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0208B - 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0208B
CN112400208B CN201980041770.1A CN201980041770A CN112400208B CN 112400208 B CN112400208 B CN 112400208B CN 201980041770 A CN201980041770 A CN 201980041770A CN 112400208 B CN112400208 B CN 112400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ductive plates
transformer
bobbi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17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0208A (zh
Inventor
尹修洸
金宥宣
裵硕
李晶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720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0550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117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52606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00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0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0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0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66Combination of wires and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01F27/2852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2Coils wound on non-magnetic supports, e.g. 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76Coo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如下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单元,该初级线圈单元包括缠绕的导线;和次级线圈单元,在该次级线圈单元中堆叠有导电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压器可以包括:线圈架;芯单元,该芯单元沿着线圈架的外侧被联接到线圈架;和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被堆叠。

Description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由缠绕的导线构成的初级线圈单元以及其中堆叠有导电板的次级线圈单元。
背景技术
诸如变压器和线路滤波器的各种线圈部件被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供电单元中。
变压器可以被包括在电子装置中,用于各种目的。例如,可以使用变压器来执行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递到另一个电路的能量传递功能。另外,可以使用变压器来执行改变电压的幅值的升压或降压功能。另外,可以使用具有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仅呈现电感耦合并且因此不直接形成DC路径的特性的变压器来阻止直流电流并施加交流电流或者在两个电路之间绝缘。
通常,变压器使用线圈架以维持在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芯之间的绝缘距离,以保护相应的部件,并固定部件的位置。为了执行这些功能,将具有优异的可成形性、可加工性、绝缘性和抗冲击性的聚合物类材料诸如PET、PBT或LCP用于线圈架。然而,由于其特性,聚合物与金属相比具有显著较差的热传递性能,并且因此在从其中产生高温热量的芯或线圈散热的方面是不利的,从而导致变压器的效率劣化。具体地,除了当变压器升压或降压时消耗的电流之外的电流被损耗并被转化为热量,并且热量从芯以及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释放。例如,在3kW的变压器的情况下,当发生1%的损耗时,产生了30W的热量。除了效率,散热性能也是变压器的重要性能指标。
然而,通常,由于变压器被构造成使得芯的下部与基板接触并且芯的上部被固定到金属托架,所以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产生的热量经由芯被排出到基板或托架。因此,优选地,线圈架具有能够将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产生的热量容易地传递到芯的结构。通常,线圈架具有包围次级线圈的大部分的形状,以确保绝缘距离。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改进变压器的散热性能的线圈架。
同时,近年来,根据各种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趋势,需要减小作为供电装置的变压器的尺寸。而且,为了在减小其尺寸的同时满足高功率性能,正在研究使用金属板来实现次级线圈。然而,为了使用金属板来实现次级线圈中的多匝,要求将在厚度方向上堆叠的多个金属板电连接并固定的方法。作为这些固定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可以考虑焊接方法,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线圈的面积太大以致于难以将焊料施加于此,并且由于在金属板之间的空间,所以热量被散发,由此可加工性劣化,并且因此生产率降低。另外,构成次级线圈的金属板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从用作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线圈的部分延伸,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在与连接部的边界处出现电流集中现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以上问题而做出了本公开,并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能够有效地散热的线圈架。
另外,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次级线圈单元和芯的固定性的变压器。
另外,本公开提供一种其中堆叠有多个金属板的次级线圈单元的有效连接结构。
另外,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次级线圈单元的电流集中现象的变压器。
本公开要实现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到的其它目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在结构上补偿了由于使用由绝缘性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线圈架所引起的不良散热。
为此,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可以包括:线圈架;芯部,该芯部被置放在线圈架的外部,以暴露线圈架的一部分;和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被堆叠在厚度方向上。线圈架可以在该线圈架中具有开口,以分别地暴露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和位于厚度方向上的最下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下表面的一部分。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变压器可以包括:线圈架;芯部,该芯部被置放在线圈架的外部,以暴露线圈架的一部分;和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构成上线圈部、中间线圈部和下线圈部。线圈架可以包括:下接收部,该下接收部接收下线圈部;中间接收部,该中间接收部被置放在下接收部上,以接收中间线圈部;和上接收部,该上接收部被置放在中间接收部上,以接收上线圈部。上接收部可以包括第一突出部分,该第一突出部分覆盖上线圈部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下接收部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分,该第二突出部分覆盖下线圈部的最下导电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例如,线圈架可以进一步包括: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将上接收部和中间接收部连接;和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将中间接收部和下接收部连接。
例如,上接收部可以包括:底部,该底部与上连接部接触;中间部,该中间部形成上接收部的侧壁,并且从底部的上表面的边缘的至少一区域向上延伸;和顶部,该顶部沿着中间部的上表面置放。
例如,第一突出部分可以从顶部突出。
例如,底部、中间部和顶部的外侧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对准。
例如,当在平面中观察时,顶部的上表面可以比顶部的与中间部接触的下表面进一步向内突出。
例如,顶部的内侧表面可以被倾斜地形成。
例如,可以在该顶部的内侧表面和该中间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钝角。
例如,上线圈部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可以倾斜地形成。
另外,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可以包括:线圈架;芯部,该芯部沿着线圈架的外侧被联接到线圈架;和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被堆叠在厚度方向上,并且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包括与次级线圈的绕组对应的线圈部分以及分别从线圈部分的两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一个方向可以具有相对于芯部的长轴方向的预定的倾斜度。
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可以包括:第一边界部分,该第一边界部分在线圈部分的一端的外侧和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第二边界部分,该第二边界部分在所述一端的内侧和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第三边界部分,该第三边界部分在线圈部分的另一端的内侧和第二连接部分之间;和第四边界部分,该第四边界部分在所述另一端的外侧和第二连接部分之间。
例如,第一边界部分到第四边界部分中的任一个边界部分的曲率可以大于其余三个边界部分的曲率。
例如,第一连接部分可以被连接到接地端子,第二连接部分可以被连接到信号端子,并且具有比其余三个边界部分的曲率大的曲率的所述任一个边界部分可以是第四边界部分。
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该第二类型的导电板具有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的平面形状左右对称的平面形状,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可以被交替地置放。
例如,所述预定的倾斜度可以小于87度。
另外,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可以包括:线圈架;芯部,该芯部沿着线圈架的外侧被联接到线圈架;和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被堆叠在厚度方向上,并且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包括:与次级线圈的绕组对应的线圈部分,该线圈部分具有开放环形平面形状;第一连接部分,该第一连接部分从线圈部分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和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从线圈部分的另一端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当在平面中观察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在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形成预定角度。
例如,所述预定角度可以在3度和90度之间。
例如,第一方向可以对应于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线圈架中的方向。
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该第二类型的导电板具有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的平面形状左右对称的平面形状,并且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可以被交替地置放。
有利效果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变压器的效果。
首先,可以确保在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之间的绝缘距离,并且同时可以改进次级线圈的散热性能。
第二,本公开能够在维持散热性能的同时确保次级线圈单元的固定性。
第三,构成次级线圈的多个金属板可以被有效地接合。
第四,本公开能够减轻次级线圈单元的电流集中现象。
通过本公开能够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到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了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该附图与详细描述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限于具体绘图,并且图中示出的特征可以被组合以构造新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示例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a到3j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形状。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下芯的示例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平面形状。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视图。
图7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单元的线圈架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100的示例的透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夹联接变压器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0a和10b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11a是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芯部的平面视图,并且图11b是下芯的示例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2a和12b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相应的平面形状。
图13a是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次级线圈单元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图13b是示出多个导电板的接合的透视图,并且图13c是图13b中所示的所述多个导电板的平面视图。
图14a和14b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相应的平面形状,并且图14c是示出图14a和14b中所示的导电板的接合的平面视图。
图14d和图14e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相应的平面形状,并且图14f是示出图14d和14e中所示的导电板的接合的平面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视图。
图16a和1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和线圈架的接合的视图。
图1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仅在创建本说明书时出于方便的考虑而分配或使用本文中用来描述构造部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并且这两个后缀本身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区别的含义或作用。
在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理解的是,当每一个元件被称为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和“前”或“后”时,它能够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和“前”或“后”,或者能够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的情况下间接地形成。
另外,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实施例的部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并且对应的元件的本质、次序或顺序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应当注意,如果在说明书中描述一个部件被“连接”、“联接”或“联结”到另一个部件,则前者可以被直接地“连接”、“联接”或“联结”到后者,或者可以经由另一个部件被间接地“连接”、“联接”或“联结”到后者。
另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不应被解释为排除其它元件,而是还可以包括这样的其它元件,因为除非另外提及,否则对应的元件可能是固有的。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在普通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背景中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并且除非在说明书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或过分规范的含义。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变压器。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100的示例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和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100可以包括:线圈架110;多个导电板120,所述多个导电板120被插入线圈架110中;多个接合部130,所述多个接合部130将所述多个导电板120电连接,从而与所述多个导电板120一起构成次级线圈单元;和芯部140,该芯部140联接到线圈架110的外侧,从而包围线圈架110的至少一部分。
这里,根据实施例的变压器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缠绕在线圈架110上以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但是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省略了其图示。初级线圈单元(未示出)可以采用刚性导电金属(例如铜导线)被缠绕多次的多绕组形式或者板形式。
次级线圈单元120和130可以变换并输出从初级线圈单元(未示出)接收的功率信号。在图1中,次级线圈单元120和13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总共十六个导电板被堆叠在厚度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每一个导电板可以对应于次级线圈单元中的一匝。即,当使用十六个导电板时,次级线圈单元中的匝数可以为十六,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数目的导电板。在这种情况下,次级线圈单元中的匝数可以与导电板的数目成比例。
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120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可以在平行于x轴的方向上插入线圈架110中。
除了经由接合部130的电连接之外,所述多个导电板120可以通过绝缘材料彼此电绝缘。例如,绝缘膜可以被置放在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相邻的导电板之间,从而将导电板彼此电绝缘。绝缘膜可以包括诸如酮和聚酰亚胺的成分,但不必限于此。导电板120可以包括上线圈部121、中间线圈部123和下线圈部125。线圈部121、123和125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另外,所述多个导电板120可以包括导电金属例如铜,但不必限于此。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可以包括铝。当使用铝代替铜时,每一个导电板的厚度可以比当使用铜时大约60%,但是该厚度比没有限制。
线圈架110可以具有在容纳或固定部件120和140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适合于使如下部件彼此绝缘的形状: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所述多个导电板120以及芯部140。
线圈架11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并且可以通过模制方法来生产。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架110可以具有开口,用于分别地暴露所述多个导电板120中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以及位于厚度方向上的最下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线圈架110的更具体的形状将稍后参考图3a到3i进行描述。
接合部130可以具有金属条形状,可以在厚度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贯穿每一个导电板120的一个端部,并且可以通过焊接方法被固定到每一个导电板12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条可以由其它紧固构件诸如螺栓、螺母和垫圈代替。
具有磁路特性的芯部140可以用作磁通的路径。芯部可以包括从上侧联接的上芯141以及从下侧联接的下芯142。这两个芯141和142可以具有彼此竖直对称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彼此竖直非对称的形状。芯部140可以包括磁性材料,例如,铁或铁氧体,但不必限于此。稍后将参考图4描述芯部140的具体形状。
图3a到3j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线圈架的形状。
首先,参考图3a和3b,根据实施例的线圈架110A可以包括上接收部111A、中间接收部113、下接收部115A、上连接部112、下连接部114和绕组固定部117,该上连接部112将上接收部111A和中间接收部113连接,该下连接部114将中间接收部113和下接收部115A连接。
除了绕组固定部117之外,接收部111A、113和115A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U”形平面形状或者切除了一个半圆形部分的轨道形平面形状。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接收部111A、113和115A中的每一个与两个连接部112和114可以绕着通孔TH在竖直方向上对准。此外,连接部112和114中的每一个连接部的内表面可以限定通孔TH的侧壁。通孔TH可以具有轨道形平面形状,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只要通孔TH具有与稍后描述的芯部140的中央支腿的平面形状对应的形状就没有问题。
接收部111A、113和115A中的每一个具有:接收孔,该接收孔用于接收导电板120;和开口,导电板120通过该开口插入,并且该开口被形成在接收部的另一侧中,该另一侧与接收部的在X-Y平面中具有半圆形形状的一侧相反。这里,上接收部111A和下接收部115A被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彼此竖直对称,使得上接收部111A向上敞开并且下接收部111C向下敞开。因此,被接收在上接收部111A中的上线圈部121中的位于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至少一部分在向上方向上暴露,并且被接收在下接收部115A中的下线圈部125中的位于最下位置处的导电板的至少一部分在向下方向上暴露。因此,上线圈部121和下线圈部125中的每一个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中具有增加的散热面积,结果是,取决于暴露的表面的位置,热量被快速地传递到环境空气或者传递到芯部140(当联接有芯部140时),从而表现出有利的散热效果。
与上接收部111A和下接收部115A不同,中间接收部113可以具有形成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但是除了通孔TH之外,中间接收部113可以不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的开口。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要被接收在中间接收部113中的中间线圈部123与要被缠绕在上连接部112和下连接部114上的初级线圈单元之间的绝缘距离。
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可以被缠绕在上接收部111A和中间接收部130之间的空间中的上连接部112的外表面上以及中间接收部113和下接收部115A之间的空间中的下连接部114的外表面上。绕组固定部117可以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两个孔117H,并且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的一端和另一端可以被固定地装配到相应的孔117H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3c详细描述图3b中的部分“A”。
参考图3c,上接收部111A可以包括底部111A_B、中间部111A_S和顶部111A_T。底部111A_B、中间部111A_S和顶部111A_T的外表面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对准。
中间部111A_S具有预定的厚度t和预定的高度h1,并且形成上接收部111A的侧壁。中间部111A_S从底部111A_B的上表面沿着其至少一区域(例如,除了形成在X轴方向上的开口以外的区域)的边缘向上延伸,以具有“U”形平面形状。底部111A_B的下表面被连接到上连接部112。
顶部111A_T的下表面可以与中间部111A_S的上表面接触,并且可以具有与中间部111A_S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另外,顶部111A_T可以具有梯形的截面形状,并且因此顶部111A_T的上表面可以比顶部111A_T的与中间部111A_S接触的下表面进一步向内(即,朝向通孔TH)突出。因此,在顶部111A_T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内侧表面可以倾斜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形成在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和顶部111A_T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角度θ是钝角。即,顶部111A_T可以具有被形成于在厚度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不与中间部111A_S重叠的区域中的突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直角三角形,并且形成在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和顶部111A_T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角度θ可以对应于由突出部分的截面形状形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另外,顶部111A_T的除了突出部分之外的区域可以具有矩形的截面形状。底部111A_B的上表面、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和顶部111A_T的倾斜的内侧表面可以限定在上接收部111A中的接收孔,上线圈部121被接收在该接收孔中。
总之,可以通过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形状来限定开口,该开口将置放在上线圈部121中的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上暴露。
同时,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可以小于被接收在上接收部111A中的接收孔中的上线圈部121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顶部111A_T的倾斜的内侧表面,所以当上线圈部121被接收在上接收部111A中的接收孔中时,上线圈部121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边缘与顶部111A_T的内侧表面的部分B形成接触。
由于这种结构,即使出现了公差,使得导电板之间的在厚度方向上的间隙增加,导电板也被顶部111A_T的倾斜的内侧表面挤压,从而使得能够容许该公差并且在制造过程中有助于将线圈部插入接收孔中。另外,由于上线圈部121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边缘与顶部111A_T的内侧表面点或线接触,如图3d中所示,所以最上导电板的整个上表面可以大致直接暴露于空气,并且因此,可以使散热面积最大化。
此外,即使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也位于底部111A_B的下表面的在厚度方向上与中间部111A_S重叠的区域上,导线和上线圈部121之间的最短绝缘距离也从“h2+w1”增加了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内边缘和点B之间的距离。因此,该构造还表现出确保另外的绝缘距离的效果。
同时,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可以取决于线圈架110A以及构成上线圈部121的每一个导电板的加工公差。例如,尽管取决于材料的种类而存在差异,但假设线圈架110A的公差为±0.2mm,并且导电板的公差为±0.1mm,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也可以达0.3mm。然而,上线圈部121需要在与线圈架110A的点B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为此,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宽度w1需要至少大于“w2+t”,因此优选满足条件“w1>w2+t”。
此外,上接收部111A的高度h2是底部111A_B、中间部111A_S和顶部111A_T的高度之和。因此,假设上接收部111A的高度h2是固定的,则当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减小时,θ的值接近90度。然而,由于角度θ是对应于顶部111A_T的朝向通孔TH突出的区域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因此θ的值总是超过90度。此外,即使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无限小,θ的值也总是小于180。
因此,θ的值可以具有“90<θ<180”的范围。
此外,上线圈部121的高度h3总是大于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并且随着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增加,顶部111A_T的的上表面的宽度w1也需要增加,从而保持与点B接触。然而,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总是小于上线圈部121的高度h3,并且上线圈部121的高度h3取决于各个导电板的厚度。因此,假设上线圈部121的高度h3为4mm,则中间部111A_S的高度h1需要小于4mm。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被维持为0.3mm的状态中,随着θ的值接近90,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宽度w1连续地增加,并且在某个点上,顶部111A_T与在y轴方向上与顶部111A_T相反地定位的顶部(未示出)形成接触。这意味着在线圈架110A的上接收部111A中不存在在向上方向上敞开的开口,因此难以期待散热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预期的散热功能以及通过与点B接触而固定上线圈部121的功能,优选的是,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宽度w1具有如下尺寸,该尺寸用于在最低限度地遮蔽上线圈部121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同时防止上线圈部通过开口向上分离。具体地,当上线圈部121与上接收部111A被组装在一起时,在两侧中的每一侧处形成由上述公差造成的间隙w2,并且因此,顶部111A_T的朝向通孔TH突出的区域的长度(即,w1-t)可以是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的两倍,从而防止上线圈部121分离。例如,假设中间部111A_S的厚度t为0.8mm,并且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部111A_S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隙w2为0.3mm,则顶部111A_T的上表面的宽度w1可以为1.4mm,即。“t+2*w2”。当然,上述厚度和间隙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取决于变压器100的设计尺寸对厚度和间隙做出各种改变。
尽管已经参考图3c和3d描述了上接收部111A,但是除了上接收部111A和下接收部115A彼此竖直对称之外,上接收部111A的描述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下接收部115A。
接下来,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图3c中所示的线圈架110A中的顶部111A_T的形状可以被替换为不同的形状。将参考图3e到3h对此进行描述。
首先,如图3e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的线圈架110B可以包括固定部111B_PT而不是上文参考图3c所描述的顶部111A_T,当在平面中观察时,该固定部111B_PT从上接收部111B的侧壁的上表面的区域朝向通孔TH突出。例如,固定部111B_PT可以具有矩形柱形状,并且可以从上接收部111B的侧壁的上表面中的具有半圆形平面形状的部分的中央朝向通孔TH延伸。由于固定部111B_PT的布置,不仅能够防止当接收上线圈部121时上线圈部121的分离,而且能够确保上线圈部121中的位于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散热面积。
此外,如图3f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的线圈架110C可以包括多个固定部111C_PT。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3e和3f中所示的固定部111B_PT和111C_PT中的每一个固定部中,优选的是,朝向通孔TH定向的一个侧表面延伸(例如,平行于图3f中的轴线C延伸)成当芯部140被联接到线圈架110B或110C时接触芯部140的一个侧表面,芯部14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向每一个固定部的所述一个侧表面。由此,固定部111B_PT和111C_PT中的每一个可以确保芯部140与线圈部的固定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如图3g中所示,线圈架110D可以包括具有弧形平面形状的固定部111D_CM。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h中所示,优选的是,固定部111D_CM的笔直的侧表面延伸成当芯部140被联接到线圈架110D时接触芯部140的一个侧表面,芯部14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向固定部的笔直的侧表面。
同时,线圈架的中间接收部可以被变型,从而固定芯部140。这将参考图3i和3j进行描述。
参考图3i,示出了包括中间接收部113A’的线圈架110A’,该中间接收部113A’是图3a和3b中所示的线圈架110A的中间接收部的变型。具体地,固定部119可以被置放在中间接收部113A’的两侧处,从而从中间接收部113A’的外侧壁中的与绕组固定部117相邻的弯曲表面在与次级线圈单元被插入的方向(例如,X轴方向)相交的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延伸。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j中所示,优选的是,每一个固定部119的一个侧表面延伸成当芯部140被联接到线圈架110A’时接触芯部140的一个侧表面,芯部140的所述一个侧表面面向每一个固定部119中的的所述一个侧表面。
尽管上文已经参考图3a到3i描述了上接收部111A、111B、111C和111D,但是由于下接收部115A、115B、115C和115D与上接收部111A、111B、111C和111D竖直对称,所以包括固定部111B_PT、111C_PT和111D_CM的部件可以被类似地应用于下接收部115A、115B、115C和115D。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芯部140的构造。图4是示出下芯的示例的外观的透视图。尽管将参考图4描述芯部140的下芯142,但是在上芯141与下芯142竖直对称的假设下,以下描述也可以应用上芯141。
参考图4,下芯142的下表面可以具有矩形平面形状,该矩形平面形状包括在一个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延伸的长边以及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交的另一个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的短边。
另外,下芯142可以包括:中央支腿142_1(或中央部),该中央支腿142_1具有轨道形柱形状;和侧部142_2,该侧部142_2被置放在下芯142的绕着中央支腿142_1面向彼此的两侧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以包围线圈架110的形式将下芯142联接到线圈架110,通过切除在侧部142_2的内侧表面和中央支腿142_1的侧表面之间的区域,接收孔可以被形成为具有轨道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可以对应于线圈架110的尺寸和形状。这种类型的芯被称为“EPC”芯。
同时,中央支腿142_1可以被插入线圈架110中的通孔TH中。另外,当被联接到线圈架110时,上芯141的中央支腿(未示出)和下芯142的中央支腿142_1可以形成彼此接触,或者可以以预定距离(例如100μm)彼此间隔开。
接下来,将参考图5和6描述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多个导电板的构造。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平面形状。
首先,参考图5,示出了具有不同平面形状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120A和120B。由于除了与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20B相比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的左侧和右侧被反转之外,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具有与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20B相同的形状,所以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
根据实施例的导电板120A可以具有开放环形平面形状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该开放环形平面形状具有两个端部120T_M和120T_R。在包括图5的本说明书中,导电板120A和120B中的每一个被示出为具有在轨道形中空部分HC上定中的开放轨道形状,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平面形状可以是开放圆形/椭圆环形形状或开放多边形环形形状。
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可以具有“q”形平面形状。另外,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左右对称的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20B可以具有“p”形平面形状。这里,在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中,由于第一端部120T_M被连接到地面,因此该第一端部120T_M可以被称为接地端部,并且由于第二端部120T_R被连接到一条信号线,因此该第二端部120T_R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端部。类似地,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21也可以具有一个接地端部120T_M’和一个信号端部120T_L。信号端部120T_L可以与第一信号端部120T_R相反地定位,并且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端部。
因此,当将四个导电板用于构成次级线圈单元120和130的一个线圈部(例如上线圈部121)时,总共设置了四个接地端部、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这四个接地端部、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或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对准。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四个接地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可以经由接合部130彼此电连接,但是实际上构成匝的其余部分可以彼此绝缘,从而彼此不直接接触。
另外,每一个端部可以在其中具有通孔H,接合部130穿过该通孔H。尽管在图5中示出了具有矩形平面形状的一个孔H被形成在每一个端部中,但是孔的数目和位置可以改变。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视图。
参考图6,根据实施例的次级线圈单元可以由总共十六个导电板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20A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20B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交替地堆叠。此外,位于上位置处的四个导电板可以形成一组以构成上线圈部121,位于中间位置处的八个导电板可以形成另一组以构成中间线圈部123,并且位于下位置处的四个导电板可以形成又一组以构成下线圈部125。如所示的,上线圈部121、中间线圈部123和下线圈部125可以在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重叠。间隔距离可以取决于上连接部112和下连接部114的高度而改变。
导电板可以通过焊接方法而彼此固定并电连接。为了实现焊接,金属条131、132和133可以插入穿过导电板中的相应的孔H。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母线BB,该母线BB被电连接到金属条131、132和133,或者相应的金属条131、132和133插入穿过该母线BB。当变压器100被安装到基板上时,母线BB可以用作与次级线圈的电路径,并且还可以用于将变压器100固定到基板上。在图6中,母线BB在厚度方向上被置放在上线圈部121和中间线圈部123之间以及中间线圈部分123和下线圈部125之间,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母线BB可以取决于与基板(未示出)的布置关系而在厚度方向上被置放在上线圈部121上或下线圈部125下。
同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位置处的导电板(例如上线圈部121中的位于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和下线圈部125中的位于最下位置处的导电板)通过固定部111B_PT、111C_PT和111D_CM或线圈架110的顶部111A_T与芯部140间隔开。与此不同,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导热元件可以被置放于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位置处的每一个导电板和芯部之间。导热元件可以与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位置处的每一个导电板的一个表面以及芯部的面向导电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一个表面接触。将参考图7对此进行描述。
图7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单元的线圈架结构的示例的截面图。在图7中,线圈架110可以具有图3a到3j中所示的线圈架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另外,在图7中,示出了缠绕有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电线161和162的构造。
参考图7,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的散热单元HD(例如,散热片)可以被置放于在厚度方向上位于最外位置处的导电板(例如,上线圈部121中的被置放在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121TS)和上芯141的面向上表面121TS的下表面141BS之间。这里,散热单元HD的上表面与上芯141的下表面141BS接触,并且散热单元HD的下表面与被置放在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121TS接触。由此,从上线圈部121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快速地传递到上芯141。该构造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下线圈部125和下芯142。
当然,当变压器运行时,在芯部140的中央支脚附近产生最大的热量。当芯部140的温度较高时,与当不存在散热单元HD时相比,来自芯部140的热量更快地经由散热单元HD被暂时地传递到次级线圈单元。然而,由于芯部140用于将热量主要地散发到托架或基板,因此来自次级线圈单元的热量可以经由芯部140快速地散发。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到17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1100的示例的透视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夹联接变压器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8和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夹联接变压器1100可以包括:线圈架1110;多个导电板1120,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被插入线圈架1110中;多个接合部1130,所述多个接合部1130将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电连接,从而与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一起以一体形式构成次级线圈单元;和芯部1140,该芯部1140联接到线圈架1110的外侧,从而包围线圈架1110的至少一部分。
这里,根据实施例的变压器1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被缠绕在线圈架1110上以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但是在本说明书的图中省略了其图示。初级线圈单元(未示出)可以采用刚性导电金属(例如铜导线)被缠绕多次的多绕组形式。
次级线圈单元1120和1130可以变换并输出从初级线圈单元(未示出)接收的功率信号。在图8中,次级线圈单元1120和113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总共八个导电板被堆叠在厚度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每一个导电板可以对应于次级线圈单元中的一匝。即,当使用八个导电板时,次级线圈单元中的匝数可以是八,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数目的导电板。在这种情况下,次级线圈单元中的匝数可以与导电板的数目成比例。
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可以在x轴方向上插入线圈架1110中。
除了经由接合部1130的电连接之外,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可以通过绝缘材料彼此电绝缘。例如,绝缘膜可以被置放在在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相邻的导电板之间,从而将导电板彼此电绝缘。绝缘膜可以包括诸如酮和聚酰亚胺的成分,但不必限于此。另外,由于稍后描述的接合部1130的垫圈1132的厚度,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由此彼此绝缘。稍后将参考图17对此进行描述。
另外,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可以包括导电金属例如铜,但不必限于此。例如,所述多个导电板可以包括铝。当使用铝代替铜时,每一个导电板的厚度可以比当使用铜时大约60%。
线圈架1110可以具有在容纳或固定部件1120和1140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适合于使如下部件彼此绝缘的形状: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以及芯部1140。
线圈架111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并且可以通过模制方法来生产。线圈架1110的更具体的形状稍后将参考图10进行描述。
接合部1130可以包括螺栓1131、垫圈1132和螺母1132。螺栓1131可以在竖直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贯穿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所有所述多个导电板1120,并且垫圈1132可以被置放在彼此相邻地定位且具有相同形状的导电板之间。另外,螺母1133可以用于固定导电板1120,使得预定数目(例如四个)的导电板1120彼此紧密接触。例如,预定数目的导电板可以被固定在一个螺母1133和另一个螺母1133之间或在螺栓1131的头部和螺母1133之间。
具有磁路的特性的芯部1140可以用作磁通的路径。芯部可以包括从上侧联接的上芯1141以及从下侧联接的下芯1142。这两个芯1141和1142可以具有彼此竖直对称的形状,或者可以具有彼此竖直非对称的形状。芯部1140可以包括磁性材料,例如,铁或铁氧体,但不必限于此。稍后将参考图11描述芯部1140的具体形状。
图10a和10b分别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线圈架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参考图10a和10b,线圈架1110可以包括第一板1111、第二板1112、第三板1113、第四板1114、连接部1115、侧壁部1116U和1116L以及绕组固定部1117,该连接部1115将第二板1112和第三板1113连接。板1111、1112、1113和1114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环形平面形状。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板1111、1112、1113和1114与连接部1115可以绕着通孔TH在竖直方向上对准。此外,连接部1115的内表面可以限定通孔TH的侧壁。
侧壁部1116U和1116L可以包括被置放在第一板1111和第二板1112之间的上侧壁1116U以及被置放在第三板1113和第四板1114之间的下侧壁1116L。侧壁1116U和1116L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弧形平面形状。第一开口OP1可以被形成在第一板1111和第二板1112之间的未置放上侧壁1116U的部分中,并且第二开口OP2可以被形成在第三板1113和第四板114之间的未置放下侧壁1116L的部分中。稍后描述的上线圈部1120T可以插入穿过第一开口OP1,并且稍后描述的下线圈部1120U可以插入穿过第二开口OP2。换言之,上线圈部1120T可以被接收在由第一板1111、第二板1112和上侧壁1116U限定的接收孔中,并且下线圈部1120U可以被接收在由第三板1113、第四板1114和下侧壁1116L限定的接收孔中。
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可以被缠绕在第二板1112和第三板1113之间的空间中的连接部1115的外周表面上。绕组固定部1117可以包括两个孔1117H,并且构成初级线圈单元的导线(未示出)的一端和另一端可以被固定地装配到相应的孔1117H中。
另外,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1118可以被置放在第一板1111的上表面和第四板1114的下表面上,从而当芯部1140被联接时引导芯部1140的联接位置并且防止芯部1140绕着通孔TH旋转。
接下来,将参考图11a和11b描述芯部140的构造。图11a是根据实施例的芯部的平面视图,并且图11b是下芯的示例的外观的透视图。参考图11a,芯部1140可以具有沙漏形平面形状。具有这种平面形状的芯部1140可以被称为“pq”型芯。由于该平面形状,芯部1140可以具有短轴和长轴。例如,在图11a中,短轴方向可以对应于x轴方向,并且长轴方向可以对应于y轴方向。
构成芯部1140的芯中的任一个芯(这里是下芯1142)可以包括:中央部1142_1,该中央部1142_1具有圆柱形状;和侧部1142_2,该侧部1142_2被置放在绕着中央部1142_1面向彼此的两侧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以包围线圈架1110的形式将下芯1142联接到线圈架1110,可以在侧部1142_2的内周表面和中央部1142_1的外周表面之间以环形形状形成接收孔,并且该接收孔可以对应于线圈架1110的尺寸。同时,中央部1142_1可以被插入线圈架110中的通孔TH中。同时,中央部1142_1可以被称为“中央支腿”。当被联接到线圈架1110时,上芯1141的中央支腿(未示出)和下芯1142的中央支腿1142_1可以形成彼此接触,或者可以以预定距离(例如100μm)彼此间隔开。
接下来,将参考图12a到14c描述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多个导电板的构造。
图12a和12b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相应的平面形状。另外,图13a是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次级线圈单元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图13b是示出所述多个导电板的接合的透视图,并且图13c是图13b中所示的所述多个导电板的平面视图。另外,图14a和14b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的相应的平面形状,并且图14c是示出图14a和14b中所示的导电板的接合的平面视图。
首先,参考图12a和12b,示出了具有不同平面形状的两种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1122。由于除了与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相比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的左侧和右侧被反转之外,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具有与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相同的构造,所以以下描述将集中于图12a中所示的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
根据实施例的导电板1121可以具有开放环形平面形状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该开放环形平面形状具有两个端部1121D和1121E。尽管在包括图12a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板被示出为具有圆形环形形状,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平面形状可以是开放圆形/椭圆环形形状、开放多边形环形形状或开放轨道型环形形状。
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实际上可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并且可以包括:线圈部分1121A,该线圈部分1121A具有在中空部分HC上定中的开放环形平面形状;第一端部1121D;第二端部1121E;第一连接部分1121B,该第一连接部分1121B将线圈部分1121A的一端和第一端部1121D连接,并且在一个轴线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该第二连接部分1121C将线圈部分1121A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1E连接,并且在一个轴线方向(例如x轴)上延伸。因此,当在平面中观察时,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在彼此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由于线圈部分1121A、第一连接部分1121B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所以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可以具有“q”形平面形状。另外,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左右对称的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可以具有“p”形平面形状。这里,在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中,由于第一端部1121D被连接到地面,因此该第一端部1121D可以被称为接地端部,并且由于第二端部1121E被连接到一条信号线,因此该第二端部1121E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端部。类似地,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1也可以具有一个接地端部和一个信号端部。该信号端部可以与第一信号端部1121E相反地定位,并且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端部。
因此,当使用四个导电板时,设置了总共四个接地端部、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这四个接地端部、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或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对准。
两个第一信号端部、四个接地端部和两个第二信号端部可以经由接合部1130彼此电连接,但是线圈部分1121A可以与另一个线圈部分绝缘,从而不与其直接接触。
另外,端部可以在其中具有通孔H1和H2,接合部1130的螺栓1131穿过该通孔H1和H2。在每一个端部中形成的孔的数目和位置可以改变。
同时,如图12B中所示,突出部分PT被设置在线圈部分1121A的外周上。当被联接到线圈架1110时,突出部分可以与侧壁部1116U和1116L的边缘形成接触,因此可以引导线圈部分被固定到线圈架1110的位置。
接下来,参考图13a到13c,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次级线圈单元可以由总共八个导电板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交替地堆叠。此外,位于上位置处的四个导电板可以形成一组以构成上线圈部1120T,并且位于下位置处的四个导电板可以形成另一组以构成下线圈部1120U。如所示的,上线圈部1120T和下线圈部1120U可以在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重叠。间隔距离可以取决于与接合部1130的接合关系而改变。例如,可以取决于被紧固到螺栓1131的螺母133之间的距离来调节间隔距离。当上线圈部1120T和下线圈部1120U被接收在线圈架1110中时,初级线圈单元(未示出)可以被置放在上线圈部1120T和下线圈部1120U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电板1121和1122的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在与水平方向(例如,Y轴)垂直的一个方向(例如,X轴)上彼此平行地延伸。与此不同,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两个连接部分可以延伸成当在平面中观察时具有处于预定角度的预定倾斜度(倾斜),而不是垂直于水平方向。
这将参考图14a到14f进行描述。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12a和12b中所示的导电板1121和1122的差异。
首先,将参考图14a到14c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的导电板。图14a示出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根据另一个方面的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可以具有开放环形平面形状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该开放环形平面形状具有两个端部1121D’和1121E’。
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实际上可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并且可以包括:线圈部分1121A’,该线圈部分1121A’具有在中空部分HC’上定中的开放环形平面形状;第一端部1121D’;第二端部1121E’;第一连接部分1121B’,该第一连接部分1121B’将线圈部分1121A’的一端和第一端部1121D’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该第二连接部分1121C’将线圈部分1121A’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1E’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因此,当在平面中观察时,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在彼此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2a和12b中所示的构造不同,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可以在与线圈架的向前方向(例如,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可以在相对于水平方向(例如,y轴方向)以预定角度θ倾斜的方向上延伸,而不是垂直于水平方向。
这里,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延伸的方向可以是连接部分的包括直线的任一个边缘区域中所包括的直线延伸的方向,或者可以是第一连接部分1121B’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的边缘中的彼此相邻且平行的侧边(例如,第一连接部分的右侧和第二连接部分的左侧)延伸的方向。
此外,预定角度θ可以是由水平方向和延伸方向形成的角度,或者可以是由将中空部分HC’的中心和任何一个通孔(例如H2’)的中心连接的线和水平方向形成的角度。此外,当第一连接部分1121B’延伸的方向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延伸的方向彼此不平行时,预定角度θ可以表示第一连接部分1121B’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中的任一个延伸的方向。
例如,预定角度θ可以大于0度并且小于90度,优选为87度或更小,并且更优选为约60度。
将角度θ设定在这个范围的原因是为了使线圈部分1121A’的平面面积最大化,并且减小线圈部分1121A’与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之间曲率变化的部分(或者线圈部分和延伸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R1、R2、R3和R4)的曲率。线圈部分121A的大的平面面积意味着与变压器的尺寸相比,容量和效率高。线圈部分1121A’与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之间曲率变化的部分R1、R2、R3和R4的小曲率意味着可以减轻在对应的部分R1、R2、R3和R4处电流集中现象的发生。
更详细地,线圈部分1121A’具有与中空部分HC’的曲率对应的内径曲率以及小于内径曲率的外径曲率。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的边界部分R1、R2、R3和R4具有与内径曲率或外径曲率不同的曲率。这里,四个边界部分R1、R2、R3和R4中的任一个可以具有比边界部分中的其余边界部分的曲率大的曲率。例如,在线圈部分1121A’的外边缘和第二延伸部分1121C’之间的第四边界部分R4可以具有比第一边界部分R1、第二边界部分R2和第三边界部分R3大的曲率。
图14b示出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由于除了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和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彼此左右对称之外,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和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省略其重复的描述。
同时,当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的导电板1121’和112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角度范围θ并且其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H1为48.47mm时,第一延伸部分1121B’宽度w1可以为10mm,并且第二端部1121E的高度H2可以为10mm,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导电板1121’和1122’的尺寸不限于此。
接下来,参考图14d到14f,示出了根据又一个方面的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由于除了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彼此左右对称之外,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
根据又一个方面的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可以具有开放环形平面形状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该开放环形平面形状具有两个端部1121D”和1121E”。第一端部1121D”可以在其中具有第一通孔H1”,并且第二端部1121E”可以在其中具有第二通孔H2”。
例如,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实际上可以形成次级线圈单元的一匝,并且可以包括:线圈部分1121A”,该线圈部分1121A”具有在中空部分HC”上定中的开放环形平面形状;第一端部1121D”;第二端部1121E”;第一连接部分1121B”,该第一连接部分1121B”将线圈部分1121A”的一端和第一端部1121D”连接,并且在竖直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该第二连接部分1121C”将线圈部分1121A”的另一端和第二端部1121E”连接,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当在平面中观察时,第一连接部分1121B“和第二连接部分1121C”彼此间隔开,并且间隔距离D1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变化。然而,间隔距离D1优选等于或大于导电板1121”和1122”中的每一个的厚度。
与图12a、12b和图14a到14c中所示的构造不同,两个连接部分1121B”和1121C”中的一个连接部分1121C”可以在与线圈架的向前方向(例如,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换言之,第二连接部分1121C”延伸的方向可以与第一连接部分1121B”延伸的方向形成预定角度θ’。
这里,第一连接部分1121B”的延伸方向可以被定义为从中空部分HC”的中心HCC”朝向第一通孔H1”的中心H1C”定向的方向,并且第二连接部分1121C”延伸的方向可以被定义为从中空部分HC”的中心HCC”朝向第二通孔H2”的中心H2C”定向的方向。与此不同的是,第二连接部分1121C”延伸的方向可以被定义为从第二通孔H2”的中心H2C”朝向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其下方的第二端部1121E”的边缘H2”-1定向的方向,而不是从中空部分HC”的中心HCC”朝向第二通孔H2”的中心H2C”定向的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4f描述由第二连接部分1121C”延伸的方向和第一连接部分1121B”延伸的方向形成的角度θ’的条件。
如图14f中所示,当中空部分HC”的中央HCC”、第一通孔H1”的中央H1C”和第二通孔H2”的中央H2C”被连接时,形成了直角三角形。在该直角三角形中,不是直角的两个角度中的每一个角度均是锐角,并且这两个角度之和总是为90度。因此,角度θ’需要满足“0<θ’<90”的范围。
然而,导电板的最大尺寸受到芯140的入口的尺寸(即,面向彼此的侧部1142_2之间的最短距离D2)的限制。换言之,芯的入口的尺寸D2需要等于或大于位于与芯的入口相同的线上的三个连接部分的宽度D3、相邻的连接部分之间的距离D1以及导电板和芯的两个侧部之间的公差D4之和(即3*D3+2*D1+2*D4≤D2)。
这里,假设公差D4的最小值为0.1mm(即0.1mm≤D4),并且芯是PQ40.5/30.3/28A标准的铁氧体芯,则D2的最小值为27.8mm。另外,假设一个导电板的厚度为1mm,相邻的连接部分之间的距离D1为1mm。在这些假设下,如果三个连接部分具有相同的宽度D3,则每一个连接部分的宽度D3为8.5mm((27.8-2-0.2)/3)。
此外,根据三角原理,tanθ’=S1/S2,因此角度θ’如下:θ’=tan-1(S1/S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S1为常数,则角度θ’的值可以取决于S2的长度而改变。
当然,θ’的最大值被确定为小于90度,但是实际实施中的最小值可以以如下方式获得。
假设每一个连接部分的宽度D3为1mm,S2=D3+D1,并且因此S2为2mm。由于S1的长度需要大于线圈部分1121A”的外半径和第一连接部分1121B”的竖直长度,所以S1的最小值变为38.7mm。
即,由于θ’=tan-1(2/38.7),并且tanθ’的值在约3°的角度处为0.0524,所以最小角度θ’可以变为3°。结果,θ’可以是“3°<θ’<90°”,优选为约30°。
同时,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上述直角三角形可以由如下直角三角形代替:该直角三角形通过连接中空部分HC”的中心HCC”、竖直地位于第一通孔H1”的中心H1C”下方的第一端部1121D”的边缘H1C”-1和竖直地位于第二通孔H2”的中心H2C”下方的第二端部1121E”的边缘H2”-1而形成。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视图。在图15中,为了便于描述,在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多个导电板中,仅示出了位于最上位置处的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以及被置放在该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下方的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2。
参考图15,第一类型的导电板1121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1121在没有垫圈的情况下通过穿过形成在其接地端部中的通孔H1的螺栓1131C而接合。与此不同的是,垫圈1132A被置放在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第二类型的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的信号端部和位于其下方的相同类型的导电板(未示出)的信号端部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垫圈的厚度可以与导电板的厚度相同。由于该构造,构成次级线圈单元的多个导电板的接地端部经由螺栓1131C形成闭环,并且在经由垫圈1132A维持其间的距离的同时,其信号端部经由螺栓1131A形成闭环。
图16a和1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和线圈架的接合的视图。
参考图16a,上线圈部1120T可以通过第一开口OP1被插入线圈架中,并且下线圈部1120U可以通过第二开口OP2被插入线圈架中。这里,形成在线圈部1120T和1120U的侧表面处的突出部分PT可以用于引导将线圈部1120T和1120U接收并固定在线圈架中的位置并且防止线圈部1120T和1120U在插入之后移动或绕着通孔TH旋转。例如,当上线圈部1120T通过第一开口OP1被插入线圈架1110中时,上线圈部1120T的突出部分PT与限定第一开口OP1的上侧壁1116U的两个边缘形成接触。因此,在上线圈部1120T的突出部分PT与上侧壁1116U的边缘形成接触之后,上线圈部120T不能被更深地插入,并且阻止了上线圈部120T在插入状态下旋转。
接下来,图16b示出应用参考图16D到16F描述的导电板的情况。类似于图16a的情况,上线圈部1120T”通过第一开口OP1被插入线圈架1110中,并且下线圈部1120U”通过第二开口OP2被插入线圈架1110中。
然而,导电板可以通过焊接方法彼此固定并电连接,而不是使用螺栓1131、垫圈1132和螺母1133。为了实现焊接,焊针1134可以插入穿过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端子TM,该端子TM被电连接到焊针134,或者焊针1134插入穿过该端子TM。当变压器1100被安装到基板上时,端子TM可以用作与次级线圈的电路径,并且还可以用于将变压器1100固定到基板上。在图16b中,端子TM在厚度方向上被置放在上线圈部1120T”和下线圈部120U”之间,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端子TM可以取决于与基板(未示出)的布置关系而在厚度方向上被置放在上线圈部1120T”上或下线圈部1120U”下。即使应用了参考图14d到14f描述的导电板,也可以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来应用其余部件,诸如线圈架1110和芯1140。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可以取决于垫圈的厚度来调节导电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这将参考图17进行描述。图1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板的接合的示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垫圈的厚度与导电板的厚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构成一组的导电板彼此紧密接触,因此要求单独的绝缘构件诸如绝缘膜,从而将导电板彼此绝缘。然而,如图17中所示,当垫圈1131A’的厚度T1大于导电板1121-1、1121-2、1122-1和1122-2中的每一个导电板的厚度T2时,彼此相邻的导电板中的至少一些导电板(例如1122-1和1121-2)彼此不紧密接触并且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从而在对应的导电板之间可以省略绝缘构件。
尽管上文仅已经描述了有限数目的实施例,但是各种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上述实施例的技术内容可以被组合为各种形式,只要它们并非彼此不兼容即可,并且因此可以在新的实施例中实施上述实施例的技术内容。
例如,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端部、接地端部和第二信号端部被示出为在相同的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以从线圈架1110的一个表面(例如前表面)一起暴露,但是这仅作为示例给出。第一信号端部、接地端部和第二信号端部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在与其余端部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在与其余端部暴露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从线圈架暴露。
另外,尽管已经描述了导电板经由包括螺栓、垫圈和螺母的接合部而彼此接合和电连接,但是导电板可以通过焊接方法彼此接合和电连接。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变压器100和1100可以用于仪表变压器、AC计算板、DC-DC转换器、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因此,以上详细描述不旨在被理解为在所有方面限制本公开,而是被认为是作为示例。本公开的范围应当通过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做出的所有等同变型应当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4)

1.一种变压器,包括:
线圈架;
芯部,所述芯部被置放在所述线圈架的外部,以暴露所述线圈架的一部分;和
多个导电板,所述多个导电板被插入所述线圈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构成上线圈部、中间线圈部和下线圈部,
其中,所述线圈架包括:
下接收部,所述下接收部接收所述下线圈部;
中间接收部,所述中间接收部被置放在所述下接收部上,以接收所述中间线圈部;
上接收部,所述上接收部被置放在所述中间接收部上,以接收所述上线圈部;
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将所述上接收部和所述中间接收部连接;和
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将所述中间接收部和所述下接收部连接,
其中,所述上接收部包括第一突出部分,所述第一突出部分覆盖所述上线圈部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下接收部包括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覆盖所述下线圈部的最下导电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初级线圈单元被分别缠绕在所述上连接部的外周表面和所述下连接部的外周表面上,
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包括:
线圈部分,所述线圈部分与次级线圈的绕组对应;和
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分别从所述线圈部分的两端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其中,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一个方向相对于所述芯部的长轴方向具有预定的倾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上接收部包括:
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上连接部接触;
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形成所述上接收部的侧壁,并且从所述底部的上表面的边缘的至少一区域向上延伸;和
顶部,所述顶部沿着所述中间部的上表面置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分从所述顶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底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顶部的外侧表面在厚度方向上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中,当在平面中观察时,所述顶部的上表面比所述顶部的与所述中间部接触的下表面进一步向内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顶部的内侧表面被倾斜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中,在所述顶部的内侧表面和所述中间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上线圈部的最上导电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边缘与所述顶部的倾斜地形成的所述内侧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导电板包括:
第一边界部分,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在所述线圈部分的一端的外侧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之间;
第二边界部分,所述第二边界部分在所述一端的内侧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之间;
第三边界部分,所述第三边界部分在所述线圈部分的另一端的内侧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和
第四边界部分,所述第四边界部分在所述另一端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边界部分到所述第四边界部分中的任一个边界部分的曲率大于其余三个边界部分的曲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被连接到接地端子,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被连接到信号端子,并且
其中,具有比所述其余三个边界部分的曲率大的曲率的所述任一个边界部分是所述第四边界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多个导电板包括:
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
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所述第二类型的导电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类型的导电板的平面形状左右对称的平面形状,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导电板和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导电板被交替地置放。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预定的倾斜度小于87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在所述线圈架中具有开口,以分别地暴露所述多个导电板中的位于厚度方向上的最上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最下位置处的导电板的下表面的一部分。
CN201980041770.1A 2018-06-22 2019-06-14 变压器 Active CN112400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2082A KR102605507B1 (ko) 2018-06-22 2018-06-22 트랜스포머
KR10-2018-0072082 2018-06-22
KR10-2018-0111707 2018-09-18
KR1020180111707A KR102526062B1 (ko) 2018-09-18 2018-09-18 트랜스포머
PCT/KR2019/007184 WO2019245233A1 (ko) 2018-06-22 2019-06-14 트랜스포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0208A CN112400208A (zh) 2021-02-23
CN112400208B true CN112400208B (zh) 2023-08-11

Family

ID=68984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1770.1A Active CN112400208B (zh) 2018-06-22 2019-06-14 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0366A1 (zh)
CN (1) CN112400208B (zh)
WO (1) WO20192452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20199A4 (en) * 2019-01-30 2022-11-23 LG Innotek Co., Ltd. TRANSFORMER
US11562854B1 (en) * 2019-07-12 2023-01-24 Bel Power Solutions Inc. Dual slotted bobbin magnetic component with two-legged co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02A (zh) * 1988-03-08 1989-10-04 契奇玛株式会社 小型变压器
TW201118895A (en) * 2009-11-19 2011-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with modular winding bobbin devices
CN201853566U (zh) * 2010-09-21 2011-06-01 成翔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二次侧双环分离式变压器
CN102376432A (zh) * 2010-07-02 2012-03-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变压器及具有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TW201413759A (zh) * 2012-09-25 2014-04-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器結構
CN205069335U (zh) * 2015-11-09 2016-03-02 东莞市昱懋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变压器
KR20160126141A (ko) * 2015-04-22 2016-1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보빈구조를 갖는 트랜스포머
CN107221419A (zh) * 2015-03-04 2017-09-29 江苏理工学院 开关变压器的骨架及开关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48133A1 (de) * 2001-09-28 2003-04-24 Ascom Energy Systems Ag Bern Flachtransformator mit gesteckten Sekundärwicklungen
US7439838B2 (en) * 2005-09-09 2008-10-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s and winding units thereof
TWI297899B (en) * 2006-04-17 2008-06-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US8013709B2 (en) * 2008-04-18 2011-09-0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nductive module and assembly structure having such conductive module
JP5343948B2 (ja) * 2010-09-14 2013-1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トランス
TWI450287B (zh) * 2012-01-20 2014-08-21 Acbel Polytech Inc transformer
TWI451457B (zh) * 2013-05-03 2014-09-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初級側模組及其適用之變壓器
JP6874284B2 (ja) * 2016-06-16 2021-05-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トランス
CN207353067U (zh) * 2017-09-27 2018-05-11 东翔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绕线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02A (zh) * 1988-03-08 1989-10-04 契奇玛株式会社 小型变压器
TW201118895A (en) * 2009-11-19 2011-06-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with modular winding bobbin devices
CN102376432A (zh) * 2010-07-02 2012-03-1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变压器及具有该变压器的显示装置
CN201853566U (zh) * 2010-09-21 2011-06-01 成翔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二次侧双环分离式变压器
TW201413759A (zh) * 2012-09-25 2014-04-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變壓器結構
CN107221419A (zh) * 2015-03-04 2017-09-29 江苏理工学院 开关变压器的骨架及开关电源
KR20160126141A (ko) * 2015-04-22 2016-11-0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보빈구조를 갖는 트랜스포머
CN205069335U (zh) * 2015-11-09 2016-03-02 东莞市昱懋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0208A (zh) 2021-02-23
WO2019245233A1 (ko) 2019-12-26
US20210280366A1 (en) 2021-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5313B2 (en) DC-DC converter
US8188830B2 (en) Transformer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JP5304231B2 (ja) コイル基板構造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7446637B1 (en) Parent-child leadframe type transformer
US8471666B2 (en) Coil bobbin, coil component and switching power source apparatus
US1161639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5273192B2 (ja) コイル用ボビン、コイル部品、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5998774B2 (ja) プリントコイル型トランスおよび電源装置
CN112400208B (zh) 变压器
JP2013526020A (ja) 一体型プレーナトランスおよび母線
US10405429B2 (en) Transformer integrated typ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50131353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US10354792B2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KR102605507B1 (ko) 트랜스포머
KR20180055738A (ko) Dc-dc 컨버터
KR102526062B1 (ko) 트랜스포머
US11177066B2 (en) Egg-shaped continuous coils for inductive components
US10404178B2 (en) Insulation type step-up converter
KR102626341B1 (ko) 인덕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류 컨버터
KR20200094423A (ko) 트랜스포머
KR20180077014A (ko) Dc-dc 컨버터
EP3893256A1 (en) Semi-planar transformer
US20230411066A1 (en) Transformer
KR102479003B1 (ko) 자성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회로 기판
CN112448591B (zh) 功率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