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5210A -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5210A
CN112405210A CN202011263778.3A CN202011263778A CN112405210A CN 112405210 A CN112405210 A CN 112405210A CN 202011263778 A CN202011263778 A CN 202011263778A CN 112405210 A CN112405210 A CN 112405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electric push
fixedly connected
screw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37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韩思宇
乔振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Chuangq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Chuangq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Chuangq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Chuangq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37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5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52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3/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optical surfaces on lenses or surfaces of similar shape on other work;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3/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optical surfaces on lenses or surfaces of similar shape on other work;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13/005Blocking means, chucks or the like; Alignment devices
    • B24B13/0055Positioning of lenses; Marking of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076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grinding machin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ind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0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performing a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carriages or work- tables
    • B24B47/04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performing a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carriages or work- tabl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上设置有支撑腿、固定架、第一电推杆和第一滑槽,所述支撑腿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打磨台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打磨台的中间处,所述支撑腿通过第二电推杆连接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本发明的抛光装置能够对镜片的两面同时进行抛光,加快了镜片抛光时的速度,提高了抛光装置对镜片抛光时的效率,而且本发明能够根据镜片的直径大小对镜片进行夹持,增加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范围,提高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零件又称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大部分光学零件起成像的作用,如透镜、棱镜、反射镜等。另外还有一些在光学系统中起特殊作用(如分光、传像、滤波等)的零件,如分划板、滤光片、光栅用以光学纤维件等,全息透镜、梯度折射率透镜、二元光学元件等,是一二十年来出现的新型光学零件。
目前,现有的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不能够对镜片的两面同时进行抛光,减慢了镜片抛光时的速度,降低了抛光装置对镜片抛光时的效率,而且现有的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不能根据镜片的直径大小对镜片进行夹持,局限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范围,降低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上设置有支撑腿、固定架、第一电推杆和第一滑槽,所述支撑腿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打磨台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打磨台的中间处,所述支撑腿通过第二电推杆连接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电推杆、第二滑槽和支撑板,所述第三电推杆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推杆通过第三推动杆连接夹头,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上端,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第二滑块连接第四电推杆,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五电推杆连接第五推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和第四电推杆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分别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伺服电机连接打磨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盘通过螺钉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和第四推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第一电推杆和第四电推杆,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推杆和第四电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五推动杆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四电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推动杆的另一端嵌合在所述第五电推杆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五电推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推杆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嵌合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推杆的下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块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并且嵌合在所述第三电推杆的内部,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夹头的一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抛光装置能够对镜片的两面同时进行抛光,加快了镜片抛光时的速度,提高了抛光装置对镜片抛光时的效率,而且本发明能够根据镜片的直径大小对镜片进行夹持,增加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范围,提高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的打磨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的支撑架主视图。
图中:打磨台1、支撑腿2、固定架3、第一电推杆4、第一滑槽5、第二电推杆6、第二推动杆7、第一滑块8、第三电推杆9、第二滑槽10、支撑板11、第三推动杆12、夹头13、第二滑块14、第四电推杆15、第五电推杆16、第五推动杆17、第一推动杆18、第四推动杆19、支撑架20、伺服电机21、打磨盘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包括打磨台1,所述打磨台1上设置有支撑腿2、固定架3、第一电推杆4和第一滑槽5,所述支撑腿2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4活动连接在所述打磨台1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5位于所述打磨台1的中间处,所述支撑腿2通过第二电推杆6连接第二推动杆7,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8,所述固定架3上设置有第三电推杆9、第二滑槽10和支撑板11,所述第三电推杆9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推杆9通过第三推动杆12连接夹头13,所述第二滑槽10位于所述固定架3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1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3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0通过第二滑块14连接第四电推杆15,所述支撑板11通过第五电推杆16连接第五推动杆17,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分别连接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通过伺服电机21连接打磨盘22。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21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架20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盘22通过螺钉与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伺服电机21带动打磨盘22进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的另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的内部活动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带动固定架3进行伸缩。
进一步,所述第五推动杆17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四电推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推动杆17的另一端嵌合在所述第五电推杆16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五电推杆16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推杆16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板11的右端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第五推动杆17带动第四电推杆15进行左右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块14嵌合在所述第二滑槽10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二滑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推杆15的下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滑块14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0内部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块8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滑槽5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4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滑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第一电推杆4通过第一滑块8在第一滑槽5的内部进行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三推动杆1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并且嵌合在所述第三电推杆9的内部,所述第三推动杆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夹头1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第三电推杆9通过第三推动杆12带动夹头13进行移动。
在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由第三电推杆9通过第三推动杆12带动夹头13向固定架3的中间处进行移动,以至于让夹头13对镜片侧面进行夹紧,然后再由伺服电机21带动打磨盘22进行转动,再由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带动支撑架20上的伺服电机21进行移动,以至于让伺服电机21带动打磨盘22进行打磨,再由第五电推杆16通过第五推动杆17带动第四电推杆15进行移动,在第四电推杆15移动时会通过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0的内部进行移动,以至于达到对打磨盘22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当第一电推杆4需要移动的时候,第二电推杆6通过第二推动杆7带动第一电推杆4在打磨台1上进行移动,在第一电推杆4移动时会通过第一滑块8在第一滑槽5的内部进行移动。
本发明的打磨台1、支撑腿2、固定架3、第一电推杆4、第一滑槽5、第二电推杆6、第二推动杆7、第一滑块8、第三电推杆9、第二滑槽10、支撑板11、第三推动杆12、夹头13、第二滑块14、第四电推杆15、第五电推杆16、第五推动杆17、第一推动杆18、第四推动杆19、支撑架20、伺服电机21、打磨盘22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的抛光装置能够对镜片的两面同时进行抛光,加快了镜片抛光时的速度,提高了抛光装置对镜片抛光时的效率,而且本发明能够根据镜片的直径大小对镜片进行夹持,增加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范围,提高了镜片安装固定时的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包括打磨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台(1)上设置有支撑腿(2)、固定架(3)、第一电推杆(4)和第一滑槽(5),所述支撑腿(2)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钉与所述打磨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4)活动连接在所述打磨台(1)的底部,所述第一滑槽(5)位于所述打磨台(1)的中间处,所述支撑腿(2)通过第二电推杆(6)连接第二推动杆(7),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8),所述固定架(3)上设置有第三电推杆(9)、第二滑槽(10)和支撑板(11),所述第三电推杆(9)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推杆(9)通过第三推动杆(12)连接夹头(13),所述第二滑槽(10)位于所述固定架(3)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1)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架(3)上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0)通过第二滑块(14)连接第四电推杆(15),所述支撑板(11)通过第五电推杆(16)连接第五推动杆(17),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分别连接支撑架(20),所述支撑架(20)通过伺服电机(21)连接打磨盘(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1)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架(20)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盘(22)通过螺钉与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通过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18)和第四推动杆(19)的另一端分别嵌合在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推杆(4)和第四电推杆(15)的内部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推动杆(17)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四电推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推动杆(17)的另一端嵌合在所述第五电推杆(16)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五电推杆(16)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推杆(16)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板(11)的右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4)嵌合在所述第二滑槽(10)的内部,并且与所述第二滑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四电推杆(15)的下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滑块(14)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8)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滑槽(5)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第一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4)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滑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动杆(1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并且嵌合在所述第三电推杆(9)的内部,所述第三推动杆(1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夹头(13)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011263778.3A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Withdrawn CN112405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778.3A CN112405210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3778.3A CN112405210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5210A true CN112405210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3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3778.3A Withdrawn CN112405210A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521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909A (zh) * 2021-06-08 2021-10-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学透镜双面抛光方法
CN114536153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片的双面打磨装置
CN115890403A (zh) * 2022-12-28 2023-04-04 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镜片抛光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909A (zh) * 2021-06-08 2021-10-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学透镜双面抛光方法
CN113458909B (zh) * 2021-06-08 2022-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学透镜双面抛光方法
CN114536153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片的双面打磨装置
CN115890403A (zh) * 2022-12-28 2023-04-04 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镜片抛光装置
CN115890403B (zh) * 2022-12-28 2023-10-13 中材高新江苏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镜片抛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5210A (zh) 一种光学零件双面抛光装置
CN114770345A (zh) 一种阳极氧化铝板生产用的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1760440U (zh) 一种防划伤镜片用安全分离结构
CN211760439U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双面打磨装置
CN207757457U (zh) 一种路灯灯杆生产用表面打磨设备
CN213749001U (zh) 一种光学零件旋转检测装置
CN216371495U (zh) 一种光学玻璃镜片抛光检测装置
CN213780492U (zh) 一种光学元器件封装结构
CN211085634U (zh) 一种光学镜头残余偏振测试装置
CN112676970A (zh) 一种光学镜片抛光加工装置
CN211123384U (zh) 一种光模块加工设备
CN208913755U (zh) 一种相机镜片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414794U (zh) 一种镜片精磨的夹紧装置
CN213499054U (zh) 一种精密光学元器件组装用辅助设备
CN218427432U (zh) 一种双凸透镜外壳去毛边装置
CN220575480U (zh) 一种透镜加工用成品卸料装置
CN22076213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7483809U (zh) 一种光学镜片检测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11163622U (zh) 一种望远镜配件加工夹具
CN216285824U (zh) 一种用于光纤透镜装配的耦合机构
CN220592779U (zh) 一种镜片定位机构
CN214109267U (zh) 一种光学镜片激光加工装置
CN218017642U (zh) 一种机械化高精度的电子产品加工装置
CN218698002U (zh) 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9574469U (zh) 可调式柱面镜快速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