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3378A -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3378A
CN112363378A CN202011297433.XA CN202011297433A CN112363378A CN 112363378 A CN112363378 A CN 112363378A CN 202011297433 A CN202011297433 A CN 202011297433A CN 112363378 A CN112363378 A CN 11236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ring
stop
watch
lock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74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涛
董伟轩
张克来
于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 Wa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74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37/00Cases
    • G04B37/0008Cases for pocket watches and wrist watch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用于观察时间的第一端面;前圈,设置在本体上,并位于第一端面处,前圈与本体同轴转动连接,前圈用于与表指针配合以实现时间段计时;前圈的底面具有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沿前圈的周向排布;止挡组件,设置在本体上,并与本体活动连接,止挡组件位于前圈的一侧;止挡组件的顶端与定位部抵接,以对前圈进行定位;锁紧件,设置在本体上,并与本体活动连接,锁紧件位于止挡组件背离前圈的一端;锁紧件用于可操作的抵接在止挡组件的底端,以使止挡组件的顶端对前圈的转动进行限定。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能够将前圈的位置固定,能够保证前圈计时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背景技术
在手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一些具体应用场景中,例如潜水、救火、井下作业等可能需要携带氧气瓶,因此需要对作业时间进行准确的计时,以便作业人员能够在氧气消耗完之前及时撤离;或者,在日常生活中,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每件事情都规定一个完成时间,从而需要较为准确的计时。这种计时的时间段通常较短,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而采用手表或钟表本身的计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不利于作业的进行。
相关技术中,通过手表或钟表的壳体上设置一个前圈,在前圈上通过刻度或者数字的方式作出标记。前圈能够沿壳体同轴转动;在使用时,将前圈上的零点标识调节到与指针对齐(通常为与分针对齐),这样,相当于对分针进行了校零,分针走过一段时间后会直接通过前圈的标识指示出作业时间,方便了对作业时间的计时。
但是,相关技术中,由于前圈需要通过转动来对分针进行校零;因此,在作业时,可能会误碰触前圈而导致前圈转动,从而导致计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表的前圈容易因误碰触发生转动,导致计时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用于观察时间的第一端面;
前圈,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处,所述前圈与所述本体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前圈用于与表指针配合以实现时间段计时;所述前圈的底面具有多个定位部,多个所述定位部沿所述前圈的周向排布;
止挡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所述止挡组件位于所述前圈的一侧;所述止挡组件的顶端与所述定位部抵接,以对所述前圈进行定位;
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止挡组件背离所述前圈的一端;所述锁紧件用于可操作的抵接在所述止挡组件的底端,以使所述止挡组件的顶端对所述前圈的转动进行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的外侧壁设有容纳腔,所述锁紧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止挡组件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铰接,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止挡组件的底端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锁紧件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三部分凸出于所述容纳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的边沿处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将所述止挡组件的底端平滑过渡到所述第二部分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上沿轴向设有第一通道,所述止挡组件包括止挡件和复位件;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前圈的一侧,所述止挡件插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推动所述止挡件,以使所述止挡件的顶端抵接在所述定位部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止挡件包括第一止挡段、定位段和第二止挡段,所述第一止挡段通过所述定位段与所述第二止挡段连接;所述第一止挡段与所述定位部抵接,所述定位段与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止挡段与所述锁紧件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定位部包括棘齿,所述第一止挡段的端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二止挡段的周壁凹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锁紧件插入至所述定位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本申请第一个方面任一可能的设计方式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锁紧件,并将锁紧件设置在止挡组件背离前圈的一端,在前圈对时间进行校零后,通过锁紧件抵接在止挡组件的底端,从而使得止挡组件的顶端抵接在定位部;这样,就能够对前圈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会因为误操作或碰触而发生转动。能够保证前圈计时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去掉前圈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止挡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止挡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圈锁紧表壳;
100-本体;200-前圈;300-止挡组件;400-锁紧件;
101-第一端面;102-表玻璃;103-中框;104-后圈;105-后盖;106-容纳腔;107-第一通道;201-定位部;301-止挡件;302-复位件;401-第一部分;402-第二部分;403-第三部分;
3011-第一止挡段;3012-定位段;3013-第二止挡段;4011-第一端;4012-第二端;4021-引导面;
3013a-定位槽。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手表或者钟表作为计时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目前,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中内置电子计时器的普及,手表逐渐成为高端装饰品,一方面能够起到计时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个性装饰的作用;因此,在人们个性装饰时,成为越来越多的选择。
当然,手表除了作为装饰和常用计时外,还会有一些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日历、星期等的显示。通常,手表包括一表体和一表带;表带与表体连接;表带用于将表体固定的用户的手腕以起到装置作用,并且也方便用户观察时间。
表体通常会包括一个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表芯。可以理解,表芯可以是电子计时的表芯,例如通过单片机和计时器集成在一集成电路板或者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s,PCB)上,并在壳体内设置电源(例如充电电池,纽扣电池等),从而实现计时。这种电子表芯可以在壳体内设置一个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与集成电路板或者PCB板电信号连接,通过液晶显示屏来显示时间。当然,也可以是在壳体内设置一个驱动电机(例如伺服电机、同步电机或者步进电机),并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指针系统,驱动电机与集成电路板或者PCB板电信号连接;通过驱动电机来驱动指针系统转动,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指示。
可选的,表芯也可以是机械式的表芯,例如通过发条上条,然后通过逐渐释放上条蓄积的能量来驱动指针系统转动,从而实现对时间的指示。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充电电池的能源可以来源于充电器的充电、表盘对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甚至可以是在壳体内设置摆动件,通过摆动件收集手表在移动或者震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来转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用户可能会经常跨地区或者跨时区使用手表;也就是说,用户可能会经常需要对手表进行调时。为了方便用户调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壳体内设置控制芯片,例如设置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者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等;在用户通过调时手柄或者调时按钮进行调时时,控制芯片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指针系统的转动,从而方便用户调时。
手表在满足基本计时功能后,可能还会需要一些特定功能的计时需求。例如,在潜水场景中、井下作业中、救火或者救灾等作业场景,通常需要作业人员穿戴氧气瓶。我们知道,氧气瓶能够盛装的氧气是有限的,通常仅能够维持成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正常呼吸。例如,25MPa压力的空气呼吸器一般维持成人20~25min的正常呼吸,在作业状态能够维持的时间会更短。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对作业时间进行准确计时的计时设备。
普通手表虽然能够起到计时的作用,但是在前述作业场景中,显然不太适用。原因在于,假设当前时间为17:36,手表的指针指示时间为5:36;作业时间为15分钟,也就是说,在手表的指针指示到5:51时,作业人员必须撤离作业现场,以免发生危险情况。但是,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显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计算手表的指针指示的时间,并且在观察是也容易出现失误。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作业人员错过最佳撤离时间,从而出现危险状况。
为了方便作业人员也能够方便计时和观察时间,相关技术中在手表的壳体上设置一个前圈,在前圈上设置标识时间的刻度或者数字。前圈与壳体同轴转动连接。并且,在前圈的下方设置一个抵顶柱,通常把前圈的下表面设置成粗糙的棘齿面,在抵顶柱上设置一个弹簧,弹簧与壳体抵接,这样,在朝向某一个方向转动前圈时,抵顶柱压缩弹簧,而在确定好前圈位置(例如将零点位置与指针的分针对齐)后,弹簧恢复形变,抵顶柱抵接在前圈的下表面,这样能够避免前圈反转。
也就是说,通过在前圈上设置零点,并将零点调节至与指针的分针对齐;这样,在分针转过一定角度是,能够直接通过前圈上的读数读出经过的时间。
仍以上述作业场景为例,在作业人员需要潜水或者井下作业时,可以根据氧气瓶的压力确定能够作业的时长,并将前圈的零点转动至与指针的分针对齐,这样相当于对分针进行校零。作业人员开始作业后,可以直接从前圈的读数读出当前作业时长,以便能够随时撤离作业现场。这样方便了作业时的计时。当然,作业场景仅作为一种举例说明。在其他非作业场景中(例如答题计时)也可以使用前圈进行计时。
目前的前圈虽然能够方便作业人员在上述作业场景中进行计时。但是,在作业场景中,通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有可能对前圈造成误转动的情况发生,导致计时不准确。
针对前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包括:
本体100,本体100具有用于观察时间的第一端面101。
可以理解,手表通常被佩戴在手腕上,第一端面101可以是在用户佩戴后远离手腕的一面,通常,这一面会设置一表玻璃102,表玻璃102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例如常用的塑胶镜、、有机玻璃、石英玻璃或者蓝宝石玻璃等。
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本体100还可以包括中框103、后圈104和后盖105。
其中,表玻璃102可以通过粘接、焊接、嵌接等方式与中框103进行固定。中框103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镀金、镀银或者镀铜的框体;当然,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中框103也可以是硬质塑胶。后圈104被固定在中框103背离表玻璃102的一端,后圈104可以用于固定安装后盖105。
可选的,表玻璃102、中框103、后圈104以及后盖105可以是以密封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密封胶、密封圈、密封垫圈等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在潜水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等级可以根据防水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
前圈200,设置在本体100上,并位于第一端面101处,前圈200与本体100同轴转动连接。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在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1处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包珠,前圈200的内侧壁也设置有包珠,前圈200通过包珠与本体100同轴转动连接。
可选的,包珠可以是从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1处的侧壁凸出延伸的凸楞,该凸楞与本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凹槽,前圈200内侧壁的包珠嵌入到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连接。这样,前圈200就可以与本体100实现同轴转动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为了方便前圈200的装配,可以将本体100上的包珠的上表面设置成斜面,并将前圈200内侧壁的包珠的下表面也设置成斜面,这样,在装配时,可以直接将前圈200压合到本体100的第一端面101处。
前圈200用于与表指针配合以实现时间段计时。
具体的,参照图1所示,可以在前圈200的端面(具体可以是与第一端面101朝向相同的端面)上设置计量刻度、数字或者刻度和数字的结合。冰鞋,可以在前圈200的端面上设置零点标识。在具体使用时,可以转动前圈,将零点标识对准分针,这样,随着分针转动一定角度后,就可以直接根据数字或者刻度读出经过的时间长度,而无需进行加减计算。
可选的,刻度、数字或者刻度和数字的结合可以通过漆印、刻印或者突印的形式设置在前圈200的端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为提高手表的整体质感或者美观性,参照图1所示,在前圈200的端面上还可以刻有装饰纹路或纹理,这样能够提高前圈200的手感和美感。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前圈200可相对于本体100轴向转动,为方便对前圈200的转动,避免转动困难或者出现打滑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前圈200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凸楞、凸点、磨砂面或者摩擦面等。这样可以增加前圈200与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转动前圈200。
前圈200的底面具有多个定位部201,多个定位部201沿前圈200的周向排布。
具体的,定位部201可以是从前圈200的地面凹陷形成的凹槽或者是齿圈等形式。
止挡组件300,设置在本体100上,并与本体100活动连接,止挡组件300位于前圈200的一侧;止挡组件300的顶端与定位部201抵接,以对前圈200进行定位。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止挡组件300可以是位于前圈200底面的一侧。在具体设计或实现时,可以在本体100上开设销孔,止挡组件300可以是一销轴,销轴被插设在销孔内,并可沿销孔的轴向活动(例如通过硅胶垫、海绵块等弹性恢复件来推动销轴活动)。这样,在前圈200转动时,前圈200的底面会推动销轴向下运动,从而前圈200能够转动,而在前圈200转过一定角度(例如相邻像个定位部201之间的角度);销轴被硅胶垫、海绵块等弹性恢复件推动,陷入到定位部201内,从而对前圈200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销轴的顶端可以是圆顶面或者是具有倒角或圆角的顶面。这样,在下一次转动前圈200时,能够保证销轴的顶端顺畅的从定位部201内移出。
锁紧件400,设置在本体100上,并与本体100活动连接,锁紧件400位于止挡组件300背离所述前圈200的一端;锁紧件400用于可操作的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以使止挡组件300的顶端对前圈200的转动进行限定。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锁紧件400可以是设置在止挡组件300背离前圈200的一端,并且锁紧件400可操作的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这样锁紧件400就能够将止挡组件300的活动进行限定。从而使得止挡组件300不能够再向下移动。这样,在前圈200被误碰时,就不会发生转动。也就是前圈200在校准零点后,不会再发生改变,能够保证前圈200计时的准确性。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锁紧件400可以是与本体100转动连接的;锁紧件400具体可以是设置在本体100上的一个摆臂,通过拨动摆臂使得摆臂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或者离开止挡组件300的底端。
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锁紧件400还可以是与本体100转动连接的齿轮,齿轮的齿随着转动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或者离开止挡组件300的底端。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件400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是例如抽拉式的弹片,在需要抵接在止挡组件300底端时,即前圈200对分针进行校零后,可以将弹片推入进行抵接限定。而在需要调节前圈200时,可以将弹片拉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0上设置锁紧件400,并将锁紧件400设置在止挡组件300背离前圈200的一端,在前圈200对时间进行校零后,通过锁紧件400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从而使得止挡组件300的顶端抵接在定位部201;这样,就能够对前圈200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会因为误操作或碰触而发生转动。能够保证前圈200计时的准确性。
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去掉前圈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体100的外侧壁设有容纳腔106,锁紧件400活动安装在容纳腔106内;止挡组件300的底端延伸至容纳腔106内。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腔106可以是与本体100一体成型得到的。具体可以与中框103一体成型得到。可选的,容纳腔106也可以通过二次挖孔加工的方式在中框103上形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容纳腔106可以是沿着中框103一侧的侧壁形成的凹槽(例如图3所示),该凹槽具体可以位于背离手表设有调时手柄一侧的侧壁。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容纳腔106也可以是在止挡组件300的正下方形成的槽口。例如,在锁紧件400为齿轮或者弹片的情况下,锁紧件400可以设置在该槽口内。
进一步的,继续参照图3所示,锁紧件400包括第一部分401和第二部分402;第一部分401的第一端4011与本体100铰接。具体可以是在中框103上开设轴孔,在第一端4011设置轴杆,轴杆插入到轴孔内,从而实现铰接;或者,在第一端4011也开设轴孔,轴杆依次插入到两个轴孔内,从而实现铰接。
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也可以是将轴杆设置在中框103上,而在第一端4011开设轴孔。
第二部分402设置在第一部分401上,且第二部分402位于第一部分401和本体100之间,第二部分402与止挡组件300的底端抵接。
具体的,参照图3所示,第二部分402可以是设置在第一部分401靠近本体100一侧的侧壁上。在将第一部分401收纳到容纳腔106内后,第二部分402位于止挡组件300的下方,从而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第二部分402可以位于止挡组件300的正下方。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部分402也可以位于止挡组件300的侧下方,例如,在止挡组件300的底端设置有横向挡壁,第二部分402也可以抵接在该横向挡壁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锁紧件40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锁紧件400可以通过车床加工成型。
容易理解的是,为保证手表的外观的美观,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01的形状可以与本体100侧壁的形状相适应或匹配,例如,呈图3中示出的弧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转动前圈200对手表的分针进行校零时;需要让第二部分402从止挡组件300的底端离开,也就是不再抵接止挡组件300的底端。这就需要将第一部分401从容纳腔106内拔出,为了方便第一部分401从容纳腔106内拔出,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部分401的第二端4012处还设有第三部分403;第三部分403凸出于容纳腔106。
这样,就能够方便的通过第三部分403将第一部分401和第二部分402从容纳腔106内拔出,方便了对前圈200的再次转动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一端4011与本体100铰接处设置一拨片(图中未示出),通过拨动拨片带动转轴以及第一部分401从容纳腔106离开。在这种情况下,轴杆可以与第一端4011固接。
进一步的,由于第二部分402需要抵接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为了方便第二部分402能够轻松顺畅的插入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部分402的边沿处设有引导面4021,引导面4021用于将止挡组件300的底端平滑过渡到第二部分402上。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导面4021可以是通过倒角形成的斜面;在一些可能的方式中,引导面4021也可以是通过圆角形成的圆弧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挡组件300的底端可以设置成圆顶、倒圆角或者倒角的形式。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二部分402顺利插入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锁紧件400收纳在容纳腔106内后,即第二部分402抵接在止挡组件300的底部后;这样能够对前圈200的位置进行限定,并且能够避免前圈200因误触碰发生转动的情况。但是,还需要避免锁紧件400从容纳腔106内弹出或者掉出而无法对前圈200进行锁定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端4012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凸点(图中未示出),凸点可以是从第二端4012的上下凸出的圆点,并且可以与第二端4012一体成型。这样,在将锁紧件400收纳在容纳腔106后,第二端4012的凸点会与容纳腔106的内壁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能够避免锁紧件400脱出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二端4012的表面覆盖硅胶层,通过硅胶层与容纳腔106的内壁产生摩擦力,也能够有效避免锁紧件400脱出的情况发生。
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还可以在容纳腔106的内侧壁设置一磁性件(例如铁块或磁铁);而在第二端4012处也设置一磁性件,两个磁性件可以是异极相对设置。这样,可以利用两个磁铁的引力来避免锁紧件400脱出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00上沿轴向设有第一通道107,止挡组件300包括止挡件301和复位件302;第一通道107位于前圈200的一侧,止挡件301插设在第一通道107内,复位件302设置在第一通道107内,复位件302的一端与止挡件301连接,复位件302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107的内壁连接,复位件302用于推动止挡件301,以使止挡件301的顶端抵接在定位部201上。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07可以是如图4中示出的沉孔。复位件302可以是弹簧,弹簧与第一通道107连接的一端抵接在沉孔的过渡台阶处。
在另一些可能的方式中,复位件302还可以是两个磁铁,其中一个磁铁被设置在第一通道107的内壁;另一个磁铁被设置在止挡件301上。可以利用磁铁的吸引力或者排斥力来对止挡件301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参照图5和图6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前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止挡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挡件包括第一止挡段3011、定位段3012和第二止挡段3013,第一止挡段3011通过定位段3012与第二止挡段3013连接;第一止挡段3011与定位部201抵接,定位段3012与复位件302连接,第二止挡段3013与锁紧件400抵接。
可选的,定位部201包括棘齿,第一止挡段3011的端部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部201也可以是前述的从前圈200的底面凹陷形成的凹槽,凹槽可以是圆形凹槽、多边形凹槽或者椭圆形凹槽;第一止挡段3011的端部可以是圆顶面或者圆弧面;这样,前圈200就可以实现双向转动。
可选的,参照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的止挡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止挡段3013的周壁上凹陷形成有定位槽3013a,锁紧件400插入至定位槽3013a内。
这样,能够增加止挡件301的整体长度,保证了止挡件301在本体100上活动的稳定性。
其中,定位槽3013a的边缘可以是倒圆角、倒角等。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本申请第一个方面任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前圈锁紧表壳1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0),所述本体(100)具有用于观察时间的第一端面(101);
前圈(2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01)处,所述前圈(200)与所述本体(100)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前圈(200)用于与表指针配合以实现时间段计时;所述前圈(200)的底面具有多个定位部(201),多个所述定位部(201)沿所述前圈(200)的周向排布;
止挡组件(3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上,并与所述本体(100)活动连接,所述止挡组件(300)位于所述前圈(200)的一侧;所述止挡组件(300)的顶端与所述定位部(201)抵接,以对所述前圈(200)进行定位;
锁紧件(4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上,并与所述本体(100)活动连接,所述锁紧件(400)位于所述止挡组件(300)背离所述前圈(200)的一端;所述锁紧件(400)用于可操作的抵接在所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以使所述止挡组件(300)的顶端对所述前圈(200)的转动进行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的外侧壁设有容纳腔(106),所述锁紧件(400)活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06)内;所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10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00)包括第一部分(401)和第二部分(402);所述第一部分(401)的第一端(4011)与所述本体(100)铰接,所述第二部分(402)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401)上,且所述第二部分(402)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和所述本体(100)之间,所述第二部分(402)与所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00)还包括第三部分(403),所述第三部分(403)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01)的第二端(4012)处,所述第三部分(403)凸出于所述容纳腔(10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02)的边沿处具有引导面(4021),所述引导面(4021)用于将所述止挡组件(300)的底端平滑过渡到所述第二部分(4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上沿轴向设有第一通道(107),所述止挡组件(300)包括止挡件(301)和复位件(302);所述第一通道(107)位于所述前圈(200)的一侧,所述止挡件(301)插设在所述第一通道(107)内,所述复位件(302)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107)内,所述复位件(302)的一端与所述止挡件(301)连接,所述复位件(3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107)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件(302)用于推动所述止挡件(301),以使所述止挡件(301)的顶端抵接在所述定位部(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包括第一止挡段(3011)、定位段(3012)和第二止挡段(3013),所述第一止挡段(3011)通过所述定位段(3012)与所述第二止挡段(3013)连接;所述第一止挡段(3011)与所述定位部(201)抵接,所述定位段(3012)与所述复位件(302)连接,所述第二止挡段(3013)与所述锁紧件(400)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1)包括棘齿,所述第一止挡段(3011)的端部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段(3013)的周壁凹陷形成有定位槽(3013a),所述锁紧件(400)插入至所述定位槽(3013a)内。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圈锁紧表壳(10)。
CN202011297433.X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Pending CN112363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7433.XA CN112363378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7433.XA CN112363378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378A true CN112363378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3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7433.XA Pending CN112363378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33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57323A1 (en) Watch with rotatable case
CN109643084B (zh) 可转换智能手表
CN213780669U (zh)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US6625087B2 (en) Means for loading or extracting data from a portable object, such as, in particular, a timepiece
CN112363378A (zh) 一种前圈锁紧表壳及手表
CN218938783U (zh) 电子手表和用于设置电子手表的系统
CA2340818A1 (en) Means for loading or extracting data from a portable object, such as, in particular, a timepiece
US3952499A (en) Watch cases, dials and bezels
JP2006266987A (ja) 電子装置及び時計
CN113009815B (zh) 用于设置电子表的方法
CN107219753A (zh) 一种老年人专用电子表
GB2210182B (en) Watches or clocks
JPH01136090A (ja) 時計
JP2021113774A (ja) 電子時計
CN215449906U (zh) 机械指针式异轴异步智能手表机芯及智能手表
CN202126589U (zh) 测步速手表
CN217213440U (zh) 一种具有凹凸形表针和凹凸形玻璃外观的手表
CN111324030B (zh) 电子表、电子表的状态通知方法
JPH11118954A (ja) 部材取付装置、部材取付装置を有する時計、及び部材取付装置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10456627A (zh) 一种智能手表
TR200001808T1 (tr) Örtüşen ayrı ayrı işletilen analog ve dijital göstergeli saat ve kronometre.
CN203799185U (zh) 旋转式手表
CN210222501U (zh) 一种带有gps定位功能的手表
CN213069496U (zh) 一种具有指针智能寻迹功能的北斗手表
CN209992819U (zh) 一种带潜水时间提醒的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