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3889A -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3889A
CN112393889A CN202011270740.9A CN202011270740A CN112393889A CN 112393889 A CN112393889 A CN 112393889A CN 202011270740 A CN202011270740 A CN 202011270740A CN 112393889 A CN112393889 A CN 112393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ection
clamping part
joint
shr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07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自超
迟庆新
刘芳
吕扬
王威
康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2707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3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3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将等截面叶型模拟件嵌入对开式叶冠夹持部中,通过紧固件完成紧固配合,冷却水接头与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完成连接,耐温密封石棉板置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冠上表面,并通过集气盒与对开式叶冠夹持部的螺纹连接压紧实现密封,连接接头将对开式叶冠夹持部与试验机连接,通过感应加热线圈的外部加热以及集气盒冷却空气的流量控制,实现叶型截面的内外温度梯度及温度场模拟。本申请能够针对真实叶片截面进行拉伸、持久、疲劳等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对叶片正向设计和研究带来更高的应用指导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涉及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等数个种类,由于结构和性能的需要,叶片往往具有复杂的空间曲面结构,载荷情况复杂。相比整机试车,试验室环境下开展叶片的模拟试验具有试验成本低、可研究性强等优点而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用真实叶片进行试验仍然会带来较大的试验成本消耗,且由于试验件差异及多因素变量影响(气膜孔结构等)会导致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并且,对于无冠叶片以往的研究往往需要通过焊接叶冠对叶片进行加载,导致外加叶冠与叶片连接处可能成为薄弱部位,同时由于叶身的曲面结构变化,考核叶身截面处的真实载荷传递不明确,且由于试验影响因素较多会导致目前整体叶片试验结果分散性大,无法得到明确结论,且无法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有效验证,因此试验结果在叶片正向设计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
等截面叶型模拟件,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叶冠、等截面叶身以及下叶冠,所述等截面叶身中包括提取自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上开设有贯穿的冷却通道;
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在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所述等截面叶身的周围;
对开式叶冠夹持部,所述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以及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其中,
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上叶冠夹持槽,所述上叶冠安装在所述上叶冠夹持槽中;
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下叶冠夹持槽,所述下叶冠安装在所述下叶冠夹持槽中;
集气盒,所述集气盒包括上集气盒以及下集气盒,所述上集气盒设置在所述上叶冠上,并通过通气接头与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连接,所述上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下集气盒设置在所述下叶冠上,并通过通气接头与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连接,所述下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
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包括上连接接头以及下连接接头,所述上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所述下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为叶身中截面或叶身根截面。
可选地,
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连接;
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夹持部、所述第二上夹持部、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上均开设有冷却水通道,每个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的冷却水接头。
可选地,
所述上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下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耐温密封石棉板,所述耐温密封石棉板设置在所述上集气盒与所述上叶冠之间,以及所述下集气盒与所述下叶冠之间。
可选地,
所述上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所述下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接头包括偏轴转接部以及接头部,其中,
上连接接头包括上偏轴转接部以及上接头部,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与所述上接头部连接,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所述上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接头通过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所述上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下连接接头包括下偏轴转接部以及下接头部,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与所述下接头部连接,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所述下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接头通过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所述下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可选地,
所述上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
所述下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
可选地,
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上接头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并通过第二销钉连接,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调节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相对于所述上接头部沿所述第二销钉轴向的偏移;
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下接头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并通过第三销钉连接,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调节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相对于所述下接头部沿所述第三销钉轴向的偏移。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模拟件结构简单,可明显降低铸造和后续加工成本,等截面叶型模拟件和试验装置的设计可保证试验冷却空气、加载等试验参数明确,可获得较高的试验精度和试验一致性,并可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互为验证,能够针对真实叶片截面进行拉伸、持久、疲劳等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的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的对开式叶冠夹持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的连接接头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的接头部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的偏轴转接部示意图。
其中:
1-等截面叶型模拟件;2-感应加热线圈;3-对开式叶冠夹持部;4-冷却水接头;5-紧固螺栓螺母套件;6-耐温密封石棉板;7-集气盒;8-第一销钉;9-连接接头;10-偏轴转接部;11-细牙调节螺栓;12-接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感应加热线圈2、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集气盒7以及连接接头9。
具体的,如图2所示,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叶冠、等截面叶身以及下叶冠,等截面叶身中包括提取自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例如叶身中截面或叶身根截面,实现以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上开设有贯穿的冷却通道。叶冠与等截面叶身采用一体铸造,试样的一致性较好,转接处进行圆弧过渡,能够保证试验件强度。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设计参数和变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上叶冠以及下叶冠的加载轴线与等截面叶身的轴线是否一致,根据同轴加载或者偏轴加载的试验要求进行不同的叶冠尺寸设计;
2、针对工程上常见的叶片铸造带来的壁厚超差问题和薄壁效应可设计不同叶身壁厚的模拟件;
3、根据叶片不同内部冷却气流道设计不同肋板隔断等;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感应加热线圈2设置在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等截面叶身的周围,用于形成考核截面需求的温度场。有利的是,还可以在感应加热线圈2内部设置冷却水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冷却线圈。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包括两个,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以及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其中,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第一上夹持部与第二上夹持部的横截面可以呈L型,两者优选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第一上夹持部与第二上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上叶冠夹持槽,将上叶冠安装在上叶冠夹持槽中;相同的,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第一下夹持部与第二下夹持部的横截面可以呈L型,两者优选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第一下夹持部与第二下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下叶冠夹持槽,下叶冠安装在下叶冠夹持槽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上夹持部与第二上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5连接;以及第一下夹持部与第二下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5连接。有利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夹持部、第二上夹持部、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上均开设有冷却水通道,每个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的冷却水接头4,用于为开式叶冠夹持部3降温。
进一步地,集气盒7包括上集气盒以及下集气盒,上集气盒设置在上叶冠上,上集气盒上设置有通气接头,上集气盒通过通气接头与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的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上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下集气盒设置在下叶冠上,下集气盒上设置有通气接头,下集气盒通过通气接头与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的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下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上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下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试验过程中,冷却空气经由集气盒7进入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内部的冷却通道后经由另外一个集气盒7后排出试验装置,气体流量可由外部设备进行控制。
有利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集气盒与上叶冠之间,以及下集气盒与下叶冠之间设置有耐温密封石棉板6,通过集气盒及通气接头与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的螺纹连接压紧实现密封。
另外,连接接头9包括上连接接头以及下连接接头,上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下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
为了实现同轴加载的试验要求,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连接接头9可以是一个整体,上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上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下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下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下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
为了实现偏轴加载的试验要求,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7所示,连接接头9可以包括两个元件,偏轴转接部10以及接头部12,其中,上连接接头包括上偏轴转接部以及上接头部,上偏轴转接部与上接头部连接,上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上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上连接接头通过上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上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下连接接头包括下偏轴转接部以及下接头部,下偏轴转接部与下接头部连接,下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下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下连接接头通过下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下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连接;下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连接。有利的是,本实施例中,上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上接头部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在调节槽中,上接头部与上偏轴转接部通过第二销钉连接,上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11调节上偏轴转接部相对于上接头部沿第二销钉轴向的偏移;下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下接头部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安装在调节槽中,下接头部与下偏轴转接部通过第三销钉连接,在下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11调节下偏轴转接部相对于下接头部沿第三销钉轴向的偏移。
对于偏轴加载试验,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共计16个细牙调节螺栓11相对接头部12表面左右两侧沿销钉轴向不同的进给量可以实现实验装置整体相对于试验机和接头部12的偏轴加载,可以将试验机的单轴加载分解出弯曲、扭转变形的分量,进而传递给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待考核截面处,通过在考核截面测试点粘贴应变片测试该处应力值,最终完成考核截面的应力场调试,实现叶型截面的应力场模拟。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整体的上半部分的夹持结构以及下半部分的夹持结构可以垂直设置,从而实现多方向的调节。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将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嵌入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中,通过紧固件完成紧固配合,冷却水接头4与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完成连接,耐温密封石棉板6置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叶冠上表面,并通过集气盒7与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的螺纹连接压紧实现密封,连接接头9将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与试验机连接,通过感应加热线圈2的外部加热以及集气盒7冷却空气的流量控制,实现叶型截面的内外温度梯度及温度场模拟。
本申请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完成准备工作后,将试验装置与试验机进行连接,针对不同的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进行包括拉伸、持久、疲劳等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
具体的试验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001、根据试验要求,选用试验工装卡具,并与试验件进行装配,完成冷却气路、冷却水路的连接,并测试各路无异常;
S002、试验前调试,施加一定的力值载荷,消除装夹间隙,按照标定时确定的线圈位置固定相应的感应加热线圈2;
S003、开启感应加热进行试验前测试,确定试验件的温度场满足试验要求;
S004、根据试验设计,选择相应的试验程序开启试验,试验过程中可在上位机界面得到试验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并记录;
S005、试验结束后,试验系统开启试验保护,待试验件温度降至室温,将试验件及工装卡具进行拆卸,完成试验。
本申请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相比真实叶片,模拟件结构简单,可明显降低铸造和后续加工成本。等截面叶型模拟件和试验装置的设计可保证试验冷却空气、加载等试验参数明确,可获得较高的试验精度和试验一致性,并可与有限元模拟结果互为验证,针对真实叶片截面进行的拉伸、持久、疲劳等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会对叶片正向设计和研究带来更高的应用指导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叶冠、等截面叶身以及下叶冠,所述等截面叶身中包括提取自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上开设有贯穿的冷却通道;
感应加热线圈(2),所述感应加热线圈(2)设置在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所述等截面叶身的周围;
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所述对开式叶冠夹持部(3)包括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以及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其中,
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夹持部以及第二上夹持部,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上叶冠夹持槽,所述上叶冠安装在所述上叶冠夹持槽中;
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夹持部以及第二下夹持部,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上共同形成有下叶冠夹持槽,所述下叶冠安装在所述下叶冠夹持槽中;
集气盒(7),所述集气盒(7)包括上集气盒以及下集气盒,所述上集气盒设置在所述上叶冠上,并通过通气接头与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连接,所述上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下集气盒设置在所述下叶冠上,并通过通气接头与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连接,所述下集气盒的冷气通道与所述等截面叶型模拟件(1)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
连接接头(9),所述连接接头(9)包括上连接接头以及下连接接头,所述上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所述下连接接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试验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实叶片的典型截面为叶身中截面或叶身根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上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5)连接;
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与所述第二下夹持部通过紧固螺栓螺母套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所述第二上夹持部、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上均开设有冷却水通道,每个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的冷却水接头(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所述上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下集气盒的通气接头与所述下对开式叶冠夹持部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温密封石棉板(6),所述耐温密封石棉板(6)设置在所述上集气盒与所述上叶冠之间,以及所述下集气盒与所述下叶冠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所述下连接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双耳结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接头通过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9)包括偏轴转接部(10)以及接头部(12),其中,
上连接接头包括上偏轴转接部以及上接头部,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与所述上接头部连接,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所述上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接头通过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通过所述上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下连接接头包括下偏轴转接部以及下接头部,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与所述下接头部连接,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上设置有双耳结构,所述下接头部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接头通过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的双耳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通过所述下接头部的螺纹连接段与试验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上夹持部连接;
所述下连接接头的双耳结构配合第一销钉(8)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夹持部以及所述第二下夹持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上接头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并通过第二销钉连接,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11)调节所述上偏轴转接部相对于所述上接头部沿所述第二销钉轴向的偏移;
所述下偏轴转接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下接头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中,并通过第三销钉连接,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的调节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于配合多个细牙调节螺栓(11)调节所述下偏轴转接部相对于所述下接头部沿所述第三销钉轴向的偏移。
CN202011270740.9A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Pending CN112393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740.9A CN112393889A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740.9A CN112393889A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3889A true CN112393889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0740.9A Pending CN112393889A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38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2267A (zh) * 2021-05-26 2021-08-13 西安交通大学 测量板类零件在梯度温度场中动响应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07797A1 (ru) * 1974-02-11 1976-03-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639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спытани на прочность выступа диска турбомашины
JP2002201903A (ja) * 2000-12-28 2002-07-1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ブレード飛散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2539135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CN103575491A (zh) * 2013-11-12 2014-02-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空心结构高周疲劳振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EP2985582A1 (de) * 2014-08-13 2016-0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vorrichtung und Prüf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Materialermüdung sowie Schaufelklauenprüfkörper
CN105865736A (zh) * 2016-06-08 2016-08-17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叶片振动应力分布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06644702A (zh) * 2016-12-21 2017-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连续调节叶片考核截面应力分布的高温疲劳试验夹具及方法
CN107421984A (zh) * 2017-08-31 2017-12-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心涡轮叶片叠加高周振动的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8458860A (zh) * 2018-01-23 2018-08-28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CN109632285A (zh) * 2019-02-25 2019-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涡轮叶片高温疲劳试验夹具
CN109655333A (zh) * 2019-02-25 2019-04-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平板试件拉伸-弯曲复合疲劳试验夹具
FR3079929A1 (fr) * 2018-04-10 2019-10-11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Dispositif d'essai vibratoire pour aubes de turbine de turbo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07797A1 (ru) * 1974-02-11 1976-03-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Р-6639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спытани на прочность выступа диска турбомашины
JP2002201903A (ja) * 2000-12-28 2002-07-1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ブレード飛散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2539135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CN103575491A (zh) * 2013-11-12 2014-02-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空心结构高周疲劳振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EP2985582A1 (de) * 2014-08-13 2016-02-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rüfvorrichtung und Prüf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Materialermüdung sowie Schaufelklauenprüfkörper
CN105865736A (zh) * 2016-06-08 2016-08-17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叶片振动应力分布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06644702A (zh) * 2016-12-21 2017-05-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连续调节叶片考核截面应力分布的高温疲劳试验夹具及方法
CN107421984A (zh) * 2017-08-31 2017-12-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空心涡轮叶片叠加高周振动的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8458860A (zh) * 2018-01-23 2018-08-28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
FR3079929A1 (fr) * 2018-04-10 2019-10-11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Dispositif d'essai vibratoire pour aubes de turbine de turbomachine.
CN109632285A (zh) * 2019-02-25 2019-04-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涡轮叶片高温疲劳试验夹具
CN109655333A (zh) * 2019-02-25 2019-04-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平板试件拉伸-弯曲复合疲劳试验夹具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RONGQIAO等: "Thermomechanical fatigue failure investigation on a single crystal nickel superalloy turbine blade",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
WANG YINGTAO等: "Fatigue Life Analysis of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for Hollow Wide-chord Fan Blade",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
王洪斌: "涡轮叶片热/机械复合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航空发动机》 *
王荣桥 等: "单晶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试验技术", 《航空动力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2267A (zh) * 2021-05-26 2021-08-13 西安交通大学 测量板类零件在梯度温度场中动响应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1984B (zh) 一种空心涡轮叶片叠加高周振动的热机械疲劳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644702B (zh) 一种可连续调节叶片考核截面应力分布的高温疲劳试验夹具及方法
CN109632285A (zh) 一种涡轮叶片高温疲劳试验夹具
CN112393889A (zh) 一种基于等截面叶型模拟件的叶片力学性能试验装置
CN108732035B (zh) 一种榫连接结构的高温微动疲劳寿命测试方法
CN104792632A (zh) 一种气缸盖模拟件疲劳试验方法
CN109655333A (zh) 一种平板试件拉伸-弯曲复合疲劳试验夹具
CN111693379A (zh) 复杂构型涡轮叶片微小试样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4840931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身强度模拟试验件设计方法
CN110514086A (zh) 一种用于封严槽位置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14813325A (zh)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盘榫接结构疲劳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
CN113358336B (zh) 层板冷却结构试验模拟件及其设计方法、疲劳试验装置
CN106181220A (zh) 一种铝合金焊后火焰调修工艺
CN113567133B (zh) 机匣低循环疲劳试验装置以及方法
CN107063729B (zh) 一种基于上位机的汽车空调温度线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491640A (zh) 一种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CN112485135A (zh) 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及验证方法
CN111735635A (zh) 冷流背压测试台架及后处理器冷流背压试验方法
CN109959572A (zh) 温度随应力动态联动环境下金属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11006943A (zh) 镍基单晶小试件的高温疲劳夹具及高温疲劳试验设备
CN11542048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机械疲劳壁厚方向非均匀温度场调试方法
CN207198016U (zh) 用于盐雾腐蚀试验箱的样品夹具及盐雾腐蚀试验箱
CN112926234B (zh) 一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拉伸测试及高温流变损伤模型构建方法
CN211953931U (zh) 一种用于检查带出水孔的动叶片量具
CN110736671B (zh) 一种管件硬度异常部位的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