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7444B -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 Google Patents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7444B
CN112377444B CN202011262617.2A CN202011262617A CN112377444B CN 112377444 B CN112377444 B CN 112377444B CN 202011262617 A CN202011262617 A CN 202011262617A CN 112377444 B CN112377444 B CN 1123774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target object
wind speed
smar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2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7444A (zh
Inventor
王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ib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2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7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7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7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7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7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7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f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8Stop safety or alarm devices, e.g. stop-and-go control; Disposition of check-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05D2270/804Optical devices
    • F05D2270/8041Camer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80Devices generating input signals, e.g. transducers, sensors, cameras or strain gauges
    • F05D2270/821Displacement measuring means, e.g. induct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涉及智能家居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本申请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的方位和距离自适应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避免了用户手动调节风扇带来的不便,提升了调节效率以及调节精准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在热天中取凉的常用电器设备,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必须用品之一。
然而,目前的风扇一般需要用户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去调节风扇的风速或转动角度,例如切换风扇上的风速档位或按下风扇的旋转按钮。这种风扇调节方式不便于用户进行调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能风扇的控制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控制面板,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基于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将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风扇,以指示智能风扇根据调节指令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智能风扇的控制器,该装置包括:图像信息获取模块、方位信息获取模块、距离参数获取模块以及调节模块。其中: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方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距离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板,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调节指令生成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调节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基于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将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风扇,以指示智能风扇根据调节指令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风扇,该风扇可以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存储器及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智能风扇调节方法;该摄像头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该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的智能风扇调节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通过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并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再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最后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从而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的方位和距离自适应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避免了用户手动调节风扇带来的不便,提升了调节效率以及调节精准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应图3对图像信息的标记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分布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图5所示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中步骤S240的提供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图5所示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中步骤S250的提供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和目标对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图12所示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中步骤S430的提供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14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5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的结构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进入人们的家庭中,其中,风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于取凉的设备,也逐渐往智能方向发展。
目前的智能风扇通常不再需要用户自己去设置工作参数,当智能风扇识别到用户的身份后能够根据不同用户自动调节工作参数,从而省去用户每次都要手动设置智能风扇工作参数的过程。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和风速在工作时是固定的,当用户相对智能风扇的位置发生改变时,智能风扇还是会按照原来设定的送风轨迹和风速进行送风,从而会导致风扇对没有用户的位置进行送风,造成能源浪费,以及导致用户距离风扇较远的位置无法感受到合适的风力,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针对于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可以在智能风扇工作过程中,实时检测用户相对智能风扇的距离和方位信息,并能够根据距离和方位信息实时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从而实现对智能风扇更精准、更灵活的调节,进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智能风扇100,其中,该智能风扇100可以包括摄像头110、距离传感器120、控制器130以及存储器140,控制器130可以分别与摄像头110、距离传感器120以及存储器140电性连接。
其中,摄像头110可以采集智能风扇100周围的图像信息。距离传感器120可以在智能风扇100附近具有用户时,采集用户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存储器140可以用于存储摄像头110和距离传感器120当前采集的实时数据,也可以用于存储预先设定好的智能风扇100的工作程序。控制器130可以用于接收摄像头110和距离传感器120采集的实时数据,并根据该实时数据生成针对智能风扇100的控制指令。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的控制器130,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风扇100的控制器130可以控制摄像头110实时采集智能风扇100周围的图像信息,若智能风扇100的周围具有目标对象,则可以获得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的控制器130还可以接收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发送的智能风扇100所处区域的图像信息,若所述图像信息中具有目标对象,则可以获得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对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以识别图像信息中是否包括目标对象,作为一种示例,以目标对象为人体为例,控制器130可以提取图像信息中的人体特征数据,其中,人体特征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体轮廓,人脸、人体部位等,然后将人体特征数据与预先配置于控制器130或存储器140的特征模板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确定图像信息中包括目标对象。
可选地,若图像信息中包括目标对象,则可以保留该图像信息,若不包括目标对象,则可以删除该图像信息。
其中,图像信息可以为摄像头拍摄的静态图片、也可以是动态影像等。其中,目标对象可以是位于智能风扇周围需要取凉的用户,也可以是位于智能风扇100周围需要降温的设备、物体等。
S120,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30在获取到摄像头110采集图像信息后,在智能风扇100拍摄角度固定时,可以根据目标对象所处于图像信息中的位置,确定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其中,方位信息可以为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100的方位角度。作为一种示例,如图3所示,可以大致先将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分为方位A、方位B以及方位C。并且如图4所示,对应方位A、方位B以及方位C,可以预先在图像信息D中标记出与方位A对应的位置A,与方位B对应的位置B,与方位C对应的位置C。于是,当目标对象处于图像信息D中的位置B时,可以确定的该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为方位B,例如方位B对应的方位角度为0°,则该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角度为0°。同理,当目标对象处于图像信息D中预先标记的不同位置时,可以根据预先标记的不同位置,对应找到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
作为另一种示例,例如方位A对应的方位角度为60°,方位B对应的方位角度为0°。当目标对象位于图像信息中位置A和位置B的中间时,可以确定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角度为30°。由此可知,当目标对象并没有处于图像信息中已标记的位置时,也可以根据目标对象与已标记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从而可以快捷、有效地获取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
S130,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30可以控制距离传感器120实时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其中,距离传感器120可以安装在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上,当智能风扇100转动时,距离传感器120可以随着风扇头转动而检测相对智能风扇100的不同方位的距离参数。可选地,距离传感器120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
其中,距离参数可以是指智能风扇100到目标对象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对象具有多个时,可以实时获取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正对的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作为距离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30也可以根据摄像头110采集的图像信息来确定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例如,摄像头110可以为深度摄像头或深度相机,采集的图像信息可以是包括目标对象的深度图像,然后根据深度图像中对应目标对象的深度值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
S140,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工作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风扇100的工作参数可以包括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转动角度等,其中,本实施例的转动角度可以是指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摆动的角度,当智能风扇100的转动角度发生变化时,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选地,智能风扇100的控制器130可以基于方位信息生成针对转动角度的控制指令,以及基于距离参数生成针对风速的控制指令。作为一种示例,当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越近时,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越小,当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越远时,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越大,从而使用户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感受到适合的风力大小。当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发生变化时,智能风扇100的转动角度也会发生改变以使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大致朝向该目标对象,从而避免风扇对没有用户的位置进行送风,造成能源的浪费。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再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参数,最后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100的工作参数,从而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100的方位和距离自适应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工作参数,避免了用户手动调节风扇带来的不便,提升了调节效率以及调节精准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的控制器130,该方法包括:
S210,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S220,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S230,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其中,S210至S2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110至S130,故不在此赘述。
S240,根据方位信息调节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风扇100的转动角度范围可以是指智能风扇100头摆动的角度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对象的数量为一个时,智能风扇100可以直接朝着该目标对象的方向进行送风,且停止转动,即转动角度范围为0。也可以将朝向该目标对象的方位角度作为基准角度,并朝该基准角度偏离预设角度后得到转动角度范围。作为一种示例,如图6所示,图6中的圆圈1可以作为唯一目标对象,智能风扇100到目标对象的角度可以作为基准角度,即0°,预设角度可以为图6中位于基准角度两侧的角度α和角度β,然后将角度α和角度β共同作为转动角度范围,可选地,角度α和角度β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一些优选地实施例中,圆圈1的位置在实时变动时,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也会随着圆圈1的位置变动而发生改变。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如图7所示,S240可以包括:
S241,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确定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其中,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从朝向第一目标对象转动到朝向第二目标对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转动角度作为目标转动角度范围。作为一种示例,请再次参阅图6,在图6中,圆圈2可以作为第一目标对象,圆圈3可以作为第二目标对象,当智能风扇100转动时,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从朝向第一目标对象转动到朝向第二目标对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转动角度,则为角度α和角度β共同形成的角度范围,即目标转动角度范围。
考虑到如果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大致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重合,此时智能风扇100可能不需要转动,器风力就可以足以覆盖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检测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是否重合,例如,若智能风扇100只检测到一个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则可以表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重合,此时智能风扇100可以只朝该目标对象送风而不转动风扇头。同理,当除了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以外还有更多的目标对象时,若这多个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也是重合时,则智能风扇100可以只朝该多个目标对象对应的方位进行送风,而不转动风扇头。
可选地,当第一目标对象的位置和第二目标对象的位置发生改变,且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在位置改变后仍重合时,智能风扇100也可以实时调节其转动角度,以使送风方向始终朝向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
可选地,当第一目标对象的位置和第二目标对象的位置发生改变,且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在位置改变后不重合时,则可以检测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是否不小于指定角度,其中,指定角度用于确定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是否相距足够远,以避免二者的方位信息大致重合。当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不小于指定角度时,可以确定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条件,作为一种示例,例如指定角度为30°,若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小于30°,则表明第一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和第二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大致上是重合的,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转动也没有必要转动以扩大风力的覆盖范围。若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不小于30°,则表明第一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和第二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不是重合,从而确保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相距得足够远,此时可以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转动,以使风力能覆盖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当第一目标对象位置或/和第二目标对象的位置发生改变且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不重合时,智能风扇100可以实时调节风扇头的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度范围,以使智能风扇100的风力始终覆盖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目标对象的数量包括多个,且多个目标对象中的其中两个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所形成的夹角能够覆盖所有的全部目标对象,则将这两个目标对象分别作为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同时若智能风扇100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不小于上述指定夹角,则可以确定的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若多个目标对象中至少一个目标对象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重新检测多个目标对象中的其中两个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所形成的夹角能够覆盖所有的全部目标对象,并重新将这两个目标对象分别作为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再检测智能风扇100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是否不小于上述指定夹角,若是不小于,则智能风扇100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实时调整风扇头的转动角度以及转动角度范围,以使智能风扇100的风力始终覆盖所有的目标对象。
S242,将智能风扇100的转动角度范围调节至目标转动角度范围。
作为一种示例,请再次参阅图6,例如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范围为α,目标转动角度范围为β,那么智能风扇100可以将当前转动角度范围α调节至目标转动角度范围为β。
S250,根据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速。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预先将多个距离参数和多个风速建立对应关系以得到风速映射关系表,在风速映射关系表中,一个距离参数可以对应一个风速,可选地,一个距离参数还可以对应一个风速范围。作为一种示例,该风速映射关系表可以如表1所示:
距离参数(m) 风速(m/s)
A1 B1
A2 B2
A3 B3-B4
表1
根据表1可知,若当前的距离参数为A2,则智能风扇100可以将当前风速调节至B2,若当前的距离参数为A3,则智能风扇100可以将当前风速调节至B3-B4之间的曲线风速。其中,曲线风速的风速大小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由此可知,根据距离参数和风速映射关系表可以准确、有效地对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S250可以包括:
S251,若距离参数不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至第一风速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可以包括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第一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小于第二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在S251之后,还可以实时获取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
其中,智能风扇10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风扇头转动的电机,智能风扇100的控制器130可以检测该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参数,确定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
若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从第一角度范围切换到第二角度范围,则调大智能风扇100的风速,其中,智能风扇100调大后的风速处于第一风速范围内。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9所示,其中,圆圈可以作为目标对象,第一角度范围为智能风扇100从0°转动至30°所覆盖的范围,第二角度范围为智能风扇100从30°转动至60°所覆盖的范围,图10中的圆点代表目标对象的所处的位置,其中,在第一角度范围内具有1个目标对象,第二角度范围内具有4个目标对象,此时,若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从29°切换到31°,则可以调大智能风扇100的风速。可选地,若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转动角度从31°切换到29°,则可以调小智能风扇100的风速。其中智能风扇100调大后的风速或调小后的风速都处于第一风速范围内。
可选地,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可以不止包括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还可以包括第三角度范围、第四角度范围等多个角度范围,在多个角度范围中,智能风扇100可以根据每个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来调节风速,具体的调节方式可以参考智能风扇100在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中调节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在用户较多的区域通常需要更大的风力,通过获取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若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从第一角度范围切换到第二角度范围,则调大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若智能风扇100的当前转动角度从第二角度范围切换到第一角度范围,则调小智能风扇100的风速,从而使智能风扇100能够自动根据风扇送风区域中用户的分布情况实时调节风速,在用户数量较多的区域采用较大的风速,在用户数量较小的区域采用较小的风速,不仅确保了不同区域的用户能够感受到合适的风力,而且可以有效节省风扇的功耗。
S252,若距离参数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至第二风速范围内,其中,第二距离阈值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第一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小于第二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
作为一种示例,例如第一距离阈值为5m,第二距离阈值为10m,第一风速范围为10m/s-20m/s,第二风速范围为15m/s-30m/s。若当前的距离参数为3m,则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为10m/s-20m/s之间的曲线风速。若当前的距离参数为15m,则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为15m/s-30m/s之间的曲线风速。其中,通过使用曲线风速进行送风,可以使风速更加自然,以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另一种示例,若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距离参数不超过第一距离阈值(例如1.5m),则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为最大风速的15%至25%的曲线风速。若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距离参数超过第二距离阈值(例如3m),则可以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为最大风速的70%至85%。可选地,在本示例中,第一距离阈值可以等于第二距离阈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若距离参数不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至第一风速范围内,若距离参数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100的风速调节至第二风速范围内,可以实时根据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100之间的距离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速,从而可以使不同位置的目标对象都能够感受到合适的风力,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考虑到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以及距离参数可以准确反映目标对象的位置分布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方位信息调节智能风扇100的转动角度范围,根据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速,可以确保智能风扇100只在有效的转动角度范围内送风,且风速适宜,从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提升了智能风扇100的调节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的控制器130,该方法包括:
S310,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S320,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S330,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其中,S310至S33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110至S130,故不在此赘述。
S340,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作参数还可以包括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的摆动速度,当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的摆动速度时,智能风扇100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确定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是否存在用户,若是检测到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不存在用户时,则可以提高摆动速度,例如将当前摆动速度调节至摆动速度阈值以上,以更快速地将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调节到具有用户的区域。若是检测到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存在用户时,则可以降低摆动速度,例如将当前摆动速度调节至摆动速度阈值以下,以长时间地对用户进行送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方向是否存在用户,并在不存在用户时加快智能风扇100的摆动速度,降低无效做功的时间;在存在用户时降低智能风扇100的摆动速度,提升有效做功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智能风扇100的送风效率以及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风扇100还可以通过摄像头110检测第一目标转动角度范围的人数以及第二目标转动角度范围的人数,当第二目标转动角度范围的人数大于第一目标转动角度范围的人数时,则可以将智能风扇100调节为在第一目标转动角度范围中的摆动速度大于在第二目标转动角度范围中的摆动速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风扇100还可以根据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的摆动速度,作为一种示例,当距离参数小于预设距离时,表明用户距离风扇较近,此时可以加快智能风扇100的摆动速度,以避免用户长时间受到较大的风力。当距离参数大于预设距离时,表明用户距离风扇较远,此时可以减小智能风扇100的摆动速度,从而避免用户因离风扇太远,且风扇摆动太快而感受不到风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扇头的摆动速度可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智能风扇100的体验感。
S350,若预设时长内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包括目标对象,关闭智能风扇。
作为一种示例,例如预设时长为5分钟,当智能风扇100在持续5分钟内采集到的每帧图像信息均不没有显示目标对象时,关闭智能风扇100。可选地,在关闭智能风扇100之后,若在指定时长内又检测到获取的图像信息包括目标对象,可以将智能风扇100重新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若预设时长内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包括目标对象,关闭智能风扇100,从而能够在确定智能风扇100周围没有用户时及时关闭风扇,以避免智能风扇100不必要的功耗。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1中的控制面板200,其中,控制面板可以与智能风扇100通信连接。
可选地,智能风扇1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控制面板200可以分别与多个智能风扇100通信连接。
可选地,智能风扇100与控制面板200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具体的通信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其中,控制面板200可以作为用户操作入口,可以与周边家用电器设备通信并对周边的家用电器设备进行控制,以及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方式接入文字、图片以及音视频信息并输出,或者可以将服务器端信息转发到本地或播放设备进行显示等,具体也可以为智能网关。
请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1的控制面板200,该方法包括:
S410,获取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可以向智能风扇100发送数据上传指令,以指示智能风扇100实时上传其采集到的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而智能风扇100可以通过其配置的摄像头110以及距离传感器120采集智能风扇10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具体采集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S110至S130,故不在此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一个区域具有多个智能风扇100,且多个智能风扇100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时,控制面板可以获取该多个智能风扇100上述的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并结合该多个智能风扇100的已知的位置以及该多个智能风扇100上传的距离参数、方位信息确定该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的位置分布情况。作为一种示例,例如已知具有第一智能风扇100以及位于第一智能风扇100正北方向的30米远的第二智能风扇100,若检测到目标对象与第一智能风扇100的距离为15米,与第二智能风扇100的距离也为15米,则可以确定目标对象位于第一智能风扇100的正北方向。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智能风扇10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100的方位信息。
S420,基于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S430,将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风扇,以指示智能风扇根据调节指令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其中,智能风扇根据调节指令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240至S250,故不在此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包括温度传感器,如图13所示,S430可以包括:
S431,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S432,基于温度参数确定智能风扇的风速模式,风速模式包括固定风速模式和曲线风速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判断温度参数是否超过温度阈值(如26度),若超过温度阈值,则表明温度较高需要可以采用持续风力较大的固定风速模式,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若不超过温度阈值,则表明温度并不是太高,可以采用曲线风速模式以营造自然风的效果。
S433,基于风速模式、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100的调节指令。
其中,基于风速模式、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100的调节指令可以指示智能风扇100将风速模式将调节S432中确定的风速模式,以及指示智能风扇100根据距离参数调节其风速,根据方位信息调节其转动角度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智能风扇100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基于温度参数确定智能风扇100的风速模式,风速模式包括固定风速模式和曲线风速模式,并基于风速模式、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100的调节指令,能够根据温度情况更准确地对智能风扇100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风扇100可以结合上述实施例获取的方位信息、距离参数、目标对象的数量、温度参数等调节参数来对智能风扇100进行综合调节,在综合调节时,可以同时调节智能风扇100的风速大小、风扇头的转动范围、风扇头的转动速度、送风时长、风速模式等等工作参数。可选地,在调节时,一种调节参数可以同时调节一种或多种工作参数,一种工作参数也可以基于一种或多个调节参数进行调节,具体的调节参数和工作参数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14,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500可以应用于智能风扇,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500包括:图像信息获取模块510、方位信息获取模块520、距离参数获取模块530以及调节模块540,其中: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方位信息获取模块520,用于基于图像信息,获取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距离参数获取模块530,用于获取目标对象与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调节模块540,用于基于方位信息和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可选地,工作参数包括转动角度范围和风速,该调节模块540包括:
第一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方位信息调节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
第二调节单元,用于根据距离参数调节智能风扇的风速。
可选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第一调节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确定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其中,智能风扇与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条件;将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调节至目标转动角度范围。
可选地,第二调节单元用于若距离参数不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的风速调节至第一风速范围内;若距离参数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将智能风扇的风速调节至第二风速范围内,其中,第二距离阈值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第一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小于第二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
可选地,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还包括:
当前转动角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风扇的当前转动角度。
风速调节模块540,用于若智能风扇的当前转动角度从第一角度范围切换到第二角度范围,调大智能风扇的风速,其中,智能风扇调大后的风速处于第一风速范围内。
可选地,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还包括:
关闭模块,用于若预设时长内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包括目标对象,关闭智能风扇。
请参阅图15,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600可以应用于控制面板,该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600包括:数据获取模块610、调节指令生成模块620以及发送模块63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目标对象相对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调节指令生成模块620,用于基于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发送模块630,用于将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风扇,以指示智能风扇根据调节指令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可选地,调节指令生成模块620包括:
温度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风速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温度参数确定智能风扇的风速模式,风速模式包括固定风速模式和曲线风速模式。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风速模式、距离参数和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风扇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风扇300可以包括:摄像头320、距离传感器310、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及处理器330,所述处理器33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智能风扇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摄像头320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所述距离传感器31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可选地,智能风扇300的摄像头320可以为广角摄像头,其中,该摄像头320可以安装在智能风扇300的风扇头上,以随风扇头摆动而改变拍摄角度。其中,距离传感器310可以安装在智能风扇300的风扇头上,以随风扇头摆动而改变测距的角度。
请参考图1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板的结构框图。该控制面板700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能够运行程序的控制面板700。本发明中的控制面板7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710、存储器720、温度传感器7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7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7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7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控制面板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控制面板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7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710(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710(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处理器710可以等同于图1中的控制器130。
存储器7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7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7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拍摄功能)、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地图数据、行驶记录数据)等。
温度传感器730可以与处理器710连接,用于获取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请参考图1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810,程序代码810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通过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再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最后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从而能够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的方位和距离自适应地调节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避免了用户手动调节风扇带来的不便,提升了调节效率以及调节精准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提取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人体特征数据,将所述人体特征数据与预先配置的特征模板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对象;
在智能风扇拍摄角度固定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所处于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其中,所述方位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的方位角度;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转动角度范围和风速,所述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
根据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所述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的方位信息确定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其中,所述智能风扇与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条件;
将所述智能风扇的转动角度范围调节至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包括:
若所述距离参数不超过第一距离阈值,将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调节至第一风速范围内;
若所述距离参数超过第二距离阈值,将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调节至第二风速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一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小于所述第二风速范围内的最小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转动角度范围包括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对象的数量,在所述将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调节至第一风速范围内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风扇的当前转动角度;
若所述智能风扇的当前转动角度从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切换到所述第二角度范围,调大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其中,所述智能风扇调大后的风速处于所述第一风速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之后,还包括:
若预设时长内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关闭所述智能风扇。
7.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基于所述距离参数和所述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基于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模式,所述风速模式包括固定风速模式和曲线风速模式;
判断所述温度参数是否超过温度阈值,若超过所述温度阈值,则采用固定风速模式,若不超过所述温度阈值,则采用曲线风速模式;
基于所述风速模式、所述距离参数和所述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将所述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风扇,以指示所述智能风扇根据所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8.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包括: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方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提取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人体特征数据,将所述人体特征数据与预先配置的特征模板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所述图像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对象;在智能风扇拍摄角度固定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所处于所述图像信息中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其中,所述方位信息为所述目标对象相对于智能风扇的方位角度;
距离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和所述距离参数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9.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板,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风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智能风扇的方位信息;
调节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距离参数和所述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温度参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风速模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智能风扇的风速模式,所述风速模式包括固定风速模式和曲线风速模式;判断所述温度参数是否超过温度阈值,若超过所述温度阈值,则采用固定风速模式,若不超过所述温度阈值,则采用曲线风速模式;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风速模式、所述距离参数和所述方位信息生成针对所述智能风扇的调节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风扇,以指示所述智能风扇根据所述调节指令调节所述智能风扇的工作参数。
10.一种智能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
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智能风扇之间的距离参数。
11.一种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风扇所处环境的温度参数。
CN202011262617.2A 2020-11-12 2020-11-12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Active CN112377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2617.2A CN112377444B (zh) 2020-11-12 2020-11-12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2617.2A CN112377444B (zh) 2020-11-12 2020-11-12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7444A CN112377444A (zh) 2021-02-19
CN112377444B true CN112377444B (zh) 2023-03-28

Family

ID=7458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2617.2A Active CN112377444B (zh) 2020-11-12 2020-11-12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74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4584A1 (fr) * 2021-06-29 2022-12-30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Optimisation d’une consigne d’un ventilateur en fonction d’une mesure de distance avec un utilisateur
CN113819085B (zh) * 2021-11-05 2024-04-12 东莞宁捷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红外感知技术用于追踪调节的风扇控制系统
CN114370421B (zh) * 2021-12-10 2024-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送风设备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7336Y (zh) * 2008-11-14 2009-09-09 马小强 多功能吊扇遥控控制器
CN106286359B (zh) * 2015-05-29 2018-07-2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173026U (zh) * 2015-11-30 2016-04-2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风扇
CN106499652B (zh) * 2016-10-24 2018-10-19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和风扇的控制方法
CN107795509A (zh) * 2017-10-30 2018-03-13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风扇及智能风扇的控制方法
CN108591105A (zh) * 2018-04-28 2018-09-2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及智能风扇
CN111288008B (zh) * 2018-12-10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风扇
CN110805569A (zh) * 2019-11-11 2020-02-18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调节转动角度的无叶风扇
CN111486571B (zh) * 2020-04-22 2021-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向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出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7444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7444B (zh) 智能风扇的调节方法、装置、智能风扇及控制面板
WO2018076767A1 (zh) 风扇和风扇的控制方法
CN107314511B (zh)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09945428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45429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81590A1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46156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74230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4216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4217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0918A (zh) 智能设备唤醒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设备
CN108548267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1240223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902321A (zh) 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送风装置、送风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63473B (zh)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及风扇
CN212744442U (zh) 一种控制装置及送风设备
CN112015099B (zh) 智能开关的权限调节方法、装置、智能开关以及存储介质
CN112696372A (zh) 风扇调节方法、风扇和存储介质
WO2023082653A1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智能空调
CN113565781A (zh) 一种风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05241001A (zh) 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及空调
WO2023050871A1 (zh) 用于家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服务器
CN114791164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9598B (zh) 一种根据人群分布送风的方法及风机
CN112923526B (zh) 温度调节方法、风扇、系统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