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381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381A
CN112399381A CN202011183000.1A CN202011183000A CN112399381A CN 112399381 A CN112399381 A CN 112399381A CN 202011183000 A CN202011183000 A CN 202011183000A CN 112399381 A CN112399381 A CN 112399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sub
p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3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381B (zh
Inventor
徐一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30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输出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步骤S2,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步骤S4,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优化以太网传输过程中小数据包的延时传输,将大数据包拆分成若干小包并将其他具有同等传输优先级的小数据包插入小包间的预留位置处,实现并行发送,减少小数据包的等待时间,特别是适用于车载以太网在发送端的网络延时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和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导致车载网络容量扩大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满足车载网络容量的要求,车载以太网络进入到各整车厂商的视野。
现有技术中,以太网的报文净荷可达1500字节,能够实现对于数据的高效传输;但随着车载域控制器中数据传输量的与日俱增,多种有关数据传输的优化方式被不断提出:目前绝大多数车载以太网均使用多优先级队列的设置,允许高优先级的报文优先发送——这一数据传输策略虽然能够满足不同数据间的优先级传输需求,但在某些实际应用场景下难以满足实际的数据传输需求:例如当进行驾驶员面部识别信息同步时,由于数据量大可能需要占用发送队列长达3秒的时间,而在此期间其他重要待传输信息只能在缓存队列中进行搁置——出于对状态信息的时效性考量,车辆的实时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作为重要信息需要在100ms内给实现数据传输和相应更新;若是在此情况下,仅优先级队列的数据传输策略无法保证车辆的实时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及时完成传输更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来克服上述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步骤S4,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预设字节长相等。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身份信息部包括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子数据包于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S5,一接收端依照传输序列接收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步骤S6,根据身份信息部于传输序列中提取子数据包;
步骤S7,根据身份信息部对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优选的,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第二数据包根据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包的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一种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应用上述任意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包括:
一第一应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生成次序进行输出;
一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连接第一应用单元,用于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预处理单元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一发送单元,连接预处理单元,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预设字节长相等。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身份信息部包括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子数据包于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还包括:
一接收单元,连接发送单元,用于依照传输序列接收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一重组单元,连接接收单元,用于根据身份信息部于传输序列中提取子数据包,并根据所诉身份信息部对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
一第二应用单元,连接重组单元,获取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二数据包根据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包的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高于车辆状态交互信息。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还包括一缓存单元;
缓存单元分别连接预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用于对传输序列中的待传输部分进行缓存。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发送单元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分层封装后进行传输。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预设字节长为1460个字节;
身份信息部的字节长为4个字节。
优选的,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于身份信息部中,2个字节为身份识别信息,2个字节为位置信息。
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优化以太网传输过程中小数据包的延时传输,将大数据包拆分成若干小包并将其他具有同等传输优先级的小数据包插入小包间的预留位置处,实现并行发送,减少小数据包的等待时间,特别是适用于车载以太网在发送端的网络延时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中,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步骤S4,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设定需要传输的内容为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的数据量显然大于第二数据包,为了避免第一数据包因数据量过大占用传输通道时间过长,影响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效,故而将第一数据包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并在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设置预留位置以供第二数据包进行插入,从而形成一新的传输序列。依照该传输序列进行的数据传输能够最大限度地兼顾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效,进一步优化了传输流程。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将第一数据包按照一固定的预设字节长进行拆分,使得在前的每个子数据包字节长均相同;考虑到第一数据包的整体大小会随数据传输量发生改变,在拆分过程中最后一个待传输子数据包的字节长往往小于预设字节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于步骤S2中进行预留区域设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预留区域和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关系。于设定过程中,第一数据包为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包,而第二数据包则是字节数较少的控制报文,则在进行预留区域预留时需要保证预留区域大于第二数据包的大小以保证每个第二数据包均能实现顺利插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便于技术实现和实际应用,将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设置为一致,无需根据待插入的第二数据包的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预设字节长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便于技术实现和实际应用,将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设置为与子数据包拆分时的预设字节长相一致。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子数据包的字节长可以设置为与传输单位相同,第一数据包的拆分以及第二数据包的插入动作均能够得以保障和实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身份信息部包括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子数据包于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子数据包在经过拆分之后,除了包括一数据部外还包括一身份信息部。该身份信息部于拆分时在数据部前添加,分别包括了子数据包对应的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能够精准区分第二数据包和子数据包,并在传输完成后根据相应的位置信息方便将多个子数据包重新重组为第一数据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S5,一接收端依照传输序列接收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步骤S6,根据身份信息部于传输序列中提取子数据包;
步骤S7,根据身份信息部对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传输完成后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当一接收端按照传输序列接收到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后,根据身份信息部识别出传输序列中的子数据包并根据身份信息部中的位置信息识别出子数据包在第一数据包中的具体位置,在接收完毕第一数据包的全部拆分子数据包后根据位置信息对子数据包的排列次序进行重组以重新获得完成传输后的第一数据包。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相对相互独立的,故而在提取子数据包进行重组的同时,完成传输动作后的第二数据包将被派送至所需的应用程序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第二数据包根据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包的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第二数据包的插入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第二数据包设置了一个传输优先级,传输优先级高的第二数据包插入的预留区域位置会更加靠前,能够实现更优先的数据传输。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对于优先级相同的第二数据包,为保持数据传输的时效性,按照生成次序或是抵达传输端的次序插入相应的预留区域中,先生成或是先抵达的第二数据包具有更加靠前的预留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当一第二数据包插入一预留区域后,该预留区域内的剩余空间仍可容纳另一个或另几个其他的第二数据包时,其他的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插入同一预留区域内,实现第二数据包传输的效率最大化。
一种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应用上述任意一项的数据传输方法;
如图2所示,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包括:
一第一应用单元1,用于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生成次序进行输出;
一预处理单元2,预处理单元2连接第一应用单元1,用于将每个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预处理单元2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一发送单元3,连接预处理单元2,依照传输序列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当设定于车载系统中进行应用时,由第一应用单元1生成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的数据量显然大于第二数据包;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单元1可以是多个应用程序的集合,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生成相应的待传输数据。
为了避免第一数据包因数据量过大占用传输通道时间过长,影响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效,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通过预处理单元2在传输开始前将第一数据包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并在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设置预留位置以供第二数据包进行插入,从而形成一新的传输序列;发送单元3依照该传输序列进行的数据传输能够最大限度地兼顾第二数据包的传输时效,进一步优化了传输流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于预处理单元2中进行预留区域设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预留区域和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关系。于设定过程中,第一数据包为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包,而第二数据包则是字节数较少的控制报文,则在进行预留区域预留时需要保证预留区域大于第二数据包的大小以保证每个第二数据包均能实现顺利插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便于技术实现和实际应用,预处理单元2根据设定,将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设置为一致,无需根据待插入的第二数据包的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预设字节长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便于技术实现和实际应用,预处理单元2将每个预留区域的字节长设置为与子数据包拆分时的预设字节长相一致。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子数据包的字节长可以设置为与传输单位相同,第一数据包的拆分以及第二数据包的插入动作均能够得以保障和实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身份信息部包括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子数据包于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还包括:
一接收单元4,连接发送单元3,用于依照传输序列接收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一重组单元5,连接接收单元4,用于根据身份信息部于传输序列中提取子数据包,并根据所诉身份信息部对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
一第二应用单元6,连接重组单元5,获取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在传输完成后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当接收单元4按照传输序列接收到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后,重组单元5根据身份信息部识别出传输序列中的子数据包并根据身份信息部中的位置信息识别出子数据包在第一数据包中的具体位置,在接收完毕第一数据包的全部拆分子数据包后根据位置信息对子数据包的排列次序进行重组以重新获得完成传输后的第一数据包,而后返回第二应用单元6完成整个数据传输过程。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相对相互独立的,故而在提取子数据包进行重组的同时,完成传输动作后的第二数据包将被直接派送至第二应用单元6处。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应用单元6可以是多个应用程序的集合,根据获取的待传输数据进行业务动作更新和执行。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每个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二数据包根据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第二数据包的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预留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对于第二数据包的插入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第二数据包设置了一个传输优先级,传输优先级高的第二数据包插入的预留区域位置会更加靠前,能够实现更优先的数据传输。
于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对于优先级相同的第二数据包,为保持数据传输的时效性,按照生成次序或是抵达传输端的次序插入相应的预留区域中,先生成或是先抵达的第二数据包具有更加靠前的预留区域。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当一第二数据包插入一预留区域后,该预留区域内的剩余空间仍可容纳另一个或另几个其他的第二数据包时,其他的第二数据包也可以插入同一预留区域内,实现第二数据包传输的效率最大化。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一数据包包括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包括但不限于人脸识别信息等大数据量应用数据包,对于可能占用传输通道超过一定预设阈值的应用数据包均可采用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拆分方式进行传输预处理。
现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应用于智能化车端,智能化车端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具有刷脸解锁等人性化服务,在此背景下需要对于驾驶员身份采用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智能验证,在此过程中人脸识别信息等包含静态图像和/或动态影像的数据包占用传输资源极大,需要采用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传输策略进行优化。
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还包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传输的每个数据包的大小:在常规传输过程中若并不存在前述需要拆分的第一数据包时,采用常规的“先进先出”的策略实现相应的传输;而当检测到任一数据包的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存在发生传输堵塞的风险时,检测模块给出相应的检测信号并使得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传输策略来替代“先进先出”的传输策略进行适应性优化。
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并不单单局限于人脸识别信息的传输,在一些重要的车端大数据文件需要传输时同样可以使用本技术方案:例如当某些智能化程式对于汽车安全监控或对于驾驶员驾驶监控过程中,智能化程式将会自主获取大量的图像数据和/或视频数据用于分析和判断,这类图像和/或视频数据包相较于其他车端数据往往在缓存时会占有上兆的容量,进而造成可能的占用缓存空间,造成传输堵塞情况;在此情形下需要对这类待传输数据包进行拆分,而对于同时抵达的其他车辆状态交互信息或车辆控制信息,由于占用缓存空间较小,能够依旧根据“先进先出”的传输策略插入拆分后的传输数据包的空隙之中,有效保证了其他车辆状态交互信息或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时效性。
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同时抵达的其他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及车辆控制信息由于通常采用的是SOME/IP协议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其大小往往不会超过1500字节,这类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对于车辆的远程控制指令,例如整车车窗的开关控制或是摄像头等车载装置的控制指令,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况状态交互,例如行车速度或是怠速状态的检测;这类交互信息和控制信息往往均具有时效性,需要进行及时的传输,将这类占用传输资源较小的数据包插入大数据包的拆分间隙之中能够有效满足传输的时效性要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高于车辆状态交互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处于车载应用环境下时,第二数据包包括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于本技术方案中强调将延时要求最严苛的控制类信号优先执行传输,来满足不同等级的延时要求。故而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需高于车辆状态交互信息,且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应被设定为最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还包括一缓存单元;
缓存单元分别连接预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用于对传输序列中的待传输部分进行缓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发送单元对子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分层封装后进行传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预设字节长为1460个字节;
身份信息部的字节长为4个字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中于身份信息部中,2个字节为身份识别信息,2个字节为位置信息。
现提供另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于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该种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设置于整车的域控制器中,在域控制器上电且通信功能开启后,能够有效避免控制信号在以太网传输队列排队,进而减少等待同步信息大数据包和状态交互数据的时间,确保这些控制信号的发送和传输不超时。
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应用层将根据用户指令生成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自预处理单元进行拆包拆分处理,第一数据包被按照每段1456个字节长度拆分成子数据包;为了在后续的重组过程中知晓子数据包的存在以及所在次序,需要在子数据包的数据前加上4个字节长的身份识别信息,其中2个字节为子数据包ID,剩下2个字节表示该子数据包在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次序。
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在每两个子数据包间预留一个预留位置,此时若有第二数据包到达,则将第二数据包按照传输优先级顺序插入到待发送缓存前的预留位置中;其中对于车控信号需要优先插入到最先发送的预留位置,其他类型小包则按次序依次放置;优选的,其中预留位置的大小也为1460个字节长。
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待发送数据进入传输层发送缓存,根据第一数据包优先级送入对应的发送优先级队列,发送单元依照传输序列对传输内容进行分层封装并传给接收单元,在完成按序接收动作后,经过系统通信服务分层处理后存入传输层接收缓存。
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根据子数据包ID和位置信息提取子数据包并重组以获取第一数据包,获取后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将被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应用层。
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优化以太网传输过程中小数据包的延时传输,将大数据包拆分成若干小包并将其他具有同等传输优先级的小数据包插入小包间的预留位置处,实现并行发送,减少小数据包的等待时间,特别是适用于车载以太网在发送端的网络延时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步骤S2,将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步骤S3,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所述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步骤S4,依照所述传输序列对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字节长均小于等于任一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区域的字节长与所述预设字节长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所述身份信息部包括所述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子数据包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S5,一接收端依照所述传输序列接收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步骤S6,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部于所述传输序列中提取所述子数据包;
步骤S7,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部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9.一种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包括:
一第一应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用户指令生成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和至少一个待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并按生成次序进行输出;
一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应用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第一数据包按照一预设字节长拆分为多个子数据包,每两个相邻子数据包间均设置有一预留区域;
所述预处理单元根据一预设规则将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分别插入一所述预留区域中,生成一传输序列;
一发送单元,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依照所述传输序列对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传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数据包包括一数据部和一身份信息部;
所述身份信息部包括所述子数据包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子数据包于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还包括:
一接收单元,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用于依照所述传输序列接收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一重组单元,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部于所述传输序列中提取所述子数据包,并根据所诉身份信息部对所述子数据包进行重组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
一第二应用单元,连接所述重组单元,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包均具有一传输优先级,所述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传输优先级从高至低的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所述传输优先级相同时,根据生成次序依次插入所述预留区域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车辆状态交互信息和车辆控制信息;
所述车辆控制信息的传输优先级高于所述车辆状态交互信息。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还包括一缓存单元;
所述缓存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对所述传输序列中的待传输部分进行缓存。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对所述子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分层封装后进行传输。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以太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字节长为1460个字节;
所述身份信息部的字节长为4个字节,其中2个字节为所述身份识别信息,2个字节为所述位置信息。
CN202011183000.1A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Active CN112399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000.1A CN11239938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3000.1A CN11239938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381A true CN112399381A (zh) 2021-02-23
CN112399381B CN112399381B (zh) 2023-09-15

Family

ID=74599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3000.1A Active CN11239938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93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653A (zh) * 2022-07-29 2022-10-14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4g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8559A1 (en) * 2001-11-08 2004-12-09 Eads Astrium Gmbh Process for transmitting status messages to terminals of a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in a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CN101364932A (zh) * 2007-08-07 2009-02-11 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包交换网络的数据分段传输的方法
CN102714612A (zh) * 2010-01-19 2012-10-03 西门子公司 以太网网络实时性的提高
CN108418723A (zh) * 2018-05-29 2018-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以太网avb预留带宽优化配置方法
CN110856153A (zh) * 2019-11-15 2020-02-28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0856220A (zh) * 2019-11-15 2020-02-28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8559A1 (en) * 2001-11-08 2004-12-09 Eads Astrium Gmbh Process for transmitting status messages to terminals of a satellit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n particular in a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CN101364932A (zh) * 2007-08-07 2009-02-11 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包交换网络的数据分段传输的方法
CN102714612A (zh) * 2010-01-19 2012-10-03 西门子公司 以太网网络实时性的提高
CN108418723A (zh) * 2018-05-29 2018-08-1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以太网avb预留带宽优化配置方法
CN110856153A (zh) * 2019-11-15 2020-02-28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0856220A (zh) * 2019-11-15 2020-02-28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0653A (zh) * 2022-07-29 2022-10-14 润芯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4g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381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3485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raffic in a network based upon ethernet switches, vehic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4583691B2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およびヘッダ圧縮を利用しパケット遅延を軽減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735939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30016724A1 (en) Link layer preemption
JP2020529807A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応答方法、装置、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JP201753287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フレームのトラフィックシェーピングの方法並びにその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13746815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控制终端
CN113366805A (zh) 报文调度方法、调度器、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US8838782B2 (en)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system and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method
CN103974440A (zh) 一种车联网中时隙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08009572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139093A (ja) 中継装置
CN110875887A (zh)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通信交互方法及通信交互系统
CN110086566A (zh) 一种车载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车载设备
CN1149784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3152229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data redundancy elimination for resource constrained hosts
CN11239938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车载以太网络传输系统
US8391285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366039B (zh) 一种mac层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92609B (zh) 一种处理多链路业务数据乱序的方法及系统
US81073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oS of AV streams
Wang et al. Design of TSN-based Ethernet Driver Working Model for Time-aware Scheduling
CN110943919A (zh) 链路汇聚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5094532B2 (ja) 通信装置
KR20190013012A (ko) 이종망간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