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6931A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96931A CN112396931A CN202010791086.XA CN202010791086A CN112396931A CN 112396931 A CN112396931 A CN 112396931A CN 202010791086 A CN202010791086 A CN 202010791086A CN 112396931 A CN112396931 A CN 112396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communicated
- module
- thermal management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69 flow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1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 G09B23/18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for motors; for generators; for power supplies; for power distribu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1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cience of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展示面板、控制器、元器组件,元器组件的冷却液散热器、阀门模块、循环泵模块、传感器模块、冷却液冷却器、存储罐和演示模块通过透明的管路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该实训教具通过展示元器组件,和各元器件通过透明的管路来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各元器件和循环流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修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里,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不燃烧化石燃料和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动力装置,动力电池的寿命对电动车的性能影响是直接的。
动力电池通过电池热管理系统来对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寿命进行管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有效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2)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3)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降低电池组整体寿命。
由上可知,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是汽修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然而,目前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根据书本的图片来讲解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于缺乏一种具体的实物演示教具,导致学生无法直观的观看到元器件和循环流动,使得学生很难理解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设计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通过展示元器组件,和各元器件通过透明的管路来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各元器件和循环流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展示面板、控制器、元器组件,所述展示面板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于所述展示架上,所述元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展示面板上,其中:
所述展示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板、下支板、桌面板、储物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对称位于所述上支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支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位于所述上支板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支板相平行,所述下支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的后端与所述下支板的前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位于所述桌面板的下侧,所述储物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的储物孔上设有储物槽;
所述展示面板,位于所述展示架的前侧,所述展示面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划分为标题区,和位于所述标题区下方的元器件放置区,所述标题区上印刻有标题,所述元器件放置区印刻由电池热管理循环图;
所述元器组件包括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的驱动器模块、冷却液散热器、阀门模块、循环泵模块、传感器模块、冷却液冷却器、电池加热器,以及存储有防冻液的存储罐、演示模块,所述驱动器模块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左侧,所述冷却液散热器、所述阀门模块、所述循环泵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冷却液冷却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演示模块通过透明的管路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
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展示架的所述下支板上,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模块位于所述展示面板的左侧,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散热器左侧驱动器、左前风口驱动器、右前风口驱动器和散热器右侧驱动器。
进一步,所述阀门模块包括三路防冻液旁通阀、三路冷却器旁通阀、四通防冻液旁通阀;
所述循环泵模块包括第一防冻液泵、第二防冻液泵、第三防冻液泵,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和所述第二防冻液泵均为动力电池提供循环流动,所述第三防冻液泵为驱动电机提供循环流动;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并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传感器监测动力电池出口温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并联,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二传感器监测动力电池入口温度值;
所述演示模块包括转换器模型、驱动电机模型、充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所述转化器模型用于替代转化器元器件、所述驱动电机模型用于替代驱动电机元器件、所述充电机模型用于替代充电机元器件、所述动力电池模型用于替代动力电池元器件;
其中,所述元器组件构成的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上下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上端和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左端相贯通,
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驱动电机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驱动电机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充电机模型的右端相贯通,所述充电机模型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防冻液泵下端相贯通,所述第三防冻液泵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存储罐左端相贯通,
所述存储罐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泵下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的左端通过管路与连通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下端到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左端的管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防冻液泵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二防冻液泵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右端相贯通,
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的左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液冷却器下端相贯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的上端通过管路与连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右端到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左端的管路相贯通,所述第一防冻液泵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器左端相贯通,所述电池加热器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转化器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转化器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右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左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动力电池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动力电池模型的下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右端相贯通。
进一步,所述防冻液为带有颜色且可流动的液体,所述防冻液通过管路在所述冷却液散热器、所述阀门模块、所述循环泵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冷却液冷却器、所述电池加热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演示模块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动。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加强板,和可开启的左后门、右后门,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展示面板的后侧,所述加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固定连接;
所述左后门与所述右后门对称位于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后门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活动连接,所述右后门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储物架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端与所述下支板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下端。
进一步,储物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25°≤α≤50°。
进一步,所述储物槽的形状分为方形槽和斗形槽,所述方形槽与所述斗形槽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储物槽内放置的物品不限于书籍、宣传册、仪器仪表、维修工具。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展示面板、控制器、元器组件,所述展示面板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于所述展示架上,所述元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展示面板上,所述展示面板位于所述展示架的前侧,所述展示面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划分为标题区,和位于所述标题区下方的元器件放置区,所述标题区上印刻有标题,所述元器件放置区印刻由电池热管理循环图,所述元器组件包括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的驱动器模块、冷却液散热器、阀门模块、循环泵模块、传感器模块、冷却液冷却器、电池加热器,以及存储有防冻液的存储罐、演示模块,所述驱动器模块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左侧,所述冷却液散热器、所述阀门模块、所述循环泵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冷却液冷却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演示模块通过透明的管路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以上结构,该实训教具通过展示元器组件,和各元器件通过透明的管路来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各元器件和循环流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通过展示面板上展示元器组件让学生学习电动汽车电池热的核心技术,按照原车热管理系统的原理布局在平面上,所有管路均采用透明装置方便学生观察动力单元温控系统、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冷却系统之间的转换,让学生了解各系统的循环水泵及转换阀之间的工作方式,从而更直观的理解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实训教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一中实训教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中实训教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实施例一中实训教具的电路原理图;
图例说明:1-展示架;11-左支架;12-右支架;13-上支板;14-下支板;15-桌面板;16-储物架;17-储物槽;171-方形槽;172-斗形槽;18-左后门;19-右后门;
2-展示面板;21-标题区;22-元器件放置区;
3-元器组件;31-驱动器模块;311-散热器左侧驱动器;312-左前风口驱动器;313-右前风口驱动器;314-散热器右侧驱动器;
32-冷却液散热器;
33-阀门模块;331-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2-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3-四通防冻液旁通阀;
34-循环泵模块;341-第一防冻液泵;342-第二防冻液泵;343-第三防冻液泵;
35-传感器模块;351-第一传感器;352-第二传感器;
36-冷却液冷却器;37-电池加热器;38-存储罐;
39-演示模块;391-转换器模型;392-驱动电机模型;393-充电机模型;394-动力电池模型;
4-管路;
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展示面板、控制器、元器组件,所述展示面板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于所述展示架上,所述元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展示面板上,具体说明如下:
1-展示架
所述展示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上支板、下支板、桌面板、储物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对称位于所述上支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支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上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位于所述上支板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支板相平行,所述下支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的后端与所述下支板的前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位于所述桌面板的下侧,所述储物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的储物孔上设有储物槽。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由竖板和支腿构成,所述支腿与所述竖板的下部相固定连接,所述支脚成工字型。
其中,通过增设桌面板,从而方便学生放置仪器仪表、书籍,另外通过增设桌面板,使得该实训教具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摆放稳固,避免倾斜和变形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加强板,和可开启的左后门、右后门,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展示面板的后侧,所述加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固定连接;
所述左后门与所述右后门对称位于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后门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活动连接,所述右后门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活动连接。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增设左后门和右后门,使得元器组件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都可以归拢到左后门和右后门的内侧,从而外面看不到连接线,进而增强了该实训教具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储物架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端与所述下支板相固定连接。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增设后盖板,增强了该实训教具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实训教具的倾斜和变形。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下端。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该实训教具的移动。
进一步,储物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25°≤α≤50°。
进一步,所述储物槽的形状分为方形槽和斗形槽,所述方形槽与所述斗形槽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储物槽内放置的物品不限于书籍、宣传册、仪器仪表、维修工具。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左支架、所述右支架、所述上支板、所述下支板、所述加强板、所述左后门、所述右后门、所述后盖板、所述桌面板、所述储物架和所述储物槽均由相同材质的金属板材冲裁、折弯而成。
其中,所述金属板材的材质为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H,其中2mm≤H≤5mm。
其中,所述金属板材上喷涂有漆面层,所述漆面层的颜色不限于灰色、白色、红色、黑色。
2-展示面板
所述展示面板,位于所述展示架的前侧,所述展示面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划分为标题区,和位于所述标题区下方的元器件放置区,所述标题区上印刻有标题,所述元器件放置区印刻由电池热管理循环图。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展示面板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所述亚克力板的厚度不小于5mm。
其中,所述标题区上印刻的标题为特斯拉MODEL S电池热管理实训平台,所述标题区的背面安装有LED灯带。
其中,所述展示面板上根据安装元器件的需要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并且通过紧固件将元器件固定于伸缩展示面板上。
3-元器组件
所述元器组件包括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的驱动器模块、冷却液散热器、阀门模块、循环泵模块、传感器模块、冷却液冷却器、电池加热器,以及存储有防冻液的存储罐、演示模块,所述驱动器模块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左侧,所述冷却液散热器、所述阀门模块、所述循环泵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冷却液冷却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演示模块通过透明的管路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动力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0°C)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则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进而引发短路。其次,动力电池的热相关问题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生产制造环节的缺陷或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等可能造成动力电池局部过热,并进而引起连锁放热反应,最终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严重的热失控事件,威胁到车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另外,动力电池的工作或存放温度影响其使用寿命,动力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10~30°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寿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寿命,增加用户的总拥有成本。
其中,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理逻辑,分为电池加热模式、电机冷却模式和电池冷却模式。其一、电池和动力单元冷却,加热与冷却系统保证动力系统与高压电瓶的温度系统用一个4通模式阀来转换冷却液以串并的路径;其二,串联模式,串联模式把电池和动力部分连在一起,在此模式下热量在两个系统中转换,具体分为情况一电池加热,在寒冷天气下驾驶,冷却液流过动力单元被加热,在并通过水箱流进电池给电池加热,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加热器工作加热冷却液,再流进电池;情况二减少冷却能耗,串联模式在环境温度不高时高效地冷却。可以用水箱冷却,而不需空调额外冷却;情况三高温下动力单元冷却,在极热情况下,电池可以吸收动力单元的热量使得电动机保持适合的温度,这样比较高效,直到电池温度到达限值,其余热量通过Chiller冷却来保持电池与动力单元的温度。
其三,并联模式,并联模式把电池和动力系统分开,在此模式下热量在两个系统中不转换,具体情况一并联模式电池回路,并联模式允许动力单元冷却液用水箱高效冷却,因为动力单元可以比电池温度高;例如,电池需冷却,但动力单元不需,电池冷却单独流过Chiller(电池冷却器),或冷却液流过加热器加热来加热电池而动力单元不用。同时并联模式也用于冷却充电器,在充电时不影响电池温度。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模块位于所述展示面板的左侧,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散热器左侧驱动器、左前风口驱动器、右前风口驱动器和散热器右侧驱动器。
进一步,所述阀门模块包括三路防冻液旁通阀、三路冷却器旁通阀、四通防冻液旁通阀;
所述循环泵模块包括第一防冻液泵、第二防冻液泵、第三防冻液泵,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和所述第二防冻液泵均为动力电池提供循环流动,所述第三防冻液泵为驱动电机提供循环流动;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并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传感器监测动力电池出口温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并联,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二传感器监测动力电池入口温度值;
所述演示模块包括转换器模型、驱动电机模型、充电机模型、动力电池模型,所述转化器模型用于替代转化器元器件、所述驱动电机模型用于替代驱动电机元器件、所述充电机模型用于替代充电机元器件、所述动力电池模型用于替代动力电池元器件;
其中,所述元器组件构成的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上下端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上端和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左端相贯通,
所述第一传感器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驱动电机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驱动电机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充电机模型的右端相贯通,所述充电机模型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防冻液泵下端相贯通,所述第三防冻液泵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存储罐左端相贯通,
所述存储罐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泵下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的左端通过管路与连通所述冷却液散热器下端到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左端的管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防冻液泵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二防冻液泵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右端相贯通,
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的左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液冷却器下端相贯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的上端通过管路与连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右端到所述第一防冻液泵左端的管路相贯通,所述第一防冻液泵的右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电池加热器左端相贯通,所述电池加热器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转化器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转化器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右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左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动力电池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动力电池模型的下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右端相贯通。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展示面板上展示元器组件让学生学习电动汽车电池热的核心技术,按照原车热管理系统的原理布局在平面上,所有管路均采用透明装置方便学生观察动力单元温控系统、电池加热系统、电池冷却系统之间的转换,让学生了解各系统的循环水泵及转换阀之间的工作方式,从而更直观的理解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其中,由于转化器、驱动电机、充电机和动力电池这些元器件体积大且笨重,因此就用其各自的缩小模型来替代,使得该实训教具整体小型化,方便加工制造,同时也降低了制作成本。
进一步,所述防冻液为带有颜色且可流动的液体,所述防冻液通过管路在所述冷却液散热器、所述阀门模块、所述循环泵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所述冷却液冷却器、所述电池加热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演示模块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动。
4-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展示架的所述下支板上,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接。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控制器是从原车中拆卸而来,从而保证了教学的真实性,由于控制器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构思,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该实训教具以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为原型,通过特斯拉MODEL S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为实施例,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1、展示面板2、控制器5、元器组件3,所述展示面板2和所述控制器5均固定于所述展示架1上,所述元器组件3安装于所述展示面板2上,其中:
如图1所示,所述展示架1,包括左支架11、右支架12、上支板13、下支板14、桌面板15、储物架16,所述左支架11与所述右支架12对称位于所述上支板13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支板13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上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14位于所述上支板13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支板13相平行,所述下支板1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15的后端与所述下支板14的前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16位于所述桌面板15的下侧,所述储物架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16的储物孔上设有储物槽17;
如图1所示,所述展示面板2,位于所述展示架1的前侧,所述展示面板2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2划分为标题区21,和位于所述标题区21下方的元器件放置区22,所述标题区21上印刻有标题,所述元器件放置区22印刻由电池热管理循环图;
如图4所示,所述元器组件3包括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器5相电性连接的驱动器模块31、冷却液散热器32、阀门模块33、循环泵模块34、传感器模块35、冷却液冷却器36、电池加热器37,以及存储有防冻液的存储罐38、演示模块39,所述驱动器模块31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左侧,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所述阀门模块33、所述循环泵模块34、所述传感器模块35、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所述存储罐38和所述演示模块39通过透明的管路4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
所述控制器5固定于所述展示架1的所述下支板14上,所述控制器5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接。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器模块31位于所述展示面板2的左侧,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散热器左侧驱动器311、左前风口驱动器312、右前风口驱动器313和散热器右侧驱动器314。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阀门模块33包括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
所述循环泵模块34包括第一防冻液泵341、第二防冻液泵342、第三防冻液泵343,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和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均为动力电池提供循环流动,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为驱动电机提供循环流动;
所述传感器模块35包括第一传感器351、第二传感器352、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相并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监测动力电池出口温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相并联,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监测动力电池入口温度值;
所述演示模块39包括转换器模型391、驱动电机模型392、充电机模型393、动力电池模型394,所述转化器模型用于替代转化器元器件、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用于替代驱动电机元器件、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用于替代充电机元器件、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用于替代动力电池元器件;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元器组件3构成的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上下端分别通过管路4与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上端和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51左端相贯通,
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上端相贯通,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的右端相贯通,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下端相贯通,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存储罐38左端相贯通,
所述存储罐38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泵下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连通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下端到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左端的管路4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右端相贯通,
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下端相贯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连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右端到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左端的管路4相贯通,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电池加热器37左端相贯通,所述电池加热器37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转化器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转化器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二传感器352右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上端相贯通,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的下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右端相贯通。
进一步,所述防冻液为带有颜色且可流动的液体,所述防冻液通过管路4在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所述阀门模块33、所述循环泵模块34、所述传感器模块35、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所述电池加热器37、所述存储罐38和所述演示模块39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动。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加强板,和可开启的左后门18、右后门19,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展示面板2的后侧,所述加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左后门18与所述右后门19对称位于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后门18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活动连接,所述右后门19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活动连接。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储物架16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端与所述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的下端。
进一步,储物架1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30°。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储物槽17的形状分为方形槽171和斗形槽172,所述方形槽171与所述斗形槽172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储物槽17内放置的物品不限于书籍、宣传册、仪器仪表、维修工具。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该实训教具包括展示架(1)、展示面板(2)、控制器(5)、元器组件(3),所述展示面板(2)和所述控制器(5)均固定于所述展示架(1)上,所述元器组件(3)安装于所述展示面板(2)上,其中:
所述展示架(1),包括左支架(11)、右支架(12)、上支板(13)、下支板(14)、桌面板(15)、储物架(16),所述左支架(11)与所述右支架(12)对称位于所述上支板(13)的左右两侧,所述上支板(13)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上端相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14)位于所述上支板(13)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支板(13)相平行,所述下支板(1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桌面板(15)的后端与所述下支板(14)的前端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16)位于所述桌面板(15)的下侧,所述储物架(1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储物架(16)的储物孔上设有储物槽(17);
所述展示面板(2),位于所述展示架(1)的前侧,所述展示面板(2)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所述展示面板(2)划分为标题区(21),和位于所述标题区(21)下方的元器件放置区(22),所述标题区(21)上印刻有标题,所述元器件放置区(22)印刻由电池热管理循环图;
所述元器组件(3)包括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控制器(5)相电性连接的驱动器模块(31)、冷却液散热器(32)、阀门模块(33)、循环泵模块(34)、传感器模块(35)、冷却液冷却器(36)、电池加热器(37),以及存储有防冻液的存储罐(38)、演示模块(39),所述驱动器模块(31)位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左侧,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所述阀门模块(33)、所述循环泵模块(34)、所述传感器模块(35)、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所述存储罐(38)和所述演示模块(39)通过透明的管路(4)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
所述控制器(5)固定于所述展示架(1)的所述下支板(14)上,所述控制器(5)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相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模块(31)位于所述展示面板(2)的左侧,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散热器左侧驱动器(311)、左前风口驱动器(312)、右前风口驱动器(313)和散热器右侧驱动器(3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模块(33)包括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
所述循环泵模块(34)包括第一防冻液泵(341)、第二防冻液泵(342)、第三防冻液泵(343),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和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均为动力电池提供循环流动,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为驱动电机提供循环流动;
所述传感器模块(35)包括第一传感器(351)、第二传感器(352)、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相并联,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监测动力电池出口温度值,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相并联,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监测动力电池入口温度值;
所述演示模块(39)包括转换器模型(391)、驱动电机模型(392)、充电机模型(393)、动力电池模型(394),所述转化器模型用于替代转化器元器件、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用于替代驱动电机元器件、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用于替代充电机元器件、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用于替代动力电池元器件;
其中,所述元器组件(3)构成的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上下端分别通过管路(4)与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上端和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一传感器(351)左端相贯通,
所述第一传感器(35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上端相贯通,所述驱动电机模型(392)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的右端相贯通,所述充电机模型(393)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下端相贯通,所述第三防冻液泵(343)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存储罐(38)左端相贯通,
所述存储罐(38)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泵下端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连通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下端到所述三路防冻液旁通阀(331)左端的管路(4)相贯通,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二防冻液泵(342)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右端相贯通,
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下端相贯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左端相贯通,所述三路冷却器旁通阀(332)的上端通过管路(4)与连通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右端到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左端的管路(4)相贯通,所述第一防冻液泵(341)的右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电池加热器(37)左端相贯通,所述电池加热器(37)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转化器模型上端相贯通,所述转化器模型的下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第二传感器(352)右端相贯通,所述第二传感器(352)的左端通过管路(4)与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上端相贯通,所述动力电池模型(394)的下端与所述四通防冻液旁通阀(333)右端相贯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液为带有颜色且可流动的液体,所述防冻液通过管路(4)在所述冷却液散热器(32)、所述阀门模块(33)、所述循环泵模块(34)、所述传感器模块(35)、所述冷却液冷却器(36)、所述电池加热器(37)、所述存储罐(38)和所述演示模块(39)构成电池热管理循环系统中流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加强板,和可开启的左后门(18)、右后门(19),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展示面板(2)的后侧,所述加强板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
所述左后门(18)与所述右后门(19)对称位于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后门(18)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活动连接,所述右后门(19)上下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上支板(13)和所述下支板(14)相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位于所述储物架(16)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盖板上端与所述下支板(14)相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架(1)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左支架(11)和所述右支架(12)的下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储物架(1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中25°≤α≤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17)的形状分为方形槽(171)和斗形槽(172),所述方形槽(171)与所述斗形槽(172)间隔分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17)内放置的物品不限于书籍、宣传册、仪器仪表、维修工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1086.XA CN112396931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91086.XA CN112396931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96931A true CN112396931A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0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91086.XA Pending CN112396931A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96931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76405A1 (fr) * | 2011-11-22 | 2013-05-30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gestion thermique d'une chaine de traction d'un vehicule hybride ou electrique |
CN108550929A (zh) * | 2018-05-29 | 2018-09-1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9551999A (zh) * | 2018-12-27 | 2019-04-0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 |
CN209571084U (zh) * | 2018-12-05 | 2019-11-01 | 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管理一体化教学实训系统 |
CN209674661U (zh) * | 2018-12-20 | 2019-11-22 | 天津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纯电动车bms锂电池管理教学考核系统 |
CN210836795U (zh) * | 2019-06-15 | 2020-06-23 |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展示车灯开关的教具 |
CN111391617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电池加热和冷却功能的空调系统 |
CN111403849A (zh) * | 2020-03-28 | 2020-07-1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混联式可控型动力电池风冷热管理实验系统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10791086.XA patent/CN1123969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76405A1 (fr) * | 2011-11-22 | 2013-05-30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gestion thermique d'une chaine de traction d'un vehicule hybride ou electrique |
CN108550929A (zh) * | 2018-05-29 | 2018-09-1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209571084U (zh) * | 2018-12-05 | 2019-11-01 | 广东合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管理一体化教学实训系统 |
CN209674661U (zh) * | 2018-12-20 | 2019-11-22 | 天津中汽恒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纯电动车bms锂电池管理教学考核系统 |
CN109551999A (zh) * | 2018-12-27 | 2019-04-0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 |
CN210836795U (zh) * | 2019-06-15 | 2020-06-23 |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展示车灯开关的教具 |
CN111403849A (zh) * | 2020-03-28 | 2020-07-1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混联式可控型动力电池风冷热管理实验系统 |
CN111391617A (zh) * | 2020-03-31 | 2020-07-10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电池加热和冷却功能的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4283B (zh) | 动力电池包冷却装置 | |
CN105633506A (zh) | 电池加热系统 | |
CN104779423A (zh) | 用于电气化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4502106A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 | |
CN206471453U (zh) | 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 | |
CN205609707U (zh) | 电池加热系统 | |
US2022039616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 |
CN103204072B (zh)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
CN102110796A (zh) | 全封闭式液冷蓄电池组 | |
CN112396931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实训教具 | |
CN101186194A (zh) | 一种车载充电器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 |
CN102029887B (zh) | 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混合动力车及其冷却方法 | |
CN209240854U (zh) | 一种分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 | |
CN204204321U (zh) | 大客车中央控制舒安系统实训教具车 | |
CN209329760U (zh) | 一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移动充电车 | |
CN204204312U (zh) | 一种汽车电动力系统示教板 | |
CN210129564U (zh) | 一种基于圆柱电芯的动力电池系统 | |
CN21971625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拆装实训台 | |
CN215868229U (zh) | 一种可测量高压大电流的纯电动汽车实训台 | |
CN219312695U (zh) | 一种集成式的车用控制模组 | |
CN21559993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教具模型 | |
CN22120057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综合实训台 | |
CN204791744U (zh) |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实训装置 | |
CN215868332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bms电池管理系统实训装置 | |
CN218876921U (zh) | 一种乘用车用液冷充换电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