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137B -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137B
CN112399137B CN201910750373.3A CN201910750373A CN112399137B CN 112399137 B CN112399137 B CN 112399137B CN 201910750373 A CN201910750373 A CN 201910750373A CN 112399137 B CN112399137 B CN 112399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onitoring
track
determining
mov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0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137A (zh
Inventor
陶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0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从监控视频确定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和针对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可以为定位数据对应的监控对象,确定匹配的高精度的移动轨迹。定位数据结合监控视频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针对穿戴设备测得定位数据是在通信干扰环境下测得的,监控视频的也不会受到通信干扰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员工及物资数量也随之增加,出现了企业对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和加强安全区域管理的需求。在一些领域,确定人员的位置和移动轨迹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例如在港口中,通过实时确定工作人员和车辆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可以更方便调度工作人员和车辆,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在隧道施工现场,通过实时确定工作人员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可以更好的监控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区域管理。
但是现有的各种无线定位方案普遍存在无法精确记录移动轨迹,因而难以真正满足工业、农业中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
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
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监控区域信息;
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当所述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包括:
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可选地,在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监控对象;
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包括:
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包括:
监控视频拼接子模块,用于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视频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位置差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
差异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包括: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用于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第二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选地,还包括: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
推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监控区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区域信息;
监控布局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移动轨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可选地,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可选地,还包括:
监控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定位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确定监控对象;
定位精度条件配置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从监控视频确定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和针对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可以为定位数据对应的监控对象,确定匹配的高精度的移动轨迹。定位数据结合监控视频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针对穿戴设备测得定位数据是在通信干扰环境下测得的,监控视频的也不会受到通信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数据与移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轨迹确定方法适用于对多种场景下的监控区域内的监控对象进行监控。特别是对于高定位精度需求的场景,例如,对工业园区、仓库区域、码头区域、石油气天然气站场、基建工地、监狱区域、安防管控区域、商业楼宇、无人商店、展会等区域内的人员和物流进行监控。还可以适用于通缉犯追踪、被拐人员寻回、走失人员寻回等场景。
监控区域内可以设有大量的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可以包括可见过拍摄设备(例如广角摄像头阵列)、红外热成像设备。通过大量的监控设备可以无死角的拍摄监控区域内的各个区域。
监控区域的进出口可以设有安检设备,例如安检门。安检设备可以具有人脸识别或刷卡识别功能,从而可以确定进入监控区域的人的信息。
进入监控区域的监控对象(可以包括人、动物、机器设备)需要设置穿戴设备,例如,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无线定位设备。
监控区域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对穿戴设备进行定位的定位设备。
参照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监控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监控系统可以包括在监控区域设置的多个RFID感应区、监控设备和安检门。RFID感应区对监控对象的RFID标签进行定位,当RFID标签经过RFID感应区时,即可获得RFID标签的位置。
参照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监控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监控系统可以包括在监控区域设置的多个基站、监控设备和安检门。基站用于对监控对象的无线定位设备进行定位,基站可以与无线定位设备进行通信,根据基站与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结果,可以确定定位设备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轨迹确定方法,进一步结合无线定位和视频监控,根据定位数据和监控视频更精准的确定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监控视频可以包含移动对象的图像,监控视频可以以很高的帧率记录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但无法识别移动对象的身份。
监控区域内的所有监控设备,可以将视频数据上传到多路视频信号处理系统,多路视频信号处理系统可以将监控视频发送到计算单元。由计算单元从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步骤302,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监控区域内的定位设备对穿戴设备进行定位,例如,由RFID感应区对RFID标签进行定位,或者由基站同无线定位设备进行定位,然后定位设备可以将生成的定位数据发送到计算单元进行后续处理。
定位设备在对穿戴设备进行定位时,可以得知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穿戴设备和监控对象是对应,根据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就可以知道监控对象的标识信息,对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就是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
穿戴设备可以是只具有基本定位功能的定位设备,功耗低,不会大大提高运行成本。
穿戴设备还可以是用户携带的具备定位功能的移动终端。
步骤303,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可以由计算单元,根据定位数据,从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通过监控视频只能确定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并不能确定移动对象的身份,而定位数据可以识别监控对象的身份,同时能提供低采样率、低精确度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从监控视频确定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和针对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可以为定位数据对应的监控对象,确定匹配的高精度的移动轨迹。定位数据结合监控视频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针对穿戴设备测得定位数据是在通信干扰环境下测得的,监控视频的也不会受到通信干扰的影响。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获得监控视频后,首先识别监控视频中的移动对象,然后确定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步骤401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在监控区域中,不同的监控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监控视角或监控范围,一个移动对象可能跨越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通过拼接监控视频,可以形成更大的监控范围。
子步骤S12,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对监控区域的监控情况,调整监控设备的布局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监控区域信息;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监控区域信息可以是描述监控区域的形状、结构、尺寸的信息。例如监控区域的三维或者平面建筑设计图。
通过分析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可以确定总的监控区域,重叠的监控区域,未被监控到的区域,进而可以优化调整监控设备的布局。监控设备的优化目标是,采用最少的监控设备,实现最大的监控覆盖率,减少死角、盲区面积。
步骤402,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其中,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
定位数据可以是由一个定位设备在多个时间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得到,也可以是由不同的定位设备在多个时间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得到。
步骤403,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从监控视频中确定得到多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可以在每一个定位时间,确定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参照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数据与移动轨迹的示意图。其中,从监控视频中确定出移动轨迹1和移动轨迹2。定位数据包括在t1、t2、t3、t4、t5、t6的定位时间的第一位置信息。可以在从移动轨迹1确定t1、t2、t3、t4、t5、t6对应第二位置信息,以及从移动轨迹2确定t1、t2、t3、t4、t5、t6对应第二位置信息。
步骤404,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差异信息是描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位置差异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04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例如,d1表示在t1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d2表示在t2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d3表示在t3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d4表示在t4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d5表示在t5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d6表示在t6时刻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距离差值。差异信息可以为:(d1+d2+d3+d4+d5+d6)/6。
步骤405,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具体的,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可以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大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可以认为无法准确获得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可以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可以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所有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大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可以认为无法准确获得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从监控视频确定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和针对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可以为定位数据对应的监控对象,确定匹配的高精度的移动轨迹。定位数据结合监控视频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针对穿戴设备测得定位数据是在通信干扰环境下测得的,监控视频的也不会受到通信干扰的影响。
在不同场景下,在确定监控对象匹配的移动轨迹后,还可以根据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为监控对象进行信息推荐。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用户信息可以预先收集得到,包括用户在禁区监控区域之前输入的,或者在先的历史信息。例如展会的参观人员,在进入参展区域之前,可以登记录入的意向信息。用户信息也可以是通过监控视频识别得到,例如,从监控视频中识别出监控对象的衣着打扮、脸部神情等信息。从监控视频从识别监控对象经过了监控区域中的哪些区域。
根据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以及用户信息,可以预估监控对象想去哪里,或者推荐监控对象可以去哪,生成推荐信息,从而辅助监控对象做决策。
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实施例三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具体的,可以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步骤602,当所述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定位精度是指真实的移动轨迹与从监控视频确定的移动轨迹之间的接近程度。例如,定位精度可以为正负2厘米,如果定位精度条件为正负1厘米,则不满足定位精度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确定监控对象;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对于不同的监控对象,可以配置不同的定位精度条件。
例如,对人、猫、狗、或者遥控小车等不同尺寸的对象可以设置不同的定位精度条件。在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定位精度条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603,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21,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子步骤S22,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可以确定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将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子步骤S23,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可以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对应的第一移动轨迹。
子步骤S24,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可以采用定位数据,修正第一移动轨迹,生成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监控视频确定的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定位精度条件时,结合第一移动轨迹和针对监控对象的定位数据,生成满足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满足高定位精度的需求。定位数据结合监控视频的方式,抗干扰能力强,即使针对穿戴设备测得定位数据是在通信干扰环境下测得的,监控视频的也不会受到通信干扰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703可以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701可以包括:
监控视频拼接子模块,用于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视频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可以包括:
位置差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
差异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可以包括: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用于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第二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
推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监控区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区域信息;
监控布局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参照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移动轨迹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802,用于当所述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803,用于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803可以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监控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定位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确定监控对象;
定位精度条件配置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4)

1.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用于当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基于针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其中,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对应于所述监控对象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
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包括:
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
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监控区域信息;
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9.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当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针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其中,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对应于所述监控对象进行配置,所述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为提供给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采用所述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包括:
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监控对象;
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12.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数据,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用于当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基于针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其中,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对应于所述监控对象进行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从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中确定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视频包括至少两个监控设备拍摄的监控视频;所述视频移动轨迹获取模块包括:
监控视频拼接子模块,用于拼接所述至少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视频;
视频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拼接的监控视频中,识别移动对象,并确定所述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位置差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多个位置差值;
差异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位置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差异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包括: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用于将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只确定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该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第二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单元,用于当从监控视频中确定有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时,若至少两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都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差异信息最小的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若只有一个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的差异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异阈值,则将该移动轨迹确定为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监控对象的用户信息;
推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轨迹,生成推荐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区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区域信息;
监控布局信息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区域信息和所述监控视频,生成监控布局信息。
20.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移动轨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控视频,并从所述监控视频获取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定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不满足预设定位精度条件时,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针对所述监控对象的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其中,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差异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对应于所述监控对象进行配置,所述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为提供给所述监控对象的移动轨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多个第一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时间;所述第二移动轨迹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中,确定在所述定位时间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二位置信息;
差异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的差异信息;
目标移动轨迹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异信息,确定一所述移动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为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
第二移动轨迹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监控对象的第一移动轨迹和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满足所述预设定位精度条件的第二移动轨迹。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对象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定位数据获取模块获取针对监控对象的穿戴设备进行定位处理生成的定位数据之前,确定监控对象;
定位精度条件配置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监控对象,配置对应的预设定位精度条件。
23.一种移动轨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1任一项所述移动轨迹确定方法。
24.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1任一项所述动轨迹确定方法。
CN201910750373.3A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399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373.3A CN112399137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0373.3A CN112399137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137A CN112399137A (zh) 2021-02-23
CN112399137B true CN112399137B (zh) 2023-11-17

Family

ID=7460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0373.3A Active CN112399137B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9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7946B (zh) * 2021-05-18 2024-01-05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盲区识别方法和识别系统
US20230022794A1 (en) * 2021-06-03 2023-01-26 DeCloak Intelligences Co. Method and module for monitoring tracks
CN115776639B (zh) * 2023-01-30 2023-04-25 北京数原数字化城市研究中心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2700A (zh) * 2015-12-01 2016-04-20 杨春光 基于rfid与视频技术的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系统
CN105916116A (zh) * 2016-06-30 2016-08-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轨迹信息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WO2016201804A1 (zh) * 2015-06-17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8376273A (zh) * 2018-01-23 2018-08-07 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804A1 (zh) * 2015-06-17 2016-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体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512700A (zh) * 2015-12-01 2016-04-20 杨春光 基于rfid与视频技术的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系统
CN105916116A (zh) * 2016-06-30 2016-08-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轨迹信息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8376273A (zh) * 2018-01-23 2018-08-07 四川精工伟达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标定位跟踪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137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9137B (zh) 一种移动轨迹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0812761B2 (en) Complex hardware-based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tracking
Hampapur et al. Smart video surveillance: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multiscale spatiotemporal tracking
Liu et al. Measuring indoor occupancy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using the fusion of vision sensors
CN108377467B (zh) 目标对象的室内定位及互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72381A (zh) 一种融合视频识别与uwb定位技术的人员识别方法与系统
Konstantinou et al. Matching construction workers across views for automated 3D vision tracking on-site
CA3160731A1 (en) Interactive behavior recognizing method, device, comput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Ionescu et al. Improving distance estimation in object localisation with bluetooth low energy
JP2020166856A (ja) 屋内位置特定のための方法、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42994A (zh) 一种语义地图构建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ai et al. Robust hybrid approach of vision-based tracking and radio-based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for 3D tracking of multiple construction workers
CN105072681A (zh) 一种基于室内空间位置的定位系统的部署装置及方法
Kim Visual analytics for operation-level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documentation: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DE10202020905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ersonenerkennung, -verfolgung und -identifizierung unter verwendung drahtloser signale und bilder
Abdel-Alim et al.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Indoor/Outdoor Tracking System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US11209796B2 (en)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robotic surveillance device
JP7282186B2 (ja) 状況認識監視
Zhang et al. A framework of on-sit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using computer vision and real-time location system
Wang et al. RFID assisted object tracking for automat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y lines
CN109379716B (zh)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项目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Ishikoori et al. Semantic position recognition and visual landmark detection with invariant for human effect
Llorca et al. Assistive pedestrian crossings by means of stereo localization and rfid anonymous disability identification
CN111836196B (zh)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Panahi et al. Automated Progress Monitoring in Modular Construction Factories Using Computer Vision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63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