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0689A -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0689A
CN112370689A CN202011201655.7A CN202011201655A CN112370689A CN 112370689 A CN112370689 A CN 112370689A CN 202011201655 A CN202011201655 A CN 202011201655A CN 112370689 A CN112370689 A CN 112370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extinguishing
control box
central control
cylinder
extinguish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1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0689B (zh
Inventor
周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isl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丽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丽娟 filed Critical 周丽娟
Priority to CN202011201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0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0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0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02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for area conflagrations, e.g. forest fires, subterranean fires
    • A62C3/0228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for area conflagrations, e.g. forest fires, subterranean fires with delivery of fire extinguishing material by air or aircraft
    • A62C3/0242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for area conflagrations, e.g. forest fires, subterranean fires with delivery of fire extinguishing material by air or aircraft by spraying extinguishants from the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00Dropping, ejecting, releasing, or receiving articles, liquids, or the like, in flight
    • B64D1/16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 B64D1/18Dropping or releasing powdered, liquid, or gaseous matter, e.g. for fire-fighting by spraying, e.g. insectic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包括飞行部分、输送管和地面部分,飞行部分包括中控盒、螺旋桨和喷射筒,中控盒上方设置螺旋桨用于飞行,中控盒下方安装喷射筒,喷射筒喷射出灭火剂用于高空灭火,中控盒朝向喷射筒出口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中控盒中转传递往地面操作者操作平台。输送管为软管,地面部分与喷射筒通过输送管连接,用于灭火的灭火剂从地面部分经由输送管输送往喷射筒,灭火剂为流体态灭火剂。通过在中控盒上设置摄像头,方便操控者近距离观察着火处状况;飞行部分只作为喷射平台,降低了飞行部分重量,飞行更加灵敏,灭火剂可以被连续的输送上来,长时间地对着火点进行灭火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消防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背景技术
高空的电缆或电缆节点处着火后,由于消防云梯高度有限,所以传统上灭火困难。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无人机阻在高空电线电缆的灭火作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有技术中,高空消防灭火无人机基本都是拿常规的四桨、六桨无人机改造而来,在无人机的机腹部分加入灭火器,例如“CN201610512223.5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在无人机下方安装上灭火装置,飞行到目标位置后,通过一定的手段打开灭火装置实现灭火操作,这样的灭火无人机灭火剂携带数量有限,使用完后还需要降落下来更换新的灭火剂容器,耽误灭火作业甚至着火处产生复燃,还有就是无人机飞往高处后,位置不能准确确定,在地面的操控者靠肉眼观察容易在位置位置识别上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包括飞行部分,飞行部分包括中控盒、螺旋桨和喷射筒,中控盒上方设置螺旋桨用于飞行,中控盒下方安装喷射筒,喷射筒喷射出灭火剂用于高空灭火,中控盒朝向喷射筒出口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中控盒中转传递往地面操作者操作平台。
飞行部分由地面操控者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进行飞行,飞行到空中电缆的着火位置,然后旋转调整姿态,让喷射筒的喷射口对向着火位置,地面观察者在地面由于较远,不好观察,中控盒上的摄像头可以近距离拍摄,将画面以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递给地面操作者,操作者再操控飞行部分使得喷射筒更准确地对准着火位置,然后打开喷射筒,使用其喷出的灭火剂进行灭火,火势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通过摄像头近距离观察获知,防止灭火不彻底。着火区域较大时,操控飞行部分不断的移动,最终消除所有的明火。
进一步的,无人机还包括输送管和地面部分,输送管为软管,地面部分与喷射筒通过输送管连接,用于灭火的灭火剂从地面部分经由输送管输送往喷射筒,灭火剂为流体态灭火剂。
如果灭火剂全部存于飞行部分,那么一次作业所能携带的灭火剂数量有限,如果火势较大或较难扑灭,则需要多个无人机一同进行灭火过程,灭火剂使用完后,还得返回地面,更换新的灭火剂容器,很可能因为灭火过程的间断而造成火势重新变大以及拉长灭火时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发明使用输送管对灭火剂进行输送,在飞行部分飞行抵达目标位置后,地面部分通过输送管连续地往飞行部分输送高压灭火剂,飞行部分只作为一个空中平台使用,取消掉传统的容器罐等部件,大大减轻飞行部分的重量,从而飞行部分行动更加灵敏迅速,虽然输送管悬于空中的部分的重力是被飞行部分拖拽起来的,但相比于直接以容器罐的形式将灭火剂存放于飞行部分进行飞行,整体的空中部件的重量还是减小了的,一般空中铺设的通信电线电缆高度只是百米以内,百米的输送管的重力并不会很大。
进一步的,飞行部分还包括辅助桨和圆弧弹性体,喷射筒包括筒体、喷射阀,筒体开口水平作为灭火剂出口,筒体下部壁面连接输送管,筒体出口处设置喷射阀,筒体上表凸起一根连杆,连杆端部与中控盒铰接,圆弧弹性体为九十度,圆弧弹性体一端连接在中控盒上、一端连接在连杆上,中控盒上还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被圆弧弹性体连接在中控盒上的端部下压,圆弧弹性体与筒体开口处于同一平面;筒体背离出口的一侧设有辅助桨,辅助桨与筒体喷射口轴线重合;中控盒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喷射阀、辅助桨电连接。
喷射筒以近似水平的方向喷射出灭火剂,飞行部分由于悬停于空中,会受到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得飞行部分偏离目标位置,造成灭火角度不准确,偏离最佳喷射点。如果仅仅通过偏离位置后由操作者手动地重新操控确定目标位置,会增大操控者的操控难度且需要时刻注意。本发明采用附加的反作用力部件,抵消喷射筒由于喷射而受到向后的反作用力,附加的反作用力部件就是辅助桨。当喷射筒如果固连在中控盒上,那么不太好识别由于喷射出灭火剂而受到多大的反作用力,虽然通过灭火剂的流量与出射速度可以计算获得,但还需要加入速度与流量等参数的传感器,处理过程也会显得繁琐,所以反作用力大小不采用计算获得,让筒体上部伸出一根连杆并铰接在中控盒上,当喷射灭火剂时,由于反作用力,铰接角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圆弧弹性体原始的九十度角被压缩为一个锐角,压力传感器识别到压力信号,信号传递给中控盒,然后中控盒控制辅助桨旋转产生推力,目标是让圆弧弹性体回复成初始的九十度,让压力传感器不再受到压力信号。此外,喷射筒喷射出灭火剂应当缓慢地增大流量,以便辅助桨的启动能跟的上反作用力的变化,维持飞行部分的悬停平衡,喷射筒喷射灭火剂的流量通过喷射阀控制,使用时,喷射阀缓慢打开直至全开状态。
进一步的,喷射筒还包括扭转释放组件,扭转释放组件设置在筒体与输送管的连接处,扭转释放组件包括连接管、密封垫和电磁铁,连接管上端穿过筒体壁面伸入筒体内,连接管伸入筒体内的端部设置法兰盘,连接管法兰盘与筒体内表面直接垫入密封垫,连接管法兰盘内嵌入若干永磁体,筒体壁面内与连接管法兰盘相面对的部分嵌入若干电磁铁,电磁铁上裹绕线圈并连接至中控盒,连接管下端与输送管相连接。
由于飞行部分在飞行与找位置过程中,会进行一些原地旋转的动作,而如果输送管与喷射筒在连接处是刚性连接的,那么飞行部分在空中的原地旋转动作会造成输送管的扭曲,扭曲圈数较少还好,如果较大,可能会造成输送管局部阻塞,或者影响飞行部分的旋转动作。本发明在筒体与输送管的连接处设置扭转释放组件,让飞行部分飞行时,输送管可以自由地与筒体发生相对旋转,保持自由、无扭转的状态,在飞行部分到达目标位置后,再将输送管与喷射筒连接处锁死,进行完整密封,保证灭火剂不从输送管与喷射筒连接处泄露。飞行部分在飞行与找位置过程中,电磁铁通电,对连接管端部法兰盘内的永磁体产生斥力,将连接管托起一定的距离,连接管与筒体发生相对旋转的摩擦力很小,自由旋转顺畅,当飞行部分到达目标位置后,电磁铁电流反向,对永磁体产生吸力,连接管端部法兰盘下压密封垫,磁力与输送管自重作为密封垫的一次密封预紧力,当输送管经由地面部分送上来高压灭火剂后,由于连接管端部法兰盘的上下表面受压面积不一致,上表面受到完整的灭火剂向下压力,而下表面只有密封垫外缘外的部分面积受到向上压力,灭火剂在连接管端部产生压力差,再一次将连接管下压,压力差作为密封垫的二次密封预紧力,且灭火剂的压力越高,密封垫的密封性能就越好,从而在输送管与喷射筒连接处形成可靠密封。
作为优化,连接管下端与输送管的连接为快拆法兰连接。快拆法兰连接,方便使用者更换不同长度的输送管。
作为优化,地面部分包括一个具有深度的圆环形收放槽,收放槽的上端敞开并设置圆锥形的导向斜面,输送管螺旋盘绕收放在收放槽内,输送管位于收放槽底部的一端穿出收放槽侧面裸露在外并被送入灭火剂。
输送管在地面部分应当被有序整理收集,不然整个装置使用一次,就需要人工手动整理一次输送管,输送管盘绕存放在地面部分内,收放槽是环形的存放槽,而导向斜面可以在输送管离开或落回收放槽起到导向作用,飞行部分在灭火完成后,缓慢降落,输送管也缓慢地螺旋盘绕式落回收放槽内。输送管远离飞行部分的另一端接一台增压泵,增压泵从存放箱内取用灭火剂并加压送往高处。
作为优化,灭火剂为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从喷射筒喷射出后快速气化,在着火处周围弥散,阻隔氧气进入,熄灭明火,液态的二氧化碳可以弥散出较多体积的气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好,而且,二氧化碳气化过程还会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着火处温度,进一步提高灭火效果。
作为优化,输送管带有保温层。液态二氧化碳温度较低,如果液态二氧化碳在液态时就吸收的一些热量从而温度升高的话,那么为了维持它的液体状态,就需要提高其周遭压力,对于整个灭火剂流道上的部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结构复杂,所以,为了减小流道上部件的耐压需求,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管上加入保温层,防止外界热量进入,保持液态二氧化碳的低温状态。
作为优化,扭转释放组件还包括轴承,轴承设置在连接管穿过筒体处的径向圆周间隙处。轴承可以让连接管自转更顺畅。
作为优化,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灭火过程可能会被二氧化碳的雾气遮挡视线,红外摄像头捕捉红外信号,着火处与未着火处在红外图像下差异远远大大常规可见光下的差异,有助于操控者更准确地确定着火位置。也可以方便后续观察是否将着火处的温度降低至周围温度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中控盒上设置摄像头,方便操控者近距离观察着火处状况;输送管输送灭火剂,飞行部分只作为喷射平台,不仅降低了飞行部分的结构重量,飞行更加灵敏与快速,而且灭火剂可以被连续的输送上来,不用更换降落下来更换灭火剂容器,灭火剂数量不再受到限制,可以长时间地对着火点进行灭火作业;辅助桨、圆弧弹性体、压力传感器协同使用,消除喷射过程反作用力导致的飞行部分悬停不稳的问题;扭转释放组件使得输送管可以在未进行灭火剂喷射时自由自转,防止飞行部分飞行过程的一些旋转动作导致的输送管扭转扭曲;地面部分有序收集整理输送管;红外摄像头有效获知着火点的温度信息,确保火源被完全扑灭。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飞行部分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喷射筒及与喷射筒相连接部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视图A;
图5为本发明地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地面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飞行部分、11-中控盒、12-螺旋桨、13-喷射筒、131-筒体、1311-连杆、132-喷射阀、133-扭转释放组件、1331-连接管、13311-永磁体、1332-密封垫、1333-轴承、1334-电磁铁、14-辅助桨、15-圆弧弹性体、2-输送管、3-地面部分、31-收放环槽、32-导向斜面、91-增压泵、92-存放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包括飞行部分1,飞行部分1包括中控盒11、螺旋桨12和喷射筒13,中控盒11上方设置螺旋桨12用于飞行,中控盒11下方安装喷射筒13,喷射筒13喷射出灭火剂用于高空灭火,中控盒11朝向喷射筒13出口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中控盒11中转传递往地面操作者操作平台。
飞行部分由地面操控者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进行飞行,飞行到空中电缆的着火位置,然后旋转调整姿态,让喷射筒13的喷射口对向着火位置,地面观察者在地面由于较远,不好观察,中控盒11上的摄像头可以近距离拍摄,将画面以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递给地面操作者,操作者再操控飞行部分1使得喷射筒13更准确地对准着火位置,然后打开喷射筒13,使用其喷出的灭火剂进行灭火,火势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通过摄像头近距离观察获知,防止灭火不彻底。着火区域较大时,操控飞行部分1不断的移动,最终消除所有的明火。
如图1、2所示,无人机还包括输送管2和地面部分3,输送管2为软管,地面部分3与喷射筒13通过输送管2连接,用于灭火的灭火剂从地面部分3经由输送管2输送往喷射筒13,灭火剂为流体态灭火剂。飞行部分的供电也可以是电缆拖拽形式,这样就不用在飞行部分1设置电池了,减轻重量,而且平时不用定期更换与检查电池容量了。
如果灭火剂全部存于飞行部分1,那么一次作业所能携带的灭火剂数量有限,如果火势较大或较难扑灭,则需要多个无人机一同进行灭火过程,灭火剂使用完后,还得返回地面,更换新的灭火剂容器,很可能因为灭火过程的间断而造成火势重新变大以及拉长灭火时间,使用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发明使用输送管2对灭火剂进行输送,在飞行部分1飞行抵达目标位置后,地面部分3通过输送管2连续地往飞行部分1输送高压灭火剂,飞行部分1只作为一个空中平台使用,取消掉传统的容器罐等部件,大大减轻飞行部分1的重量,从而飞行部分1行动更加灵敏迅速,虽然输送管2悬于空中的部分的重力是被飞行部分1拖拽起来的,但相比于直接以容器罐的形式将灭火剂存放于飞行部分1进行飞行,整体的空中部件的重量还是减小了的,一般空中铺设的通信电线电缆高度只是百米以内,百米的输送管的重力并不会很大。
如图2、3所示,飞行部分1还包括辅助桨14和圆弧弹性体15,喷射筒13包括筒体131、喷射阀132,筒体131开口水平作为灭火剂出口,筒体131下部壁面连接输送管2,筒体131出口处设置喷射阀132,筒体131上表凸起一根连杆1311,连杆1311端部与中控盒11铰接,圆弧弹性体15为九十度,圆弧弹性体15一端连接在中控盒11上、一端连接在连杆1311上,中控盒11上还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被圆弧弹性体15连接在中控盒11上的端部下压,圆弧弹性体15与筒体131开口处于同一平面;筒体131背离出口的一侧设有辅助桨14,辅助桨14与筒体131喷射口轴线重合;中控盒1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6、喷射阀132、辅助桨14电连接。
喷射筒13以近似水平的方向喷射出灭火剂,飞行部分1由于悬停于空中,会受到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得飞行部分1偏离目标位置,造成灭火角度不准确,偏离最佳喷射点。如果仅仅通过偏离位置后由操作者手动地重新操控确定目标位置,会增大操控者的操控难度且需要时刻注意。本发明采用附加的反作用力部件,抵消喷射筒13由于喷射而受到向后的反作用力,附加的反作用力部件就是辅助桨14。当喷射筒13如果固连在中控盒11上,那么不太好识别由于喷射出灭火剂而受到多大的反作用力,虽然通过灭火剂的流量与出射速度可以计算获得,但还需要加入速度与流量等参数的传感器,处理过程也会显得繁琐,所以反作用力大小不采用计算获得,让筒体131上部伸出一根连杆1311并铰接在中控盒11上,当喷射灭火剂时,由于反作用力,铰接角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圆弧弹性体15原始的九十度角被压缩为一个锐角,压力传感器16识别到压力信号,信号传递给中控盒11,然后中控盒11控制辅助桨14旋转产生推力,目标是让圆弧弹性体15回复成初始的九十度,让压力传感器16不再受到压力信号。此外,喷射筒13喷射出灭火剂应当缓慢地增大流量,以便辅助桨14的启动能跟的上反作用力的变化,维持飞行部分1的悬停平衡,喷射筒13喷射灭火剂的流量通过喷射阀132控制,使用时,喷射阀132缓慢打开直至全开状态。
如图3、4所示,喷射筒13还包括扭转释放组件133,扭转释放组件133设置在筒体131与输送管2的连接处,扭转释放组件133包括连接管1331、密封垫1332和电磁铁1334,连接管1331上端穿过筒体131壁面伸入筒体131内,连接管1331伸入筒体131内的端部设置法兰盘,连接管1331法兰盘与筒体131内表面直接垫入密封垫1332,连接管1331法兰盘内嵌入若干永磁体13311,筒体131壁面内与连接管1331法兰盘相面对的部分嵌入若干电磁铁1334,电磁铁1334上裹绕线圈并连接至中控盒11,连接管1331下端与输送管2相连接。
由于飞行部分1在飞行与找位置过程中,会进行一些原地旋转的动作,而如果输送管2与喷射筒13在连接处是刚性连接的,那么飞行部分1在空中的原地旋转动作会造成输送管2的扭曲,扭曲圈数较少还好,如果较大,可能会造成输送管2局部阻塞,或者影响飞行部分1的旋转动作。本发明在筒体131与输送管2的连接处设置扭转释放组件133,让飞行部分1飞行时,输送管2可以自由地与筒体131发生相对旋转,保持自由、无扭转的状态,在飞行部分1到达目标位置后,再将输送管2与喷射筒13连接处锁死,进行完整密封,保证灭火剂不从输送管2与喷射筒13连接处泄露。如图4所示,飞行部分1在飞行与找位置过程中,电磁铁1334通电,对连接管1331端部法兰盘内的永磁体13311产生斥力,将连接管1331托起一定的距离,连接管1331与筒体131发生相对旋转的摩擦力很小,自由旋转顺畅,当飞行部分1到达目标位置后,电磁铁1334电流反向,对永磁体13311产生吸力,连接管1331端部法兰盘下压密封垫1332,磁力与输送管2自重作为密封垫1332的一次密封预紧力,当输送管2经由地面部分3送上来高压灭火剂后,由于连接管1331端部法兰盘的上下表面受压面积不一致,上表面受到完整的灭火剂向下压力,而下表面只有密封垫1332外缘外的部分面积受到向上压力,灭火剂在连接管1331端部产生压力差,再一次将连接管1331下压,压力差作为密封垫1332的二次密封预紧力,且灭火剂的压力越高,密封垫1332的密封性能就越好,从而在输送管2与喷射筒13连接处形成可靠密封。
连接管1331下端与输送管2的连接为快拆法兰连接。快拆法兰连接,方便使用者更换不同长度的输送管2。
如图5、6所示,地面部分3包括一个具有深度的圆环形收放槽31,收放槽31的上端敞开并设置圆锥形的导向斜面32,输送管2螺旋盘绕收放在收放槽31内,输送管2位于收放槽31底部的一端穿出收放槽31侧面裸露在外并被送入灭火剂。
输送管2在地面部分3应当被有序整理收集,不然整个装置使用一次,就需要人工手动整理一次输送管2,输送管2盘绕存放在地面部分3内,收放槽31是环形的存放槽,而导向斜面32可以在输送管2离开或落回收放槽31起到导向作用,飞行部分1在灭火完成后,缓慢降落,输送管2也缓慢地螺旋盘绕式落回收放槽31内。输送管2远离飞行部分1的另一端接一台增压泵91,增压泵91从存放箱92内取用灭火剂并加压送往高处。
灭火剂为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从喷射筒13喷射出后快速气化,在着火处周围弥散,阻隔氧气进入,熄灭明火,液态的二氧化碳可以弥散出较多体积的气态二氧化碳,灭火效果好,而且,二氧化碳气化过程还会吸收大量热量,降低着火处温度,进一步提高灭火效果。
输送管2带有保温层。液态二氧化碳温度较低,如果液态二氧化碳在液态时就吸收的一些热量从而温度升高的话,那么为了维持它的液体状态,就需要提高其周遭压力,对于整个灭火剂流道上的部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结构复杂,所以,为了减小流道上部件的耐压需求,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管2上加入保温层,防止外界热量进入,保持液态二氧化碳的低温状态。
如图4所示,扭转释放组件133还包括轴承1333,轴承1333设置在连接管1331穿过筒体131处的径向圆周间隙处。轴承1333可以让连接管1331自转更顺畅。
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灭火过程可能会被二氧化碳的雾气遮挡视线,红外摄像头捕捉红外信号,着火处与未着火处在红外图像下差异远远大大常规可见光下的差异,有助于操控者更准确地确定着火位置。也可以方便后续观察是否将着火处的温度降低至周围温度了。
本装置的使用原理是:飞行部分1受控飞往电缆着火处附近,操控者操作使得喷射管13朝向着火处,然后地面上的增压泵91往输送管2泵送高压灭火剂,灭火剂从连接管1331进入筒体131内,中控盒11控制,缓慢打开喷射阀132,筒体131受到反作用力而驱使圆弧弹性体15变形后,辅助桨14启动产生推力抵消由于喷射造成的反作用力,喷射阀132全开后,灭火剂连续地进行灭火作业直至明火消除,着火处温度降低至周围温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2)

1.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飞行部分(1),所述飞行部分(1)包括中控盒(11)、螺旋桨(12)和喷射筒(13),所述中控盒(11)上方设置螺旋桨(12)用于飞行,中控盒(11)下方安装喷射筒(13),所述喷射筒(13)喷射出灭火剂用于高空灭火,所述中控盒(11)朝向喷射筒(13)出口的一侧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信息经由中控盒(11)中转传递往地面操作者操作平台;
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输送管(2)和地面部分(3),所述输送管(2)为软管,所述地面部分(3)与喷射筒(13)通过输送管(2)连接,用于灭火的灭火剂从地面部分(3)经由输送管(2)输送往喷射筒(13),所述灭火剂为流体态灭火剂;
所述飞行部分(1)还包括辅助桨(14)和圆弧弹性体(15),所述喷射筒(13)包括筒体(131)、喷射阀(132),所述筒体(131)开口水平作为灭火剂出口,筒体(131)下部壁面连接输送管(2),所述筒体(131)出口处设置喷射阀(132),筒体(131)上表凸起一根连杆(1311),所述连杆(1311)端部与中控盒(11)铰接,所述圆弧弹性体(15)为九十度,圆弧弹性体(15)一端连接在中控盒(11)上、一端连接在连杆(1311)上,所述中控盒(11)上还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6),所述压力传感器(16)被圆弧弹性体(15)连接在中控盒(11)上的端部下压,所述圆弧弹性体(15)与筒体(131)开口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筒体(131)背离出口的一侧设有辅助桨(14),所述辅助桨(14)与筒体(131)喷射口轴线重合;所述中控盒(11)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6)、喷射阀(132)、辅助桨(14)电连接;
当喷射灭火剂时,由于反作用力,所述连杆(1311)端部与中控盒(11)铰接处的压力传感器(16)识别到压力信号,信号传递给中控盒(11),然后中控盒(11)控制辅助桨(14)旋转产生推力,目标是让圆弧弹性体(15)回复成初始的九十度,让压力传感器(16)不再受到压力信号;
所述喷射筒(13)还包括扭转释放组件(133),所述扭转释放组件(133)设置在筒体(131)与输送管(2)的连接处,所述扭转释放组件(133)包括连接管(1331)、密封垫(1332)和电磁铁(1334),所述连接管(1331)上端穿过筒体(131)壁面伸入筒体(131)内,连接管(1331)伸入筒体(131)内的端部设置法兰盘,连接管(1331)法兰盘与筒体(131)内表面直接垫入密封垫(1332),所述连接管(1331)法兰盘内嵌入若干永磁体(13311),所述筒体(131)壁面内与连接管(1331)法兰盘相面对的部分嵌入若干电磁铁(1334),所述电磁铁(1334)上裹绕线圈并连接至中控盒(11),所述连接管(1331)下端与输送管(2)相连接;
所述连接管(1331)下端与输送管(2)的连接为快拆法兰连接;所述地面部分(3)包括一个具有深度的圆环形收放槽(31),所述收放槽(31)的上端敞开并设置圆锥形的导向斜面(32),所述输送管(2)螺旋盘绕收放在收放槽(31)内,输送管(2)位于收放槽(31)底部的一端穿出收放槽(31)侧面裸露在外并被送入灭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
CN202011201655.7A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Active CN112370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655.7A CN112370689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1655.7A CN112370689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CN201911029881.9A CN110775270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881.9A Division CN110775270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689A true CN112370689A (zh) 2021-02-19
CN112370689B CN112370689B (zh) 2021-08-03

Family

ID=6938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1881.5A Active CN112370690B (zh) 2019-10-28 2019-10-28 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CN202011201655.7A Active CN112370689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CN201911029881.9A Active CN110775270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1881.5A Active CN112370690B (zh) 2019-10-28 2019-10-28 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881.9A Active CN110775270B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370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8908B (zh) * 2020-03-24 2021-03-09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航空灭火参数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1529993B (zh) * 2020-04-29 2021-06-1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悬挂灭火装置
CN112190856B (zh) * 2020-09-29 2021-12-07 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CN112316338B (zh) * 2020-11-04 2022-03-01 苏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定向消防灭火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0140A (en) * 1982-09-30 1984-07-17 Nordson Corporation Hose support
CN103133737A (zh) * 2011-11-24 2013-06-05 程茁 自来水智能阀
CN103253373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吴泽邦 持续给水空中灭火救援多用途无人机平台及其施救方法
US20160368597A1 (en) * 2010-10-21 2016-12-22 Charles Howard Medlock Torque balanced, lift rotor module providing increased lift with few or no moving parts
CN207125992U (zh) * 2017-08-10 2018-03-23 冯婉 一种无人机高空灭火系统
CN208339950U (zh) * 2018-01-29 2019-01-08 王颜琦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构
US10288502B1 (en) * 2018-02-02 2019-05-1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Torque tube strain gauge with power generator
CN109823524A (zh) * 2019-02-18 2019-05-31 深圳市律远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业的安全性高的无人飞行装置
CN209192236U (zh) * 2018-11-27 2019-08-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防扭转的接头组件和喷水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1307B2 (en) * 2007-06-11 2012-08-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irborne manipulator system
CN108423155B (zh) * 2018-03-16 2020-04-1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中作业机器人
CN108525175A (zh) * 2018-05-11 2018-09-14 金昱西 一种灭火系统
CN109579841B (zh) * 2018-11-27 2022-10-28 南京理工大学 Gps拒止条件下车载消防高载荷旋翼无人机高精度定位方法
CN109513136A (zh) * 2018-12-11 2019-03-26 阙文新 直升机干粉泡沫灭火系统和灭火方法
CN109823545B (zh) * 2019-03-27 2024-02-09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无人机的喷射后坐力消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0140A (en) * 1982-09-30 1984-07-17 Nordson Corporation Hose support
US20160368597A1 (en) * 2010-10-21 2016-12-22 Charles Howard Medlock Torque balanced, lift rotor module providing increased lift with few or no moving parts
CN103133737A (zh) * 2011-11-24 2013-06-05 程茁 自来水智能阀
CN103253373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吴泽邦 持续给水空中灭火救援多用途无人机平台及其施救方法
CN207125992U (zh) * 2017-08-10 2018-03-23 冯婉 一种无人机高空灭火系统
CN208339950U (zh) * 2018-01-29 2019-01-08 王颜琦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飞行机构
US10288502B1 (en) * 2018-02-02 2019-05-1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Torque tube strain gauge with power generator
CN209192236U (zh) * 2018-11-27 2019-08-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防扭转的接头组件和喷水飞行器
CN109823524A (zh) * 2019-02-18 2019-05-31 深圳市律远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业的安全性高的无人飞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689B (zh) 2021-08-03
CN110775270B (zh) 2020-12-01
CN110775270A (zh) 2020-02-11
CN112370690A (zh) 2021-02-19
CN112370690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270B (zh) 一种新型通信电线电缆灭火无人机
JP2019193766A (ja) ドローンを用いた消火システム
US6926049B1 (en) Hose-and-drogue in-flight refueling system
KR102209056B1 (ko) 드론을 이용한 산불 진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335491A (zh) 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及方法
KR102264602B1 (ko) 무인 비행체를 이용한 화재 진화 시스템
CN109154419A (zh) 气体填充装置
KR102436839B1 (ko) 무인 비행장치 및 제어방법
WO2022257861A1 (zh) 一种射鱼设备
CN112057789A (zh) 用于智慧消防的喷淋装置
CN204073217U (zh) 一种可以伸缩的螺旋水雾化喷嘴
CN109305348A (zh) 无药自动返航无人机
CN214296484U (zh) 一种加油接头锥管组件及加油接头
CN218685813U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灾用无人机灭火装置
CN216877695U (zh) 一种干粉灭火抑爆器
CN206456565U (zh) 新型园林植物养护系统
KR102399521B1 (ko) 복수의 드론을 이용한 산불 진화 시스템
CN212941067U (zh) 无人直升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装置
CN209984827U (zh) 系留无人机及基于系留无人机的灭火系统
CN108619635A (zh) 用于外浮顶原油储罐的压缩空气泡沫智能消防装置
CN217645701U (zh) 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
CN112439144A (zh) 危化产品运输设备智能灭火装置
CN113134178A (zh) 一种悬翼喷射机构
CN111672049A (zh) 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及灭火方法
CN106005421A (zh) 多功能遥控多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0

Address after: Room 1208-15, building 1, No. 199, Sh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0

Applicant after: Suzhou wisl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19 Dengwei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u Lij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