,还用于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确定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由于上述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相似,因此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7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9: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包括:
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确定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相比现有将产生的报警信息均通过单一的推送模式进行发送的方式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更适合第一报警信息的目标推送模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报警信息能够被及时获知,以被及时处理,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包括: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
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包括:
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所述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之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进行后续步骤。
6.一种报警信息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保存的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评价值中的最高评价值,并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确定所述最高评价值所属的目标评价值区间;
推送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每个评价值区间和每个推送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评价值区间对应的目标推送模式,根据所述目标推送模式发送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针对每种报警类别预先设置的每个第二时间段对应的第一子评价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预设的报警信息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关联组,根据预设的每个第二关联组对应的第二子评价值,确定所述第一关联组对应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目标子评价值;
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根据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第三子评价值,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三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之前的预设第一历史时长内与该第一报警信息相同的报警信息的数量;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一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削弱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削弱系数;将所述数量和所述目标削弱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四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当前时间和该第一报警信息的产生时间的时间差,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持续时长;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的第二报警类别和预设的每个报警类别对应的增强系数,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目标增强系数;将所述持续时长和所述目标增强系数的乘积确定为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五目标子评价值;
针对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根据该第一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子评价值、第二目标子评价值、第三目标子评价值、第四目标子评价值和第五目标子评价值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一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时长内产生的第三报警信息和至当前时间为止保留的第四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为未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的报警信息;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第四报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每个评价值区间对应的评价阈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每个评价值区间进行排序,排序后的每个评价值区间的报警等级包括:第一报警等级、第二报警等级、第三报警等级、第四报警等级和第五报警等级;
其中所述第一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一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用户;
所述第二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二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的所述用户;判断预设的第一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预先保存的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三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三推送模式包括: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
所述第四报警等级对应的第四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以及所述紧急联系人;判断预设的第二报警时延内是否接收到对应的应答信息,若否,则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发送至公安部门;
所述第五报警等级对应的第五推送模式为:将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同时发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紧急联系人以及所述公安部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产生时间位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对应的第一时间段内的每个第三报警信息,针对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确定每个第三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每个第一报警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四报警信息,判断所述第四报警信息中是否存在与任一所述第三报警信息相同的第五报警信息,若是,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当前评价值所属的当前评价值区间的当前报警等级,并确定所述第五报警信息上一次的历史报警等级;若所述当前报警等级高于所述历史报警等级,确定所述每个第三报警信息和所述第五报警信息的评价值。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报警信息推送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76619.7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419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619.7A CN11241965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619.7A CN11241965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9655A CN112419655A (zh) 2021-02-26
CN112419655B true CN112419655B (zh) 2022-09-20

Family

ID=7483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6619.7A Active CN112419655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96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310A (zh) * 2004-05-12 2007-04-25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网络报警类选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84486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设备的预警提示方法、预警提示装置和种植设备
CN106562760A (zh) * 2015-10-12 2017-04-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监护仪的报警控制方法和装置、监护仪
CN107730841A (zh) * 2017-09-08 2018-02-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44728A (zh) * 2018-06-07 2018-10-12 北京澳仁营造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照明灯具变色进行指引的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
CN109189640A (zh) * 2018-08-24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4104A (zh) * 2019-07-01 2019-08-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故障分级的故障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24848A (zh) * 2019-03-29 2019-09-10 北京龙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的播报方法及装置
CN110417604A (zh) * 2019-09-0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报警方法、监控设备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8808A (zh) * 2017-11-02 2018-05-15 深圳市美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64704B (zh) * 2018-08-23 2021-06-22 广州列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物联网网关的远程消防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920192B (zh) * 2019-03-15 2021-12-28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火灾报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38463A (zh) * 2020-06-17 2020-10-02 深圳华远云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运维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5857B (zh) * 2020-07-24 2022-09-30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报警级别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310A (zh) * 2004-05-12 2007-04-25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网络报警类选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62760A (zh) * 2015-10-12 2017-04-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监护仪的报警控制方法和装置、监护仪
CN106384486A (zh) * 2016-10-31 2017-02-08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种植设备的预警提示方法、预警提示装置和种植设备
CN107730841A (zh) * 2017-09-08 2018-02-2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44728A (zh) * 2018-06-07 2018-10-12 北京澳仁营造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照明灯具变色进行指引的火灾逃生系统及方法
CN109189640A (zh) * 2018-08-24 2019-01-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4848A (zh) * 2019-03-29 2019-09-10 北京龙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的播报方法及装置
CN110164104A (zh) * 2019-07-01 2019-08-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故障分级的故障预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17604A (zh) * 2019-09-0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报警方法、监控设备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9655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088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online self-learning event detection model
CN108989150B (zh) 一种登录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23687B (zh) 一种防盗刷方法、操作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819631B (zh) 一种设备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13068B (zh) 一种消息中间件的监控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30986B (zh) 一种物联网卡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59695A (zh) 弹幕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09780B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23972B (zh) 一种去重流量提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321338A (zh) 一种交通事件的处理方法及交通事件系统
CN105824805B (zh) 一种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988525B (zh) 一种告警关联规则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105588B (zh) 基于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合并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4363044A (zh) 一种分层告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9241043B (zh) 一种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205683A (zh) 一种告警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516529A (zh) 异常订单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301979B (zh) 检测异常渠道的方法和系统
CN112152833B (zh) 一种网络异常报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3086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12419655B (zh) 一种报警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172033B (zh) 一种waf误判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1147289B (zh) 告警关联关系确定方法、监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3378161A (zh) 一种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24290B (zh) 一种告警阈值生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