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865A -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865A
CN112383865A CN202011459318.8A CN202011459318A CN112383865A CN 112383865 A CN112383865 A CN 112383865A CN 202011459318 A CN202011459318 A CN 202011459318A CN 112383865 A CN112383865 A CN 112383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bone conduction
cavity
vibrating diaphragm
exci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9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865B (zh
Inventor
曹洪斌
赵玉洗
沈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o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o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o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oy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93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04R7/08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comprising superposed layers separated by air or other 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3Hearing devices using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属于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支架与振膜共同围成一个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振膜在激励器的作用下发声振动,佩戴时可以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也可以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无论哪种方式,振膜的振动都可以传到人脸,进而传到头骨、听小骨,使人听到声音。振膜为单层或多层膜,多层膜包括多种组合结构。腔体有或无阻尼孔。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分别固定在振膜上和底壁上,且位置可以互换,或者整体封装后安装在振膜上。本发明通过空气耦合传声或腔壁耦合传声的使用方法,实现了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中低频频响效果比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根据佩戴方式分为耳塞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和挂耳式耳机。通常,这些耳机绝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利用空气振动的原理,耳机振动空气,空气再振动耳膜,从而将声音传到耳朵里。这种普通耳机降噪功能不令人满意,可播放音乐的频率和音质受限,同时长期大音量地使用耳机对耳膜有影响,使听力下降。于是,市场上逐渐兴起了一种骨传导耳机,也出现了骨传导穿戴设备。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声膜产生声波的传统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耳机将声音直接通过头骨传送到耳朵内部的耳神经,不需要耳膜,听力不会受到影响。同时,戴着骨传导耳机周围的声音仍然可以听到,并且可进行一般对话,这样也避免了因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而引发的事故危险。
但是因为骨传导耳机是通过振动肌肤、颅骨再传导到耳小骨,如果骨传导耳机贴合皮肤佩戴,低频(20hz~300hz)和中频(300hz~1000hz)所产生的振动在骨传导应用中会使人感到不适,因为低、中频产生的振动位移较大,导致人的受话肌体麻痒,因此,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都是将低频内容过滤掉大部分或者全部,以提高人们佩戴骨传导耳机受话的舒适度。同时,因为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都是通过动铁式实现振动传导发声,中、低频频响失真,音效不好,因此研究一款具有丰富低频内容,改善中、低频音质音效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很有意义。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骨传导耳机为避免直接贴合皮肤佩戴时,因低、中频较大位移振动导致受话肌体不适,因此大部分或全部的低、中频(20hz~1000hz)内容被过滤了,严重影响了音质;
2.现有骨传导耳机是通过动铁式实现振动传导发声,中、低频响应失真,音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将振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由振膜的一个面与支架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由振膜的另一面与支架形成第二腔体;在第一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振膜能够在激励器的作用下振动;佩戴时可以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空气耦合,也可以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腔壁耦合,振膜在激励器的作用下发声振动,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振膜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可以是单一材料的多层结构,也可以是不同材料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可以是固体与固体结合的固固结构,可以是固体与液体结合的固液结构,也可以是固体与气体结合的固气结构。腔体可以是不带阻尼孔的腔体,也可以是带有阻尼孔的腔体。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分别固定在振膜和支架内,且位置可以互换,或激励器整体封装后固定在振膜上。本发明通过空气耦合传声或腔壁耦合传声,实现了中低频频响效果好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可以用于骨传导耳机,也可以用与头部穿戴设备,如VR头显,以及AR/VR眼镜等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振膜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由所述振膜的第二面与所述支架支架形成第二腔体;
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所述振膜能够在所述激励器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使用时,所述支架靠近使用者皮肤。
优选地,所述振膜为单层或多层膜;
所述多层膜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固体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材料之间还具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为液体、气体或固体。
优选地,所述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之一安装在所述振膜第一面上,所述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壁的内表面上;
或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封装后,整体安装于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上。
优选地,所述振膜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所述支架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支架具有底壁和侧壁,在所述支架的侧壁或底壁上设置有阻尼孔;
优选地,
所述侧壁的端部有凸起;
侧壁端部的凸起具有外表面、内表面和连接面;
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所述侧壁的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振膜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为半封闭腔体,由所述振膜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内表面围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由所述支架的所述底壁的内表面、所述支架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振膜的所述第一面围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
将振膜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由所述振膜的第二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所述振膜能够在所述激励器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使用时,第二腔体靠近使用者皮肤。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激励器实现振膜振动,进而通过振膜振动引起腔体内空气振动,进而实现共振声腔,供真声腔可以提供丰富的低频响应
(2)本发明的振膜为多层结构时,可以是固体-固体结构,固体-液体结构或固体-气体结构,不同的结构可以调整共振频率、改善失真,丰富音效。
(3)本发明的激励器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中,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可以分别安装在振膜和底壁内表面,结构更灵活。
(4)本发明的一种腔体结构中,在支架侧壁上或者支架底部有阻尼孔,通过改变阻尼孔的有、无,以及阻尼孔的尺寸大、小,孔道深、浅可以灵活调整并有效改善中、低频频响表现。
(5)本发明的两种形式,一种在佩戴时,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空气耦合传声,空气耦合传声低频频响效果较好;或另一种在佩戴时,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腔壁耦合,腔壁耦合传声中、低频频响效果较好,尤其是对中频频响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佩戴示意图,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空气耦合传声;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佩戴示意图,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腔壁耦合传声;
图3-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带阻尼孔的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2的A-A向剖面图,为不带阻尼孔的情况;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带阻尼孔的立体图;
图6是图3-2的A-A向剖面图,为带阻尼孔的情况;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振膜结构剖面图,包括三层膜,为固体-固体-固体;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振膜结构剖面图,包括三层膜,为固体-液体-固体;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振膜结构剖面图,包括三层膜,为固体-气体-固体;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组装示意图,磁路组件安装在振膜内表面,线圈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组装的剖面图,磁路组件安装在振膜内表面,线圈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的组装示意图,磁路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线圈组件安装在振膜内表面;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组装的剖面图,磁路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线圈组件安装在振膜内表面;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的组装示意图,激励器全部安装在振膜内表面;
图1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励器组装的剖面图,激励器全部安装在振膜内表面;
图1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效振动几何形心位置的示意图,振膜为圆形;
图1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效振动几何形心位置的示意图,振膜为椭圆形;
图1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有效振动几何形心位置的示意图,振膜为矩形;
图19是阻尼孔的有无与频率响应的关系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两种耦合方式的频率响应对比图。
图中,1—骨传导发生装置;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振膜;5—激励器;6—支架;7—底壁;8—阻尼孔;9—侧壁;10—液体;11—气体;12—磁路组件;13—线圈组件;14—引线;15—振膜与支架间的固定区域;16—振膜有效振动区域;17—振膜振动区域的几何形心;18-固体材料;19-人脸;401-第一面;402-第二面;701-底壁的外表面;702-底壁的内表面;901-侧壁的外表面;902-侧壁的内表面;903-侧壁的承载面;910-侧壁端部的凸起;911-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外表面;912-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内表面;913-侧壁端部的凸起的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20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振膜4设置于支架6上;所述振膜4具有第一面401和第二面402;所述振膜4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4的第一面401与所述支架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
由所述振膜4的第二面402与所述支架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3;
在所述第一腔体2内设置激励器5,所述振膜4能够在所述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5包括磁路组件12和线圈组件13;
当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音频播放设备通过引线为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内的所述激励器5提供动力源和激励信号,将交变电信号输入给所述线圈组件13,所述线圈组件13通交流电后,在磁路组件12产生的永磁场中产生交变电磁力,即洛伦兹力,另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固定在支架上的通电线圈13产生的洛伦兹力就会传递给固定在振膜4上的磁路组件12,进而使得振膜4产生振动。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使用时,所述支架6靠近使用者皮肤。
所述支架6靠近使用者皮肤时,由所述支架6的所述底壁7与人脸贴合,实现腔壁耦合传声;
腔壁耦合为所述支架6的底壁7与人脸贴合,在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膜4发生振动,振膜4的振动使得空气腔体产生振动,形成声腔,声腔的振动传给底壁7,底壁7的振动将声音通过底壁7传到头骨及听小骨,使人听到声音。较现有的技术相比,腔壁耦合的振动位移比空气耦合略小,系统刚度比空气耦合略高,该特性可以在兼顾低频的前提下改善中频频响效果,进而丰富中低频内容,改善音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振膜4为单层或多层膜;
所述多层膜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固体材料18。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材料之间还具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为液体10、气体11或固体。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磁路组件12和线圈组件13之一安装在所述振膜4第一面401上,所述磁路组件12和线圈组件13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架6底壁7的内表面702上;安装时,可以分别在所述振膜4的第一面401和所述底壁7的内表面702固定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待安装在该安装槽内的组件所述磁路组件12或线圈组件13匹配;
或磁路组件12和线圈组件13封装后,整体安装于所述振膜4的第一面401上,此时,将所述磁路组件12和所述线圈组件13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并将该外壳固定在所述振膜4的第一面401上,可以采用任何不破坏振膜4的固定方式,比如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
从所述线圈组件13引出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引线14,所述引线14用于连接声音播放设备,比如手机,pad,录音机等播放设备,所述引线14从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支架6上设置的引线孔穿出。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振膜4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所述支架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
作为振膜材料的金属优选为铝、锌等具有近似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的金属。
作为支架材料的金属优选为铝、锌等具有近似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的金属。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6具有底壁7和侧壁9,在所述支架6的侧壁9或底壁7上设置有阻尼孔8;
通过该阻尼孔8,振膜4振动时,第一腔体2内的空气会做从第一腔体2内到外、从第一腔体2外到内地运动,运动过程中空气的流动与阻尼孔8之间的摩擦就形成了阻尼,在声学领域,为了获得比较宽并平坦的频响曲线,通过改变并调整振动系统的阻尼是一种实现方法,本发明的阻尼孔结构可以通过改变阻尼孔8的有、无,大、小,以及阻尼孔8孔道的深、浅来灵活调整由振膜和支架围成的空气腔振动系统的阻尼,进而灵活改变该振动系统的频响,实现低、中频的频响效果。如图19中的频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阻尼孔的腔体结构频响高于封闭腔体频响曲线,尤其是低频段。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侧壁9的端部有凸起;
侧壁端部的凸起910具有外表面901、内表面902和连接面913;
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910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所述侧壁的承载面903,用于承载所述振膜4的边缘。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腔体3为半封闭腔体,由所述振膜4的所述第二面402与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内表面912围成。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腔体2由所述支架6的所述底壁7的内表面702、所述支架6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902与所述振膜4的所述第一面401围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使用方法,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包括:
将振膜4设置于支架6上;所述振膜4具有第一面401和第二面402;所述振膜4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4的第一面401与所述支架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
由所述振膜4的第二面402与所述支架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3;
在所述第一腔体2内设置激励器5,所述振膜4能够在所述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5包括磁路组件12和线圈组件13;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使用时,第二腔体3靠近使用者皮肤。
第二腔体3靠近使用者皮肤时,实现空气耦合,空气耦合为振膜4与人脸19之间的空隙充满了空气,形成一个腔体,在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膜4发生振动,振膜4的振动使得空气腔体产生振动,形成声腔,将声音通过空气腔体振动传到头骨及听小骨,使人听到声音。较现有技术相比,空气腔体的振动传到头骨,低频响应效果好,低频内容更丰富,与人脸皮肤受话较柔和,更舒适。
工作原理:
佩戴时,当为振膜4方向与人脸19贴合时,即侧壁的连接面913与人脸贴合,实现空气耦合,空气耦合为振膜4、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内表面902与人脸19围成的第二腔体3中充满了空气,形成一个空气腔体,在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膜4发生振动,振膜4的振动使得空气腔体产生振动,形成声腔,将声音通过空气腔体振动传到头骨及听小骨,使人听到声音。较现有技术相比,空气腔体的振动传到头骨,低频响应效果好,低频内容更丰富,与人脸皮肤受话较柔和,更舒适。
佩戴时,当为支架6的底壁7与人脸19贴合时,实现腔壁耦合,在激励器5的作用下,振膜4发生振动,振膜4的振动使得空气腔体产生振动,形成声腔,声腔的振动传给底壁7,底壁7的振动将声音通过底壁7传到头骨及听小骨,使人听到声音。较现有的技术相比,腔壁耦合的振动位移比空气耦合略小,系统刚度比空气耦合略高,该特性可以在兼顾低频的前提下改善中频频响效果,进而丰富中低频内容,改善音质。
如图20,为本发明的两种耦合方式的频响对比图,采用带有阻尼孔的方案,阻尼孔为直径0.5mm,孔道深度为0.15mm,振膜为0.03~0.05mm厚的铝膜。从图中可以看出:
1.底壁方向贴合人脸,有较好的中、低频响应,尤其是对中频响应的改善;
2.覆膜方向贴合人脸,有较好的低频响应。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附图4和附图7,以及附图14和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振膜、支架和激励器,激励器为一体式结构,激励器安装在振膜的内表面上的有效振动区域的几何形心上,振膜为圆形的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为固体材料与固体材料结合的固固结构,多层结构中,各层的固体材料相同,为金属材质,优选地,选用铝或者锌,也可以采用具有相似杨氏模量的其他金属,振膜与支架围成的腔体为封闭式。
该骨传导发声装置佩戴时为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实现空气耦合,在振膜与人脸之间围成一个空气腔体。当骨传导发声装置1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音频播放设备通过引线为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内的所述激励器5提供动力源,将电信号传入所述线圈组件13,所述线圈组件13通交流电后,在磁路组件12产生的永磁场中产生交变电磁力,即洛伦兹力,另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固定在支架上的通电线圈13产生的洛伦兹力就会传递给固定在振膜4上的磁路组件12,进而使得振膜4产生振动。振膜4振动后,使得振膜4与人脸之间围成的空气腔体产生振动,腔体振动传到人的皮肤、头骨,进而传到听小骨,传到听神经,使人听到声音。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附图6和附图7,以及附图14、16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在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阻尼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兼顾低频(20hz~300hz)的内容同时改善中频(300hz~1000hz)的频响表现,阻尼孔的大小为直径0.5mm,孔道深度为0.15mm,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似,但由于阻尼孔的设置,增加了有振膜4与支架6围成的空气腔体的阻尼,使得低频频响被明显改善,根据附图19的频响图。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附图6和附图8,以及附图14、16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振膜为3层膜,为固体-液体-固体结构,液体位于两层固体材料围成的空腔内,固体材料选取厚度0.03~0.05mm厚的铝膜,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具有近似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的材料,液体为水,也可以使用其他无腐蚀性的液体,当骨传导发声装置1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音频播放设备通过引线为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内的所述激励器5提供动力源,将电信号传入所述线圈组件13,所述线圈组件13通交流电后,在磁路组件12产生的永磁场中产生交变电磁力,即洛伦兹力,另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固定在支架上的通电线圈13产生的洛伦兹力就会传递给固定在振膜4上的磁路组件12,进而使得振膜4产生振动,由于振膜内层液体的存在,使得振膜频响可依据液体材料的不同和多少而被调整,此时振膜振动再使得振膜4与人脸之间围成的空气腔体产生振动,腔体振动传到人的皮肤、头骨,进而传到听小骨,传到听神经,使人听到声音,进而获得可以定制化的受话效果。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附图6和附图9,以及附图14、16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振膜为3层膜,为固体-气体-固体结构,气体位于两层固体材料围成的空腔内,固体材料选取厚度为0.03mm
~0.05mm的铝膜,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的具有近似杨氏模量和屈服强度的材料,气体选取空气,方便获取。当骨传导发声装置1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音频播放设备通过引线为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1内的所述激励器5提供动力源,将交变电信号传入所述线圈组件13,所述线圈组件13通交流电后,在磁路组件12产生的永磁场中产生交变电磁力,即洛伦兹力,另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固定在支架上的通电线圈13产生的洛伦兹力就会传递给固定在振膜4上的磁路组件12,进而使得振膜4产生振动,由于振膜内层气体的存在,使得振膜频响可依据空气的多少而被调整,此时振膜振动再使得振膜4与人脸之间围成的空气腔体产生振动,腔体振动传到人的皮肤、头骨,进而传到听小骨,传到听神经,使人听到声音,进而获得可以定制化的受话效果。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9、附图10、附图11,以及附图14、16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4的区别为,激励器的磁路组件安装在振膜的内表面,线圈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均安装在振膜及底壁内表面的安装槽内,安装槽分别与振膜及底壁内表面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选择粘贴的方式固定,可以采用胶合进行粘贴,也可以在底壁内表面加工出固定用螺纹,在固定在其上的安装槽上也加工出与之匹配的螺纹孔,采用螺栓对安装槽进行固定。磁路组件及线圈组件通过粘贴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当然,也可以在任一安装槽内加工出固定用螺纹,在线圈组件或磁路组件上加工出与之匹配的螺纹孔,采用螺栓进行固定。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9、附图12、附图13,以及附图14、16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5的区别为,线圈组件安装在振膜的内表面,磁路组件安装在底壁内表面,线圈组件和磁路组件均安装在振膜及底壁内表面的安装槽内,安装槽分别与振膜及底壁内表面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选择粘贴的方式固定,可以采用可以采用胶合进行粘贴,也可以在底壁内表面加工出固定用螺纹,在固定在其上的安装槽上也加工出与之匹配的螺纹孔,采用螺栓对安装槽进行固定。磁路组件及线圈组件通过粘贴方式安装在安装槽内,当然,也可以在任一安装槽内加工出固定用螺纹,在线圈组件或磁路组件上加工出与之匹配的螺纹孔,采用螺栓进行固定。
实施例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9、附图12、附图13,以及附图14、17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振膜的形状为椭圆形,相应地,支架的横截面也为椭圆形,以与振膜匹配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对技术方案有各种更改、组合及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9、附图12、附图13,以及附图14、18和1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例中,骨传导发声装置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振膜的形状为矩形,相应地,支架的横截面也为矩形,以与振膜匹配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对技术方案有各种更改、组合及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
将振膜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由所述振膜的第二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所述振膜能够在所述激励器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使用时,所述支架靠近使用者皮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为单层或多层膜;
所述多层膜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固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材料之间还具有第三层,所述第三层为液体、气体或固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之一安装在所述振膜第一面上,所述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壁的内表面上;
或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封装后,整体安装于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所述支架的材料是金属、塑料、硅胶、玻璃或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底壁和侧壁;在所述支架的侧壁或底壁上设置有阻尼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所述侧壁的端部有凸起;
侧壁端部的凸起具有外表面、内表面和连接面;
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底部向内延伸有所述侧壁的承载面,用于承载所述振膜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为半封闭腔体,由所述振膜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侧壁端部的凸起的内表面围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由所述支架的所述底壁的内表面、所述支架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与所述振膜的所述第一面围成。
10.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
将振膜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振膜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振膜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薄膜;
由所述振膜的第一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由所述振膜的第二面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第二腔体;
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激励器,所述振膜能够在所述激励器的作用下振动;所述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频响范围包括300Hz以下的频率;
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使用时,第二腔体靠近使用者皮肤。
CN202011459318.8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383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9318.8A CN112383865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9318.8A CN112383865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65A true CN112383865A (zh) 2021-02-19
CN112383865B CN112383865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59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9318.8A Active CN112383865B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8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1513A (zh) * 2021-05-10 2021-08-17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WO2022213458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3917B1 (en) * 1997-08-19 2002-11-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itute Telephone with a receiver arousing bone-conduction and air-conduction hearing
JP2005318087A (ja) * 2004-04-27 2005-11-10 Nec Tokin Corp ヘッドフォン
JP2007019957A (ja) * 2005-07-08 2007-01-25 Nec Tokin Corp ヘッドホン
CN101945317A (zh) * 2009-07-07 2011-01-12 陈奚平 一种扬声器
CN102291658A (zh) * 2011-06-21 2011-12-21 陈奚平 一种扬声器
US20120020501A1 (en) * 2009-03-30 2012-01-26 Vonia Corporation Dual earphone using both bone conduction and air conduction
WO2014103087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骨伝導ヘッドホン装置
US20160014520A1 (en) * 2013-02-28 2016-01-14 Mogami Denki Corporation Speaker diaphragm
EP3122062A1 (en) * 2014-03-19 2017-01-25 Sony Corporation Acoustic output device
CN205961389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张灿锋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带有骨传导耳机的眼镜
CN107172548A (zh) * 2017-06-02 2017-09-15 陈坚胜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音乐房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方法
WO2018079340A1 (ja) * 2016-10-26 2018-05-03 株式会社テムコジャパン 骨伝導スピーカ
US20190014425A1 (en) * 2015-08-13 2019-01-10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Systems for bone conduction speaker
CN110611853A (zh) * 2018-06-15 2019-12-24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US20200322706A1 (en) * 2016-05-13 2020-10-08 Flexound Systems Oy Enhanced sound perception via regulated v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3917B1 (en) * 1997-08-19 2002-11-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itute Telephone with a receiver arousing bone-conduction and air-conduction hearing
JP2005318087A (ja) * 2004-04-27 2005-11-10 Nec Tokin Corp ヘッドフォン
JP2007019957A (ja) * 2005-07-08 2007-01-25 Nec Tokin Corp ヘッドホン
US20120020501A1 (en) * 2009-03-30 2012-01-26 Vonia Corporation Dual earphone using both bone conduction and air conduction
CN101945317A (zh) * 2009-07-07 2011-01-12 陈奚平 一种扬声器
CN102291658A (zh) * 2011-06-21 2011-12-21 陈奚平 一种扬声器
WO2014103087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骨伝導ヘッドホン装置
US20160014520A1 (en) * 2013-02-28 2016-01-14 Mogami Denki Corporation Speaker diaphragm
EP3122062A1 (en) * 2014-03-19 2017-01-25 Sony Corporation Acoustic output device
US20190014425A1 (en) * 2015-08-13 2019-01-10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Systems for bone conduction speaker
US20200322706A1 (en) * 2016-05-13 2020-10-08 Flexound Systems Oy Enhanced sound perception via regulated vibration
CN205961389U (zh) * 2016-08-29 2017-02-15 张灿锋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带有骨传导耳机的眼镜
WO2018079340A1 (ja) * 2016-10-26 2018-05-03 株式会社テムコジャパン 骨伝導スピーカ
CN107172548A (zh) * 2017-06-02 2017-09-15 陈坚胜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音乐房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方法
CN110611853A (zh) * 2018-06-15 2019-12-24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伟榕: "骨传导技术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刘伟榕: "骨传导技术在消防装备中的应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8 February 2014 (2014-02-28) *
孙景阳等: "基于圆形压电振子的骨传导听觉装置",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no. 01, 15 January 2010 (2010-01-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458A1 (zh) * 2021-04-09 2022-10-1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CN113271513A (zh) * 2021-05-10 2021-08-17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3271513B (zh) * 2021-05-10 2023-02-17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65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468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JP5473640B2 (ja) スピーカー装置
JP4548783B2 (ja) ヘッドホン
US7310427B2 (en) Recreational bone conduction audio device, system
JP4699366B2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WO2017168903A1 (ja) 音響再生装置
JP6515392B2 (ja) 音声振動発生素子
JP2017522801A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ーモジュール及び骨伝導スピーカー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骨伝導イヤホン
JP2004507951A (ja) 骨導振動子
JP2005348193A (ja) 受話器
JP2007505540A6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CN112383865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使用方法
JP2010087810A (ja) 耳穴式骨伝導レシーバ
KR20080090720A (ko) 진동유닛을 구비한 헤드폰
JP2003032768A (ja) ヘッドホン
CN105745941A (zh) 骨传导扬声器
KR20230118640A (ko) 음향출력장치
CN115396771A (zh) 一种贴耳的骨传导耳机及其使用方法
WO2016197411A1 (zh) 适用于小功率骨传导耳机的振子
CN215379223U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JP6421360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ホン
JP2006174432A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ヘッドフォン、ヘッドレスト、枕
JPS59209000A (ja) 聴音器
CN215379199U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和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9861106U (zh) 一种应用于骨传导发声装置的橡胶振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