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4665B -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4665B
CN112414665B CN202011061669.3A CN202011061669A CN112414665B CN 112414665 B CN112414665 B CN 112414665B CN 202011061669 A CN202011061669 A CN 202011061669A CN 112414665 B CN112414665 B CN 112414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indow
rainwater
tes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tes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16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4665A (zh
Inventor
王利利
刘学龙
秦青
张扬
郝剑虹
王海洋
李景
王执涛
徐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Tianj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Tianj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CATARC Tianj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16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4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4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4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4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4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01M9/065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 G01M9/067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visua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试验车主驾侧窗内部绘制正方形网格;S2:将试验车固定在风洞驻室转毂测功机上;S3:根据测试所需要的降雨量对风洞中的降雨设备进行标定;S4:打开风洞内的降雨设备,设定其流量;S5:开启风洞中的风机到指定风速,待风速稳定后,开启雨刷到最大挂刷频率,计时t秒后关闭雨刷,同时关闭风机。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利用环境风洞对车辆侧窗雨水管理性能进行测试,重复性高、可单独调节雨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汽车雨水管理性能、优化汽车造型,对于汽车侧窗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汽车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雨天等恶劣天气行车,雨水在车窗上滞留,形成点状、片状等水渍,扭曲驾驶员视线,视野清晰度下降,从而对安全驾驶形成重大隐患。在欧美国家,对汽车在雨天行驶中的侧窗视野清晰度管理提出了相当严苛的要求,雨水管理能力被视为汽车安全性能中的重要一环。
雨天行驶时,前风挡雨水的运动受雨刷强制影响,而侧窗没有外部加装雨水清除设备,侧窗上的雨水分布与运动处于失控状态。雨水的分布形态,例如点状、溪流状、片状,对于视野的阻碍程度不同,而上述液体分布的位置与范围也会对视野带来较大影响,因此要对汽车侧窗雨水管理进行严格把关。
但是目前国内很少有相关的对汽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测试及评价方法,导致车辆在雨天行驶时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对汽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测试及评价的方法,来评价汽车雨水的管理性能,降低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利用环境风洞对车辆侧窗雨水管理性能进行测试,重复性高、可单独调节雨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汽车雨水管理性能、优化汽车造型,对于汽车侧窗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试验车主驾侧窗内部绘制正方形网格;
S2:将试验车固定在风洞驻室转毂测功机上,使其处于怠速状态;
S3:根据测试所需要的降雨量对风洞中的降雨设备进行标定,得到所需的系统总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标定达到所需的系统总流量后,需做1次重复试验,确保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小于5%。若需要进行多种降雨量试验则分别进行标定。
由于流场的非定常性与液压系统流量控制的非线性,不可用线性插值法对所需流量进行求解。
S4:打开风洞内的降雨设备,设定其流量为步骤S3中所标定的系统总流量;
S5:开启风洞中的风机到指定风速,待风速稳定后,开启雨刷到最大挂刷频率,计时t秒后关闭雨刷,同时关闭风机。
进一步的,重复所述步骤S5,每组风速至少进行三次测试,每次重复试验时,由车外辅助人员将侧窗、A柱、前风挡、导雨槽、后视镜镜片与镜壳擦干,擦干时可用吸水纸配合抹布,确保车辆上述部位无浸湿。
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S1之前,在试验车主驾侧窗内部勾勒主视野区范围,侧窗上除去主视野区的其他部分为次视野区。
主视野区范围为汽车设计时从驾驶员位置观察后视镜的左右两眼视野区范围合集,侧窗上除去主视野区的其他部分称为次视野区。
进一步的,所述主视野区轮廓的勾勒方式如下:以试验车主驾侧窗三维模型数据1:1展开为二维图纸,勾勒时先将二维图纸准确定位于主驾侧窗外侧,然后在侧窗内侧玻璃上勾勒主驾侧窗的主视野区轮廓。
该主视野区勾勒方法减少由三维和二维转换带来的误差,同时具有简便性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S2之前,将背景板固定在汽车主驾外侧并且保证主驾侧窗视野完全被背景板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背景板的顶部与风洞喷口的水平距离为1.5m-2.5m。
背景板用以遮挡主驾侧窗视野,确保在后续进行测试及分析时,主驾侧窗视野不受任何外界颜色或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S2之前,将摄影机架在车辆副驾侧,镜头对准主驾侧窗并调整焦距,使摄影机的视野范围内包含完整主驾驶侧窗。
摄影机用以记录主驾侧窗内的整个变化过程,方便操作人员后续观察或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绘制的正方形网格的边长尺寸范围为20-50mm。
边长尺寸范围为20-50mm,该尺寸可满足多数车型客观评价需求,既方便统计,又能使网格有足够的分辨率。
进一步的,所述S5中t值为10-30s。
10-30s的范围可满足一般车辆侧窗视野雨水管理要求。t越大,试验过程中侧窗污染越严重;如果需要侧窗达到较好的视野性能,应增大t以增加车辆的受污程度。
进一步的,在进行步骤S5之前,在试验车的侧窗、A柱车体表面喷涂白粉喷剂,进行S5之后,根据白粉所显示的水流痕迹,对车辆侧窗雨水溢流路径进行分析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白粉对车体表面有吸附性、具有抗风、抗水流冲击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白粉优选为反差增强剂,所述反差增强剂优选为宏达新美达码科泰克FCFA-5型号的反差增强剂。
根据雨水试验之后白粉上留下的路径,可以对车辆侧窗雨水溢流路径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可以确定雨水的溢流原因,帮助车辆进行后续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提升车辆的性能。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评价方法,在进行上述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之后,对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具体使用客观/客观和主观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主观评价方法为根据操作人员人眼观察试验车侧窗视野的清晰程度进行评价: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完全看不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完全看不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主观评分N为1≤N<3,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难以看清,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难以看清,则主观评分N为3≤N≤4,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隐约可见,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隐约可见,则主观评分N为4<N≤5,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基本可见,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基本可见,则主观评分N为5<N≤6,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比较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比较清楚,则主观评分N为6<N≤7,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清晰,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清晰,则主观评分N为7<N≤8,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非常清晰,完全无遮挡,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非常清晰,完全无遮挡,则主观评分N为8<N≤10,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进一步的,所述客观评价方法为根据试验车侧窗被液膜污染的覆盖面积计算得分,覆盖面积通过统计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得出,试验结束后主视野区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占总格子数量的比例为a%,次视野区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占总格子数量的比例为b%,则客观评价方法的评分结果按如下方式计算:
客观得分M=0.1×(10-a-0.5×b),若0<M<5,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若5≤M<6,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若6≤M<7,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若7≤M<9,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若9≤M≤10,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综合统计得到,对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测试中,主视野区的污染程度对于性能的影响占比较大,而侧视野区的污染程度占比较小,因此在客观得分中主视野区的权重与侧视野区的权重不同。当二者的权重发生变化时,会导致测试结果发生变化,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不客观。
进一步的,使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同时对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时,综合得分P=(M+N)/2;
若0<P<5,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5≤P<6,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
若6≤P<7,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若7≤P<9,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
若9≤P≤10,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表1主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
Figure GDA0004209628390000041
Figure GDA0004209628390000051
表2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
Figure GDA0004209628390000052
表3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列表
Figure GDA0004209628390000053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利用环境风洞对车辆侧窗雨水管理性能进行测试,重复性高、可单独调节雨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汽车雨水管理性能、优化汽车造型,对于汽车侧窗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可以定量测量汽车侧窗雨水管理性能,对评价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侧窗视野清晰度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3)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可以评价在雨天行驶条件下侧窗视野清晰程度,且所用试验装置安装简单,使用便利,对评价车辆在雨天行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4)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客观评价的单独使用及主客观评价同时使用,使得两种评价方法相互验证,最终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价方法,并且可以定量测量汽车侧窗雨水管理性能,对评价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侧窗视野清晰度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试验车侧窗视野区划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试验车侧窗网格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背景板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侧窗雨水视野性试验方法流程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试验车;11-侧窗;111-主视野区;112-次视野区;2-风洞喷口;3-背景板;4-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1
取试验车1辆1进行如下试验并对其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试验车1主驾侧窗11内部勾勒主视野区111范围,主视野区111范围为汽车设计时从驾驶员位置观察后视镜的左右两眼视野区范围合集;
S2:在试验车1主驾侧窗11内部绘制正方形网格4;
S3:将背景板3固定在汽车主驾外侧,背景板3的顶部与风洞喷口2的水平距离为1.75m,并且保证主驾侧窗11视野完全被背景板3覆盖;
S4:将摄影机架在车辆副驾侧,镜头对准主驾侧窗11并调整焦距,使摄影机的视野范围内包含完整主驾驶侧窗11。
S5:将试验车1固定在风洞驻室转毂测功机上,处于怠速状态;
S6:根据测试所需要的降雨量对风洞中的降雨设备进行标定,得到所需的系统总流量;
本次试验时的标定过程如下:①目标降雨量为25毫米/小时/平方米,设定降雨设备总流量为15L/分钟,测得实际降雨量为20毫米/小时/平方米;②将降雨设备总流量修改为20L/分钟,测得实际降雨量为28毫米/小时/平方米;③将降雨设备总流量修改为18L/分钟,测得实际降雨量为25毫米/小时/平方米,降雨设备的实际降雨量达到目标降雨量。故降雨设备的总流量应设置为18L/分钟。
S7:打开风洞内的降雨设备,设定其流量为步骤S6中所标定的总流量为18L/分钟;
S8:开启风洞中的风机到指定风速,待风速稳定后,开启雨刷到最大挂刷频率,计时20秒后关闭雨刷,同时关闭风机。
步骤S8进行重复试验,每组风速至少进行三轮测试,每次重复试验时,由车外辅助人员将侧窗11、A柱、前风挡、导雨槽、后视镜镜片与镜壳擦干,擦干时可用吸水纸配合抹布,确保车辆上述部位无浸湿。
为了确定溢流位置,在试验车1的侧窗11、A柱车体表面喷涂白粉喷剂,进行S8;在试验结果分析中,可根据试验录像与白粉所显示的水流痕迹,对车辆侧窗11雨水溢流路径进行分析评价,每组试验前需将白粉清理干净。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首先使用主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试验结束后,试验车1的侧窗11视野较难看清楚,主观得分为3分,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然后使用客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主视野区111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50%,次视野区112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30%,则客观得分为0.1×(100-50-0.5×30)=3.5分,根据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客观评价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与主观评价看到的结果一致,证明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准确,且可量化进行,简单快捷。
最后,将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同时用于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评价,综合得分P=(3+3.5)/2=3.25,根据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客观评分及主客观评分同时评价,得到的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结果一致,两种方法相互验证,证明本发明所述的客观评价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均很准确,可以定量测量汽车侧窗11雨水管理性能,对评价车辆在雨天行驶时侧窗11视野清晰度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例2
取试验车1辆2进行如下试验并对其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试验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根据试验结果,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首先使用主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试验结束后,试验车1的侧窗11视野比较清楚,主观得分为6.5分,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然后使用客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主视野区111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20%,次视野区112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40%,则客观得分为0.1×(100-20-0.5×40)=6.0分,根据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客观评价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与主观评价看到的结果一致,证明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准确,且可量化进行,简单快捷。
最后,将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同时用于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评价,综合得分P=(6+6.5)/2=6.25,根据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对比例1:将客观得分的公式调整为:0.1×(10-a-0.8×b)
依然使用试验车1辆2进行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及结果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试验车1的侧窗11视野比较清楚,主观得分为6.5分,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然后使用客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主视野区111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20%,次视野区112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40%,则客观得分为0.1×(100-20-0.8×40)=4.8分,根据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调整客观得分的公式之后,客观评价的结果与主观评价的结果不相符,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调整公式之后的客观评价方式不准确,无法客观准确的评价实际情况。
最后,将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同时用于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评价,综合得分P=(4.8+6.5)/2=5.65,根据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
使用主客观评价方法同时评价时,得到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均不一致,因此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够准确,无法用来客观准确的评价实际情况。
对比例2:将客观得分的公式调整为:0.1×(10-a-0.2×b)
依然使用试验车1辆2进行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的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主观评价方法及结果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试验车1的侧窗11视野比较清楚,主观得分为6.5分,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然后使用客观评价方法对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根据试验结果,主视野区111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20%,次视野区112污染格子总数占格子总数的比例为40%,则客观得分为0.1×(100-20-0.2×40)=7.2分,根据客观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
调整客观得分的公式之后,客观评价的结果与主观评价的结果不相符,其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调整公式之后的客观评价方式不准确,无法客观准确的评价实际情况。
最后,将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同时用于车辆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评价,综合得分P=(7.2+6.5)/2=6.85,根据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列表可知,本次试验车1辆的侧窗11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使用主客观评价方法同时评价时,得到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客观评价不一致,因此这样的评价方法不够准确,无法用来客观准确的评价实际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试验车主驾侧窗内部绘制正方形网格;
S2:将试验车固定在风洞驻室转毂测功机上,使其处于怠速状态;
S3:根据测试所需要的降雨量对风洞中的降雨设备进行标定,得到所需的系统总流量;
S4:打开风洞内的降雨设备,设定其流量为步骤S3中所标定的系统总流量;
S5:开启风洞中的风机到指定风速,待风速稳定后,开启雨刷到最大挂刷频率,计时t秒后关闭雨刷,同时关闭风机;
在进行步骤S1之前,在试验车主驾侧窗内部勾勒主视野区范围,侧窗上除去主视野区的其他部分为次视野区;
所述主视野区轮廓的勾勒方式如下:以试验车主驾侧窗三维模型数据1:1展开为二维图纸,勾勒时先将二维图纸准确定位于主驾侧窗外侧,然后在侧窗内侧玻璃上勾勒主驾侧窗的主视野区轮廓;
在进行步骤S2之前,将背景板固定在汽车主驾外侧并且保证主驾侧窗视野完全被背景板覆盖;
在进行步骤S2之前,将摄影机架在车辆副驾侧,镜头对准主驾侧窗并调整焦距,使摄影机的视野范围内包含完整主驾驶侧窗;
在进行步骤S5之前,在试验车的侧窗、A柱车体表面喷涂白粉喷剂,进行S5之后,根据白粉所显示的水流痕迹,对车辆侧窗雨水溢流路径进行分析评价。
2.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方法之后,对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评价,具体使用客观/客观和主观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所述客观评价方法为根据试验车侧窗被液膜污染的覆盖面积计算得分,覆盖面积通过统计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得出,试验结束后主视野区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占总格子数量的比例为a%,次视野区被液膜污染的格子数量占总格子数量的比例为b%,则客观评价方法的评分结果按如下方式计算:
客观得分M=0.1×(10-a-0.5×b),若0<M<5,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若5≤M<6,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若6≤M<7,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若7≤M<9,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若9≤M≤10,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使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同时对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时,综合得分P=(M+N)/2;
所述主观评价方法为根据操作人员人眼观察试验车侧窗视野的清晰程度进行评价: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完全看不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完全看不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主观评分N为1≤N<3,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难以看清,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难以看清,则主观评分N为3≤N≤4,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隐约可见,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隐约可见,则主观评分N为4<N≤5,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基本可见,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基本可见,则主观评分N为5<N≤6,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比较清楚,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比较清楚,则主观评分N为6<N≤7,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清晰,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优选的,若试验车侧窗视野清晰,则主观评分N为7<N≤8,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
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非常清晰,完全无遮挡,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若试验车侧窗视野非常清晰,完全无遮挡,则主观评分N为8<N≤10,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若0<P<5,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不合格;
若5≤P<6,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合格;
若6≤P<7,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良好;
若7≤P<9,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较优;
若9≤P≤10,则试验车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为优秀。
CN202011061669.3A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Active CN112414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669.3A CN112414665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1669.3A CN112414665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4665A CN112414665A (zh) 2021-02-26
CN112414665B true CN112414665B (zh) 2023-06-09

Family

ID=74854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1669.3A Active CN112414665B (zh) 2020-09-30 2020-09-30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4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8677B (zh) * 2021-07-30 2023-02-2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窗玻璃雨水分导设计方法
CN114018590A (zh) * 2021-10-31 2022-02-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淋雨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995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吉林大学 一种雨刮器压紧力分布风洞测试装置及雨刮器控制方法
CN107782524A (zh) * 2017-09-30 2018-03-09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一种汽车路面溅水模拟风洞
CN109308372A (zh) * 2018-08-09 2019-0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轿车窗台外侧密封条装配性能的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6051A1 (de) * 2011-12-05 2013-06-06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r Auswertung von Bilddaten einer Fahrzeugkamera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von Informationen über Regen
JP6376699B2 (ja) * 2015-01-22 2018-08-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見晴らし評価方法
CN106289709A (zh) * 2016-11-04 2017-01-04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实现大攻角的风洞侧窗试验机构
CN108228921B (zh) * 2016-12-13 2021-07-13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风洞试验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108680334B (zh) * 2018-07-18 2024-03-26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环境风洞测试的淋雨系统及雨量控制方法
CN110631842A (zh) * 2019-10-15 2019-12-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窗表面噪声源强度的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1995A (zh) * 2017-06-30 2017-09-05 吉林大学 一种雨刮器压紧力分布风洞测试装置及雨刮器控制方法
CN107782524A (zh) * 2017-09-30 2018-03-09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一种汽车路面溅水模拟风洞
CN109308372A (zh) * 2018-08-09 2019-0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轿车窗台外侧密封条装配性能的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4665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4665B (zh) 用于车辆侧窗雨水视野管理性能的风洞试验及评价方法
CN103985131B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相机快速标定方法
DE1022933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alibrierung von Sensoren im Kraftfahrzeug
DE102009016498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mitteln der Profiltiefe eines Fahrzeugreifens
CN108168835B (zh) 一种风洞双光程纹影流场显示装置
CN102226738B (zh) 一种红外玻璃非均匀性检测方法
CN109581662A (zh) 一种车载ar hud安装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8344562A (zh) 一种hud前挡玻璃检测设备及方法
EP2321625A1 (de) Fahrwerksprüfung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prüfen eines fahrwerks
US5648915A (en) Soft tissue damage assessment system
CN108375554A (zh) 水平红外大气光谱透过率评估方法
CN109459147A (zh) 空间模拟环境下热像仪在线标校方法
Trierweiler et al. Influence of sensor blockage on automotive LiDAR systems
CN110398199A (zh) 一种建筑限界检测方法
CN105044110B (zh) 一种二氧化硫气体成像遥测方法与装置
CN110646667B (zh) 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定位进行汽车emi诊断的装置
CN109000797A (zh) 一种镭射烟标色差测量方法
CN108918268B (zh) 一种汽车零件强度检测装置
CN110108356A (zh) 一种车载式道路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装置
Pao et al. Wind Tunnel Testing Methodology for Autonomous Vehicle Optical Sensors in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CN205067360U (zh) 一种二氧化硫气体成像遥测装置
CN207248489U (zh) 一种hud成像位置检测装置
CN110082125B (zh) 汽车a柱饰板的视野盲区测量方法
CN212513631U (zh) 行人碰撞测试系统
DE3439617C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