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4524B -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4524B
CN112364524B CN202011363512.6A CN202011363512A CN112364524B CN 112364524 B CN112364524 B CN 112364524B CN 202011363512 A CN202011363512 A CN 202011363512A CN 112364524 B CN112364524 B CN 112364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carbon fiber
electromagnetic
fiber composite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5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4524A (zh
Inventor
陈亚南
廖意
石国昌
胡雅涵
张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adio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3635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4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4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4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4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4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26Composi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步骤2:根据窄频段的传输系数,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窄频段电磁特性;步骤3:根据窄频段电磁特性,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宽频段电磁参数,实现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的获取。此发明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电磁防护试验强度大、耗费物力财力的问题,采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宽频段的电磁特性,为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减少了试验数量,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产品研制的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以高强度、耐腐蚀、轻体重等诸多独特的优点逐渐替代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复杂的微观几何构型,在介电常数、电导率上具有较大差异,表现出非均匀各向异性的特点,会与电磁波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防护设计一般设计频率高达18GHz,需要利用自由空间法、传输反射法等试验方法进行大量的试验测试获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对于复合材料电磁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有以下计算模型、仿真与试验方法。获取复合材料的电磁特性有很多传统测试方法,如谐振腔法和网络参数法。
中国发明专利1:专利号为:CN106093810A,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法进行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方法和一种用于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多值性问题解决办法。该发明对材料电磁参数测试中多值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待测样品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对测试的起始频率无特殊要求;避免了群时延法对所有频点进行的繁琐的迭代求解;可适用于微波毫米波尤其适用于太赫兹波段自由空间法材料电磁参数测试。
中国发明专利2:专利号为:CN101655525A,提供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工电磁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方法,该方法能够测试左手材料及具有周期性结构的人工电磁材料,且测试结果精度高、测试样品制作简单。此发明是利用计算电磁学的数值计算方法FEM和FDTD计算被测材料的传输与反射系数,将相应计算结果作为训练序列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当支持向量机经过充分训练以后,可以通过输入传输与反射系数的测量值,计算得到被测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
中国发明专利3:专利号为:CN104931818A,提出一种非对称人工电磁材料电磁参数的提取方法,用以解决由于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无法提取材料电磁参数的问题,首先单独仿真第一层材料的散射参数S′;利用S′与对称结构算法计算第一层材料的电磁参数;仿真非对称人工电磁材料的外部散射参数S;基于S与第一层的电磁参数获得第二层的电磁参数;利用S与第二层电磁参数重新修正第一层的电磁参数;循环上述步骤,直至修正后的两层中的电磁参数在整个频段内不再明显变化,将此作为最终电磁参数。
文献1:2013年第55期第1178-1186页《IEEE Transactions on EMC》期刊中公开文献“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Materials for MicrowaveFrequencies”Preault等提出了基于掺杂物问题的等效电磁参数均匀化方法(DynamicHomogenization Method,DHM)研究,引入描述纤维结构的特征长度,计算了纤维在截面上呈正方形排列时复合材料等效电磁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此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复合材料电磁防护试验强度大、耗费物力财力的问题,采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宽频段的电磁特性,为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新的思路,有效减少试验数量,降低试验成本,加快产品研制进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精细结构,构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传输系数;
步骤2:基于传输线理论,根据窄频段的传输系数,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
步骤3:根据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特性,完成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宽频段电磁参数的获取。
最优选的,计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构建多层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单元模型;
步骤1.2:分别设置碳纤维和基体的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
步骤1.3:根据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通过周期结构模拟,构建出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
步骤1.4:根据窄频段设置时域激励信号,并基于时域激励信号,对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进行平面波辐照试验;
步骤1.5:基于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域变换计算,获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
最优选的,碳纤维材料属性包括: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电导率;基体材料属性包括: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基体电导率。
最优选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电磁本征参数。
最优选的,逐点优化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等效处理,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
步骤2.2:基于传输线理论,对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进行透射计算,获得电磁波穿透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
步骤2.3: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搜索电磁参数,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
最优选的,透射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复合介电常数进行阻抗计算,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特征阻抗;
步骤2.2.2: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特征阻抗,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输入阻抗;
步骤2.2.3: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输入阻抗,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反射系数R和传输系数T;
步骤2.2.4: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传输系数T,计算出电磁波穿透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
最优选的,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设置在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电导率设置在基体电导率和碳纤维电导率之间;搜索步长根据相对介电常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时间来选择。
最优选的,均匀化拟合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极化因子和特征长度作为拟合参数;
步骤3.2: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拟合参数进行拟合,获得待定系数;
步骤3.3:将待定系数作为极化因子和特征长度,获得宽频段内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
运用此发明,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电磁防护试验强度大、耗费物力财力的问题,采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宽频段的电磁特性,为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减少了试验数量,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产品研制的进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采用复合材料传输系数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在较窄频段内获取复合材料电磁本征参数,经窄带数据拟合计算到宽频段复合材料电磁参数。
2、本发明提供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复合材料传输系数的计算、由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窄带电磁特性数据的方法、获取宽频段的复合材料电磁特性拟合计算。
3、本发明提供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为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散射计算、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减少试验数量,降低试验成本,加快产品研制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辐照的时域信号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窄频段电磁本征参数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仿真传输系数与传输线理论计算传输系数的幅度对比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仿真传输系数与传输线理论计算传输系数的相位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宽频段电磁本征参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是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实际应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取向角排列有很多不同的敷设方式,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精细结构,构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
其中,计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构建n层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单元模型,其内部的纤维取向角分别为x°/y°...../z°,碳纤维直径为d mm,基体长宽高分别为l mm×w mm×h mm,其中l为复合材料的厚度。
n层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角分别为x°/y°...../z°;当n=3时,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角为-45°/0°/45°;当n=4时,四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角为45°/-45°/-45°/45°;当n=6时,六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纤维取向角为0°/90°/0°/90°/0°/9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三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即n为3,其内部的纤维取向角分别为-45°/0°/45°;碳纤维直径d为0.8mm,基体长宽高分别为6mm×2mm×1mm,其中复合材料的厚度l为6mm。
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单元模型,不仅限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其他两相复合材料也适用,如蜂窝增强树脂基体材料等。
步骤1.2:分别设置碳纤维和基体的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
其中,碳纤维材料属性包括: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电导率;基体材料属性包括: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基体电导率。
其中,基体相对介电常数设置为ε1,基体电导率设置为σ1;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设置为ε2,碳纤维电导率设置为σ2
在本实施例中,基体相对介电常数ε1为1,基体电导率σ1为0S/m;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ε2为3,碳纤维电导率σ2为100S/m。
步骤1.3:根据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通过周期结构模拟,构建出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
步骤1.4:如图2所示,根据窄频段设置时域激励信号f(t),并基于时域激励信号f(t),对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进行平面波辐照试验;在本实施例中,窄频段为500MHz~8GHz。
步骤1.5:根据内设建立的工程文件,基于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域变换计算,获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的幅频和相频。
在本实施例中,工程文件为信息的仿真文件,包括:几何结构、网格模型、激励设置。
步骤2:基于传输线理论,根据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
其中,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电磁本征参数εe(f)。
其中,逐点优化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等效处理,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效为均匀材料,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其中,均匀材料电导率为σe,均匀材料相对介电常数为εer,则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复合介电常数为εe,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61
其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ω为入射波角频率;j指复数的虚部。
步骤2.2:基于传输线理论,对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复合介电常数为εe进行透射计算,获得电磁波穿透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Tcal
其中,所述透射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复合介电常数为εe进行阻抗计算,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特征阻抗Z,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62
步骤2.2.2: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特征阻抗Z,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输入阻抗Zin,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63
其中,l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厚度,γ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传播常数,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71
其中,f为入射电磁波的频率;C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步骤2.2.3: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输入阻抗Zin,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反射系数R和传输系数T,且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72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73
其中,R0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中单层非磁性介电材料的反射系数,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74
步骤2.2.4: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传输系数T,计算出电磁波穿透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Tcal,且满足:
Tcal=T0T1
其中,T0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中单层非磁性介电材料的传输系数,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75
步骤2.3: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Tcal,在一定范围内搜索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的实部和虚部,使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的幅频和相频,与时域信号变换后各个频点处的传输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均保持一致,获得当前频率的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作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电磁本征参数εe(f)。
其中,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初始设置范围为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之间ε1~ε2;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的初始设置范围为基体电导率和碳纤维电导率之间σ1~σ2;搜索步长可根据介电常数大小以及计算时间折衷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初始范围设置为1~3,步长设置为0.01;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设置为0~100S/m,步长为1S/m。在该范围内搜索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的实部和虚部,使得窄频段的传输系数S21的幅频和相频,与时域信号变换后各个频点处的传输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差值最小,则将该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作为复合材料在该频率处的电磁本征参数εe(f)。
复合材料平板仿真的传输系数与传输线理论计算传输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对比图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幅频和相频特性均吻合良好,表明得到的多铺层复合材料电磁本征参数提取在窄频段具有较高的精度。
步骤3:采用最小二乘法,根据电磁本征参数εe(f),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500MHz~8GHz中的极化因子Nx和特征长度d/λ,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的电磁参数,完成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宽频段电磁本征参数的获取。
其中,该均匀化拟合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极化因子Nx和特征长度d/λ作为拟合参数;
步骤3.2: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拟合参数进行拟合,获得待定系数εeff(f,x(1),x(2)),且待定系数εeff(f,x(1),x(2))拟合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81
步骤3.3:将拟合得到的待定系数εeff(f,x(1),x(2))中的x(1)和x(2)分别作为窄频段的极化因子Nx和特征长度d/λ,计算得到500MHz~18GHz宽频段内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f为入射电磁波的频率;εeff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82
其中,ε1为基体相对介电常数;ε2为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pi为第i种介质的体积份数;εi为第i种介质的介电常数;ε为混合材料中的每一组分在宏观上是均匀的且置于无限大的介质中无限大均匀介质的介电常数,且满足:
Figure BDA0002804712720000091
其中,d为纤维直径,λ是电磁波在等效介质中的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宽频段为500MHz~18GHz,拟合得到的x(1)=0.1551,x(2)=0.0244;将拟合得到的待定系数x(1)和x(2)作为极化因子Nx和特征长度d/λ,计算得到500MHz~18GHz宽频段内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本征参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根据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精细结构,构建其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基于传输线理论,根据窄频段的传输系数,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根据窄频段电磁特性,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完成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的获取。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电磁防护试验强度大、耗费物力财力的问题,采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反演获取复合材料宽频段的电磁特性,为电磁防护设计的电基础特性输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减少了试验数量,降低了试验成本,加快了产品研制的进度。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精细结构,构建其电磁仿真模型,并计算所述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窄频段的传输系数;
步骤2:基于传输线理论,根据所述窄频段的传输系数,进行逐点优化计算,获得所述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
步骤3:根据所述窄频段电磁特性,对所述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进行均匀化拟合计算,获得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的电磁参数,完成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的获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频段的传输系数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构建多层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本单元模型;
步骤1.2:分别设置多层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的碳纤维和基体的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
步骤1.3:根据碳纤维材料属性和基体材料属性,通过周期结构模拟,构建出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
步骤1.4:根据窄频段以设置时域激励信号,并基于所述时域激励信号,对所述无限大复合材料平板进行平面波辐照试验;
步骤1.5:基于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域变换计算,获得所述窄频段的传输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材料属性包括: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电导率;所述基体材料属性包括: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基体电导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窄频段电磁特性为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窄频段的电磁本征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点优化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等效处理,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
步骤2.2:基于传输线理论,对所述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进行透射计算,获得电磁波穿透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透射系数;
步骤2.3:根据所述透射系数,搜索电磁参数,获得所述窄频段电磁特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进行阻抗计算,获得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特征阻抗;
步骤2.2.2:根据所述特征阻抗,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输入阻抗;
步骤2.2.3:根据所述输入阻抗,计算出等效均匀复合材料表面的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
步骤2.2.4:根据所述传输系数,计算出所述透射系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均匀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设置在基体相对介电常数和碳纤维相对介电常数之间;电导率设置在基体电导率和碳纤维电导率之间;搜索步长根据所述相对介电常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时间来选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拟合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将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极化因子和特征长度作为拟合参数;
步骤3.2: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述拟合参数进行拟合,获得待定系数;
步骤3.3:将所述待定系数作为极化因子和特征长度,获得宽频段内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
CN202011363512.6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Active CN112364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512.6A CN11236452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512.6A CN11236452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4524A CN112364524A (zh) 2021-02-12
CN112364524B true CN112364524B (zh) 2022-12-23

Family

ID=7453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512.6A Active CN112364524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45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5059A (zh) * 2021-09-16 2021-11-09 首都师范大学 太赫兹波段流体复介电常数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4016182B (zh) * 2021-11-03 2023-02-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周期性纤维编织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525A (zh) * 2009-07-27 2010-02-24 肖怀宝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人工电磁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CN106093810A (zh) * 2016-05-19 2016-11-09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方法及用于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多值性问题解决办法
CN106503377A (zh) * 2016-10-28 2017-03-15 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效介电常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9657277A (zh) * 2018-11-21 2019-04-1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舱室结构下复合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CN110472356A (zh) * 2019-08-21 2019-11-1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电磁波多入射角度下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525A (zh) * 2009-07-27 2010-02-24 肖怀宝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人工电磁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CN106093810A (zh) * 2016-05-19 2016-11-09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方法及用于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的多值性问题解决办法
CN106503377A (zh) * 2016-10-28 2017-03-15 上海神添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效介电常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9657277A (zh) * 2018-11-21 2019-04-1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舱室结构下复合材料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CN110472356A (zh) * 2019-08-21 2019-11-19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电磁波多入射角度下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with Random Fluctuation Microstructure;Yanan Chen等;《2018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Propagation and EM Theory (ISAPE)》;20190207;参见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4524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o et al. Optimization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 for microwave absorber
CN112364524B (zh) 一种多铺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频段电磁参数获取方法
De Rosa et al. Electromagnetic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novative fiber-reinforced broad-band absorbing screens
Akgol et al.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iber content and fiber ratio in concretes using a metamaterial sensor based on a v-shaped resonator
Mirjahanmardi et al. Permittivity reconstruction of nondispersive materials using transmitted power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Ramzan et al. A complex permittivity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anomalous dispersion
Kaip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gative refraction with multilayered mushroom-type metamaterials at microwaves
CN110472356B (zh) 一种电磁波多入射角度下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计算方法
Chin Laminating rule for predicting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E-glass/epoxy laminate composite
Wang et al. Analyzing the electromagnetic performanc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the FDTD method
Chaudhary et al. Machine learning empowered magnetic substrate coupled broadband and miniaturize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Hasar et al.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property extraction of sublayers in metal-backed inhomogeneous metamaterials
Tra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Magnetically Loaded Flocked Carbon Fiber Microwave Absorber
Chen et al. Closed-form representation for equivalent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biaxial anisotropic honeycomb absorbing materials
Khalaj-Amirhosseini Analysis of lossy inhomogeneous planar layers using the method of moments
Skobelev et al. Analysis of 1D periodic dielectric structures using a hybrid projection method
Khalaj-Amirhosseini Analysis of lossy inhomogeneous planar layers using equivalent sources method
Jehangir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mixing theory in the design of a high-performance dielectric substrate for microwave and mm-wave systems
Weinmann et al. A SBR code with GO-PO for calculating scattered fields from coated surfaces
Krupka et al. Measurements of the complex permittivity and the complex permeability of low and medium loss isotropic and uniaxially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s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Rudd et al. Estimating the conductivity of carbon fibre veil (CFV) based on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Ford et al. Application of impedance loading to geometric transition radar absorbent material
Rafaei-Booket et al. Plane-wave scattring analysis of artificial anisotropic dielectric sandwiched by metallic cross-dipoles grating
Ze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tunable absorber based on ac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Yang et al. Retrieval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Honeycomb Absorbing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