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902B -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0902B
CN112350902B CN202011159629.2A CN202011159629A CN112350902B CN 112350902 B CN112350902 B CN 112350902B CN 202011159629 A CN202011159629 A CN 202011159629A CN 112350902 B CN112350902 B CN 112350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equipment
device identification
sequence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596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0902A (zh
Inventor
王云华
赖祖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596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0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09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indicating that an appliance service is present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04L12/2821Avoiding conflicts related to the use of home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7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ome appliance used
    • H04L2012/2849Audio/video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本发明实现了在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相同时,通过改变设备识别码使得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不同,从而使得智能大屏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区分不同设备的身份。

Description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家居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例如,智能大屏(如智能电视)的应用(如用于视频聊天的“家庭圈”)层出不穷,“家庭圈”应用过程中需要外接麦克风设备,包括USB麦克风、遥控器自身集成的语音麦克风等。对于上述麦克风设备,智能大屏是通过设备识别码进行设备识别的,但是,不同麦克风设备存在设备识别码相同的情况,此时,智能大屏会出现无法识别各相同设备识别码的不同麦克风设备的情况,导致智能大屏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目前智能大屏存在无法区分不同设备的身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大屏存在无法区分不同设备的身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二数字序列;
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
若所述作差结果的数字均为零,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二提取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提取顺序,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得到所述作差结果。
优选地,所述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
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
优选地,所述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还包括:
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将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接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根据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关闭工作状态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改变模块,用于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本发明实现了在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相同时,通过改变设备识别码使得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不同,从而使得智能大屏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区分不同设备的身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可用于智能电视,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省略执行主体描述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各个步骤。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具体地,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同属于带音频采集功能的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设备,在USB设备出厂时,会有VID(Vendor IdentificationCode,供应商识别码)和PID(Product Identification Code,产品识别码),将VID和PID共同作为设备识别码,例如,设备A的设备识别码是“VID_8087&PID_0024”,其中,设备A的VID为8087、PID为0024。
根据USB规范的规定,所有的USB设备都有VID和PID,主机通过不同的VID和PID来区别不同的设备,VID和PID都是两个字节长,其中,供应商ID(VID)由供应商向USB执行论坛申请,每个供应商的VID是唯一的,PID由供应商自行决定,理论上来说,不同的产品、相同产品的不同型号、相同型号的不同设计的产品最好采用不同的PID,以便区别相同厂家的不同设备。
然而,由于VID和PID重复并不会对产品的使用带来严重影响,很多USB设备生产商(山寨厂居多)为了方便,并不会向USB执行论坛申请自己的VID,而是依然沿用主控生产商的VID或随便向产品写入VID和PID;同时,正规厂家只需要申请VID,PID由厂家自行确定,所以存在相同型号的产品,可能采用了不同的主控(商业需要,很正常),而他们的PID是一样的,基于上述原因通过VID和PID就不能准确识别USB设备的主控型号。
因此,不同的USB设备存在VID和PID相同的情况。
步骤S120,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具体地,确定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即确定第一设备的VID和PID是否与第二设备的VID和PID相同。
上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的步骤,包括:
步骤a,提取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二数字序列。
具体地,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一数字序列和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二数字序列。例如,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其第一数字序列为“80870024”、“00248087”或“42007808”等由第一设备的VID和PID组成的数字序列;第二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5”,同样的,其第二数字序列为“80870025”、“00258087”或“52007808”等由第二设备的VID和PID组成的数字序列。
步骤b,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
具体地,对第一数字序列和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例如,数字序列“80870024”与数字序列“80870025”作差。
上述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的步骤,包括:
步骤b1,获取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二提取顺序。
具体地,获取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一提取顺序和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二提取顺序。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提取顺序得到的数字序列不同,例如,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第一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PID,得到的第一数字序列为“80870024”;第一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逆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PID,得到的第一数字序列为“808742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提取顺序可以和第二提取顺序相同,也可以和第二提取顺序相同,例如,第一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逆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PID,第二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逆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PID;或者是,第一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逆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PID,第二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顺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PID。
步骤b2,根据所述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提取顺序,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得到所述作差结果。
具体地,根据第一提取顺序和第二提取顺序,对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得到作差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提取顺序与第二提取顺序相同时,直接对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第一提取顺序与第二提取顺序不相同时,需要调整第一数字序列或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位置后才能对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作差。例如,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第一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顺序提取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PID,得到的第一数字序列为“80870024”,第二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5”,第二提取顺序为顺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VID之后逆序提取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PID,得到的第二数字序列为“80875200”,需要将第二数字序列中逆序的PID调整为顺序的PID,即得到调整后的第二数字序列“80870025”。
步骤c,若所述作差结果的数字均为零,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
具体地,若作差结果的数字均为零,则确定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若作差结果的数字存在不为零的情况,则确定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步骤S130,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具体地,若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则无法通过设备识别码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身份区分,此时需要改变第一设备识别码,第二设备识别码,或者是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只改变第一设备识别码或只改变第二设备识别码即可区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身份,即在改变设备识别码时可以保留一个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不进行改变而只改变其他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也可区分各设备的身份。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本发明实现了通过设备识别码中的数字序列确定各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并在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相同时,通过改变设备识别码使得不同设备的设备识别码不同,从而使得智能大屏可以通过设备识别码区分不同设备的身份。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
步骤d,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
具体地,为第一设备识别码,第二设备识别码,或者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可以理解的是,不同USB设备存在不同的设备类型,例如,带语音功能的遥控器、带USB的麦克风等属于不同的设备类型。而对于属于相同的设备类型的USB设备,可通过编号对各设备类型相同的USB设备进行区分,例如,根据各USB设备接入的顺序进行编号,接入的越晚,其编号越大。例如,第一设备为带USB的麦克风,其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类型后的带USB的麦克风1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micphone_1_0024”;第二设备也为带USB的麦克风,其第二设备识别码同样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类型后的带USB的麦克风2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micphone_2_0024”。
除通过各USB设备接入的顺序进行编号外,还可通过各USB设备接入的时间进行编号,例如,第一设备为带USB的麦克风,其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类型后的带USB的麦克风1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micphone_15:20_0024”;第二设备也为带USB的麦克风,其第二设备识别码同样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类型后的带USB的麦克风2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micphone_15:50_0024”。
本实施例通过为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实现了通过不同设备类型区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目的,避免了无法区分设备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设备的身份的问题。
进一步地,基于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三实施例,所述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
步骤e,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
具体地,为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即无法识别需要获取音频的设备为第一设备还是第二设备,则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处于使用状态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采集到的音频有较大差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导致本只需要获取第一设备的音频,最终获取的音频却为第一设备的音频和第二设备的音频叠加之后的音频,很显然,最终获取的音频并不是需要的音频。
而为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则可以解决上述最终获取的音频并不是需要的音频的问题。例如,第一设备为带USB的麦克风,且第一设备处于使用状态,其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带USB的麦克风1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ON_0024”;第二设备也为带USB的麦克风,且第二设备处于休眠状态,其第二设备识别码同样为“VID_8087&PID_0024”,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带USB的麦克风2的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OFF_0024”。
可以理解的是,在存在除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外的其他USB设备时,只通过设备处于休眠状态还是处于使用状态无法很好地区分各设备的身份,此时可通过与上述添加设备类型相似的方案在添加设备工作状态的同时添加各设备接入的顺序或各设备接入的时间进行编号;此外,还可结合设备类型和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区分各设备的身份,或者结合设备类型、设备工作状态和编号进行区分各设备的身份,例如,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为“VID_8087&PID_micphone_OFF_0024”。
本实施例通过为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实现了通过不同设备工作状态区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目的,避免了无法区分设备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设备的身份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照图2,基于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第三实施例,提出第四实施例,所述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S240,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为使用状态时,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为休眠状态;在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为休眠状态时,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为使用状态。
步骤S250,将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接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
具体地,在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时,将第一设备接入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通过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获取音频数据;在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时,将第二设备接入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通过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获取音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根据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f,关闭工作状态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
具体地,在第一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关闭第一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在第二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关闭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避免了同时接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输入的音频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设备识别码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在设备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时,为对应的设备接入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在设备工作状态处于休眠状态时,为对应的设备关闭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第一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改变模块30,用于若相同,则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方面,第一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
提取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二数字序列;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若所述作差结果的数字均为零,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
可选地,在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方面,第一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二提取顺序;根据所述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提取顺序,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得到作差结果。
可选地,在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改变模块30具体用于:
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在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改变模块30具体还用于:
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还用于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接入模块50,用于将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接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
第二获取模块60,用于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
可选地,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还包括:
关闭模块70,用于关闭工作状态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
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4即可为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4所示的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获取用户操作数据,例如,获取音频数据;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并执行如上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其中,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将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接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第二数字序列;
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
若所述作差结果的数字均为零,则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作差,得到作差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的第二提取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提取顺序和所述第二提取顺序,对所述第一数字序列中各数字和所述第二数字序列中各数字一一对应作差,得到所述作差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步骤,包括:
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类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改变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根据改变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关闭工作状态处于休眠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停止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
6.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识别码;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是否相同;
改变模块,用于若相同,则为所述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或所述第二设备识别码添加相应的设备工作状态,其中,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和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不相同;
工作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一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根据添加设备工作状态后的第二设备识别码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工作状态;
接入模块,用于将工作状态处于使用状态的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接入音频数据输入通道,并获取对应的音频数据。
7.一种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所述设备识别码改变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59629.2A 2020-10-26 2020-10-26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50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9629.2A CN112350902B (zh) 2020-10-26 2020-10-26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59629.2A CN112350902B (zh) 2020-10-26 2020-10-26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902A CN112350902A (zh) 2021-02-09
CN112350902B true CN112350902B (zh) 2023-06-27

Family

ID=7435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59629.2A Active CN112350902B (zh) 2020-10-26 2020-10-26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09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4769A (ja) * 1999-11-11 2001-05-2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Usb対応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CN1623295A (zh) * 2002-04-10 2005-06-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重控制系统中识别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941787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A/v网络中设备标识符的设定方法
KR20070074148A (ko) * 2006-01-06 2007-07-12 (주)하이비젼시스템 동일 브이아이디/피아이디를 이용한 유에스비인터페이스방법
CN107203409A (zh) * 2017-04-10 2017-09-26 成都长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重定向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874697A (zh) * 2017-05-15 2018-11-23 王阅 Usb设备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4070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USB device, USB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USB control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4769A (ja) * 1999-11-11 2001-05-2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Usb対応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CN1623295A (zh) * 2002-04-10 2005-06-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重控制系统中识别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941787A (zh) * 2005-09-30 2007-04-04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A/v网络中设备标识符的设定方法
KR20070074148A (ko) * 2006-01-06 2007-07-12 (주)하이비젼시스템 동일 브이아이디/피아이디를 이용한 유에스비인터페이스방법
CN107203409A (zh) * 2017-04-10 2017-09-26 成都长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重定向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874697A (zh) * 2017-05-15 2018-11-23 王阅 Usb设备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902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8594B (zh) 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036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and wireless data traffic
CN110687820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07501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260664A (zh) 一种多系统间的应用安全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11818499B (zh) 快速配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27483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26710A (zh) Nfc模拟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13439A (zh) 终端注册的方法和终端
CN104809046A (zh) 一种应用程序联网控制方法和应用程序联网控制装置
CN112996020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蓝牙测试终端
CN112350902B (zh) 设备识别码改变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863521B1 (en) Broadcast receiv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659933A (zh) 一种无线设备双向配对连接方法、无线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87651B (zh) 一种手机app添加周边设备的方法
CN110824941A (zh) 智能家居控制面板的继电器控制方法、客户端、控制面板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87597B (zh) Fsu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53883B (zh) 云端管理系统及其装置管理方法
CN107454471A (zh) 电视机开机方法、电视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7364B (zh) 一种蓝牙设备的配对连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06009B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13354B (zh) 基于Android智能电视兼容多种按键板的方法
CN105786555A (zh) 解调器和调谐器的初始化方法和装置
CN105354086A (zh) 一种自动切换书写模式的方法和终端
CN104778065A (zh) 信息下载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