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3726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3726A
CN112413726A CN202011268649.3A CN202011268649A CN112413726A CN 112413726 A CN112413726 A CN 112413726A CN 202011268649 A CN202011268649 A CN 202011268649A CN 112413726 A CN112413726 A CN 112413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rotating speed
controlling
rotation speed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8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重重
陈锐东
廖永富
刘雷明
梁玉林
王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2686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3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3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3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出风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的位置与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风机的位置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实现远距离送风。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家用立式空调的出风口布局形式,主要有出风口设置在机身上端、机身中部、机身上下端、机身左右两侧等形式;对于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上下出风形式,可有效实现空调“冷风不吹人、热风落地”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空调仅在换热器前部布置一个或者多个风机,经过风道到达出风口,在此过程中压损较大,影响送风距离,使得送风距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实现远距离送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实现远距离送风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实现远距离送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出风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的位置与换热器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风机的位置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上风机的位置与上出风口相对应;
和/或,出风口包括下出风口;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下风机的位置与下出风口相对应。
优选地,第二风机的转速可调;
和/或,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
和/或,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轴流风机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
优选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设为设定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ΔT1=|T环-T设|。
优选地,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其中,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
优选地,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1≧a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
和/或,当a>ΔT1≧b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二转速;
和/或,当b>ΔT1≧c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三转速;
和/或,当c>ΔT1≧d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四转速;
和/或,当ΔT1<d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五转速;其中a>b>c>d。
优选地,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切换包括如下步骤:相邻两次的转速切换之间间隔时间至少为tb。
优选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t和ΔT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环1为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ΔTt=|T环2-T环1|;ΔT2=|T环2-T设|。
优选地,根据ΔTt和ΔT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2≧h1,且ΔTt≦h2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
优选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上风机的转速;
和/或,当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下风机的转速。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设置,可以解决空气经过风道到达出风口的过程中压损大,影响送风距离的问题,能实现远距离送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1、上出风口;12、下出风口;21、上风机;22、下风机;3、换热器;4、第一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出风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3、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4的位置与换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风机的位置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二风机位于风道内,且与出风口的位置对应,第二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比如出风口设置在风道的两端,则第二风机设置在风道靠近端部的地方;通过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的设置可以解决经过风道到达出风口过程中压损大,影响送风距离的问题,能实现远距离送风。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11;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21;上风机21的位置与上出风口11相对应;上风机21位于上出风口11处,与上出风口11相对。
出风口包括下出风口12;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22;下风机22的位置与下出风口12相对应;下风机22位于下出风口12处。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上部设置上出风口11,下部设置下出风口12;则换热器3位置与进风口对应,上风机21设置在风道内的上部;下风机22设置在风道内的下部;换热器3设置在风道内的中部,则第一风机4也设置在风道内的中部,与换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第二风机的转速可调。通过在上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2处均设置可调节转速的风机,可以有效提升上下出风形式空调的送风距离及上下出风风量配比,以达到更佳的出风效果。
第一风机4为离心风机。第一风机4的转速可调节。
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轴流风机中的任一种,不仅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可以有效的调节上下出风口12的配比;同时也能结合制冷、制热特性调节上下出风口12风量配比,以提高舒适性;调节上下出风口12风量配比的方式为:分别调节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的转速,让两个风机以不同的转速运行,使上下风口风量不同,达到调节风量配比的目的。制冷时,由于冷空气下沉,因此需要提高上出风口11的风量及送风距离,以达到沐浴式制冷效果;制热时,由于热空气上浮,因此需要提高下出风口12的风量及送风距离,以达到人体活动区域快速升温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设为设定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ΔT1=|T环-T设|。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其中,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当第二风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时,空调的换热风挡为强劲风档;当第二风机的转速为第二转速时,空调的换热风挡为高风档;当第二风机的转速为第三转速时,空调的换热风挡为中风档;当第二风机的转速为第四转速时,空调的换热风挡为低风档;当第二风机的转速为第五转速时,空调的换热风挡为超低风挡;第五转速可以为0,即关闭第二风机。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1≧a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表示温差较大,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换热能力才可达到快速调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下运行,使得出风口风量大,可以迅速达到快速升温或者降温的效果。
当a>ΔT1≧b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二转速。
当b>ΔT1≧c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三转速。
当c>ΔT1≧d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四转速。
当ΔT1<d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五转速;其中a>b>c>d。第一转速可以为800r/min;第二转速可以为750r/min;第三转速可以650r/min;第四转速可以为600r/min;第五转速可以为0,即关闭第二风机。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ΔT1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切换包括如下步骤:相邻两次的转速切换之间间隔时间至少为tb,即切换转速后,至少间隔tb时间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切换转速,可以避免临界条件时转速频繁切换,tb可以为3min;即两次切换之间间隔时间至少为3min。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t和ΔT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环1为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ΔTt=|T环2-T环1|;ΔT2=|T环2-T设|,根据一段时间内的调温效果和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确定第二风机的转速,进而调整出风口的风量,使得调温效果更好;s可以为10min。当制热时,ΔTt=T环2-T环1;ΔT2=T设-T环2;制冷时,ΔTt=T环1-T环2;ΔT2=T环2-T设。t可以为0,即从开启空调器开始计算,开启s时间前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为ΔTt。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ΔTt和ΔT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2≧h1,且ΔTt≦h2时,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h1可以为2℃;h2为0.5℃;即在空调器在连续运行10min前后室内环境温度变化小,且10min后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即调温效果差,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换热能力才可达到快速调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所以将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使得风量达到最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些实施例,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21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上风机21的转速;
当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22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下风机22的转速。
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逻辑为:
1)当空调开机运行时,第一风机4开启;
当检测到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时,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均以第一转速开启:
A1、用户设定第一转速(表示用户有远距离、大风量送风需求);
B1、|室内环境温度T环-用户设定温度T设|≥a;a可以为5℃;(表示室内环境温度与用户设定温度的温差较大,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冷能力才可达到快速降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
C1、|T环2-T环1|≦h2;|T环2-T设|≧h1时,h2为0.5℃;h1可以为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其中,T环1为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s可以为10min;ΔTt=|T环2-T环1|;即在空调器在连续运行10min前后室内环境温度变化小,且10min后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即调温效果差,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冷能力才可达到快速降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所以将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使得风量达到最大。
单独控制上风机21的转速;单独控制下风机22的转速按以下逻辑控制:
A2、当用户设定上风机21为第一转速时,上风机21按第一转速运行;当用户设定下风机22为第一转速时,下风机22按第一转速运行;
B2、当用户未设定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为第一转速时,按以下表1的逻辑执行:
表1
上风机 下风机
第一转速 |T环-T设|≥a1 |T环-T设|≥a2
第二转速 a1>|T环-T设|≥b1 a2>|T环-T设|≥b2 5
第三转速 b1>|T环-T设|≥c1 b2>|T环-T设|≥c2
第四转速 c1>|T环-T设|≥d1 c2>|T环-T设|≥d2
第五转速 d1>|T环-T设| d2>|T环-T设|10
具体的空调器在不同模式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方式如下:
一、当空调制冷开机运行时,默认第一风机4开启;
当检测到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时,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均以第一转速开启:
A1、用户设定第一转速(表示用户有远距离、大风量送风需求)
B1、室内环境温度T环-用户设定温度T设≥a;a可以为5℃;(表示温差较大,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冷能力才可达到快速降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
C1、T环1-T环2≦h2;T环2-T设≧h1时,h2为0.5℃;h1可以为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其中,T环1为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即在空调器在连续运行时间s前后室内环境降温小,且运行时间s后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即在降温效果差,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冷能力才可达到快速降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所以将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使得风量达到最大。
单独控制上风机21的转速;单独控制下风机22的转速按以下逻辑控制:
A2、当用户设定上风机21为第一转速时,上风机21按第一转速运行;当用户设定下风机22为第一转速时,下风机22按第一转速运行;
B2、当用户对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均设定为非第一转速时,按以下表2的逻辑执行:
表2
上风机 下风机
第一转速 T环-T设≥a1 T环-T设≥a2
第二转速 a1>T环-T设≥b1 a2>T环-T设≥b2
第三转速 b1>T环-T设≥c1 b2>T环-T设≥c2
第四转速 c1>T环-T设≥d1 c2>T环-T设≥d2
第五转速 d1>T环-T设 d2>T环-T设
此时,a1<a2;b1<b2;c1<c2;d1<d2;a1=4;b1=3;c1=2;d1=1;a2=5;b2=4;c2=3;d2=2;这样上风机21的转速大于下风机22的转速;上出风口11的风量大,提高上出风口11的风量及送风距离,以达到沐浴式制冷效果。
二、当空调制热开机运行时,默认第一风机4开启;
当检测到满足以下任意条件时,上风机21、下风机22以第一转速开启:
A3、用户设定第一转速(表示用户有远距离、大风量送风需求)
B3、用户设定温度T设-室内环境温度T环≥a(a可以为5℃)(表示温差较大,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热能力才可达到快速升温效果以提升舒适性)
C3、T环2-T环1≦h2;T设-T环2≧h1时,h2为0.5℃;h1可以为2℃;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其中,T环1为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即在空调器在连续运行时间s前后室内环境升温小,且运行时间s后的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大,即在温升效果差,需要大风量模式提高制热能力才可达到快速温升效果以提升舒适性,所以将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使得风量达到最大。
单独控制上风机21的转速;单独控制下风机22的转速按以下逻辑控制:
A3、当用户设定上风机21为第一转速时,上风机21按第一转速运行;当用户设定下风机22为第一转速时,下风机22按第一转速运行;
B3、当用户对上风机21和下风机22均设定为非第一转速时,按以下表3的逻辑执行:
表3
上风机 下风机
第一转速 T设-T环≥a1 T设-T环≥a1
第二转速 a1>T设-T环≥b1 a2>T设-T环≥b2
第三转速 b1>T设-T环≥c1 B2>T设-T环≥c2
第四转速 c1>T设-T环≥d1 c2>T设-T环≥d2
第五转速 d1>T设-T环 d2>T设-T环
此时,a1>a2;b1>b2;c1>c2;d1>d2;a1=5;b1=4;c1=3;d1=2;a2=4;b2=3;c2=2;d2=1;这样下风机22的转速大于上风机21的转速;下出风口12的风量大,提高下出风口12的风量及送风距离,以达到地毯式制热,使得人体活动区域快速升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3)、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4)的位置与所述换热器(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风机的位置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11);所述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21);所述上风机(21)的位置与所述上出风口(11)相对应;
和/或,所述出风口包括下出风口(12);所述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22);所述下风机(22)的位置与所述下出风口(12)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可调;
和/或,所述第一风机(4)为离心风机;
和/或,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轴流风机中的任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1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设为设定温度,T环为室内环境温度;ΔT1=|T环-T设|。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ΔT1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ΔT1控制所述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其中,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ΔT1控制所述第二风机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进行转速切换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1≧a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所述第一转速;
和/或,当a>ΔT1≧b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所述第二转速;
和/或,当b>ΔT1≧c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所述第三转速;
和/或,当c>ΔT1≧d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所述第四转速;
和/或,当ΔT1<d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所述第五转速;其中a>b>c>d。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ΔT1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在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之间切换包括如下步骤:相邻两次的所述转速切换之间间隔时间至少为tb。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ΔTt和ΔT2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其中,T环1为所述空调器运行时间t后室内环境的温度;T环2为所述空调器运行t+s时间后室内环境的温度;s为预设时间;ΔTt=|T环2-T环1|;ΔT2=|T环2-T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ΔTt和ΔT2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ΔT2≧h1,且ΔTt≦h2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切换至第一转速。
11.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第二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二风机包括上风机(21)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上风机(21)的转速;
和/或,当第二风机包括下风机(22)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所述下风机(22)的转速。
CN202011268649.3A 2020-11-13 2020-11-13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413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8649.3A CN112413726A (zh) 2020-11-13 2020-11-13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8649.3A CN112413726A (zh) 2020-11-13 2020-11-13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3726A true CN112413726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3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8649.3A Pending CN112413726A (zh) 2020-11-13 2020-11-13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37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381A (zh) * 2022-07-05 2022-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6294053A (zh) * 2022-12-27 2023-06-23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空调风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程序产品及空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378U (zh) * 2012-03-05 2013-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速控制装置
KR20140028192A (ko) * 2012-08-24 2014-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8375116A (zh) * 2018-03-21 2018-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10469909A (zh) * 2019-08-08 2019-1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10085A1 (en) * 2018-11-29 2020-06-04 Aermec S.P.A. Fan coil
CN111854114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机自动调速的控制方法
CN111895510A (zh) * 2020-08-10 2020-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378U (zh) * 2012-03-05 2013-0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风速控制装置
KR20140028192A (ko) * 2012-08-24 2014-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8375116A (zh) * 2018-03-21 2018-08-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WO2020110085A1 (en) * 2018-11-29 2020-06-04 Aermec S.P.A. Fan coil
CN110469909A (zh) * 2019-08-08 2019-11-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4114A (zh) * 2020-07-22 2020-10-3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机自动调速的控制方法
CN111895510A (zh) * 2020-08-10 2020-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1381A (zh) * 2022-07-05 2022-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5031381B (zh) * 2022-07-05 2024-0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下出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6294053A (zh) * 2022-12-27 2023-06-23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空调风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程序产品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749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66007B (zh) 一种空调器及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舒适度的方法
CN111237876A (zh) 一种新风空调器及其舒适性送风控制方法
EP2988072B1 (en) Air supply method of vertical air conditioner
CN103398453B (zh) 一种空调新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CN11241372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2592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83902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4061651A (zh) 多联机空调、多联机化霜控制系统及多联机化霜控制方法
CN108168018B (zh)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
CN104566768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306611A (zh) 一种具有室内温度调节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614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043714B (zh) 多联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47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88002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0719B (zh) 一种控制空调出风温度的方法
CN109631164B (zh) 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526462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361533B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的化霜方法
CN117053309A (zh) 一种分布式送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09763302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332344B (zh) 一种分区送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65421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